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所
⑴ 論述如何進一步推廣依法治科研院所的工作開展
扎實開展依法治校
陳旭
2014年11月12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清華大學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化學校綜合改革,扎實推進依法治校,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學術研究等優勢,為建設法治中國作貢獻。
大力開展法治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高校是傳承弘揚人類先進文明的重要場所,是捍衛法治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強陣地。我們將在全校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在抓好領導班子、幹部隊伍、教職工學習的同時,舉辦學生輔導員專題學習班和報告講座、黨團組織生活、課堂教學,引導廣大教師和青年學生深刻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總體目標、根本原則和主要任務,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校園氛圍,增強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使命感責任感。
全面實施學校章程,推進依法治校工作邁上新台階。全會提出,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按照章程進行大學治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體現。我們將以教育部核准公布的《清華大學章程》為契機,根據法律法規和章程全面開展規章制度的梳理和立改廢工作,完善學校制度體系,夯實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學的制度基礎,自覺維護師生員工合法權益,依法保障學術自由、教授治學,形成依法治校、照章治理長效機制,使依法治校工作邁上新台階。
用法治思維深化綜合改革,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們將增強法治思維,自覺按照法律法規規章推進學校綜合改革,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機制,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解決好各種矛盾和問題。推進校務公開,依法做好招生、財務等信息公開工作,完善社會參與、社會監督、公開透明的學校治理模式,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公正,使清華大學不僅在國家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中發揮示範作用,而且成為依法辦學治校的模範單位。
加強法學教育和研究,為依法治國提供人才保證和理論支持。高校是高層次法治人才成長的搖籃,是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研究的重鎮。我們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進一步加強法學學科建設,深化法學教育改革,深入開展法學研究,大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立法、執法、司法等工作;推動法學和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積極參與信息、環境、氣候、海洋、安全等方面國內立法和國際法研究制定工作,為我國法治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和支持。
堅持依法從嚴治黨,提高學校黨建科學化水平。全會提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我們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同加強學校黨的建設緊密結合,加強學校黨組織規章制度建設,並把制度建設融入思想、組織、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切實提高制度執行力,增強黨員、幹部依法辦事能力,形成永葆學校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長效機制。
(作者為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12日 07 版)
⑵ 什麼叫依法治所
依法治所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對勞動教養機關提出的,要求其樹立依法治監、依法治所的工作理念,其意義就是要在全體監獄、勞教人民警察中強化尊重法律、維護法律的權威、嚴格依法辦事的思想意識,通過有效途徑管理監獄勞教事務,保證監獄勞教各項工作依法進行,實現罪犯和勞教人員管理、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也就是說要依照法律來管理勞動教養機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⑶ 我國在依法治國方面所做的努力有哪些在線等,急急急,謝謝各位大神了
1、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關於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厲行法治、依法治國的決心和勇氣。《決定》的出台,意味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事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2、2014年8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初次審議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這是立法法實施14年後首次修改,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立法法是規范立法工作的基本法,也是關於國家立法制度的一部重要法律。本次大修對地方立法權的「放」和對授權立法的「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於11月1日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明確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4、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新的《行政訴訟法》將從2015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是《行政訴訟法》實施24年來的首次修改。修改後的新行政訴訟法對立案、審理、判決、執行等機制的改進和完善,有望破解「民告官」制度長期存在的「三難」問題,進一步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激活「民告官」的司法正能量。
5、死❤刑罪❤名大減,彰顯司法文明。2014年10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擬對集資詐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等9個罪名取消死❤刑適用。減少死刑罪名、促進人權保障以及加大對腐敗犯罪的懲處力度是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突出亮點。
另外,還有司法改革試點、干預司法問責、跨境追逃追贓等。
⑷ 什麼是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的核心及依法治國所要實現的政治目標是什麼
依法治國是指統治階級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事務法律化、制度化,並嚴回格依法進行管理的一種治國答理論、制度體系和運行狀態。
其核心是:依法治理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任何組織和個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
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
依法治國的法是指憲法和法律。
憲法和法律在我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
⑸ 依法治國名詞解釋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
「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5)依法治所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牢固樹立法制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堅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實現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民主化與法治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面依法治國
⑹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是什麼
法治與法制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法制的概念不包含價值;法治包含了價值內涵,強調了人民主權。
二,法制只是強調形式意義方面的內容,而法治既強調形式意義的內容又強調實質意義的內容。
三,法制更偏重於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強調「以法治國」的制度、程序及其運行機制本身,它所關注的焦點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會秩序的穩定。
(6)依法治所擴展閱讀: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當前,社會上對執法司法狀況意見還比較多,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問題還比較突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實現公正司法的目標,強調了「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明確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對以法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讓人民群眾感到不公時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評理、有地方處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司法為社會撐起公平正義的天空。
參考資料:網路:法治
⑺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是在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治理國家與社會的實踐經驗,並使之上升為理論,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將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運用於中國法治建設實踐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為中國的法治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而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不懈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也在不斷地豐富、完善馬克思主義的法治理論。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正確解答了國家與政黨、政黨與法律、政黨與人民、人民與法律、人民與國家等的關系問題,探尋了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治理方式,摸索了實現人的自由與解放的基本路徑。
⑻ 如何依法建制,依制治所,確保司法所規范長遠發展
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把這項任務落實落地需要選擇合適的路徑有序推進。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關鍵在黨。中國人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個領導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關於黨的領導地位,必須理直氣壯講,大張旗鼓講。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實現中國夢只能南柯一夢。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繼續堅持推進這一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這一奮斗目標提高到新的高度,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黨始終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要確保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在這一根本性的原則問題上,必須立場堅定,旗幟明確。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確立了黨的領導地位。黨章作為黨內根本大法、管黨治黨的總章程,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要把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規范,實現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有機統一。第二,改進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是關鍵。要堅持憲法確定的黨的領導地位,把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作為依法治國最根本的原則,按照憲法法律規定,不斷加強和改進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即各級黨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議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抓好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黨委要從推進全局整體工作的要求出發,統籌協調好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社會組織的關系,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集中統一。第三,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我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前所未有,我們必須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不能停滯和倒退。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沒有法治就沒有現代化的國家治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是依法治國。歷史方位的變化和國家治理的轉型,重要的是以法治建設為重點,改革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逐步形成依法治國的新格局,這其中就包括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各項制度和工作機制,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又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絕不是直接干預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而是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機制來保證。作為政治體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黨對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健全,有利於黨對依法治國工作的領導。反之,則制約和影響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質量和水平。所以我們必須在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上下大功夫,實現黨對法治工作領導的具體化、制度化,為憲法和法律的有效運行提供有力保障。第一,健全黨領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工作制度。一是要健全黨領導立法的工作制度。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指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必須報黨中央討論決定,憲法修改由黨中央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問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向黨中央報告。二是要健全黨領導執法的工作制度。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法律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就是保證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實現。三是要健全黨領導司法的工作制度。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四是要健全黨領導守法的工作制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同時,必須緊緊抓住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關鍵群體,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各級領導幹部必須以法律為准繩,善於運用法治方式保護和實現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第二,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健全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制度,既包括健全國家憲法法律,同時也包括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如果黨內法規制度不成體系,依法執政就沒有法來進行,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就不完整。因為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依法執政的重要事項。目前黨內法規制度已經形成了四個層級。但是它的內容還沒有形成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那樣完整,所以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應按照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標准不斷加以完善和建設,並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第三,健全黨委統一領導和各方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責任落實機制。各級黨委要認真履行本地區本部門法治工作的領導責任,把法治工作擺上重要議程,加強對法治建設的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法治建設的工作機制和程序。要結合各自實際,找准工作著力點,抓緊制定具體貫徹意見和實施方案,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確定工作目標,抓好落地落實。把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各個方面。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不僅自身要帶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依法事,而且要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法治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提高。各級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黨委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職能作用。
⑼ 什麼是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內人意志、主張容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資料拓展:
1、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2、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
3、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應該由法律調整的都要實現法制化,都要依法治理:這一方針應成為執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廣大公民的共同行為准則。(參考資料----人民網)
⑽ 依法治國是在什麼時候提出的
依法治國是在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從「法制」到「法治」,一字之變,制度體系向囊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的動態體系轉變,意味著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我們正確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確保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建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等制度,用法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我們修訂環境保護法、建立環保督察制度,用法治為美麗中國保駕護航……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制度文明的發展,更體現著「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治理智慧。
從治國理政的全局出發,更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判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
(10)依法治所擴展閱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部署,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要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發展,有賴於法治賦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衛。繼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就能讓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