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支疆
⑴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和依法治疆的關系
十八屆四中全會於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京舉行。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中央全會以「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召開的會議。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為更好的緊密結合新疆實際,全面推進依法治疆;結合烏魯木齊實際,在全社會形成法治氛圍、提高法治意識、樹立法治觀念,激發全民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從今日起,本報特開設欄目「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五問」,邀請法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從五方面以問答的形式,從不同角度深入闡釋全會精神,幫助各族幹部群眾准確理解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觀點、新思想、新舉措。
受訪嘉賓:自治區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教授陳奇彪
早在今年5月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時就提出,要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如何理解「依法治疆」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陳奇彪:簡單來講,依法治疆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者是後者的地域性體現。從哲學角度來說,是個性和共性的關系。依法治疆不僅是依法治國的一個要求,也是落實依法治國重大方針的具體舉措。新疆有著不同於其他省份的實際「區情」,因此,在具體踐行依法治國理念時,要重點考慮到新疆的實際情況。新疆發展的總目標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所以我們在重點領域的立法等工作,就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簡言之,就是要從新疆的實際來落實「依法治國」的理念。
1978年我國只有憲法和婚姻法等寥寥幾部法律,截至今年3月,現行有效法律已達242部。十八屆四中全會又提出建設「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因為我們的法律數量不夠嗎?
陳奇彪:我所了解的數據可能比你掌握的還要多一些。從數量上講,我們的法律法規制定不算少,但這絕不是一個單純數量級的問題。應當說,目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已基本完成。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都比較健全,但有些不夠完善。
其次,隨著我國的經濟形勢、穩定形勢、民生發展等方面的變化,一些潛在的問題和矛盾逐漸凸顯,有些方面的問題上升為法治問題。比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到的環保問題。由此引申出來比如地方政府單純追求GDP問題、自然資源保護問題等等。還有反腐問題,都要通過形成一整套的法治體系來解決。可以這樣理解,憲法是根基,法律是主幹,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是對國家法律的細化和補充。
不是說簡單的就事論事,遇到哪個問題就出台一部相應的法律法規而了之,而是依靠全面的法治體系建設來解決。這就更科學也更嚴謹。
結合新疆的具體實際來看,怎樣依靠法治建設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
陳奇彪:自治區黨委八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當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要深入推進「去極端化」,應當說,「去極端化」是自治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重點。
當下,我們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工作可以簡單概況為「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扼制極端、打擊犯罪」。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導致暴恐案件發生的重要根源,就是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這一點在以往的案件中都得到了證實。
宗教和宗教極端思想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無論是國家還是自治區層面,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正常的宗教事務活動。尤其是自治區層面,目前已有三個不同的條例,分別對宗教活動、宗教場地和宗教人員的管理進行規范和保護。但經過多年的實際適用,這些條例或規定,已明顯暴露出不夠完善的弊端。比如,現行條例中提到「非法宗教活動」,至於哪些具體行為屬於「非法宗教活動」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明。這就使得具體的基層工作在認識上可能存在模糊。
再如,「宗教極端思想」的認定,在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沒有具體的說明和解釋。
因此,現在亟需制定一個統一的、明確的自治區級的宗教管理條例,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宗教管理事務需要。但做好「去極端化」工作,也是不能僅僅依靠某部法律法規就能實現的,仍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法律體系共同實現,比如就需要同時加強普法宣傳和推進教育發展,以及改善民生等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做支撐。
⑵ 什麼是依法治疆名詞解釋
新復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制元文化地區,許多問題相互交織,敏感復雜,加之社會發育程度較低,工作基礎比較薄弱。面對特殊的區情,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高舉法治的大旗,堅持依法治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統一的准繩和標尺,來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大力推進各項事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以實現新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目標,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⑶ 如何依法治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新疆
堅持各民族平等
堅持西部大開發戰略
堅持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⑷ 依法治疆與依德治疆的關系
法治是道德理念的體現,道德是法治內涵的支撐。在新疆,全面推進依內法治疆必須要法治德容治「兩手抓」。首先,要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新疆地域優秀傳統文化,按照「到人、管用、有效」要求,全面佔領文化陣地,不斷夯實民族團結基礎;堅持用好「五把鑰匙」,即思想的問題用思想的方法解決,文化的問題用文化的方式解決,習俗的問題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宗教的問題按照宗教規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問題用法治和嚴打的方式去解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最大限度地將各族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二者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正確、及時、恰當地處理好二者間的關系,運用好這兩種方式,有的放矢,堅信新疆的法治化進程將會越來越順利。
⑸ 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疆
一、遵循一條根本路徑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推進依法版治疆,加權強立法是前提。2、推進依法治疆,嚴格執法是關鍵。3、推進依法治疆,公正司法是防線。4、推進依法治疆,公民守法是基礎。
二、掌握兩種基本方法
1、協調統一。2、聯系實際。
三、堅持三項重要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2、堅持以人民為主體。3、堅持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
四、把握四種重要關系
1、依法治疆與依法治國的關系。2、依法治疆與依德治疆的關系。3、法律信仰與宗教信仰的關系。4、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
鏈接: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501238454-1.htm
⑹ 如何實現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的目標
實現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的目標
在日前閉幕的自治區黨委八屆八次全委擴專大會議上,要堅持依屬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推進新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沉甸甸的十二個字,深刻而准確地抓住了新疆發展和治理的根本,是黨的治疆方略和治疆理念的發展和升華,是做好新疆工作的總體戰略。
實施好這個總體戰略是歷史賦予新疆各級幹部和各族群眾的重大時代命題。
⑺ 如何理解依法治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全面推進依法治疆,建設法治新疆,這是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需要,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新疆全面推進依法治疆方略,取得顯著成效。全面推進依法治疆是時代的要求、現實的需要、經驗的總結。新疆要更加註重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的作用。
只有堅持依法治疆,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有一個統一的准繩和標尺,妥善處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會問題,才能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區域自治權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相統一、保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和依法履行公民義務相統一。
(7)依法支疆擴展閱讀:
健全法治體系是深入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疆的根本。依法治疆要圍繞新疆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突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需要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包括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愛法尊法守法。
要加強對全民的法治教育和法治普及,切實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水平。同時加大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力度,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維護社會公正。
⑻ 依法治疆'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
依法治疆的五個堅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⑼ 什麼是「支邊」、「支內」
支邊,即支援邊疆建設。支內,即支援內地建設。
1986年7月,《國務院關於促進科技人員合理流動的通知》中規定:鼓勵科技人員到邊遠地區工作;邊遠省、自治區可以在國家規定的政策范圍內給予一定優惠待遇。
1995年3月和1996年10月,中組部、人事部分別下發了《關於做好為西藏、新疆選派幹部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定期輪換進藏、進疆的幹部,除和派出單位同類同級幹部一樣享受在內地的住房、工資福利等各項待遇外,還可享受一次性的補貼。
他們在藏、在疆工作期間,享受所在地區同類人員的地區津貼和其他各項待遇。休假和探親,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可合並使用,一年一次,往返路費由派出單位承擔。醫療費用的報銷,採取在西藏、新疆治療的,由西藏、新疆所在單位報銷;在內地治療的,由派出單位承擔,等等。
(9)依法支疆擴展閱讀
20 世紀 50 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採取民族地區自己培養與內地支援相結合的「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多渠道為民族地區培養各類建設人才。內地許多大學畢業生、教師到邊疆、民族地區的各級院校工作;
內地高等院校接收大批來自新疆、西藏、寧夏、內蒙古、廣西、青海、貴州、雲南、四川等省、自治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和教師學習或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