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淺談公共關系學

淺談公共關系學

發布時間: 2021-02-22 13:55:23

公共關系學畢業論文,公共關系學論文相關參考題目或者是類似的參考文獻

輕風論文網有很多公共關系學的畢業論文

還有在線的輔導老師,我去年就在那裡看的

⑵ 2500字以上的公共關系學論文

也許你可以把(社會科學前沿 )這個看下,公共關系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復雜的~自己多寫寫吧~~

⑶ 論公共關系學三要素

社會組織、傳播溝通、公眾。其中,社會組織是公共關系活動的發起者,是公共關系活動內的主體,沒容有社會組織就沒有公共關系;傳播溝通是公共關系活動的手段和媒體,沒有傳播也就沒有公共關系;公眾是公共關系的對象,公共關系是針對對象來做的,沒有對象也就沒有公共關系。在三要素中間,社會組織具有主導性,傳播具有效能性,公眾具有權威性。協調三要素之間的關系,是公共關系活動的基本規律。

⑷ 要寫一篇公共關系學論文:公共關系學論文範文

今天,我要說的是,通過本學期對公共關系學論文範文的學習,老師生動的講述,對公關人員、公關活動等等有了一定的理解,獲得了很大的學習興趣。就「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公關人員」課題,做一些自我理解闡述。
當今公共關系在幫助組織、企業樹立形象, 提升品牌價值, 進行市場推廣, 乃至協助政府完善決策和推進社會進步等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從公共關系人員工作職責、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公共關系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道德修養等方面討論。

公共關系人員工作職責 :
(1)組織的公眾傳播計劃,編輯、製作和發行組織的各種宣傳材料,負責組織的新聞發布、形象傳播工作;
(2)監測、收集、整理和分析組織的公眾信息,向組織的領導人提供管理咨詢建議;
(3)制定組織和產品(服務)的形象管理計劃,策劃和實施各種專題性公眾活動,並對其進行評估;
(4)溝通、協調組織與內外公眾的關系,參與處理組織的公眾咨詢、投訴和來訪接待事務;
(5)協助組織發現、處理並監控其與公眾之間的矛盾、問題和突發(危機)事件;
(6)對組織的其他有關人員進行上述工作的專業培訓和指導。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一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
1.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知識
這方面的知識主要有: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職能作用,公共關系的由來和歷史沿革,公共關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公共關系的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公共關系工作的基本程序等。
2.公共關系的基本實務知識
公共關系是一種實踐性強、重視經驗積累的職業,當然也重視公關基本實務知識和技巧。事實上,公關調研知識、公關策劃知識、公關談判技能、公關傳播方法等,是每個公關從業人員都應該掌握的實務知識。
3.相關學科專業知識及開展特定公共關系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還應該掌握一些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公共關系學科聯系最緊密,對公關理論和實務影響最大的學科有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而市場營銷學、廣告學、人際關系學則因為與公關學科的理論和實務有相當的交叉而頗具借鑒意義。除此以外,公共關系從業人員在接受特別的委託公關業務如國際市場公關、行業公關時,還要了解相應的地區文化傳統、風俗習慣以及特定行業的基礎知識。

二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能力結構
一般說來,合格的公關人員應努力使自己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就是通常所說的口才。口頭表達是公關工作中實現信息雙向交流溝通最主要、最直接、最迅速的傳遞手段:有在特定場合對公眾發表專題講話,以爭取公眾,創造和導向輿論的演講形式;也有在人際交往中與個別公眾面對面溝通,進行解釋、說服等的交談形式;還有為爭取組織利益而與其他組織採取的談判形式。為此,公關人中要掌握口頭表達的規律和藝術,能充分藉助面部表情、動作體態等輔助語言,增強口頭表達的說服力、親和力和感染力。
書面表達,就是寫作能力、文字能力。公關人員在工作中涉及寫作的范圍非常廣,從日常的信件函牘、公文告示到公關計劃、調查報告、總結報告,從新聞稿、演講詞、廣告語到公關手冊、公關策劃書,都需要公關人員有熟練的文字功夫和寫作技巧。
因此,公共關系人員要熟練掌握包括新聞、信函、計劃、總結、分析報告等各種類型文體,同時要注重嚴謹的邏輯思維和朴實流暢的文風。
2.社交能力
公關人員工作的大量內容是直接面對各方面、各類型的社會公眾,去迅速建立雙向的有效溝通,贏得好感、認同與合作。這就要求公關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與人打交道的本領即社交能力。只有這樣,公關人員才能在各種社交場合從容應付,廣交朋友,廣結良緣,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也為組織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3.創新能力
公關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以變促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對象,同一內容的工作方式也會不盡相同。因此,公關人員的工作是一種富於創造性、創新性、開拓性的工作,它要求公關人員思維活躍,激情勃發,摒棄成規與陋俗,不斷開創公關工作的新境界。
3.組織管理能力
公共關系人員要善於調動、組織和協調組織內外公眾的力量和關系;善於制定公共關系工作的日常計劃和專題計劃,並適當有效地組織實施與評價;善於組織和參與各種有關的、 公共關系原理與實務常見的會議與活動,並恰當有效地選擇和運用多種傳播手段,推動組織預期目標的實現與完成。
4.自控應變能力
公關人員的公關活動時常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和問題,要能做到鎮定自若、頭腦清醒、正確判斷、機智應變,圓滿解決問題。

三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道德修養
所謂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任何一種行業、職業,只有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業道德准則,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支持和理解。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道德修養同樣如此。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多種多樣,除按八個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進行行為養成外,還有以下幾種:
(1)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掌握職業道德知識。
(2)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文化素養。
(3)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增強自律性。
(4)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獨」。

四 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生理和心理素質
公共關系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人發展的基本條件, 它是人的心智和能力的發展的基本條件。有高尚思想品德的公共關系人員所散發出的巨大的人格魅力, 在開展公關工作時,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用寬廣的心理包容與之交往的各類公眾, 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懂得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公共關系人員在錯綜復雜的公關活動中會面臨諸多困難, 這就要求他們保持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自製力、上進心,勇於承擔責任,善於調動自身力量從容處置,迎難而進,以達到既定目標。
1.興趣廣泛
2.公共關系人員要講誠信。
3.公共關系人員要寬容。
4.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性格
5.意志堅強
6.性格開朗
7.保持良好的儀表和風度
8.公共關系人員要有自信的心理。
來源 http://jiuye.univs.cn/html/2010/12-34-993.shtml

⑸ 淺談公共關系

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公共關系學,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不了解公共關系,通過老師系統理論的講解,方才明白公共關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第一節課老師就把公共關系學與我們之前所了解到的社會上的「公關」區分開來,拂去了一直籠罩在我們心頭上的片片公關迷霧。公共關系是一個社會組織在運動中,為使自己與公眾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進行的傳播活動和採取的行為規范。
公共關系學產生於美國,它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也不具有十分完美的理論體系,但他強有力地促進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功能,已日益得到社會的公認。有人說公共關系學是管理哲學,還有人說公共關系學是經營管理與行政管理的結合物。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我知道了公共關系學其實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性社會科學,它以公共關系發生的條件、要素、過程、功能、規律和方法為自己學科的研究對象。
通過公共關系學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公共關系的目的就是要與公眾中的大多數建立並保持良好關系。而由於公共關系的涵蓋面非常廣,因此實現這種良好關系的方法與途徑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組織傳播,可以是人際傳播,也可以是傳媒影響或者是其他組織性形象表現形式等等。歸根結底這些都是出於改善公眾輿論,創造美譽,為組織建立和保持令人滿意的聲望。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公共關系並非只處於社會企業當中,事實上是任何人都離不開公共關系的。對於企業來說,良好的公共關系意味著形象和信譽。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的自發活動,已形成一股潛在的、獨立的社會勢力,其能量與作用足以與組織對峙,並有可能對有關組織經營決策產生直接影響。任何處於公共關系的個人,其關系網路都有可能影響到一個整體。我們學習公共關系學,是一門與自我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研究公共關系對每一個人都具有重要意義。
公共關系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一種要使自己的發展中使他人同時也得到實惠和效益的思想。公共關系又是一種方法,一種技術,一種「要使自己的發展中使他人同時也得到實惠和效益的思想」轉化為實踐的一種專業技能。這學期的公共關系學習,我們不僅對公共關系產生了系統的認識,也學到了不少處理公共關系的方法。通過老師的生動的實例講解,令我更加印象深刻,也極大的刺激了我對於公共關系的學習和研究。在查找和閱讀了一些公共關系的理論和案例之後,我認識到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公共關系是一門不斷創新的學科,要想把公共關系變成自己的知識,還需要隨時隨地注意我們身邊的新案例。每個組織進行公關活動,都會在媒體上廣泛傳播,他們的構思、涉及、實施都有一些巧妙之處,都值得我們學習,這樣我們的認識才能跟得上時代,實踐時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我們要將公共關系融於生活,在生活中不斷體會,學習提高。
在公共關系學這門學科的學習上,我的思想和認識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公共關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學好不易,在現實生活應用妥當更為不易。在未來的道路上,我會感謝這門學科,感謝這些日子的學習給我帶來的一切。它或許不能改變現在的我,但在我未來的路上定能記起許多教誨。

⑹ 公共關系學論文 4000字以上

現代公共關系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

目錄
一 「仁愛」思想與現代公共關系學的「公眾意識」
二 「人和」觀念與現代公關的「內求團結,外謀發展」的思想
三 「實事求是」與現代公共關系學「以事實為基礎」的思想
四 「信」與現代公關學的「以信譽塑造形象」的思想
五 重視信息獲取與現代公關的信息觀念
六 古代謀略與現代公關策劃

摘要:現代公共關系學發祥於西方,作為西方現代新潮理論,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傳入我國,而且以最快的速度由南到北發展,在中國的大江南北一度興起「公關熱」。 公關進入中國大陸之初,曾被扭曲誤解為庸俗的應酬,「勸酒學」誤認為公關不外是憑的是臉蛋子,耍的是嘴皮子,使的是手腕子,其實公共關系學是一門伴隨著商品經濟發展的而產生的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科學。中國的傳統文化為現代公共關系學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公共關系學中的人文主義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合拍的。正因如此,這兩種個性極強的文化逐漸地從沖突走向融合。

關鍵詞:公共關系、傳統文化、融合

現代公共關系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通表現在二者在重公眾、重和諧團結、重事實、重信譽、重信息、重謀略等方面表現出的相似性。
(一)「仁愛」思想與現代公共關系學的「公眾意識」
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孔子把「仁」作為最高道德原則,而「仁」的主要內容是「愛人」。「仁愛」學說要求人們做到由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進而,孔子從「仁者愛人」出發提出了「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主張,提出愛民、養民、利民、富民、安民的思想主張。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孟子提出「民為貴,君為輕」,強調百姓是根本,他認為「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他把「仁」與「不仁」視為「得天下」與「失天下」的根本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仁愛」思想在現代公共關系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現代公共關系學特別強調「公眾意識」,而「公眾意識」是指時時為公眾著想、處處為公眾服務、一切立足於滿足公眾需求的思想、意識和原則。現代公共關系教育的先驅、美國著名學者愛德華.伯納斯在1923年提出:公關工作是為了「贏得公眾的贊同」、「公共關系應首先服務於公眾利益」。所以,樹立公眾意識是公關事業成功的思想基礎,離開了公眾,公共關系成了無源之水。
美國一位公關專家指出:「無論大小企業都必須永遠按照下述信念來計劃自己的方向,這個信念就是:企業要為消費者所有,為消費者所治,為消費者所享」。西方商人中流傳的一條經商法則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在我國商業活動中盛行的「顧客就是上帝」、「愛心服務」等都是儒家思想在經商活動中的繼承。而且,儒家「仁愛」學說為現代公共關系中的政府公關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營養,要求領導幹部要愛護老百姓,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突出體現了這一思想。
(二)「人和」觀念與現代公關的「內求團結,外謀發展」的思想
「人和」觀念是指珍視團結、注重社交、重視協調關系的思想和意識。
儒家立足於人類共同生存和文明進化的立場,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孔子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並提出「泛愛」思想。孟子也主張「和」,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受這種「以和為貴」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中華民族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友好的美德。古代商人在處理同消費者的關系時,一貫尋求「和氣生財」、「賓至如歸」的和睦氣氛。歷史上,漢代的昭君出塞、唐代的公主使藩等,都是統治者「平章百姓,協和萬幫」,謀求人和環境和諧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和」思想與產生於現代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公關思想不謀而合。
現代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協調關系、廣結良緣的藝術學科。現代公關一個很重要的職能是協調組織與各種公眾之間的關系,爭取公眾對組織的諒解和支持,使組織與公眾之間的關系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為組織創造一個「人和」的環境。總之,現代公關以追求和諧為最終目標。 「和諧」不僅作為外來文化的公共關系在異國他鄉的文化背景下順利生長、健康發展的切入點、支撐點,更為重要的是「和諧」應當成為構築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體系的基石。
(三)「實事求是」與現代公共關系學「以事實為基礎」的思想
「實事求是」是我國傳統文化思想中一個重要方面。班固的《漢書》為漢景帝之子劉德作傳,稱道他「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唐代經學家顏師古把「實事求是」訓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宋元明時期,產生了一種完全否定直覺主義的思維方式,即「實事求是」。「崇實致用」是明清之際實學思潮的基本特徵,它力戒「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之弊。清初顧炎武以經世致用之「實學」,反對言行言性的空談。戴震主張「實事求是,不偏主一家」,「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反對「出於空談以定其論,據於孤證以信其通」。我國古代這些傳統思想,盡管提法、立意不盡相同,但他們的確代表了那種為學治事注重從實際出發,詳細地佔有材料的優良文化傳統,這與現代公共關系學中「以事實為基礎」的思想有相通之處。現代公關是社會組織面向自己的公眾而開展的傳播與溝通活動,組織與公眾之間是一種互惠互利、相互為用的關系。所以,公關工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離開了事實,公共關系就失去了價值。
(四)「信」與現代公關學的「以信譽塑造形象」的思想
「信」是儒家倫理道德學說的一個重要部分,「信」強調知行、言行合一。孔子說:「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重信義、守信用在古代成為約束、調節人們言行的規范。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尊重守諾者為君子,視失信者為小人。「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成語、格言,早已成為我們這個民族對「信」的追求的生動概括。古代一些明智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往往採用「取信於民」的方法征服人心,如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終於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諸葛亮。傳統文化的這種信義思想與現代公關所提倡的以信譽塑造組織形象,從而加強相互間的信任與合作的思想有很大的相通之處。
現代公關中,以信譽塑造形象是公關學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因為,良好的形象是組織的無形財富,而良好的信譽又是塑造組織良好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良好的信譽是組織的立身之本。當今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企業信譽的競爭,企業信譽不僅是企業經濟效益、技術素質的綜合反映,而且是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集體成員,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和具有高尚企業道德的標志。
創名牌成為目前的時尚,而信譽度就是構成名牌產品的一個重要指標,現代具有戰略眼光的經營者,並不單純為經濟效益而抓經濟,而是從信譽的建立入手,通過信譽投資獲得經濟效益。
(五)重視信息獲取與現代公關的信息觀念
我國古代開明的統治者,在維持中央集權制的同時,注意了解民意。春秋戰國時,一些諸候國為了強國生存,一方面招賢納士,一方面取智於民,形成「養士」之風。戰國時著名政治家鄒忌,曾勸告齊王重視和聽取民眾意見,齊王順之,終於使齊國強盛起來。而齊桓公深知「得士則昌,失士則亡」的道理,集賢八十人,故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
我國古代兵家重視利用間諜索取情報,孫武非常清楚用間諜探知敵情對謀略取勝的重要作用,提出「兵貴先知」,諸葛亮在制訂的十五條規則中,第一條就是「慮,間諜明也」。
三國時代的人們已經具有強烈的信息渴求和信息傳播的觀念,當時的新聞信息傳播與交流以及社會輿論情勢比較旺盛。當今市場社會,信息作為社會普遍聯系的形式,廣泛滲透於人類生活的全部時空,信息成為一項寶貴的資源,是組織的無形財富。美國信息專家指出:「利用信息創業,把資料變成美元,是當今世界出現的新現象」。
(六)古代謀略與現代公關策劃
謀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能體現東方式智慧的奇葩。謀略,即計謀策略。傳統文化中,充滿樸素辯證法,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奇計良策豐富多采。如春秋戰國時,士階層作為政治智囊、思想精英,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與謀略奔走於各諸侯國。在諸子百家著述中,無一不滲透著謀略的睿智。尤其是《孫子》這部人類軍事學經典著作,從頭到尾貫穿著精闢深刻的謀略思想,還有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也再現了復雜多變的謀略活動。
時與勢是傳統謀略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時乃時機、戰機,勢乃形勢、趨勢,二者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古人雲:「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古往今來的對抗和競爭中,審時度勢是奪取勝利的重要保證。審時,一方面要求抓住最有利的時機,增強我之優勢,「善者,見利不失,遇事不疑」。所以,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得天時,並把它當作與「地利」、「人和」同樣重要的致勝因素;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爭取和創造時機,這又是一個「蓄勢」、「造勢」的過程。蓄勢、造勢就是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在力量對比、心理狀態、道義和將士的勇怯等方面形成居高臨下的優勢,到一定時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之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勢者,因利制權也」。
公共關系策劃是公關人員為實現公關目標而在調查研究、掌握信息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確定公關活動的主題和戰略,並制定出最優活動方案的過程。它與古代謀略有許多相通之處,特別是古代謀略中講究時與勢的思想,對於公關策劃相當重要。
把握好時與勢,巧妙地擇時趁勢,這是保證公關工作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公關工作是以傳播信息為手段的,因此,它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同樣的公關活動在不同的時間里進行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只有在公眾最需要、最渴望得到的時刻,傳播信息的公關活動才會得到公眾的歡迎與重視,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所以,公關活動效果的好壞與准確地把握時機有直接的關系,這就要求公關人員要准確地預測、尋找和捕捉開展公關活動的最佳時機,甚至可以人為地調動某些因素,創造必要條件,促使這種時機的成熟。只要抓住時機,借機行事,公關活動就可以事半功倍,很快在公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形成組織所期望的聲勢。
造聲勢,可以說是公關活動取得成效的起碼要求,所以,優秀的公關人員應該熟悉什麼時候最適合開展活動,最有利於造成聲勢,並善於使這種聲勢一波又一波地向前推進,逐漸形成好的形勢,然後進一步擴大戰果,把好形勢變成好趨勢,直到在大多數公眾中形成對組織的偏愛,一種心理定勢,從而為組織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民族個性,現代公共關系學在中國的根植不可能不汲取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的養分。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公關理論體系與操作規范的活動中,引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應該,而且是現實的。
我們應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合理篩選和借鑒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精華,結合我國實際,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繼承、改造、創新和發展,建立一種既區別於西方公共關系學,又區別於古老倫理關系的,能體現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以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公關事業。
參考文獻:
[1]王樂夫.公共關系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林漢川.公關策劃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

⑺ 公共關系學的案例分析論文

顧客爭座時,肯德基怎麼辦?
2000年8月,江西第一家肯德其餐廳落戶南昌,開張數周,一直人如蜂擁,非常火爆。不想一月未到,即有顧客因爭座被毆打而向報社投訴肯德基,造成一場不小的風波。
事件經過大致如下:一位女顧客用所攜帶物品佔座位後去排隊購買套餐時,座位被一位男顧客坐住而發生爭執。先是兩位顧客因爭座發生口角,盡管已引起其他顧客的注意,但都未太在意,此時餐廳的員工未能及時平息兩人的爭端。接著兩人爭吵上升到大聲爭吵,店內所有顧客則都開始關注事態,鄰座的顧客則停止用餐,離座迴避,帶小孩的家長擔心事態危險和小孩受到粗話影響,開始領著小孩離店。最後二人爭吵上升到斗毆,男顧客大打出手,毆傷女顧客後離店,別的顧客也紛紛離座外逃和遠遠地看熱鬧。女顧客非常氣憤,當即要求肯德基餐廳對此事負責,並加以賠償。到此時,其影響面還局限於人際范圍,如果餐廳經理能滿足顧客的要求,女顧客就不至於向報社投訴。但餐廳經理表示「這是顧客之間的事情,肯德基不應該負責」,拒絕了女顧客的要求。女顧客馬上打電話向《南昌晚報》和《江西都市報》兩報投訴。兩報立即派出記者到場采訪。女顧客陳述了事件的經過並堅持自己的要求,而餐廳經理在接受采訪時對女顧客被毆表示同情和遺憾,但是認為餐枯沒有責任,不能做出道歉和賠償。兩報很快對此事作了報道,結果引起眾多市民的議論和有關法律專家的關注。事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肯德基被認為對此事負有部分責任,向女顧客公開道歉,並賠償了部分醫葯費,兩報對此也都作了後續報道。
案例思考:
(1)從公共關系角度來看,顧客爭座,肯德基到底該不該管?
(2)通過這一事件,我們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從公共關系的角度來看,肯德基對顧客爭座應該管,而且管得越早越好。南昌肯德基因未及時處理好該事件而使輿論影響不斷升級,形象損失越來越大。在兩位顧客因爭座發生口角伊始,盡管已引起其他顧客的注意,但都未太在意,此時餐廳的員工如能及時平息兩人的爭端,則不會有任何不良後果。及至兩人兩人爭吵上升到大聲爭吵,店內所有顧客則都開始關注事態,鄰座的顧客則停止用餐,離座迴避,帶小孩的家長擔心事態危險和小孩受到粗話影響,開始領著小孩離店。到二人爭吵上升到斗毆,別的顧客也紛紛離座外逃和遠遠地看熱鬧。到此時,其影響面還局限於人際范圍,如果餐店經理能滿足女顧客的要求,女顧客就不至於向報社投訴。而接受記者采訪時經理繼續與女顧客持對立的觀點,更增添了新聞報道沖突性和報道價值,從而令南昌表德基進一步陷入被動局面。從整個過程看,肯德基事件的處理態度實為公關大忌,餐廳經理為維護一時的權益,不僅失去了一個消費者,而且造成了眾多消費者的心理陰影。而在這一事件中,即使從自身形象出發,肯德基也應主動及早處理,使 消費者免傷和氣,心情愉快地消費。
從這一事件我們應該汲取教訓,在以後的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員工的公關意識十分重要。目前不少公司的員工寧輸公司的形象也不願輸理,因小失大,就源於散會公關意識的薄弱,看不到形象作為無形資產對於公司的巨大價值。公關不只是公關部的責任,進行員工素質培養,推選全員公關,是各種社會組織不應忽視的。
(2)公關無小事。公關危機大都是由小事件引起的公關應從小事抓起,而不是在引起軒然大波之後再來處理方顯公關水平。消除隱患,防微杜漸,是危機公關的主要原則。出現危機就手心忙腳亂,無應對之策,就說明公關管理仍有漏洞。而塑造形象的公關工作當從點滴做起,而現在一些企業熱衷於「大手筆」,重視媒體公關,往往忽視了日常公關管理,這正是造成企業名聲在外,而消費者卻不滿意的現象的原因之一。
(3)勇於承擔責任是企業公關的一種境界。公關要塑造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企業的社會形象,而一個企業的形象是否表裡如一,就在於其在經營活動中是否勇於承擔與其形象一對敵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怕擔責任甚至出了事拒絕承擔責任的企業是讓消費者寒心的。此類行為一旦發生,必然使公司的美譽度大受損害。而是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與義務,是真公關和假公關的分水嶺。
(4)「莫以善小而不為」,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有「萬事德為先」的思想,這也是一個優秀企業內在品質的表現。南昌肯德基員工在兩位顧客爭座過程中,就缺乏這一品質,始終沒有挺身而出為顧客排憂解難。其實丙爭的不過是一個座位而已,只要肯德其的員式設法為其再提供一個座位,事情馬上就可得到解決。而其「管不了」的態度無疑讓人們為其落伍的企業價值觀感到深深的遺憾。

⑻ 淺談公共關系發展史

公共關系學的學科發展史雖不長,但發展很快。它是隨著公共關系職業的興起,為適應公共關系實踐活動不斷深化的需要,在對公共關系研究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最早的公共關系研究該推1906年艾維•李發表的《原則宣言》 ([美]愛德華•伯內斯:《美國公共關系發展史》,崔寶瑛譯,中國公共關系協會1964年第一版,第55頁) ,1923年伯內斯出版的《輿論明鑒》([美]愛德華•伯內斯:《美國公共關系發展史》,崔寶瑛譯,中國公共關系協會1964年第一版,第66頁),這標志著公共關系學科研究的開始。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大學中公共關系教育的興起,各種公關研究刊物、專著的出版,推動了學科研究的迅速發展。1947年波士頓大學公共關系專業的設置表明公共關系學科的形成。20世紀50年代以來,公共關系教育在全世界普遍開展,數以千計的公共關系著作出版。以卡特里普、葛羅尼格等為代表的現、當代公關學者,面對新傳播科技的挑戰,研究新傳媒生態的變化,導入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研究方法,借鑒社會生態管理理論,推動了公共關系學科研究的發展。

跨入新的世紀,公共關系學科研究正如它所依存的公共關系產業一樣,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她將繼續在不斷的自我跨越、自我完善中走向成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