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文化素養

公共文化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2-25 23:44:57

『壹』 青少年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文化素養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里,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著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斗,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 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回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說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系,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並為之奮斗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總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嘗膽」的故事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 林,「卧薪嘗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著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銳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雲:「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衛戰中的於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衛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於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准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遠不是以上六個方面可以概括的。
不是嗎?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

『貳』 如何提升現代公眾的公共場所素養

國民素質是評價一個國家好與壞,最直接可行的方法。提高國民素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需要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

1.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要緊緊抓住影響人們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方面,堅持不懈地在全體公民中進行道德教育,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要求,不斷灌注到全體黨員和幹部群眾的頭腦之中,使人們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必須提倡的,什麼是堅決反對的。

2.領導人要潔身自愛:社會本來就有不同利益集團和各種非法謀利行為,頂住誘惑潔身自愛是對領導幹部的最低要求,潔身自愛,是我們每個人做人的准則,也是我們每一個幹部執政的座右銘,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不受私慾所左右,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口,不為金錢所動。換言之,就是要嚴於律己,不貪不佔,不損人利己,更不要因一時的貪念做出有損於黨、有損於國家和人民的事來。

3. 對公務員嚴格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公務員日常考核機制,細化公務員日常考核標准,將平時考核、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有機結合,對公務員的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方面綜合做出評價。要堅持「不讓幹事情的吃虧,也不讓不幹事情的佔便宜」的工作導向和用人導向,切實做到「兩個堅決」,即對不能勝任所在崗位工作的幹部要堅決調整,對不認真履職造成嚴重後果和不良影響的幹部要堅決問責,堅持問題管理,嚴格問責,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和社會評價。

4. 創造公正法治環境: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公正高效權威的法治環境,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徵,為構建和諧社會所必需。當今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利益主體愈見多元化,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和利益矛盾也愈見復雜化。對於執政黨來說,越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越要強調堅持依法執政。這是一個政黨執政必須遵循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當前,落實依法執政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這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創造公正高效權威的法治環境。

5. 強化新聞媒體作用:新聞輿論在提高國民素質中具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是導向。就是要引導和告訴人們應該提倡什麼,應該反對什麼;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要充分運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大意義,宣傳我們黨和國家在提高國民素質方面所採取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措施,宣傳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道德行為規范,宣傳在提高國民素質中涌現出來的突出典型和重大成果,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抓素質教育,比素質提高,學文明先進,創文明一流的強大輿論氛圍。二是監督。就是運用新聞媒體廣泛性、多樣性和權威性的特點,及時地揭露和鞭撻社會上的消極現象和不良現象,從而達到弘揚正氣,遏制邪氣的目的。可以說,新聞輿論的這種監督功能是任何其他形式的監督所不能比擬和替代的。

6.培植廉潔誠信文化:廉潔文化以崇尚廉潔、追求廉潔為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價值規范、社會風尚於一體,反映著人們對廉潔的總體認識,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盪滌腐敗文化,對於加強廉政建設,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根本好轉具有重要作用。誠實守信是廉潔從政,建設廉潔文化的前提。孔子說:「信者,人之根,國之本也。」誠信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建設和諧社會、發展進步的源泉,是個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處事之道。經濟轉軌時期,現實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失信行為,而政府誠信缺失成為失信的直接誘因,因為失信,才出現了「官出數字,數字出官」。面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信用問題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叄』 公共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有哪些

對公共管理者的素質要求是由公共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決定的,其素質的基本內容也是由角色界定的。公共管理者要想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需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公共管理者的素質是與社會和法律對其基本技能要求相對應的,其主要基本素質包括以下幾點:
1)公共管理者應具備較高政治覺悟和政治素質。政治覺悟是指公共管理者首先要承認黨的地位,積極擁護黨的政治主張,牢固掌握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並認清黨的大政方針。政治素質是指公共管理者的政治立場和思想作風,它同時也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綜合體現。政治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公共管理者的責任感。公共管理者的政治素質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① 公共管理者必須要忠於政府, 報效國家,服務公眾。這是公共管理者所必須具備的首要的政治素質。 ② 公共管理者必須要把公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時刻為人民謀利益 。鄧小平明確指出:「領導就是服務。」在公共管理活動中,公共管理者要堅定地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上,要始終牢記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一切從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③公共管理者應該顧全大局,具有較高的政治責任感。公共管理者在公務活動中必須要有全局觀念,從大局出發,統籌協調好個方面的關系,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同時正確地看待自己手中掌握的一定權力,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並科學、規范地行使自己的職權。 ④公共管理者要注重其公信力。吳家慶認為,執政黨公信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兌現承諾的能力,能激起民眾對其信心的承諾如果不能兌現,那麼民眾的信心就不能持久,「政治誠信是基本的政治道德」。
公共管理者應該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公共管理者應具備較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法律意識是指對法律的認識或認同,法律素質則是指掌握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的綜合能力。提高全體公民首先是公共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的要求和重要目標。公共管理者具有法制觀念,能做到遵紀守法,依法辦事,才能遏制腐敗的蔓延,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使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得以順利進行。公共管理者的法律素質是實現依法治國、建立廉潔政府的根本保證和重要前提。
公共管理者的法律素質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① 公共管理者必須扎實地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守法的基本前提是知法,公共管理者只有熟練掌握憲法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尤其是履行管理職責所必需的各種法律法規,如行政法規、經濟法規等方面的知識等等,才能提高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能力的水平,才能在新時期更好地勝任工作。
② 公共管理者必須要有相關的法律觀念和正確的法治意識。劉作翔認為, 法律實施應該成為下一階段中國法制建設的重點;在法律實施中,法律觀念、法律意識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法治意識是公共管理者對法治現象的一種主觀反應。公共管理者的法治意識,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須增強法治意識,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建立起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的意識,從而提高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
③ 公共管理者必須要依法行政,以法律為准繩。馬懷德指出:「政府負責意味著什麼,需要在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大框架下思考。」 [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關鍵是依法行政。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共管理者在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時候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把法律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做到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
3)公共管理者應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性格。
① 思想品德是意識行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公共管理者的思想品德包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個基本要素,簡稱知、情、意、行。人們常說,萬事德為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公共管理者更不列外,當代公共管理者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善自己的性格,重視自我修養,做到修身律己顯得尤為重要。公共管理者應該堅決抵制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要做到為人思想端正,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從嚴律己,忠於職守,潔身自愛。要對大社會的治理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② 性格是人的具有核心意義的且比較穩定的的個性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對人對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語言和行為方式上。性格與社會密切相關,在性格中也包含著許多社會道德的含義。 布萊尼次曾經說過:「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我們不要求公共管理者都擁有完全一樣的性格,那也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在社會道德的框架內為公共管理者界定其應該具備的良好性格範圍。公共管理者都至少應具備擔當、膽識、沉穩、誠信、細心、大度等等這些良好性格,這樣才能加強治理公共事務的主觀條件。

『肆』 公共文化教育是什麼意思

3.1拓展課堂資源,體現美術教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除了美術教育所採用的課程資源之外,教師還應該充分的利用當地的公共文化設施、自然文化資源、信息化資源和現代"流行美術"等資源,從而體現美術教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例如,可以適當的組織學生去當地的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地方觀看,拓展學生的學習場所,開闊他們的視野。還有一些民族文化遺產,現代城市環境藝術以及自然景觀等等,可以發展學生的細致觀察能力以及敏銳的感受力等等。利用現代的信息化資源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種強大的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互聯網中獲取大量的有參考和借鑒價值的美術資料,例如圖片、教案等等。最後,在當前視覺文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大眾藝術、多媒體視覺藝術等學習內容也應該及時的增加到美術教學中來,例如媒體廣告、漫畫、影視動畫等等。加入這些教學內容,不經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當前社會多元化文化的存在,還能增強他們解讀和分辨視覺信息的能力。3.2重視美術鑒賞教學,提高學生視覺讀寫能力現代社會視覺信息的泛濫和多元文化的格局要求學生應該有很強的視覺信息讀寫能力。因此,美術的鑒賞教學不容忽視。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是對美術作品的一種解讀,因此能夠提高學生的視覺讀寫能力。有益於培養和提高他們美術素養和審美素質。首先,美術鑒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有助於學生形成開放式的審美文化心態和情感態度。其次,美術鑒賞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和辨別美的能力。再次,美術鑒賞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最後,美術鑒賞有助於學生形成多元化的審美觀。3.3教師教學手段要走入生活,重視學生發展首先,教師應該重視情境教學的作用。美術教師在講解作品時,講授繪畫技巧時,都應該努力營造出相應的情感和氛圍,讓學生能夠產生深切的體驗,從而感受到愉悅並且喚起強烈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自覺的投入到美術的學習中去。其次,教師課堂的組織形式也要向著多元化、開放式的方向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並不適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有助於師生形成和諧的美術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投入到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例如馬蹄形排列法就比較適合於進行課堂討論和教師示範,有利於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小組式排列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與討論;寫生式排列在學生進行繪畫時能夠有足夠的繪畫空間,互不影響等等。3.4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用美術表現生活用美術表達生活是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鼓勵學生通過美術表達對生活的看法,對生活的情感是美術課堂生活化的必要途徑。如在教學《傳統紋樣》時先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傳統紋樣,體現生活中處處都是美;你回家的路上、家裡、公園、餐廳等地方還發現哪些傳統紋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最後讓學生為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設計二方連續,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

『伍』 個人的文化素養缺點

人的文化素質是什麼:

文化素質包括人的個人的才智、能力、道德素養。內

道德素養:道德,社會容意識形態之一,人們行為的准則和規范;素養,即修養。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素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

才智:才能和智慧。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素質。

文化素質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

文化素質不只是學校教給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個人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個人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所以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為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現在學校教育傳授的技術方面的知識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陸』 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的技巧:
一、人民在科學知識、文史知識、藝術欣賞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就是科學文化修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用人類創造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是科學文化修養的重要內容。

二、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提高思想道德認識,重視思想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有助於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學文化修養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為社會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難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會。
三、通過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自覺接受先進文化的陶冶,是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斷升華,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不斷提高,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真正有知識文化涵養的人,也應該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四、要把培養品德、學會做人放在首位。
中國古人認為,千古留芳的最高境界首先是「立德」,即學會做人。在道德上成為完人;其次才是做事,建功立業;再次才是做學問。兩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重視品德教育,將否有好的品行作為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標准。要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必須從「修身」做起。
1、學會做人,是每一個人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20年前,聯合國科教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澳大利亞的未來委員會主席艾麗婭得博士就語出驚人。他認為:問來世界的主人應該掌握「三張教育通行證」,一張是學術上的,一張是職業上的,而另一張是證明其個人事業心及開拓能力、綜合素質的通行證。以前較重視前兩張,忽視第三張。實際上,如果缺乏高素質,潛力難以完全發揮。非智力因素才是智力因素發揮的保障和基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教育理念的四大支柱是: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學會做人是建立在前三種學習基礎上的一種基本進程,是教育和學習的根本目標;而學會做人,就是要追求高尚的人格,這是每一個即將走向成年的青年人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2、什麼是人格?
主要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及道德行為。 它時時處處滲透在人的全部言行之中,覆蓋於人的活動的多個層面;簡單說:一個人愛什麼、恨什麼、追求什麼、厭棄什麼;怎樣律己、怎樣待人、怎樣工作、怎樣生活;勝利時有什麼情感、挫折時有什麼態度、成功時有什麼心境、危難時應有什麼原則等等,處處都彰顯人格的影子,露出人格的端倪。
3、一定要堅持做人與做事相統一。
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扎實工作,是每一個青年人應該奉行的准則。 老實做人,就是為人處世要堅持原則,誠實守信。 踏實做事,是老實做人在行為上的要求。 扎實工作,是老實做人和踏實做事在社會職業活動中的體現。 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扎實工作,彼此聯系,相互相承。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 一位著名作家說:「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想要控制自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們每個人心中永遠存在著理智和感情的斗爭。
4、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就是一個人必須按理智判斷行事。
克服追求一時感情滿足的本能願望。如果任憑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動,那就是使自己成為了感情的奴隸,如果那樣,再沒有被自己感情奴役更不自由的了。
5、對待自己的錯誤應採取正確的態度。
人大多都有一個弱點,喜歡為自己辯護、為自己開脫。主要原因可能是虛榮心在作祟。怎樣才能克服這種心理呢?坦率地承認和檢討自己; 對自己寬容,犯了錯誤不過分自責; 從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獲得成功的智慧。
五、自尊尊人,贏得彼此的相容與和諧。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總是要和許許多多的人發生關系。很難想像,一個不尊重別人的人,能夠處處得到別人的尊重。馬克斯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1、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個人修養。
修養是一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體現。良好的修養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位與價值,一個有很高個人修養的人才最具有個性和人格魅力。青年人的修養提高更顯得重要。現在社會上眾多缺乏修養的現象絕大多數都出現在成年人身上。
2、自己要了解個人修養的幾個主要方面;
文化修養:文化修養就是掌握的文化知識和在實際中運用這些知識來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一種積累,要靠相當長時間不懈努力地學習和修煉。 思想修養:思想修養實際上就是思想方法和思維習慣問題。
心理修養:心理修養就是心態、自我調控能力。攀比和虛榮心就是一種常見現象。青年人一定要提高心理修養,應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
道德修養:道德修養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各種習慣表現。例:叼根煙、公共場所抽煙、隨地吐痰、說臟話等。

『柒』 什麼是公民素養

公民是指具有某個國家國籍的自然人。我國憲法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既包括在校學生,也包括社會上的各種人群,通俗地講,就是「一個都不能少」。因此,公民素養應該是面向全體公民的一種最基本的標准和要求。
公民素養是指公民的品質和道德,它包括公民的素質和修養。涵蓋了公民的道德、情操、言行舉止、文化底蘊、奉獻精神和法律法規意識、社會公德意識及自我約束意識等等。公民素養中的「素養」,是從英文Literacy翻譯而來的,有人把它翻譯為「素質」。在英文中,Literacy的基本含義是能讀會寫,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有文化」。但在現代社會里「公民素養」指的是以下幾個方面:一、具有民主的知識。二、彼此尊重與包容。三、保持溫和與理性。四、服從多數尊重少數。五、自治與自製。六、參與公共事務。簡單概括為24個字:民主知識、尊重包容、溫和理性、服從素養、自治自製、參與公事。
一般來說,公民素養的形成是漸進的過程,是社會性發展的過程,是指認識社會,參與社會的進程中在態度知識能力方面與社會相適應並和諧發展的動態過程。社會性的發展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公民素養的標志。因此,關注公民的社會性發展,對良好的公民素養形成以及整個社會的進步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捌』 大學生應該具備怎麼樣的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抄是人的綜合能力基襲礎,它實際上就是人的文化知識和思維模式合二為一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形成主要來源與兩個方面:一是價值取向;二是環境的影響。因為世界上的公共信息對所有的人都是公開的,接受什麼樣的信息,吸取一個信息的那一部分完全個人的自由,是由個人的價值取向來判斷攫取的。而個人的價值取又是受環境影響的,良好的成長環境可能造就一個正直、聰明的人才,反之就可能形成一個利己而反社會的人格。因此形成好的文化素養的原則是先德後才,然後德才兼備。在具備一定道德水準的前提下廣泛攝取文化知識和建立良好的思維模式,可以造就有承擔的人才,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成大事、做大業。如果價值取向有問題、沒有道德,這樣的人只能說有文化知識,而不能說有文化素養,而且這種人越有知識越危險。所謂素養就是道德參與文化的建設,在正確的價值觀主導下的運用文化知識。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