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依法治校
⑴ 中國人民大學章程的章程
中國人民大學章程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以「人民、人本、人文」為理念,以「實事求是」為校訓,以「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為辦學宗旨,以「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為建設目標,以「主幹的文科、精乾的理工科」為學科特色,以「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為人才培養目標。 第一條為保障學校依法辦學和自主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等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名稱為中國人民大學(英文名稱為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RUC)。
學校法定住所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學校設有中關村校區、通州校區、老校區和蘇州校區,學校經舉辦者批准可視需要設立和調整校區及校址。
第三條學校由國家設立,是國務院確定由教育部管理,並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的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的非營利性組織。
第四條 學校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為基本職能,實施普通高等教育,適當開展繼續教育,積極拓展中外合作辦學。
第五條 學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依法享有以下辦學自主權:
(一)根據社會需求、辦學條件和國家核定的辦學規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調節系科招生比例;
(二)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按照國家學位制度的規定授予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三)根據人才培養需要,自主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開展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設施建設;
(四)根據自身條件,自主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
(五)依法自主開展與海內外大學、研究機構的交流和合作;
(六)根據實際需要和精簡、效能的原則,自主確定教學、科學研究、行政職能部門等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評聘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調整津貼及工資分配;
(七)對國家提供的財產、財政性資助、受捐贈財產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八)依法獲得的其他辦學自主權。
第六條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第七條學校堅持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堅持依法治校,堅持以師生為本,尊重學術自由,實行黨務公開、校務公開和信息公開制度,依法接受監督。 第八條學生是指被學校依法錄取、取得入學資格,具有學校學籍的受教育者。
第九條學生享有下列權利:
(一)公平接受學校教育,參加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平等利用學校提供的公共教育資源;
(二)參加素質拓展、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在校內組織、參加學生社團及文化體育等活動;
(三)公平獲得在國內外學習深造和參加學術文化交流活動的機會;
(四)在思想品德、綜合素質、學業成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達到學校規定學業標准時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五)按國家及學校規定的標准和程序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及助學貸款;
(六)知悉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及其他涉及個人切身利益的事項;
(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對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
(八)對學校給予的處分或者處理進行陳述、申辯,向學校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職員工侵犯其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
(九)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條學生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尊敬師長,努力學習;
(二)珍惜和維護學校名譽,維護學校利益;
(三)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四)按規定繳納學費及有關費用;
(五)愛護並合理使用教育設備和生活設施;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體育設施及相關服務。
第十二條 學校建立和完善學生權利保護制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學校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特殊困難的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第十三條學校對取得突出成績和為學校爭得榮譽的學生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違紀學生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第十四條 學校鼓勵、支持和保障學生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和監督,支持和保障由學生代表大會、研究生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學生會委員會和研究生會委員會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
第十五條在學校接受培訓、成人教育、在職學習等其他類型的無學籍的受教育者,其權利義務由受教育者與學校按照平等自願的原則依法另行約定。 第十六條學校教職員工由教師、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等組成。
第十七條學校對教職員工實行下列任職制度:
(一)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資格認證和崗位聘用制度;
(二)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聘用制度;
(三)工勤人員實行勞動合同、崗位聘用制度。
第十八條學校按照依法制定的人事管理制度對教職員工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晉升、獎勵或者處分的依據。
第十九條教職員工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工作職責使用學校的公共資源;
(二)公平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機會和條件;
(三)在品德、能力和業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
(四)公平獲得各種獎勵及榮譽稱號;
(五)知悉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及其他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
(六)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
(七)就職務聘用、福利待遇、評優評獎、紀律處分等事項表達異議和提出申訴;對學校侵犯其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合同約定的其他權利。
第二十條學校教職員工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二)愛崗敬業,勤奮工作;
(三)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四)遵守職業道德和學術規范;
(五)未經學校批准,不得在校外兼任實職;
(六)珍惜和維護學校名譽,維護學校利益;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合同約定的其他義務。
第二十一條教師是學校辦學的主體力量,學校為教師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
第二十二條學校逐步提高與學校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職員工福利待遇,建立和健全教職員工權利保護機制,維護教職員工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學校建立教職員工發展制度,構建完整的培訓體系,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第二十四條學校建立各類表彰獎勵制度,對為國家及學校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員工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五條學校鼓勵和支持教職員工參加學校的民主管理和監督,對學校的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
第二十六條講座教授、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在站博士後、訪問學者、進修教師等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本校從事教學、科研、進修活動期間,依據法律規定、政策規定、學校規定和合同約定,享受相應的權利,履行相應的義務,學校為其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幫助。 第二十七條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以下簡稱學校黨委)是學校的領導核心,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支持校長依法獨立地行使職權並開展工作。學校黨委實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議事和決策基本制度。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級組織的決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師生員工推進學校科學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審議確定學校基本管理制度,討論決定涉及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以及教學、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項。
(三)討論決定學校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負責人的人選,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幹部的選拔、教育、培養、考核和監督。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四)加強學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發揮學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五)加強黨員理論學習,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組織黨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
(六)領導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七)領導學校的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教職工代表大會。
(八)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對學校內民主黨派的基層組織實行政治領導,支持他們依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支持無黨派人士等統一戰線成員參加統一戰線相關活動,發揮積極作用。
在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其職責由其常務委員會履行。
黨委會和黨委常委會由黨委書記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4/5以上方可召開。黨委會和黨委常委會採取表決製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重大議題或幹部人事任免事項的表決採取票決制,贊成票超過應到會人數的2/3方為通過。
第二十八條校長是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負責人,校長在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校長的主要職責是:
(一)擬訂學校總體發展規劃、整體運行方案和重大改革實施方案;
(二)組織有關學校招生、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管理運行的各項工作,審定相關規章制度;
(三)擬訂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方案,推薦副校長人選,任免內部組織機構的負責人;
(四)聘任與解聘教師以及內部其他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學籍管理並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五)擬訂和執行經費預算方案,管理學校資產,積極籌措辦學經費;
(六)主持校長辦公會議,決策、協調、處理學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項;
(七)其他需要由校長決定的重要事項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校長辦公會由校長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4/5以上方可召開,會議決議根據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校長認為多數人的意見不正確的,可以決定另行討論,也可以由其本人最後決定,但多數人的意見應記入會議記錄。
第二十九條學校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等重大問題,由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
第三十條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是學校的黨內監督機構,在學校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及學校重大決策的執行情況,保障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十一條學校設置人才培養委員會,由人才培養委員會主任主持開展工作。
人才培養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的突出問題、重大趨勢,並提出決策咨詢建議;
(二)依據法律和有關規定,負責組織審定人才培養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管理制度設計和重要表彰、處分方案;
(三)指導招生、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組織建設、教學設施建設、教師教學培訓和學生管理等工作;
(四)聽取和審議人才培養年度工作計劃與年度質量報告,審閱人才培養狀況基本數據,研究討論人才培養質量改進及保障措施;
(五)其他需要人才培養委員會決策的重大事項。
人才培養委員會會議由委員會主任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採取表決製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第三十二條學校依法設置學術委員會,由學術委員會主任主持開展工作並依據相關規定和章程組建、運行。學術委員會主任一般由不擔任行政職務的資深教授擔任。
學術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對學校學術發展規劃、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
(二)審議科研計劃方案,審議推薦科研項目,審查評定科研成果;
(三)討論審議校內科研機構設置;
(四)制定學術規范,維護學術道德,處理學術糾紛等事項;
(五)完成校長委託的其他學術事項;
(六)其他需要學術委員會決策的重大事項。
學術委員會會議由委員會主任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採取表決製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第三十三條學校設置學位評定委員會,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主持開展工作。
學位評定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依據法律和有關規定審議學校學科、專業的設置和調整;
(二)作出批准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決定;
(三)負責提名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的人員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
(四)制定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標准和辦法;
(五)作出撤銷已授學位的決定,作出撤銷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的決定;
(六)其他需要學位評定委員會決策的重大事項。
學位評定委員會會議由委員會主席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採取表決製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第三十四條學校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依法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向教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教職工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是:
(一)聽取學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訂情況報告,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二)聽取學校發展規劃、教職工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校園建設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問題解決方案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聽取學校年度工作、財務工作、工會工作報告以及其他專項工作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討論通過學校提出的與教職工利益直接相關的福利、校內分配實施方案以及相應的教職工聘任、考核、獎懲辦法;
(五)審議學校上一屆(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提案的辦理情況報告;
(六)按照有關工作規定和安排評議學校領導幹部;
(七)通過多種方式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監督學校章程、規章制度和決策的落實,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八)討論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以及學校與學校工會商定的其他事項。
教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是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常設領導機構,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在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
教職工代表大會由主席團主席主持,實際到會人數達到應到會人數的2/3以上方可召開,採取表決製作出決定,贊成人數超過應到會人數的1/2方為通過。
第三十五條中國人民大學學生代表大會、研究生代表大會是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重要組織形式,按照各自章程行使職權、履行職責。
第三十六條學校設置校務委員會,作為學校工作的咨議機構,依據其章程就學校重要事項和重大決策提出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七條學校董事會是由熱心高等教育,關心、支持中國人民大學發展的各界人士自願組成的咨議機構,旨在促進學校與社會建立廣泛聯系與合作、籌措學校辦學資金,為學校非行政常設機構。
第三十八條校內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依據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活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
第三十九條 學校依法設置工會、團委等群眾組織,各群眾組織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依法履行各自的職責。
第四十條 學校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置、變更或者撤銷學校的黨委和行政部門,並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各部門的職能。各部門根據學校的授權,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責,為全校師生員工提供優質服務,構建精細化管理模式。
第四十一條學校附屬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依據法律和學校規定實行相對獨立的運營與管理。
第四十二條學校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與其他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簽訂協議,聯合設立相關機構,開展合作辦學、合作研究與技術開發、社會實踐等。 第四十三條學校根據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需要設置若干學院,並根據發展需要適時予以調整。學院可根據學校整體的發展目標和辦學思路,提出設立學系、系級研究機構、院屬教研室、實驗室等機構的方案,報學校審批。
第四十四條學院在學校有關規章制度范圍內自主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活動。學校本著事權相宜和權責一致的原則,在人、財、物等方面規范有序地賦予學院相應的管理權力,指導和監督學院相對獨立地自主運行。
第四十五條學院黨委(總支)負責學院思想政治和黨的建設工作,保證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學校的決定在本學院的貫徹執行,支持院長履行其職責。
第四十六條院長是學院的主要行政負責人,受校長委託全面負責學院的學科建設、教學科研、隊伍建設、行政管理、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日常工作。
第四十七條學院實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對學院的教學、科研、人事、財務等方面的重大決策和重要事項安排進行集體討論,表決決定或協商確定。黨政聯席會是學院最高決策機構,一般由院長主持。
第四十八條學院設立以教授為主的人才培養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充分發揮教授在教學、科研和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十九條校屬研究機構是學校依據學科發展規劃或重大研究任務需要而設置的、以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的學校直屬機構。校屬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按有關程序由校長任命或聘任。 第五十條 學校的舉辦者應完善學校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學校辦學經費的穩定來源和增長;監督管理學校依法合理地使用教育經費、國有資產,提高經費和資產的使用績效。
第五十一條學校經費來源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辦學經費為輔。
學校積極拓展辦學經費來源,籌集辦學資金,不斷加大辦學投入。
對校友及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的捐贈,學校本著節儉高效的原則加以使用,確保捐贈目的的實現。
第五十二條學校實行統一領導、集中核算、分級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學校經濟秩序;構建財務監督體系,嚴格控制和管理財務預算,防範財務風險,保障資金安全。
第五十三條財政撥款、辦學收入、社會捐贈等財務信息,學校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予以公開,接受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五十四條學校堅持勤儉辦學方針,努力節約支出,建設節約型校園,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五十五條學校通過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學校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第五十六條學校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有關規定,加強對學校無形資產的管理,維護學校的合法權益和良好形象。
第五十七條學校後勤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師生員工服務。 第五十八條學校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本章程自主管理學校內部事務,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十九條學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評價,依法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向社會發布辦學信息。
第六十條學校利用自身優勢和辦學條件,通過多種方式服務社會,推動協同創新,並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第六十一條 學校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和多樣化辦學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高等學歷教育和非學歷高等教育及培訓,為社會提供多樣化的優質教育服務。開展非學歷教育及培訓以不影響學歷教育為前提。
第六十二條 學校加強與所在地方、社區的溝通與合作,根據自身條件為所在地方、社區的發展提供服務。
第六十三條 學校根據國家需要和自身能力,積極開展面向老少邊窮地區的對口支援。
第六十四條學校充分發揮教育基金會在吸引社會捐贈、募集資金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加辦學資源。
第六十五條中國人民大學校友包括在中國人民大學(含原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二分校)及前身學習或工作過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被學校授予各種榮譽學位和榮譽職銜的中外各界人士。
第六十六條 中國人民大學校友總會是學校依法注冊成立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組織。學校建立校友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對校友事務實行專人管理,以多種方式聯系和服務校友;優先為校友提供優質的繼續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服務;定期向校友通報學校發展情況與發展設想,聽取校友的意見和建議。 第六十七條學校標識主要包括學校徽志和徽章。
學校徽志是圓形篆書人字徽標,以「人大紅」為標准色,以三個並列的篆書「人」字圖形為基礎,寓意「人民、人本、人文」;下方有「1937」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中國人民大學」的英文大寫,下方是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校長吳玉章題寫的校名。
學校徽章為印有學校徽志的圓形證章和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第六十八條學校校旗分為主旗和副旗。主旗為「人大紅」色長方形旗幟,副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均印有學校徽志、吳玉章題寫的校名以及學校英文大寫的標准組合。
第六十九條學校校歌是《中國人民大學之歌》。
第七十條學校校慶日為10月3日。
第七十一條學校的網址是。 第七十二條本章程的制定和修改需提交教職員工代表大會討論並徵求意見,由校長辦公會研究審議,最終由學校黨委會討論審定後,報教育部核准。
第七十三條 本章程由學校黨委會負責解釋。
第七十四條 本章程自教育部核准之日起生效實施。
⑵ 中國人大法學院教授中有來自山西省長治市一中的嗎
很高興告訴你!
黨委書記 校長 郭廣遠個人簡歷郭廣遠,男,漢族,山西省長治市人,現任長治市第一中學校長,黨委書記。工作經歷郭廣遠同志1986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英語教師、班主任、政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教學副校長,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使他養成了嚴謹精細、勤勉務實、寬厚坦誠、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自從他2002年擔任長治一中校長以來,為了全方位提升長治一中的辦學綜合實力,他傾注了自己的滿腔熱血和全身心的精力:規范辦學,從難事做起;精細管理,從小事做起;人文關愛,從細節做起;提升質量,從師資抓起;環境育人,從文化氛圍的營造和理想信念的樹立抓起……短短五年時間,長治一中的整體面貌讓人耳目一新:常規管理嚴謹細致,教風學風濃厚醇正,校園環境清新淡雅,辦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教學綜合實力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口皆碑。如今,漫步在長治一中,「規范、和諧、互動、創新」是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題詞;「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是每一個活動版塊的主色調;「關注個性、激發潛能、面向全體、整體優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線條;「遵循規律、精細管理、循序漸進、厚積薄發」是學校持續發展的主旋律。在郭廣遠校長的帶領下,三百餘名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奮力拚搏,在長治一中規范發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的坐標軸上,描繪出一串串晶瑩閃爍的亮點: 2003年,長治一中七位教師榮獲山西省第一屆教育科研成果獎; 2004年,長治一中青年教師賈鋮虎奪得全國語文課堂教學大賽第一名; 2005年,長治一中榮獲山西省「太行呂梁頌」合唱大賽一等獎; 2006年高考,長治一中二本以上達線人數(不含小類)全市第一; 2007年月,長治一中38位同學在全國英語競賽中獲得大獎,全市高中組第一;學校先後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全國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山西省文明學校、山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長治市名校、長治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等50多項榮譽。個人榮譽山西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長治市政協委員,長治市城區人大代表。曾榮獲山西省八十年代優秀大學畢業生、山西省教學能手、山西省「防非典」工作優秀個人、山西省勞動競賽二等功、山西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先後十餘次被長治市人民、長治市直機關工委、長治市教育局授予「優秀青年教師」、「模範教師」、「先進黨員」等稱號。
願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⑶ 請介紹下四川的大學以及專業情況
四川文理學院創建於1976年,時稱達縣師范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納入國家全日制普通高校行列,定名為達縣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四川文理學院,是目前川東地區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學院位於四川省東部重鎮達州市,襄渝、達成、達萬鐵路在此交匯,210、318國道和達渝、達成高速公路貫通全境,河市機場可直航成都、西安、武漢、廣州等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學院佔地總面積近800畝,老校區校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新校區位於風光旖旎的蓮花湖風景區。現有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8000多人,成教函授學生1800多人,在職教職工5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408人,正高職稱33人,副高職稱117人,客座教授42人,外籍教師4人。設有中文、外語、社科、數學、物理與工程技術、化學與化學工程、音樂、美術、計算機科學、初等教育、體育、教育科學與技術、管理系、思政部等14個系部15個本科專業、41個專科專業和53個成人高等教育專業,有巴渠文化、川陝蘇區歷史文化、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應用電子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外語語言及應用、書法藝術等10個研究所。學校主要面向四川、重慶、雲南、貴州、陝西、江西、湖南、湖北、新疆、青海、黑龍江、海南、山東、河南、廣西等15個省市招生,是一所融文理工經管學科於一體的省屬普通高校。
建校30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質量興校、科研強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 ,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加強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狠抓重點學科和精品課程建設,全面推行學分制改革,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使課程和專業設置日趨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院不斷加強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專業實踐技能。自1995年組隊參加全國、全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來,先後有17個隊60多人次獲得國家級獎勵6項、省級獎勵15項,參加全國、全省大學生藝術節和電子設計大賽,多次獲得一、二、三等獎,被評為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和「高校文明校園單位」。2003年學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表彰為全國「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同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全國學聯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稱號;2004年榮獲「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四川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先進集體」;2006年被授予「十五」期間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
學校堅持教學、科研並重,主辦有省級公開刊物《四川文理學院學報》、《四川文理學院報》,在全國高校及學術界擁有大量讀者,不少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SCI、EI等全文轉載和收目。近三年來,學校獲得省級以上科研項目70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8項,教職工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主持或參與編寫專著15部,獲得市廳級以上社科獎35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7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教師獎。
建校以來,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30000多名合格大學生,該院培養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富有敬業創新精神,深受用人單位好評。他們中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所在行業骨幹,不少人已經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一些人已成為國內知名大學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教師、著名作家、詩人、企業家等,學院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辦學聲譽。
在謀求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建設,購置了價值4000餘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擁有多媒體教室和電子閱覽室47間,館藏圖書66餘萬冊,中外文期刊1500多種。學院在新區修建了400米塑膠標准運動場和運動場館,學生宿舍全部實行了公寓化管理,每套寢室配備了獨立的學習室和洗手間,安裝了校園寬頻網,部分寢室安裝了空調和閉路電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當前,學院正抓住西部大開發、高等教育大發展和達州市建設西部能源、化工基地的機遇,按照「立足川東,服務全川,輻射周邊省市」的辦學思路,高舉改革旗幟,不斷研究和探索本科辦學的新路子,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的依託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地方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把學院辦成具有影響力的合格本科院
四川外語學院(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川外」(SISU),始建於1950年4月,是在周恩來、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創立的,歷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政大學俄文訓練團、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俄文大隊、西南人民革命大學俄文系、西南俄文專科學校和四川外語學院等五個發展時期。郭沫若親筆題寫「四川外語學院」校名。
學校位於中國第四個直轄市——重慶,坐落在嘉陵江畔、歌樂山麓,佔地1000餘畝,環境幽雅,景色秀麗,是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園林式單位。
學校經過近60年的發展,已從最初專業單一的俄語專科學校發展成為擁有俄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義大利語、印地語和翻譯、法學、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學、對外漢語、漢語言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語種和專業,包括研究生教育、本專科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繼續教育及強化培訓等多形式、多層次辦學的外國語大學。學校現有19個系部(二級學院),2個獨立學院,22個本科專業,17個碩士點,有「托福」、「雅思」、「德福」、「GRE」、「HSK」、「日本語能力等級考試」、「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NAETI)」等國家級考試點,是重慶市幹部外語培訓基地。
學校充分發揮外語教育優勢,以文學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建校以來,為國家已培養8萬余名高級涉外人才,許多校友業已成為各行各業及所在單位的精英或骨幹。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文理兼收,現有在校學生9000餘人。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研究生就業率為100%,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的師資隊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超過教師總數的65%,多數教師曾在國外講學、進修或研習。學校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重慶市322人才工程二層次人才,省級教學名師,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等一批專家學者和先進模範。學校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和專家執教。
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學科、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建設課程與重慶市首批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韓國、古巴、埃及等國家的40餘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與國內兄弟院校在師資培訓和本科生、研究生培養方面具有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學校有外國語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心兩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重慶市一級期刊,是外語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學校科研成果豐碩,出版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專著、詞典、譯著和教材;部分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高等教育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CSSCI、SSCI、A&HCI等國內外權威資料庫收錄。
學校圖書館藏有外國語言文學原版圖書、語言類工具書等各類圖書10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近3000種。學校擁有西南地區最完善的外語教學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先進的教學設施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秉承「團結、勤奮、嚴謹、求實」的校訓,堅持「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治校方略,紮根重慶、立足西南、服務全國、走向世界,努力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四川輕化工學院始建於1965年,前身是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1983年更為現校名,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結合的多層次、多學科的省屬本科院校。
四川輕化工學院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校園佔地415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是四川省命名的園林式高等院校。學院圖書館藏書40餘萬冊,中外文專業期刊1500餘種。在校學生75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專科生1000人,成人學生1000人,研究生20餘名。 四川輕化工學院現有機電工程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材料與化學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經濟法律系、基礎課教學研究部、外語部、體育部、計算中心等教學系部及成人教育學院。有信息與控制、化工設備設計、腐蝕與工程、機械工程、食品發酵、痕量分析等10餘個研究所40餘個實驗室。開辦了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金屬材料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輕化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法學等本科專業及相應的專科專業。
四川輕化工學院現有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教師近500人,教授30人,副教授150餘人。四川輕化工學院對外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並與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高等學校建立了校際關系。
四川輕化工學院不斷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學院每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等各類競賽中取得國家級和省級優異成績。學院倡導「勤奮、求實、開拓、創新」的優良校風,建院35年以來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大批合格的高級專門人才,廣泛受到社會及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位於全省高校前列。
川外語學院是我國建國初期首批創辦的、西南地區唯一的一所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專業外國語學院,是西南地區外語教育與科研基地和外語資料與信息咨詢中心,也是外交部在西南地區錄用畢業生的定點院校。五十多年來,四川外語學院集聚了眾多外語教育與科研人才,積累了豐富的外語教育經驗,取得了豐碩的外語科研成果,構建了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凝聚了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積淀了豐厚的校園文化底蘊。
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創辦於2000年,是四川外語學院舉辦、四川德瑞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經教育部批準的獨立學院。學院位於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區,校園面積530餘畝,建築面積22萬余平方米。現有英語翻譯系、英語經貿系、英語旅遊系、英語外事管理系、英語師范系、日語系、德語系、西班牙語系、法語系等9個教學系和1個外語教育培訓中心。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擁有一支以高職稱教師為學科帶頭人、高學歷教師為骨乾的教師隊伍,在300多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佔43%,部分教師曾在國外學習、進修、講學,常年聘有外籍教師和專家任教,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
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在秉承四川外語學院光榮傳統、吸納四川外語學院文化底蘊、應用四川外語學院教育資源的同時,堅持教育創新和管理創新,確立了「中國同類高校中以外語學科為主、相關學科互相交叉、互為滲透的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外語人才的教學應用型學院」的辦學定位和「傳播世界先進文化,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培養時代創新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
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將「成人」與「成才」作為教育質量的根本標准,崇尚嚴謹的治學精神、嚴密的教學組織、嚴格的學生管理,按照品德是靈魂、學識是根本、才能是基礎、體質是保障的指導思想,建立了「1+N」(一個文憑+多個證書)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專業教學方面,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參照四川外語學院的標准,並根據生源的多元性、師資的特殊性、專業設置的市場性,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點的教學計劃、教學管理規程和教學評估體系。教學計劃在緊扣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突出教學的應用性、開放性和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採用啟發式與互動式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以此提高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潛能,增強教學效果。
為提高學生的外語聽力和口語水平,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常年聘請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的外籍教師任教,大多數專業課實行外語講授。此外,還經常開展外語朗誦比賽、快速閱讀王擂台賽、單詞大王擂台賽、外語電影配音競賽、外語晚會、外語角等活動。
在按國家教學大綱完成專業教學計劃的前提下,學院開辦了翻譯等級考試、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導游資格認證、汽車駕駛、教師上崗證、普通話等級測試等7個人才培養項目,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通過這些培訓,優化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多方面的職業技能,畢業後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較廣的擇業途徑和較好的自我發展能力。畢業生分別被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海南、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市用人單位錄用,一次性就業率90%以上。
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的招生統一納入國家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從2004級開始,學生畢業成績合格者由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頒發畢業證書,取得學位的本科學生由四川外語學院頒發學士學位證書。2006年,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招生專業包括英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其中,英語專業包括翻譯、經貿、旅遊、外事管理、師范、國際物流管理、涉外法律、電子商務、酒店管理、涉外文秘等專業方向,共有五個語種、十個專業方向面向全國二十餘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熱忱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
二、學院全稱: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院校國標碼:13673)
三、學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銀河東路
五十年的風雨歷程,五十年的開拓進取,經歷了短訓、中專、大學三個階段的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在幾代人的辛勤耕耘下,昔日的訓練大隊已從初創時期僅有教員4人,學員49人的短訓班發展到擁有專職教師500多人,在校學生10000餘人,並形成了以電子、通信、計算機科學、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為主要辦學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近年來,學院與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創辦了綿陽校區;並將原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並入,在成都龍泉建立龍泉校區;佔地800畝的成都航空港校區正在建設中,三年後學院在校學生將達到20000餘人。
學院設立有電子系、計算機系、地球環境科學系、計算科學系、光電技術系、電子商務系、統計系、管理系、外語系等9個系和兩課與公共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部,以及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共開設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大氣科學、環境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統計學、英語等本科專業,可授予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等學士學位。同時,學院還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重慶郵電學院等國內知名大學長期聯合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此外,學院還開辦了多種層次、多種專業的成人學歷教育。同時學院也非常重視非學歷繼續教育,設立了劍橋信息技術CIT培訓中心,印度NIIT軟體工程師培訓點,中國氣象局VSAT衛星通信培訓中心,以及國家軟體(成都)基地培訓中心。
學院教學條件完備、設備先進。建立了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組成原理、單片機與微機介面、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數字信號處理(DSP)、通信原理、衛星通信、天氣雷達、圖象處理、電子商務模擬、會計電算化、金融電子化模擬等專業實驗室,以及氣象綜合實習台。設立了計算機中心、CAI(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室等公共教學設施。校園網網管中心通過1000Mbps光纖與各大樓相連,辦公室、教室、實驗室、學生宿舍等均可與網際網路高速相連,形成了良好的網路化辦公、教學、學習和生活環境。學院圖書館在保留紙質圖書的同時,還建有電子閱覽室,新增了大量電子圖書,數字圖書館已初具規模。
學院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52人,副教授190人,講師140人,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有160餘人。一大批出國深造回國的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我院還長期聘有外國專家從事英語課教學和部分專業課教學。
學院設有信息科學技術研究所、信息與通信研究所、圖新技術研究所、電子商務研究所。近年來,學院教師先後承擔了一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及省部級重點項目,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許多成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並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教師的主要研究領域有:高速數字信號處理、專用集成電路應用與開發、天氣雷達數字化研究、生態監測系統研究、多媒體通信技術、寬頻接入網技術、GPS與GIS的應用、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與單片機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氣象衛星信息處理與應用、環境評價新方法研究與應用、大氣科學、電子商務等。
多年來,學院堅持理、工、文、管多學科發展,以工為主,特別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主的辦學方向。學院被四川省政府確定為中國西部重要的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正在創建三個省級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學院優良的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培養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高達90%,他們在我國的電子通信、航空航天、環境保護、能源交通、教育科研、金融保險、農林水利、氣象等行業和部門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其中大部分已成為業務、管理骨幹或者科學技術帶頭人,他們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學院將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不斷調整和拓寬專業學科領域,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優良校風、學風建設和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致力於培養面向21世紀信息科學技術發展和信息化社會所需要的高級應用型科技人才
1956年10月建院,名為成都地質勘探學院。1958年11月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5月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管多學科性綜合大學。設有16個系,20個研究所,50個專業,19個碩士學位授予點,7個博士學位授予點。現有正、副教授500多名。館藏圖書80萬冊。
本科專業
法學、社會學、英語、藝術設計、數學與應用數學、地質學、石油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十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一)、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球物理學等
⑷ 中國法律系著名的大學有哪些大學(最好有排名!)
樓下兩位的回答不過是想當然耳。
根據2018「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2018年11月1日正式發版布)
中國最好學科權排名的指標由30餘高校建設部門日常管理中密切關注的關鍵指標構成,體現了學科點對本學科稀有資源的佔有情況,代表了學科點在全國范圍內的競爭力。被劃分為10餘個指標維度計算得分,然後歸納為高端人才、科研項目、成果獲獎、學術論文、人才培養5個指標類別,最後匯總得到學科點的總分。
今年的排名中法學學科排名共有104所大學上榜,完整排名名單如下:
⑸ 請幫查下以下學校的學費或一切費用
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
是桂林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股份制高級完全中學,學校坐落於桃花江畔原德智學園內,風景秀麗、古木參天、依山傍水、田園風光、怡靜幽雅、青竹翠甜、蜿蜒河曲,學校如於山水畫卷之中。
辦學規模
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發展的整體規模為高中每個年級6個班,初中每個年級8個班,共42個班,在校學生總人數將為2000餘人。
學校性質
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全日制高級完全中學。這是一所以基礎教育為主,雙語並重,具有對外交流功能的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學校。
辦學設施
學校是一所按教育部部頒標准規劃設計的現代化寄宿制學校。學校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全校佔地108672M2。新校園總建築面積為54386M2,學校設施設備高標准、現代化,擁有26717M2教學樓,包括理化生實驗室、創新活動室和內設有四間電子閱覽室的2500M2的科技圖書館,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4600多平方米的體育館,配置有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系統包括電腦房、語音實驗室、電化綜合教室、多媒體階梯教室,建有全校閉路電視和校園網系統、電視演播室。為注重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設有琴房八間、音樂美術書法室若干。為加強對外交流,建有4225M2的國際交流中心和外教公寓。校園基建、設備等總投資額高達1.1億元人民幣。
生活設施
建有15552M2的學生公寓,裝有電話網路,寬敞舒適,每個房間衛浴獨立。3563M2的學生餐廳明亮寬敞,可容納全校學生就餐。
辦學理念
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滿足學生自身發展需要;注重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辦學特色
以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突出外語、計算機和藝術教育的特色。實行外語小班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高中畢業後既可報考國內大學,又可直接升入國外大學繼續深造。
課程設置
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全面執行教育部頒發的中學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以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基礎課程為重點,實行外語小班上課。聘請外教,強化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課程,開設英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供學生選修。除開設正常課程外,學校將開設特色課,如益智課,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方式、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像力、創造力、與人交往能力等;開設辯論課,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反應敏捷、語言表達流暢等能力。為擴大學生視野,學校將組織學生到國外開展活動,促進國際間友好交流。
師資隊伍
聘任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政治業務素質高的且具有高、中級職稱的教師作為教學骨乾和一批精力旺盛、思想活躍的青年教師,組成一支勇於創新、敢於開拓、事業心強的師資隊伍。
學校主頁:http://www.glfls.net
首都師范大學桂林附屬實驗中學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桂林實驗中學(簡稱「首附」),創建於2001年6月,是桂林市教育局直屬的民辦寄宿制高完中。現有教職工192人,41個教學班,學生2000多人,是廣西目前規模最大的民辦中學。
學校坐落在素有「狀元之鄉」美譽的桂林市西城區臨桂縣城,佔地140畝,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共投資6000萬元,設施設備現代化。
校園環境既突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又洋溢著濃厚的現代氣息。雄偉氣派的校門、恢宏壯麗的綜合樓、錯落別致的公寓和餐廳、巍峨的金山、如茵的運動場、清澈的未名湖、幽雅的林間小道……人文氣息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科學精神與育人氛圍相得益彰。
學校聘請首都師大著名教授組成專家組,對來自國內15個省市的教師進行全方位培訓,打造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現有125名任課教師。平均年齡約32歲,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碩士9名)。其中特級教師3名,中學高級和中學一級教師60多名,一名教師被聘為教育碩士導師、廣西園丁工程A類人才導師,3名教師被聘為桂林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20多名教師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或教學能手,10多位教師在自治區、桂林市優質課競賽,基本功大賽、多媒體課件比賽中獲一等獎。
學校以「為學生的未來奠基、為民族的振興盡責」為辦學宗旨,提倡德智融合,紅專並進,注重培養健全人格,著力提高辦學質量,教育教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辦學七年,先後榮獲了 「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自治區文明小區」、「自治區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自治區衛生優秀學校」、「桂林市文明單位」、「桂林市德育先進學校」、「桂林市中小學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桂林市中小學和諧校園」、 「桂林市綠色學校」、「桂林市優秀庭院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連續五年的中考成績均居桂林市前列,上普高線人數為98%以上,上重高線人數為46.4%以上。連續四年高考成績輝煌,一本上線率保持在廣西前25名,本科上線率保持在廣西前45名(全廣西600多所中學參加高考,其中示範性高中82所);連續三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另有近百名學生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南開大學等名牌大學。
學科競賽碩果累累。在數理化、圖音體等學科競賽中,有766人次在國家、自治區、市級獲獎。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年輕的首附猶如一隻巨輪,正乘著黨和政府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的東風,朝著創辦品牌學校的目標,揚帆奮進!
學校主頁http://www.glshf.com/
奎光學校主頁http://www.gzkg.net/
任遠主頁http://www.glrenyuanschool.com/
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位於桂林市二級風景區寶積山南麓,桂湖之濱、老人山東側。1941年建校,當時為桂林市立中學。1948年校址遷至孔明台(寶積山下)。解放後,學校曾更名為桂林市二中。「文革」中一度改名為桂林市第十中學。1955年定為廣西師范學院(今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959年起被確定為廣西省級重點中學。2002年成為廣西素質教育水平一級甲等學校,2003年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03、 04、05都為廣西省級重點高中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經過幾代附中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創新」的校風、「高、嚴、勤、細」的教風和「刻苦、進取、尊師、守紀」的學風,教育教學工作碩果累累,優秀教師不斷涌現。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2人。有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43人,一級教師40人,二級教師30人。教師本科學歷佔95.7%,另有碩士、教育碩士及研究生18人,在讀教育碩士及研究生45人。有國家級中小學骨幹教師4人,全國語文優秀教師1人,全國「家庭教育」優秀園丁1人,全國優秀外語教師2人,全國外語教學園丁獎2人,廣西教壇明星2人,廣西「園丁工程」A類培養對象2人,B類培養對象7人,C類培養對象4人,桂林市學科帶頭人9人,桂林市首屆教學能手10人。
學校校園面積22525多平方米,校舍面積11500平方米,有32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學校擁有教學樓4棟、逸夫實驗樓1棟、圖書綜合樓1棟、辦公樓1棟,體藝樓1棟。有多媒體多用電教室、史地專用教室。有設備齊全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標本室、語音室、電腦室、階梯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體育器材豐富,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有乒乓球室、健身房及全塑膠人造草皮運動場。全部教室都是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學校安裝了校園區域網,並與桂林高校城域網、網際網路聯通,教師均配備液晶顯示屏電腦,逐步實現教學網路化、辦公無紙化。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黨支部保證監督、教代會民主管理的運行機制。繼承附中辦學的光榮傳統,著眼於新世紀教育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學校確立了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未來。辦學思路: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民主理校,質量強校,創新辦校。辦學目標: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學校長期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先,大力加強德育工作,並使德育工作成為學校的一大優勢;長期堅持不斷端正教學指導思想、完善教學常規、組織教學比賽、建設「五好」教研組,狠抓課堂教學質量;長期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大力加強科研工作,教研教改蔚然成風;長期堅持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發揚主人翁精神,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環境建設,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學校成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體育衛生先進單位、環境教育先進單位、綠色學校,廣西無煙學校。桂林市文明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軍民共建先進單位、桂林市教育科研示範學校、多次獲得表彰。
學校素以治學嚴謹、校風學風優良、教學質量高著稱,高中畢業生在歷年高考中成績處於廣西前列。1981年以來已有6人爭得廣西高考狀元的桂冠(理科2人,文科3人,外語1人),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等200多所高校輸送優秀新生4000多名。高中會考基本實現了100%的合格。在全區全國的學科競賽中,也有一大批學生獲獎,其中英語、數學、化學、生物學科有學生代表廣西參加全國奧賽決賽。從廣西師大附中畢業的2萬多名學生中,數以百計的擔任了各級黨政領導,數以千計的成為科學家、教授、工程師、作家、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主頁www.gxsdfz.net/
⑹ 淄博市辛店齊魯石化公司大樓東面的那個職業學院叫什麼名字,什麼性質的學校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就是原來的齊魯石化黨校,中國石化的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公司組建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受山東省教育廳和齊魯石化公司的雙重領導。2003年5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學院基礎設施優越。學院佔地面積460畝,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5300餘萬元,圖書 18萬冊。具有完備的教學、實驗實訓、生活和體育運動場所。
學院教學設施先進。學院充分發揮中央企業辦學的優勢,利用企業穩定的經費保障,建起了技術先進、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現有7個多媒體教學廳、10個網路教室、2個電子閱覽室,配備教學用計算機700餘台;建成千兆校園網,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建有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央黨校的遠程教育教學站,擁有5台(套)衛星接收裝置,可接收中國教育台等節目。
學院同時是中國石化集團的煉油、化工和高級技師三大培訓基地,齊魯石化公司的培訓中心和黨校,承擔著全國石油石化系統的專業技術和技能培訓任務,可以為企業開展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並藉助企業豐富的培訓資源,提升辦學實力。
學院實訓條件完備。現有基礎實驗室16個、專業實驗室30個,擁有教學設備儀器價值2024萬元,建有先進的會計電算化、儀器分析、機械制圖、數控機床及模擬、數控電器系統、化工原理、自動化儀表等實訓室,具有與化工企業相適應的計算機模擬實習裝置——DCS系統,並在齊魯石化公司和省內外「訂單」企業等單位建立了20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199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1名、講師92名,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研究生學歷的20人。為充實教學力量,還從生產企業和知名高校聘請了具備實踐或高教經驗的28名專家、學者來院任教。學院不僅每年安排教師輪流到企業實習或掛職鍛煉,培養「雙師型」、「技能型」師資隊伍,而且重視專業帶頭人的引進和培養,使師資素質始終保持在同類院校的前列。近五年,先後在省級及以上報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完成4項省級科研課題,獲准立項並正在實施1項國家科研課題。
學院辦學模式創新。學院積極探索「訂單式」培養,採用 「2+1」、「1+2」、「1+1+1」的教學模式,動態開放課程。按照企業「訂單」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與企業共同設計教學課程,依據企業職業崗位標准制定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課堂教學。學院定期把課堂搬進企業,讓學生進行實地操作訓練,熟悉生產工藝,掌握生產技術,走出校門就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實現校園與車間的「無縫」聯接。
學院化工特色鮮明。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國家的朝陽工業。學院作為中國石化集團系統和山東省內唯一的化工職業學院,根據化工行業人才需求旺盛的趨勢,開設的高分子材料應用、化工工藝、煉油技術、精細化工、工業分析與檢驗、機電一體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市場營銷等14個專業,化工特色明顯,培養目標明確,均是企業急需的熱門專業。
學院實施「雙證」教學。學院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能夠完成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授權的50 余個工種的技能鑒定,藉此實施「雙證」教學,讓學生通過鑒定獲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學院辦學經驗豐富。學院前身是齊魯石化公司於1979年創辦的廣播電視大學和1985年成立的職工大學。二十多年來,學校曾先後開設化工、化機、儀表、電氣、機電一體化等專業,有的專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專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1.2萬餘人,培訓職工1.5萬餘人次。
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懂教育、會管理。管理隊伍大多來自教學一線,政治強、作風正、業務精,不但有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而且有豐富的綜合管理經驗。
學院服務條件完善。現有六棟學生宿舍樓和3個學生食堂,潔凈明亮,設備齊全,集體供暖。學院設立了入學高分學生獎、獎學金和各種獎勵基金,為每位學生每月發放15元的生活補助,為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學院育人環境優雅。學院坐落於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的齊國故都臨淄。學院分南北兩個校區,南校區位於齊魯石化公司72萬噸乙烯生產基地,為學生實訓實習提供便利條件;北校區(院部駐地)位於城區規劃的科研文化區內,東鄰齊魯石化公司機關,西鄰齊魯石化公司研究院和樹脂研究所,校園內外環境優美,學院被淄博市命名為「花園式單位」。
學院區位優勢明顯。山東省是化工大省,學院所處的淄博市更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這里有全國石化系統的骨幹企業齊魯石化公司,有全國三大化工園區之一的齊魯化學工業區,有山東省三大人才市場之一的化工專業人才市場。尤其是學院的創建,構建了這一石油化工基地的「四位一體」。
「十五」期間,以齊魯石化公司為依託的許多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實施:投資46億元、年加工能力 72萬噸的齊魯石化乙烯二期改造工程已竣工投產,總投資200多億元的齊魯化學工業園區開工興建,投資100億元、年加工原油1000萬噸的青島大煉油工程正在建設之中。這些都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深造渠道寬闊。學院重視專科教育與本科教育的相互溝通,在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參加專升本提供知識、能力、素質等基礎保證。學生一方面可參加畢業時正常的專升本繼續本科學習;另一方面,可在學習專科課程的同時,通過參加中國石油大學等函授完成本科學業。另外,學院與英國威爾士斯旺西大學合作辦學,為有能力的同學提供「3+1」學習的機會,即在該院學習三年,到英國威爾士學院學習一年,獲取英國威爾士學院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學生就業前景廣闊。學院對優秀畢業生,將優先向中國石化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中國化工集團的系統內企業 推薦就業;學院與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多家人才交流中心和企業,構建了廣泛的人才推介網路。到目前為止,在2003級和2004級的1450 名學生中,山東京博集團搶先招聘120名學生提前進廠實習,海南煉化、威海三角、山東中海石化、山東玲瓏等企業選拔簽訂250名的錄用協議,山東玲瓏、萬華集團、山東金沂蒙等企業簽訂了490名的「訂單」培養協議,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每年預定520名畢業生向長江三角洲地區推薦就業。另有獨山子石化、鎮海煉化、青島大煉油、煙台富士康、華夏制葯、濰坊天德化工等企業與學院達成了「訂單」培養意向。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准確定位、穩步發展、
高質量辦學、創特色名校」的辦學思想,認真落實「進得來、學得好、出得去」的辦學理念,深入貫徹「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方略,抓住戰略發展機遇,突出化工行業特色,創建省內優秀職業學院。
學院目前開設的系部: 化學工程系 機電系 經濟管理系 計算機信息科學系 四個
學院分南北兩個校區,北校區地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桓公路11號.齊魯石化公司機關旁邊
⑺ 有哪些法學較好的高校
華東政法大學,如果是平行志願可以沖一下;西南政法也行;
還有如果讀法學,一定要找好點的學校;千萬不能進理工類學校,要不就玩完了;經濟其實很好的,只是因為金融危機被一些人給忽悠了,吧恐懼放大了
⑻ ●原文: 中國人民大學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北京市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在我國第87個「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國人民大學傳來好消息,在一年一度版的全國「五一」權勞動獎狀獎章評選中,人大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這是人民大學建校70年來首次以學校名義獲得這樣的殊榮。
新世紀,新人大,新形象。「人民、人本、人文」的辦學理念,「大師、大樓、大氣」的辦學思路和「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動綱領,使人民大學實現了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校園建設、民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快速、穩健、協調的發展。人大人用智慧和忠誠鑄就了閃光的金牌。
⑼ 特急!!!關於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校園的徵文
訪全國普法辦主任、司法部部長 張福森
在2004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即將到來之際,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主任、司法部部長張福森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今年12月4日是第4個「12·4」全國法制宣傳日,請問今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什麼?基於什麼考慮?
張福森:今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黨執政興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公民和全社會憲法意識的提高。依法治國方略只有在良好的憲法意識環境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實施。廣大幹部群眾都要認真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保證憲法在全社會的貫徹實施。因此,進一步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努力創造崇尚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社會法制環境,意義重大。
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重點和目標。公民法制觀念的內涵很豐富,包含了依法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觀念,依法規范生產和生活即依法辦事的觀念,依法監督國家權力行使的觀念,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觀念,依法履行法定義務的觀念等。公民法制觀念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制約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歷史進程。因此,必須通過扎實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實現全體公民法制觀念的形成和提高。
今年我們確定「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這個主題,目的是進一步增強公民的憲法意識,使公民明確憲法和法律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增強公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真正做到人民當家作主。
圍繞這一主題,中宣部、司法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在今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期間,重點宣傳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實質,宣傳憲法所體現的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精神,形成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環境;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依法正確行使權力,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全體公民要行使好公民的權利,履行好公民的義務,依法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要守法誠信、依法經營,促進物質文明建設;廣大青少年要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遵紀守法,努力學習,逐步培養法律素質,做合格的小公民。
記者:全民普法從「一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已開展了近二十年,請您談談近二十年來特別是「四五」普法以來的工作成效?
張福森:全民普法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偉大實踐,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從1985年制定第一個五年普法規劃至今,已進入實施第四個五年普法規劃的後期。近二十年來,作為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緊密結合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和需要,宣傳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宣傳民主法制思想,宣傳憲法和國家的基本法律,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特別是「四五」普法以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繼續向廣度推進,向深度拓展,「四五」普法規劃確定的「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目標,正在逐步得到落實。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審議了司法部受國務院委託所做的《關於貫徹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開展第四個五年普法工作三年來情況的報告》,並給予充分肯定。之前,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組織了4個調研組分赴重慶、湖南、福建、陝西四省市,對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的執行情況開展了調查研究。根據社會各界的反映和調查研究顯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和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四五」普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社會的憲法意識逐步增強,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初步建立,行政機關和執法人員執法為民、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高,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落實,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法制宣傳教育有較大發展,總之,「四五」普法規劃和人大決議確定的目標正在逐步得到落實。
當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如部分領導幹部對普法的認識不高,學法用法自覺性不強;少數行政執法人員法律學習與法治實踐脫節,存在違法行政的現象;一些地方法制宣傳教育重形式,輕實效;在基層法制宣傳教育仍存在死角和盲點,農村和進城務工流動人員的普法工作難以落實。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
記者: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請您談談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對提高依法執政水平具有哪些積極意義?
張福森: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首先體現為依法執政能力的提高,體現為廣大黨員幹部法律素質的提高。依法執政需要我們的政府和廣大幹部牢固樹立法制意識,按照依法治國方略的要求,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執政需要我們的人民群眾培養和形成法律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依法參與管理國家經濟、政治和社會事務;依法執政需要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充分運用法律的手段來構建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可以說,依法執政目標的提出,對法制宣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提高依法執政水平,需要打牢法制宣傳教育這一基礎。依法執政的基礎在於全民尤其是領導幹部知法守法,以法律作為衡量行為的標准,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法律的要求,而法制宣傳教育正是把法律交給億萬人民群眾的一項社會工程。通過普法使幹部群眾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依法管理國家,為依法執政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思想基礎和能力基礎。
提高依法執政水平,需要發揮法制宣傳教育的先導性作用。倡導全社會的法治化管理,要求領導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斷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是依法執政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中的具體落實。「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四五」普法規劃確定的重要目標之一,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作為「四五」普法的重點對象,目的就在於使社會各項事務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全面推進依法執政目標的實現。實現這一目標,教育要先行。只有不斷深化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才能使法律知識得到普及,法制觀念逐步形成,依法辦事能力逐步增強。
提高依法執政水平,法制宣傳教育必須常抓不懈。通過扎實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以領導幹部為重點的全體公民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是提高依法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始終處於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國家法制建設也處於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同時,法制觀念的樹立和法治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從細微處入手,在點點滴滴中培養法制觀念,也是法制宣傳教育必須遵循的工作規律。
總之,法制宣傳教育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提高黨的依法執政能力、倡導依法行政的基礎性工作。今後一個時期,法制宣傳教育必須以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決定》的精神和要求,明確思想、加強指導,切實提高工作的實效性,為提高依法執政水平作出積極的貢獻。
記者:「四五」普法還剩下最後一年。請您談談下一步法制宣傳教育的總體思路?
張福森:明年是「四五」普法的最後一年。普法工作要以十六屆四中全會和《決定》精神為指導,總結前二十年的經驗,研究法制宣傳教育發展的思路,我們必須著力加強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法制宣傳教育,明確工作的指導思想。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促進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要把服務群眾、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終極目標。在宣傳內容上,選擇群眾最需要、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系最密切的法律知識作為宣傳重點;在宣傳方式上,選擇群眾最方便、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宣傳效果上,以人為出發點,以群眾對法律知識、法律意識的接受和運用程度作為評價的尺度。
二是以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為目的,實現法制宣傳教育的服務功能。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法制宣傳教育必須放在發展的大局下來謀劃和安排,以是否有利於推進經濟發展來衡量和檢驗。法制宣傳教育服務於發展,就是要把市場經濟法制宣傳作為當前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通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法制宣傳、誠信建設法制宣傳等專項活動,宣傳黨和國家關於發展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宣傳規范和服務市場運行的法律法規,宣傳管理經濟行之有效的法律途徑和手段等,使法制宣傳教育職能作用在服務發展中得到最充分的實現。
三是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實現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需要。要通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倡導法律意識,使人民群眾正確理解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分清合法與非法,運用法律手段,通過合法程序,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通過法治渠道解決矛盾糾紛和問題。要通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促進執法機關嚴格執法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和促進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是綜合、合理、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推進法制宣傳教育的發展。全社會廣泛參與是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要特點,調動一切社會力量,開展深入細致的法制宣傳,有利於擴大宣傳的覆蓋面,有利於提高宣傳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有利於形成宣傳合力,提高宣傳效果。在今後的法制宣傳工作中,要形成法制宣傳職能部門、各級國家機關、新聞傳播機構以及包括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內的全體公民之間,上下聯動、全面發展的宣傳網路;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針對群眾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努力探索更易為群眾接受的宣傳形式和宣傳方法,增強宣傳的實效性;要特別注意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路等大眾傳媒的作用,發揮它們迅速、生動、直觀的優勢,寓法制於新聞事件,寓法制於百姓生活、寓法制於文藝娛樂,提高宣傳覆蓋率和吸引力。
明年是實施「四五」普法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關鍵性的一年,要緊緊圍繞「四五」普法總結驗收和制定「五五」普法規劃,在突出重點上下功夫,切實把領導幹部、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學法用法落到實處;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加大研究力度,把握工作規律性,提高預見性;在實際效果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完善工作運作方式,研究普法內容和對象的特點,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政府主導的,適應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全社會共同參與,旨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的公益性社會事業。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持法制宣傳教育,積極參與,大力推進,為法治社會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國法制宣傳教育標識確定
本報訊 (記者吳坤)全國法制宣傳教育標識徵集和評選工作日前結束。經評選,廣東省深圳市魏世敏獲一等獎;遼寧省大連市劉新安、遼寧省沈陽市王子東獲二等獎;福建省福鼎市劉明華、浙江省杭州市王進、遼寧省大連市劉新安獲三等獎;北京市劉文勇、湖北省武漢市吳穎豫、吳青竹獲創意獎。
伴隨著我國法制建設前進的步伐,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已經走過了近二十年的歷程。為進一步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更好地聯系和服務大眾,樹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品牌,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前不久向全社會廣泛徵集法制宣傳教育標識。徵集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反響,社會各界踴躍投稿,共收到作品557件。全國法制宣傳教育標識徵集辦公室專門邀請有關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工作委員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平面設計委員會主任陳漢民擔任此次評審專家組組長。
根據評選標准,評審委員會成員嚴格按照程序,進行了集體評議,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按得票數多少,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創意獎二名。
深圳市升陽升廣告有限公司魏世敏創作的作品得到了評委們好評,最後獲一等獎。評委們認為:該作品底色為紅色,由「法」字演繹而來。「法」字的「水」部放射出三條弧形光帶,穿越整個圓形,具有動感、傳播、放射、擴大之效應,寓意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像光芒一樣在全社會傳播,同時又如一隻用於宣講法律知識的喇叭。「法」的「去」部,造型如一把金鑰匙,插在三條光帶中,象徵通過法制宣傳教育開啟法律知識之門,啟迪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作品採用圓形構圖,既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習慣,又有鮮明的時代感。作品簡潔大方,構思新穎,內涵豐富,易懂、易記、易識別,應用方便。
根據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作者對作品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全國普法辦公室已確定該作品為全國法制宣傳教育標識。
中宣部宣教局、司法部法宣司與本報共同主辦 依法執政與法制宣傳教育理論研討會在京舉行
本報訊 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和法制日報社聯合主辦的依法執政與法制宣傳教育理論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
與會專家認為,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之一;是我們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照憲法和法律掌握國家政權、行使國家權力,保證人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從法律和制度上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制度保障。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堅持和實行依法執政,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樹立依法執政的法治意識。
與會專家指出,為了推進依法執政,建設法治社會,必須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法律知識教育,使每個公民了解憲法和法律知識。大眾媒體是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最有效、最節約社會成本的方式。因此,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在法制宣傳領域的重要作用,同時要利用網路等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宣傳法律知識。
法制日報社總編輯雷曉路主持研討會。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副司長王進義,法制日報社副總編輯陳會禮、副社長周秉鍵和中宣部宣教局有關同志出席研討會。
(鄭文)
12·4專題報道 弘揚憲法精神 增強法制觀念
依法執政與法制宣傳教育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登
重視大眾媒體在法制宣傳中的作用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吳志攀
法制宣傳教育是一種公共教育產品。教育的功能是傳輸知識,傳輸人類積累的經驗,法制宣傳教育就是傳輸法律知識的一種普及性的教育方式。
如果沒有法制宣傳教育,大眾獲得司法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專門法律知識訓練機構法學院,專門司法機構法院、檢察院及專門的司法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只能提供對專業人員的法律教育,對社會公眾的法律教育力所不能及。
對於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僅靠這些機構進行法律教育和培訓是不夠的,我們的大眾媒體參與法制宣傳,才會有數億大眾獲得法律知識和法制教育。我國大眾媒體早已經開始參與法制宣傳和法律知識傳播工作了,《法制日報》等報紙和雜志進行著更加專業的法制宣傳。這些媒體在這些方面已經獲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獲得公眾的接受和好評。
在當今復雜社會里,由於個人學習能力的提高,外來知識的介入,多元價值的融合,不同文化與觀念的交叉並存,都使得法律知識的專門訓練很困難。因為在今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復雜社會情況多變,我們接受信息最快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從書本上,也不是在課堂里,而是從網路上,或者在電視里,或報紙雜志上。
這些按照分秒來計算信息流量的電子化的傳播科技,給大眾媒體提供了對公眾巨大的影響力,各種媒體給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提供了圖文並茂、有聲音有畫面的信息。這些信息的真實程度和生動程度都比文字信息更加豐富,更加復雜。這些信息技術讓我們的社會大眾可以更有深度和廣度地觀察復雜社會的各種畫面和各種聲音,閱讀各種信息和各種觀點,連續不間斷的這種社會全記錄信息,將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不斷的革命。這些正是宣傳,特別是法制宣傳所特有的功能。
我們今天幾乎離不開公共媒體,因而也就必然受到媒體的影響,也許在當前影響我們大眾生活最大的就是媒體。如果讓這種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媒體發揮更大的法制宣傳教育功能,並將法律知識,特別是新知識普及到大眾,使大眾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就像大眾具有基本的健康知識一樣,一方面將減輕醫院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將由於自己的健康水平提高而使生活更美好。法律知識的大眾化普及也是如此,一方面必將減輕各種案件對法院等司法機關的壓力,另一方面也由於公民自己的法律知識提高,避免各種糾紛發生的可能性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大眾媒體宣傳法律知識和法制理念是普法工作最有效、最節約社會成本的方式。用大眾媒體對公眾的巨大影響作用來宣傳法制,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將造福於我們的社會大眾。
樹立依法執政的法治意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所長李林
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堅持和實行依法執政,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樹立依法執政和法治意識。
首先,樹立尊重保障人權的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是我們黨依法執政的本質特徵。把這一本質特徵的要求轉化並且體現在社會主義法治方面,就應當樹立「我們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並且屬於人民」的人民主權觀念。在社會主義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體,國家和執政黨擁有和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就必須做到「權為民所用」。同時,依法執政為民,不僅是理論的、原則的,更是實踐的和具體的,用一句法律話語來概括和表達,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各項人權。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人權,是人民各種利益和要求的具體化、法律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尊重和保障所有人的人權,既是我們黨通過依法執政來實現「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的基本要求。
其次,樹立憲法和法律具有極大權威的意識。在依法治國的條件下,憲法和法律具有極大的權威與堅持黨的領導和依法執政是統一的,與人民民主是一致的。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執政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規范化、法律化,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因此,依法執政就是依照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治國理政,而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極大權威,實質上是確立和維護我們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極大權威,是確認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政治權力的極大權威。
第三,樹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的意識。堅持和實行依法執政,首先要有「良法」可依。為此,應當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立法機關的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成為全社會一體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准則,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其次要保證憲法和法律正確有效的實施。我們的憲法和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黨的各級組織、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憲法和法律是依法執政的內在要求,與堅持黨的領導、服從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第四,樹立權力要受監督制約的意識。任何權力不受監督制約必然產生腐敗。我們黨依法執政,一方面是通過依法行使政治性「公權力」來實現「執政為民」的政治訴求;另一方面是通過制度和法律來保證這種公權力有作為的正確行使,防止腐敗。
規范「執政能力」的內涵及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莫紀宏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將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作為今後一段時間內加強執政黨自身建設的工作重點。將執政能力建設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來加以認識,說明了我們黨在領導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八十幾年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執政經驗,能夠比較嫻熟地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來看待我們黨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處的歷史地位和所起的歷史作用,符合現代民主和法治社會中執政黨科學執政的一般規律和要求。
應當看到,執政能力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管理和國家管理問題。應當以科學求實的精神來全面認識執政能力的內涵和意義。從科學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它是由各種具體的管理社會和國家的能力構成的,尤其體現在執政黨對整個社會發展趨勢的科學把握能力以及對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的科學建構能力等方面。
首先,執政能力體現了黨執政的社會基礎,也就是執政黨所具有的群眾基礎。只有執政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反映民意,執政黨的各項重要決策才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和合法性。
其次,執政能力集中表現在執政黨執政的行為能力等各個方面。包括作出決策的能力,執行決策的能力,管理社會和國家的能力,處理國內外重大事務的能力,處理緊急危機事件的能力,協調社會發展的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能力等等。這些具體的行為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執政黨自身的整體執政行為能力密切相關。執政黨沒有嚴密有效的黨組織,沒有素質高超、品質超群的黨員領導幹部,沒有樂於奉獻和具有高度黨性原則的普通黨員,是很難獲得有效的執政的行為能力的。因此,執政黨的組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執政黨的行為能力。
再次,執政能力的核心是依法執政的能力。執政黨對社會事務和國家事務的管理活動主要是通過國家的法律制度來進行的,因此,執政黨能否科學有效地運用法律制度來管理好國家,能否樹立法治在社會管理和國家管理中的權威,是考驗執政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
最後,執政能力關鍵體現在執政的實效上。執政能力建設必須有賴於一套科學合理的能力建設評估系統的存在。既需要執政黨自身對執政能力有比較正確的認識,也要廣泛聽取來自執政黨外部的評價意見。執政能力建設是執政動機、執政目的與執政方式、執政效果的有機統一。
依法執政的核心是依憲執政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焦宏昌
依法執政思想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升華,也是對執政黨執政行為的客觀要求與規范。2004年我國新的憲法修正案,更把依法執政的核心集中到依憲法執政上來。
這一命題,內含著以下要點:
第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入憲,強化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正當性。修憲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憲法規定,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固化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憲性和正當性,具有重要價值。作為一個有效力的憲法規范,「三個代表」也成為衡量和約束執政黨行為的法律憑據。「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即是對這一規范的最好詮釋。
第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的入憲,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政治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成果,是制度文明的結晶。在憲法所確認的行之有效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中國共產黨採取怎樣的執政方式,通過有效的制度創新,實現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的統一,實現黨的意志與人民的意志的統一,是擺在執政黨面前的重大課題。實踐證明,把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的意志,並用成文法的形式表現出來,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一切組織和個人都依憲法和法律辦事,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體現了憲法和法治的精神。
第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入憲,明晰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目標。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尺度,是一切公權的前提。保障人權表明國家要承擔積極作為的責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即是對廣大黨的組織和幹部的根本要求。國家的法制宣傳教育部門和輿論宣傳陣地,要做好憲法的宣傳教育工作,進行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宣傳,以求深入人心。
在參與型行政中培養法制觀念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建順
我國《憲法》第2條規定,「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是參與型行政的憲法根據。
建設參與型行政是憲法所確立的參政理念的基本要求。所謂參與型行政,亦稱互動型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在行使國家行政權,從事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過程中,廣泛吸收私人參與行政決策、行政計劃、行政立法、行政決定、行政執行的過程,充分尊重私人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創造性,承認私人在行政管理中的一定程度的主體性,明確私人參與行政的權利和行政機關的責任和義務,共同創造互動、協調、協商和對話的行政程序和制度。此種「參與型行政」或「互動型行政」,反映了政風建設的新理念,是依法執政的基本要求,通過保證公眾對行政的廣泛參與和監督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來規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