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依法治校的核心工作
1. 如何理解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學的重要意義和實踐方法
依 法 治校、以德治教是「依 法治 國」、「以德治國」思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運用和具體體現。在民族教育工作中貫徹實踐依 法治校、以德治教的思想 ,必須從「依 法治國」、「以德 治國」的有中國特色的 社 會主 義治 國觀出發 ,從民 族教育的實際出發 ,注意四個問題 :
一 ,依據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學規律辦事 ;
二 ,加強育「德」工作 ;
三 ,建構有中國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 ;
四 ,加強以世界 觀、人生觀、價值觀、民族觀、宗 教觀和祖國 觀教育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師德建設
2. 高校怎麼推進依法治校
高校推進依法治校,能力、章程、治理、文化四個關鍵詞缺一不可。一是要努力提升高校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能力。提升高校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就是要增強法治思維,提高「依法辦事」能力,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在學校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這樣一個制度機制和工作局面,在法治的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二是要加強以學校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建設。學校要以章程為核心,進一步實現制度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系統化。當前,學校的制度規范體系比較健全,基本上能做到有章可循,比較缺乏的是制度的實施體系、監督體系和保障體系,這是學校下一步制度建設的著力點。三是要建立健全體現法治精神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要把依法辦事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把是否有違法違紀的記錄作為各類考核重要指標,該一票否決的就一票否決,該扣分的就扣分。四是要努力增強全校師生員工遵紀守法意識和依法辦事習慣。要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全方位進行法治宣傳、教育、引導。要依法解決好各種核心訴求的問題,走上按照法治要求來處理訴求的軌道,堅決杜絕「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現象存在。
3. 論述依法治校的原則及條件
依法治校是每位基抄礎教育工作者在從事襲中小學教育或教育
管理中必須恪守的一項重要准則。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是依據
合法標准治理學校或依據合法標准治理或處理學校事務。依法
治校的基本要求作為中小學辦學的底線是不容突破的。鑒於依
法治校的基本要求的核心,是依據合法標准治理或處理學校事
務。因之,有必要將所謂的合法標准予以准確地界定。
4. 學校主要工作任務
1.繼續推進質量工程,著力培養有特色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性人才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立校之基。我們要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作為校、院的「一把手」工程,時刻關注和及時解決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正確處理好規模與質量、教學與科研、創新機制與從嚴管理等方面的關系,從質量觀念、管理體制、激勵機制、建設投入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當前要以「質量工程」為抓手,突出重點、著眼長遠、重在特色,以點帶面,推動教學質量再上新台階。要以優勢、特色專業建設帶動專業建設,按照「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新興交叉、社會急需」的原則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抓好專業建設,爭取使所有專業進入一本招生;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課程建設,努力擴大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門數,推動教學改革成果與課程建設的融合;以學生實踐創新活動和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帶動創新教育,探索和完善創新教育模式,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支持學生創新、創造、創業活動的開展,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獎促進教學改革,繼續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既要重視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的申報,更要注重教改成果的實際應用;以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持續提高,進一步從嚴治教、嚴謹治學,建立並完善校、院、系三級質量保障機制,完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
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學習指導和預警機制,建立教學與學生管理良性互動的管理體制。大力加強學風建設,通過組織開展各類學生科技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素質拓展活動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抓好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改進和加強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指導和服務工作,促進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創業意識和能力,認真組織和廣泛參與各類就業市場,進一步拓展就業渠道,保持較高的學生就業水平。
2.繼續推進學科建設工程,努力實現學科建設上層次
學科建設是學校發展中具有戰略地位的基礎建設,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一。要從長遠和全局出發,從當前入手,切實抓好學科建設發展規劃。要按照「整體規劃、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形成特色、全面提高」的原則,推進建設,充分發揮學科建設在人才和資源建設上的聚集作用,在學位點建設和專業建設上的支撐作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上的基礎作用。
堅持不斷調整優化學科結構,加強學科內涵建設,著力於培養匯聚學術梯隊,凝煉學科方向,發展學科平台,豐富學術成果,培育學科特色。要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引領,輻射、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促進學科的「融合、交叉、創新」;同時,做好新增重點學科的規劃工作,加強培育和建設;逐步建成若干個富有優勢、具有特色的學科群;要抓好全校學科建設的整體布局,進一步採取措施,大力推動非工類的學科建設,全面提升學校學科建設的整體水平。
要以博士學位授予權的突破為目標,提高學位點建設水平。全力做好博士學位授予權申報工作,奮力實現授予權的突破;對申報博士學位授權的學科,要按照建設規劃,確保投入,全面推進各項建設,力爭提前通過國家學位辦的驗收,招收博士研究生。進一步抓好碩士學位點建設,積極擴大碩士點數量,注重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建設;推進研究生管理體制和培養機制改革,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強化培養過程管理,不斷提高碩士論文質量,實現碩士研究生規模的穩定增長和培養水平的穩步提高。
3. 繼續推進產學研合作,全力推動科研工作上水平
要以各類縱向課題尤其是國家級課題為著力點,進一步提高科研工作層次和水平。抓好科研課題立項申報、研究攻關、專利申請、成果報獎和成果轉化等環節,依託科研創新平台和創新團隊的力量,組織、孵育新的重大課題,加大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力度,力爭使高層次科研項目和獎項保持增長,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成果上取得新的突破,加速提升科研工作水平。進一步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理順運行機制,完善激勵政策、管理辦法和分配製度,形成良好的科研環境。
緊密結合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求,以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加強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戰略夥伴關系,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積極參與政府決策咨詢,拓寬合作領域,充實合作內涵,提升合作層次,豐富合作成果,提高科技對社會的貢獻度。深化產業體制改革,加強產業的運營和管理,促進科技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扶持成熟科技企業上市,加速做大做強;提高科技產業對學校發展的貢獻率。
4.繼續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著力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
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是學校上質量上水平的關鍵所在。要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機制上不斷優化、從政策上適當傾斜、從經費上加大投入,為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和穩定創造良好的制度、機制和政策環境。
要以競爭擇優為導向選拔人才,以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為導向配置人才資源,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評價人才,以鼓勵敬業和創新為導向激勵人才。不斷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於人才成長發展的制度環境。加強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培養和匯聚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水平教師和團隊,著力培養造就本學科領域的教學名師和學術領軍人物。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關心和愛護青年人的成長,注重加強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促進青年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造就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教學和學術骨幹,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學術梯隊。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學術道德規范,反對學術不端行為,防止學術浮躁,大力提倡踏實做事、做學問。
要充分重視各類人才隊伍的協調發展。在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管理幹部隊伍、教學輔助隊伍等各支隊伍建設,支持各類隊伍優秀人才的成長發展,為學校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5.積極推動管理創新,不斷優化學校管理體制
依法治校、科學管理是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的重要措施。面對學校辦學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和新要求,必須不斷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創新管理機制。
繼續改革和不斷完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根據學校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機構,明確職責范圍,理順關系,強化崗位責任,完善各類人員考核辦法。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實施全員聘任制的有效途徑,以業績和質量為導向完善分配製度,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繼續完善管理重心下移工作,進一步明確責、權、利的關系,充分發揮學院在教育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各種形式的委員會,強化功能,發揮作用,推動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積極探索和創新兩校區運行機制,注重校區的功能協調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健全學校重要規劃、項目設備投資、重要制度出台和大宗物資采購的專家咨詢論證體系,完善民主管理和議事決策的各項制度和規定。進一步轉變機關管理職能,強化機關的服務和協調功能,提高機關工作效能。
繼續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遵循教育規律,建立健全適應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型後勤保障體系,以「服務質量工程」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後勤服務市場監管體系,不斷加強飲食衛生、學生宿舍、校園環境等方面的管理,強化後勤保障功能,提高後勤服務質量。
6.科學推進辦學基礎建設,持續改善辦學條件
抓好新校區基本建設。要繼續按照高起點規劃、建精品工程、高效率運轉的原則,搞好規劃設計,加快進度,確保質量,建設功能齊全、數字化、園林化、有特色的現代大學新校區。
抓好實驗室、實踐基地和圖書館等項目建設。要加強對教學實驗室特別是新辦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優先投入,提高實驗室建設水平。加快工程實踐和創新教育基地、文科實踐基地和圖書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建設,建成一批數量、結構和水平都能適應我校教育教學、科研需要的實踐基地。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和校園網路建設,提高數字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整治和優化校園環境,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高效、便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與條件。
大力開源節流,進一步增強學校綜合經濟實力。在繼續爭取原有國家、省、市資金來源渠道和政策的同時,進一步爭取合作單位等社會資源,增強經濟實力。繼續深化財務、資產管理制度和機制改革,理順關系,加大學校對資產、資金的統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類投入產出的考核機制,加強效益審計,強化審計監督,堵塞漏洞,優化資金、資產運作管理和控制。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厲行節約,提高資金、資產使用效益。
7.全面開展和諧學校建設,致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和諧學校建設是高校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當前加強和諧學校建設就是要立足學校實際,以解決師生員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深化內部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弘揚校園文化,營造和諧氛圍,促進學校發展。
要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創造性為目的,不斷深化改革,加強民主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局面。以維護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為目的,統籌安排,切實改善教職工的住房條件、居住環境和提高教職工住房公積金待遇,切實提高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和收入水平。以營造穩定的校園秩序為目的,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要求,切實抓好師生安全教育,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加大學校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層次,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以樹立團結奮進的精神狀態為目的,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倡導團結協調、合作共享、大氣親和的校園人際關系,營造人心思齊、人心思進、政通人和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