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政策理論

公共政策理論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05:43

A. 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論與方法。請稍微詳細一點 謝謝

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則
1.社會進步原則:就是要鼓勵先進,鞭策落後。2.社會公正原則:對與公共政策問題有關的社會群體要採取一視同仁的態度,不能有任何政策歧視。在堅持社會進步原則的前提下,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決不能偏私偏廢。3.利益原則: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始終以社會成員的利益需求為政策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時刻關注社會成員利益需求的實現和維護。4.保障弱者原則5.連續性原則..
其制定的理論為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
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有:確定政策目標、設計選擇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公共政策合法化。

B. 1.請簡述主要的政策執行理論

政策執行理論包括:
行動理論、組織理論、因果理論、 管理理論、交易理論、演化理論。
1、行動理論:行動理論是一哲學課題,討論人類作出意識行為的過程。
一個典型的行動理論把行為當成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人有慾望,同時思考如何在特定環境下滿足慾望。經過選擇,人會作出行動以達致理想的效果。這種有意識的理性理論是大部分經濟學和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
行動理論學者廣泛應用因果關系討論人類行為的原因和過程,但完全的因果決定卻成為自由意志是什麼的爭論重點。哲學上的行動理論確實定義也有爭議。思考能否作為一種行動而被分析?多重步驟及多個意圖的復雜行動應如何解構?這些問題仍引起爭論。
2、組織理論:人類在社會組織活動中按一定形式安排事務的理論。 組織是由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為實現共同目標,以一定形式加以編制的集合體。人類社會的組織活動,隨著社會分工日益復雜,組織種類愈加繁多,如行政組織、工商企業組織、文化教育組織等。其中行政組織在社會中處於重要地位。
3、因果理論:因果論是指,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原因和結果是不斷循環,永無休止的。
因果報應是因果論的一理解。對做了壞事的人就說會有因果報應,對做了好事的人就會說好人有好報,因果論教人向善。
因果論是佛陀智慧的結晶,是佛陀透視事物的本質而總結出來的事物的發展規律。因果論不僅僅適用於人的為善為惡,也適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
4、管理理論:管理理論是近代所有管理理論的綜合,商管教育根據其發展歷程將其分類為:科學管理、人際關系、系統理論及權變理論等幾個階段。
5、交易理論是研究人的交易行為的經濟學理論。
6、演化理論:演化證券學是運用生物進化原理系統闡釋股市運行機理的新興交叉學科,是證券投資研究的一個具有生命力和豐富內涵的新領域。與現代金融學的「理性人」、「有效市場」相關假設不同,演化證券學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揭示股市生存法則最有潛力的前沿科學。其開山之作《股市真面目》顛覆了股市運行機理的傳統理論,可稱為達爾文式的範式革命。
演化證券學的理論精髓,在於它摒棄了機械論的思維方式和理想化假設,揭示股市運作背後的生物進化邏輯,指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認為的鍾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徵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准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C.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工作系統的基本原理

科學、規范的政策評估是政策過程中的關鍵一環,是檢驗公共政策質量和水平的基本途徑,也是決定公共政策延續、改進或終止,從而實現公共資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重要依據。政策評估方案則是指導評估工作的整體藍圖,規定了評估的技術路線和實施風格,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評估的質量和成敗,可以說是政策評估啟動工作中最為重要和復雜的環節。加強公共政策評估方案設計的理論及方法研究,提高政策評估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全面性、及時性,是完善和推動我國政策評估體系建設的重要工作。
公共政策評估的類型
公共政策評估可以按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但過多過細的分類並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從評估的實際出發,可以對公共政策評估作出三種分類:正式評估與非正式評估;對象評估、專業評估、自我評估;方案評估、執行評估、終結評估等。
正式評估和非正式評估
這類評估是從評估活動的方式來劃分的。正式評估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評估方案,由專門的機構與人員按嚴格的程序和規范所進行的政策評估。這種評估由於評估機構與人員具有專門的知識與素養,評估的資料詳盡真實,評估方法手段先進,因而評估的結果比較客觀、可信。
非正式評估是指那種對評估者、評估程序、評估方法、評估資料都未作嚴格要求而進行的局部的、分散的政策評估。非正式評估雖然結論不一定非常可靠、完整,但其形式靈活、簡單易行,有廣泛的適用性,但也要控制評估的隨意性和靈活性。
這兩種評估活動方式可以有機結合起來運用。以正式評估為主,將非正式評估作為正式評估的事先准備和必要的補充。
對象評估、社會評估、自我評估
這類評估是以不同的評估者來劃分的。對象評估是指由政策目標集團成員進行的評估。由於政策目標集團成員是政策的承受者,他們對政策制定與實施的利弊得失有最真切的感受,對政策的成果最有發言權。因此,這種政策評估可以獲取第一手資料,可以對政策的成效有真實的估計,其結論具體、真切。但這種評估也有不足之處,目標集團成員只是社會的一部分,提供的資料雖然真實,但有較大的局限性。
社會評估是指在政策系統之外所進行的評估。通常有兩類:一類是政府等公共部門委託的專業評估;一類是社會成員自行組織的評估。對象評估與社會評估可以統稱為外部評估。政府委託評估是政府部門委託專業性的咨詢公司、盈利或非盈利性的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所進行的政策評估。這種評估的優點在於評估者在一定程度上能置身於政策系統之外,從而使評估具有較大的客觀性;實施評估的機構與人員一般都具有專門的評估理論與知識、方法與手段、實踐與經驗,從而使評估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這種評估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評估機構與人員容易受委託者在經費和資料兩方面的限制,從而有可能削弱評估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自我評估是由政策系統內部進行的評估。這種評估的優點在於,評估者中有政策的制定者與執行者,對整個政策過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評估的結論較為可靠。另外,從評估的實用性來看,政策系統內部評估的結論可以直接被用於政策調整,容易產生效用。但這種評估也有其缺點,由於評估者是政策的制定者與執行者,可能會因為顧及政績而誇大成績、迴避失誤;可能會從部門的局部利益考慮而產生片面性;可能會受到機構內部利益和人際關系影響而失去公正性。

D. 簡述公共政策的精英理論模型

1.那政策是精英們的偏好。在政策過程中,公眾完全是被動的,他們的要求及其行內動對公共政策不會產生決定作用。容 2.
3
.公共政策是政策環境的產物,二者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他們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首先,公共政策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由環境的需要而產生的。其次,公共政策必須適應政策環境,有什麼樣的政策環境,就應該有什麼樣的公共政策。再次,政策環境的發展變化必然導致公共政策的發展變化。最後,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極和被動的,它對政策環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 4. a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間接參與政策過程。 b通過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間接參與政策過程。 c制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參與政策過程。 d通過官方、半官方政策咨詢機構參與政策過程。
e通過聽證制度參與政策過程。 f通過政務信息網參與政策過程。 g藉助政策公示參與政策過程。 h通過信訪制度參與政策過程。 5.
a政策的強制性 b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 c利益共同體 d對大多數有利

E. 公共政策政治學分析模型包括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作為政策分析的一種理論工具,是能夠為決策者提供集假設、定義、描述、解釋、對策於一體的概念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
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觀點認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統的產出,政策過程本質上是一個政治過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團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張,公共政策是政府機構的產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導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認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價值偏好的反映,政策過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統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動權。集團分析模型則認為,公共政策是集團利益平衡和均衡的產物,公共政策是集團斗爭中相互妥協的結果。
按照制度分析理論,不同的政府制度導致不同的政策輸出,社會主義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政策不同。社會主義制度以公有制為基礎,在制訂政策時必然以維護公有制為目標;而資本主義以私有制為基礎,所制訂的政策主要是為維護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用制度分析理論來分析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如建國初期,我國推行公私合營政策,興辦國營企業,都是基於建設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
按照精英分析理論,公眾被認為是麻木的、被動和消息閉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統治階層的少數人負責制定,反映精英的興趣和偏好。精英理論最關心公共政策形成過程中領導人物所發揮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論來分析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及帶有專制色彩的發展中國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如在我國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實行海禁,導致海運業及港口業發展的停滯,反映了封建統治階層消極保守的價值取向。
按照集團分析理論,公共政策是團體斗爭中相互妥協的結果,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一種平衡產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利益團體,公共政策隨著利益團體影響力的變化而變化。用集團理論來分析資本主義國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傾向的國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當的適應性。如美國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說就是其國內石油能源利益集團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觀點認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應當以社會收益最大化為目標,政府應當選擇給社會帶來的收益最大限度超過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決策模型、有限理性決策模型和漸進決策模型。完全理性決策模型根據數字和事實,用合理的科學方法與精細的計算,分析解決問題的各種政策方案的優劣,從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問題的解決辦法。有限理性決策模型預先設定最低限度規定的標准,在備選方案中尋求符合要求或滿意的方案,從而基本解決政策方案所指向的問題。漸進決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看作是對以往政策行為的不斷修正的過程,在試錯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按照完全理性決策理論,決策者具有絕對的理性,能夠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排序選擇出最優方案。理性決策反映在經濟社會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決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準的計算為基礎,適用於分析完全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經濟政策。如對銀行利率的調整政策,應當根據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存儲規模和信貸規模進行量化分析後進行決策。
按照有限理性決策理論,決策者並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只能尋求滿意的方案或次優的方案。有限理性決策模型以追求滿意解為主要目標,適用於分析有關政府規劃、政府支出及安全環保等相關政策。如安全生產政策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最優的方案往往難以實現,只能尋求基本滿意的方案。
按照漸進決策理論,政策過程是一個對以往政策行為的不斷補充和修正的過程。漸進決策模型以政策逐漸調整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繼承性,不斷調適漸進,適用於分析政府實行改良的相關政策。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政策,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漸進決策。

F. 求推薦公共政策理論方面的書籍

唐雁凌 姜國剛《公共關系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本書語言簡練,結構清晰,內容新穎,但缺乏案例,適於初學者

G. 用國家中心解釋政治中心認為國家是公共政策的主體的觀點屬於什麼理論

國家中心解釋政策中心認為國家是公共政策主體觀點,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理論,因為國家必須是公共政策的主體,如果一旦偏離了,那麼就不是一個政治中心。

H. 用國家中心解釋政治生活,認為國家是公共政策的主體的觀點屬於什麼理論

國家是公共政策的主體,這一點是非常正確的,它符合我們國家的最終人文管理,以百姓為主的這種管理方

I. 運用公共政策概論理論聯系實際撰寫一篇1500字以上的小論文。

摘要: 公共政策執行在整個行政管理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由於許多因素的影響, 在我國政府施政的過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現象, 引起了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無序和混亂。本研究在分析了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現象、原因後, 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為保證公共政策的順利執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公共政策; 執行偏誤; 矯正 1引言 公共政策執行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組成人員通過運用各種手段, 將公共政策的內容轉化為現實, 從而實現公共政策目標的一種行為。公共政策執行是公共管理活動的中心環節,是實現政策目標, 解決政策問題以及實現社會公共資源權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徑。對此, 美國公共行政學者艾利森指出:「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 方案確定的功能只佔10 % , 而其餘90 %取決於有效的執行」[ 1 ]。這表明公共政策執行在公共政策活動及其生命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 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 常常導致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 公共目標不能預期實現。在國內外的政策實踐中, 政策執行出現偏誤的問題普遍存在。由於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等方面的原因, 當前我國這一問題尤為嚴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偏誤, 不但會直接影響政策問題的解決, 導致預定政策目標落空, 而且會損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權威和公信力。在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 研究解決我國的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問題, 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十分緊迫的重大現實問題, 對於提高我國公共政策執行效率有著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我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主要表現 作為政治系統輸出的主要內容, 公共政策本質上是一種權威性的社會價值分配方案。然而, 公共政策在付諸實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種具有觀念形態的分配方案, 其效能必須經過實際的執行過程才能得以發揮,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過有效的執行才能保證其目標的實現。然而, 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政策執行的結果往往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具體來說, 公共政策在執行中出現的偏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執行者在實施政策的過程中只做表面文章,並未採取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來貫徹執行政策, 而是將政策束之高閣, 陽奉陰違, 敷衍塞責, 從而使嚴肅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變成了一紙空文, 根本談不上解決具體問題,實現具體目標[ 2 ] 。 (2) 政策選擇執行 現實中運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著共同政策目標的小政策組成, 一些政策執行主體往往對政策「斷章取義、為我所用」, 只執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執行, 「見了黃燈趕快走, 見了紅燈繞道走」, 他們「耍小聰明」, 「打小算盤」, 置國家政策原則於不顧。這種選擇性執行使完整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變得殘缺不全, 政策的整體功能難以發揮, 政策目標的實現也必然大打折扣。 (3) 政策附加

公共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被加進原來政策所沒有的內容,使政策的調控對象、范圍、目標、力度超出了原來的要求,從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導致政策擴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點是執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礎上自行設置「土政策」, 打著結合地方實際的旗號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謀取私利, 從而導致政策執行變形。以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為例,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本來是為了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人口素質, 但在一些地方, 計劃生育罰款卻是鄉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標公開拍賣, 偏離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 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執行者在傳達和執行中對政策精神實質或部分內容有意曲解, 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 借口本地區或部門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釋, 從而導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換為與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 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執行者對現有的政策不認同、不接受, 從而產生抵制情緒, 使公共政策不能夠執行到位, 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 近年來, 我國一些地方政府過分強調自身的情況,找各種原因讓中央「法外施恩」, 對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一再置若罔聞, 甚至逆風而行, 「你說你的, 我干我的」, 抵制心態異常頑固。 (6) 野蠻執行公共政策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政策執行應更注重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運用。然而目前我國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濫用行政手段的現象,有的公共政策執行人員對執行對象動輒命令、強制, 使執行對象從心理上和行為上難以接受。行政手段在執行中扭曲變形, 演變成野蠻執行, 導致干群關系緊張, 極大地影響了執行效果。還有一些政策執行人員向執行對象解釋政策不夠,宣傳不到位, 忽視了思想教育手段的運用, 一旦執行對象對政策不理解, 出現為難和抵觸情緒, 執行人員就採取制裁、經濟處罰等方式, 野蠻執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執行人員採取極端手段, 背離工作程序, 甚至採用違法違紀的方法執行公共政策[ 3 ]。 3我國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主要原因 當前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 有著主觀或者客觀等多方面的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質量問題是影響政策執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項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執行, 往往取決於政策本身是否科學合理。政策執行偏誤產生的一個前提條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著缺陷, 有漏洞可鑽。一般說來, 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 一是政策是否合理。如果一項政策規定的各項內容沒有反映客觀存在的現實情況, 政策所規定的各項行為不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 那麼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導致其在執行過程中將表現出政策行為規范與客觀實際的強烈沖突, 使政策執行失去了實踐基礎。政策執行機關在執行這種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時, 理所當然地會選擇「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的方式來敷衍。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政策的明晰性, 要求政策方案要有嚴格的執行界限、科學的操作程序、准確的評估標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將使政策的可操作性減弱, 使政策執行者與政策目標群體無所適從, 同時, 缺乏明晰性的政策會引起政策的界限不清, 導致執行者有空子可鑽, 對政策隨意變通, 同時也為有關領導化解「風險」提供了口實。三是政策是否「前後左右」協調一致。現在, 有許多政策是政出多門, 莫衷一是。面對眾多相互沖突的政策時, 政策執行者不得不採取「優選法」———頂頭上司的優先, 其他領導的靠後; 經濟監督、杠杠部門的優先, 其他部門乃至黨政機關的靠後; 領導個人交辦的優先,集體名義布置的靠後。這種做法違背了「政策面前人人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 必然導致國家受損, 群眾吃虧,正確的政策難以執行。四是政策是否多變。今天制定一個政策, 時隔不久, 情況發生了變化, 又匆忙出台一個新政策,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政策多變, 朝令夕改, 法無常規, 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 就無法建立起政策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也就很難使人遵從。 (2) 政策執行主體的原因 任何一項政策最終要靠執行主體來實施, 現實中政策執行偏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策執行主體的原因造成的, 這表現在: 1) 政策執行主體的素質不高 由於歷史原因, 我國公務員與發達國家公務員比較起來,素質普遍不高, 從而, 文化水平低導致行政決策水平低; 職業道德差導致行政道德滑坡; 行政責任觀念淡薄導致爭榮譽而避責任; 理論水平低導致官本位思想嚴重。少數領導幹部沒有系統接受現代政策、科學知識的訓練, 很難形成科學行政必備的系統觀念、戰略遠見、迎接挑戰的心理素質以及自覺接受監督的民主意識。這些弱點難免對政策執行產生不良影響。

2) 執行主體法制觀念淡薄

從行政的角度看, 中國政府機構的規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變化的隨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濃厚。目前, 政策執行中「按章程辦事的運作」, 「受規則約束的運作」, 「形式主義的非人格化的統治」, 「不因人而異」等觀念並未深入人心,隨處可見官僚的「任性專斷」, 「這種官僚主義常常以『黨的領導』、『黨的指示』、『黨的利益』、『黨的紀律』的面貌出現, 這是真正的管、卡、壓」[ 4 ]。書面形式的行政法規約束不了現實社會中的官場邏輯, 人格權威大於機構權威和法律權威。顯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執行效率遞減的重要原因。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