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熱污染
① 熱污染 ①環境污染是現代熱點問題之一,雜訊、電磁、放射、重金屬等污染是人們所熟知的。然而,
1.水空氣(大氣) 2.要點:①現實,②未來。 3.要點:①關閉燈光和電器可以降低電力能源消耗和大氣的熱量,減輕熱污染程度。②開展這一活動可以引起更多的人重視熱污染。 (意對即可) |
② 熱污染產生的影響
對於環境污染問題,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廢氣、廢水、廢物的三廢污染,方方面面採取了各種措施加以防治,並且積累了一些防治經驗。但對於同樣具有危害的熱污染,一般人卻知之甚少,更缺乏關注。 所謂熱污染,是指由日益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和生活排放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例如火力發電廠、煉鋼廠、化工廠以及造紙廠 等排放的生產性廢水中含有的大量廢熱;礦產業、汽車廢氣、鍋爐、家庭爐灶,空調設備等直接散發的大量廢熱。 熱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是污染水體。生產性廢熱不斷流入地面水系,會使一些地區的地面水溫度升高至35-40℃;水溫升高,會導致水中溶解的氧減少,引起水中魚蝦等水生物死亡。水中處於缺氧狀態,還可使厭氧菌大量繁殖,有機物腐敗加重,進而影響到生態平衡。二是污染大氣。廢熱可使大氣的熱量增加,造成地面反射太陽熱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陽輻射熱減少,使得地面上升的氣流相對減弱,阻礙雲、雨的形成,進而影響正常的氣候,造成局部地區炎熱、乾旱、少雨,甚至造成更嚴重的自然災害。三是間接引發疾病。現代研究表明,許多流行性疾病,如流感、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與熱污染有關。因為熱污染常會引起一些致病微生物的孳生繁殖,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第四是加重城市熱島效應。熱污染使局部地區氣溫升高,致使城市中心地區比郊區農村的氣溫高出2-5℃。特別是夏季,這種過熱環境的加強和持續,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使中暑、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第五是破壞臭氧層。使太陽光和其他放射線長驅直入,直接到達地面,導致人類皮膚癌等疾病。另外,熱污染的肆虐加上人口增長及森林覆蓋率逐漸減少等因素,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冰川積雪消融,海平面上升以及土壤沙漠化等情況。專家預測,到2030年前後,地球的平均氣溫將比現在升高2-5℃,對地球環境將產生更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對熱污染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在日益嚴重的熱污染面前出現了 管理困惑和環保立法盲區。為此,筆者建議,首先,國家應將治理熱污染,以及噪音和光污染等「新型」污染納入國家環保計劃,盡快制定和完善有關噪音和光熱污染的測量標准,象對待傳統的「三廢」污染一樣,將「新型」污染納入環境監測及治理范圍。其次,制定和實施光、熱和噪音管理的法律法規,讓全社會重視光、熱和噪音污染的危害。還有,對於生產性熱污染,應盡快採取行之有效的利用廢熱、防治熱污染的措施,變廢為寶;而對於生活性熱污染,應逐步推廣燃氣、電等清潔能源,減少熱排放。熱污染,是指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中排放出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熱能夠改變大氣和水自然特性。發電廠、鋼鐵廠的循環冷卻系統排出的熱水以及石油、化工、鑄造、造紙等工業排出的主要廢水中含有大量廢熱,排入地表面水體後,導致水溫急劇升高,水中溶解氧氣減少,可引起魚類等水生動植物死亡。對於河湖港汊,因熱污染使水體處於缺氧狀態,厭氧菌大量繁殖,有機物腐敗嚴重,影響了周邊環境和生態平衡。
大氣中的含熱量增加,還可影響到地球氣候變化。按照大氣熱力學原理,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其他能量都可轉化為熱能,使地表面反射太陽熱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陽輻射熱減少,促使地表面上升的氣流相應減弱,阻礙水汽的凝結和雲雨的形成,導致局部地區乾旱少雨,影響農作物生長歉收。氣候變化將引起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加快生物物種滅絕。
熱污染還對人體健康產生了許多危害。它全面降低了人體機理的正常免疫功能,包括致病病毒或細菌對抗菌素越來越強的耐熱性以及生態系統的變化降低了肌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從而加劇各種新、老傳染病並發大流行。溫度上升為蚊子、蒼蠅、蟑螂、跳蚤和其他傳病昆蟲以及病原體微生物等提供了最佳的滋生繁衍條件和傳播機制,形成一種新的「互感連鎖效應」,導致以瘧疾、登革熱、血吸蟲病、恙蟲病、流行性腦膜炎等病毒病原體疾病的擴大流行和反復流行。特別是以蚊子為媒介的傳染病,目前已呈急劇增長趨勢。
MS除了全球變暖 穿衣服可以少點 沒有好處.........
③ 什麼叫污染
污染(pollution)是指自然環境中混入了對人類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質,其數量或程度達到或超出環境承載力,從而改變環境正常狀態的現象。具體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屬污染等。
空氣污染
[air pollution] 室外大氣中大量存在諸如塵埃、煙霧、煤氣、迷霧、氣味、煙氣或蒸汽等一種或多種沾污物,其特性及持續時間足以損害人類的健康或動植物的生活。
排氣污染
汽車排放的有害氣體引起的空氣污染。主要有害氣體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等。能引起光化學煙霧等。因汽油品種、汽車載重量、發動機性能、道路狀況、氣象條件等因素,其數量和種類不同。由於汽車的排氣高度處於人的呼吸帶,故排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
燃燒污染
燃燒過程中常見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煙塵,燃燒還會產生雜訊污染、熱污染和鉛污染(見汽車排氣污染)等。
放射性污染
由放射性物質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的是主要污染物是核工業企業的排放物,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及自然界宇宙射線、放射性礦藏和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可通過食物鏈或直接對人體造成危害。
重金屬污染
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製品等人為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俁病和痛痛病分別由汞污染和鎘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決於重金屬在環境、食品和生物體中存在的濃度和化學形態。
射頻污染
射頻電磁輻射(發射頻率為3千赫至3×10^5兆赫)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常見的污染源為高空電視傳播發射塔、中短波及微波發射設備、高頻加熱設備及短波或超短波理療機等。
土壤污染
因受污染而使土壤質量惡化的現象。污染物主要來自污水灌溉、施葯、施肥、堆放(或填埋)廢物及大氣沉降等。既有礙於農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又影響人類的健康。
白色污染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水污染
水體污染影響工業生產、增大設備腐蝕、影響產品質量,甚至使生產不能進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響人民生活,破壞生態,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損害很大,其中泡沫污染性很強。
環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類活動使環境要素或其狀態發生變化,環境質量惡化,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人類的正常生活條件的現象。
簡言之,環境因受人類活動影響而改變了原有性質或狀態的現象稱為環境污染。
裝修污染
指裝飾材料、傢具等含有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釋放到家居、辦公環境中造成的污染。中國2010年頒布實施的《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列出五種主要污染物:甲醛、苯、氨氣、揮發性有機物、放射性氡。
④ 什麼是熱污染
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然而人們卻對生活中另外一種普遍的污染——熱污染熟視無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已經普及到了千家萬戶,而「熱污染」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讓一些居民無法忍受的地步。如今已經有專家呼籲,應該將「熱污染」也納入到環保法規的范圍之內,使熱污染的治理也有法可依。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築物和人口的密度也隨之增大,而不透水地面的覆蓋率也逐漸加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植被減少,消耗於蒸發的熱量也有所減少,城市中心區局部小氣候與郊區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適合居住溫度。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熱污染,不僅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對人體的健康所產生的眾多危害更是不可估計。人體機理的正常免疫功能會因此而全面降低,蚊子、蒼蠅等也會迅速的滋生繁衍和傳播病毒,導致許多傳染疾病的擴大流行和反復流行。
所謂的熱污染,其實就是指現代工業生產和生活中排放的廢熱對大氣和水體等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例如一些火力發電廠、核電站和鋼鐵廠的冷卻系統所排出的熱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紙等工廠排出的廢水中都會產生大量的廢熱。而這些廢熱排入水體中就會引起水溫升高。
而水生物就是受熱污染最嚴重的受害者,水溫在升高的同時,水中是溶解氧會不斷減少,使水體處於一種缺氧的狀態,導致水生生物的代謝率不斷增高,需要比原來更多的氧氣,於是一些水生生物會因為熱效力的作用而發育受阻或者死亡,環境和生態的平衡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河水的水溫上升還為一些致病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溫床,它們在此環境下不斷的滋生、泛濫,最終引起一些流行性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有科學家就曾證實,曾經在澳大利亞流行的一種腦膜炎,就是因為發電廠排出的熱水使河水溫度增高,導致致病微生物在溫水中大量的滋生,嚴重的污染了水源才引起的流行性腦膜炎。
從熱力學角度來說,人類使用的全部能量最終都會轉化為熱能傳入大氣,逸向太空。導致地面反射太陽熱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陽輻射熱減少,沿地面空氣的熱減少,於是上升的氣流就會有所減弱,並阻礙雲雨的形成,這也就是局部地區乾旱,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重要原因。最近的一個世紀,由於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全球氣候大面積的轉暖,冰川的積雪也隨之融化,使海水的水位不斷上升,一些原本並不是十分炎熱的城市,也變得極熱,而那些熱帶城市的溫度已經高到人們難以想像的地步。根據一些專家們的預測,按照現在能源消耗的速度來計算的話,全球溫度幾乎每10年就會升高0.1℃~0.26℃,也就是說一個世紀以後,全球的平均溫度會比現在高1.0℃~2.6℃,而南北兩極溫度也會迅速的上升3℃~7℃,全球的氣候都會嚴重的被影響。
之所以會出現熱污染現象,能源未能被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環境熱污染也會日趨嚴重。目前,熱污染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所以並沒用規定熱污染程度的一個具體量值。所以盡快的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控制環境熱污染的辦法,及時防治熱污染可能帶來的危害。
⑤ 不容忽視的熱污染①所謂熱污染,是指現代工業生產和生活中排放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熱污染可以污染大
小題1:①(2分)「預測」說明以下的數字只是一種猜測,並不是絕對情況(1分)②「專家們」內表明預測又是有科學依容據的(1分)。 小題2:(2分)應盡快制訂環境熱污染的控制標准,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施治熱污染。 ⑥ 形容「環境污染」的詞語有哪些 烏煙瘴氣、污泥濁水、天昏地暗、黃沙漫天、污濁不堪、亂七八糟、一塌糊塗、烏七八糟、枯枝敗葉 1、烏煙瘴氣 【解釋】:烏煙:黑煙;瘴氣:熱帶山林中的一種濕熱空氣,舊時認為是瘴癘的病原。比喻環境嘈雜、秩序混亂或社會黑暗。 【出自】:現代 毛澤東《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這樣,汪精衛派和國民黨的反共頑固派兩家裡應外合,把時局鬧得烏煙瘴氣了。」 2、天昏地暗 【解釋】:昏:天黑。天地昏黑無光。形容刮大風時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敗,社會黑暗。 【出自】:民國 老舍《二馬》第五段五:「一條街代表租界,一條街代表中國城。前者是清潔,美麗,有秩序;後者是污濁,混亂,天昏地暗。」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3、烏七八糟 【解釋】:形容十分雜亂。 【出處】:現代 郭小川 《新路歌》:「一切烏七八糟的東西,通通丟進垃圾堆。」 【語法】:單純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4、污泥濁水 【解釋】:比喻一切落後、腐朽和反動的東西。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釋義】:夫君好比是路中的清塵,我卻像污濁的水和泥;清塵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機會是渺茫的。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5、枯枝敗葉 【解釋】:敗:衰敗。乾枯的樹枝,衰敗的花葉。形容荒涼、破壞的樣子。 【出自】:二月河《乾隆皇帝》第五卷二:就這兩句詩,確有新舊更張的意思,落木蕭蕭下,那不是枯枝敗葉? ⑦ 這道題怎麼做:閱讀《熱污染》,完成
⑧ 海洋熱污染是什麼 海洋熱污染是水溫異常升高的一種污染現象。天然水水溫隨季節、天氣和氣溫而變化。當水溫超過33℃~35℃時,大多數水生物不能生存。水體急劇升溫,常是熱污染引起的。 水體熱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冷卻水。首先是動力工業,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紙、紡織和機械製造等工業,將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上升,水質惡化。根據美國統計,動力工業冷卻水排放量佔全國工業的冷卻水總排放量的80%以上。一個裝機100萬千瓦的火電廠,冷卻水排放量約為30~50立方米/秒;裝機相同的核電站,排水量較火電廠約增加50%。年產30萬噸的合成氨廠,每小時約排出22000立方米的冷卻水。 水體增溫顯著地改變了水生物的習性、活動規律和代謝強度,從而影響到水生物的分布和生長繁殖。增溫幅度過大和升溫過快,對水生物有致命的危險。 水體增溫加速了水生態系統的演替或破壞。硅藻在20℃的水中為優勢種;水溫32℃時,綠藻為優勢種;37℃時,只有藍藻才能生長。魚類種群也有類似變化。對狹溫性魚類來說,在10℃~15℃時,冷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超過20℃時,溫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當水溫為25℃~30℃時,熱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水溫超過33℃~35℃時,絕大多數魚類不能生存。水生物種群之間的演替,以食物鏈(網)相聯結,升溫促使某些生物提前或推遲發育,導致以此為食的其他種生物因得不到充足食料而死亡。食物鏈中斷可能使生態系統組成發生變化,甚至破壞。 水體升溫加速了水及底泥中有機物的物生降解和營養元素的循環,藻類因而過度生長繁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有機物降解又加速了水中溶解氧消耗。 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隨水溫上升而加強。例如,水溫升高10℃,氰化物毒性就增強1倍;而生物對毒物的抗性,則隨水溫的上升而下降。 水體熱污染區域可分為強增溫帶、適度增溫帶和弱增溫帶。熱污染的有害效應一般局限在強增溫帶,對其他兩帶的不利影響較小,有時還產生有利效應。熱污染對水體影響程度取決於熱排放工業類型、排放量、受納水體特點、季節和氣象條件等。 各國對水熱污染及其影響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並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准。美國、俄羅斯等國按不同季節和水域,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准;德國以不同河流的最高允許增溫幅度為依據,制定了冷卻水溫度排放標准;瑞士則以排熱口與混合後的增溫界限為最高允許值,確定排放標准。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尚未制定有關標准。 人類是溫血動物,對於外界溫度變化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而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大多屬於冷血動物,對於水溫的改變非常敏感,忍受熱污染的能力也非常有限。魚類不斷地洄遊,一方面是為了覓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尋求適溫的環境。例如每年夏季,小管魚類常洄遊到台灣北部沿海;每年冬季,烏魚常成群在台灣西岸沿海出現。這些都是魚類尋求適溫環境的行為。也就是因為水中生物對水溫變化比較敏感,因此熱污染在水中比在陸地上更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改變。 熱污染提高水溫對魚類的影響如下。 1.加快魚類的新陳代謝率。 一般而言,水溫每增加10℃,魚的新陳代謝率就加倍,例如,25℃時新陳代謝率為15℃時的2倍,35℃時則增至4倍。水溫增加會使水中的溶氧量減少,而魚類卻因新陳代謝加快而需要更多的氧。因此水溫增加到某一限度,魚類便會死亡。每一種魚的致命溫度並不相同,例如北美洲一種褐色鱒魚的致命水溫為26℃,而小龍蝦則可以忍受水溫升至35℃才死亡。 2.可能使魚類停止繁殖。 魚類都是在一小范圍的適溫環境產卵,水溫增高,魚類排卵的數目往往就會減少,有時甚至無法排卵。而且,水溫增高也會影響卵的正常發育。比如說,一種大西洋的鮭魚受精卵,在2℃的溫度中需經114天的孵化,小魚才出來;水溫提高到7℃,孵化期就縮短為90天,太早孵出的未必是健康的小魚。魚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水溫再提高,受精卵甚至都無法孵化了。因此,在一個比較封閉的水體中,例如小湖或小溪,水溫提高到某一限度,雖然沒使成魚立刻死亡,但可能使某些魚終將絕跡。 3.會減短魚的壽命。 由於水溫增高會縮短卵的孵化時間以及加速魚的新陳代謝率,因此很容易推想魚的壽命也會減短。例如北美洲一種淡水水蚤在8℃的水溫中可活108天,但在28℃的水中只能活29天,魚的壽命減短了,當然,就長不到它應有的長度與重量。 4.可能破壞食物鏈。 所謂食物鏈就是:大魚吃小魚、青蛙;小魚、青蛙則以蚊蟲、小蝦等等為食;蚊蟲、小蝦等則以水草、藻類等為食。上述四類生物死亡後氧化分解產生營養鹽分,又可作為水草、藻類等的養料。如果熱污染的結果造成其中一類生物的死亡,也可能使得以其為食的生物死亡,依此類推,這個生態系統就可能因此而受到破壞。 提高水溫對其他水中生物的影響度,也與魚類的相差不多。然而魚類會游泳,如果海洋受到熱污染,魚類尚能避開受污染的地方,傷害會減少一些。但附著在海底的生物,例如珊瑚等,那就難逃一劫了。 核能電廠利用核子反應產生熱能發電時,不可能使熱能百分之百轉換為電力。多餘的廢熱需要利用大量冷水帶走,發電機才能運轉。比如我國台灣地區四周環海,海水很容易取得,因此台灣的核能電廠都是建在海邊,利用海水冷卻,使用過後的海水水溫提高了,又被排回海洋。 沿海水溫上升一般而言,排放溫水有兩種方式:1.建一條排放管到離岸稍遠處,在中層排放,以避免傷害到海底生物。由於高溫的海水較輕,排放後往上浮而漸與上層海水混合,等至浮到海面,水溫已降低許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便可降低。利用這種方式排放溫水比較好,但所花的成本也較高。2.在海邊直接排放於海面,用這種方式省錢,但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也較大。到目前為止,台灣現有的三座核能電廠都是用第二種方式,在海邊把溫水排放於海面。 到2008年為止,在台灣北部沿海的核一、核二廠,排放的溫水並未造成多大影響。南部核三廠的溫排水卻傷害了排水口附近淺處的珊瑚。造成南、北核能電廠的區別並非核三廠的冷卻系統設計比核一、核二廠差,而是因為核三廠排水口附近剛好有很多生長良好的珊瑚,再加上當地海水的溫度終年都比北部沿海的高3℃~5℃。核三廠所在的南灣在台灣最南端,在冬季時黑潮支流流入台灣海峽,南灣海水主要來自黑潮。夏季時中國南海海水流入台灣海峽,此時南灣海水主要來自中國南海。這兩種水團的水溫都很高,南灣冬季表面水溫仍達24℃左右,夏季則常達29℃,甚至更高。所以它能夠忍受溫升的空間就小多了,也因此核三廠的溫排水對生態的影響特別引人注意。 珊瑚最適合在熱帶與亞熱帶的溫暖海洋中生長,台灣氣候屬亞熱帶型,特別是南灣海域位在台灣最南端,海水溫度全年都在20℃以上,最適於珊瑚生長,而核三廠排水口附近又是珊瑚生長比較茂盛的地方。 根據調查,南灣已發現的珊瑚共有179種之多,這些珊瑚在35℃的高溫海水中便會死亡,如在31℃~33℃的水溫中,時間稍長,珊瑚便會白化,甚至死亡。 台灣電力公司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建核三廠,有兩部發電機。第一部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運轉,冷卻系統排出的溫水水量不大,對排水口附近的珊瑚並無多大影響。到了1987年,兩部機組開始穩定地同時發電。同年7月,部分排水口附近淺處珊瑚白化了。到了冬天,白化的珊瑚有些又重獲生機,但到了來年夏天,珊瑚又白化了,而且面積有擴大的趨勢。 ⑨ 環境污染有哪些 一、空氣污染:日常生活釋放的污染大氣的主要成分: 二氧化碳(CO2)主要來自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最大的排放者是火力發電廠、汽車等交通工具。 氯氟烴(CFCS)主要來自使用氟利昂的空調和製冷設備、含氯氟烴的噴霧劑(如摩絲)、甲基氯仿或四氯化碳乾洗劑等。 一氧化碳(CO)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燒煤和露天燒垃圾等。 氮氧化物(NOX,包括NO、NO2、NO3)主要來自汽車尾氣和燃煤發電廠。 二氧化硫(SO2)主要來自燃煤發電廠和民用燒煤等。煤灰、煤煙和油煙主要來自在馬路旁架煤爐子的餐飲攤點、烤羊肉串攤、嗆鍋炒菜等。 粉塵主要來自清掃路面和機動車輛的行駛從地上揚起的塵土。 鉛粒主要來自使用含鉛汽油的汽車尾氣。 臭氧(O3 ,又稱作光化學氧化劑)主要來自汽車釋放出的氮氧化物在太陽光照射下與氧氣反應生成。 碳氫化合物主要來自汽車尾氣、油箱泄漏和汽油揮發。 二、水污染:日常生活造成水污染的主要物質的來源: 病原體(病菌和病毒)來源糞便、宰殺雞、魚、鴨、肉的污水等。 死亡有機體來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有機和無機化學品來源浴室和廁所化學清潔劑、室內裝修溶劑、殺蟲劑、地板窗戶和傢具清洗上光劑以及其它葯物等。 磷來源含磷洗衣粉和洗滌劑等。 石油化工洗滌劑來源家庭和餐飲業大量使用的石油化工合成的餐具洗滌靈等。 重金屬(汞、鉛、鎘、鉻、砷等)來源生活垃圾中的裝修廢棄物、電池、油漆、顏料、鼠葯、電子產品和化妝品等。 三、生活垃圾污染:現代生活垃圾中主要的污染物有: 1、塑料來源於商場、市場上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商品的塑料包裝,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飯盒,塑料餐具和杯盤,電器包裝發泡填塞物,塑料瓶,冷飲皮,餐館用的一次性塑料桌布等等。塑料垃圾難以分解,它的降解時間需要一至兩百年。 它的長期堆放給鼠類、蚊蠅提供了繁殖的場所,既威脅人類的健康,又影響市容面貌;焚燒處理塑料垃圾會釋放出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其中二惡英(Dioxin)對動物毒性極大,即便在很小量的情況下,二惡英也能使鳥和魚類出現畸型和死亡,二惡英對人體的傷害表現為:使人消瘦、肝功紊亂、神經損傷、發生癌症等。 2、電池 電池含鈕扣電池、普通鋅錳電池、充電電池、普通鹼性電池和汽車鉛電池等。鈕扣電池、普通鋅錳干電池和鹼性電池含有汞。當其廢棄在自然界里,汞就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另外,汽車廢電池中的酸和重金屬鉛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 3、剩餐 剩餐主要來源於餐飲業,吃盒飯的流動人口和上班族。剩餐提供的營養還促使垃圾中的細菌大量繁殖,產生對人畜有毒的氨氣和硫化氫氣體,也可促進垃圾中沼氣的產生,埋下發生垃圾爆炸的隱患。 4、油漆、粘合劑、顏料 來源於建築、家庭裝修後的廢棄物。含有有機溶劑的油漆和粘合劑類垃圾具有危險的毒性。它因揮發性高,易被人體吸入。可引起頭痛、過敏甚至昏迷,或致癌。較為常見的會使人的神經、消化、血液循環和泌尿系統受傷害。 5、廢紙張、易拉罐和玻璃瓶來源於辦公室、學校、寫字樓、商場、冷飲處、家庭等。 6、醫療垃圾 醫院產生的醫療垃圾除無機垃圾外,還有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手術器具、人體組織等,以及治療用的紗布、脫脂棉等。這些垃圾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等有害物質,容易腐爛發霉,孳生蚊蠅,造成疾病的傳播,還可能存在傳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物質等,具有極大的危險性,被視為「頂級危險」和「致命殺手」。 (9)所謂熱污染擴展閱讀 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聲污染、農葯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 按屬性分 顯性污染,隱性 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 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線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