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污染物的是
㈠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什麼
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懸浮顆粒污染物、一氧化碳等。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危害是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於水,當其通過鼻腔、氣管、支氣管時,多被管腔內膜水分吸收阻留,變成亞硫酸、硫酸和硫酸鹽,使刺激作用增強。
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的聯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一起進入人體,氣溶膠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帶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當懸浮顆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鐵等金屬成分時,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霧,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帶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霧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約強10倍。
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動物實驗證明,10毫克/立方米的二氧化硫可加強致癌物苯並(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並(a)芘的聯合作用下,動物肺癌的發病率高於單個致癌因子的發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進入人體時,血中的維生素便會與之結合,使體內維生素C的平衡失調,從而影響新陳代謝。二氧化硫還能抑制和破壞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質的代謝發生紊亂,從而影響機體生長發育。
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作用,導致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應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應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氮氧化物(NOx):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燃燒的產物(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氮氧化物主要是對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於氮氧化物較難溶於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並緩慢地溶於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亞硝酸、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及腐蝕作用,引起肺水腫。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後,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組織缺氧。在一般情況,當污染物以二氧化氮為主時,對肺的損害比較明顯,二氧化氮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病也有一定的關系;當污染物以一氧化氮為主時,高鐵血紅蛋白症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比較明顯。
懸浮顆粒污染物:空氣中可自然沉降的顆粒物稱降塵,而懸浮在空氣中的直徑小於100微米的顆粒物通稱總懸浮顆粒物,其中粒徑小於10微米的稱可吸入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因粒小體輕,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飄浮范圍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可在大氣中造成不斷蓄積,使污染程度逐漸加重。可吸入顆粒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他污染物的運載體。例如可吸附各種金屬粉塵和強致癌物苯並(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顆粒物隨人們呼吸空氣而進入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徑小於5微米的多滯留在上呼吸道。滯留在鼻咽部和氣管的顆粒物,與進入人體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氣體產生刺激和腐蝕黏膜的聯合作用,損傷黏膜、纖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氣道阻力。持續不斷的作用會導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氣管炎。滯留在細支氣管與肺泡的顆粒物也會與二氧化氮等產生聯合作用,損傷肺泡和黏膜,引起支氣管和肺部產生炎症。長期持續作用,還會誘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並出現繼發感染,最終導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懸浮顆粒物還能直接接觸皮膚和眼睛,阻塞皮膚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膚炎和眼結膜炎或造成角膜損傷。此外,懸浮顆粒物還能降低大氣透明度,減少地面紫外線的照射強度;紫外線照射不足,會間接影響兒童骨骼的發育。
懸浮顆粒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煤及其他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酸雨: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在污染的空氣中,SO2被氧化成SO3,遇上雨水變成硫酸而成酸雨。同樣,NO在空氣中被氧化成NO2,遇上雨水變成硝酸而成酸雨。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酸雨可以直接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眼睛和皮膚,產生哮喘、咳嗽、眼睛和鼻子過敏。酸雨還可使水體和土壤酸化,使鉛、鎘、汞等金屬析出,通過魚和農作物的富集,再通過食物鏈的作用,影響人體健康。此外,酸雨還會對森林、農作物、建築物和材料產生明顯的損害。
一氧化碳(CO):俗稱煤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的有毒氣體,幾乎不溶於水,在空氣中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故可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
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一些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礦坑爆炸和地震等,也能造成局部地區一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吸煙也被認為是一氧化碳污染來源之一。如局部污染嚴重,可對健康產生一定危害等。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到達一定高度,就會引起種種中毒症狀,甚至死亡。
隨空氣進入人體的一氧化碳,在經肺泡進入血液循環後,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等結合。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00多倍,因此,當一氧化碳侵入機體後,便會很快與血紅蛋白合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阻礙氧與血紅蛋白結合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造成缺氧,形成一氧化碳中毒。當吸入濃度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鍾,中毒者就會出現脈弱,呼吸變慢,最後衰竭致死。這種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常發生在車間事故和家庭取暖不慎時。
長時間接觸低濃度的一氧化碳對人體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乃至對後代均有一定影響。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應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是排入大氣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受太陽紫外線作用產生的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淺藍色的煙霧。它包含有臭氧(O3)、醛類、硝酸酯類(PAN)等多種復雜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學氧化劑。當遇逆溫或不利於擴散的氣象條件時,煙霧會積聚不散,造成大氣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誘發各種呼吸道炎症,危及人體健康。
這種污染事件最早出現在美國洛杉磯,所以又稱洛杉磯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事件不僅在美國出現過,而且在日本的東京、大阪、川崎市,澳大利亞的悉尼,義大利的熱那亞和印度的孟買等許多汽車眾多的城市都先後出現過。
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石油和煤燃燒的廢氣及大量使用揮發性有機溶劑等。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和醛類等二次污染物。在光化學反應中,臭氧約佔85%以上。
日光輻射強度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重要條件,因此在一年中,夏季是發生光化學煙霧的季節;而在一日中,下午2時前後是光化學煙霧達到峰值的時刻。光化學氧化劑可由城市污染區擴散到100千米甚至700千米以外。在汽車排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大氣中臭氧濃度的增高,可視為光化學煙霧形成的信號。
光化學煙霧對人體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紅腫和喉炎,這可能與產生的醛類等二次污染物的刺激有關。光化學煙霧對人體的另一些危害則與臭氧濃度有關。臭氧在高層(10—50千米)則可阻擋紫外光對人體的危害作用,而對人體健康有保護作用。但當低空大氣中臭氧的濃度達到200—1000微克/立方米時,則對人體健康有害,不僅會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患惡化,同時也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濃度在400—1600微克/立方米時,只要接觸兩小時就會出現氣管刺激症狀,引起胸骨下疼痛和肺通透性降低,使機體缺氧;濃度再高,就會出現頭痛,並使肺部氣道變窄,出現肺氣腫。接觸時間過長,還會損害中樞神經,導致思維紊亂或引起肺水腫等。臭氧還可引起潛在性的全身影響,如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應、影響甲狀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鈣化等。長期吸入氧化劑會影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加速衰老。
氟(F)化物: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式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准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應低於7微克/立方米。
鉛(Pb)及其化合物: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㈡ 最近北京地區的空氣污染其主要污染物的來源是什麼
懸浮顆粒物 TSP(如:粉塵、煙霧、PM10)
二氧化硫 SO2
一氧化碳CO
光化學氧化物 (如:臭氧 O3)
㈢ 污染物有哪幾類
1、按照我國環境管理的4大公害,分為:
【1】大氣污染
【版2】水體污染
【3】固體廢物污染
【4】雜訊權污染
2、按性質,有4大類:
【1】物理污染物
【2】化學污染物
【3】微生物污染物
【4】放射性污染物
3、按排放,有四大類:
【1】廢氣污染物
【2】廢水污染物
【3】廢渣污染物
【4】危險廢物污染物
㈣ 環境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一、空氣主要污染物
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1)總懸浮顆粒物(TSP)
總懸浮顆粒物是指粒徑在10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簡稱TSP。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決定於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學組成。TSP中粒徑大於10微米的物質,幾乎都可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進入肺泡。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狀顆粒物,稱為飄塵。可經過呼吸道沉積於肺泡。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氣腫、肺癌的發病與空氣顆粒物的污染程度明顯相關,當長年接觸顆粒物濃度高於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氣時,其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2毫克/立方米。
(2)自然降塵
自然降塵指粒徑大於10微米在空氣中經重力作用就能沉降到地面上的灰塵。其來源以風沙揚塵為主。人吸入灰塵會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呼吸道出現狹窄現象。
4.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4.9時,將會對森林、農作物和材料產生明顯損害。
5.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卷煙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惡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6.氟化物(F)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准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
7.鉛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揮發酚、汞和氰化物。
1.氨氮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氨氮主要來源於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雨水徑流以及農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來源。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鞣革、化肥等工業廢水中。當氨溶於水時,其中一部分氨與水反應生成銨離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國家標准Ⅲ類地面水,非離子氨的濃度≤0.02毫克/升。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石油類
主要來源於石油的開采、煉制、儲運、使用和加工過程。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後危害人體健康。
3.化學耗氧量(COD)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
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過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當水中溶解氧消耗殆盡時,水質則腐敗變臭,導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
4.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質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一,是指在一定溫度(20℃)時,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其來源、危害同化學需氧量。
5.揮發酚水體中的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於含酚廢水,如焦化廠、煤氣廠、煤氣發生站、石油煉廠、木材幹餾、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染料、醫葯、香料、農葯、玻璃纖維、油漆、消毒劑、化學試劑等工業廢水。酚類屬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較低。酚類化合物對魚類有毒害作用,魚肉中帶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結果。
6.汞
汞(Hg)及其化合物屬於劇毒物質,可在體內蓄積。水體中的汞主要來源於貴金屬冶煉、儀器儀表製造、食鹽電解、化工、農葯、塑料、等工業廢水,其次是空氣、土壤中的汞經雨水淋溶沖刷而遷入水體。水體中汞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和疼痛等。總汞中的甲基汞在人體內極易被肝和腎吸收,其中只有15%被腦吸收,但首先受損是腦組織,並且難以治療,往往促使死亡或遺患終生。
7.氰化物
氰化物包括無機氰化物、有機氰化物和絡合狀氰化物。水體中氰化物主要來源於冶金、化工、電鍍、焦化、石油煉制、石油化工、染料、葯品生產以及化纖等工業廢水。氰化物具有劇毒。氰化氫對人的致死量平均為50微克;氰化鈉約100微克;氰化鉀約120微克。氰化物經口、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極易被人體吸收。急性中毒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痙攣、呼吸衰竭,導致死亡。
三、雜訊
從物理定義而言,振幅和頻率上完全無規律的震盪稱之為雜訊。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論,凡是人們所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雜訊的顯著特點是:無污染物存在、不產生能量積累、時間有限、傳播不遠、振動源停止振動雜訊消失、不能集中治理。雜訊來源於交通工具、工廠機器設備、建築施工和人們的社會、家庭活動。雜訊對人類的危害個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現為對聽力的損傷、睡眠干擾、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影響。當人在100分貝左右雜訊環境中工作時會感到刺耳、難受,甚至引起暫時性耳聾。超過140分貝的雜訊會引起眼球的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膊、血壓都會發生波動,甚至會使全身血管收縮,供血減少,說話能力受到影響。
㈤ 《環境保護法》中有一條 「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
有個大氣環境保護標準的匯編目錄,早些年整理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有些標准已經更新,搜索時,不要帶橫杠後的4位年限號查找,能檢索出較新的標准。
另外地方規定,建議登陸省、市一級的環保官方網站查詢。
質量標准3個
GB 9137-88 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
GB 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GB/T 18883-2002 室內空氣質量標准
排放標准中應用最廣泛的是:
GB 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其他的是各個行業的標准,供參考。
GB 20426-2006 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4915-2004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3223-2003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3271-2001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8483-2001 飲食業油煙排放標准(試行)
GB 9078-1996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6171-1996 煉焦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4554-93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4622-2002 摩托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中國第Ⅲ階段)
GB 18176-2007 輕便摩托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中國第Ⅲ階段)
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Ⅰ、Ⅱ階段)
GB 20951-2007 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20998-2007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燃油蒸發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3847-2005 車用壓燃式發動機和壓燃式發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1340-2005 裝用點燃式發動機重型汽車曲軸箱污染物排放限值
GB 14763-2005 裝用點燃式發動機重型汽車燃油蒸發污染物排放限值
GB 17691-2005 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Ⅴ階段)
GB 18285-2005 點燃式發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
GB 18352.3-2005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IV階段)
GB 19756-2005 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
GB 19758-2005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4621-2002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怠速法)
GB 14622-2002 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
GB 14762-2002 車用點燃式發動機及裝用點燃式發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8176-2002 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
GB 18322-2002 農用運輸車自由加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7691-2001 車用壓燃式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GB 18352.1-2001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Ⅰ)
GB 18352.2-2001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Ⅱ)
㈥ 環境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按屬性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
按排放污染的種類,可分為有機污染源、無機污染源、熱污染源、雜訊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時排放多種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
按污染的主要對象,可分為大氣污染源、水體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
按人類社會功能,可分為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和生活污染源。
一、空氣主要污染物
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揮發酚、汞和氰化物.
1.氨氮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氨氮主要來源於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雨水徑流以及農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來源.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鞣革、化肥等工業廢水中.當氨溶於水時,其中一部分氨與水反應生成銨離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國家標准Ⅲ類地面水,非離子氨的濃度≤0.02毫克/升.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石油類
主要來源於石油的開采、煉制、儲運、使用和加工過程.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後危害人體健康.
3.化學耗氧量(COD)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
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過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當水中溶解氧消耗殆盡時,水質則腐敗變臭,導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
4.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質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一,是指在一定溫度(20℃)時,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其來源、危害同化學需氧量.
5.揮發酚水體中的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於含酚廢水,如焦化廠、煤氣廠、煤氣發生站、石油煉廠、木材幹餾、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染料、醫葯、香料、農葯、玻璃纖維、油漆、消毒劑、化學試劑等工業廢水.酚類屬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較低.酚類化合物對魚類有毒害作用,魚肉中帶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結果.
6.汞
汞(Hg)及其化合物屬於劇毒物質,可在體內蓄積.水體中的汞主要來源於貴金屬冶煉、儀器儀表製造、食鹽電解、化工、農葯、塑料、等工業廢水,其次是空氣、土壤中的汞經雨水淋溶沖刷而遷入水體.水體中汞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和疼痛等.總汞中的甲基汞在人體內極易被肝和腎吸收,其中只有15%被腦吸收,但首先受損是腦組織,並且難以治療,往往促使死亡或遺患終生.
7.氰化物
氰化物包括無機氰化物、有機氰化物和絡合狀氰化物.水體中氰化物主要來源於冶金、化工、電鍍、焦化、石油煉制、石油化工、染料、葯品生產以及化纖等工業廢水.氰化物具有劇毒.氰化氫對人的致死量平均為50微克;氰化鈉約100微克;氰化鉀約120微克.氰化物經口、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極易被人體吸收.急性中毒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痙攣、呼吸衰竭,導致死亡.
三、雜訊
從物理定義而言,振幅和頻率上完全無規律的震盪稱之為雜訊.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論,凡是人們所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雜訊的顯著特點是:無污染物存在、不產生能量積累、時間有限、傳播不遠、振動源停止振動雜訊消失、不能集中治理.雜訊來源於交通工具、工廠機器設備、建築施工和人們的社會、家庭活動.雜訊對人類的危害個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現為對聽力的損傷、睡眠干擾、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影響.當人在100分貝左右雜訊環境中工作時會感到刺耳、難受,甚至引起暫時性耳聾.超過140分貝的雜訊會引起眼球的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膊、血壓都會發生波動,甚至會使全身血管收縮,供血減少,說話能力受到影響.
㈦ 空氣中的污染物是什麼
空氣污染物通常指以氣態形式進入近地面或低層大氣環境的外來物質。如氮氧回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答化物以及飄塵、懸浮顆粒等,有時還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種有機溶劑,其對人體或生態系統具有不良效應。空氣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氫化合物(H空氣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顆粒物(PM)等。
空氣質量預報中免不了提到空氣污染指數。這是一項可以定量、客觀地評價空氣環境質量的指標,是對空氣中的若干種主要污染物的監測數據參照一定的分級標准,經過綜合換算而得到的。以數字的形式表示空氣的質量,有利於公眾簡明、清楚地了解空氣質量的優劣。
我國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根據國家環保局的有關技術規定,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計入大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項目不盡相同,暫規定,空氣質量必須依據的污染物有三項: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IO),這是根據全國污染情況及現有技術水平而確定的。
㈧ 大氣中有哪些重要的污染物其來源和消除的途徑是什麼
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1、污染空氣的物質:(1)粉塵;(2)有害氣體:二專氧化硫、一氧化碳、二屬氧化氮等
2、污染物(有害氣體)的主要來源:
(1)化石燃料的燃燒;(2)化工廠排放的廢氣;(3)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3、空氣污染的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1)加強空氣質量監測:空氣質量日報、預報等;(2)開發使用新能源,消除污染源;(3)化石燃料進行脫硫脫氮處理,工廠廢氣要經過處理後再排放。(4)大力植樹造林種草,提高環境自我凈化能力。
㈨ 什麼叫主要污染物
主 要 污 染 物 簡 介
一、空氣主要污染物
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
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 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 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 (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 ;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 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 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1)總懸浮顆粒物(TSP) 總懸浮顆粒物是指粒徑在10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簡稱TSP。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決定於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學組成。 TSP中粒徑大於10微米的物質,幾乎都可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進入肺泡。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狀顆粒物,稱為飄塵。可經過呼吸道沉積於肺泡。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氣腫、肺癌的發病與空氣顆粒物的污染程度明顯相關,當長年接觸顆粒物濃度高於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氣時,其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2毫克/立方米。
(2)自然降塵 自然降塵指粒徑大於10微米在空氣中經重力作用就能沉降到地面上的灰塵。其來源以風沙揚塵為主。人吸入灰塵會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呼吸道出現狹窄現象。
4.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 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時,將會對森林、農作物和材料產生明顯損害。
5.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卷煙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惡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6. 氟化物(F) 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准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
7. 鉛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 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揮發酚、汞和氰化物。
1. 氨氮 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主要來源於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雨水徑流以及農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來源。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鞣革、化肥等工業廢水中。
當氨溶於水時,其中一部分氨與水反應生成銨離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 國家標准Ⅲ類地面水, 非離子氨的濃度≤0.02毫克/升。
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 石油類 主要來源於石油的開采、煉制、儲運、使用和加工過程。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後危害人體健康。
3. 化學耗氧量(COD) 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過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當水中溶解氧消耗殆盡時,水質則腐敗變臭,導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
4. 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質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一, 是指在一定溫度(20℃)時,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其來源、危害同化學需氧量。
5. 揮發酚 水體中的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於含酚廢水,如焦化廠、煤氣廠、煤氣發生站、石油煉廠、木材幹餾、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染料、醫葯、香料、農葯、玻璃纖維、油漆、消毒劑、化學試劑等工業廢水。 酚類屬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較低。酚類化合物對魚類有毒害作用,魚肉中帶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結果。
6. 汞 汞(Hg)及其化合物屬於劇毒物質,可在體內蓄積。水體中的汞主要來源於貴金屬冶煉、儀器儀表製造、食鹽電解、化工、農葯、塑料、等工業廢水,其次是空氣、土壤中的汞經雨水淋溶沖刷而遷入水體。 水體中汞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和疼痛等。 總汞中的甲基汞在人體內極易被肝和腎吸收,其中只有15%被腦吸收,但首先受損是腦組織,並且難以治療,往往促使死亡或遺患終生。
7. 氰化物氰化物包括無機氰化物、有機氰化物和絡合狀氰化物。水體中氰化物主要來源於冶金、化工、電鍍、焦化、石油煉制、石油化工、染料、葯品生產以及化纖等工業廢水。
氰化物具有劇毒。氰化氫對人的致死量平均為50微克;氰化鈉約100微克;氰化鉀約120微克。氰化物經口、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極易被人體吸收。急性中毒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痙攣、呼吸衰竭,導致死亡。
三、雜訊 從物理定義而言,振幅和頻率上完全無規律的震盪稱之為雜訊。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論,凡是人們所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
雜訊的顯著特點是:無污染物存在、不產生能量積累、時間有限、傳播不遠、振動源停止振動雜訊消失、不能集中治理。雜訊來源於交通工具、工廠機器設備、建築施工和人們的社會、家庭活動。 雜訊對人類的危害個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現為對聽力的損傷、睡眠干擾、 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影響。當人在100分貝左右雜訊環境中工作時會感到刺耳、 難受,甚至引起暫時性耳聾。超過140分貝的雜訊會引起眼球的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膊、血壓都會發生波動,甚至會使全身血管收縮,供血減少,說話能力受到影響。
㈩ 生活當中你見過哪些污染物其危害及降解或轉化方式是什麼並請列舉
污染物可多了!如:塑料袋,碎玻璃,廢陶瓷等!這些東西在土裡能保存上千年都不會降減!其次是廢舊電池,污染水源危害人與動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