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醫療衛生改革

醫療衛生改革

發布時間: 2020-11-24 02:03:31

1. 新醫療改革改的是什麼

醫療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的研究報告之中認為,目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現為醫療服務的公平性下降和衛生投入的宏觀效率低下,並認為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公布的報告也在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方面將中國列為倒數第四位。這兩份報告使中國的醫改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國務院某研究室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表示,目前我國醫改存在三個深層次的問題,即醫療機構的公益性和贏利性不分、醫葯不分、管辦不分。今後的醫改方向應在堅持「一個結合、三個分離、三個聯動」,即市場方式和政府方式結合以解決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問題;將公益性和盈利性醫療機構徹底分離、醫葯分離、管辦分離;同時將醫療改革、醫葯改革、醫保改革進行整體設計、互相推動。
在部分官員和業界專家的探索中,將公益性醫院和盈利性進行嚴格區分被認為是醫改的前提和基礎。因為,雖然目前國內90%以上的醫院都是公立醫院,只有10%左右是民營醫院,但所有醫院都在追求利潤,它的公益性沒有辦法體現出來,醫療服務的普遍性也無法實現。這是醫改中最受詬病的地方。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副會長於宗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醫改到現在,主要問題就是醫院創收。由於財政撥款不足和保障體系不完善,醫院80%~90%的收入都由自己創收,在這種路子下,醫院和醫生就只好想方設法從老百姓口袋中來掏錢。
原世界衛生組織副總幹事特別代表、復旦大學教授陳潔則向記者表示,在新加坡的平民病房中,有的只開著電風扇而用不起空調,但它能保證所有的公民都能看得起病。因此,政府應該承擔的是基本醫療服務,在基本醫療服務之外的需求就可以由私人醫院來提供,兩者之間應有相對的分工。因此,現在倡導的公益性、公平性問題和私人資本對醫療領域的投資並不矛盾。

2. 醫療體制改革的改革措施

深化醫改以來,各地不斷加大探索力度,深入推進醫改各項工作。這些探索符合醫改方向,成效明顯,具有普遍的指導和推廣意義。 為解決基層人才短缺問題,使大醫院醫生能下到基層,各地探索了上下聯動、緊密一體化等多種形式。
廣東省深圳市完善政府主導下的「院辦院管」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管理體制,建立以責任醫師為主體的全科服務團隊,完善技術人員多崗位服務制度。社康中心可直接獲得主辦醫院的人才和技術支撐,居民可就近享受大醫院退休老中醫、知名專家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
湖南省湘鄉市推行衛生人才「縣管鄉用」。擇優招聘醫學院校本科生和執業醫師到鄉鎮衛生院工作。招聘人員編制由市衛生局代管,基本工資以及養老、醫療、生育保險等單位繳納部分由市財政予以保障。招聘人員享受所在鄉鎮衛生院的績效獎金和福利。聘任期五年,期滿後,經本人申請,市衛生局考核合格,可安排到城區醫療衛生機構工作。
天津市在二三級醫院建立涉及18個學科的143個全科醫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凡在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均須參加兩年的全科醫生培訓。
江蘇省鎮江市建立社區醫師免費進修培訓制度、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和上級醫院醫師到社區坐診制度,派出內兒科醫生到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全日制診療服務。 支付方式改革對控制醫葯費用、規范醫療行為、推進綜合改革等具有重要意義。各地探索了幾種不同的支付模式。
寧夏回族自治區在鹽池、海原等縣市實施「創新支付制度,提高衛生效益」項目,實施門診、住院經費包干預付制。包干經費按季度預撥70%給醫療衛生機構,剩餘30%根據年度績效考核結果兌現。
河南省宜陽縣按照「一個病種,三套路徑」的思路實施新農合綜合支付制度改革:A組針對普通症狀病人,B組針對有較嚴重的合並症等病人,C組針對病情嚴重且復雜的病人。A組和B組實行定價收費,定額支付;C組按實際費用結算,並按比例進行控制。
湖南省推行「限費醫療」,對參合農民在鄉鎮衛生院的門診、住院費用設置一定限額。醫療費用在限額內的,參合農民按實付費;超過限額的,參合農民按限額付費,超出部分由新農合全額報銷。如藍山縣實行的「10+100」模式,參合農民在縣內鄉鎮衛生院就醫,門診只需自付10元,住院只需自付100—150元,其餘費用由新農合基金全額報銷。目前正在探索將「限費醫療」模式拓展至縣級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取消以葯補醫後,各地探索建立了多渠道補償方式,並推行綜合改革。
價格平移法:北京市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分別於2012年7月1日、9月1日啟動「醫葯分開」改革。12月1日,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也正式啟動。在取消葯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的同時,按照醫師職級確定患者在門診的醫事服務費。北京醫保基金對「醫事服務費」給予定額報銷,每人次40元。
財政補償法:陝西省在政府投入和醫療服務收費調整到位的基礎上,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實行零差率銷售。對縣級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按照「取消多少,補償多少」的原則,由省、市、縣三級政府按比例給予足額補助。
綜合補償法:安徽省實行縣級醫院全部葯品零差率銷售,由此減少的費用通過增加政府補助(25%)和收取診查費(75%)來彌補;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在總量平衡的基礎上通過調整手術費、護理費和床位費來彌補。
浙江省取消縣級醫院葯品加成政策,同步建立「五環聯動」機制,即調整醫療服務收費、改革醫保支付制度、完善財政投入政策、加強醫療服務行為管理、建立醫院內部管理機制。
廣東省深圳市對67家公立醫院實施「1+6」 綜合改革。「1」即取消全部公立醫院葯品加成;「6」即改革公立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醫療費用支付制度,改革葯品流通競爭制度,改革葯品耗材采購制度,強化公立醫院商業賄賂防控,加強公立醫院行為監管。 在基層完善招采合一、雙信封制、集中支付等采購政策的基礎上,配合公立醫院改革,加快推進葯品招標采購機制改革。
安徽省堅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採用「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招標采購辦法,統一制定縣級醫院葯品集中招標采購目錄和基本用葯目錄,實行全省統一網上集中招標采購。縣級醫院基本用葯目錄從國家基本葯物(含省增補葯品)目錄和省新農合葯品目錄、城鎮醫保葯品目錄中遴選產生,共1048種。
河南省對基本葯物和醫用耗材均實行統一招標采購,從標前、標中到標後均採取透明操作,及時公開相關信息;採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以綜合評價為主的原則,充分考慮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使用差異,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規范操作制度,確保招標公正公開。 探索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是深化醫改的重要任務。各地探索了很多的做法。
福建省推進一般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和采購價格;擴大單病種付費的病種種類和試點范圍,在一半以上的縣(市、區)開展新農合總額預付制、按人頭付費試點,有效遏制了醫葯費用過快上漲趨勢。
浙江省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提出門診和住院均次費用零增長的要求,並納入年度醫改責任目標予以落實。通過行政性控費措施的實施,促進醫院主動控費機制、醫保控費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各地進行了積極探索,推行鄉村一體化管理,解決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問題,穩固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網底」。
江蘇省逐步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新補充人員或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統一管理,建立鄉鎮衛生院人員派駐村衛生室輪崗工作制度,將鄉村醫生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范圍,財政給予一定支持。
雲南省玉溪市建立鄉村醫生退出機制,完善保障機制。對按年齡政策辦理退出手續的鄉村醫生按月發放退養補助,退養補助根據連續工齡分3檔發放。將鄉村醫生培訓經費按農業人口人均0.5元的標准納入區縣財政年度經費預算。
青海省對村醫實行專項補助,標准為每人每年8000元。對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中專以上學歷的村醫,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補助。目前,全省所有鄉村醫生都按不同標准檔次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或其他養老保險。

3. 當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有哪些急求!

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
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為主體,還包括其他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構成,分別從制度上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村人口。在綜合考慮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國家、僱主、集體、家庭和個人責任明確、合理分擔的多渠道籌資,實現社會互助共濟和費用分擔,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
城鄉醫療救助是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網底,主要由政府財政提供資金為無力進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以及進入後個人無力承擔共付費用的城鄉貧困人口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夠與其他社會成員一樣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補充醫療保險包括商業健康保險和其他形式補充醫療保險。主要是滿足基本醫療保障之外較高層次的醫療需求。國家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需求。
除此之外,國家通過提供社會福利和發展慈善事業,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設施,擴大醫療保障資金來源,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保障需求。

4. 什麼是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對現行醫療衛生體制進行調整、改革、創新的一系列理論探索和實踐舉措。《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指明了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原則和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醫葯衛生事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也曾經歷若干比較大的改革過程,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比如,針對衛生資源嚴重短缺導致的"看病難、住院難和手術難"問題,鼓勵多渠道籌資、多種形式辦醫,逐步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辦醫的新格局。醫療機構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明顯調動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使我國醫療服務規模、條件、水平和能力有了明顯改善,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大幅度增加,有效緩解了由於衛生資源短缺造成的"看病難、住院難、手術難"等突出矛盾。再比如,針對職工醫療保險基本由國家和企事業單位包攬的弊端,對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制度進行改革,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時,逐步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形成我國醫療保障體系。
但是,醫葯衛生體制深層次的一些問題依然沒有根本解決,並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葯品生產流通秩序不規范,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政府衛生投入不足,醫葯費用快速上漲,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范圍小,保障水平較低,居民個人負擔過重,出現了新形勢下的"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目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模式也跨上了新的台階,健康需求快速增加,"無病早預防、有病早治療、防止傷病殘",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群眾對改善醫葯衛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一是緩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減輕群眾的疾病負擔,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維護群眾的健康權益;二是應對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和環境變化等,給醫葯衛生工作帶來的新挑戰;三是解決醫葯衛生領域長期以來形成和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推動醫葯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四是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是在深刻總結以往衛生改革的基礎上,從國情出發,借鑒國際有益經驗,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研究解決好建立什麼樣的制度、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發展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如何發展等重大問題,就是要明確目標,創新制度,解決深層次的、制約醫葯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完成"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病有所醫"的重大歷史任務。

5.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主要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醫療保障體系
葯品供應保障體系

6. 衛生系統到底會怎樣改革

一是要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後三年的工作重點是鞏固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加強管理,方便群眾。要圍繞幾個方面狠抓落實:第一,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成果,將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第二,逐步提高籌資水平,明年各級政府的補助達到人均120元,並適當提高農民個人繳費標准。第三,逐步將保障范圍向門診統籌延伸,調整起付線、封頂線和報銷比例,進一步減輕參合農民的費用負擔。同時,逐步提高統籌層次,逐步改革支付方式,改善服務,加強資金監管。

二是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是保障群眾基本用葯的重大制度創新,要使這項制度盡快取得實效,各級衛生部門將和政府有關部門通力協作,著力做好幾項工作:第一,按照國家發布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2009版)》,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保證所有基本葯物的生產供應和質量安全。第二,以省為單位,對國家基本葯物實行規范的公開招標采購,降低采購價格。第三,建立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直接配送基本葯物的機制。第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國家制定的基本葯物零售指導價格,確定本地區包含配送費用在內的基本葯物統一采購價格。同時,推進基本葯物合理使用,將基本葯物及時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葯品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葯物。

三是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通過三年努力,進一步健全體系,提升能力,改善質量,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質。第一,按照國家確定的縣、鄉、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建設規劃和標准,抓好建設項目,確保工程質量。第二,落實好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任務,通過免費定向培養、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以及公費招聘執業醫師等措施,充實城鄉基層醫療衛生隊伍;通過城市大醫院的對口支援、縱向指導、在職培訓等方式,提高基層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要特別重視穩定和加強鄉村醫生隊伍,解決好對他們的補助和養老保障等待遇。同時,在落實政府投入政策的同時,推進管理和運行機制改革。積極轉變服務模式,貼近人民群眾的需要。加強績效考核,改善服務,提高效率。

四是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增進居民健康,實現衛生公平的重大舉措。從今年開始,全面推進幾項工作:第一,確保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初步確定今明兩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9類21項,各地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抓緊落實。第二,進一步增加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的基礎上,從今年開始,確定新增並加快實施「為8-15歲人群接種乙肝疫苗」、「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為農村育齡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費補服葉酸」、「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為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為農村婦女進行乳腺癌和宮頸癌早期篩查」等項目。第三,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五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近期,衛生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方案,各地要按照方案要求,選擇試點地區和單位,在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配合下,盡快啟動試點工作。並著重抓好幾 (0)個環節:第一,合理調整公立醫院布局和規模,落實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第二,改革管理體制。探索在大部門體制下,建立權威、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探索建立以醫院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第三,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全面落實政府投入政策,逐步改革以葯補醫機制,扭轉趨利行為。第四,改革運行機制,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崗位管理、績效工資制度,有效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改善內部管理,加強監管,優化結構,推進縣級醫院標准化建設。

7. 醫療改革的具體內容

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葯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社會參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
衛生制度,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
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立足國情,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醫葯衛生體制;堅持公平效率統一,實行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堅持統籌兼顧,把完善制度與解決突出問題結合起來。
總體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四大體系: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葯品供應保障體系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五大重點: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8. 什麼是醫療衛生縣鄉一體化改革

一體化改革是在堅持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堅持改革創新、三醫聯動,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的基礎上,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組建醫療集團;

建立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衛生機構職責清晰、分工協作、有序競爭的一體化管理新格局和分級診療新秩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8)醫療衛生改革擴展閱讀

從24個示範縣改革情況看,一體化改革取得了五個方面初步的成效:

一、是實現了醫療與公衛、衛生與計生、醫療與養老「三融合」。集團設立公共衛生管理中心,把過去分離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有機融合。村計生專干60%以上參與簽約服務團隊,計生專干工作內容有效充實,衛計以簽約服務為紐帶,實現高度融合。

二、是實現了簽約服務、分級診療、健康扶貧「三促進」。促進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落地,城鄉居民簽約率達50%左右,重點人群達66 %。鄉村醫生技術有了上級支撐、待遇有了集團保證,服務更有積極性。

三、是實現了基層服務量、服務能力、群眾滿意度「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量提升,縣域內就診率平均80%以上,按照國家要求,到2020年縣域內就診率平均90%以上,這個目標會如期實現。年門急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別增長8%和6%。

四、是實現了次均費用、自付比例、看病成本「三下降」。縣級醫院門急診患者次均費用同比下降5%,自付比例同比下降6%,家門口就醫,群眾看病的間接成本明顯下降。

五、是實現了「五轉變」。縣委書記、縣長由宏觀領導向醫改「施工隊長」轉變,醫療行為由粗放式醫療服務向節約型健康管理轉變,健康管理由醫衛分散式服務向整體式、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衛生人才流動由向上「虹吸」向人才下沉、服務基層的方向轉變,群眾看病習慣由直接往上跑找專家向先找家庭醫生問個明白轉變。

9. (26分)醫療衛生事業關乎千家萬戶,是重大民生問題。堅持醫療衛生的公益性,是醫療衛生改革的基本方向。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高,但醫療供給仍不能滿足人們醫療需求,醫療公益性不足,急需發展公共醫療服務。(4分)
(2)①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但市場不是萬能的,具息發性等缺陷,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以市場為方向的醫療改革,不能解決公平問題,要堅持醫療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就需要國家運用公共財政解決公民基本醫療問題。(3分)
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適 時推出醫療的公益性改革,有利於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們健康水平, 讓人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3分)
③完美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推進醫療衛生改革是完善社會保障的需要,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2分)
(3)①實踐是認識的 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准。醫療改革源於人民就醫需求,在醫改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單一市場手段不能解決醫療的公平問題,醫療公益性得到大家共識。新醫改是否能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3分)
② 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隨著對醫療改革認識深入,必將推動新醫療改革。(3分)
(4)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這一現狀要求必須為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制定相應的舉措。(2分)
②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的變遷,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推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就是調整社會關系,從而為斷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2分)
③正確的價值觀必須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我國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以維護人民利益為最高價值追求的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分)
④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黨和國家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入手,實現、維護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2分)

10. 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需要統籌推進什麼改革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以下內簡稱醫改)承前啟後的容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開局之年。為明確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鞏固擴大醫改成果,持續深入推進醫改,現提出2012年醫改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2〕11號)精神,以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核心,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保持醫改基本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在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葯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三個方面取得重點突破,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保持醫改良好勢頭,為實現「十二五」階段性改革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