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產品外溢
1. 市場失靈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市場失靈的表現:
1、壟斷
壟斷是經濟中常有的一種現象,市場競爭的趨勢是壟斷。
2、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
在某項經濟活動中,某一參與者比對方擁有更多的影響其決策的信息,這就是信息不對稱現象。
3、外部效應
外部性或外部影響,是指某個人或某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造成了影響,但卻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或得到收益。
4、公共產品
與私人物品相對應,指私人不願供給或供給不足的社會需要的產品或勞務。
5、收入分配不公
6、經濟波動
市場失靈的兩個主要原因為:成本或利潤價格的傳達不適切,市場不存在,如信息不對稱、外部性、公共物品,進而影響個體經濟市場決策機制;次佳的市場結構,壟斷市場的影響。
市場失靈在某些經濟體的存在通常引起究竟應否由市場力量引導運作的爭論。而這也產生要用什麼來取代市場的爭議。最常見對市場失靈的反應是由政府部門產出部份產品及勞務。然而,政府幹預亦可能造成非市場的失靈。
(1)公共產品外溢擴展閱讀
政府採取的措施
1、政府經常對壟斷進行干預,主要手段是反壟斷法和價格與產量管制。西方很多國家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把限制貿易的協議或共謀、壟斷或企圖壟斷市場、兼並、排他性規定、價格歧視、不正當競爭或欺詐行為等規定為非法。
2、對非法行為依法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罰款、改組公司直至判刑。對壟斷的另一項干預措施是價格和數量管制。政府管制可以使價格管制,也可以是價格和數量同時管制。
3、在進行價格管制時,政府通常把價格規定在廠商的邊際成本等於市場需求之處。在進行數量管制和價格管制時,政府可以採取市場需求與廠商平均成本相等的條件確定政策。此外,政府也採取稅收和補貼,甚至是政府直接經營的手段。
4、糾正外在性的傳統方法主要有徵稅或補貼以及外部影響內部化的主張。征稅或補貼方案是政府通過征稅或者補貼來矯正經濟當事人的私人成本。糾正外狹隘性問題的另一種方法是合並企業,以便使得外在性問題內在化。
2. 為什麼要有多級財政麻煩舉一個通俗的現實例子
政府是層級的,人員經費開支也是層級的,需要多級財政,如教師有拿縣財政,回縣管,市財政,市管答,省管,省財政,省管,國家財政,教育部管。教育就是公共產品外溢性,哪地方的名師,哪個地方收益是最大的,地方重視教育,財政支持資金,地方文化及經濟就會受益。
3. 為什麼社會公共需要是財政分配的基本理論依據
向社會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權利和經濟發展的社會條件等方面的需要.專它區別於微觀經屬濟主體的個別需要。
社會公共需要包括政府執行其職能以及執行某些社會職能的需要,如國防、文教、衛生、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以及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風險產業的投資;廣義上還包括為調解市場經濟運行而採取的各種措施等等。
(3)公共產品外溢擴展閱讀
1、非加總性。社會公共需要是社會公眾在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義上的人人有份的個人需要或個別需要的數學加總。
2、無差異性(集中性)。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無差別的由每個社會成員共同享用,一個或一些社會成員享用這種公共物品,並不排斥其他社會成員享用。
3、代價的非對稱性。社會成員享用為滿足社會需要的公共物品,無需付出任何代價,或只支付與提供這些公共物品的所費不對稱的少量費用。
4、外部性。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應。外部效應指的是一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或生產者的生產行為給其他消費者或生產者帶來利益或損失。外部效應往往會導致公共物品供給的過度與不足。
4. 財政學。我國收支劃分的基本理論依據是什麼
1、社會公共需要或公共產品的層次性
公共產品具有空間層次性(受益范圍),回有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答分別適合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按受益范圍確定提供公共產品的職責符合效率原則
眾多地方性公共產品具有外溢性,可採取主受益地區舉辦、中央補助的提供方法以實現成本和收益的有機結合
2、提供公共產品的收入來源(稅源)具有層次性:不同稅種具有不同的稅源和調節功能,適合分級征管
凡稅源普及全國且流動性大、調節功能大的稅種,應歸中央;凡稅源較固定且稅基較窄的稅種,應歸地方
因劃分收支標准不同,一般會形成如下的分配格局:支出偏重於地方,收入偏重於中央。因此,必須通過轉移支付彌補地方財政缺口
3、集權與分權關系
(1)主張集權者,從全國性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的外溢性、地區調節和收入平衡等角度提出集權更有效
(2)主張分權者,從公共產品的差異性、密切納稅人和地方官員的關系、部分零星稅種適宜地方徵收等角度提出分權更有效
過度集權和過度分權都不可取。集權與分權關系是不斷調整變化的,但往往以集權為主,分權為輔
5. 為什麼人們提出了不同的公共產品最優提供模型
哈羅德-多瑪模型 哈羅德-多馬模型即「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Harrod-Domarmodel),R.哈羅德和E.多馬分別提出的發展經濟學中著名的經濟增長模型,基於凱恩斯理論之上,出現於1929-1931年大危機之後不久,但不是經濟增長理論的「正統」理論,因為模型結論是「經濟增長是不穩定的」。 哈羅德在上述假設條件下將經濟增長抽象為三個宏觀經濟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第一個變數是經濟增長率,用G表示;第二個變數是儲蓄率,用s表示;第三個變數為資本一產出比率,用v表示。數學表達式為:G=s/v。從式中可以看出:一國的經濟增長率與該國的儲蓄率成正比,與該國的資本一產出比率成反比。另外,哈羅德將經濟增長率分為實際增長率、均衡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實際增長率就是社會實際達到的經濟增長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情況下,實際增長率不能用哈羅德模型的基本公式來計算,這是因為實際經濟狀況並不滿足哈羅德的前提假設。比如儲蓄不等於投資或總需求與總供給不一定相等。均衡增長率就是哈羅德提出的有保證的增長率。它所對應的是投資者滿意的儲蓄率和投資者滿意的資本一產出比率,因此,在實現均衡增長率的情況下,由於實現了充分就業的有效需求水平,且形成的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就各年情況而言,產量或收入達到最大值時,社會上既無失業又無通貨膨脹。自然增長率n是在人口和技術都不發生變動的情況下,社會所允許達到的最大增長率。(34北方經濟·2oo6年第6期)哈羅德認為,當實際增長率和均衡增長率發生偏差時.會導致經濟短期波動。而當均衡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發生偏差時。則會導致經濟長期波動,而且一旦偏差發生,就有自我加強的趨勢。因此要實現實際增長率等於均衡增長率並等於自然增長率的長期均衡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常被形象地稱為「刃鋒式」的經濟增長。2.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對哈羅德一多馬模型進行了修正,它放棄了哈羅德一多馬模型中關於資本和勞動力不可替代及不存在技術進步的假設,重新提出了自己的前提條件。並在此條件下得出結論,建立了新的經濟增長模型。由於他們的理論具有凱恩斯以前的傳統經濟學的痕跡,因而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提出該模型基本公式的是英國經濟學家J·米德(JamesE.Meade)。米德在分析中首先提出了與哈羅德不同的假設:1.社會只生產一種產品,可以是消費品,也可以是投資品。2.生產中只使用勞動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且兩種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因此,資本一勞動比率是一個變化的量。3.儲蓄總能轉化為投資。即I-S。4.規模報酬不變。且要素的邊際生產力遞減。 根據以上假設,該模型從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出發.得出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入均收入增長率(GY—GL)=(1)·(GK_GL),其中,GK-GL表示入均資本裝備率。所以,要使入均國民收入上升,就必須使資本增長率大於勞動力增長率。而在技術進步條件下,模型為(GY—GL):(1噸)·(GK—GL)+X,可見,與沒有技術進步時(k-0)情況不同,若X>0,則即使入均裝備率不變。入均收入也仍然增加。3.內生增長模型 內生增長理論(TheTheoryofEndogenousGrowth)內生增長理論是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個西方宏觀經濟理論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認為經濟能夠不依賴外力推動實現持續增長,內生的技術進步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決定因素。 自亞當·斯密以來,整個經濟學界圍繞著驅動經濟增長的因素爭論了長達200多年,最終形成的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一國的經濟增長主要取決於下列三個要素(TanziandZee,1997,p.180):⑴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性資源的積累;⑵在一國的技術知識既定的情況下,現在資源存量的使用效率;⑶技術進步。但是,60年代以來最流行的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依據以勞動投入量和物質資本投入量為自變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建立的增長模型,把技術進步等作為外生因素來解釋經濟增長,因此就得到了當要素收益出現遞減時長期經濟增長停止的結論。可是,90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經濟學」即內生增長理論則認為,長期增長率是由內生因素解釋的,也就是說,在勞動投入過程中包含著因正規教育、培訓、在職學習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資本,在物質資本積累過程中包含著因研究與開發、發明、創新等活動而形成的技術進步,從而把技術進步等要素內生化,得到因技術進步的存在要素收益會遞增而長期增長率是正的結論。當然,許多經濟學家早已看到了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Schumperter,1934;舒爾茲,1990;貝克爾,1989),但是,他們都是把它們看作是外生因素。這樣,這兩種理論的政策含義出現了分歧:盡管財政經濟學家一直認為財政政策能夠影響經濟增長(因為財政政策與經濟增長間的內在聯系表現在許多方面,諸如扭曲性稅收的負效應、累進稅對儲蓄傾向的不利影響以及增加稅收動用額外資源以提高公共投資水平等等),但是新古典增長論卻認為,長期經濟增長完全是由理論本身的外生因素決定的,因此無論採取什麼政策,長期增長都不變,或者說,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充其量只有短期效應,而不能影響長期增長;而內生增長論則認為,一國的長期增長是由一系列內生變數決定的,這些內生變數對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是敏感的,並受政策的影響。如果增長率是由內生因素決定的,那麼,問題就是經濟行為主體特別是政府如何能夠影響增長率的大小,因而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羅默模型、盧卡斯模型和格魯斯曼-赫普曼模型只是最著名的內生增長模型,還有很多其他模型側重不同的增長方面,諸如金和羅伯森(KingandRobson,1993,p.445-466)的知識傳播內生增長模型、阿格赫恩和豪威特(AghionandHowitt,1992,p.323-351)的模仿與創造性消化內生增長模型以及楊(Young,1991,p.369-405)國際貿易內生增長模型。所有這些模型表達出來的一個重要思想是:企業是經濟增長的最終推動力,特別是這些模型試圖說明企業如何積累知識,這種知識廣義地包括人力資本和技術變化(Rogers,1997,p.43)。這種知識積累表示為增加人力資本、生產新產品和提高產品質量。這些模型表明,知識和積累過程會出現外部性或知識外溢效應,需要政府政策的干預:各種政策旨在扶持研究與開發、革新、人力資本形成甚至關鍵性產業部門。綜上所述,我們對內生增長理論所表達的經濟增長的原因作出如下簡單的非技術性陳述:第一,獲取新「知識」(包括革新、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積累等概念);第二,刺激新知識運用於生產(市場條件、產權、政治穩定以及宏觀經濟穩定);第三,提供運用新知識的資源(人力、資本、進口品等等)。內生增長理論突出了第一個方面,而第二個方面隱含在各種內生增長模型中,因為這些模型對企業面臨的市場條件、產權和經濟穩定性作了假定,同時,還強調了這兩個方面出現於企業層次上。最後一個方面按理說也穩含在內生增長模型中,因為,從數學上講,這些模型都建立了消費者模型,用來解釋(比如說)在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是正的既定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配置消費的動態最適化問題。
6. 財政機制里的轉移支付機制是什麼
財政轉移支付也稱財政轉移支出,本意是財政資金轉移或轉讓。轉移支付制度是分級預算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分級預算管理體制,上下級預算主體間、同級預算主體間的收支規模是不對稱,轉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級預算主體間收支規模不對稱的預算調節制度。
轉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自上而下的縱向轉移,二是橫向轉移,三是縱向與橫向轉移的混合。規范轉移支付制度的原則是:公平原則、效率原則和法治原則。
在1994年實行分稅制體制改革前,我國做了大量的財政轉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實行分稅制體制改革後才從西文引進了轉移支付的概念。我國中央財政是從1995年開始正式實施過渡期轉移支付辦法。
根據《政府財政統計手冊》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轉移支付有兩個層次,一是國際間的轉移支付,包括對外捐贈、對外提供商品和勞務、向跨國組織交納會費;二是國內的轉移支付,既有政府對家庭的轉移支付如養老金、住房補貼等,又有政府對國有企業提供的補貼,還有政府間的財政資金的轉移。一般我們稱的財政轉移支付,是指政府間的財政資金轉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預算收入。在西方國家,財政支出的重要分類就是分購買支出和轉移支出。
我國目前仍實行的不是很規范的轉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約因素:一是各級政府的職責和事權尚未明確劃分,財政支出的劃分與事權是緊密聯系的,難以確定標準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國的中央財政仍十分困難,使轉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財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調整的力度過大,困難很大;四是由於體制、經濟結構、自然環境和人口狀況等因素影響,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發展能力存在極大差別,致使通過轉移支付實現地區均衡難以在短期內實現;五是基礎性數據統計、收集有很大難度。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一種財政平衡制度或財政資金,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將富裕地區的財政收入轉移一部分給相對貧困的地區,達到平衡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水平的作用。
(一)轉移支付的目的
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可以解決公共產品區域外溢性帶來的損失、解決財政的縱向不平衡,彌合財政缺口以及解決財政的橫向不平衡。因此,中央政府可採取向貧困地區進行轉移支付辦法,解決這種財政橫向不公平,從而改善落後地區基本公共產品供給條件,實現各地的財政地位均等化。同時,市場機製作用下,需要引入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部分公共產品的外在成本由更高層次的財政承擔,解決具有正外部效應的公共產品會出現供給不足的情況。
(二)轉移支付特點
市對區縣轉移支付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彌合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穩定社會的主要措施,是城市財政管理中一個重要的制度構成。二是市對區、縣的轉移支付制度是實行宏觀調控的經濟杠桿,在收入再分配中起主導作用。三是遵循均等化宏觀調控的政策,各城市轉移支付資金均傾斜於貧困地區,提高貧困地區經濟抗壓力。
7. 在知識經濟的社會里,教育發揮著以往任何時代都無可比擬的基礎性作用
高等教育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合一的特性,這是我們黨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的一個重要認識,也是高等教育優先發展理論的根本依據。通過對高等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深度分析和詳細解讀,陳述優先發展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是一種產業,並且是一種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產業。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振興,社會的進步都越來越取決於高等教育對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養,這是我們黨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的一個重要認識。鄧小平指出:「戰略重點,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學。搞好教育和科學工作,我看這是關鍵。」他把教育與農業、能源和交通相提並論,相對於農業、交通和能源,教育更關鍵,高等教育是事關全局、必須優先發展的基礎產業。
一、高等教育的基礎性
高等教育在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生必然聯系的現代社會,凸現了它的生產性,具有基礎性產業的性質。它的基礎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生產出的人力資本,是構成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是經濟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引用馬克思的話來說:「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又說教育能生產出一種「可賣的商品」,即勞動力本身。高等教育的產品是勞動能力,是一種體現在勞動對象身上的知識、能力、技巧和創造力等,也就是人力資本,通過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和知識水平,培養勞動技能,把一般的、簡單的勞動力造就成為專門的、高級的、掌握了更多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勞動力。而在現代社會,人們受教育程度及經過高等教育所獲得的知識才能已經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世界新技術革命蓬勃興起的今天,國際間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和軍事競爭,實質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競爭,因為高等教育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必由手段。
第二,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要由高等教育作為基礎。鄧小平說過:「馬克思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概括了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經驗,不但揭示了科學技術在當代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第一位變革作用和基礎地位,同時也指明了高等教育在現代社會中日益重要的「中介」作用。因為科學技術畢竟只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還不是現實的生產力,要實現知識到現實的轉化,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使生產者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的技能,這就需要培養和訓練,也就是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最後著眼點應落實到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上來。
第三,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必須要以高等教育為基礎。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國始終抓住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但是也沒有孤立地看經濟問題,始終緊緊抓住科技和高等教育兩個關鍵問題。正如鄧小平所說的:「我國科學研究的希望,在於它的隊伍有來源。科研是靠高等教育輸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辦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再生產新的科學技術,對科學技術具有繼承發展和創造的必要條件,能高效率地完成現代科學技術的擴大再生產。這是因為為數眾多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技開發者都要靠高等教育來培養,科技的輻射速度和吸收能力與高等教育水平成正線性關系,科技潛力的挖掘與發揮要通過發展高等教育來實現。在當代,高等教育是科技生產力發展的智力基礎,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現實條件,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高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全局性
高等教育以培養人才為目的,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直接進行社會服務的三大職能,它產出的是能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提高了素質能力和知識以後的人才和科研成果,高等教育的發展對於促進知識的進步,並最終促進經濟的增長乃至全社會的發展具有全方位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全局性特徵。具體表現在:
首先,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產品的外溢性特徵決定了它具有多效性,影響著整個社會發展的局部和全部。高等教育不僅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還是我們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搞好兩個文明建設的關鍵。高等教育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條戰線具有多種功效,從一個國家的工業、農業、國防、科技的現代化到地區、部門的經濟振興、事業發展;從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調整與改善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從上層建築領域中最重要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文化和科學的繼承、繁榮和發展到人們的思想觀點、精神文明的科學化、現代化;從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到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都要通過高等教育來滿足它們對人才和智力的需要以及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的需要。可以說,高等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滲透於一切領域,貫穿於每一環節。實際上,由於高等教育效益的外在性,高等教育的社會功效可涉及到一個地區、國家范圍,甚至國際社會,也可影響到高等教育以外的政治、文化科技或家庭、個人、企業等社會單位。從經濟發展角度看,「經濟發展——知識進步——教育發展」的內在邏輯決定了高等教育是具有全局性的基礎產業。高等教育的發展對於實現知識的進步,並最終促進經濟的增長乃至全社會的發展具有全方位的影響。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高等教育內容的調整、更新,高等教育手段、方法的改進,都會直接或間接促進經濟結構以及社會發展格局的變化。高等教育產業的效益主要體現在其他產業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成果中,它對其他產業的影響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輻射並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它幾乎與經濟運行的全過程息息相關,它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深遠而全面。
其次,重要戰略地位決定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事關整個社會發展的現在與未來。鄧小平指出,「我國的經濟到建國一百周年時,可能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我們這樣說,根據之一就是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出數以億計的各級各類人才。」鄧小平同志是站在現代化戰略全局的高度來論述高等教育的極端重要性的,從實現社會主義的長遠目標出發,認為經濟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要依靠教育和科技,強調要把高等教育和科技放在發展戰略第一位。他規劃了著名的「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認為實現這個戰略第一位的就是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他總是諄諄告誡各級領導要千方百計落實教育的戰略地位,呼籲他們要像抓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高等教育通過人才培養和智力支持的方式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其他任何行業所不可比擬、不能代替的。眾所周知,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可以引進技術,也可以引進設備,但是卻不能引進國民素質。如果一個國家的勞動者素質低,即使引進了先進的技術設備也難以發揮作用,更談不上消化吸收和改造發展。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現在,而且也關繫到長遠,體現在未來。這是由高等教育的生產力周期長的特性所決定的。由於周期長,所以其效益有一定的滯後性,具體來說,就是高等教育的產品即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勞動力投放市場後,不像其他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那樣馬上就可以體現價值,人力資源需要在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工作經驗的逐步升值後,才能對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高等教育效益具有明顯的滯後性決定了今天的高等教育會對明天的社會產生很大的關聯作用。所以說,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是物質資源,而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這就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人才儲備水平與未來的經濟發展相適應。
三、高等教育的先導性
從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總趨勢來看,社會總是在朝著高科技方向在發展,整個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的興旺發達都必須以先期的高等教育為前提,所有產業的發展也必須以同步高等教育來支撐,經濟的發展必須緊緊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而科技進步的前提是高等教育要先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高等教育又具有明顯的先導性,具體體現在:
第一,高等教育具有先行性。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造就創新人才,它的生產目的是傳授知識、能力或技巧和技能,它的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知識水平的、具有特殊勞動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載體,是發揮和挖掘科技潛力的原動力,是科技生產力發展的智力基礎。正是由於高等教育對於其他產業的無可比擬的後關聯作用,決定了社會發展最後的著眼點應該落實到優先發展高等教育上來。高等教育效益的長期性和遲效性決定了今天的高等教育成果,將在未來幾年、幾十年的社會實踐中體現出來。正如鄧小平說的:「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娃娃,經過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將成為開創21世紀大業的生力軍」。因此,現在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其他產業同步不行,滯後更不行,必須要先行。
第二,高等教育具有超前性。研究表明,推動未來社會發展的生產要素既不是資本和土地,也不是勞動力,而是知識,是人的素質,它將會創造經濟奇跡。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代替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工業經濟時代的資本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而知識的獲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設未來的重要手段,是使社會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必須以長遠的、歷史的戰略眼光來辦好高等教育。鄧小平說:「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只有高等教育投資超前增長,高等教育改革超前進行,才能迎接知識經濟的嚴峻挑戰。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也表明在經濟起飛階段,大致都有一個適度超前的加速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高等教育的適度超前發展,能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經濟的加快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必然要求也必須包含高等教育的超前發展。
第三,高等教育具有導向性。高等教育的導向性首先表現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並不否定勞動者是社會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的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勞動者不僅作為生產力中的重要因素發揮作用,而且他們在製造生產工具,改善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上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從而引導和改變著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同樣地,諸如勞動者勞動能力發揮的方向,勞動的主動性、積極性、革新創造精神、經濟道德以及應該具有的現代意識和思想觀念等等,也一樣對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潛力的發揮、經濟運行的優質高效起著導向作用。而所有的這些屬於精神世界的因素,都要通過高等教育來獲得和養成的。可見,高等教育在物質生產中的導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它的導向性還表現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高等教育具有生產科學技術和文化產品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直接影響受高等教育者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水平,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響和塑造作用。面對21世紀,如何使每個人在知識和理性、情感與意志、興趣與愛好等諸方面得到正常的培養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我們是否真正擁有未來。未來社會的任何一種機遇和選擇的把握都取決於人類自己的能力,取決於人的情感、智力、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而所有這一切都與人們所受的高等教育密不可分。另外,一個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一個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一個社會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與鞏固等等,都離不開教育工作,是教育在引導著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方向和社會優良風氣的形成。
綜上所述,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賦予了現代高等教育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導向性的功能和特性。在實踐中,高等教育的基礎性決定了高等教育的戰略地位,高等教育的全局性則是高等教育潛在整體價值的反映,而高等教育的先導性則是全局性和基礎性功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這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建了高等教育的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既是由它本身的特性決定的,也是經濟、社會乃至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決定的。優先發展高等教育的思想是在深刻認識了高等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既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的理論基礎
8. 公共經濟學分析方法,學習資料,問題求助
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經濟學分析
2007年第8期 江蘇城市規劃
【摘要】政府是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如何做到高效、公平地為社會提供充足的公共產品成為衡量政府績效的重要標准。對於快速發展的城市交通所帶來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城市交通問題的本質原因是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給與現有資源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滯後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政府提出了「公交優先」的政策。為此,本文以公共經濟學中的公共產品理論分析政府在城市公交上必須有所作為,提供有效供給。
【關鍵詞】公共產品;混合公共產品;公交優先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公共產品界定
公共產品理論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在《經濟學與統計學評論》1954年11月號上發表的《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中提出,此後
在經濟分析(特別是公共選擇和公共經濟學領域)中得到廣泛運用。按公共產品理論,全部社會產品可以分為三類:公共產品、私人產品、准公共產品。在公共經濟學的分析中,公共產品是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sive)和非競爭性(nonrivalness)兩個特性:1、非排他性。公共產品的消費是集體進行、共同使用的,其使用價值在不同的消費者之間不能分割,無法在技術上有效排他,或技術上可行但排他的成本過高,因而具有非排他性。2、非競爭性。即任何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公共產品增加一個人消費的邊際社會成本等於零,或者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都不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數量與質量。布坎南在其著名的《俱樂部的經濟理論》一文中明確提出,同時具備以上兩個因素的公共產品是純公共產品(pure publicgoods),完全由市場來決定的產品是純私人產品(pure private goods),而在現實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是介於純公共產品與純私人產品之間的一種產品,稱為混合公共產品或准公共產品(quasipublic goods)。廣義的混合產品包括邊際生產成本和邊際擁擠成本都為零的產品、邊際生產成本為零但邊際擁擠成本不為零的產品,以及狹義的准公共產品,其中狹義的准公共產品是指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徵的產品。
根據公共經濟學對公共產品的定義,可以確定城市公共交通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屬於混合公共產品:一方面,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共同平等地乘坐公交系統,其消費行為具有集體進行、共同消費的特點,任何人對公共交通的使用不會影響其他人對公交產品的消費即其具有非排他性。另一方面,城市公交有運營成本,每一位想要獲得城市公交的使用價值的人需要付費即公交費;而當城市公交出現滿載,就會存在邊際擁擠成本,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因此,城市公交呈現出競爭性的特點。同時,城市公交具有準公共產品的顯著特徵即具有利益外溢性,即在私人交通擁堵嚴重的大城市,公民乘坐公共交通在享有公交帶來的利益的同時,降低了如果人們使用私人交通工具而給城市正常運行造成的社會成本、環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