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郭道暉依法治國

郭道暉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1-02-23 14:09:08

❶ 法治的名言警句中國

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28、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❷ 憲法的名言

1、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❸ 我國著名的法學家都有誰

法學理論

張文顯 朱蘇力 賀衛方 葛洪義 舒國瀅 沈宗靈 孫笑俠 卓澤淵 李步雲 劉作翔 付子堂 孫國華 信春鷹 郭道暉 郝鐵川 呂世倫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龍 劉瀚 謝暉

法律史

曾憲義 張晉藩 武樹臣 何勤華 陳盛清 范忠信 邱遠猷 吳建璠 楊一凡 楊永華 俞榮根 韓延龍 懷效鋒 霍存福 劉海年 倪正茂 高恆 蒲堅 朱勇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周葉中 許崇德 韓大元 胡建淼 胡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羅豪才 馬懷德 陳雲生 方世榮 張慶福 張樹義 莫紀宏 浦增元 童之偉 王名揚 王叔文 吳家麟 肖蔚雲 楊海坤 袁曙宏 張光博 朱維究

刑法學

高銘暄 馬克昌 趙秉志 張明楷 陳明華 陳興良 曹子丹 儲槐植 顧肖榮 何秉松 梁華仁 羅大華 歐陽濤 曲新久 阮齊林 蘇惠漁 康樹華 張智輝 周道鸞 盧建平 王作富 何鵬 姜偉 孫謙

民商法學

江平 梁慧星 吳漢東 王利明 孫憲忠 王衛國 趙旭東 鄭成思 魏振瀛 崔建遠 劉春田 劉凱湘 石少俠 司玉琢 覃有土 顧功耘 郭明瑞 龍翼飛 吳煥寧 夏吟蘭 徐學鹿 楊大文 楊立新 楊振山 馬俊駒 沈四寶 巫昌禎 關懷 范健 尹田

訴訟法學

江偉 陳光中 徐靜村 樊崇義 龍宗智 陳瑞華 陳衛東 卞建林 陳桂明 顧培東 景漢朝 劉家興 沈達明 宋英輝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亞新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譚兵 李浩 常怡 嚴端 崔敏

經濟法學

楊紫烜 李昌麒 劉隆亨 劉文華 漆多俊 邵建東 史際春 徐傑 張守文 種明釗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呂忠梅 國際法學 韓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勁松 陳安 董立坤 龔韌刃 黃進 李雙元 劉楠來 饒戈平 芮沐 張乃根 周忠海

軍事法學

叢文勝 顧德欣 李昂 圖們 張建田

❹ 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決定通過的重大事項有哪些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以依法治國為主題,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相信在這次四中全會上,中央將會對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決定中涉及「法治中國」的項目做更為細致的部署。
去年11月公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在《決定》中,法治中國建設包括五個部分的內容,即維護憲法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和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五個部分中為何將維護憲法權威排在首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顧問郭道暉的解讀是,在現階段,不僅要強調依法治國,「更要強調依憲治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權威。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多位專家認為,經過這一年多來高強度的反貪治腐,像蔣潔敏、李東生及中央候補委員李春城、王永春已被中央政治局開除黨籍,預計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對這些處分予以追認,正式將他們清除出黨。由於中央委員會的名額是固定的,因此中央委員會也會空缺了幾個位置,這樣就會就會存在中央委員會的人事遞補,這將是四中全會的一個重要看點。

❺ 法治的名人名言

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28、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❻ 關於法治的名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
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
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
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
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27、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英國作家丁尼生
28、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29、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
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7頁
30、有損害即有賠償。
31、天平的一邊放上自由,另一邊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
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3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35、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國安邦之利器。

❼ 憲法格言30字

憲法的格言有:

1、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斯賓諾莎(荷)《神學政治論》

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3、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4、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5、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7)郭道暉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憲法」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onstitution,本是組織、確立的意思。

古羅馬帝國用它來表示帝王的「詔令」、「諭旨」,以區別於市民會議通過的法律文件。

歐洲「封建」時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對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的確認,含有組織法的意思。

英國在中世紀時期建立了代議制度(當然這種情況在中國先秦時期是沒有的),確立了國王沒有得到議會(代議機關)同意就不得征稅和進行其他立法的原則。後來代議制度普及於歐美各國,人們就把規定代議制度的法律稱為憲法,指確認立憲政體的法律。

「憲」、「憲令」、「憲法」等詞在中國古代典籍中與「法」同義,日本古代「憲」也指法令、制度,都與現代「憲法」一詞含義不同。

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時期,隨著西方立憲政治概念的傳入,日本才有相當於歐美的概念出現。



❽ 法律的金句

1、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宋·包拯《致君》
只要依法治國法令暢通,紀律和風氣自然清正,那樣就不會有治不好的國家,也不會有頑固不化的百姓。
2、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商君書·畫策第十八》
國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沒有能保證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3、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4、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亞當·斯密
(8)郭道暉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的,它涉及的對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為。
3、法的評價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斷、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評價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對他人的行為的評價,這是區別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為)和評價作用(涉他人的行為)的關鍵所在。

❾ 如何調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法治結合

中國法文化源遠流長,從來沒有中斷過,這是世界文明古國所少有的。中國古代法文化無論理論的、制度的、行為的,都有跨越時空的合理性因素。中國古代的法文化以人本主義為基點,「德育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是非常注重法、理、情三者一致的。由於重視人,重視人的價值和生命,所以在法制上就提出「以法為教,民刑必教」的觀點,以「教化」為先減少犯罪,這是中國古代法文化很優秀的精神。

比如,古代的死刑決定權很早就收歸中央,這樣的規定從漢以後一直貫穿下來。類似的制度在法典里也有明確規定,這在世界法制史上是很少有的,是重視人,以人為本在法律上的體現。為此,他援引《慎子》、《韓非子》、《商君書》中一些以法度治理國家的觀點,認為從理論的角度來看,法家的思想還有待發掘,其中與現在的法治建設有聯系的一些思想很有價值。

著名法學家郭道暉則提出,既要復興我們傳統文化的積極部分,更要防止「中國法文化、或者中國整個文化傳統里的封建專制傳統」的復辟。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刑事訴訟法學專家陳光中認為,面對傳統文化,思想不要片面化,中國的封建法制文化,從主流來看就是封建專制文化、皇權至上的文化。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鮮明,但是並不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卻是我們現在要發揚光大的;主流的專制主義甚至是殘酷文化,也是不可取的。不能把過去的包袱與糟粕當成好東西。這種東西肅清起來很難,比如刑訊逼供。我們在研究與繼承古代文化傳統的時候不能不注意這個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歷史學者秦暉在發言中說,在中國,不管是主張孔孟的仁義道德,還是主張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以「秦制」為代表的專制集權。

在今天,不想使中國走出秦制,就不是真正的儒家,不想使中國走出秦制,也不是真正的法治。「五四」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不是「反傳統」是過分還是不足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確應該反傳統,但我們應該區分反對哪一部分,保留哪一部分。

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認為,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它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在人情的基礎上。中國的人倫社會不是在對自由平等的認識基礎上形成的,從孔子起就提倡一種「無訟」的思想。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寫道:中國不是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一個熟人社會,不需要訴訟。這種文化體現了我們傳統的對法的看法,平民對法的看法,官員、統治者對法的看法。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李德順提出了如何看待中華傳統文化的兩個觀點。

第一,不要將文化都推給古人,這樣就把我們自己的文化權利和責任也都推給古人了,要立足於現實的中國理論與實踐,著眼於整個民族。

第二,很多個人的表現,如果能被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整體上接受或執行,就不應該將其簡單歸結於個人。在回顧歷史的時候,重要的是從文化這個角度來反思大家曾經共同認可、共同接受的那些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辨認我們現實的主體的權利和責任。

中西方文化傳統中,理念差異有多大

談到文化與「法治」,西方文化的沖擊及中西文化的比較是無法迴避的。

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樓宇烈從宗教文化角度,闡釋了中西法治文化的差別:在西方,人和神分屬兩個世界,當過渡到法治社會的時候,法的神聖性就順理成章。中國沒有這樣的文化背景,強調以人為本,靠人的自覺較多,對法的遵守也是主要建立在對法的道德認同以及道德的自覺自律基礎之上的。

外在約束一定是建立在內在約束之上,現在把內在道德約束放棄了,只靠外在約束是不可行的。「慎獨」、「克己復禮」就是中國以前所依靠的底線。我們現在法治建設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就與我們對法沒有一種神聖性的、絕對性的情感或者理性的認識有關。

陳光中以最近發生的兩個法律事件為引,展開了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討論。美國在校園槍擊案不斷發生的情況下,其聯邦法院反而通過了更加放開個人持有槍支權利的決定。與之鮮明對比的,我國對槍支、彈葯的管理從未鬆懈過,近期更是成果輝煌。這反映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把個人的自由權利凌駕於社會安全之上,而我們是強調安全第一、集體人權第一,這反映出兩國主導價值觀是有差異的,但都有合理性。所以對於「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不能片面強調一方,而應相互結合。

秦暉認為,中華法本身有些好的東西,應該發揮。反過來講,在西方,不管是衡平法還是羅馬法也都有它的中世紀時代,也很難說那個時代實行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法治,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拜占庭帝國:《拜占庭政治史》提出了「「「1「by1「「」的說法,強調皇帝用羅馬法來治理,盡管當時的羅馬法非常發達,但它絕不是現代法治的概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蘇亦工認為,學習西方,也要認識和鑒別西方,注意不要盲目地接受它極端化的思想。對於西方的思想,如果我們吸收來的是其中很極端化的東西,在新的環境下沒有了剋制、沒有了天敵,就可能無限蔓延,引發災難。

如何看待當下中國法治建設中的問題

如何化解當前我國法治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與會學者將討論的焦點集中到了法治與道德的關繫上。

郭道暉提出「為政以德」應該作為「依法治國」的補充。他認為「德治」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處於輔助的地位。先秦時期孔孟所講的「以德治國」,是要統治者為政以德,實行仁政,並非針對老百姓而言。其實,要真正構建和諧社會,執政者也要為政以德。司法是社會規范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不講良心,司法也不能實現公正。

《檢察日報》副總編輯王松苗闡述了「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關系。他認為:第一,「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是不矛盾的,依法治國講的是依法治權,以德治國講的是以德治事。法治不是萬能的,很多事情靠道德教化反而更有效果。「依法治權」與「以德化人」應該也完全可以統一。

第二,「以德治國」是有中華傳統的法律文化根基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中庸,強調寬恕,強調「得饒人處且饒人」,這與現代「調解」一脈相承,有利於息事寧人,和諧關系。

第三,「以德治國」與當代法治生活需要是合拍的,能夠滿足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有時候非黑即白的判決非但不能緩和矛盾,而且加劇了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情緒。我個人認為,法律在和諧社會裡面只能起到安定社會的作用,但是要實現誠信友愛,法律是做不到的,只能靠道德。法律永遠無法濃化人的感情。

第四,我們要對法治充滿信心,讓法治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安排。同時也要讓德治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使兩者和諧統一,共同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高浣月教授認為前人創造的文化遺產中,有一些可以繼承甚至照搬、照用的,還有一些是絕對不能照搬照用的,而是應該從精神的層面和價值的層面去借鑒。對調解制度要有一個辯證的態度。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行政法學專家應松年從當年公務員法的起草,聯想到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他指出,中國古代有行政方面的規范、制度,沒有現代的行政法制度。

所以,他在贊成文化對法治有巨大影響的同時,認為現代法治不能建立在某種文化基礎之上,而應建立在某種經濟基礎之上。

當今中國要建立市場經濟制度,專制道路當然不能沿用,必然要走法治這條路,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套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治之道。

吸取傳統營養,讓法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法治的建立要求法治觀念的率先確立來作為其思想基礎。對法治文化觀念的理解和詮釋成為與會學者進一步探討的話題。

衣俊卿認為,任何法制體系、制度背後都有文化的影響,沒有發現到是因為還未自覺,所以要「跳出來」看,要找深層的文化模式對中國法治確立所產生的影響。現代的法治應該是在一種理性文化基礎上建立的,但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是理性文化,而是經驗文化。從「辛普森案」可以看出美國當時對程序的尊重已經到了何種程度,從「趙作海案」可以看出我們對法律還是不夠「敬畏」。

衣俊卿說,現在要做的工作不僅僅是拿幾個觀念來指導法治,而是要讓法治成為一種自覺。對法的「敬畏」需要每一個公民的參與,法治不僅僅是公、檢、法機關的事情,它是一個法治國家從行政到公、檢、法再到民眾等所有社會層面對法律的態度,這也是對我們法治現狀的診斷和治療。

李德順總結說,法治文化其實就是表達了一種理想,即讓法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司法部門的具體任務和特殊權力,法律應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權利和責任。立足於中華文化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要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和改造,探索出應有的和合理的東西,將其按照法治的精神制度化、體系化、程序化。這樣壯大的是我們自己,也讓我們能理直氣壯地面對世界。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