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污染源反問題

污染源反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3-01 14:14:56

A. 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及危害

環境污染及其後果
如前所講,環境污染是指由於對生態系統有害的物質進入環境後對生態<br>
系統造成的干擾和損害的現象,簡稱污染。具體來說就是,有害物質或有害<br>
因子進入環境並在環境中發生擴散、遷移、轉化,並跟生態體統的諸要素發<br>
生作用,使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br>
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燒,使大氣中的顆粒物和SO2<br>
濃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腐蝕材料,給人類社<br>
會造成損失;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體質量惡化,危及水生生物<br>
的生存,使水體失去原有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價值。<br>
環境污染除了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外,污染物的積累和遷<br>
移轉化還會引起多種衍生的環境效應,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br>
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br>
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br>
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br>
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br>
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br>
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br>
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br>
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br>
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br>
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br>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br>
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br>
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br>
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br>
② 環境污染的原因<br>
總的來說,環境污染可以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動的結<br>
果,或是這兩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火山噴發,往大氣中排放大量的粉<br>
塵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同樣也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但通常情況下,環<br>
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類活動,特別是社會經濟活動引起的。我們平常所指的<br>
就是這類源於人類活動的環境污染。人類活動之所以會造成環境污染,是因<br>
為人類跟其他生物有一個根本差別:人類除了進行自身的生產外,還進行更<br>
大規模的物質生產,而後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沒有的。由於這一點,人類活<br>
動的強度遠遠大於其他生物。例如,對生態系統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僅取<br>
用滿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類對水的利用則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br>
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態系統所有的水都不夠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稱為污染<br>
源。各種污染源的情況將在第四節講述。<br>
對環境污染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根據受污染的環境系統所屬類型<br>
或其中的主導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br>
所處的社會領域,可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br>
的形態或性質,可分為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雜訊污<br>
染、輻射污染等。<br>
<br>
③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br>
污染物進入環境後,會發生遷移和轉化,並通過這種遷移和轉化與其他<br>
環境要素和物質發生化學的和物理的,或物理化學的作用。遷移是指污染物<br>
在環境中發生空間位置和范圍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伴隨著污染物在環境中<br>
濃度的變化。污染物遷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物理遷移、化學遷和生物<br>
遷移。化學遷移一般都包含著物理遷移,而生物遷移又都包含著化學遷移和<br>
物理遷移。物理遷移就是污染物在環境中的機械運動,如隨水流、氣流的運<br>
動和擴散,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等。化學遷移是指污染物經過化學過程發生<br>
的遷移,包括溶解、離解、氧化還原、水解、絡合、螯合、化學沉澱、生物<br>
降解等等。生物遷移是指污染物通過有機體的吸收、新陳代謝、生育、死亡<br>
等生理過程實現的遷移。有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屬元素、有機氯等穩定的<br>
有機化合物)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難排出生物體外,這些物質就會在生物<br>
體內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一步富集,使得生物體中該污染物的含量達到物<br>
理環境的數百倍、數千倍甚至數百萬倍,這種現象叫做富集。<br>
污染物的轉化是指污染物在環境中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作用改變其<br>
存在形態或轉變為另外的不同物質的過程。污染物的轉化必然伴隨著它的遷<br>
移。污染物的轉化可分為物理轉化、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物理轉化包<br>
括污染物的相變、滲透、吸附、放射性衰變等。化學轉化則以光化學反應、<br>
氧化還原反應及水解反應和絡合反應最為常見。生物化學轉化就是代謝反

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受其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它所處的環境條件的影
響,其遷移的速率、范圍和轉化的快慢、產物以及遷移轉化的主導形式等都會變化

B. 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來源與致因

空氣污染來自自然和人因污染源。然而,全球人因污染物,即燃燒、建設、采礦、農業和戰爭正在顯著增加。

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致因之一。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墨西哥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空氣污染源。

主要固定污染源包括化學工廠、燃煤發電廠、煉油廠、石化廠、放射性廢料處理活動、焚化爐、大型養殖場(奶牛、豬、家禽等)、聚氯乙烯工廠、金屬冶煉廠、塑料廠和其它重工業。當代農業活動空氣污染來自伐木和焚燒,以及播撒殺蟲劑和除草劑。

每年約有4億噸有害物質產生。美國一國就產生2.5億噸。美國佔世界人口不足5%,但卻產生約世界25%的二氧化碳,,產生約30%的垃圾。到了2007年,中國接替美國成為世界上二氧化碳最大製造國,但人均污染量依然很低——在世界上排名第78位。

一些更為常見的土壤污染物有有機氯化合物、重金屬(如可充電電池中的鉻、鎘,塗料、航空燃油和一些中汽油的鉛)、甲基叔丁基醚、鋅、砷、苯。《致命收割》(Fateful Harvest)收集了一系列報告,於2001年出版,揭示了回收工業副產品被廣泛用於肥料,導致土地受到各種金屬污染。

普通的堆填使得各種化學物質進入土壤(常常是地下水),在1970年之前堆填在歐美沒有監管。多氯代二苯並二惡英被釋放,即俗名二惡英,如2,3,7,8-四氯二苯並二惡英。

污染物也可能源自自然災害。例如,熱帶氣旋常常使得垃圾混入水源,破損的遊艇或汽車會漏油。當沿海石油平台或煉油廠出現事故時,大規模環境破壞就會出現。一些污染物,如核電廠或油輪出現事故時會製造廣泛散布的嚴重污染。

就噪音污染來說,機動車排第一位,在全世界范圍內製造了約90%的噪音。



(2)污染源反問題擴展閱讀:

形式

污染的主要形式如下,包括相應的污染物:

1、空氣污染:將化學和顆粒物釋放進入大氣。常見的有害氣體有工業和機動車釋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和一氧化氮。光化學物質如臭氧和煙霧可以由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與陽光反應生成。顆粒物或細微粉塵則由它們的微米大小,即PM10to PM2.5來決定。

2、光害: 包括光線侵犯、照明過度和天文干擾等。

3、亂丟垃圾: 將人造物亂扔到公共和私人場合下。

4、雜訊污染: 包括道路雜訊、飛行器雜訊、工業雜訊以及高強度聲納。

5、土壤污染即化學物質被潑灑進入土地。最顯著的土壤污染物有碳氫化合物、重金屬、甲基叔丁基醚、除草劑、殺蟲劑和有機氯化合物物質等。

7、放射性污染來自二十世紀發現的核物理,如核電站或核武器研究、製造和使用。(見α粒子和錒系。)

8、熱污染是由於人類活動導致自然水體溫度改變,如將水用於電廠冷卻。

9、視覺污染包括高架高壓線路、公路廣告牌、地理破壞(如露天開采),填埋垃圾、城市固體廢棄物或太空垃圾。

10、水污染將商業和工業廢水(故意或遺漏)排泄如水體表面;將未經處理的居家垃圾、化學物質,如氯排放進入水體。將垃圾和污染物釋放進入地表徑流後流入水源(包括城市徑流和農業徑流,後者包含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垃圾進入地表水;富營養化等。‍

C. 反問題本質理論缺陷

顧名思義,反問題是相對於正問題而言的。以前面所舉的「盲人聽鼓」反問題為回例,它的答正問題就是要在已知鼓的形狀的條件下,研究其發聲規律,這在數學物理歷史上已經研究在先,而且比較成熟。此時鼓的所有譜都能通過一套演算法利用計算機算出來。如何區分某個問題的「正」「反」?這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准,但是我們可以粗略地這樣理解:世間的事物或現象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自然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因果順序,等等。所謂正問題,一般是按著這種自然順序來研究事物的演化過程或分布形態,起著由因推果的作用。反問題則是根據事物的演化結果,由可觀測的現象來探求事物的內部規律或所受的外部影響,由表及裡,索隱探秘,起著倒果求因的作用。可以看出,正、反兩方面都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D. 什麼是反問題

就是一道題你可以按照正常的順序來解答,而現在是反問的方式來提出來你按正常的順序解答出來的最開始的問題,這就是反問題

E. 環評中的污染源強問題

部分污染源強計算公式及經驗數據
理論計算so2和煙塵的量
so2=1.6ws
w--內燃煤量
s--含硫率
煙塵=w*a%*b%(1-a)
a--煤中灰份容的百分含量,
b--煙塵占灰份的百分含量,與燃燒方式有關,對鏈條爐為10%-20%
a--除塵裝置去除效率
對於非熱電廠鍋爐污染源強計算經驗數據:
煙氣產生量:1~1.2倍體積的煤耗量(只適用於非熱電廠的中小型鍋爐)
煤渣量:0.2~0.25的煤耗量
其他經驗數據:
1t原煤燃燒可以製成約5.6t蒸汽
160萬大卡油鍋爐相當於2.63噸蒸汽鍋爐
水膜除塵用水量約為 12*鍋爐噸位/d
染缸冷卻水用量為機缸用水量的10%~20%

F. 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技術

1.3.1.1 地下水污染源識別技術

污染源解析體系的建立,主要是污染源解析方法的建立,自20世紀中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對污染物在含水層中的運移、控制、修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隨著正問題研究方法以及理論的成熟,污染源識別的反問題逐漸成為研究的重點。源解析的方法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和受體模型(Receptor Model)。前者以污染源為研究對象,後者以污染區域為研究對象。由於擴散模型需要預先知道污染源的排放量,進而研究污染物的濃度分布或反應機理,但實際情況中我們往往便於得到污染物現狀分布,而源的分布以及排放信息較難獲得。受體模型通過分析源和受體的理化性質識別可能的污染源和源對受體各成分或各監測點的貢獻。20世紀60年代,國外首先在大氣領域開始了受體模型的研究,形成一套定性、定量的方法解析污染源,這些方法逐漸在土壤及水環境污染源解析中得到廣泛應用。受體模型是相對於正向的擴散模型(源模型)而言,是一個反演未知參數的過程,污染源解析現階段沒有明確統一的定義,簡稱源解析、源識別,環境中各種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信息蘊藏著各污染源的特徵信號,根據目標環境中檢測到的信號,利用污染源與環境之間的「輸入-響應」關系,結合實際條件判別、解析與評價污染物的來源、位置、排放強度和時間序列等要素即污染源的識別。

1.3.1.2 污染源解析數值模擬技術

地下水溶質運移反問題的研究起源於研究數理方程反問題,地下水污染源解析反問題求解也從其中借鑒而來,其反演演算法主要有優化-模擬、概率統計等。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Wagner(1992)首先在數值模擬基礎上,結合線性規劃與最小二乘法,將數值模擬的污染物濃度以響應矩陣形式嵌入優化模型中,進行地下水污染源的識別;Aral和Guan(2001)運用響應矩陣識別地下水污染源,並證明該方法比運用線性規劃方法更有效;Mahar和 Datta(1997)利用優化地下水監測系統來提高污染源識別的效率,利用監測井獲得的數據運用於非線性優化模型中獲得更精確的污染源預測;Atmadja和Bagtzoglou(2001)總結了污染源識別中的數學方法,將方法歸納為優化法、解析解法及概率統計方法和地學統計法。

Datta和Chakrabarty(2009)採用了模擬模型外部鏈接優化模型的方法識別污染源;Singh(2004)等利用人工神經網路法識別未知的污染源,同時研究了遺傳演算法解二維源解析優化模型;Khalil等(2005)綜合利用4種模擬方法(人工神經網路(ANNS)、支持向量機(SVMS)、投影局部加權回歸(LWPR)、相關向量機(RVMS))建立了相對復雜和耗時的數學模型,模擬地下水中硝酸鹽濃度分布。Wang和Zabaras(2006)利用貝葉斯級數法解對流彌散方程,推導過去某一時間污染物濃度分布,研究了地下水連續滲流的污染來源;Bashi-Azghadi等(2010)利用多目標優化模型——非劣排序遺傳演算法Ⅱ,鏈接到MODFLOW和MT3D模型中進行污染源識別,利用並行支持向量機和人工神經網路識別主要污染物。同時還有眾多學者對地下水污染源位置及排放時間序列進行解析。

國內針對污染源解析的研究不多,多集中在地表水及水力參數識別領域。地下水方面,國內學者運用水動力-水質耦合模型,建立了基於貝葉斯推理的污染物點源識別模型,通過馬爾科夫鏈蒙特卡羅後驗抽樣獲得了污染源位置和強度的後驗概率分布和估計量,較好地處理了模型的不確定性和非線性,在反演結果的可靠性和估計的精度方面採用貝葉斯推理和抽樣方法獲得的反問題的解具有信息量大,能給出環境水力學參數的後驗分布且估計精度高的優點,該方法適用於水文地質條件以及水流運移過程相對復雜的多點源解析。

Sidauruk等(1998)提出一種基於解析解的反演方法,該方法只需要合理的污染濃度序列,可以預測彌散系數、水流流速、污染源濃度、初始位置和污染開始時間,利用參數與濃度對數之間的相關系數,取得參數值,但是由於運算基於解析解,該方法只適用於地層條件簡單的均質含水層。Skaggs和Kabala(1994)在一維飽和均質非穩定流模型中運用TR方法,利用復雜的污染物濃度序列,在其他條件未知的情況下,開展源解析工作,指出該方法對數據四捨五入的誤差並不敏感,但精度受污染羽測量誤差影響明顯。

1.3.1.3 污染源解析多元統計法

多元統計方法從統計數據中分析各水質點潛在相關關系,結合實際條件揭露水文地質條件,在污染源解析應用中,無須事先知道污染物源成分譜,適用於水文地質條件簡單,觀測數據量較大,污染源和污染種類相對較少的地區,其優點是運用簡便,可廣泛應用統計分析軟體進行計算,在實際應用中,多元統計方法只能識別5~8個污染源。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FA)是研究相關陣或協方差陣的內部依賴關系,它將多個變數綜合為少數幾個因子,以再現原始變數與因子之間的相關關系。FA法使用簡單,不需要研究地區優先源的監測數據,在缺乏污染源成分譜的情況下仍可解析,並可廣泛使用統計軟體處理數據。其不足之處在於需要輸入大量數據,而且只能得到各類元素對主因子的相對貢獻百分比。

(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常用的數據降維方法,應用於多變數大樣本的統計分析中。該方法是對所收集的資料作全面的分析,減少分析指標的同時,盡量減少原指標包含信息的損失,把多個變數(指標)化為少數幾個可以反映原來多個變數的大部分信息的綜合指標。

(3)聚類分析法

聚類分析又稱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它是研究(對樣品或指標)分類問題的一種多元統計方法,即把一些相似程度較大的樣品(或指標)聚合為一類,把另一些彼此之間相似程度較大的樣品(或指標)聚合為另一類。根據分類對象不同,可分為對樣品分類的Q型聚類分析和對指標分類的R型聚類分析兩種類型。聚類分析可用SPSS軟體直接實現,在水質時空變異、水化學類型分區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4)矩陣數據分解法

利用矩陣分解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分析方法很多,如主成分分析(PCA)、獨立分量分析(ICA)、奇異值分解(SVD)、矢量量化(VQ)、因子分析(FA)等。在所有這些方法中,原始的大矩陣被近似分解為低秩的V=WH形式。正定矩陣分解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非負矩陣分解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和非負約束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with Non-negative Constraints,FA-NNC)是在矩陣中所有元素均為非負數約束條件之下的矩陣分解方法,三者在求解過程中對因子載荷和因子得分均做非負約束,使得因子載荷和因子得分具有可解釋性和明確的物理意義。

(5)混合多元統計法

目前應用的混合多元統計法主要有因子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相結合,因子分析法與化學質量平衡法相結合,因子分析、化學質量平衡法與多元線性回歸3種方法相結合,以上幾種方法也可以和聚類分析或GIS相結合以提高分析結果的准確性。其中因子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結合在水和沉積物污染源的辨析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1.3.1.4 污染源解析化學質量平衡法

化學質量平衡法(CMB)於1972年由Miller等(1972)第一次提出。CMB法在大氣領域的應用已趨於成熟,美國EPA開發了一系列CMB模型,並得到廣泛的應用。CMB法是基於質量守恆的方法,利用源和受體化學組成的監測數據建立質量平衡模型以定量計算各污染源對地下水中污染物濃度的貢獻率。CMB方法的應用必須滿足幾點假設條件:①特徵污染物成分從源到匯不發生化學反應;②化學物質之間不發生反應;③對受體有明顯貢獻的源均被納入模型;④與不同源的成分譜線性無關;⑤測量誤差是隨機誤差且符合正態分布。主要利用污染源組分濃度與采樣點數據中各污染組分的濃度求線性和,構成一組線性方程,計算各污染源對取樣點的貢獻率。

設通過采樣分析檢測點處成分i的濃度為Xi(mg/L),總共有j個污染源排放點,各排放點處i污染物濃度為Cij,各排放點處成分i對最終監測點處的貢獻百分比為Pij,則

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管理:以吳忠市金積水源地為例

式中:i——檢測點處各不同組分數;

j——污染源的個數;

Xi——檢測點測得的成分i的濃度值;

Cij——污染源j點處i組分的濃度;

Pij——各j污染源對檢測點處i成分的貢獻率。

根據選擇測定的組分可建立i個方程,當i≥j,聯立方程組原則上可求出Pij,確定各污染源的貢獻率識別主要污染源。

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CMB法是否適合運用於地下水污染源解析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1.3.1.5 解析法與GIS相結合法

各種解析方法能夠與GIS相結合,從時空上反映刻畫污染過程,並為解析提供數據和圖像;GIS最初主要應用於空間分析、顯示和制圖。利用GIS軟體的空間分析功能,分析地下水水質組分空間分布狀況,繪制等值線圖,直觀地反映污染源與地下水水質的相關關系。國內外學者運用GIS技術和多元統計方法對表面水污染進行空間分析及源解析。Ouyang等(2006)分析了表面水水質的季節變化,並根據不同季節找到影響水質的重要因子。Zhou F等(2007)結合多元分析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統(GIS),對香港東部海灣海水污染的時空分布特徵進行研究,並進行了污染源識別工作,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利用聚類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減小了數據測量誤差,確定了特徵污染物以及各污染物主要來源。

1.3.1.6 定性及半定量方法

定性及半定量方法主要應用於 PAHs(多環芳烴)解析,迄今已發現的200 余種PAHs中有相當部分具有致癌性和致突變性(Christensen et al.,2007),PAHs主要通過大氣沉降、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石油的溢漏等途徑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從而導致飲用水水源污染。PAHs 是目前水環境中致癌化學物質中最大的一類(Mnzie et al.,1992)。因此,對環芳烴來源進行解析,進行地下水污染防控也是研究的重點。

G. 發現新的污染源出現我們應及時怎麼做

遇到霧霾天氣我們應該怎麼做?
一、減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兒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易感人群應盡量減少出門,或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一定要戴口罩,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歸來後,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膚.
二、減少戶外鍛煉.霧霾天氣氣壓低,能見度低,空氣中懸浮大量塵埃等有毒顆粒,患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應盡量避免戶外鍛煉,以免誘發慢性病發作或加重.
三、關閉門窗.由於霧霾天氣時,空氣中的污染物難以消散,在大霧的天氣應緊閉門窗,避免室外霧氣進入室內污染室內空氣,誘發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大家可以選擇乘坐公交地鐵方式出行,減少汽車
尾氣的排放,減少霧霾,還大家一片藍天.
四、少抽煙.卷煙、雪茄和煙斗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會產生很多屬於PM2.5范疇的細粒物,煙草煙霧含有7000多種化合物,其中包括69種致癌物和172種有害物質,會嚴重危害抽煙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煙」受眾的身體健康,在這種灰霾天氣下,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煙者近幾日不論是外出還是呆在室內,應當盡量少抽煙.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
五、做好個人衛生.出門後進入室內要及時洗臉、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帶的污染殘留物,以防止PM2.5對人體的危害.洗臉時最好用溫水,利於洗掉臉上的顆粒.清理鼻腔時可以用干凈棉簽沾水反復清洗,或者反復用鼻子輕輕吸水並迅速擤鼻涕,同時要避免嗆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體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六、清淡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夠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還可以多吃點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製潤喉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解決嗓子乾燥、咳嗽的問題,同時減少空氣污染對肺部的危害.
我們能為環境做些什麼?
一、首先我們要樹立環保意識,意識指導行為,只有當自己有了環保的意識才能有真正的環保行動!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很多來減少環境的污染,這些您都知道么?電視聲音不要開太大,夏天空調溫度不要開的太低,衣服可以攢著一起洗等等這些您都做到了麽?
三、選擇家居生活用品時選擇節能產品(節能燈泡、節能洗衣機、節能電冰箱等),這些不光可以節能還可以省電費,是一筆可觀的額外收益哦.
四、家居用電,工廠用電我們可以選擇,太陽能光伏發電,風能發電這些清潔能源.
通過我們的努力學習和學以致用,以及政府對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大力支持,相信在市民共同的努力下,霧霾天氣終將成為歷史,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會大大提高.

H. 如何解決基層網格反映的污染源問題

「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藉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物體)中,通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將環保領域物聯網整合起來,可以實現人類社會與環境業務系統的整合,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慧。

環保網格員巡查砂石料場時,發現物料覆蓋不嚴。網格化員第一時間用手機拍照取證,並找到料場負責人,協調解決問題。勸告無效後,他迅速將情況上報上級網格。鎮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站站長受理後,迅速趕到現場,9時許,問題得到解決,並記錄備案。

發揮網格化管理全覆蓋、無死角的特點,由網格員發現並及時解決環保問題,目前在鄭州市已成為常態。 8月以來,該市依靠網格員解決各類環保問題上千件。

結合環保攻堅需要,今年,鄭州市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辦法,將網格化管理同環保治理緊密結合,在市級設立網格化環境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在鄉鎮(街道)設立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在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站,在農村,以村為基本網格;在城區,以社區居委會為基本網格,構建起一張覆蓋市、鄉、社區、村4級和有關部門的環保大網。

目前,鄭州市的網格化管理工作,已經形成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8個、三級網格113個、四級網格1017個,全市1100餘名網格員已全部上崗。同時,鄭州還要求市域內所有在建工程全部安裝在線檢測設備,實現了對全市環境質量及污染源排放情況的實時監測管控。按照規定,社區(村)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公示牌,公布網格長、網格員有關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網格長、網格員要定期走訪轄區群眾,及時掌握、反映環保等基層情況和問題。該市還以鄉鎮為單位制定了污染源台賬,標明了每一個污染源的位置、責任人、通訊方式等詳細信息,實現了環境監管區域和內容的全覆蓋。

為確保網格高效運行,該市還建立了城鄉網格化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同時,各鄉鎮(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同步組建綜合執法辦公室,由市各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委託行使相關行政權力。8月8日,市委市政府聯合下發實施意見,對網格化管理的有關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細化。

近年來,隨著鄭州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地污染源日益復雜化和多樣化,監管難度越來越大,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短板日益凸顯。該市抓住全市打響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戰的有利時機,依託網格化管理,持續加大軟硬體投入,一大批環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最近一段時間,該市已相繼查處渣土車違規運輸行為20餘起,關停取締問題窯爐21家、砂石料場62個、10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189台、「散亂污」企業253家。

實現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的跨越,關鍵是要在原有「數字環保」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感知層與智慧層的建設。一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建設實時、自適應進行環境參數感知的感知系統;二是利用雲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能計算技術,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設具有高速計算能力、海量存儲能力和並行處理能力的智能環境信息處理平台,為最終實現「智慧環保」的各項應用服務提供平台支撐與信息服務。

「智慧環保」的基礎是物聯網。基於「數字環保」平台和物聯網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深入發展,構建環保領域覆蓋全國的物聯網系統,是實現由「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轉化的第一步。在全國選擇基礎較好的地區開展「智慧環保」試點,建立環境物聯監測網路,實時採集污染源數據、水環境質量數據、空氣環境質量數據、雜訊數據等環境信息,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實施智能化遠程監測,對各種環境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將為「智慧環保」的全面推進奠定良好基礎。
金鵬信息智慧環保解決方案

I. 工業企業污染源有哪些,怎麼預防

工業污染不僅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環境,而且直接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工業污染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污染和雜訊污染。
一、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工業布局合理: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
2、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以消除煤煙。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燃煤向燃氣的轉化,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資源等。
5、綠化造林:茂密的叢林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飄塵。
二、水污染防治措施:
1、堅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時」和限期治理。對於水污染控制,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一是堅持污染防治設施與生產企業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同時」。只要真正堅持了「三同時」,許多污染物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做到了預防為主。二是對原有污染進行治理,對於污染嚴重的,要依法進行限期治理,對限期治理不達標或拒不進行治理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關閉。
2、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兩個方面。清潔生產是國內外二十多年環境保護工作經驗的總結,它著眼於全過程的控制,具有環境和經濟雙重效益。推行清潔生產,是深化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堅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結合。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又有很大區別,如造紙廢水和電鍍廢水就大不一樣。對家庭這樣的污染源就應該採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決污染問題;而對於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則必須採取分散治理的方法。
4、提高廢水處理技術水平。工業廢水處理正向設備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處理方法,包括用以進行沉澱和曝氣的大型混凝系統也在不斷地更新。近年來廣泛發展起來的氣浮、高梯度電磁過濾、臭氧氧化、離子交換等技術,都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新的方法。5、在生產和生活中大力提倡節約用水。首先是廠礦企業要不斷提高節水意識,積極採用先進的節水工藝設備,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其次是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都要增強節水觀念,千方百計節約水資源。
三、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可以通過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凈化土壤。研究分離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這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某些鼠類和蚯蚓對一些農葯也有降解作用。羊齒類鐵角蕨屬的一種植物,有較強的吸收土壤中重金屬的能力,對土壤中鎘的吸收率可達10%,連種多年,可降低土壤含鎘量。應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降解各種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尚需進一步探索。
2、施加抑制劑,輕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劑,可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促進某些有毒物質的移動,淋洗或轉化為難溶物質而減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等。
3、控制氧化還原條件,水稻田的氧化還原狀況,可控制水稻田中重金屬的遷移轉化。水稻田在還原條件下產生S2-與Cd2+,形成難溶解的CdS沉澱。銅、鋅、鉛等重金屬元素均能與土壤中的H2S,產生硫化物沉澱。因此,加強稻田的水灌管理,可有效地減少重金屬的危害。
4、增施有機肥,改良砂性土壤,有機膠體和粘土礦物對土壤中重金屬和農葯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砂性土壤,能促進土壤對有毒物質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凈能力的有效措施。
5、改變耕作制,改變土壤環境條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積累明顯,殘留量大。改水田後DDT降解加快,僅1年左右土壤中殘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實行水旱輪作,是減輕或消除農葯污染的有效措施。
6、換土、深翻、刮土,被重金屬與難分解的農葯嚴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積不大的情況下,可採用換土法,這是目前徹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對換出的污染土壤必須妥善處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也可進行深翻,將污染的土壤翻到下層,掩埋深度應根據不同作物根系發育特點,以不致污染作物為原則。
四、工業污染防治解決方案如下:
1、制定和實施正確的產業政策,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減少環境污染。
2、嚴格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資源浪費大、污染嚴重的企業的發展,大力發展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工業;對於污染危害較大的企業、行業和區域進行限期治理。
3、扶持企業提高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和綜合利用能力。
4、在污染密集型的基礎工業建設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盡量在生產過程中防治污染。
5、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適用技術,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經濟有效地解決工業污染問題,大力推廣和使用各種無廢少廢、節水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發展集約化工業生產。
6、加強企業技術改造,通過內涵擴大再生產,努力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強企業防治污染的能力。
7、根據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則,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正確布局工業生產力,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控制轉化,走社會化控制污染的道路。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