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對社會的污染

對社會的污染

發布時間: 2021-02-22 10:08:39

1. 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是指噪音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污染。

1、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及PM2.5、臭氧,以及室內空氣中的甲醛、苯系物、氨、氡、TVOC 等;

2、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主要包括:一類污染物(主要是鉛、鎘、汞、六價鉻等重金屬)、氰化物、揮發酚、COD、BOD、微生物病菌、放射性污染物;

3、固體廢物污染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垃圾、醫療垃圾、建築垃圾、放射性廢棄物、白色污染;

4、雜訊污染主要有工業雜訊、建築雜訊、交通雜訊、社會生活雜訊等。

(1)對社會的污染擴展閱讀:

污染因素效應

環境是一個復雜體系,必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於混合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當這種作用等於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合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當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表明,當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ppm硒時,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參考資料:網路-污染

2. 誰污染了社會

誰污染了社會!誰都在污染社會!這個世界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總是有缺陷!也沒內有完全的好人!總容是有底線!
人!聚集了七情六慾!誰也不能說誰超脫了七情六慾!有七情六慾就會有泛濫的時候!
社會風氣敗壞!有窮人家的不爭氣!有富人的放盪!
在現在這個社會,誰也沒資格說誰污染了社會!只能說人因為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社會永遠都像個大雜燴!什麼樣的人都有!社會的污染已成定局!沒有人能去改變!除非全世界的人都超脫那些不良風氣,超脫七情六慾,放下一切財富!自力更生!但,,這只是一種奢望!

3. 當今社會存在的環境污染都有哪些

1、商鋪的推來銷喇叭,廣場舞的喇自叭,汽車喇叭等噪音污染。
2、高樓玻璃牆面的光污染。
3、汽車尾氣污染。
4、建築垃圾,灰塵污染。
5、大型企業的廢氣、廢水,廢物排放污染,
6、亂扔的煙頭污染。
7、電梯等密閉空間抽煙帶來的污染。
8、衣冠不整的赤膊視覺污染。
9、亮臍裝對嬰幼兒的視覺污染。
10、不遵守公共次序的社會不良風氣污染。
......

4. 空氣污染對社會經濟有哪些影響

在我們社會的發展中,各種環境污染正在不斷侵襲我們的生活,更是對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一、空氣污染和水污染

空氣污染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污染,主要來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汽車排放的尾氣以及各種工業企業的廢氣排放,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增加導致了生活環境的逐漸惡化。如今,因為二氧化碳的增加引發了全球性的氣候變暖,兩極的冰川不斷加速融化。還有就是城市生活中產生的垃圾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企業受到利益的驅動,為了快速降低成本,面對污染不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治理,導致了更大范圍內的空氣污染和水污染。隨著這些污染的日益嚴重,尤其是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機污染物和難分解的物質流入到江河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資源污染,也導致了江河的富營養化趨勢越來越嚴重。這些違反自然常規的活動不僅給企業增加了處理的成本,同時也破壞了環境和資源的平衡,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影響巨大的。

二、森林銳減和樹木砍伐

工業化的生產使得我們的森林資源也遭到了嚴重的危機,過度的砍伐導致了森林資源的不斷減少,就拿我們的黃土高原來說,其森林的覆蓋率已經從原來的5%發展為現在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方。無限制的亂砍亂伐雖然在短期內對企業的效益是有提升的,但是同時我們付出的代價卻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以後的維護所要付出的成本是更大的。

三、耕地減少

如今,酸雨危害也是我們面臨的重大危機,對於水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使得土地沙漠化的現象也是愈演愈烈,可以使用的耕地越來越少,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政府出力去解決,一些企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得經濟效益大大降低。

四、物種滅絕

工業發展起來之後,人類的活動大幅增加,導致其他物種的數量越來越少,根據相關的統計,自2000來,大約有115種獸類和140多種鳥類已經滅絕,同時一部分植物的生長也受到嚴重的威脅。

五、人口增加

人口的增加自然不屬於污染的行列,這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必然走向,但是加速過快的人口會對環境和資源的佔有越來越多,導致經濟的發展變得緩慢。

以上就是我們從五個方面為大家總結了環境污染給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諸多影響,對此我們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求購環保廢氣處理設備時,不要忘了關心一下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

5. 改善 噪音污染 對社會 、生活 、環境有什麼好處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負面問題,例版如噪音污染權,光污染,空氣污染等等。就像噪音污染,他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首先,噪音會對聽力造成損傷。雜訊通過聽覺器官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致影響到全身各個器官,故雜訊除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外,還會給人體其它系統帶來危害。人們長時間處於嘈雜環境中,就會覺得心情煩悶,影響作息和身心健康。例如噪音對海豚的影響,水族館里的海豚和大海里的海豚相比不僅僅是沒有自由。水族館裡面水箱過濾器的噪音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海豚,有很多海豚因為對噪音敏感而憂郁致死。可見噪音對生物的影響非同小可。所以為了降低噪音污染,我們可以從聲源,聲音傳播的途徑上,受音者三方面下手治理。從聲源上,一般可以讓工業、交通運輸業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從聲音傳播的途徑上,一般可以採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城市和建築布局等措施。從受音者方面,可以讓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合理治理噪音污染,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生活更加健康,環境更加美好。

6. 當今社會的四大污染是什麼

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污染

電磁輻射已成第四大污染源

從專業角度說,電磁輻射一般指頻率在100kHz以上的電磁波,是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能量流的輻射。環境保護中的電磁輻射概念包括輻射、感應和傳導。

電磁場的來源有自然和人工兩類,每個人都被這兩類電磁輻射包圍著。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磁場,太陽光本身也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還有雷電和其他星球產生的電磁波。人工產生電磁輻射的設施有五類: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如電視發射塔、廣播轉播台站;無線通信發射系統,如手機基站;高壓送變電系統,如高壓線、變電站;電氣化鐵道,如磁懸浮列車;工業、科學、醫療用電磁能設施,如高頻冶煉爐。

並不是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構成了電磁污染。人們所擔心的電磁污染,則是指各種電磁波的干擾強度超過一定限值,作用於人體,產生生物效應,引發頭暈頭疼、產生畸形兒、誘發白血病、促發癌症等。

由於經濟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我國城市電磁環境日趨復雜。一些大中型廣播電視與無線電通信發射台站被新開發的居民區包圍,局部居民生活區形成強場區。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迅速,城市市區高層建築上架起成百上千的移動通信發射基站,使城市高空電磁波場強增強。隨著城市用電量增加及城市電網改造工程的實施,110kV和220kV高壓變電站進入城市中心區,工頻電磁場對居民的環境影響越來越突出。汽車、電車、地鐵、輕軌及電氣化鐵路增多,引起城市電磁雜訊增多。個人無線電通信手段及家用電器增多,家庭小環境電磁能量密度增加,只要是使用電器用品,就都會放出電磁波。

有專家說,城市空間人為電磁能量將以每年7%~14%的速度增長,到2000年,城市環境電磁能量密度最高已比上世紀70年代增加26倍,到2025年可增至700倍。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和雜訊污染之後,電磁輻射已成為第四污染源。

電磁污染如何威脅人類健康

電磁輻射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曹兆進介紹說,目前,國際上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認為長期低劑量的暴露有害於健康;另一種認為,只有達到足夠高的強度才能造成影響。我國電磁輻射研究學者基本上都認同前者。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分為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熱效應是高頻電磁波對生物機體細胞的加熱作用,引起體溫升高,由於電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產生作用,往往機體表面看不出什麼,而內部組織卻已嚴重燒傷,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是心悸、頭漲、失眠、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對視覺系統的影響是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對生育系統的影響是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胎兒畸形等。

非熱效應則是低頻波產生的影響,即人體被電磁波輻射後,體溫並未明顯提高,但人體的固有微弱電磁場已經受到干擾,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累積效應即人體受到輻射後來不及恢復又被輻射傷害,久之成為永久性病態。

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形,人們也許每天暴露在不同電磁緩慢而間接的輻射中而不自知,容易忽略其危害。

規避之道

公共衛生專家紛紛表示,電磁輻射對人們的影響雖然是普遍存在的,但並不可怕,可適當作些預防,以減少電磁輻射影響。「一般認為,對於電磁場最佳的防護辦法是與發射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各個頻率的電磁場均隨距離而快速衰減。一般距離高壓輸電線路50~100米遠處其工頻電磁場強度與環境本底值接近;距離電腦顯示屏30厘米遠,其電磁輻射強度遠遠低於輻射暴露限值;距離彩電和微波爐1米遠相對安全等。」

7. 我想問一下各位對現社會的環境污染有什麼見解與看法

A.在幼兒園,我們應加大力度對小孩子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使他們從小就養成好習慣回。
B.我們應借鑒答韓國的「垃圾分類」,並著手進行宣傳、普及這方面的知識,讓大眾接受。同時,在一些人群中進行試驗,如大學生這些素質相對高的。並進
行推廣。
C.進行垃圾回收處理,並將其規范化。而不是讓民間的那些回收者對廢品(電視機等)進行回收後,再進行修理後,再買給他人。

D.從自己身邊做起。如少用塑料袋;少叫外買,盡量在館子里解決。這樣就可少用許多塑料飯盒。……

8. 社會發展與環境污染

進入21世紀,環保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城更美」,成為人們的共同心聲。江總書記在建黨80周年講話中強調指出:「要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人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 環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圍繞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中心物不同,環境的概念也隨之不同。我國《環保法》中所稱的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和,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產、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環境保護就是採取行政、經濟、科技、宣傳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適合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它具有明顯的地區性。環境保護的內容大體可分兩方面:一是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包括保護城鄉環境,保持鄉土景觀,減少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環境的調節凈化能力,確保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庫的持續發展,保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二是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產建設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污染物質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環境保護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盡管中央把環境與資源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之一,但環境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竣,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的問題還未徹底解決,城市生活污染和農村面臨污染問題又接踵而來,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解決環保問題歸根到底要靠發展。我國要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須毫不動搖地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各項工作都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展開,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和生態的保護,都有賴於經濟的發展。但是,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我國在這方面的教訓是極為深刻的。因此,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保持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方針。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歸根到底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解決環境問題,其本質就是一個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問題。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與自然從遠古天然和諧,到近代工業革命時期的征服與對抗,到當代的自覺調整,努力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文明,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矛盾運動和對立統一規律的客觀反映。有些同志認為環保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的,認為要保護環境必然要犧牲經濟的發展。這些年的實踐證明,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可以達到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美國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狀況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可資借鑒的範例。 當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成為新世紀的標志。用環保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因此,如何協調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文明是堅持實現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關鍵。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在環境保護法中規定或體現的,對環境保護實行法律調整的基本指導方針。它是調整因保護和改善環境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基本准則,是環境保護法本質的集中表現。 ⑴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不是隨意確定的。而是應該由法律確認,在環境保護法中有所體現。 ⑵不能把它同一般的立法和司法原則混為一談。如立法原則中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司法原則中的以事實為依靠,以法律為准繩,適用法律人人平等等原則。 ⑶它也不同於一般的法律規范,它是環境保護的基本方針、政策在法律上的體現,是貫穿於整個環境保護法的,具有普遍意義和指導性的規范。 協調發展原則 : 是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原則非常概括地闡明了環境與發展的相互關系,是環境立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制訂國家環境保護計劃 在已制訂的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基礎上,制訂國家環境保護計劃。環境保護計劃,是指由國家制定的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配合和相銜接的、全面反映國家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和措施的有關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體系的規定。中國從"七五"計劃時期已開始制定國家環境保護計劃。 為了保證環境保護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綜合平衡,國家計委和國家環保局於1994年發布了《環境保護計劃管理辦法》,從而使編制環境保護計劃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⑷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是為了解決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戰略方針、實現預期的環境保護目標,保障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力手段。它對於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誘導、約束和協調的功能 環境經濟政策主要有:獎勵綜合利用政策,經濟優惠政策,徵收環境資源費政策等。 ⑸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 我國當前環境問題相當嚴竣,防治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科學技術落後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須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依靠科學技術解決問題。 3、貫徹 ⑴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全面規劃就是對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生產和生活、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各方面的關系作統籌考慮,進而制定國土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使各項事業得以協調發展。 合理布局主要是指在工業及其發展過程中,要對工業布局的合理性作出專門論證,並且對老工業不合理的布局予以改變,使得工作布局不會對周圍環境和人民生活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不良影響。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同生產的不合理布局有重要的內在聯系。其中:農業生產和資源的開發布局(直接以自然資源作為勞動對象,如農、牧、採掘業)同自然環境破壞有直接關系;工業生產布局(不直接依賴環境,但生產中排放廢棄物)同環境污染有直接的關系。生產部門的分布,又影響居民點的分布,從而影響城鎮分布、人口密度及交通、文化設施分布。 ⑵嚴格控制新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增強公民尤其是決策者和管理者的環境風險意識。對於大型建設項目、改造自然項目(如在河川築壩、發展核電、興建大型工業、農業、水利、交通等項目),更應將可能造成的長久不良環境影響放在首位考慮。 在對環境具有影響的重要政策和大型建設項目的決策中,要充分聽取科學家、經濟學家和法學家的意見。 通過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把環境問題解決在建設之前或建設過程之中。 ⑶積極治理老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對已經產生的環境污染和破壞,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治理;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事業單位,要限期治理,對逾期末完成治理任務的,應依責令其關閉、停產或轉產。 ⑷實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把環境保護規劃納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改善城市能源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完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⑸加強環境監測。通過環境監測,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及發展趨勢,為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我國在參照"污染者付費原則"的基礎上,於1979年在《環境保護法(試行)》第6條規定了"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即"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或者報請主管部門批准轉產、搬遷"。 這一原則在當時主要是為了明確污染單位有責任對其造成的污染進行治理。在1989年修改《環境保護法》中,刪去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字樣,改為由具體的制度和措施規定來隱含這一基本原則。 污染者治理是指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組織或個人,有責任對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在法律上進一步明確"污染者治理"的原則,目的就在於明確污染者的責任,促進企業的污染治理,保護環境。 開發者養護是指對環境與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組織或個人,不僅有依法開發自然資源的權利,同時還有保護環境資源的義務。有責任對其進行恢復、整治和養護。 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利用,而保護好環境資源,就可以使開發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並為更好地持續利用創造條件。所以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不僅有依法開發利用的權利,同時還負有保護的義務。 《環境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第二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 「利用者補償」,是指開發利用環境資源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經濟補償的責任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認為環境資源不是勞動創造的,沒有勞動價值;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深化,人們認識到環境資源是有價值的,其價值表現在自然再生產能力上,人類為維護、恢復、增殖自然資源及開發替代資源應付出的必要勞動時間。所以,國家作為環境資源的所有者,實行環境資源有償使用是理所當然的 「破壞者恢復」,是指因開發環境資源而造成環境資源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對其負有恢復整治的責任。 2、意義 ⑴可以促使企業、事業單位加強環境管理,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⑵可以為治理環境污染和恢復生態環境積累資金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