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政策論文

公共政策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05:45:02

公共政策制定、執行和評估論文

政府執行力是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建設高效、責任政府,充分履行政府管理服務職能,確保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由於政府自身體制改革不夠深入,使一些部門職能不明晰,責任不明確,缺位、越位、錯位,不作為、亂作為導致資源內耗、責任真空等問題突出存在,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執行力的發揮和落實,具體表現為:1、該執行而不執行,執行失職所謂執行失職就是指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能夠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也叫行政不執行。執行失職是政府職能缺位的表現,是一種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由此引發的行政糾紛嚴重損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形象。調查發現,當前執行失職在我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有令不行,主要體現在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門不執行上級的命令,不落實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有些地方或部門本位主義極其嚴重,從自身利益出發,對國家出台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合意的就「用活用足」,不合意的就置若罔聞,不理不睬,明明政策對頭,就是頂著不辦,導致國家的法律、政策形同虛設。一個取信於民的政府,應該是有作為的政府,而有些政府及其部門的「有令不行」破壞了下級服從上級的政治紀律,使上級的命令得不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無法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不到貫徹,並且往往給集體和國家帶來巨大損失。(2)逃避執行。在當前政府工作中,推諉扯皮、逃避執行上級命令和國家法律法規的現象並不少見。(3)虛假執行。虛假執行是表裡不一、陽奉陰違的執行,特別是當執行的政策對自己的權益有損害的時候,就會制定表面上與上級政策一致,實際卻是相違背的實施方案,干著相違背的事情。比如說,為了調控房價,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然而為化解中央政府宏觀調控房價的力度,一些地方政府延期出台執行細則,有選擇性地發布土地存量數據,通過「空對空」的會議「貫徹」中央政策,表面上落實宏觀調控,背地裡推高房價。(4)被動執行。中國有句諺語:鐵牛的屁股——推不動,說的就是有些政府或部門被動執行中央政策和上級命令,上級催一催,他就動一動,甚至有的畏難、畏險,推也推不動。當前,很多城市「房地產」過熱問題十分突出,中央政府心急如焚,多次實施宏觀調控,派出調查組、督察組,但許多地方政府似乎高枕無憂,甚至還為房價飛漲而暗自竊喜;中央政府疾言厲色,許多地方政府表面上唯唯諾諾,實則陽奉陰違。2、該執行而亂執行,執行濫權執行濫權又稱執行不當,即濫用自由裁量權,是行政主體在職責許可權范圍內違反行政合理性的原則不當行使行政權力的行為。執行濫權是行政主體在行政行為時具有不合法的目的和動機、不相關的考慮以及不合理的內容而所做出的行政決定,是違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則的表現。一些執法部門和執行人員由於政策水平低或道德素質差,或是出於尋租、謀私的心理,或是由於對政策理解不透徹,而不適當地使用自由裁量權,對不同的政策目標團體(即政策直接作用影響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標准,一桿秤兩個星,一碗水端不平,嚴重違背了政策的公平、公正原則,損害了公共政策的整體效果。具體表現為:(1)選擇執行。有些政府及其部門執行政策斷章取義,官僚主義作風嚴重,責任意識低下,不履行職責,對上級的政策、指示精神,戰路規劃以及法規等根本就不貫徹實施。作為執行者的下級政府往往根據本地區、本部門的利益需求而對上級政府或部門制定的政策進行任意的取捨。有利就執行,不利就舍棄或者變通執行。在執行中「見了黃燈趕快走,見了紅燈繞道走」。置國家政策原則於不顧,站在小團體權益的立場上鑽政策的空子,「斷章取義,為我所用」,妨礙了上級部門政策和制度的實施。(2)歪曲執行。有些政府及其部門在執行公共政策時,除了考慮公共利益和政治利益之外,還會考慮自己部門的利益。在符合公共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前提下,如果貫徹的政策對於自己有利或者沒有利益沖突,它就會積極執行;如果政策對自己有損害,它就會歪曲變相執行。歪曲執行的現象主要是改變上級命令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實質,曲解其義地執行。這種現象往往是由於政策執行者根據自身有利的部分予以實施,結果導致政策無法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甚至收到與初衷相悖的績效。(3)盲目教條執行。執行的胡亂性還有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對政府的決策進行盲目教條執行。盲目教條執行在我國主要是指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門沒有領會和理解中央政策和上級命令的要義、精髓,也沒有與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本行業的實際情況很好地結合,貌似執行,實質上干著破壞之事。盲目教條執行破壞了中央政策和上級命令的嚴肅性,使中央政策和上級命令的執行流於形式,一事當前,先看中央政策和上級命令條文怎麼說。由此而來,不能創新,卻倒成了有些政府不執行和亂執行的借口;出了問題,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找中央政策和上級命令的漏洞和不足。3、不該執行而亂執行,執行越權執行越權是指國家行政機關超越其「法定許可權」而在其職權范圍之外行事。依照法律的規定,每個行政主體的權力都有一定的地域、事務、程度、層級許可權的限制,行政執行行為在運行的過程中超越這個限制就可能侵犯其他行政主體的權力,構成執行越權。越權無效的核心內容是:越權的政府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該原則既是約束政府實體行為也約束其程序行為。執行越權在現實中具體表現為:(1)有禁不止。近年來,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政府有禁不止的現象時有發生。「你說你的,我干我的」,對抗心態異常頑固。(2)越位執行。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門職能越位現象十分嚴重,成為中央關注的政府職能轉變的主要問題之一。「越俎代庖」已成為很多行政執法部門和行政執法人員的習慣性思維。造成這種惡果的原因,關鍵就是行政權的無限擴大,缺乏約束;沒有樹立公共服務意識,不尊重法制和權利;不嚴格依照法律、制度、程序的規定對管轄范圍內的事項進行規范管理,而是肆意擴大權力,忘記了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道理。(3)附加執行。當前,附加執行也較為普遍,其突出表現在各地、各部門、各行業制定的「土政策」上。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不允許對老百姓亂攤派、亂收費,但有些地方、部門就是不聽,花樣百出去掏老百姓的腰包。4、執行效率低下政府執行力低效的最後一個表現形式就是執行效率低下。政府執行力的衡量標准不僅要看投入,更應該注重產出和結果。現實中,往往是政府執行過程中投入巨大,結果收效卻甚微,導致執行成本居高不下。現實中主要表現為:(1)執行不順暢。問題的深層原因就是,官本位觀念導致社會主體顛倒。部分機關和幹部遇事只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自己怎麼方便就怎麼來,對自身怎麼有利就怎麼干,而不考慮企業等服務對象是否滿意。還有就是執行機制不健全,賞罰不明。政策相對來講是好的,執行者開始也信心十足,但是在執行公共政策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便喪失信心,停止執行。這就是我國目前出現許多「半拉子工程」的原因,因為執行機制不健全,賞罰不明,不少政府部門執行積極性不高,敷衍塞責,消極對付,執行不力、不到位。(2)執行成本高昂。據有關部門統計:從1986年到2005年我國人均負擔的年度行政管理費用由20.5元上升到498元,增長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長14.6倍,人均財政收入和支出分別增長12.3和12.7倍。可見20年來人均負擔行政費用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人均GDP和財政收支的增長速度。我國行政管理費用超常規增長與政府浪費現象有關,導致政府陷入怪圈。一些專家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杜剛建接受采訪時認為:「中國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國家」。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辛向陽則指出:「類似巨額的隱形成本人們常常視而不見」。一些地方官員更熱衷於做「大文章」,做「形象工程」。 我國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的評估結果受多方面的影響。首先是政策目標是否清楚;其次是執行活動的內容和結果是否清楚;最後是否有足夠充分全面真實的信息。鑒於各方面的客觀條件不可能對我國公共政策執行力作出十分精確的評估,但希望能夠作出比較中肯的評估,以資提高我國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參考。

② 學姐或者學長…你能否幫我寫一篇800字的公共政策小論文呢

公共政策視角下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摘要]文章回顧了人口變遷尤其是「嬰兒潮」所帶來的問題,以揭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含義。在「經濟國家轉型期」的總體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審視了家庭結構、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以及社會的責任。同時,通過對2006年《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以及相關研究的評析,對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護理以及個人社會服務的發展也進行了考察。在聯合國實行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下進一步探討了老年人的就業、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內容。最後,討論了與實現國家的明確目標有關的政策、實踐和理論問題。文章強調,為應對老齡化而作充足准備,要考慮個人、家庭、執業人員以及政策制定者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老齡化,公共政策,社會福利與服務,養老護理
一、前言
作為人口變遷的重要過程,中國老齡化問題的特點是人口基數大加上爆炸式激增,政府採取計劃生育予以應對。如今,當年「嬰兒潮」的一代人開始進入老年期,其後果是社會急劇老齡化,一些社會問題也隨之顯現。如今中國的家庭結構為 4-2-1的倒金字塔結構,從老年人生活中的長期護理需求(LTC)的角度來看,如今年輕一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由於實行了去政治化的「經濟國家」的總體公共政策(GPP,即一個政策體系首要目標及首選手段之指南)以及改革與開放的政策(Chen,1996),中國已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因此有能力來應對這樣的問題。但與此同時,改革又無可避免地帶來了又一個去經濟化的過程,即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的角色開始轉變成為社會服務的提供者(經濟國家轉型期)(Chen,2004)。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負擔不斷加重,社會「撫養比」不斷上升,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和實現致富目標的一大障礙。此外,由於在中國(尤其是在城市地區)人們一般都會在較早的年紀就退休,所以在退休後很長一段的生活中,他們在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方面的需求顯得十分重要。而如今中國這方面的條件卻都還很有限,與美國以及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處於落後水平(不考慮一些在福利項目上的實質的區別)。本文通過回顧中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從中國自身的角度揭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含義,旨在通過了解中國特有的內在關系,明確中國目前為應對老齡化問題所採取措施的現狀,從而確定有關重要的課題以供研究、實踐以及政策制定參考。
二、人口老齡化和中國人口激增
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中國基本上是沒有外來或對外移民的問題。中國與其他發展中新興工業國家一樣,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經歷著一個快速的人口轉型期, 即從一個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的階段過渡到一個死亡率下降和人口壽命延長(由於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時維持高出生率的階段。這個時期(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特徵是高人口增長率。新中國成立後的高人口增長期剛好與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二戰後的 「嬰兒潮」是同一時期,但在這一人口轉型過程中,中國的人口增長更加快速,規模更大。然而,在這一發展時期,高度政治化的總體公共政策過於強調了政治在經濟中的主動性(Chen,2004)。在當時,對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全盤否定,但又無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其結果就是無限制的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計劃中的經濟發展,後來成為政策制定中越來越感到頭痛的問題。最後,在隱性失業和其他相關問題的壓力下,尤其是「上山下鄉」作為解決失業問題的權宜之計的失敗,中國政府終於醒悟過來,從嚴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降低人口的增長率,尤其是在城市,甚至不惜「矯枉過正」。
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人口政策的特徵。這樣的政策有助於人口擁擠的城市降低出生率,但同時也加速了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速度。正如許多人所說的那樣:中國還未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准備。20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了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China State Council,2006)。
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中國在應對老齡化社會問題中有哪些不足,首當其沖的就是那些在中國「嬰兒潮」時出生的那一代人,他們現在剛剛好跨進中國法定退休的年齡(男性60歲,女性55歲)。這個群體的巨大規模以及他們的需求是對整個社會嚴峻的考驗,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他們的家庭、所在社區、相關制度,還有勞動力市場等等,都會受到這個迅速「老化」的社會的影響(Frazier,2006)。
三、家庭結構和長期護理需要
計劃生育政策給中國的家庭結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中國家庭是多子多福,四世同堂。然而,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這樣的家庭結構在慢慢消失(Chen,1996),人口的老齡化使得中國的人口結構變成了一個倒金字塔結構。如今在中國,典型家庭結構(尤其在城市)是一個孩子加上父母兩人以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人,而且現在醫療條件好了,說不定太公、太婆都還在世。此外,現代生活,尤其是都市生活,讓幾代人同居在一個屋檐下的夢想變得困難了(雖然並不是不可能),這讓那些獨生子女們想照顧他們年邁的父母和祖父母更是難上加難。隨著越來越多的「空巢」家庭,中國人再也不能對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結構抱有理所當然的想法了,這對那些陷於老弱病殘的老人來說影響尤其巨大。在這里,我們可以看一個現實報告。這個報告是關於2000年從20個不同省市區調查的20255個中國老齡人的潛在護理需求。報告指出,大約1/3(35%在城市,29.6%在農村)的85歲及以上的老人需要日常的護理(Pei,2007)。
但值得關注的是,對政策制定者、理論家還有普通的中國人來說,無論傳統的家庭護理有多麼需要,但它卻不是應對老齡化潛在護理需求問題的唯一途徑。隨著中國經濟改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可以從市場獲得幾乎所有需要的資源,為老服務,包括長期護理(LTC)也都可以從市場上獲得。因此,只要具有一定的經濟支付能力,這樣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兩個例子就簡要地說明了這個情況。
筆者曾經目睹一個富有的中國生意人在2008年全球播映的衛星電視上,講述為他的上了年紀的母親高薪聘請了3個家庭護工。護工們為老人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長期護理,雖然這些都不是由他本人親自來做,但並不妨礙他作為孝子盡的一片心。最後她母親在平和與安詳中逝世,而這位百萬富翁也算盡了孝道。
筆者也曾經看到一個真實的報告。在農村,一個84歲高齡的老婆婆,膝下無兒無女,房屋破爛,家徒四壁,生活極其困難。她的老年生活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這種狀況令人觸目驚心。
對比如此兩個真實的事例,前一個固然是所有人的期盼,但是由於高昂的費用,看起來也並不是大多數的中國老年人都能夠享受到的。也許沒有一個中國人願意看到如第二個事例中那位貧困老人的情形,但是社會卻不能忽視這樣一群身處社會底層、生活貧困的老人。所以,公共與社會策略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需要認真研究。
四、社會福利與經濟轉型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經濟國家」(Chen,1996),員工福利或是由其所在工作單位來管理,或是由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來代理的,在農村則是由人民公社的生產隊來管理。因為當時的計劃經濟讓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處於一個極低的標准,一般群眾的養老保障需求並沒有顯得特別突出(Chen,2004)。多虧了當時中國的人口相對年輕,盡管當時的政治願望是從經濟上趕超發達國家,但是在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階級斗爭下,卻掩蓋了經濟倒退的事實。
自20世紀70年代末文革結束後,新的中國領導班子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大膽地實行新的總體公共政策,把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通過改革,希望找到解決國家發展困境的出路,同時快速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首先,在經濟改革中要做的,就是對國有企業中的福利制度進行改革,因為這些制度阻礙了社會公平競爭和工作的效率。原有的單位福利制度曾被認為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但是它對經濟改革卻是一種阻礙,它的特點就是每個人都抱著一個「鐵飯碗」,一起吃著「大鍋飯」,這是導致當時中國經濟萎靡的直接原因。筆者曾指出,中國的經濟改革首先就是對福利制度的改革(Chen,2004)。中國的改革更多的是將福利供給制度分離而不是像西方福利改革所期望的與經濟相結合。這樣,中國希望保證企業是以經濟發展為主,以提高企業的市場活力,並提供一個更公正的競爭基礎。從經濟的方面來講,政府原先是統一集中所有的資源後再通過計劃來分配資源,是計劃經濟的做法,現在則通過徵收統一稅收來進行調控。一個獨立的社會保障系統是要建立在風險分散機制的基礎上的,但一個機制本身並不能保證好的效果。如過去在國有單位工作的人,因為進行國企改革,也就是制度因素,很多人下崗了(Hassard et al.,2006)。而當時,完善的福利制度還沒有被建立起來,他們原先的福利隨著被下崗而被剔除,脫離了社會保障制度。
如同歷史上每一次的經濟社會變革一樣,中國的經濟改革中也有贏者和輸者。在鄧小平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下,最大的贏者無疑是那些敢於冒險創新的企業家。在經濟快速轉型期,也有人趁著制度還未完善,通過特殊的關系甚至是不法手段,鑽制度空子,在國有和集體資產轉向市場的過程中侵吞國有財產和集體資產。而對於一些平民百姓,包括現在正好步入退休年齡的人們,他們最大的損失就是改革後造成的單位保障制度與社會獨立的社會保障制度之間一度存在的鴻溝,使得他們處於尷尬的境地。還好,如今中國政府已經在努力消除這樣的差距了。
中國經濟全面的提升是實行新的總體公共政策和改革的結果(包括對外開放政策)。但是,隨著資源的豐富和國力的強盛,國家也必須著力來處理那些眾多的社會問題,例如人口老齡化。與經濟改革初期相比,現在中國的總體公共政策已經由一開始的以保護企業經濟發展為中心轉變到以社會保護為中心上來(Whiteford,2003)。這是回歸改革前的全民皆有保障的一個信號。但與過去不同的是,中國如今是要在一個更加有活力的、更加發達的經濟基礎上建立全新的全民保障制度。與此同時,全國都在關注,在鄧小平通過市場經濟政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後,能否適時實現「全面富裕」的下一步發展。在這個條件下,對中國老齡化社會政策的研究是更有意義的。
《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反映了國家為應對1.44億60歲以上人群需求(在2005年底占總人口數的11%)而在國家總體公共政策上發生的變化,承認國家的發展是不均衡的,明確了國家對老齡人口的法律權益的保護的責任,同時,還給出了一份關於中國政府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進程中所做出的「應對老齡化人口問題的發展模式」的詳細工作報告。在白皮書中,反復重申了國家的目標,即「國家重視和珍惜老年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尊重他們的優良品德,積極創造條件,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鼓勵和支持老年人融入社會,繼續參與社會發展」(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Ⅰ)。 近20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頒布的老齡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政策達200餘件,初步形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基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主體,包括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和有關政策在內的老齡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框架。在1996年12月12日,國務院成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全國的老齡工作,研究、制定老齡事業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協調和推動有關部門實施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指導、督促和檢查各地老齡工作。建立了老齡事業統計指標體系和老齡統計工作制度。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後三次進行全國范圍的老年人口狀況調查,為老齡事業的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鼓勵社會廣泛參與老齡事業發展,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Ⅰ)。
分析作為重要政策文件的白皮書不僅能更好地了解中國政府的真實目標,同時通過相關的研究也能發現潛在的問題。
五、收入支持、健康護理以及社會服務
2006年《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的重點是關注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發展的一貫性,但是建設新的社會保障系統,使其從企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經濟改革的「配套改革」,對消除社會差距和不公平來說,不是一條輕松易行的道路。與白皮書中研究觀察的對象相比,我們在辨析一些深層事件的同時,也應認識到這些年努力所獲得的成果及存在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關於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即收入保障、健康護理和社會服務。
(一) 老年人的社會保障
中國已經把保障老齡人口的最低生活基本標准作為首要任務,在老齡人口白皮書中,強調要大力建設涵蓋政府、社會、家庭以及個人全方面的老齡人口保障系統。
首先,在城市地區建立完整的養老保障系統。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退休,繼續由國家財政或單位按國家規定標准支付離退休費。相比之下,企業原有的單位福利制度系統有了根本轉變。近年來,中國政府逐步建立覆蓋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截至2005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75億人,其中4367萬離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China State Council,2006)。截至2005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達4041億元人民幣,同年各級財政補助基本養老保險基金651億元人民幣,當年征繳收入總額達4312億元人民幣(China State Council,2006)。國家積極發展補充性養老保險,引導和扶持有條件的企業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實行基金完全積累,個人賬戶管理。2005年底,全國已有2.4萬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達924萬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為了緩解和消除老年貧困。國家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家庭按標准給予補助。2005年,包括貧困老年人在內的2233萬城市貧困人口領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實現應保盡保(China State Council,2006)。
其次,探索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有大約60%的中國老年人生活在農村,但他們得到的生活保障卻非常有限。2005年底,全國已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約1900個縣(市、區、旗)開展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5400多萬農民參保,積累保險基金約310億元人民幣,300多萬參保農民領取養老金。2005年支付養老保險金21.3億元人民幣(China State Council,2006)。目前已有865萬農村人口被納入農村特困戶定期定量救助,985萬農村人口被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條件的貧困老年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對「三無」老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其法定贍養人、扶養人確無贍養、扶養能力的城市老年人),由國家實施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的「五保」供養制度。目前,全國享受「五保」供養的老年人達460多萬人。對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村獨生子女或兩女戶夫婦,在年滿60周歲以後,由中央或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2005年底,享受該獎勵扶助的人群達到135萬人(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Ⅱ)。
白皮書關注農村所取得的成就,學者們則關注他們所面臨的挑戰(James,2002)。Wang(2006)在2006年就指出,如今中國在農村的養老保障覆蓋率遠遠低於城市,對在中國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養老保障系統的可行性提出了質疑。資金欠缺以及許多空頭個人賬戶都暴露了城鎮養老保險系統的沉重負擔。而由於農村的低收入以及農村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老人指望依靠家庭養老的願望成了一紙空談。城市與農村的養老系統的分離,給在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城市失地農民的生活也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因此,必須加快養老制度體系的改革,為發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提供長遠有效的制度保證(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Ⅱ)。通過實例研究,即使是在城鎮養老保險中,也存在著很多差異(Chen & Chen,2007)。那些早期從一般企業退休的員工(辛苦工作一輩子,沒有存款),他們所獲得的退休金與在政府和事業單位退休的員工相比,少得太多(大約只有他們的1/3)。很明顯,這樣大的差距對整個經濟發展是沒有好處的,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危機乃至社會動盪
(二)健康護理
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建立在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之上的。截至2005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達3761萬人。「規定退休人員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對個人賬戶計入金額和個人負擔醫療費的比例給予適當照顧。各地普遍將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等大額醫療費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減少退休人員個人的支付比例」(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另外,政府推動各地建立大額醫療費用補助辦法,由個人或企業繳費籌資,為患大病、重病以及長期慢性病的職工及退休人員解決超過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用。同時,中國政府積極探索建立城市社會醫療救助制度,通過財政撥款、彩票公益金和社會捐助等多種渠道籌集醫療救助基金,對困難群眾就醫給予補助。「到2005年底,醫療救助試點縣(市、區、旗)達1119個,全年累計救助163.3萬人次」(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
從2003年起,國家開始進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到2006年6月底,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市、區、旗)擴大到1399個,覆蓋農業人口4.95億,3.96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地區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比例超過73%」(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全國共補償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2.82億人次,補償資金支出144.12億元人民幣。另外,國家成立了全國性的農村醫療保險系統。「2005年農村實施醫療救助達1112萬人次,救助資金總支出10.8億元人民幣」(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
各地積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型,開展老年保健、醫療護理和康復等服務。「截至2005年底,全國城市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5萬多個,95%的地級以上城市、86%的市轄區和一批縣級市開展了城市社區衛生服務」(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Ⅲ)。可以相信,基層醫療機構能夠根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日間觀察、臨終關懷等服務。老年人的部分基本健康問題在社區得到解決。
醫療服務是中國學者關注老齡化中的重要問題之一。正如Kaneda(2006)指出的,中國的醫療服務系統曾經是低收入的農業社會中的典範,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醫療服務價格就開始節節攀升。用另一句話說,就是「一個原本依賴於公共補貼並且平等地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系統已經轉變成為一個以市場為導向,成為個人用於資本投資的系統」(Kaneda,2006)。在實證研究方面,Meng and Yeo(2005)通過對家庭調查的數據研究了年齡效應(正相關和負相關)對非預算款項下醫療服務支出的影響,結果顯示,年齡效應對從醫療保障條件到醫療健康支出有著明顯的間接效果。通過對年齡效應的完全研究,得到的結論是非預算醫療支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對於一般老人,一般支出都會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女性。即使在60歲組,醫療自費部分也會佔到他們正常收入的20%。從這個結果來看,改革後的醫療服務系統給老年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尤其是女性。自費部分的提高給一般人在尋求早期防治時增加了阻礙,導致看病難,尤其是在城鎮與農村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差距。「這樣的趨勢對老年人至關重要,他們需要高質量的健康服務,但是卻沒有辦法負擔得起高昂的費用,而他們在農村人口中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年輕人」(Kaneda,2006)。如果一個人生了大病,就目前的醫療保障系統水平來說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醫療需求的。與此同時,國家也已經在通過各種方式來試圖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如通過體育活動、健身等等。但是,基於種種原因,如吸煙、酗酒等誘發疾病的陋習仍然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佔了很大比例(Kaneda,AFP,2006)。
(三)個人社會服務
比起在20世紀80年代後的社保改革,之前的單位福利或是農村生產隊都是中國人在除家庭保障以外的重要社會依靠,同時也是一種非正式的社會保障支持網路體系。而經濟改革將原先是由單位作為社會保障的責任主體改為讓「社會」來承擔這一責任(Chen,1996)。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傑出的成就(Derleth & Koldyk,2004)。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在地方政府民政事務中的創新領導,中國引入了社區服務運動,社區老年人是服務對象主體(Chen,1996)。這項舉措在20年間起起伏伏,如今,它的新名字叫作「社區建設」。它從大都市向各個中小城市普及,目標是最終覆蓋所有的城市地區。從2001年起,中國政府連續三年實施建設社區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星光計劃」,總投資134億元人民幣(China State Council,2006)。同時,快速增長的社會組織不僅為社會提供幫助,更是把為老年人服務的事業認為是黃金陽光產業,並在全國火熱發展。
白皮書中還涵蓋了題目為「為老社會服務」的章節。裡面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進機構養老服務,努力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為老社會服務需求,初步形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為老社會服務體系。2005年底,全國城市社區服務設施達到19.5萬處,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8479個。各地採取上門服務、定點服務和巡迴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緊急救援以及其他便利老年人的無償、低償服務項目。從2001年起,中國政府連續三年實施建設社區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星光計劃」,總投資134億元人民幣,建成「星光老年之家」3.2萬個,涵蓋老年人入戶服務、緊急援助、日間照料、保健康復和文體娛樂等多種功能,受益老年人超過3000萬。2005年,全國平均每個街道有1.32個城市老年福利機構,每9.8個社區居委會有1個城市老年福利機構(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同時,志願服務也覆蓋了許多社區,包括日常護理、醫療護理以及社會養老看護院里的合法看護,同樣也包括家庭一對一的專屬看護服務。「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300萬人次的志願者為280多萬名老人提供了超過6.3億小時的志願服務,建立志願者為老服務站6萬多個」(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從1989年開始(當時筆者在中山大學主持了首屆全國社會工作師資培訓班),隨著社會公益事業教育的迅猛發展,國家也大力提倡培訓專業的養老護理人員為老服務。
是社區護理還是機構護理,這個問題在西方國家困擾了很久,但是社區護理從來沒有消除對機構護理的需求(Chen,1996)。近年來,國家加大資金投入,在城鎮建立面向「三無」老人的社會福利院。在農村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養場所和生活服務。從總體上看,「大力發展老年公寓、養老院和老年護理院,為不同經濟狀況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病殘人群提供機構養老服務……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推動養老機構較快發展」 (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2005年底,全國城鄉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服務機構39546個,總床位149.7萬張,其中農村鄉鎮敬老院29681個,總床位89.5萬張(China State Council,2006,Sec.Ⅳ)。
這些統計數字對於最有迫切需求的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和長期護理十分重要。2009年夏天,筆者回到中國,又拜訪了一些民營及公共養老機構。其發展令人矚目,但它們也同樣面臨著與西方國家一樣的問題,如供求問題、收費標准還有護理質量等。通過案例研究,可以了解家庭護理與機構護理仍有明顯不同。如一個家庭將88歲的老母親留在家中照顧,但是由於老人會經常需要醫療方面的護理,家人們還是要經常把老人送去醫療機構,這樣往來,給整個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在對養老機構的條件和服務作出了解後,發現其所提供的也多隻是老人的住所,養老護理所需的專業服務和醫療服務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當老人需要24小時全方位護理時,還是要家人去承擔看護,哪怕已經付了可觀的養老院費用。

③ 關於公共政策執行裡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方向的論文的題目

相關數據直接在你們學校的圖書館里,或者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里找你們學校有的資料庫,就可以了,最好是找核心期刊,普刊的話作用比較小,直接找論文參考也可以,但是要防止雷同比率哦!


論文要想寫好,寫出色,先確定題目,一定要和老師商量,因為你喜歡的並不一定是老師喜歡的,然後把要寫作的論點確定了,然後再找資料選擇論據證明你的論點是正確的。最後給老師列個大綱看一下確定框架,同意了在開始著手寫。

你的公共政策執行裡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方面論文准備往哪個方向寫,老師認可同意了嗎?
你學校對你論文還有什麼要求?例如字數,排版格式等?
你如果需要什麼參考資料和範文我可以提供給你。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以下總結幾點技術上的經驗,未必是對的(對其他方向的可能還是錯的),但或許對後面幾級的師弟師妹有參考作用。


擬寫論文寫作提綱,首先必須了解論文寫作提綱的構成。

一份完整、正規的論文寫作提綱,應由以下項目構成:

(1)標題

標題是一篇文章的名稱,也是文章內容的標示性語句。論文作者為論文擬定標題,一般

可以著眼於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考慮,這樣,論文的標題也就相應地形成了兩種類型:

一種是揭示課題的標題。這類標題所反映的只是文章所要證明的問題,而不涉及作者對問題的看法。論文標題多為揭示課題的標題。

另一種是揭示論點的標題。這類標題直接反映作者對問題的看法,或者說標題就是對文章的內容要點的概括。揭示論點的標題雖然不如揭示課題的標題用得那麼普遍,但也應當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標題形式。

除了上面兩類單行標題之外,學術論文還經常使用雙行標題。有的雙行標題中的正標題標明論點或與論點有關,副標題著重揭示課題或與課題有關。

作者在編制寫作提綱時所擬定的標題,既可能就此便被確定下來,最後成為文章的標題,也就是說,寫作提綱中的標題同論文定稿後的標題完全相同;也可能要經過加工、潤色,才能用做文章的標題,提綱上的標題同論文定稿後的標題有所不同;甚或在起草、修改文章時,隨著認識的深化和文章內容的調整,作者感到標題也需要重新考慮,最初擬定的標題同最終確定下來的標題完全不同。

(2)觀點句

觀點句也叫論點句或主題句,簡單地說,所謂的觀點句就是概括全篇文章的基本觀點

的語句。

把文章的基本觀點寫在提綱中,落實到書面上,不僅有利於觀點的進—步梳理和明確,而且能夠有效地防止「寫跑題」,因為觀點句會時時提醒、限製作者,使作者牢記文章的中心之所在。

觀點句不是論文提綱的必備項目,但內容比較復雜的論文一般應當寫出觀點句。

(3)內容綱要

內容綱要是論文寫作提綱的主體部分。在這—部分中,要以分條列項的形式把論文正文

部分的構成狀況如實地反映出來。

內容綱要常見的寫作形式為:

一、大的部分或大的層次的論點

(一)段的論點

…………

1.段內層次的意思

…………

(1)材料

…………

二、同上

三、同上

…………

寫作提綱中的內容綱要就是一篇文章的結構關系圖,編寫內容綱要,絕非簡單地羅列各級論點與各種材料,而是要設置出一個能夠包容全部觀點及主要材料的邏輯框架,並使觀點與材料在這個框架中都能得到一個最為恰當的位置。內容綱要大都從大的部分寫起,即先寫出大的部分或大的層次的論點,然後是該部分或該層次內的中項目,最後是中項目中的各個小項目。而在依照內容綱要起草論文時,則要從小的項目著筆,從一個部分的小項目再到另一個部分的小項目,漸次完成全文。

內容綱要是由各級項目構成的,項目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標題式寫法,即以標題的形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一種是句子式寫法,即以語意完整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兩種寫種各有利弊,前者簡潔,但別人不易看懂,甚至過一段時間之後,作者本人也會有不解之處;後者具體,但中心不夠突出,不便於觸發思考。擬定提綱究竟採用哪種項目寫法,要根據實際情況(如論文寫作時間的長短、論文內容的繁簡等等)和個人習慣而定。

寫作提綱的編制,標志著起草論文前的准備工作的結束,接著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論文的起草階段了。

畢業論文怎麼寫?首先要弄明白作格式,其次是選題,再次是確定立意,最後是材料搜集和寫作。

二、畢業論文選題

你可以到網路上搜一搜與你相關的學科論文題目,你會從中獲得很大啟迪。

三、畢業論文立意
你可以在比較中找到別人還沒說到或說得不全面的地方作為自己的立意方向。

四、材料搜集
就是搜集能證明自己立意的素材。可以通過圖書搜集,也可以通過網路查找。

五、畢業論文寫作
要注意格式正確,用語規范,條理清晰,論證充分。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
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原始論著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同時對如何做好學術報告也談一些經驗。在討論原始論著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我主要談的是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④ 怎樣寫關於公共政策概論理論聯系實際的論文

參考一下《公共政策概論》重點1.、簡述公共政策的涵義和特點。答:政策是人類社會的管理形態發展到國家階段的特有現象。在國家這種政治形態中,維持國家統治和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政策。到現代社會,政策手段所反映的價值內容和作用的領域日益廣泛,因而政策也被人稱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概念主要指國家和政府的政策行為。從廣義角度把公共政策定義為:公共政策是國家為解決社會問題,調整社會的利益關系,根據特定的目標制定的規范和指南。特點:1.階級性2.整體性3.價值相關性4.多樣性5.合法性6.權威性和強制性。2.、簡答公共政策問題的構成條件。答:第一它是社會客觀現象。第二大多數人對公共政策問題覺察、認同並受其影響。第三價值、利益與規范的沖突。第四團體的活動與力量。第五政府的必要行動。3.、簡答具體政策的地位和作用。答:具體政策在政策體系中處在基礎層次,又是前沿地位。它是總政策和基本政策最具體最直接最現實的表現。決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義。首先具體政策是切實有效地保障總政策和基本政策實現的基礎。其次具體政策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直接推動力量。再次具體政策在保證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團結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4.、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有哪些?(程序)答:分為四個步驟:即確定政策目標、設計選擇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公共政策合法化。5.、簡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則答:1.社會進步原則:就是要鼓勵先進,鞭策落後。2.社會公正原則:對與公共政策問題有關的社會群體要採取一視同仁的態度,不能有任何政策歧視。在堅持社會進步原則的前提下,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決不能偏私偏廢。3.利益原則: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始終以社會成員的利益需求為政策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時刻關注社會成員利益需求的實現和維護。4.保障弱者原則5.連續性原則6.、簡述公共政策執行的作用。答:1.公共政策執行是實現政策目標的關鍵2公共政策執行是檢驗政策方案正確與否的惟一標准3.公共政策執行是政策方案不斷完善的重要途徑4.公共政策執行是公共權威部門與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7.、簡答公共政策調整的內容。答:1.對政策目標的調整:當政策目標被實踐證明過於超出或低於實際條件的要求,有時甚至嚴重脫離政策實際,就必須採取措施對政策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或降低目標要求。或減少目標個數,或改變目標時限,從而使經過調整的新目標符合客觀實際。2、對政策措施的調整:這是針對政策的具體細節所進行的調整,也是政策調整中最多、最常見的調整。3。對政策方案的調整:如果是基本可行的方案,則對其加以修正,使之更加合理和適應變化了的現實;如果原有政策方案適應范圍過窄,則對其進行拓寬;如果被證明是基本行不通的方案,則對其加以重新制定。4.對政策效力的調整:政策效力指政策發揮作用的范圍和程度,包括時間效力和空間效力,如政策生效和失效等。政策效力的調整即指對政策效力進行擴展或限制。5、對各項政策之間的關系的調整:理順各個政策的職能、范圍、應盡的責任,進而搞好政策內外各方面、各環節的協調。6.對政策主體、客體的調整。8、公共政策調整有何意義?答:1.政策調整能保證政策本身的正確性。2.政策調整是政策有序運行的重要保證。3.政策調整也是政策穩定的重要保證。9、聯系實際試述公共政策執行的手段及其意義。答:一、思想教育手段:是指通過多種形式的政策宣傳和政策教育,使人們了解政策,認識政策,學會自覺地按照政策的精神和要求辦事,從而為政策的執行創造良好的社會精神條件的方法。這樣有利於政策的貫徹和推行。二、行政手段:是由國家政權機關採用的,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帶有強制性,只要是在行政手段能夠施加影響的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政策規定的內容,否則,就要承擔行政責任,受到行政強制。它有利於扭轉政策執行中的不利局勢。三、法律手段:是指採用立法、司法和仲裁等形式,特別是通過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來調整政策執行中各種關系的方法。這有利於限制政策執行者濫用權力,減少主觀隨意性。四、經濟手段:是指根據客觀經濟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利用各種經濟杠桿,調節政策執行過程中各方面和利益關系,推動政策實施的方法。它能有效地調動社會各方面遵守政策規定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有助於增強政策的效力。10、聯系實際分析公共政策終結的依據及其意義。答:政策終結是政策制定者通過對政策進行慎重的評估後,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終止那些過時的、不必要的、無效的政策的一種行為。它有內(外)在兩個依據。一、總政策改變:總政策的改變往往引發許多基本政策和具體政策的調整和終結。在我國當國內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時,黨和國家總路線總任務總目標也隨之變化。二、政策所賴以存在的客觀條件發生了變化:它所賴以存在的客觀條件是多種多樣的,當這些客觀條件發展變化將不同程度地影響政策的變化。尤其是如政治利益集團力量發生改變、政策主體和客體關系發生顛倒等這些作為政策存在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某些客觀條件發生本質上的變化時,一般會引起政策終結。三、政策自身的消極作用大於其積極作用:這里關鍵問題是要掌握一個度。如果政策的積極作用大於其消極作用,說明政策的消極作用沒有超過度,性質沒改變,可繼續實施,或稍加調整。當政策的消極作用大於或等於其積極作用時,說明政策的消極作用超過了臨界點――度,政策性質已改變,那政策終結便不可避免。四、政策自身的局限性大於有效性:其局限性除自身原因外,主要原因是政策主體的主觀意識、階級利益等造成的。它同樣涉及度的問題。當政策在其適用范圍內不能發揮作用或作用極為有限時,其有效性也會大大降低。當政策自身局限性小於其有效性時,要通過政策調整,使其發揮作用。但當政策自身局限性大於其有效性時,說明政策自身局限性超過了其臨界點度,這時就應終結該政策,實行政策更替。意義:一、可以提高政策績效。當一項政策在實施中失敗,無法解決所面臨的政策問題時,政策終結就意味著新政策的啟動、新規劃的誕生及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更新與發展,這無疑有利於更好地解決問題,促進政策績效的提高。二、有利於節省政策資源。社會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政策終結的必要性。從歷史上看,任何一項已經過時的或是無效的政策如果不能及時終結,那將是對有限政策資源的極大浪費。當一項政策目標已經實現,政策問題已經解決,或者是政策目標雖然還未達到,但實踐證明該政策是無效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節省政策資源,就要及時終結該項政策。三、可以促進政策優化。終結舊政策有利於優化政策人員,促進政策向更高層次發展。其過程,既是政策內部人員的優化組合,形成最佳總體效應的過程,又是政策組織體系不斷優化建立更為合理的政策機構的過程。四、可以避免政策僵化。社會在發展,環境在變化。如果在發展變化了的環境下,還繼續執行原政策,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成為解決問題的阻力與障礙,即政策僵化。它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70年代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就是一個例證:1.當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時世界各種力量經過20多年的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之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2.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加強,
美國深深地意識到孤立、遏制中國終使自己反受其害,故主動尋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美中關系的改善。同時,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也以巨人般敏銳的眼光注視到國際形勢的變化,深感打開中美關系大門的必要性,從而著手對外交政策進行調整,最終終結了與美國不接觸的政策。這對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有著重大意義。11、試述公共政策在國家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答:一、導向性作用:有兩種表現,一是直接引導,二是間接引導。它不僅反映在行為上,更反映在觀念轉變上。其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用所確立的目標、方向來教育群眾,統一人們的思想,協調人們的行為。從結果看存在較為復雜的狀態,既有正向引導功能,也有負向引導功能,兩種功能在特定條件下相互交織。二、制約性作用:表現為對特定對象行為的制約。首先是針對侵犯統治集團利益的言行,用公共政策來給予打擊。其次公共政策制約作用對統治階級內部也是適用的。再次從內容上講,表現為諸如政治政策、經濟政策、軍事政策、文化政策等各項公共政策不同的具體制約性作用。三、管理性作用:從管理手段看,體現在調節、控制、協調等幾個方面;從管理方式看,體現為直接和間接的兩種形式;從管理意向看,表現出特有的傾斜性;從管理結果看,有積極與消極之分。四、分配性作用:社會經濟地位的差別、思想觀念的差別,風俗習慣的差別以及知識水平的差別,造成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分配好社會有限資源,應站在公正立場上,用公共政策來調整現實的利益關系。公共政策一正確與錯誤,首先看它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調節以效率為原則,同時兼顧公平。因此,研究公共政策利益分配功能,既是重要理論問題,又是嚴肅的實踐問題。

⑤ 求一份公共政策學的論文。

摘要: 公共政策執行在整個行政管理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由於許多因素的影響, 在我國政府施政的過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現象, 引起了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無序和混亂。本研究在分析了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現象、原因後, 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為保證公共政策的順利執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公共政策; 執行偏誤; 矯正1引言公共政策執行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組成人員通過運用各種手段, 將公共政策的內容轉化為現實, 從而實現公共政策目標的一種行為。公共政策執行是公共管理活動的中心環節,是實現政策目標, 解決政策問題以及實現社會公共資源權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徑。對此, 美國公共行政學者艾利森指出:「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 方案確定的功能只佔10 % , 而其餘90 %取決於有效的執行」[ 1 ]。這表明公共政策執行在公共政策活動及其生命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 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 常常導致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 公共目標不能預期實現。在國內外的政策實踐中, 政策執行出現偏誤的問題普遍存在。由於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等方面的原因, 當前我國這一問題尤為嚴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偏誤, 不但會直接影響政策問題的解決, 導致預定政策目標落空, 而且會損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權威和公信力。在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 研究解決我國的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問題, 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十分緊迫的重大現實問題, 對於提高我國公共政策執行效率有著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2我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主要表現作為政治系統輸出的主要內容, 公共政策本質上是一種權威性的社會價值分配方案。然而, 公共政策在付諸實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種具有觀念形態的分配方案, 其效能必須經過實際的執行過程才能得以發揮,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過有效的執行才能保證其目標的實現。然而, 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政策執行的結果往往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具體來說, 公共政策在執行中出現的偏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政策敷衍指公共政策執行者在實施政策的過程中只做表面文章,並未採取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來貫徹執行政策, 而是將政策束之高閣, 陽奉陰違, 敷衍塞責, 從而使嚴肅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變成了一紙空文, 根本談不上解決具體問題,實現具體目標[ 2 ] 。(2) 政策選擇執行現實中運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著共同政策目標的小政策組成, 一些政策執行主體往往對政策「斷章取義、為我所用」, 只執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執行, 「見了黃燈趕快走, 見了紅燈繞道走」, 他們「耍小聰明」, 「打小算盤」, 置國家政策原則於不顧。這種選擇性執行使完整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變得殘缺不全, 政策的整體功能難以發揮, 政策目標的實現也必然大打折扣。(3) 政策附加

公共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被加進原來政策所沒有的內容,使政策的調控對象、范圍、目標、力度超出了原來的要求,從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導致政策擴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點是執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礎上自行設置「土政策」, 打著結合地方實際的旗號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謀取私利, 從而導致政策執行變形。以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為例,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本來是為了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人口素質, 但在一些地方, 計劃生育罰款卻是鄉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標公開拍賣, 偏離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4) 政策歪曲公共政策執行者在傳達和執行中對政策精神實質或部分內容有意曲解, 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 借口本地區或部門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釋, 從而導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換為與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5) 政策抵制公共政策執行者對現有的政策不認同、不接受, 從而產生抵制情緒, 使公共政策不能夠執行到位, 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 近年來, 我國一些地方政府過分強調自身的情況,找各種原因讓中央「法外施恩」, 對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一再置若罔聞, 甚至逆風而行, 「你說你的, 我干我的」, 抵制心態異常頑固。(6) 野蠻執行公共政策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政策執行應更注重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運用。然而目前我國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濫用行政手段的現象,有的公共政策執行人員對執行對象動輒命令、強制, 使執行對象從心理上和行為上難以接受。行政手段在執行中扭曲變形, 演變成野蠻執行, 導致干群關系緊張, 極大地影響了執行效果。還有一些政策執行人員向執行對象解釋政策不夠,宣傳不到位, 忽視了思想教育手段的運用, 一旦執行對象對政策不理解, 出現為難和抵觸情緒, 執行人員就採取制裁、經濟處罰等方式, 野蠻執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執行人員採取極端手段, 背離工作程序, 甚至採用違法違紀的方法執行公共政策[ 3 ]。3我國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主要原因當前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 有著主觀或者客觀等多方面的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政策本身的質量問題是影響政策執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項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執行, 往往取決於政策本身是否科學合理。政策執行偏誤產生的一個前提條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著缺陷, 有漏洞可鑽。一般說來, 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 一是政策是否合理。如果一項政策規定的各項內容沒有反映客觀存在的現實情況, 政策所規定的各項行為不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 那麼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導致其在執行過程中將表現出政策行為規范與客觀實際的強烈沖突, 使政策執行失去了實踐基礎。政策執行機關在執行這種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時, 理所當然地會選擇「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的方式來敷衍。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政策的明晰性, 要求政策方案要有嚴格的執行界限、科學的操作程序、准確的評估標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將使政策的可操作性減弱, 使政策執行者與政策目標群體無所適從, 同時, 缺乏明晰性的政策會引起政策的界限不清, 導致執行者有空子可鑽, 對政策隨意變通, 同時也為有關領導化解「風險」提供了口實。三是政策是否「前後左右」協調一致。現在, 有許多政策是政出多門, 莫衷一是。面對眾多相互沖突的政策時, 政策執行者不得不採取「優選法」———頂頭上司的優先, 其他領導的靠後; 經濟監督、杠杠部門的優先, 其他部門乃至黨政機關的靠後; 領導個人交辦的優先,集體名義布置的靠後。這種做法違背了「政策面前人人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 必然導致國家受損, 群眾吃虧,正確的政策難以執行。四是政策是否多變。今天制定一個政策, 時隔不久, 情況發生了變化, 又匆忙出台一個新政策,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政策多變, 朝令夕改, 法無常規, 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 就無法建立起政策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也就很難使人遵從。(2) 政策執行主體的原因任何一項政策最終要靠執行主體來實施, 現實中政策執行偏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策執行主體的原因造成的, 這表現在:1) 政策執行主體的素質不高由於歷史原因, 我國公務員與發達國家公務員比較起來,素質普遍不高, 從而, 文化水平低導致行政決策水平低; 職業道德差導致行政道德滑坡; 行政責任觀念淡薄導致爭榮譽而避責任; 理論水平低導致官本位思想嚴重。少數領導幹部沒有系統接受現代政策、科學知識的訓練, 很難形成科學行政必備的系統觀念、戰略遠見、迎接挑戰的心理素質以及自覺接受監督的民主意識。這些弱點難免對政策執行產生不良影響。

2) 執行主體法制觀念淡薄

從行政的角度看, 中國政府機構的規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變化的隨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濃厚。目前, 政策執行中「按章程辦事的運作」, 「受規則約束的運作」, 「形式主義的非人格化的統治」, 「不因人而異」等觀念並未深入人心,隨處可見官僚的「任性專斷」, 「這種官僚主義常常以『黨的領導』、『黨的指示』、『黨的利益』、『黨的紀律』的面貌出現, 這是真正的管、卡、壓」[ 4 ]。書面形式的行政法規約束不了現實社會中的官場邏輯, 人格權威大於機構權威和法律權威。顯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執行效率遞減的重要原因。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30 20:08 3) 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美籍加拿大學者戴維·伊斯頓認為: 「政策是對全社會的價值做權威性的分配」[ 5 ]。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決社會利益的分配問題, 所有政策最終都表現為對社會利益關系的處理。公共政策對利益的分配, 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致經歷四個環節: 利益選擇、利益綜合、利益分配和利益落實。公共政策的目的在於調整和規范社會的利益結構, 促進整個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因此, 它適用於全社會, 代表和維護的是一種整體利益, 符合全體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但是, 在現實生活中, 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 有些政策未能充分體現, 甚至損害廣大政策目標群體的利益, 以致目標群體難以認同和接受這些政策, 進而對政策的執行產生消極情緒和抵觸。同時, 政治決策者和市場決策者一樣, 也是理性的追逐自身利益的人。在政治環境中, 猶如在市場環境中一樣, 個人也會最大限度地追求個人利益, 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 人們追求的是效用的最大化。我國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現象也表明, 人們是在利益的推動下去實施政策行為的。公共利益與地方利益、私人利益的矛盾與沖突決定了政策執行偏誤的現實可能性。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並且是長期存在的。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 作為政策制定者的上級政府和作為政策執行者的下級政府以及作為政策執行的目標群體的廣大利益主體必然存在著利益上的矛盾和沖突。在一個制度比較健全和完善的社會中, 在法定的許可權和正當的利益范圍內, 官僚們在制定政策時, 由於受自利動機的驅使, 往往會盡可能地在公共政策中體現、維持、實現、擴大自身的利益, 但是這種自身的利益會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圍之內, 不至於與公共利益發生嚴重沖突。相反, 如果在一個制度不完善, 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下, 官僚的自利性往往難以受到有效的約束而發生膨脹, 他們就會通過所掌控的公共權力, 通過公共政策這一「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手段進行「政策尋租」, 把公共政策變成赤裸裸的追逐自身利益的工具。文秘雜燴網 http://www.rrrwm.com

⑥ 求一篇公共政策分析論文,要求原創~謝謝

自己不會啊,帶你找了一篇。論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則——可持續發展角度的透視
內容提要:「公共』原則有著特殊的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內涵。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透視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過程、公平目標及其模型等方面還存在若干違背「公共」原則的現實缺陷。必須使「公共」原則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上得到反映,主體上得到遵循,公平目標的「立體」性上得到體現,內容上得到落實,才能確保相應的公共政策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美國公共政策學者斯圖亞持·尼古認為,公共政策分析就是根據政策與目標之間的關系,在各種備選的公共政策中確定何種政策將最有效地實現一套既定目標的過程。這一分析過程,是政府「政策主張的先決條件」,亦即政府決策、主張及其實施的前提,從而決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質。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發展;是指既實現人類經濟發展的目標,又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並促進人與環境和諧地發展。筆者認為,盡管不是每個具體而微的政策問題都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有關,但至少從宏觀而言,在公共政策分析過程中,必須遵循「公共」原則,才能使公共政策有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公共」原則的內涵

我國台灣學者張世賢、陳恆均認為,公共政策是政府用來「處理或解決公共問題或公共目標」的。日本學者葯師寺泰藏也認為,公共政策就是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可見,「公共」指向的目的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質屬性。公共政策分析只有遵循「公共」原則,才能真正體現這一本質屬性。這里所謂「公共」原則,一是指政策問題取向的公共性,即在公共政策分析過程中堅持以公共利益的實現為原則。公共利益是一個結構復雜的系統。各利益主體間的此得彼失,影響著公共利益的實現,甚至影響著正常的社會秩序。因此,政府作為「一個國家或社會的代理機構」,在藉助政策手段行使公共權力、承擔公共責任、解決公共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謀取公共利益,而不能在私人領域侵犯私權,或為少數人甚至政府自己謀取私利。「公共」原則要求,要以公共利益的實現問題為綱領性的政策問題進行公共政策分析,使政府決策能夠更有效地約束、引導各社會主體,包括政府自己在公共領域內以其秩序化的活動增進公共利益,並「中立」地使之為現實和未來的各社會主體所平等分享。

二是指政策目標取向的公共性,即在公共政策分析過程中堅持以代際目標的實現為原則。從一個歷史過程來看,「公共」原則要求,通過公共政策分析,使政府決策得以把政府的行為目標,規范、約束在既立足當代人的利益要求,又確保未來人可發展的基本條件的取向上。唯有如此,才能體現政府行為在代際之間的公共性、公平性,而不是偏執於當代的自私性、狹隘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當代和未來連續、不間斷的發展,即持續發展,才能真正確保全社會公共利益的實現。這種代內和代際的持續發展,是當代人和未來人公共利益的根本體現。因此,從另一角度也同樣可以說,以代際目標為取向的公共政策分析,同樣是在公共利益實現意義上的「公共」原則的體現。

三是指政策問題范圍取向的公共性,即在公共政策分析過程中堅持以整個發展系統全面、協調的發展為原則。根據前面的結論,持續發展問題也應該是當代政府綱領性的政策問題。持續發展是整個發展系統內各因素的全面、協調發展。目前,全球范圍內形成的威脅著持續發展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人口劇增、生態破壞等嚴峻問題,正是由於當代政府違背「公共」原則,默許甚至鼓勵人們對公共資源「各取所需」式的無節制開采與利用,才造成了發展系統內部各因素之間,尤其是人與資源、生態、環境之間關系的失調,使符合持續發展需要的公共資源的供給呈現出間隙性,甚至短缺或中斷。因此,從政策問題認定的范圍來看,「公共」原則就是要求政府就所有制約持續發展的問題,包括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從當代人到未來人的各種有關發展問題的有序而系統的解決,既尊重人類的利益,又尊重自然界的利益;既尊重當代人的利益,又著重作為利益主體目前尚還缺位的未來人的利益。

還需提及,如上所述,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並』原則,實際上已內在地與持續發展問題聯系在一起了。可持續發展既是一種持續發展的狀態,又是當代人類在發展問題上的一種價值取向。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則之間,是內在相連的。可持續發展理應成為人們透視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共」原則的基本角度。

二、當代公共政策分析對「公共」原則的偏離

從可持續發展這一基本角度看,當代公共政策分析在若干環節上的局限,使公共政策難以真正體現公共利益要求,實現代際發展目標,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系統內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偏離甚至違背了「公共」原則。

(一)公共政策分析理念對「公共」原則的偏離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美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者提出的個人利益先於公共利益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響著現代政府的決策理念,以致於發展為約瑟夫·雷茨自由主義的國家中立原則,認為縱使公民的所作所為為社會上絕大多數人所不贊成或違背了絕大多數人的願望,只要不侵犯他人權利,國家也不得干預。美國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肯尼思·阿羅甚至專門論證了「不可能定理」,認為社會一般不可能形成某種一致的選擇,或對事物進行一致的優劣排序;即使這里的所謂「一致」僅理解為「多數決定」,也是不太可能的。按照這樣的邏輯,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公共利益,至少,不存在一種能夠明確定義,在現實中能夠實際起作用的公共利益。這種否定公共利益的存在,片面強調國家中立,而不得干預所謂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個人利益的決策理念,無法使公共政策分析體現「公共」原則,必然損害公共利益,當然也影響著體現了公共利益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公共政策分析過程對「公共」原則的偏離

不少學者認為,「公共物品生產的資源配置問題不能通過經濟市場來解決,而要通過政治市場來解決」。因此,當代政府的政策分析過程,多是憑借政治市場進行博奕的過程。一方面,公共選擇理論認為,盡管政治市場在起點上具有一人一票的平等性,但在終點上受「少數服從多數」的主導,表現出了「多數」強制「少數」的不平等。並且,「國家在過去被看作是大公無私的,現在則被當成參與政治活動者進行交易的市場」。因此,作為有「經濟人」特徵的選民與政治家,其政治市場上的價值取向,不能不受組織良好或力量強大的利益集團的影響,使政府常常不得不制定有違「公共」原則的政策,把公共資源的利用導向對公共利益的破壞,或者反過來,借公共利益之名,據公共資源為非「公共」之用。另一方面,受認知能力的局限,當代政府還不具備足夠的能力,按政治市場的要求去准確地收集信息,並形成與整個社會的公共要求相一致的偏好。這就使政府與其各個部門之間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形成對公共利益的共識所需要的充分信息。其結果是,政府及其部門之間政出多門,難以協調發展系統內部諸因素間的矛盾,誤導出包括政府在內的各社會主體對公共資源的無序利用,最終使發展失去其可利用的資源而被迫中斷,無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平目標對「公共」原則的偏離

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平目標,是指「政策執行之後,政策的標的團體,所分配到的社會資源,所享受到的效益,所負擔的成本等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平應該是代內公平與代際公平的統一,是政府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秩序,滿足社會公共利益要求,提高自己的合法性及其政策權威的重要目標。它既是一種客觀狀態,又是一種主觀判斷。從倫理上講,公平是指未來各代人與當代人分享資源與環境利益的平等權利。然而,當代人的認知局限及其難免的功利主義傾向,使他們難以克服代內公平的目標偏好,很難理性、自覺地從未來人的角度,要求公共政策分析能著眼於在代內和代際之間公平地分配公共資源,並使之成為其政策訴求的主要取向,謀求從當代指向未來的持續發展。

不僅如此,當代政府還面對著解決有關代內公平的公共問題的現實壓力。斯圖亞持·尼古認為,「從政治上講,增加效益也許要比降低成本容易些」,效益的增長意味著政府及其政策「運作得更有效或會得到更高的評價」,「而降低成本或削減項目預算」,「也許會激起人們的反對」,因為這意味著在一定效率的條件下,人們可能獲得的效益將下降。因此,當代政府為了實現公平,在「使窮人的境況好起來,而不使富人的境況壞下去」的前提下,其「公共政策只有當它們提高最小人群組的福利時,才應該被採納執行」。可見,人們要求公共政策實現的代內公平目標,不是靠清教徒式的節儉,而是靠成本投入、靠自然資源利用量的不斷增加,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平均效益,並擴大其在窮人當中的得益面與得益程度的。

顯然,嚴峻的問題是:公共政策分析的這種公平目標,存在著嚴重的結構缺陷。它忽視了代際公平而偏於代內公平;並且,在代內公平的現實壓力下,難以對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盲目追求當代人的利益要求進行有效限制,將斷送未來人發展的條件,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呈現出間隙性。從人類歷史的動態過程來看,與其說當代公共政策分析由於公平目標的結構缺陷,不如說由於嚴重違背了「公共」原則,才使政府的職能范圍超出了其廣義的公共領域,使人類(包括本來人)的公共利益更多地滿足了當代人(或政府)的眼前私利,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四)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對「公共」原則的偏離

國內外學者都把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模型概括為多種決策模型。其中一些決策模型的固有局限,決定了相應公共政策偏離「公共」原則的傾向。國內也有相關著作對這些決策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批評。最典型的,一是團體決策模型的局限。該模型認為,作為政治過程產物的公共政策是利益團體間斗爭的產物,並反映占支配地位的利益團體的利益。隨著各利益團體力量和影響的消長,公共政策將變得有利於其影響增加的那些利益團體的利益。這就清楚地表明:該決策模型下產生的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占支配地位的利益團體的利益,而不是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盡管在實際決策過程中,無論哪一個利益團體,在法理上,還是能力上,都無法取代政府的主導地位,公共政策不一定就反映影響力最大的利益團體的政策要求,但是,這種模型無視公共利益要求的傾向,無疑將是對政府及其政策背離「公共」原則的某種認可。二是精英決策模型的局限。該模型認為,公共政策是由掌握統治權的精英人物決定,並由行政官員和行政機關付諸實施的,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階層的偏好、利益和價值選擇。很明顯,雖然該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代議制民主下各國決策實際可能的情形,然而,與團體決策模型相比,該模型更多地強調了居社會少數的精英階層的利益,更是直接地背離了公共政策的「公共」原則,漠視了公眾的公共利益。總之,這些局限,將不同程度地帶來了公共政策分析對「公共」原則的偏離,弱化了政府的政策手段對人與公共資源間關系的協調能力,難以實現對公共資源掠奪性利用的控制,破壞了可持續發展賴以實現的條件。

三、公共政策分析應如何體現「公共」原則

公共政策從本質上是導向未來的。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在公共政策分析中體現「公共」原則,就是使公共政策能既立足當代,又面向未來;既面向人類自己,又兼顧資源、生態、環境,維護人(包括當代人和未來人)與自然共有的公共利益。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真正在自然限度內合理地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並使其利益得到持續實現與尊重,進而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可靠保障。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必須反映「公共」原則

人類的活動在自然界面前不是絕對自由的。為了保護更多的公共利益,政府在公共決策中,必須徹底拋棄視人類為自然界的中心的陳!日理念,形成以保護自然並協調其與人類的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新理念,進而「建立一個以自然持續發展為基礎、經濟持續發展為任務、社會持續發展為目的」的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新的發展觀。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反映「公共」原則,一方面,就是以新的倫理道德和價值標准,把人類利用自然的自由,限制在自然界本身作為人類生態體系總體利益中利益主體的一方,使其權利不被侵犯的范圍內,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類隨意盤剝和利用的對象,而看作是人類生命和價值的源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當代政府必須將其關注的公共領域進一步拓展到自然界,使自然界中的每一個變化,無論是否人類活動所致,無論是否對人類有直接利害,都成為公共問題而進人政府的視野,進而進人政策議程。只有這樣,才能在更廣的范圍內,從根本上協調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系統,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主體必須遵循「公共」原則

政府是公共政策分析最重要的主體。在公共政策分析過程中,能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系統內各因素、各環節的利益要求,包括資源、生態、環境作為利益主體的利益要求,即能否遵循「公共」原則,既影響著政府自身的合法性,又造成人們對資源的種種不合理佔用,進而使政府面臨著能否遵循「公共」原則,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協調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重大壓力,也就如著名政策科學家葉海卡·德羅爾所說的政策制定中的「逆境」。德羅爾認為,在決策主體處於「重大的兩難境地」時,應盡量「將這些政策堅持若干年」,「因為對大多數逆境來說,沒有持續和連貫的多年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這就提示人們,著眼於人與自然各自利益及其共同、長遠(包括本來人)的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分析主體理應在各種干擾面前「不為所動」,在人與自然組成的公共領域內,堅持「公共」原則,不徇政府私利,力戒價值偏好,協調整個發展系統內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否則,可持續發展將難以實現。

需要進一步指出,由於長期以來工業的盲目增長,已經導致了全球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系統的失調。如若美國學者詹姆斯·安德森所說「政府的任務是服務和增進公共利益」,並且這種公共利益是「普遍而又連續不斷的為人們共同分享的利益」的話,那麼,當代各國政府作為決策主體,就應該遵循全球范圍內的「公共」原則,加強國際合作,解決全球性的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等公共問題,在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使全人類「可持續」地享受其應得的公益。可以認為,把利益的可持續性分享看作公共利益的屬性,是安德森有關公共決策問題的深刻見解,他實際上已經把公共利益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內在地聯系起來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為了全球的公共利益,即可持續發展,就會如德羅爾所說的,將「減少了各個國家政策制定的自主程度」。各國政府作為公共政策分析的主體,甚至不能因本國的價值偏好而違背全球范圍內的「公共」原則,損害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條件。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平目標必須體現「立體」要求

多數學者公認,就社會意義而言,公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現代社會規范的靈魂,因此是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目標。要促進可持續發展,公共政策分析就要在其目標取向上,以橫向的代內公平促進經濟、社會的當前發展,從而為未來發展准備條件;以縱向的代際公平保障經濟、社會未來不間斷的發展。也就是說,以「立體公平」來反映代內、特別是代際間的「公共」原則,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以代內公平為目標的公共政策分析有利於促進當前的發展。人們達成的共識是,代內的公平,有助於增強政府的合法權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使公共政策作為「看得見的手」而更具有效性。一方面,代內公平的提高,可以抑制經濟、社會活動對資源、生態、環境的不公平利用以至破壞,並使之納入到秩序化的軌道,促進全社會對自然資源的節制性使用,進而,減少對末來發展可能有的資源短缺或生態、環境制約。另一方面,代內公平可以保護窮人在當前公平利用資源方面不可侵犯的權力,以避免各社會主體對資源佔有的不平等,解決貧困問題。常常是,在貧困狀態下、人們處於基本生存需要難以滿足而無奈的境地,「只好顧及眼前利益,採用高貼現率的方法,去利用資源」,從而「加劇資源的退化以至枯竭」。因此,立足於避免或減少代內貧困,代內公平既是現實的發展,又是資源可持續供應,生態、環境可持續平衡和利用的必要條件。同時,代內公平的導向下,有利於實現公共政策對經濟、社會的當前發展所需的資源,特別是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美國經濟學家保羅.R.格雷戈里等認為:「只要經濟是完全競爭的,資源配置將處於最優狀態」。而「完全競爭」的邏輯要求,就是公平,起碼是代內公平。在當代條件下?

⑦ 運用公共政策概論理論聯系實際撰寫一篇1500字以上的小論文。

摘要: 公共政策執行在整個行政管理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由於許多因素的影響, 在我國政府施政的過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現象, 引起了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無序和混亂。本研究在分析了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現象、原因後, 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為保證公共政策的順利執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公共政策; 執行偏誤; 矯正 1引言 公共政策執行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組成人員通過運用各種手段, 將公共政策的內容轉化為現實, 從而實現公共政策目標的一種行為。公共政策執行是公共管理活動的中心環節,是實現政策目標, 解決政策問題以及實現社會公共資源權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徑。對此, 美國公共行政學者艾利森指出:「在達到政府目標的過程中, 方案確定的功能只佔10 % , 而其餘90 %取決於有效的執行」[ 1 ]。這表明公共政策執行在公共政策活動及其生命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 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 常常導致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 公共目標不能預期實現。在國內外的政策實踐中, 政策執行出現偏誤的問題普遍存在。由於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等方面的原因, 當前我國這一問題尤為嚴重。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偏誤, 不但會直接影響政策問題的解決, 導致預定政策目標落空, 而且會損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權威和公信力。在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 研究解決我國的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問題, 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十分緊迫的重大現實問題, 對於提高我國公共政策執行效率有著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我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主要表現 作為政治系統輸出的主要內容, 公共政策本質上是一種權威性的社會價值分配方案。然而, 公共政策在付諸實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種具有觀念形態的分配方案, 其效能必須經過實際的執行過程才能得以發揮,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過有效的執行才能保證其目標的實現。然而, 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政策執行的結果往往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具體來說, 公共政策在執行中出現的偏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執行者在實施政策的過程中只做表面文章,並未採取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來貫徹執行政策, 而是將政策束之高閣, 陽奉陰違, 敷衍塞責, 從而使嚴肅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變成了一紙空文, 根本談不上解決具體問題,實現具體目標[ 2 ] 。 (2) 政策選擇執行 現實中運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著共同政策目標的小政策組成, 一些政策執行主體往往對政策「斷章取義、為我所用」, 只執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執行, 「見了黃燈趕快走, 見了紅燈繞道走」, 他們「耍小聰明」, 「打小算盤」, 置國家政策原則於不顧。這種選擇性執行使完整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變得殘缺不全, 政策的整體功能難以發揮, 政策目標的實現也必然大打折扣。 (3) 政策附加

公共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被加進原來政策所沒有的內容,使政策的調控對象、范圍、目標、力度超出了原來的要求,從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導致政策擴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點是執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礎上自行設置「土政策」, 打著結合地方實際的旗號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謀取私利, 從而導致政策執行變形。以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為例,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本來是為了控制人口數量, 提高人口素質, 但在一些地方, 計劃生育罰款卻是鄉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標公開拍賣, 偏離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 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執行者在傳達和執行中對政策精神實質或部分內容有意曲解, 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 借口本地區或部門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釋, 從而導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換為與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 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執行者對現有的政策不認同、不接受, 從而產生抵制情緒, 使公共政策不能夠執行到位, 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 近年來, 我國一些地方政府過分強調自身的情況,找各種原因讓中央「法外施恩」, 對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一再置若罔聞, 甚至逆風而行, 「你說你的, 我干我的」, 抵制心態異常頑固。 (6) 野蠻執行公共政策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政策執行應更注重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運用。然而目前我國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濫用行政手段的現象,有的公共政策執行人員對執行對象動輒命令、強制, 使執行對象從心理上和行為上難以接受。行政手段在執行中扭曲變形, 演變成野蠻執行, 導致干群關系緊張, 極大地影響了執行效果。還有一些政策執行人員向執行對象解釋政策不夠,宣傳不到位, 忽視了思想教育手段的運用, 一旦執行對象對政策不理解, 出現為難和抵觸情緒, 執行人員就採取制裁、經濟處罰等方式, 野蠻執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執行人員採取極端手段, 背離工作程序, 甚至採用違法違紀的方法執行公共政策[ 3 ]。 3我國公共政策執行偏誤的主要原因 當前公共政策執行出現偏誤, 有著主觀或者客觀等多方面的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質量問題是影響政策執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項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執行, 往往取決於政策本身是否科學合理。政策執行偏誤產生的一個前提條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著缺陷, 有漏洞可鑽。一般說來, 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 一是政策是否合理。如果一項政策規定的各項內容沒有反映客觀存在的現實情況, 政策所規定的各項行為不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 那麼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導致其在執行過程中將表現出政策行為規范與客觀實際的強烈沖突, 使政策執行失去了實踐基礎。政策執行機關在執行這種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時, 理所當然地會選擇「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的方式來敷衍。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政策的明晰性, 要求政策方案要有嚴格的執行界限、科學的操作程序、准確的評估標准等。缺乏明晰性的政策將使政策的可操作性減弱, 使政策執行者與政策目標群體無所適從, 同時, 缺乏明晰性的政策會引起政策的界限不清, 導致執行者有空子可鑽, 對政策隨意變通, 同時也為有關領導化解「風險」提供了口實。三是政策是否「前後左右」協調一致。現在, 有許多政策是政出多門, 莫衷一是。面對眾多相互沖突的政策時, 政策執行者不得不採取「優選法」———頂頭上司的優先, 其他領導的靠後; 經濟監督、杠杠部門的優先, 其他部門乃至黨政機關的靠後; 領導個人交辦的優先,集體名義布置的靠後。這種做法違背了「政策面前人人機會均等、公平競爭」的原則, 必然導致國家受損, 群眾吃虧,正確的政策難以執行。四是政策是否多變。今天制定一個政策, 時隔不久, 情況發生了變化, 又匆忙出台一個新政策,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政策多變, 朝令夕改, 法無常規, 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 就無法建立起政策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也就很難使人遵從。 (2) 政策執行主體的原因 任何一項政策最終要靠執行主體來實施, 現實中政策執行偏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策執行主體的原因造成的, 這表現在: 1) 政策執行主體的素質不高 由於歷史原因, 我國公務員與發達國家公務員比較起來,素質普遍不高, 從而, 文化水平低導致行政決策水平低; 職業道德差導致行政道德滑坡; 行政責任觀念淡薄導致爭榮譽而避責任; 理論水平低導致官本位思想嚴重。少數領導幹部沒有系統接受現代政策、科學知識的訓練, 很難形成科學行政必備的系統觀念、戰略遠見、迎接挑戰的心理素質以及自覺接受監督的民主意識。這些弱點難免對政策執行產生不良影響。

2) 執行主體法制觀念淡薄

從行政的角度看, 中國政府機構的規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變化的隨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濃厚。目前, 政策執行中「按章程辦事的運作」, 「受規則約束的運作」, 「形式主義的非人格化的統治」, 「不因人而異」等觀念並未深入人心,隨處可見官僚的「任性專斷」, 「這種官僚主義常常以『黨的領導』、『黨的指示』、『黨的利益』、『黨的紀律』的面貌出現, 這是真正的管、卡、壓」[ 4 ]。書面形式的行政法規約束不了現實社會中的官場邏輯, 人格權威大於機構權威和法律權威。顯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執行效率遞減的重要原因。

⑧ 公共政策小論文如何選題

論公共政策

當你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80個一級學科目錄,你會看到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有二級學科行政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然而在此之外,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根據國際國內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的發展狀況,自主創立了二級學科公共政策和發展管理,開中國公共政策高等教育教學科研之先河。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疇,但在我國還屬於起步和發展時期。傳統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於政治學和行政學,意在從規范意義上探討國家、社會和公民之間的利益制衡,通過政治學和行政學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對國家、地方和團體層面的政策制定、執行與評估進行研究,為高質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詢。
然而,20世紀以來,特別是20世紀中後期以來,社會科學的發展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爭論,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的分野使社會科學的發展從整體上進入了紛繁迷惘的時代。而在這個時代里,把數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量化分析技術與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計算機技術引入社會科學的研究已成為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必然。定量分析方法引入社會科學的研究使社會科學真正成為科學,給了社會科學第二次生命。
發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也不例外,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公共管理中的定量分析已初見端倪,而中國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現代化發軔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還是20世紀90年代的事情。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的創立和發展開啟了中國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現代化研究的先河,數理分析、模型分析、心理學分析等現代分析技術與分析方法的引進使公共政策的研究打開了新的局面,與世界接軌,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公共政策研究是公共管理科學現代分析技術與方法集中體現的領域,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技術與方法的核心是把數學、統計學、博弈論、運籌學、心理學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術引入到公共政策研究中。目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本科專業以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數學、應用統計學、博弈論、運籌學、模擬決策、電子政務、宏微觀經濟學為主幹基礎課,研究生以公共政策基本理論、公共政策量化技術---統計與預測、公共政策量化技術---規劃與決策、公共政策的實驗模擬、宏觀經濟政策研究、管理科學理論、公共政策的經濟分析為主幹核心課程,參照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的課程設置與教材建設,廣泛引進人才,開辟了中國公共政策教育與世界接軌的新局面。
人才是公共政策研究最重要的資源。目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系擁有以陳慶雲、顧昕、李永軍、郁俊莉、劉霖、黃璜等為代表的中國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堅力量,他們具有數學、工學的學歷背景,又取得了管理科學的博士學位,擁有博士後研究經歷和海外學習背景,通曉公共政策現代分析技術、了解中國國情,能進行政治、管理、經濟、信息技術跨學科分析,形成了公共政策研究「社會學研究方法分析----數理建模與量化分析----計算機分析與信息技術模擬」科學的教學與科研邏輯。同時,隨著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國內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來自祖國各地的最優秀學子被吸引到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習,充實了公共政策人才的後備力量。世界著名的實業家廖凱原、邱徳拔對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數億元的捐資,以及在政府管理學院設置的高額獎學金、獎教金做出了對中國公共政策研究的社會貢獻。
國際知名度的提高是公共政策教學與科研的主要使命。目前,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藉政府管理學院傅軍院長國際威望的優勢,學院與專業開展了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密西根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合作交流,承辦了全球公共政策聯盟年會、全球公共政策高峰論壇等一系列國際公共政策項目,同時與世界五百強企業BHP的公共政策高級培訓項目的合作對公共政策研究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在學院和專業中,來自日本、韓國、俄羅斯、朝鮮、柬埔寨、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數量佔到30%的留學生成為國際知名度提高的重要標志。中國高水平運動員王皓、馬琳等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習對政府管理學院知名度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學只有與市場結合才能真正轉化為價值。面向市場與社會是北京大學公共政策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北京大學公共政策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不僅接受了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的正規訓練,而且通曉公共政策量化分析和信息科學的前沿技術,熟識中國國情,成為中國公共政策人才中的生力軍。他們的就業領域遍及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寶潔、必和必拓、松下,中國著名企業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國家電網、中國鋁業,國際著名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國際著名的咨詢公司和事務所普華永道、麥肯錫、畢馬威和中央國家機關的核心部門。他們為政府、企業、NGO以及公民提供商業和公益咨詢,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在創造了巨大的個人商業價值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政治的進步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總之,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科學的研究,已經成為繼工商管理科學之後又一個社會科學發展的領軍者。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研究也將迎來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春天,公共政策科學將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巨大的貢獻,中國公共政策人才的路越走越寬廣

⑨ 運用公共政策原理及相關知識,對案例進行詳細分析(論文1000字左右)

形成性考核(一)
指導:題目要求同學們聯系某一具體方案進行討論,討論決策方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同學們可聯系下列具體方案:
1《城市生活無著落人員救助安置辦法》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