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依法治國今日說法

依法治國今日說法

發布時間: 2021-03-03 05:02:50

㈠ 關於今日說法,青少年法律的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
1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含義是什麼 ?
A . 18 周歲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 .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 .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2 、在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B .中央軍委
C .國務院 D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3 、 2004 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對我國憲法作了重要修改,下列哪項內容是這一修正案包括的內容( )
A .明確規定 " 國徽 " B .明確把 " 國歌 " 寫進憲法
C .明確規定 " 首都 " D .明確把 " 國旗 " 寫進憲法
4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指 ( ) 。
A .不滿 10 周歲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B . 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C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 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D .不能完全辨別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 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5 、下列哪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招用未滿 16 周歲的未成年人,並須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批准 ?( )
A. 某私人餐館招用勤雜工 B .某國有企業招用電工
C .某職業介紹所招用職員 D .某俱樂部招用體操運動員
6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 ( ) 。
A .不滿 6 周歲的末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B .不滿 10 周歲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C .不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不滿 12 周歲的未成年人
D .不能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不滿 10 周歲的未成年人
7 、王某教唆李某去搶劫銀行,李某接受教唆後,因害怕受懲罰,未去銀行搶劫。在此案中。王某、李某的行為 ( ) 。
A .構成共同犯罪 B .李某無罪,王某單獨負教唆搶劫罪的刑事責任
C. 均無罪
D .王某無罪
8 、甲在公共汽車上竊取乙人民幣 3000 元,下車時被乙發現,錢被追回,在將其扭送派出所途中,甲猛地將乙推開,竄入一死胡同,被群眾抓獲,甲的行為應認定為 ( ) 。
A .構成搶劫罪
B .構成盜竊罪 C .應以搶劫罪論處
D .尚未構成犯罪
9 、甲捏造乙受賄 5000 元,並寫成小字報四處散發、張貼。致使乙名譽受到很大損害。甲的行為屬於 ( ) 。
A. 誣告陷害罪
B .侮辱罪 C .誹謗罪
D .報復陷害罪
10 、當前我們正努力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而走向法治狀態的前提和基礎是 ( ) 。
A .立法 B .司法 C .執法 D .法律監督
11 、經營者的下列哪項行為,未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義務 ?( )
A .店堂告示 " 商品一旦售出概不退換 " B .店堂告示 " 未成年人須由成人陪伴方可入內 "
C. 顧客購買兩條毛巾索要發票,經營者以 " 小額商品,不開發票 " 為由加以拒絕
D .出售蛋類食品的價格經常變化 12 、消費者享有的最重要的權利是 ( )
A .安全保障權
B .公平交易權 C .自主選擇權
D .人格尊嚴受尊重權
13 、根據《民法通則》, 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 ) 。
A .可以同意該未成年人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B .應當同意該未成年人進行某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C .不可以同意該未成年人進行某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D .可以概括地同意該未成年人進行任何種類的民事活動
14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關於民事行為能力的表述,正確的是 ( ) 。
A . 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 . 18 周歲以上智力發育正常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C . 16 周歲以上智力發育正常的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D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法》於()起施行。
A. 1992 年4 月1 日
B. 1992 年7 月1 日
C. 1992 年10 月1 日
D. 1992 年1 月1 日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45 分)
1 、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 )
A.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B.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 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D. 批評、建議權
2 、根據我國《憲法》第 41 條的規定: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 ( ) 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A. 申訴 B. 起訴 C. 控告 D. 檢舉
3 、 2004 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對我國憲法作了重要修改,下列哪些內容是這一修正案包括的主要內容 ? A .明確把 "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 寫進憲法 B .明確把 "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寫進憲法 C .明確規定 "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 D .明確規定 " 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4 、按照憲法的規定, ( ) 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A .遵守憲法和法律
B .勞動 C .獲得物質幫助
D .受教育
5 、我國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和 ( ) 。
A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 .公民的儲蓄和其他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C .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不受侵犯
D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6 、公民應當履行憲法規定的義務,下列哪些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A .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公民應積極報名參軍,保衛國家
B .公民若獲悉國家秘密,應保守國家秘密
C .公民不得借檢舉為名,對國家工作人員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D .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參加勞動
7 、我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權 ( )
A. 提出批評和建議 B. 對由其作出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
C. 向廣大群眾散發有關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材料
D. 為了引起有關部門的充分注意,虛構一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的事實
8 、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處理有以下特殊規定 ( ) 。
A .已滿 14 歲不滿 18 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B .犯罪時不滿 18 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C .不滿 14 歲的人犯罪一律免予刑事處分
D. 因不滿 16 歲不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制,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9 、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有 ( )
A .未達到法定最低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 B .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C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D .醉酒人
10 、不適用死刑的情況有 ( ) 。
A .犯罪時懷孕的婦女 B .審判時懷孕的婦女
C .犯罪時不滿 16 歲的犯罪分子
D .審判時不滿 18 歲的犯罪分子
11 、我國刑法總則規定,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對象是 ( ) 。
A .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 .嚴重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的犯罪分子
C .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 D .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2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採取以下哪些方式 ?
A. 修理,重作、更換
B. 退貨、退還貨款 C. 補足商品數量
D. 償付雙倍貨款價
13 、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適用於下列哪些領域 ( )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
B.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 C.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
D.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14 、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些個人所得應當納稅 ?
A. 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B. 企業債券利息 C. 儲蓄存款利息
D. 國庫券利息
15 、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應當遵循的原則有 ( ) 。
A.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B.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C. 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D. 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三、問答題(第 1 題 10 分,第 2 題 15 分,共 25 分)
1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2 、我國教育法規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㈡ 看《今日說法》談經濟法的重要性

《今日說法》節目標題的四定位
○張瑜燁

【內容提要】作為電視法制專欄節目,《今日說法》在標題製作上獨具匠心,狠抓標題的四定位:重在「普」、根在「法」、淡於「奇」、貴在「引」。在標題的具體製作過程中始終遵循「普及法律知識,弘揚道德風尚,宣揚精神文明」的宗旨,將標題與欄目的相互關系系統地融入節目製作之中,充分地體現了法制節目的特徵。本文對《今日說法》部分節目的標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給電視欄目的標題製作提供一些思考。

【關鍵詞】《今日說法》;標題;四定位

作為社政類節目的《今日說法》,以一種獨立的報道形態在全國電視媒體中迅速成為最為活躍、報道最為頻繁、最有「觀眾緣」的節目之一。1998年11月23日《今日說法》在中央一套試播,1999年正式播出,當天的收視率為1.78%。隨著欄目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收視率不斷攀升,「據統計,中央電視台的《今日說法》在2001年9月30日至10月27日的收視率達到5.41%,觀眾5919萬,佔有率達26.27%」。①下面是《今日說法》1999至2002年10月中央台收視率情況表和在全國媒介中的獲獎情況表。

表<1>:1999年-2002年10月《今日說法》在中央台的收視率情況:②
年 份 收視率情況
1999年 中央台前10名
2000年 中央台前7名
2001年 中央台前6名
2002年8月 中央台第5名
2002年10月 中央台第4名
表<2>:《今日說法》1999年——2002年獲獎情況:③
獲獎類型獲獎情況
中國電視社教節目獎(政府獎) 1. 1999年度欄目一等獎 2. 2000年度一等獎
全國電視法制節目「金劍獎「 第五屆至第七屆欄目一等獎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法制節目獎 第五屆至第七屆欄目一等獎
金盾獎 《誰在說謊》獲2001年度金盾新聞一等獎
金鼎獎 《錯了,國家也要賠償》獲1998——1999年度金鼎獎影視類一等獎
綜合治安治理獎及其他 1.《彩票惹出貪污案》獲2000年度第十四屆全國好 新聞電視專題一等獎2.《回家》獲2000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好新聞一等獎
主持人獎
1、肖曉琳獲第五屆「金話筒」主持人開拓獎
2、撒貝南獲「榮事達杯」全國電視主持人大賽一等獎
3、撒貝南獲全國電視法制欄目主持人大賽一等獎
4、張紹剛獲第五屆全國電視法制節目「金劍獎」主持人獎二等獎
光榮稱號
1、1999年度中央電視台先進集體
2、1999年度中央電視台優秀欄目
3、2000年度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4、2002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
5、2002年製片人錢蔚被授予中央電視台「十優青年」稱號

《今日說法》在短短的幾年歷程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火爆大江南北,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法律午餐」,其原因除了它有定位準確的價值觀(尊重法律,關注法治,尊重群眾)、嚴格標準的選題(法律含量高、故事性強、可視性高、政策性嚴)、鮮活的內容(每天一個真實的中國法律故事)、獨特的報道結構(故事+演播室權威評點)等作為名牌法制欄目所獨有的魅力外,也具有新聞欄目的優秀秉性。本文對《今日說法》部分節目的標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給電視欄目的標題製作提供一些思考。

電視法制節目,是以「電視為載體,藉助電視的製作和表現手段,以宣傳法制為主題,以法制與社會生活方面的密切聯系為切入點的各種節目形態。」⑤為了更好地體現《今日說法》「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的宗旨 ,節目的標題必須有機的融入到整個欄目的系統中。在標題的製作上體現法制類節目重在『普』、根在『法』、淡於『奇』、貴在『引』的定位。⑤

一、定位於「普」 「重在普,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努力宣傳法理法規,弘揚法制精神,不斷提高人們的法律自覺意識。」⑧而法理法規、法制精神、法律自覺意識等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屬於理性思維的層面,普通老百姓很難從15到20分鍾的節目內容中去體會吸收這些抽象的理論。為此,《今日說法》欄目在標題的製作上充分考慮本欄目是以普通電視受眾為對象的轉播特點,把深奧的法規、抽象的法理,在標題中簡潔化、口語化、視聽化,從而使《今日說》的標題在宣傳上恰到好處地體現法制節目的「重在普」的定位上。

例如,為了在農村宣傳村委會組織法,《今日說法 》在2001年11月5至8日策劃了一組系列報道,標題上強烈體現了普法的目的。其標題分別是: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一:選舉風波;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二:無效的合同;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三:擱淺的村官; 《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之四:水心村罷免案。

從「《村委會組織法》系列報道」這幾個字可以知道這幾期節目是向社會宣講有關《村委會組織法》法律條文的,標題中的關鍵詞:「選舉」、「無效的合同」、「擱淺的村官」、「罷免」等體現了《村委會組織法》中的四個民主核心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類似的標題在《今日說法》中屢見不鮮:《不要把我們踩在腳下》、《一個都不許少》、《兩會報道之一 ——給我們一片藍天》、《還我一片綠地》、《無奈的結婚證》、《並不殘缺的權利》、《八旬老婦的姓名權》、《告狀的權利》、《被害人的權益》、《偷接電視天線釀惡果》、《法盲村支書》等。

二、標題定位於「法」

「根在法,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以法為本,緊扣案件背後的法律含義,拓展法律探討的深度,加大法律內涵的挖掘力度。」⑦電視法制節目與一般新聞專欄節目有所不同,它要求用新聞的敏感去發現問題,戴上法律的眼鏡去看世界。那麼深奧的法理如何用新聞的故事去表達呢?特別是在日益爭奪眼球經濟的電視欄目中如何快速而又准確抓住受眾,引導人們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興趣?《今日說法》欄目在標題製作上找到了自己的准確定位,標題與節目的整體內容相得益彰,有的標題揭示了其法律行為,如《法律支撐貧弱者天空》;有的標題包含了某些法律觀念,如《我拿工傷賭明天》;有的標題暗示了法律的適用范圍,如《這場官司怎麼打》;有的標題包括了法律的執行,如《打擊盜車團伙》;有的標題強調了守法的重要,如《〈今日說法〉討說法》、《行賄的代價》);有的標題還從宏觀上揭示了社會法理的問題,如《新春法制漫談之一 ——法制、道德與你同行》、《法律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至五)》;有的標題則是從微觀上強調法律程序的運用,如《遲到26年的訴訟》;還有的標題則暗示了在司法當中適用法律的某些難處,如《兵馬俑砸死女孩怨誰》、《「鳳翔改改」冠名之爭》等等。

「根在法」並不要求我們把法律做得枯燥無味,照抄照搬法律條文和法理邏輯,特別是節目的題目要取得輕松、愉悅,力避傳統說教和指令。《今日說法》的標題雖然要求立足於法,但很多標題在「說法」中起到了說服作用,如有一期節目的標題是《你的生命我的決定》,標題既揭示了人人都要珍重生命權,又強調了作為公民「我」要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使節目標題為欄目增光添彩。

三、標題定位於「淡」

「淡於奇,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力戒驕躁,踏實進取,切切實實在傳媒界形成良好的節目製作氛圍。」⑧法制節目用新聞的形式表現,新聞性並不僅僅是節目所追求的目標,它的主旨在於通過宣傳的形式讓法制建設更加快速更加健全,從而切實讓人們明了立法的緊迫、執法的重要,讓公民的法律意識大大提高。法制節目本來就與兇殺、爆炸等驚險刺激的畫面相關聯,有巨大的新聞市場,能夠強烈吸引眼球。但法制節目決不雷同於警匪片、兇殺案,如果單從這個角度去運作,不僅沒有多大的新聞價值,恐怕會產生更壞的社會影響。相反,有些案件似乎只與百姓生活相關,看似平淡,卻蘊涵著豐富的法律知識,給人啟迪和思考。《今日說法》從2001年1月3日至11月30日,除了部分周末反饋節目、特別報道節目外,在305期節目中,直接與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有261期,占總節目的85.6%,而與殺人、投毒、車禍、販毒、貪污、交通肇事等暴力兇殺、對社會危害極大的相關案件總計44期,占總節目的14.4%,而真正涉及殺人案的節目只有8期,販毒2期,走私3期,貪污7期,關於打擊盜竊搶劫團伙的有4期,完全涉及社會黑幫惡勢力的只有1期⑨。即使這樣,《今日說法》的新聞標題與節目也以冷靜、平淡相結合達到了最優化。

1、標題反映新聞事實

新聞事實是信息的內容,新聞標題應是該信息的最真實最完滿最准確的反映。《今日說法》標題從不故弄玄乎、靠刺激眼球尋找賣點,絕大部分標題立足於對法律事實的准確判斷、合理選擇。例如《笑死人的官司》、《一元錢的貪污案》、《黃牌引起的糾紛》、《搖獎搖出的官司》、《城市雕塑侵權案》等等。

2、標題滿足受眾需求達到最優化

受眾既是新聞信息傳播活動產生的起因,也是新聞信息活動的歸宿,因此一個好的新聞標題應該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心理需求,將那些新鮮的、顯著的、趣味的、易於接受的新聞標題製作出來,這樣才能滿足受眾需求最大化。《今日說法》的標題力戒有些社會新聞以宣揚色情、搶劫、兇殺、甚至利用節目去揭人隱私、進行人身攻擊在標題上迎合一些人的低級趣味的做法。

即使與殺人有關的案件,標題的製作也盡量避免血淋淋的渲染,化怪誕為平淡,化血腥為真情。例如在2001年1月3日至11月30日期間的節目中與殺人有關的案件的標題是:《神漢之死》、《誰是主謀》、《誰殺死了路路》、《父子為何雙雙入獄》、《車河謎案》、《罪惡的澆鑄》、《到底是誰乾的》等。

四、標題定位於「引」

「貴在引,就是要求法制節目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地為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和理論支持。紒紛矠」法律節目以新聞的形式播出,其目的不是通過新聞去干擾法律的執行,而是通過借用新聞的影響力和傳通力去監督法律執行,去引導法制建設。因此,必須要處理好專題節目與法制節目的位置關系,克服激情有餘而理性不足的毛病。而作為節目的標題對受眾的引導功能更加明顯。

而作為《今日說法》這個受眾面廣、影響力大的欄目,其輿論導向作用尤為明顯,因此作為節目的一部分,標題的製作應努力促使節目報道的主題產生強烈的「輿論場」效應。比如《今日說法》中有的標題是這樣擬的:《打擊邪教,有法可依》,標題引導人們不要相信邪教,相信邪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賄的代價》,從標題上一眼就能看出行賄是要付出代價的,警示我們不能行賄;《我也有尊嚴》,標題從人性方面闡述任何人都有人格尊嚴,引導人們應相互尊重人格;《將反扒進行到底》,標題中透露出一股與扒手斗爭到底的決心和勇氣,讓那些扒手們作賊心也虛……等等,這些標題與節目的內容有機統一,既講究一定的「情趣性」,又時刻把握著「導向性」的原則,保證了《今日說法》欄目在法制類節目中的高品位和獨樹一幟,得到了受眾的認可。□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郵編:430074

注釋:

①石長順:《電視欄目解析》,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第149頁。

②⑤⑥⑦⑨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法制節目委員會編:《見證中國法制進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第49—51頁、第9頁、第10頁。

③④李東升 主編《電視專題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386頁、372頁。

⑧資料來源:作者整理尹力主編的《今日說法》(1—1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㈢ 法治伴我成長 徵文 2000字、

j最佳答案你從荊棘中綻放,你從崎嶇中走來,我們的法制進程。
你束起凌亂的長發,披上遮體裘衣;結繩以記事,刻骨以銘文,鑄鼎而銘記。終有那世襲替代禪讓,高低貴賤始有分別,贏得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贊譽。然「對『太陽』之咒罵,對酒池肉林的痛恨,烽火戲諸侯的兒戲中」,國之廈為之傾斜。「竊鉤者盜,竊國者諸侯」各地諸侯歷新法強國力,秦盛商鞅裂,吳興李悝亡。
「勞力者食人,勞心者食於人」。始皇立而一統天下,君主制立於中國。「焚書籍,坑儒生」,一統錢幣經濟興,一統文字文化盛,皇權集於一身,開始了文明古國千年封建之旅,終難脫人治大於法治的繩縛。江山代改,人才輩出。在重兵壓城城欲摧之時,南唐後主不思勵精圖治,變法興國,以跪拜佛堂而抵兵戎,以吟詩作畫而自醉,一江春水不敵兵,終敗送大好河山。宋太祖贏得大宋一統,但沉痾難除,舊疾不去,法之立服務於高主,黎民廣大難逃重壓。君主悟而臣子勵,王安石受命危難,為振興國力,欲破而後立,不惜以身戰舊法。張居正「一條鞭法」為黎庶,為百姓,眾說紛紜。精美設想,英雄無數,只能改經濟不能改政治,政體不變,經濟之變革如曇花一現,香存而花敗。法制之改革不動根本,難植新芽。
在盲目與固執中,槍炮聲響徹耳畔,強盜闖進家園,掠走珍寶,竊賊分割了土地,痛苦的呻吟中,雄師覺醒。戊戌變法學西洋,改舊習,可剛一觸及舊統治者利益,法治便又為人治。「百日維新」成了「戊戌變法」的代名詞。民國初立,國權歸於民,但 為了新法之立,孫逸仙出生入死,出廣州,戰軍閥,以血肉之軀抵舊思潮的炮火,民國終於站立。「民族,民權,民生」,孫先生為立新法除舊制,鞠躬盡瘁,死而不已,隨著先生的故去,新法也被「蔣氏」政權遺棄,民不聊生,法雖立而無用武之地。
黑夜終會逝去,曙光定會來臨。春雷陣震,雄師躍起,偉大民族屹立東方,毛主席振臂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法制步入正軌。當人大代表步入會堂,當新憲法誕生,我們淚飛流而心歡喜,不再沉迷,不再壅塞,民權合乎民意,欣欣向榮,春芽萌發,法治社會逐步建立。事事終須磨礪,芬芳出自嚴寒。十年浩劫,法被踐踏,人被壓抑,從高官到小民無不被黑雲籠罩,你——法的進程幾乎停滯。偉大的中國人民終究挑開烏雲見月明,人心思進出新生。鄧小平書記領導下,十一界三中全會出台利國、利民新法律,家家歡呼,人人雀躍。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日新月異。江書記「三個代表」壯心志,新社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胡錦濤書記帶領我們開創未來新世紀。和諧社會,法制社會,人人歡喜。看藍天下,從小兒垂髫到耄耋白發,《未成年人保護法》讓兒童健康成長;《老年人保護條例》,社會保障系統讓老人安心安逸;《經濟法》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選舉法》讓你行使政治權利;《兵役法》保國為民,《消費者權益法》讓你放心去消費生活。走在街頭,游於園中,無時無刻我們不被法律呵護。
中國的法制歷程,歷盡千載風塵,吐故納新綿延不絕,法制社會人心所向。我深愛的祖國,你的春天鮮花爛漫;法制社會讓你四季如春。

法律伴我成長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可是不知怎麼,看到裡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我幾乎每天都會收看這個節目,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裡有譜,絕對不會發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更要有堅定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勤學苦練,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自己,用優秀思想文化影響自己,激勵自己;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護法的水平,讓法律一直隨著我們成長。

㈣ 馬義美改不該判刑18日今日說法

國人好多法盲。顯然馬義美有犯罪行為,甚至有故意殺人嫌疑。問題是連一點事都沒有,起碼應該有個調查吧。竟然還升職了,這社會怎麼了?

㈤ 中學生普法徵文關於今日說法的

讓每個孩子沐浴在法律的陽光下
――紀念第二個「12·」全國法制宣傳日

崔麗 王海洲 王亦君

編者按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青少年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事實上,從「一五」普法開始到「四五」普法規劃,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和法律保護,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共同行動。

在第二個「12·4」全國法制宣傳日來臨之際,我們推出這一專版,根本目的即在於,通過宣傳《憲法》這一國家根本大法,讓貫穿於《憲法》核心的公民權利義務意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等基本法治觀念,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沁入青少年學生的頭腦和心中。

法制教育納入教學體系

10月25日,北京。一間普通的會議室內,來自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團中央等部門的有關領導,正在召開一個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為主題的會議。

此次會議頗為引人注目的是,不僅司法部部長張福森、教育部部長陳至立、中央綜治辦主任陳冀平、團中央等高層領導悉數出席,與此同時,會議的內容還通過電視電話信號,傳送給設在全國各地的分會場。

此次會議傳遞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我國正在努力構建從小學到大學的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這非同尋常之舉意味著,法律知識的學習被納入到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內容,我國學生知識結構中法制教育比重大大增強。

不容迴避的是,我國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令人憂慮。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中學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了解分別只有24.7%和16.4%。對此,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張潘仕指出,中學生對與其權利義務密切相關的這兩部法律尚且知之甚少,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我國青少年法律知識水平、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仍有待全面提高。

我國青少年所佔人口比重很大,各級各類在校學生達2.4億多人。青少年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辨別是非能力較差,自控能力較弱,可塑性強,容易受到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青少年團伙犯罪和有組織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的程度加劇,犯罪年齡也向低齡化發展,其中法治觀念淡薄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正視現在是為了鑄造未來。為切實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日前,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團中央四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重點勾勒了我國法制教育體系的構成,即小學法制教育主要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們愛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環保意識、自護意識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中學法制教育要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中專、職校和技校要突出與所學專業知識相關和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知識教育;大學法制教育要突出現代法學基礎理論和依法治國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掌握民事法律、市場經濟法律與世貿組織規則基本知識,樹立憲法意識、權利義務對等意識和依法辦事意識。

尤為重要的是,今後,法制教育狀況將被納入學校教育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評估體系,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情況也將作為評估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學生學法和遵紀守法的情況也將納入升學、招生、招工、參軍考核內容。

有關人士認為,這份《意見》的下發,表明我國青少年法制教育被提升到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高度。這是建設一個法治國家的明智之舉和戰略之措。

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正在全國各地構建、編織。

司法工作者到教學第一線

北京市昌平區檢察官房家燕還有一個職務,是學校法制輔導員。她經常被邀請去中學講法制課。

一次,房家燕到一所中學去講法制課,剛走到校門口,看見一夥十五六歲的男學生圍在一起,插腰瞪眼,有的還吵嚷著:「放學見,咱們沒完,有你沒我。」房家燕正准備上前,這時鈴聲響了,學生們都集中到教室來聽房家燕的法制課。

房檢察官的心中始終無法放下那幾個吵架的孩子。她在講課時特意舉了學生因吵架動手釀成慘禍的例子。

她說,同學之間有矛盾要學會溝通,互諒互讓,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大打出手。這種一時頭腦發熱導致的後果不僅會給同學造成傷害,還會給學校、家長帶來巨大創痛。

她語重心長地告誡說:「孩子們,無論什麼時候,頭腦中都要有『法』這根弦啊!」房家燕的目光關切地滑過每一張學生的臉。

課後,那幾個男生圍過來,紅著臉說:「阿姨,剛才您講的這些中學生案例,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違法犯罪,我們不想走上犯罪道路,那太可怕了。現在我們知道該怎樣做了。」男孩們把手拉在了一起。

那一刻,房家燕感到,所有的勞累和擔心都化做了欣慰。這也使房家燕更加熱心於法制輔導員這個「業余」職務了。

目前,像房家燕檢察官這樣的法制輔導員以及法制副校長正活躍在全國各中小學校里。

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多由來自政法一線的人員擔任。他們具備良好的法律知識,可以利用學校特定的文化傳播空間,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在增強廣大中小學生法制觀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以及綜合治理校園周邊環境的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近年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的一道風景線。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設置還有很多局限性,如工作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工作方式和授課內容單一,缺少與學校有效的雙向溝通、聯系鬆散,法制副校長職責不甚明確等。

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說,因為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自身工作十分忙碌,不可能每天在學校,少有時間接觸學生,而且他們平時的法律工作重點並不一定是與未成年人有關,再者,由於他們的法制副校長職務並不固定,工作和職務的變動,都會影響學校法制教育的長期開展。日前,海淀區教委經與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協商,共同推出了「中小學法律教師培訓項目」,以著重培養中小學校自己的法律教師為目標,初步決定為海淀區每所中小學校培養一名法律教師。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未成年人權利義務法律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如何避免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及處理程序,使法律教師擔當起學校法律教育及處理日常校園涉法問題的職責。

一位接受培訓的老師說,我們接受了系統的法律專業培訓,再給學生們上法制課,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現學現賣或照本宣科了。「相信學生們的法制課會上得更加精彩。」這位老師充滿自信。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採取適應青少年學生特點的、各種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普法活動,才能易於為學生們接受。

學生們走出課堂,積極進行社會實踐,開辟了普法「第二課堂」的廣闊空間。

大連市育文中學的一堂法律常識課上,同學們經過一個月精心准備的模擬法庭開庭了。這次庭審案例是關於如何認定正當防衛。案件聽起來專業性很強,但同學們模擬成控辯雙方,不時援引刑法,爭辯得十分激烈。旁聽的同學們被深深地吸引著,也都積極開動腦筋分析案情和對照法條。

像這樣的模擬法庭課,正在課堂上越來越多地上演,它以直觀性、參與性、鮮活性的特點,成為在青少年學生中普及法律常識的一種有效形式。

各種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法制「第二課堂」在各地學校廣泛開展。

有的學校利用課外活動、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形式,不斷擴大學生的法律知識面;有的通過開展學法用法徵文、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得到更多法制實踐的體驗;有的組織旁聽庭審、參觀監獄和勞教場所,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和當事人的現身說法,使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與威嚴。

各地學校還結合實際,建成了一批青少年法律學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法律服務熱線等,這些活動成為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參加社會法制實踐的新載體。

據介紹,自去年8月全國第一所青少年法律學校正式成立以來,全國很多地區已全面開展了青少年法律學校創建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創建3000多所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培訓青少年近400萬人。

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期待的學習法律知識的形式以主體參與性為主,如了解案例、模擬法庭、課堂辯論和同學討論、參觀展覽等,比例高達70.7%。

對此,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張潘仕分析認為,這說明學生希望能夠在主體參與的形式下,積極主動地獲取法律知識,使自己能夠融入現實社會的實際中,把握在未來法制社會中的命運,這恰恰符合現實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與培養的要求。

在廣東省,開展了全省范圍內的「四個一」系列活動:創作一台法制教育小品劇,組織一場法律知識競賽,開展一次有獎徵文比賽,編印一本連環畫冊。共有800多萬人次的學生參加了活動,小品劇在全省巡迴演出100場,場場爆滿。

在浙江省,則把校園文化活動作為法制教育的有效載體,提高學生學法的興趣和積極性。他們一方面充分運用櫥窗、黑板報、牆報等學校最常規的宣傳陣地,普及法律知識;另一方面,組織學法興趣小組,通過「紅領巾法制學校」、「少年警校」、「青少年法律學校」等相對固定的法制教育基地,定期開展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制夏令營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在天津市,今年在全市中小學、中專職業學校學生中開展了「爭做遵紀守法小公民」徵文比賽活動,共收到徵文作品十萬余篇。

塘沽區在去年「12·4」法制宣傳日期間舉辦了中小學生自編「法制報」比賽,全區6萬余名中小學生,人人動手參與製作,共報送3000餘份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參賽作品,在世紀廣場長達40米的玻璃櫥窗內展示,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普法長廊」。1999年10月,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司法部、團中央四部委聯合主辦了題為《為了明天》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展覽,引起社會廣泛重視。這次展覽共吸引了100多萬青少年學生和教師觀看。

法學專家指出,普法在形式上應該改變單純的說教方式,在內容上要結合孩子們能夠感受到的事物,通過一系列學生易於接受的法制實踐活動,將法律知識深入淺出地融入學生們熟悉的社會生活中,使法制教育變成一種生動直觀的生活體驗,從而使法律知識和意識自然融入學生們的頭腦和生活中。

近日,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聯合舉辦的大型「億萬青少年普法行」活動也正式啟動,這一活動將歷時三年,特別強調針對青少年特點,組織普法論壇、普法大賽、徵文、普法萬里行夏令營及普法大型文藝晚會的形式,大力宣揚「關愛青春,與法同行」的主題。

「法律就在每個人周圍」

在「關愛青春,與法同行」億萬青少年普法行的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央電視台法制欄目主持人撒貝南講了一個故事。

去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中,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做了一期節目,內容是講一個十幾歲女孩被人姦汙,歹徒卻不能繩之以法。他的父親氣憤地跑去把那人殺了,結果入獄。當記者來采訪時,弱小的女孩子自始至終躺在床上,背對著鏡頭敘述。

當采訪結束,記者往村外走時,一個記者不由自主地回了一下頭,卻突然看見那個女孩正依在門旁,目送著記者。雨霧中,女孩的笑臉很模糊,然而卻清晰地烙印在記者心中。

撒貝南說,對這個身心遭受極大摧殘的女孩來說,只有法律是她未來生活全部的支撐和希望。

法學專家指出,目前一方面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仍比較突出,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和破壞青少年成長環境的違法犯罪也呈增長趨勢。青少年特別是在校學生是弱勢群體,他們往往容易成為犯罪分子侵害的對象,因此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不僅要使青少年懂法、守法,而且要培養他們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其自我防範能力,進而成長為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合格公民。

針對此,各地團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舉辦了形式多樣的青春自護學校、培訓班、訓練營,採取邀請專家授課、錄像觀摩、模擬情景訓練等,向青少年普及自護知識、傳授自護技能,教育學生們拒絕誘惑,遠離危險,防範侵害。

2001年7月,團中央、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中國青年報聯合主辦了「我的自護經歷」徵文。活動得到全國青少年普遍關注和踴躍參與,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徵文5000多篇。學生們通過生動活潑的筆觸娓娓講述學法用法過程中的自護經歷,有險象環生的「防範意識幫我逃離魔掌」,有「用法律跟私營老闆說『不』」,有運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給自己換來新鞋的,還有用所學法律和自己的爸爸打起了官司的……學生們通過自身經歷,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

新疆呼圖壁縣第一小學六年級小學生秦雪,是個「學法用法好少年」。她看到學校地處繁華地段,車多人多,許多小學生不聽學校勸告騎自行車上學。秦雪找來《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告訴同學們條例中規定「未滿12周歲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她認真地說,法就是告訴我們什麼事不應該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守規則,就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不便,甚至造成傷害。同學們看到連騎自行車的事都在法律中有規定,真的服了。一次,放學後,一個陌生男子對班上女同學小玲說,他爸爸被撞傷了,要帶她走。秦雪攔住小玲說,不能跟他去,應該先打電話給家裡了解清楚情況。那個男人一聽,灰溜溜地跑了。事後才知道,根本不存在小玲爸爸被撞傷這回事。同學們都對秦雪豎起了大拇指。

「小學生從小就應該知道學法、守法的重要性,遇事要沉著冷靜,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遠離傷害和犯罪。」秦雪想用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法律一點不深奧,它其實就在每個人生活的周圍。」

五加二不再等於零

常有老師感嘆,現在學生們所處的教育環境日益復雜,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滲透很厲害。有人將之比喻為「五加二等於零」,意即學生們在學校受到的五天教育,周六周日在家裡和社會上接觸兩天,等於白搭。北京東直門中學教育處閆曉東主任說,我們學校可以保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教育和宣傳,但8小時以外怎麼辦?「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不光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閆曉東說。構築青少年學法、用法的良好空間和氛圍,離不開社區和家庭。

在北京陶然亭社區里就活躍著一支由100多名未成年人組成的「普法宣傳隊」。他們不僅自己是知法、守法好少年,還將在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里學到的法律知識介紹給社區成員。這支普法宣傳隊同時擔當著社區「違法行為」監督員,對社區里出現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及時反映給有關部門。

離異家庭子女小林莉(化名)平時非常活潑,但有一段時間突然變得脾氣暴躁。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了社區小監督員們的注意,就把這個情況告訴給了社區法律學校的志願者老師。在志願者老師的開導下,小林莉說出了真相:一天晚上她被喝醉了酒的父親強暴了。經過多次談心,小林莉在社區法律學校幫助下終於勇敢地向公安機關舉報了父親的行徑。小林莉的父親被依法判處16年徒刑。「在社區里進行青少年法律普及不能只是讓孩子被動、僵化地接受。還要讓孩子們在基本掌握了有關法律後,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陶然亭街道辦事處團工委書記崔偉國說:「開展社區青少年普法教育,必須要調動起孩子們普法的積極性。孩子們的主動參與所帶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為真正達到對社區青少年的普法效果,陶然亭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還引進「外腦」,營造出一種科學普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今年6月,100多名法律專家和工作者被北京市陶然亭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聘請為志願講師團成員,他們中有高校法律系教授、大學生、法官、檢察官、警察,特別引人注目的是,10位計程車司機也身在其中。這10位計程車司機定期與社區的未成年人一起學習有關的交通法規,並結合工作中遇到的情況現身說法,幫助孩子們掌握交通法規,強化交通安全意識。

顧黎紅是上海市閔行區龍柏街道團工委書記,同時又是所在社區的青少年法律學校校長。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前段時間,法律學校通過熱線了解到一名家住在航四村的青少年陳某由於從小父母離異,缺少家庭關愛,上小學時就染上逃夜、敲詐等不良行為。中學未畢業就輟學在家,後來發展到了參與盜竊等犯罪活動。「對於這樣一名青少年,只能用愛心感化、用法制幫助」,社區法律學校開始發揮作用。社區法律學校的兩名骨幹學員在學校的「授意」下與小陳成為了好朋友。他們為小陳補習文化,拉小陳一起按時到社區法律學校上課。後來,小陳在街道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在社區法律學校的各種活動中也會經常看到小陳的身影。

學生家長是孩子的影子和啟蒙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長,因此在幫學生學法的同時,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還必須加強對家長的法律教育。

很多社區法律學校開辦了針對家長的短期法律培訓班。閔行龍柏街道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向家長們發放由法律學校自行編撰的「怎樣做一個合格監護人」的學習宣傳資料。而有的社區法律學校還針對一些問題家庭開展家訪活動,進行近距離的引導。社區法律學校通過各種途徑來逐步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

一項調查表明,僅有11.9%的學生認為家庭是他們了解法律知識的途徑之一。但這並不意味著家庭對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不重要,只是因為家長給予孩子的法律知識教育只是一些樸素的認識,家長一般不會用法律條文或嚴肅的案例分析方式。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張潘仕認為,家庭作為與中學生關系最為密切,對中學生有著深刻影響的群體,父母法律意識強弱對子女有重要影響,因此,加強對家長的法制教育,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是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早在1997年,廈門市就開展了「學生帶法回家」活動。他們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段,讓學生將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條文寫在專用筆記本上帶回家向家長宣傳。經過幾年的摸索,該項工作已經走上了形式多樣化、活動規范化、檢查督促經常化的良性發展道路。

廣西柳州第十七中學開辦了青少年法律學校,成立社區家庭教育網路,對家長進行法制教育,讓家庭受益不少。有的家長說,過去我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送不送孩子讀書,是我們自己的事,現在認識到不送適齡孩子上學是一種違法行為。有的家長說,過去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天經地義,孩子不聽話,要打要罵別人管不著,現在知道了打罵教育孩子違法,而且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還有的家長表示,以前忙於做生意,常把孩子趕到門面或攤位幫忙賣東西掙錢,現在知道了,這樣做不對。

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覆蓋青少年整個成長環境的法制教育網路,為學生法制教育營造一個健康的立體空間,使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群中,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法治氛圍,是青少年普法面臨的一項長期的任務。讓每個孩子沐浴著法律陽光健康成長,這無疑更是一場塑造未來法治社會的基礎工程。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02年12月04日

㈥ 作文「法治伴我成長」,2000字左右

呵呵呵。。。。慢慢回味。。。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范自己行為的社會准則。因為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你從荊棘中綻放,你從崎嶇中走來,我們的法制進程。
你束起凌亂的長發,披上遮體裘衣;結繩以記事,刻骨以銘文,鑄鼎而銘記。終有那世襲替代禪讓,高低貴賤始有分別,贏得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贊譽。然「對『太陽』之咒罵,對酒池肉林的痛恨,烽火戲諸侯的兒戲中」,國之廈為之傾斜。「竊鉤者盜,竊國者諸侯」各地諸侯歷新法強國力,秦盛商鞅裂,吳興李悝亡。
「勞力者食人,勞心者食於人」。始皇立而一統天下,君主制立於中國。「焚書籍,坑儒生」,一統錢幣經濟興,一統文字文化盛,皇權集於一身,開始了文明古國千年封建之旅,終難脫人治大於法治的繩縛。江山代改,人才輩出。在重兵壓城城欲摧之時,南唐後主不思勵精圖治,變法興國,以跪拜佛堂而抵兵戎,以吟詩作畫而自醉,一江春水不敵兵,終敗送大好河山。宋太祖贏得大宋一統,但沉痾難除,舊疾不去,法之立服務於高主,黎民廣大難逃重壓。君主悟而臣子勵,王安石受命危難,為振興國力,欲破而後立,不惜以身戰舊法。張居正「一條鞭法」為黎庶,為百姓,眾說紛紜。精美設想,英雄無數,只能改經濟不能改政治,政體不變,經濟之變革如曇花一現,香存而花敗。法制之改革不動根本,難植新芽。
在盲目與固執中,槍炮聲響徹耳畔,強盜闖進家園,掠走珍寶,竊賊分割了土地,痛苦的呻吟中,雄師覺醒。戊戌變法學西洋,改舊習,可剛一觸及舊統治者利益,法治便又為人治。「百日維新」成了「戊戌變法」的代名詞。民國初立,國權歸於民,但 為了新法之立,孫逸仙出生入死,出廣州,戰軍閥,以血肉之軀抵舊思潮的炮火,民國終於站立。「民族,民權,民生」,孫先生為立新法除舊制,鞠躬盡瘁,死而不已,隨著先生的故去,新法也被「蔣氏」政權遺棄,民不聊生,法雖立而無用武之地。
黑夜終會逝去,曙光定會來臨。春雷陣震,雄師躍起,偉大民族屹立東方,毛主席振臂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法制步入正軌。當人大代表步入會堂,當新憲法誕生,我們淚飛流而心歡喜,不再沉迷,不再壅塞,民權合乎民意,欣欣向榮,春芽萌發,法治社會逐步建立。事事終須磨礪,芬芳出自嚴寒。十年浩劫,法被踐踏,人被壓抑,從高官到小民無不被黑雲籠罩,你——法的進程幾乎停滯。偉大的中國人民終究挑開烏雲見月明,人心思進出新生。鄧小平書記領導下,十一界三中全會出台利國、利民新法律,家家歡呼,人人雀躍。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日新月異。江書記「三個代表」壯心志,新社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胡錦濤書記帶領我們開創未來新世紀。和諧社會,法制社會,人人歡喜。看藍天下,從小兒垂髫到耄耋白發,《未成年人保護法》讓兒童健康成長;《老年人保護條例》,社會保障系統讓老人安心安逸;《經濟法》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選舉法》讓你行使政治權利;《兵役法》保國為民,《消費者權益法》讓你放心去消費生活。走在街頭,游於園中,無時無刻我們不被法律呵護。
中國的法制歷程,歷盡千載風塵,吐故納新綿延不絕,法制社會人心所向。我深愛的祖國,你的春天鮮花爛漫;法制社會讓你四季如春。

法律伴我成長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可是不知怎麼,看到裡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我幾乎每天都會收看這個節目,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裡有譜,絕對不會發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更要有堅定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勤學苦練,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自己,用優秀思想文化影響自己,激勵自己;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護法的水平,讓法律一直隨著我們成長。

㈦ 初一,觀看《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的政治論文怎麼寫

你把文字抄一下好了

㈧ 建設平安朝陽 法治伴我成長主題徵文

這需要你觀察生活,自己想,別人只能給你去一個死的文章,就就算別人給就是就算別人給你的這個文章多麼好,那它也不屬於你

㈨ 關於《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的案件綜述和專家點評,有關依法治國

您好,我聽說法詒在線是給百姓申冤的,給百姓做主的,給百姓說理的,我希望法治在線能幫上我這個忙

㈩ 今日說法中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

犯罪,犯法它們是兄弟?不,不是。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
犯法,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它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顆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
不要自以為是地說:「我們是未成年人,犯罪沒有關系。」在此,我要嚴肅地告訴你:「不,你說錯了。18周歲以下的我們是不能犯這5種罪的:殺人、放火、搶劫、投毒、故意傷害造成他人重傷。」
不也不要滿不在乎地說:「我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情。」因為,就拿我們認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投毒來說吧。
曾經有多少人這么認為過:毒品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寫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堅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這么認為過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認為它離我們遙遠,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呀。說不定,在無意中,毒品已經走進你的生活。
與法律作朋友,與犯罪作戰斗。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 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