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污染
『壹』 大腸桿菌的桿菌危害
認知:
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構造相對簡單,遺傳背景清晰,培養操作容易,因此也常常被作為基因工程的對象加以利用:研究者常常將外源基因導入質粒,將質粒整合入大腸桿菌基因,這樣,大腸桿菌就能夠表達基因重組後的蛋白(例如胰島素,某些疫苗等)了。此外,大腸桿菌還常常作為模型生物參與細胞學實驗。
雖然絕大多數大腸桿菌與人類有著良好合作,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類型的大腸桿菌具有相當強的毒力,一旦感染,將造成嚴重疫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號為O157:H7的大腸桿菌,它是EHEC(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家族中的一員。提起O157:H7,可謂劣跡斑斑:美國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發生O157:H7的爆發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發過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O157:H7感染後的主要症狀正是出血性腹瀉,嚴重者可伴發溶血尿毒綜合征(HUS),危及生命。由於O157:H7危害較大,且可經食物和飲用水在人群中廣泛傳播,因此食品衛生主管部門已將O157:H7列為常規檢測項目。此次在德國肆虐的O104也是一種EHEC,感染症狀類似O157:H7,且毒力更為猛烈。
症狀:
人體感染EHEC後,會發生嚴重的痙攣性腹痛和反復發作的出血性腹瀉,同時伴有發熱、嘔吐等表現,多為EHEC產生的毒素所致。某些嚴重感染者毒素隨血行播散造成溶血性貧血,紅細胞、血小板減少;腎臟受到波及時還會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通常情況下大腸桿菌對多種抗生素敏感,但耐葯的菌株也不少見。此次爆發於德國的O104由於可產生分解抗生素的酶,故治療更為棘手——一旦採取抗生素治療,反倒會引起細菌產生更多的志賀樣毒素(SLT),加重病情。因此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對付此類病菌感染的最佳手段還是預防:不吃不熟的肉類食品如生魚,生牛肉(O157因對牛低毒而很容易被牛攜帶,因此食用未熟的牛肉易導致O157感染)等,食用生鮮瓜果前要徹底清洗,遇有腹瀉盡早上醫院。 1、腸道外感染
多為內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膽囊炎、闌尾炎等。嬰兒、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積燒傷患者,大腸桿菌可侵入血流,引起敗血症。早產兒,尤其是生後30天內的新生兒,易患大腸桿菌性腦膜炎。
2、急性腹瀉
某些血清型大腸桿菌能引起人類腹瀉。其中腸產毒性大腸桿菌會引起嬰幼兒和旅遊者腹瀉,出現輕度水瀉,也可呈嚴重的霍亂樣症狀。腹瀉常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營養不良者可達數周,也可反復發作。腸致病性大腸桿菌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傳染性,嚴重者可致死。細菌侵入腸道後,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會引起散發性或暴發性出血性結腸炎,可產生志賀氏毒素樣細胞毒素。
根據其致病機理不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nterotoxigenicE.coli,ETEC):引起嬰幼兒和旅遊者腹瀉,出現輕度水瀉,也可呈嚴重的霍亂樣症狀。腹瀉常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營養不良者可達數周,也可反復發作。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兩者同時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見者為O6:K15:H16、O25:K7:H42。鑒定ETEC主要測定大腸桿菌腸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參考意義。
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傳染性,嚴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見。細菌侵入腸道後,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上段大量繁殖。切片標本中可見細菌粘附於絨毛,導致刷狀緣破壞、絨毛萎縮、上皮細胞排列紊亂和功能受損,造成嚴重腹瀉。EPEC不產生LT或ST。有人報道,EPEC可產生一種由噬菌體編碼的腸毒素,因對Vero細胞(綠猴腎傳代細胞)有毒性,故稱VT毒素。VT毒素的結構、作用與志賀氏毒素相似,具有神經毒素、細胞毒素和腸毒素性。鑒定EPEC可根據臨床表現與血清型。
EIEC的多數菌株無動力,生化反應和抗原結構均近似痢疾桿菌,應予注意。EIEC可引起豚鼠角結合膜炎,臨床上可藉此協助鑒定EIEC。
舉例
病原體:大腸桿菌O157 : H7是大腸桿菌的其中一個類型,該種病菌常見於牛隻等溫血動物的腸內。這一型的大腸桿菌會釋放一種強烈的毒素,並可能導致腸管出現嚴重症狀,如帶血腹瀉。
病徵:患者可能出現各種症狀,包括嚴重的水瀉、帶血腹瀉、發燒、腹絞痛及嘔吐。情況嚴重時,更可能並發急性腎病。5歲以下的兒童出現該等並發症的風險較高。若治療不當,可能會致命。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凡是體內有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的病人、帶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傳播本病。動物作為傳染源的作用尤其重要,較常見的可傳播本病的動物有牛、雞、羊、狗、豬等,也有從鵝、馬、鹿、白鴿的糞便中分離出O157H7大腸桿菌的報道。其中以牛的帶菌率最高,可達16%,而且牛一旦感染這種細菌,排菌時間至少為一年。
可通過飲用受污染的水或進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別是免治牛肉、漢堡扒及烤牛肉)而感染。飲用或進食未經消毒的奶類、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病的個案亦有發現。此外,若個人衛生欠佳,亦可能會通過人傳人的途徑,或經進食受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該種病菌。
患病或帶菌動物往往是動物來源食品污染的根源。如牛肉、奶製品的污染大多來自帶菌牛。帶菌雞所產的雞蛋、雞肉製品也可造成傳播。帶菌動物在其活動范圍內也可通過排泄的糞便污染當地的食物、草場、水源或其他水體及場所,造成交叉污染和感染,危害極大。
1. 通過食物傳播
O157H7大腸桿菌主要是通過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O157H7大腸桿菌的致病能力和對胃酸的抵抗力均較強,對細胞的破壞性大。因此很多國家將O157H7大腸桿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歸為食源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報告的爆發中,約有70%以上與進食可疑食物有關。
動物來源的食物,如牛肉、雞肉、牛奶、奶製品等是O157H7大腸桿菌經食物傳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動物屠宰過程中這些食物更易受到寄生在動物腸道中的細菌污染。另外蔬菜、水果等被O157H7大腸桿菌污染也可造成大腸桿菌感染爆發。
1982年和1993年在美國發生的O157H7大腸桿菌感染性腹瀉的爆發,就是由於食用了某快餐連鎖店的漢堡包引起的。研究證明,漢堡包的牛肉餡被O157H7大腸桿菌污染。據專家估計100個菌就可使人發病,而1個漢堡包的牛肉餡里可含有1000個細菌,足以使人得病。
英國曾發生一起與食用蔬菜有關的O157H7感染爆發。
1996年5-8月份在日本發生的世界上最大的一起由O157H7大腸桿菌引起的爆發流行,可疑食物是牛肉和工業化生產的蔬菜。
1991、1993、1996年在美國發生的O157H7感染爆發被證明了食用被污染的蘋果汁和蘋果酒。
1998年,中國黑龍江省衛生防疫站首次從市售的熟豬頭肉中分離出EHEC,表明中國也存在由該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
2. 通過水傳播
1989年,在美國密蘇里州發生的一起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爆發,共發病240多人。調查表明,該起爆發可能為水源性,是由於飲用水被污染所致。加強飲用水源的消毒管理後,疫情得到了控制。
1989年12月-1990年1月在加拿大某鎮也發生了一起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爆發。在2000多名居民中,發病243人,發病率11.6%。經證實也為水源性爆發。原因為天氣寒冷,供水管道堵塞,導致市政供水系統受污染。
除了飲用水受到污染可造成感染外,其他被污染的水體如游泳池、湖水及其他地表水等都可造成傳播。這也進一步說明了O157H7在外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較強,引起人類感染可能並不需要在外環境中進行增菌。
1991年在美國的俄勒岡州發生的一起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爆發,懷疑是湖水被糞便污染,感染者在湖水裡游泳時不慎喝了湖水而被感染。
對1992年在蘇格蘭發生的一起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的調查發現,一個患病兒童在一個家庭用的大水盆里玩耍,污染了盆里的水,結果用過同一盆水的兒童都先後發病。
1996年在日本大阪發生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爆發後,鑒於O157H7大腸桿菌可經水傳播,有關當局關閉了大阪市的23個公共游泳池和515所學校的游泳池。
3.密切接觸傳播
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也可引起O157H7大腸桿菌的傳播。
一個人感染了O157H7大腸桿菌後,常通過密切接觸的方式把細菌傳染給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其他與之密切接觸的人如老師、朋友、親戚等。
在醫院里,也發生了多起由於護士照料病人而感染了O157H7大腸桿菌的報告,並且得到了病原學上的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過程中,二代病人症狀往往較輕,很少出現出血性腸炎。可能是由於接觸傳播時感染劑量小或經人傳代後細菌毒力減弱。
在上述三條傳播途徑中,以食物傳播為主。有人對美國自1982年起發生的100多起 O157H7爆發流行的感染途徑進行統計,發現食源性的佔71%(52%為牛肉製品,大部分與快餐店中的漢堡包有關;14%為水果、蔬菜;5%來源於未知食品)、16%為人與人接觸感染、12%為水源性感染。
『貳』 大腸桿菌主要存在什麼食品裡面如何避免被感染
生的或未煮熟的肉製品和乳製品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風險最高的食物。果蔬在種植或處理過程中可能被糞便污染,生吃也容易導致感染。另外,使用受污染的水,以及食物制備過程中的交叉污染,也是導致感染的原因。
預防被感染:
1、保持清潔。勤洗手;保持廚具餐具清潔;避免動物接觸食物。
2、生熟分離。生熟食物分開放;處理生的食物用專用廚具。
3、充分做熟。肉、禽、海產徹底做熟;湯煮開;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及時冷卻(5℃以下);冰箱不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在室溫下化凍。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選擇信譽好的經營場所購買食物;果蔬要洗凈;不吃變質食物。
(2)大腸桿菌污染擴展閱讀
大腸桿菌中毒是典型的「病從口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肉製品和乳製品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風險最高的食物。果蔬在種植或處理過程中可能被糞便污染,生吃也容易導致感染。
另外,使用受污染的水,以及食物制備過程中的交叉污染,也是導致感染的原因。兒童、老人、孕婦和免疫力較低者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雖然多數患者短期可康復,但部分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危害不可小覷。
它不僅可產生志賀毒素(引起痢疾症狀),還能附著在腸道壁上,造成腸道黏膜損傷,使人患出血性腹瀉和以急性腎衰竭、溶血性貧血及血小板減少為特點的溶血性尿毒症。數據顯示,10%的這類大腸桿菌感染者可發展為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病死率為3%~5%。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腸桿菌為何老惹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腸桿菌
『叄』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大腸桿菌菌落和被污染
①一個大腸桿菌屬於細胞層次,也屬於個體層次;
②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屬於種群層次;
③培養基被污染後,除大腸桿菌外,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真菌屬於群落層次;
④一個池塘屬於生態系統層次.
故選:AC.
『肆』 為什麼用大腸桿菌來檢測水質污染的程度
水為傳播腸道疾病的一種重要媒介,而大腸菌群被視為最基本的糞便傳染指示菌群,大腸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樣被糞便污染的程度,間接表明有腸道病菌(傷寒、痢疾、霍亂等)存在的可能性。水中細菌總數反映了水體受細菌污染的程度。細菌總數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必須結合大腸菌群數來判斷水體污染的來源和安全程度。
(4)大腸桿菌污染擴展閱讀
一般水質參數的測定方法基本上屬於物理和化學檢驗,依據的原理和採用的儀器與操作來自一般的分析化學方法,近來趨向於採用快速、靈敏和准確的儀器分析方法,如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總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有機碳等參數都用專用的分析儀器測定。
生物檢驗包括常用的細菌檢驗和顯微鏡檢驗、檢驗水的毒性的魚類毒性檢驗、反映水的毒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的機體中殘留毒物檢驗和生態檢驗。就檢驗方法而論,後兩種檢驗已不屬於水質檢驗。細菌檢驗主要是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的定量測定。
顯微鏡檢驗是指細菌以外的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的檢驗。為了保證所得數據的准確和要求的精度,提高數據的可比性,有關部門常制定水質檢驗的標准方法。其中環境部門和衛生部門制定的方法常廣泛適用。檢驗水質時應當採用標准方法,這是十分重要的。
用於檢驗的水樣,應能代表檢驗的對象。因此,水樣的採集、運送與存放也是重要的技術問題。水樣採集的地點與時間、采樣的容器與方法和水樣的運送與存放都要保證水樣的代表性。
『伍』 細胞中污染大腸桿菌怎麼辦
細胞污染大腸桿菌如果是前期,液體沒有變黃,細胞沒有死亡的化換液,加入大量抗菌素,一個小時以後,繼續換液加抗菌素,三次以後也許能好一點,但是發現的比較晚,液體變黃,細胞開始死亡了的化就是廢棄從來,沒有任何辦法
『陸』 為什麼大腸菌群可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生物
為什麼大腸菌群可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生物?
大腸桿菌是人體大腸中的一種寄生細菌,在人畜排泄物中含量也多,所以在水凈化和污水處理領域,大腸桿菌很早就被選作水污染程度的指示性物種,標志著有多少人類糞便存在於水中,測量標准為大腸菌群指數.但是利用大腸桿菌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物也可能誤導結論,因為其它環境如造紙廠中,大腸桿菌也可大量存在
判定污染是否存在、存在的發生原因和過程等情形,在微生物的選擇方面需要具有檢測方法簡單、材料廣泛、易於操作等特點。因此,一般將大腸菌群、糞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作為糞便污染指示菌,其中以大腸菌群最常使用
『柒』 大腸桿菌有什麼害處
由大腸桿菌導致的疾病: 1、腸道外感染。 多為內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膽囊炎、闌尾炎等。嬰兒、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積燒傷患者,大腸桿菌可侵入血流,引起敗血症。早產兒,尤其是生後30天內的新生兒,易患大腸桿菌性腦膜炎; 2、急性腹瀉。某些血清...型大腸桿菌能引起人類腹瀉。其中腸產毒性大腸桿菌會引起嬰幼兒和旅遊者腹瀉,出現輕度水瀉,也可呈嚴重的霍亂樣症狀。腹瀉常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營養不良者可達數周,也可反復發作。腸致病性大腸桿菌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傳染性,嚴重者可致死。細菌侵入腸道後,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會引起散發性或暴發性出血性結腸炎,可產生志賀氏毒素樣細胞毒素。 傳播途徑: 該種疾病可通過飲用受污染的水或進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別是免治牛肉、漢堡扒及烤牛肉)而感染。飲用或進食未經消毒的奶類、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病的個案亦有發現。此外,若個人衛生欠佳,亦可能會通過人傳人的途徑,或經進食受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該種病菌。 潛伏期: 通常為3至4日,但亦會長達9日。
『捌』 大腸桿菌生活在那些地方,怎樣防污染
顧名思義,大腸桿菌主要生長在動物(包括人類)腸道中,防治污染就要妥善處理好動物的糞便,和人的大便(下水道的污水)。比如:高溫堆肥既能殺死大腸桿菌,又能資源化利用糞便,生產出有利於莊稼生長的有機肥。
『玖』 食品中大腸桿菌是怎樣污染的
意見建議:在環境衛生不良的情況下,常隨糞便散布在周圍環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檢出此菌,可認為是被糞便污染的指標,從而可能有腸道病原菌的存在。
『拾』 大腸桿菌會通過空氣傳播嗎
大腸桿菌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傳播途徑有:通過食物傳播, 通過水傳播,密切接觸傳播。
大腸桿菌對熱的抵抗力較其他腸道桿菌強,55℃經60分鍾或60℃加熱15分鍾仍有部分細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數周至數月,在溫度較低的糞便中存活更久。
大腸桿菌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假如它生活在大腸內,屬於消費者,假如生活在體外則屬於分解者。
(10)大腸桿菌污染擴展閱讀
預防方法:
1、易腐壞食物應用蓋蓋好,存放於冰箱中。
2、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牛肉及牛的內臟,應分開處理和存放(冰箱上層存放熟食,下層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3、冰箱應定期清潔和融雪,溫度應保持於攝氏4度或以下。
4、若食物的所有部分均加熱至攝氏75度,便可消滅大腸桿菌O157 : 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