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農田面源污染

農田面源污染

發布時間: 2020-11-22 16:02:00

㈠ 有關農田面源污染的SCI雜志哪個比較容易投

我知道有本 環境保護前沿 挺適合的不過就是不是sci

㈡ 請問對於農田非點源污染,原位控制措施有哪些

如果是真的希望做一些科研,或者尋找一些思路,我建議你還是區知網或者webofscience檢索論文,網路一般能給出的問題只適合初學者,不太沾染過多技術層面的問題。你的問題就是比較具體的技術層面,甚至包括細節。

農田非點源污染,包括營養元素流失,土壤侵蝕,重金屬污染,農葯污染甚至還有地膜之類的,即便是你所說的原位控制,所包含的內容也過於龐大。

原位控制技術,個人對其的理解就是能夠減少過程中的污染物流失風險。

比較靠譜的,目前已經有應用的技術

  1. 水肥一體化技術,這事比較熱門的,歐美一些科技農業發達地區採用的方法,中國很多科技園區也有類似技術,簡單說就是數控技術與農業精準施肥的耦合,從作物生長的角度,分階段合理施肥,將高效肥料與灌溉用水混合,然後通過滴灌或者土壤滲灌的方式,施加給作物,實現養分的高效利用,減少污染的生成。

  2. 化肥緩釋技術,將肥料與緩釋載體結合,令肥料能夠緩慢釋放,這樣能夠控制肥料在環境介質中的濃度,減小流失風險。

  3. 農田擴容技術,主要方法是向土壤中添加無害的介質,令其能夠吸附一定的污染物質,擴充土壤承載力,防治污染物流失或者向垂向遷移。

  4. 秸稈覆蓋技術,這是非常傳統的技術方法,一方面秸稈可以含蓄水源,提高土壤濕度,另一方面秸稈還能夠防治雨水沖刷,減小侵蝕風險,同時也可以吸附部分污染物。秸稈腐爛後也能補充土壤有機質含量,但是秸稈腐爛緩慢,且阻礙農耕。

  5. 此外還有瓦管排水技術等,請自行查詢。

㈢ 請問水稻田、平原旱田、坡耕地農業非點源污染控制有何差異

"點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點的污染源,指工業廢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由排放口集中匯入江河湖泊.如企業,面源污染則沒有固定污染排放點,如沒有排污管網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非點源污染是指在工農業生產與人們的生活中,土壤泥沙顆粒、氮磷等營養物質、農

㈣ 雲南已破解滇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難題嗎

2012年,國家水專項「滇池流域農田面源污染綜合控制與水源涵養林保護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課題獲得立項。作為國家重大水項目研究,由雲南大學、雲南環境科學研究院、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雲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6家單位、160多名科技人員共同參與的「滇池流域農田面源污染綜合控制與水源涵養林保護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的成功實施,為昆明市農業轉型發展及宏觀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撐,更為我國高原湖泊在快速城鎮化下的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學借鑒。

項目組進駐安樂村後,將大面積連片農田按自然徑流分成不同的小匯水區,在小匯水區研發「減肥節水、化肥集水控蝕及蓄廢削污」等面源污染削減和控制技術,建設生態渠、生態潭和集水窖,構建仿腎型收集處理系統等,避免暴雨徑流沖刷農田土壤,收集自然降水並利用節水措施進行補灌,既減少了徑流和污染物的輸出,又緩解了農田生產中的階段性乾旱。

他們還調整農田種植布局。根據花卉、蔬菜品種對水、肥的需求差異,以及不同廢棄物的產生量,研究人員將高耗水耗肥的花卉、蔬菜品種調整到台梯地區域,通過結合滴灌、水肥一體化、寬膜覆蓋和秸稈分散收集處理等技術,減少了農田面源污染的產生與排放。

4年來,項目組在滇池以南的上蒜鎮、寶象河等地,建成萬畝農田面源污染綜合控制示範工程區和萬畝面山水源涵養林保護示範工程區,完成農田減污種植技術推廣示範面積1.3萬畝,建設生態渠道15580米,生態集水潭77個,集水窖390個,田間堆漚池450個。

一直協助研究組開展工作的上蒜鎮農科站站長朱麗,因「萬畝農田面源污染控制示範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工作思路和方式,開始將工作重點放在「環保與農業生產相結合」上。

「過去我們對農戶開展過不少培訓,但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農民需要什麼,培訓的針對性不大。」朱麗說。

在項目組研發技術及其工程示範的引領和指導下,如今晉寧區的農民主動應用和推廣田-溝-潭水肥循環利用、節肥滴灌、寬畦覆膜等技術。不少村莊生態環境得以改變,農戶的素質得以提高。

「科技支撐能幫助農民提高環境意識,建立適合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段昌群說。他指出,以高原湖泊富營養化為代表的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一個關鍵的污染源就是農業農村的污染。因此,解決生態與環境問題的關鍵在農村。「城市的發展,在根本上依託農村給予的資源和環境支持」。

如今,以此研究為基礎形成的各類報告,已被雲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採用,為雲南乃至我國其他類型湖泊的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了科技示範和成功案例。

㈤ 農用地膜殘留造成的耕地環境污染不屬於農業面源污染。

地膜「薄如蟬翼」成污染禍首
農業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全膜覆蓋的糧食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因而農民難以割捨。雖說並非所有地膜都會造成污染,「只要能回收不殘留,就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甘肅省農科院研究員楊虎德說。但是,伴隨著地膜種植面積的急劇擴大,殘留的地膜也越來越多。楊虎德說,這些地膜主要是超薄地膜。
記者在多省調研時發現,只要是鋪膜的農田,就有地膜殘留。甘肅省農業生態保護站的數據顯示,甘肅每畝殘留量最多達14公斤多,殘留量最少的每畝也有5公斤多。
中國農業科學院曾經在對河北邯鄲地區的調查表明,棉田地膜殘留率一般在10%至20%之間。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種植業中,地膜殘留量達到12萬噸。
在黑龍江部分地區主推玉米覆膜技術,超薄地膜覆蓋范圍也隨之增加,牡丹江市西安區溫春鎮,蔬菜大棚內的每根壟都用超薄地膜覆蓋,加大了超薄地膜污染程度。甘肅目前每年各種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已超過10萬噸。據甘肅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07年甘肅耕地地膜累積殘留量已經達到6萬多噸。
監測發現,在我國一些地方,農民為了減少成本,往往使用0 .006毫米的超薄膜,甚至還有0.005毫米的地膜。《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甘肅、黑龍江、寧夏、陝西等地采訪時看到,這種現象比較多見。
據了解,我國1992年制訂的國家標准規定,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應低於0.008毫米。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嚴昌榮說,這個標准只有日本地膜標准厚度的57%,即使如此,不少企業生產的地膜厚度還達不到要求。
張玉輝說,越薄的地膜強度越低,抗拉能力越差,容易老化,更易殘留土壤中,破碎後碎塊更小,難以撿拾,相應產生的地膜殘留量就越大,成為白色污染禍首。
應嚴禁超薄地膜進入農資市場
既然我國糧食生產已經無法離開地膜,一些農業專家認為,為減輕地膜對農業面源的污染,目前只能完善政策,加大力度做好殘膜的回收利用工作。
一是提高現行地膜國家標准,嚴格禁止厚度小於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進入農資市場。我國現行的國家標准要求地膜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甘肅省農科院研究員車宗賢說,國外地膜的厚度一般為0.012至0.015毫米,其抗拉強度比0.008毫米的地膜增加50%至94%,極有利於殘膜回收。所以我國也應該考慮提高地膜國家標准。
二是改進地膜使用方法,提高地膜的重復使用率,降低地膜殘留。同時改進和推廣地膜回收機械。《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研中注意到,多數地方殘膜回收全靠手工作業,要麼手撿,要麼手耙,效率低下。農技人員建議,應研發一種更高效、更先進的殘膜回收機械,提高機械撿拾地膜的效率。
三是建立補償措施,扶持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業。同時,鼓勵開發無污染可降解的新型可替代產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㈥ 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態工程類型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其技術要點是什麼

1 農田生態系統管理措施
農田生態系統是指不同作物的種植制度、耕作方式、農葯化肥施用方法、灌溉制度等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相互組合共同形成的生態系統。控制農業非點源污染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法是採取適當的農田管理方式,如農作物間作套種、少耕、免耕、噴滴灌、控制農葯化肥的用量用法及施用時間等。
1.1 種植措施
採取合理密植、間作、套作和輪作等作物種植體系的科學布局,提高復種指數,減少土地全年和單位面積裸露率,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蝕的強度。農作物種植密度和種植體系視作物品種、播種時間、生育期長短、土壤肥力狀況等而異。平原農區一般種植水稻、麥類、玉米、棉花等,以前兩者密度最高,地面裸露面積小。玉米植株高,株行距大,地面裸露面積大,同時要考慮根系固結土壤的能力。總之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保證作物穩產高產的基礎上千方百計提高作物復種指數,以減輕土壤侵蝕。
1.2 耕作措施
不同的農田耕作方式對土壤養分和農葯流失產生重要影響。在傳統耕作農田中泥沙和養分流失明顯高於免耕農田,由於翻耕,農田土壤中礦化作用強烈,硝酸鹽的淋失明顯大於免耕農田。保護性耕作(如少、免耕)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滲性能、土壤物理結構和土壤生產潛力,減少農田土壤及養分流失。特別是在平原高沙土區,頻繁耕翻會加速有機質的消耗,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和養分耗竭。因此在高沙土地區宜採取以少免耕為主體與傳統耕作相配套的輪耕制。
1.3 土壤培肥措施
為了提高生產力,現今的農戶已基本棄用天然肥料而改用化肥,大量施用化肥加上耕作頻繁,土壤的結構狠容易被破壞,加劇水土流失和淋溶的發生,肥料和養分隨水土流入河道和地下水中,形成非點源污染[4]。因此農田土壤有效的培肥措施可增加農田有機肥源,,不僅可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作物產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狀,增加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增強土壤的抗沖抗蝕能力,進而減弱地表徑流的流量和流速,提高水體環境質量。其主要技術途徑有:採用漚、堆、牲畜過腹等多種形式的秸桿還田技術;畜禽廢棄物集中處理還田技術;吸噴河泥還田技術,結合疏浚河道,開發利用豐富的河泥資源,彌補農田土肥流失所造成的損失。平原高沙土區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利用河道疏浚棄土填塞低塘坑窪,改造中低產田的技術措施,推廣應用獲得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1.4 灌溉措施
平原農區農業用水利用率約為10%,而發達國家如日本為30%。由於地表徑流中養分和農葯流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徑流強度和徑流量,農田使用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減少流入水體的養分和農葯。稻田實行淺濕干灌溉,稻田施肥耕翻後,放水泡田,要避免大水猛灌,控制水量,耕耙後待土壤沉實再栽插秧苗,水稻生長期間根據不同生育期需要,保持田間乾乾濕濕,生長期間,除暴雨漫溢外,農田不排水。這些田間灌溉措施可以減少農田中氮磷的外排污染量。
1.5 化肥控制技術
1.5.1 控制化肥的用量和用法
化肥施用形成的非點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在於化肥的利用率不高,設法控制化肥使用量和提高其利用率是減少養分流失,降低非點源污染負荷最有效的途經。當化肥使用量達到最佳使用量時,農作物對化肥的吸收達到最高,其產量也最高;當使用超過作物吸收能力時,將導致過量養分在土壤中富集、流失,形成非點源污染。按照限氮公式和試驗結果,平原高沙土地區氮肥的平均適宜用量(純氮計)早稻為105kg/hm2,單季稻為120kg/hm2,與當前施肥水平相比較,每季水稻可以節約氮肥75-90kg/hm2。同時也相應減少氮素的流失,降低了農業非點源氮素污染負荷量。研究發現土壤中氮素的利用率與使用的深度和方式具有密切關系[5]。液態施肥迅速為植物生長提供有效養分,但容易淋失,且持續時間短,在作物生長後期會導致養分匱乏,嚴格禁止在暴雨前施肥。
1.5.2 調整肥料施用結構,解決好三個適宜比例
通過合理的N:P:K比例、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施用比例、揮發性氮肥與非揮發性氮肥的比例。為使這三個比例趨於合理化可採取的技術措施有:因此因土因作物施肥,特別是氮肥的適宜用量,應適當減少氮肥用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優化氮磷鉀肥和有機肥之間的比例,適當增加鉀肥和有機肥的比重;實行氮肥深施特別是氨水和碳酸氫銨,防止其揮發損失;選用化肥新品種,如合適的復合肥和長效肥。根據平原農區的經驗,在有機肥保證的情況下,每公頃耕地減少75-150kg氮肥是可行的,其減少量占總使用量的17.22%-34.33%。
1.5.3 使用抑制劑抑制硝化作用
我國水稻對氮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3-38%,主要是施入稻田的氮肥大量損失的結果。目前使用較多的硝化抑制劑是氮肥增效劑,如在德國施用尿素和銨態氮時要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氮(CaCN2)以控制硝化作用的進行。因為石灰氮轉化為碳酸銨需要一定時間,在此過程中產生的雙氰胺對硝化細菌有特殊的抑製作用。
1.5.4 合理施用磷肥
磷肥很容易被土壤所固定,淋溶損失很少。但當土壤受到侵蝕時,表土中相當數量的磷將被帶進水體。因此,能防治土壤侵蝕的所有技術和管理措施都將減少磷素的損失。在水旱輪作中磷肥在旱作上流失量小,旱作因施磷肥增加的磷排出量只佔當年施磷的0.03-0.17%。若磷肥施在稻田,則流失量增至1.31-1.91%。旱作施用磷肥後被土壤固定的磷和形成磷酸鐵鹽的磷素,在稻田淹水後土壤處於還原條件下,磷的溶解度有所增加,有效磷可比旱田提高2-3倍。而田面水中含量不增加,可減少磷的損失。
1.6 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通過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合理用葯、保護天敵等綜合性防治措施減輕病蟲害的危害,減少農葯使用量,從而減輕農葯對水環境的污染負荷。綜合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重點、使用農葯為輔助。生物防治包含誘導與性外激素、生物農葯、絕育等方法,其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符合生態系統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規律。根據病蟲害情況、作物種類和生長狀況選用農葯,嚴格控制農葯的使用范圍、施用量和次數,改進施葯方法。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發展微生物農葯,取代原有劇毒、高殘留農葯,爭取提高生物農葯比例,如用新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取代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每畝僅需用5-6g,效益可觀。
2 建立植被緩沖帶
利用不同植被對土壤養分吸收能力的互補性和對農業非點源污染的截留、過濾能力,在農田與水體之間建立合理的林帶或草地過濾帶將農田與水體隔開,可以有效地減少農田地表和地下徑流帶來的非點源污染物。在平原地區建立植被緩沖帶最常見的模式是農田防護林帶,合理的林帶不僅可以固岸護坡滯緩地表徑流,固持土壤顆粒,同時可大量吸收地表和地下徑流中氮、磷等營養元素,減少農田生態系統養分流失及由此而產生的水質污染。國外研究發現,氮在岸邊植被帶的截留率為89%,而農田作物的截留率僅為8%,磷的截留率分別為80%和41%,可見喬木植被帶截留和調節控制氮、磷的能力比農作物強得多。因此,在農田防護林帶規劃和設計中,在考慮其防風固沙、改善氣候、防禦自然災害等宏觀生態功能的同時,還要結合當地農業非點源污染的特點和規律,在樹種選擇、林帶寬度、范圍以及林帶模式設計中,應盡量選擇多吸收、過濾、截留農業非點源污染的樹種和模式,達到生態調節功能、污染防治功能、景觀功能與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
3 濕地生態工程
在農田生態系統增加一些濕地面積,可以有效地消減農業非點源的污染負荷。廣大農村地區存在的多水塘景觀(在農村和農田中人工修建許多面積不大的水塘)在截留農田中氮、磷及農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150個人工水塘的巢湖水流域,水塘面積不到5%,但可以截留該區域徑流中90%的養分。自然濕地系統還能豐富生境與景觀的多樣性,在維持農田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也可利用廢窪地、坑塘建立人工濕地系統,特別適用於村鎮生活污水、畜禽廢棄物以及農田非點源污染物的凈化,既節約土地,又節約成本。
人工濕地是一種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類似沼澤的系統,在一定長寬比、一定坡度的地塊中,由土壤和填料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體的填料縫中或在床體表面流動,床體表面可種植蘆葦或鳳眼蓮等植物,形成一個獨特的動植物生態系統,它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來實現污水的凈化,如在表面種植蘆葦則稱蘆葦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根據河海大學研究提出的濕地生態工程產業化開發模式,蘆葦人工濕地生態工程:日處理廢污水量1萬噸,污水停留時間7天,佔地面積25.7hm2,基建投資1690萬元(其中征地費用1540萬元),年產蘆葦816.7噸(乾重),蘆葦收購價300元/噸(乾重),COD、總氮、總磷去除率分別為80%、60%、和50%,管理費用0.02元/m3。
總的來說,濕地作為陸地釋放某些物質的過濾器的功能已備受關注,利用濕地處理污水和污泥已取得一定成果[6]。濕地生態工程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易於維護管理,運行比較穩定,處理效果好,不僅能吸納大量有機物,還能除去農業非點源污染帶來的氮、磷等植物營養類污染物質。

[參考文獻]
[1]. 張水龍等,流域農業非點源污染的控制對策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2,9(4)38-40
[2]. 賀纏生等,非點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環境科學,1998,19(5)87-91
[3]. 鮑全盛等,我國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研究進展,環境科學進展,1995,3(3)31-36
[4]. 伍世良,香港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1,8(4)86-90
[5]. 艾應偉等,N肥深施深度對小麥吸收利用N的影響,土壤學報,1997,34(2)146-151
[6]. 李貴寶等,濕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點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中國水利,2003,4A 51-52

㈦ 河流廊道對於農田面源污染的生態效應生態作用是什麼從植物吸收作用,阻隔作用論述(樹冠地表草本植被等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
近20年來, 國外在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實踐中,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得到了較大發展。國內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 對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進行了集成及創新, 尤其針對我國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 開展了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 取得了較好進展。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是一種研究較為廣泛的污水處理系統。它是在自然濕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污水處理生態工程技術, 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5−6]。澳大利亞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製的「FILTER」污水處理系統則是一種「過濾、土地處理與暗管排水相結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統」。其特點是過濾後的污水都匯集到地下暗管排水系統中, 並設有水泵, 可以控制排水暗管以上的地下水位以及處理後污水的排出量[7]。「FILTER」系統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好, 其運行費用低, 特別適用於土地資源豐富、可以輪作休耕的地區, 或是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地區。毛細管滲濾溝污水處理, 是一種基於土地的地下污水滲濾處理系統, 它利用了自然凈化能力, 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小規模污水處理工藝, 特別適用於污水管網不完備的地區, 是一項處理分散排放的污水的實用技術。
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是近年在法國和智利發展起來的一項針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 該工藝僅通過向土壤處理系統中接種蚯蚓, 改善生態濾池的處理環境, 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適宜用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8]。李軍狀等[9]採用塔式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對集中型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 該系統對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6.7%、91.3%、72.4%和96.2%。不過, 如何長期保持蚯蚓良好的活性, 是該技術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另外, 對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的長期運行效果, 尚需檢驗。
穩定塘處理系統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的, 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總稱, 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10]。Babu等[11]的研究證明, 其建造的藻類穩定塘的主要除N機理是硝化−反硝化、藻類對N的利用以及礦化作用。趙學敏等[12]對滇池流域大清河生物穩定塘系統中的水質凈化效果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 生物穩定塘系統對TN、TP、NH4+-N、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別達29.29%、48.68%、33.68%、68.14%和71.25%。
生物膜處理技術是近幾十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污水處理方法。生物膜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功能, 採取人工措施來創造更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環境, 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以提高對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降解效率。吳迪等[13]對改進後的「一體化生物膜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進行了實際應用, 監測結果表明, 其對COD、BOD、NH4+-N、TN、TP和SS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5.6%、85.9%、86.7%、63.9%、69.3%和85.5%。吳永紅等[14]系統研究了自然生物膜對於N、P等營養元素的去除效果和機理。其N、P去除機理首先是生物膜利用沉積於膜上的有機物為營養物質, 將一部分物質轉化為細胞物質, 進行生長繁殖, 成為生物膜中新的活性物質; 其次由於生物膜的蓬鬆的絮狀結構, 微孔多, 表面積大, 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2.2 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
生活垃圾、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等是我國農村主要的固體廢棄物, 實現農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是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由於生活垃圾來源和成分復雜, 目前的主要處理方式以「村收集−鎮轉運−縣(市)集中處理」為主, 大部分被集中填埋或焚燒, 少部分與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等進行堆肥化處理。高溫堆肥過程中如何減少N的損失是高溫堆肥要解決的關鍵技術。
農作物秸稈是農村主要的固體廢棄物, 目前其資源化率還比較低, 部分地區農作物秸稈的焚燒已導致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尤其在我國的東部地區。目前, 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以還田為主, 包括部分還田或全量還田。隨著作物收獲機械的改進, 秸稈全量還田已成為主要還田方式。此外, 秸稈打捆收獲後用作能源、建築材料、花卉盆缽等新型資源化方式也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畜禽糞便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已經成為經濟發達地區或水環境敏感地區優先控制的污染源。在中國的傳統農業中, 畜禽糞便是優質的農家肥, 不僅能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也能改善土壤物理化性質, 是中國農業數千年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畜禽糞便資源化的主要途徑是農肥化, 固體部分經發酵後生產優質有機肥, 再進行還田以實現循環利用。液體部分目前主要處理方式包括厭氧發酵生產沼氣, 或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工程進行凈化, 或與農村的固體廢棄物如秸稈、生活垃圾等進行聯合發酵。其中沼液的安全處置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3 農業化學品減量化技術 2.3.1 化肥減量化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國家, 肥料的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大多數養分隨徑流、滲漏和揮發等途徑損失掉了, 不僅浪費了資源, 而且
加劇了水體富營養化。因此, 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研究減量施肥技術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主要的化肥減量技術有以下幾種:
氮肥運籌優化技術: 在施氮量相等的情況下, 合理調整基追肥的分配比例, 如太湖流域的稻田土壤, 基於目前常規施肥量, 將基肥施用量削減20%, 可有效地協調當地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15]。Qiao等[16]的研究證實, 在太湖地區水稻產區通過兩年連續試驗, 消減50%的施氮量(相對於常規施氮量)並未顯著影響水稻產量。何傳龍等[17]在巢湖地區根據蔬菜地養分供應能力和甘藍的營養特性, 運用減量平衡施肥技術, 使肥料施用量減少30%, N、P、K肥利用率分別提高27.3%、23.4%和23.5%, N、P淋失量分別減少90.0%、78.4%。但是此類研究一般局限於較短時間, 對於長期減量施肥對作物產量有何影響, 尚需進一步探明。
種植制度優化技術: 比如稻麥輪作制中引入豆科綠肥, 既可降低旱季的施氮量, 又可補充稻季的氮素。在太湖地區進行的水稻−紫雲英輪作試驗結果表明, 冬季將小麥改為紫雲英, 稻季不施用化學氮肥, 水稻產量可達到農戶常規產量的95%左右, 如果補充農戶施氮量的30%, 則可獲得與農戶正常產量相當的產量, 或略有增產[16]。王靜等[18]在滇池流域蔬菜產地的調查表明, 合理的輪作模式可減少蔬菜地N、P的盈餘量。
緩控釋等新型肥料技術: 緩控釋肥料中養分的釋放與作物養分需求比較吻合, 養分的釋放供應量前期不過多, 後期不缺乏, 具有「削峰填谷」的效果, 可以大大降低向環境排放的風險。田琳琳等[19]在太湖流域大田蔬菜地的試驗結果表明, 在蔬菜生產中, 「低量控釋肥+低量化肥」是兼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施肥模式。但是目前緩控釋肥費用相對普通化肥較高, 限制了其廣泛使用。
施加土壤改良劑控制N、P流失: 生物質炭(biochar)由於其良好的吸附性能、低廉的成本以及良好的生物親和性, 將其運用於農田營養鹽釋放控制, 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20]。Ding等[21]在農田表層20 cm的土壤施加0.5%的生物質炭, 可以減少15.2%的NH4+-N損失量。姬紅利等[22]以滇池設施農業土壤和坡耕地土壤為研究對象, 採用外源施用土壤改良劑(硫酸亞鐵、硫酸鋁和聚丙烯醯胺)和土壤消毒劑(五氯硝基苯)的辦法, 研究了土壤改良劑對土壤解吸過濾液中TP和TDP濃度變化的影響。野外田間試驗表明: 施加改良劑後, 徑流雨水中TP和TDP值明顯降低, 上述土壤改良劑的施用對降低P流失具有明顯效果。但是其經濟性與環境風險如何尚待進一步研究。 2.3.2 農葯減量化與殘留控制技術
在化學農葯減量施用方面, 當前主要發展趨勢是由化學農葯防治逐漸轉向非化學防治技術或低污染的化學防治技術。近年來, 江蘇省多家單位聯合開展水稻化學農葯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針對水稻螟蟲、灰飛虱、條紋葉枯病與紋枯病等重大病蟲害, 研究開發了多項無公害關鍵技術, 在水稻核心示範區減少了30%農葯用量。盧仲良等[23]選用高效低毒的三唑磷、丙溴磷、井岡黴素、噻嗪酮、毒死蜱等葯劑進行施葯, 增產6.97%。在農葯殘留生物降解方面, 國內外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各種降解農葯的微生物菌株相繼被分離和鑒定, 用以降解有機磷、有機氯和三嗪類除草劑、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等多種農葯。近年來伴隨著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構建高效工程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將高效降解農葯酶的基因構建到載體上, 經轉化獲得工程菌, 以期提高具降解作用的特定蛋白或酶的表達水平, 從而提高降解活性。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大多數研究以實驗室研究為主, 降解機理研究不夠深入, 中間產物難以檢測, 技術零散、集成度低、配套性差和展示度低等仍然是目前我國集約化農田農葯減量化與殘留控制需求中的突出問題。
2.4 污染物質的生態攔截技術
農業面源污染物質大部分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 在其進入水體前, 通過建立生物(生態)攔截系統, 有效阻斷徑流水中的N、P等污染物進入水環境, 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技術手段。國外主要是設置寬廣的生物隔離帶來控制N、P的徑流遷移, 如加拿大一種「草地−樹木過濾帶系統」, 可以顯著降低徑流的污染物含量[25]。楊林章等[26]結合太湖地區實際情況提出了生態攔截型溝渠系統, 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組成, 能減緩流速, 促進流水攜帶顆粒物質的沉澱, 有利於構建植物對溝壁、水體和溝底中逸出養分的立體式吸收和攔截, 從而實現對農田排出養分的控制。溝渠系統對農田徑流中TN、TP的去除效果分別達到48.1%和40.2%。但是, 在生態溝渠的農田規劃和設計標准、兩側及岸邊植物品種篩選及空間配置技術、水生經濟植物的品種篩選及空間配置技術、浮床植物的肥葯管理技術、浮床植物殘體的再利用技術以及植物的高效N、P利用機制等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㈧ 綠地認領計劃是如何促進生態環境美化的

土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措施
(一)加強林業生態體系建設
突出以生態建設為首要任務,在確保造林數量、質量的同時,全面提升林業生態建設質量。規劃期內,繼續保護好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嚴禁採伐,搞好培育管理,提高生態功能;通過新造生態林、改造低產林和封山育林,繼續搞好沿河兩岸等水源地、主要公路兩旁綠色通道建設;建設以森林群落為主體,構築與城鎮環境治理、江河治理和景點建設相適應的林業生態體系,改善城鎮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農田生態環境保護
以耕地資源永續利用為目標,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建設與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生態型農業生產發展體系,促進傳統農業經濟向資源型、知識型和網路型高效持續生態經濟的轉型;通過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提高土地肥力,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加大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力度,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農葯和生物源農葯,積極治理白色污染,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田生態環境。
對25度以上的陡坡地應按國家有關政策盡快實施退耕還林,對25度以下的坡耕地必須加強綜合治理,嚴格治理水土流失。
(三)加強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加大各支流的水污染治理力度。依靠科技進步,提升改造傳統工業,控制工業污染源,加強工業點源治理和大氣污染防治,有效削減有害氣體和煙塵排放量,全面加強廢水、廢氣和固體污染物的控制、治理和綜合利用。加強建設用地綠化和推進村莊整治、綠化與美化,改善農村居住環境。促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鄉鎮企業向農副產品加工轉移,因地制宜實行污染集中控制,嚴防工業污染向農村蔓延。
(四)加強礦山環境保護
嚴格按照礦產資源規劃設置礦業權,實施礦山准入准出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礦山環境補償機制,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強化礦山企業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責任,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五)科學規劃實施土地生態建設重點工程
規劃期間,重點做好鎮域內垃圾處理廠規劃建設。
應保障工程實施資金,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實用技術推廣納入工程建設計劃;強化技術管理過程;利用生態經濟技術指標指導、驗收、考評工程建設成果。
(六)制定生態補償辦法形成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政策精神,按照「商品有價,服務收費」和「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一個生態補償辦法,並盡快實施,從經濟上保障生態建設的長期性。
(七)加強制度建設和執法,強化生態環境監控
加強土地利用方針、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和完善各級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責任制;鼓勵進行生態建設的行為,保障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增強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應用信息技術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自動監控,開展對資源與環境的動態監測和及時預警,建立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應急系統,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
嚴格執法,對不合環境保護的項目、工程和工礦企業,該關閉的堅決關閉,該整改的一律整改。
(八)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積極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宣傳,讓人們認識到土地生態建設是牽涉到自然、經濟和社會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只有從生態經濟系統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出發,追求綜合效益最佳,才能既促進生物環境質量的改善,又可在生物環境質量的改善中促進經濟的發展,達到生態經濟的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

㈨ 丘陵山地區土地整治在控制水土流失及農田面源污染中有哪些作用

植被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修建梯田可以增加下滲,減少地面徑流,和侵蝕,從而減少農田面源污染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