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污染源
㈠ 如何做到減少污染源
調整能源結構,增加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發展太陽能、核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是從源頭上減少酸雨污染的措施。
風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我國風能資源總量為16億千瓦,約有10%可供開發利用,特別是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省風能豐富,可用風能發電,目前風能的利用率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太陽能也是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有兩種利用途徑:一種通過光電池把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常見的利用途徑是太陽能電池;另外一種通過太陽能集熱器把太陽輻射轉化為熱能,最簡單的就是居家使用的屋頂熱水器。與傳統電廠相比,太陽能熱電廠具有兩大優勢:整個發電過程清潔,沒有任何碳排放;利用的是太陽能,無須任何燃料成本。太陽能熱發電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其熱能儲存成本要比電池儲存電能的成本低得多。但價格是影響太陽能熱發電推廣的一大障礙。
潮汐能是指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變化引起潮汐現象,即周期性的海水平面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而產生的能量。海洋的潮汐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在漲潮的過程中,洶涌而來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動能,而隨著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動能轉化為勢能;在落潮的過程中,海水奔騰而去,水位逐漸降低,勢能又轉化為動能。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發電。潮汐發電是利用海灣、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築水堤,形成水庫,以便於大量蓄積海水,並在壩中或壩旁建造水力發電廠房,通過水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只有出現大潮,能量集中時,並且在地理條件適於建造潮汐電站的地方,從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雖然這樣的場所並不是到處都有,但世界各國都已選定了相當數量的適宜開發潮汐電站的站址。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7000℃,而在130~160千米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650℃~1200℃。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岩涌至離地面1~5千米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地熱可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像火力發電那樣要裝備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將地熱能直接用於採暖、供熱和供熱水是僅次於地熱發電的地熱利用方式。
考慮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清潔能源,是解決包括治理酸雨污染在內的空氣污染的最有效途徑。但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需要技術和時間。當前情況下,化石燃料仍然是人類使用最多和最主要的能源,並且短時期內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考慮化石燃料的使用中,更加註意選擇產生較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原料,是比較有現實意義的。比如在火力發電和工業鍋爐中使用低硫優質煤,或使用天然氣和燃料油代替煤,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酸性物質的排放。
㈡ 環境污染物遷移和轉化過程之間的異同
在污染物進入環境後,將繼續處於動態的遷移和轉化過程中,
各種具體因素之間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反應.不同
的污染物,其遷移和轉化的特點是不相同的,污染物遷移轉化的
方向、速度和強度決定於污染物質本身的特性和環境因素的物質
組成與特性.下面以一些常見污染物的遷移轉化為例作扼要說明.
1.有害氣體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1)空氣中SO2可以通過兩種途經即催化氧化和光化學氧化
轉化為SO3,進而形成硫酸霧隨天然雨水降落進入地面和水體.
a.催化氧化
2SO2+2H2O+O2催化劑(Fe、Mn鹽)一→2H2SO4
b.光化學氧化
2SO2+O2光照—→2SO3
SO3+H2O水分一 →H2SO4
(2)NOx、NH3在空氣濕度大和金屬雜質條件下,生成硝酸
和硝酸鹽,進而形成硝酸霧並形成酸雨降落進入地面和水體.
N02—→NO2HO2—→HNO3NH3—一→NH4NO3
2.空氣中煙塵與粉塵的遷移
煙塵是指燃料和其他物質燃料燃燒的產物,通常由不完全燃燒所
形成的煤黑、多環芳烴化合物和塵灰等組成;粉塵則是指固體物
質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微小固體顆粒,如水泥廠所排放
的飛灰等.粉塵粒度較大(多在十至幾百微米之間),往往在短
距離內即可沉降進入地面及水體.煙塵中粒徑大於10urn者,沉
降較為容易,而小於10urn者,則可作長距離飄移,或被有關物
體吸附,最終隨著自然降雨進入水體和地面.
3.無機懸浮物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無機懸浮物中,粒徑大於0.1毫米的,易於沉降,在河道流
速減緩時可沉降下來.膠體顆粒(小於0.001毫米)即使在靜水
中也不能沉降,隨水遷移.這類懸浮物質雖本身無毒,但它可吸
附有毒物質,而成為毒物質轉移的載體.
4.有機物遷移轉化
(1)需氧污染物.在水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溶氧進行微生物
分解的污染物稱為需氧污染物,它們進入水體後即發生生物化學
分解作用,由污染物有機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
木質素等分解為簡單的二氧化碳和水及其它無機物質.
(2)難降解有機物污染物.這是指難以被生物分解的有機物
質.如有機氯農葯、多氯聯苯、芳香氨基化合物、高分子合成聚
合物(塑料、合成橡膠、人造纖維)、染料等有機物質,它們在
環境中難以被生物降解,污染危害時間長.例如有機氯農葯噴撒
作物後只有一小部分落在作物枝葉上,其餘大部分散落在土壤表
面或進入大氣;而進入大氣後又可以隨降雨或塵埃降落到地面後
再進入水體.
(3)植物營養物質.如果過多的植物營養物質(N、P等)
進入水體,會造成水質惡化,例如蛋白質在水體中經過分解轉
化,生成了硝酸鹽,造成水體污染:
蛋白質水樣—,氨基酸水樣一氨
2NH3+3O2氧化—→2HNO2+2H2O
2HNO2+O2氧化一→ 2HNO3
5.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1)膠體的吸附或重金屬和膠體的締合.土壤中金屬離子被
土壤膠體吸附締合,是其從液相轉為固相的重要途徑,並在很大
程度上決定著土壤中重金屬的分布和富集.、
(2)重金屬的絡合和螯合作用.某些重金屬在土壤溶液中
(水中)往往主要以絡離子形成存在,形成較大分子的絡合物.
當金屬離子濃度高時,以吸附交換作用為主,而在低濃度時則以
絡一螯合作用為主.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3)重金屬的化學沉澱.很多有毒金屬離子是可以形成難溶
性化學沉澱的.各種金屬是否易生成沉澱與水體酸鹼有直接關
系.『
6.化學農葯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各種農葯的化學性質及分解的難易不同,在一定的土壤條件下,
每一種農葯都有各自相對的穩定性.進入土壤中的農葯,在被土壤
固相物質進行物理化學吸附的同時,還通過氣體揮發、隨水淋溶等
進而導致大氣、水體污染.農葯本身揮發作用的大小,主要
決定於農葯的溶解度和蒸氣壓,以及土壤的溫度、結構條件.農葯
的水遷移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溶於水中;二是被吸附於土壤固
體膠粒上隨水遷移.農葯的揮發遷移,雖可促使土壤本身凈化,但
卻導致了其它環境因素的污染,以及污染范圍的擴大.
㈢ 污染物在環境中主要有哪些遷移轉化方式請舉1—2個例子進行說明。
環境污染物的遷移
一、概念
污染物的遷移是指污染物在環境中發生的空間位置的相對移動過程。遷移的結果導致局部環境中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綜合毒性強度發生變化。
二、遷移方式:機械性遷移,物理化學遷移,生物性遷移
2.1 機械性遷移
根據污染物在環境中發生機械性遷移的作用力,可以將其分為氣的、水的、和重力機械性遷移三種作用。
1.氣的機械性遷移作用,包括污染物在大氣中的自由護散作用和被氣流搬運的作用。例如噴農葯時刺激氣味的傳播。
其影響因素有:氣象條件、地形地貌、排放濃度、排放高度。
一般規律: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排放量成正比,於平均風速和垂直混合高度成反比。
2.水的機械性遷移作用,包括污染物在水中的自由擴散作用和被水流的搬運作用。
一般規律:污染物在水體中的濃度與污染源的排放量成正比,與平均流速和距污染源的距離成反比。
3.重力的機械遷移作用,主要包括懸浮物污染物的沉降作用以及人為的搬運作用。
2.2 物理化學遷移
物理化學遷移是污染物在環境中最基本的遷移過程。污染物以簡單的離子或可溶性分子的形勢發生溶解-沉澱、吸附解吸附。同時還會發生降解等作用。例如吸附過程。
2.3 生物性遷移
生物性遷移是污染物通過生物體的吸附、吸收、代謝、死亡等過程而發生的遷移。包括:生物濃縮、生物累積、生物放大。例如污染場地上的植物重金屬累積。
環境污染物的轉化
一、概念:污染物在環境中通過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作用改變形態或者轉變成另-物質 的過程叫做污染物的轉化。
二、分類(根據其轉化形式,可分為物理轉化、化學轉化和生物轉化。)
1、物理轉化作用.
指污染物通過蒸發、滲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等一種或幾種過程實現的轉化。
2、化學轉化作用
指污染物通過各種化學反應過程發生的變化,如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絡合反應、光化學反應等。在大氣中,污染物的化學轉化以光化學氧化和催化反應為主。
在水體中,污染物化學轉化主要是氧化還原反應和絡合水解反應。
在土壤中農葯的水解由於土壤顆粒的吸附催化作用而加強,甚至有時比在水中還快;金屬離子在土壤中也經常在其價態上發生一系列的改變。
3、生物轉化和生物降解作用
指污染物通過相應的酶系統的催化作用所發生的變化過程。污染物生物轉化的結果一-方 面可使大部分有機污染物毒性降低,或形成更易降解的分子結構;另一方面可使一部分有機污染物毒性增強,或形成更難降解的分子結構。
㈣ 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是什麼意思
污染物是會在自然界中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改變逐漸改變形態、性質等。
比如:廢水排入河流中,開始濃度很高,但隨著河流向下游流動過程中,在河水稀釋、自身遷移擴散、河水微生物降解、底泥吸附等諸多因素作用下,污染物濃度變低。再比如,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再隨著降雨下落到地面,對土壤或水體造成污染。這就是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㈤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與轉化有何異同和聯系
遷移是從一個個體到另外一個個體。
轉化是個體自身內轉變。
㈥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方式和轉化途徑有哪些
在污染物進入環境後,將繼續處於動態的遷移和轉化過程中,
各種具體因素之間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反應.不同
的污染物,其遷移和轉化的特點是不相同的,污染物遷移轉化的
方向、速度和強度決定於污染物質本身的特性和環境因素的物質
組成與特性.下面以一些常見污染物的遷移轉化為例作扼要說明.
1.有害氣體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1)空氣中SO2可以通過兩種途經即催化氧化和光化學氧化
轉化為SO3,進而形成硫酸霧隨天然雨水降落進入地面和水體.
a.催化氧化
2SO2+2H2O+O2催化劑(Fe、Mn鹽)一→2H2SO4
b.光化學氧化
2SO2+O2光照—→2SO3
SO3+H2O水分一 →H2SO4
(2)NOx、NH3在空氣濕度大和金屬雜質條件下,生成硝酸
和硝酸鹽,進而形成硝酸霧並形成酸雨降落進入地面和水體.
N02—→NO2HO2—→HNO3NH3—一→NH4NO3
2.空氣中煙塵與粉塵的遷移
煙塵是指燃料和其他物質燃料燃燒的產物,通常由不完全燃燒所
形成的煤黑、多環芳烴化合物和塵灰等組成;粉塵則是指固體物
質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微小固體顆粒,如水泥廠所排放
的飛灰等.粉塵粒度較大(多在十至幾百微米之間),往往在短
距離內即可沉降進入地面及水體.煙塵中粒徑大於10urn者,沉
降較為容易,而小於10urn者,則可作長距離飄移,或被有關物
體吸附,最終隨著自然降雨進入水體和地面.
3.無機懸浮物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無機懸浮物中,粒徑大於0.1毫米的,易於沉降,在河道流
速減緩時可沉降下來.膠體顆粒(小於0.001毫米)即使在靜水
中也不能沉降,隨水遷移.這類懸浮物質雖本身無毒,但它可吸
附有毒物質,而成為毒物質轉移的載體.
4.有機物遷移轉化
(1)需氧污染物.在水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溶氧進行微生物
分解的污染物稱為需氧污染物,它們進入水體後即發生生物化學
分解作用,由污染物有機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
木質素等分解為簡單的二氧化碳和水及其它無機物質.
(2)難降解有機物污染物.這是指難以被生物分解的有機物
質.如有機氯農葯、多氯聯苯、芳香氨基化合物、高分子合成聚
合物(塑料、合成橡膠、人造纖維)、染料等有機物質,它們在
環境中難以被生物降解,污染危害時間長.例如有機氯農葯噴撒
作物後只有一小部分落在作物枝葉上,其餘大部分散落在土壤表
面或進入大氣;而進入大氣後又可以隨降雨或塵埃降落到地面後
再進入水體.
(3)植物營養物質.如果過多的植物營養物質(N、P等)
進入水體,會造成水質惡化,例如蛋白質在水體中經過分解轉
化,生成了硝酸鹽,造成水體污染:
蛋白質水樣—,氨基酸水樣一氨
2NH3+3O2氧化—→2HNO2+2H2O
2HNO2+O2氧化一→ 2HNO3
5.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1)膠體的吸附或重金屬和膠體的締合.土壤中金屬離子被
土壤膠體吸附締合,是其從液相轉為固相的重要途徑,並在很大
程度上決定著土壤中重金屬的分布和富集.、
(2)重金屬的絡合和螯合作用.某些重金屬在土壤溶液中
(水中)往往主要以絡離子形成存在,形成較大分子的絡合物.
當金屬離子濃度高時,以吸附交換作用為主,而在低濃度時則以
絡一螯合作用為主.
(3)重金屬的化學沉澱.很多有毒金屬離子是可以形成難溶
性化學沉澱的.各種金屬是否易生成沉澱與水體酸鹼有直接關
系.『
6.化學農葯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各種農葯的化學性質及分解的難易不同,在一定的土壤條件下,
每一種農葯都有各自相對的穩定性.進入土壤中的農葯,在被土壤
固相物質進行物理化學吸附的同時,還通過氣體揮發、隨水淋溶等
進而導致大氣、水體污染.農葯本身揮發作用的大小,主要
決定於農葯的溶解度和蒸氣壓,以及土壤的溫度、結構條件.農葯
的水遷移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溶於水中;二是被吸附於土壤固
體膠粒上隨水遷移.農葯的揮發遷移,雖可促使土壤本身凈化,但
卻導致了其它環境因素的污染,以及污染范圍的擴大.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㈦ 利用轉化原理高效快速去除污染物的關鍵是什麼
這個不知道怎麼應該原理比較復雜吧,沒有具體的例子,可以參考一下;,我在問一些大神們
㈧ 環境中主要污染物的遷移及轉化規律
這個問題其實 在環境化學 課本上的緒論上是有答案的,樓主找到記住採納。
㈨ 如何將污染源轉化為空氣層中的源項
常見的空氣污染源有: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污染、工廠廢氣污染、燃燒垃圾污染、大量使用含氟的冰箱、空調的含氟廢氣的排出污染、汽車尾氣污染、吸煙造成的煙霧污染、水泥廠的粉塵污染.控制。
㈩ 與轉化過程中會造成哪些環境污染
1.有害氣體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1)空氣中SO2可以通過兩種途經即催化氧化和光化學氧化
轉化為SO3,進而形成硫酸霧隨天然雨水降落進入地面和水體.
a.催化氧化
2SO2+2H2O+O2催化劑(Fe、Mn鹽)一→2H2SO4
b.光化學氧化
2SO2+O2光照—→2SO3
SO3+H2O水分一 →H2SO4
(2)NOx、NH3在空氣濕度大和金屬雜質條件下,生成硝酸
和硝酸鹽,進而形成硝酸霧並形成酸雨降落進入地面和水體.
N02—→NO2HO2—→HNO3NH3—一→NH4NO3
2.空氣中煙塵與粉塵的遷移
煙塵是指燃料和其他物質燃料燃燒的產物,通常由不完全燃燒所
形成的煤黑、多環芳烴化合物和塵灰等組成;粉塵則是指固體物
質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微小固體顆粒,如水泥廠所排放
的飛灰等.粉塵粒度較大(多在十至幾百微米之間),往往在短
距離內即可沉降進入地面及水體.煙塵中粒徑大於10urn者,沉
降較為容易,而小於10urn者,則可作長距離飄移,或被有關物
體吸附,最終隨著自然降雨進入水體和地面.
3.無機懸浮物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無機懸浮物中,粒徑大於0.1毫米的,易於沉降,在河道流
速減緩時可沉降下來.膠體顆粒(小於0.001毫米)即使在靜水
中也不能沉降,隨水遷移.這類懸浮物質雖本身無毒,但它可吸
附有毒物質,而成為毒物質轉移的載體.
4.有機物遷移轉化
(1)需氧污染物.在水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溶氧進行微生物
分解的污染物稱為需氧污染物,它們進入水體後即發生生物化學
分解作用,由污染物有機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
木質素等分解為簡單的二氧化碳和水及其它無機物質.
(2)難降解有機物污染物.這是指難以被生物分解的有機物
質.如有機氯農葯、多氯聯苯、芳香氨基化合物、高分子合成聚
合物(塑料、合成橡膠、人造纖維)、染料等有機物質,它們在
環境中難以被生物降解,污染危害時間長.例如有機氯農葯噴撒
作物後只有一小部分落在作物枝葉上,其餘大部分散落在土壤表
面或進入大氣;而進入大氣後又可以隨降雨或塵埃降落到地面後
再進入水體.
(3)植物營養物質.如果過多的植物營養物質(N、P等)
進入水體,會造成水質惡化,例如蛋白質在水體中經過分解轉
化,生成了硝酸鹽,造成水體污染:
蛋白質水樣—,氨基酸水樣一氨
2NH3+3O2氧化—→2HNO2+2H2O
2HNO2+O2氧化一→ 2HNO3
5.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轉化
(1)膠體的吸附或重金屬和膠體的締合.土壤中金屬離子被
土壤膠體吸附締合,是其從液相轉為固相的重要途徑,並在很大
程度上決定著土壤中重金屬的分布和富集.、
(2)重金屬的絡合和螯合作用.某些重金屬在土壤溶液中
(水中)往往主要以絡離子形成存在,形成較大分子的絡合物.
當金屬離子濃度高時,以吸附交換作用為主,而在低濃度時則以
絡一螯合作用為主.
(3)重金屬的化學沉澱.很多有毒金屬離子是可以形成難溶
性化學沉澱的.各種金屬是否易生成沉澱與水體酸鹼有直接關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