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三峽庫區污染

三峽庫區污染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10:42

A. 三峽大壩到底對國家的環境影響有多大

三峽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可以使荊江河段的防洪標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遇到類似1870年的特大洪水,也可避免發生毀滅性災害。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減免洪水災害對長江中游富庶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的生態與環境的嚴重破壞。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人口的大量傷亡,避免京廣、漢丹鐵路干線中斷或不能正常運行而造成的生活和生產環境的惡化,避免疾病流行、傳染病蔓延,避免洪災帶來的飢荒、救災賑濟和災民安置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可減免洪災對人們心理上造成的威脅;有利於中、下游血吸蟲病的防治;減緩洞庭湖淤積速度,延長湖泊壽命;還可改善中下游枯水期的水質。
三峽水電站每年發電847×108kWH千瓦時,與火電相比,少燃燒5000×104t原煤,可以有效地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每年可少排放1000×104t二氧化碳,100×104t二氧化硫,1×104t一氧化碳,37×104t氨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的廢水、廢渣;可減輕因有害氣體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的危害。
三峽工程還可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節的流量顯著增大,有利於珍稀動物白暨豚及其它漁類安全越冬,減免因水淺而發生的意外死亡事故;還有利於減少長江口鹽水上溯長度和人侵時間,減少上海市區人民吃「鹹水」的時間。
總之,三峽工程的生態環境效益是巨大的,但還應加強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影響的研究和監測,對不利影響採取妥善對策和措施加以減免。
1 對三峽庫區的陸生植物的影響
三峽工程建庫後,直接受淹沒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有120科、358屬、560種。其中絕大部分在未受淹沒影響的地區廣為分布。因此,不致於造成物種的滅絕。其中有三種珍稀植物必須妥為保護。
1)荷葉鐵線蕨:我國近年來在重慶市中部發現的珍稀草本植物。它既是我國二級保護植物,又是庫區特產植物。斷續分布在東起萬州區、西至石柱縣西沱區沿江近100km長,向兩岸縱深3000~5000m的狹長地帶內,海拔高程局限於80~430m之間,但在海拔170~250m之間較為集中。本變種是荷葉鐵線蔗科最原始類型,在亞洲大陸僅存Z此#�?與大西洋亞速爾群島產的腎葉鐵線蕨同屬一個種群。因此,它在研究植物區系、地理分布及親緣關系等方面有重大價值;全草還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葯用價值;植株形態別致,可供觀賞。 萬州新鄉、小論山和杉樹坪一帶是荷葉鐵線蕨分布集中區域,面積約25km2。擬在萬州新鄉三道河村建立一個2km2的物種保護點。保護點內禁止採挖,同時採用分枝或孢子繁殖,進行人工栽培。
2)疏花水柏枝:是三峽峽谷地帶特有植物,種源數量極少,分布狹窄,是我國的稀有種,已列入國家級保護對象。對該屬植物區系、分類及地理分布有科學研究價值。樹形美觀,有潛在觀賞價值;幼嫩枝葉可供火葯。疏花水柏枝僅分布在秭歸、巴東、巫山縣的長江兩岸,海拔高程在200米上下幅度內。保護點選在秭歸縣一集中200多株樹木的產地。保護點內禁止採挖,研究採用多種繁殖手段擴大種源數量。
3)川明參:是我國特有植物,僅此一種,多年生草本,根供葯用,為名貴葯材。在四川溫江、達縣地區雖已大量栽培,但夷陵區蓮沱是野生種原產地,分布在海拔高程 140米上下的頁岩風化石縫中,野生種已極稀少。該地區位於三峽水庫下游,雖不受淹沒影響,但在修建對外公路或其它設施時有可能遭受毀滅,所以保護點就設在夷陵區蓮沱,以加強對該種原產地的保護。保護點內禁止採挖,盡量恢復川明參野生產地的原來面貌。
以上三種珍稀植物,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已在湖北省秭歸縣泗溪珍稀植物繁育基地成功繁殖和栽培。
2 對水生珍稀動物白鰭豚的影響
白鰭豚屬鯨類淡水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我國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動物,有「水中熊貓」之稱,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中。白鰭豚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幹流的湖北枝城至長江口約 1600km的江段內,以魚為食,喜結群活動小群約2~3頭,大群約9~16頭。
白鰭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動物,每次呼吸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鰭,出水呼吸時間約l~2秒鍾,潛水時間每次約20秒,長潛時可達200秒。成熟個體最大體長,雌性2.5米,雄性2.3m,體重100~150kg,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攝氏度左右。胎生,每胎一仔,每年春季生育仔豚,初生仔豚體長約80厘米。
20世紀80年代中期調查,長江中的白鰭豚總頭數已下降到200頭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縣至武漢市上游江段,主要棲息在彎曲河段或彎曲分漢河段的大回水區中。
1997年「長江中下游調查白鰭豚行動計劃」,經過觀測表明,白鰭豚現存數量不容樂觀,已不到100頭。分布范圍也大大縮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陽湖內,已難以見到白鰭豚的身影。專家們分析,使白鰭豚銳減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長江水體污染日趨嚴重,魚類資源迅速減少,使白鰭豚賴以生存的食物資源愈來愈匱乏。
三峽水庫蓄水後,枯水季節長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對白鰭豚越冬極為有利,擱淺死亡可望避免;加強管理,漁業活動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減少;但由於長江中上游航運事業的發展,中游江段白鰭豚被輪船螺旋槳擊斃事件將會有所增加,應抓緊研究白鰭豚追逐輪船螺旋槳的原因,並採取切實可行的對策。長江新螺江段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已由農業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灘口江段,全長135km,該區江面開闊,河道曲折,水深約25m,流速約每秒 0.3~0.8m,淺灘、江心洲星羅棋布,是目前白鰭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也是白鰭豚的理想生存環境。
3 對我國特有的水生珍稀動物中華鱘的影響
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洄遊魚類,是1.4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稱。中華鱘是一種生在長江、長在大海的特殊魚類,令人稱奇的是,當幼小的中華鱘游出長江口進入大海邀游十多年之後,雖然長成了具有生育能力的大魚,但還能牢牢地記住長江口,再游回長江「生兒育女」。水生生物學家正在研究中華鱘特有的記憶功能的奧秘。中華鱘性成熟晚但體重和身長生長迅速,雄性成熟為9齡,雌性成熟為14齡;一般身長2m左右,最長達4m;一般體重200kg左右,最大達500kg以上。成魚在海區攝食底棲魚類,也食蝦、蟹等底棲生物。中華鱘在東海里「戀愛」後,成雙成對地進入長江口,一般不再攝食,一直上溯到金沙江下游,性腺也已發育到期,則「結婚」交尾繁殖。葛洲壩工程1981年1月大江截流後,阻斷了中華鱘自長江口至金沙江的洄遊路線。國家為了保護中華鱘物種,除明令禁止商業性捕撈外,還在宜昌建立了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1983年人工繁殖成功,並將幼中華鱘放流入長江中。1985年又研究成功採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雄中華鱘腦垂體給雌中華鱘催產。自1984年至2001年底,共放流入長江的幼中華鱘已達400萬尾。自1982年秋末始,每年都觀察到中華鱘在葛洲壩工程下游15km江段范圍內自然繁殖。另據觀測,長江口崇明島地區的中華鱘幼魚資源,1986年已經接近或達現葛洲壩建壩前水平。
三峽工程位於葛洲壩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遊路線問題。但三峽工程在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有可能幹擾中華鱘在葛洲壩工程下游的棲息和產卵活動。
4 水庫蓄水後對庫區周圍地區氣候的影響
三峽水庫蓄水後,由於是一典型的河道型水庫,雖然對周圍地區氣候有一定調節作用,但影響范圍不大。對溫度、濕度、風速、霧日的影響范圍,兩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過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過400m。
年平均氣溫變化不超過2℃,冬春季月平均氣溫可增高0.3~1℃。夏季月平均氣溫可降低0.9~l.2℃;極端最高氣溫可降低4℃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增高3℃左右。冬溫升高,對喜溫經濟作物如柑桔、油桐的生長和越冬有利;夏季氣溫降低,使河谷的高溫危害減輕。
年平均水汽壓增加200~100Pa,冬季水汽壓增加較少,僅增加2 0~30Pa;夏季水汽壓增加較多,增加120~180Pa;春秋季介於兩者之間。建庫後年降水量增加約3mm,影響涉及庫周幾千米至十幾千米,因地形而異;仍應警惕伏旱對農業的影響。平均風速將增加15%~40%,因建庫前庫區平均風速僅2m/s左右,故建庫後風速仍不大。
霧一般形成於氣溫較低、濕度較大的條件下,因此,江上冬霧多於夏霧。但在建庫後,冬季氣溫增高、濕度減小,對冬霧的形成不利,所以冬霧將有所減少。但在秋季尤其是深秋時節,霧日將略有增加,年平均少於2天,對長江航運不會造成較大影響。
5 水庫蓄水後對生態與環境的不利影響?
三峽工程論證期間,生態與環境專家對三峽水庫蓄水運行後,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進行了慎重、細致而又充分的論證。得出的結論是:三峽水庫蓄水運行後,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對庫區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第一,會加劇庫區原已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175m時,淹沒耕地和園地36萬畝;移民安置區內的城市、縣城、集鎮、農村居民點、工礦企業遷建,公路等專業項目復建,還要佔用近7萬畝耕園地。這就加劇了三峽庫區原已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如果沒有恰當而有力的措施,只堅持就近後靠,只在擴大耕園地上下功夫,勢必造成大面積毀林開荒、陡坡種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進一步使生存環境惡化,農村移民不但無法致富,還給庫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困難。尤其是在國家規定25度以上坡地必須退耕還林、還草,既度以下坡地必須改造成梯地之後,三峽庫區農村移民安置的環境容量進一步縮小。如何做到既要使農村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又要保護好庫區的生態環境,促使庫區的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轉化,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一項重要任務。
第二,會使三峽庫區局部江段的水質污染進一步加重。三峽工程建成之前,庫區局部江段的水質污染就已十分嚴重,但由於長江水流的流量大、流速快,使其自凈能力強,後果還不嚴重。三峽水庫蓄水後,尤其是在冬季,上游來水量減少,使水庫內的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如不及時對各種污染源進行治理,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仍然排人長江,局部江段水質污染必將進一步加重,甚至威脅城鎮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因此,遵照國家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對三峽庫區的工業廢水及固體廢棄物必須限期治理;對生活污水和垃圾也必須限期治理,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二項重要任務。
第三,三峽水庫蓄水後,將會使一些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滑入長江,有的將會威脅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如何在三峽水庫蓄水前,就將一些已經預測到的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加以治理(有的可採取工程治理,有的可採取搬遷避讓),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三項重要任務。
第四,三峽水庫蓄水後,將使西陵峽上半段以及一些支流上低山形成的峽谷的近景景觀受到一定影響;還將使淹沒區內的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被淹沒。因此,做好三峽庫區景觀保護和開發規劃,並認真加以實施;遵照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對地面和地下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發掘,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四項重要任務。
(全部內容轉引自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官方網站http://www.ctgpc.com.cn)

B. 誰能提供三峽導致環境破壞的具體情況

不利影響還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第一,會加劇庫區原已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時,淹沒耕地和園地36萬畝;移民安置區內的城市、縣城、集鎮、農村居民點、工礦企業遷建,公路等專業項目復建,還要佔用近7萬畝耕園地。這就加劇了三峽庫區原已比較尖銳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如果沒有恰當而有力的措施,只堅持就近後靠,只在擴大耕園地上下功夫,勢必造成大面積毀林開荒、陡坡種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進一步使生存環境惡化,農村移民不但無法致富,還給庫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困難。尤其是在國家規定25度以上坡地必須退耕還林、還草,既度以下坡地必須改造成梯地之後,三峽庫區農村移民安置的環境容量進一步縮小。如何做到既要使農村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又要保護好庫區的生態環境,促使庫區的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轉化,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一項重要任務。第二,會使三峽庫區局部江段的水質污染進一步加重。三峽工程建成之前,庫區局部江段的水質污染就已十分嚴重,但由於長江水流的流量大、流速快,使其自凈能力強,後果還不嚴重。三峽水庫蓄水後,尤其是在冬季,上游來水量減少,使水庫內的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如不及時對各種污染源進行治理,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仍然排人長江,局部江段水質污染必將進一步加重,甚至威脅城鎮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因此,遵照國家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對三峽庫區的工業廢水及固體廢棄物必須限期治理;對生活污水和垃圾也必須限期治理,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二項重要任務。第三,三峽水庫蓄水後,將會使一些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滑入長江,有的將會威脅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如何在三峽水庫蓄水前,就將一些已經預測到的不穩定的崩塌體、滑坡體加以治理(有的可採取工程治理,有的可採取搬遷避讓),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三項重要任務。第四,三峽水庫蓄水後,將使西陵峽上半段以及一些支流上低山形成的峽谷的近景景觀受到一定影響;還將使淹沒區內的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被淹沒。因此,做好三峽庫區景觀保護和開發規劃,並認真加以實施;遵照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對地面和地下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發掘,成為消除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第四項重要任務。

C. 三峽工程帶來的環境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泥沙淤積和水位問題
由於有三門峽水電站的前車之鑒,因此泥沙問題始終是三峽工程技術討論的重中之重。據測算,長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1.2千克左右,每年通過壩址的沙量在5億噸以上。在三峽工程未建前,這些泥沙大量淤積在曲折的荊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並危脅到整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當三峽水庫形成後,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不過樂觀者認為,長江的含沙量有季節性差異,汛期江水中的含沙比例比枯水期來得大,因此三峽水電站可以採用「蓄清排渾」的方法來應對,即在汛期時加大排水量使渾水出庫,在枯水季節大量蓄積清水,便可以減少泥沙在水庫內的淤積,這種方式與目前水電站的一般運行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不用過於擔心三峽的泥沙淤積問題。他們認為在三峽蓄水的初期,排沙比例只有30%至40%,將發生輕度淤積,但主要是填充死庫容,影響不大,隨著水庫運行時間的增長,排沙比例會逐漸提高,在80至100年後,將基本達到平衡,不再出現新的淤積,舊有淤積也可以通過由臨時船閘改建的泄沙通道和加強疏浚等方法清理。那時水庫將依然保持90%左右的庫容,不會對發電、航運以及沿岸城鎮尤其是重慶造成大的不良影響,而且隨著長江上游植樹造林、水土保持工作的進展,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將緩慢下降。

但是工程的反對者如黃萬里等認為,長江上遊河流所攜裹的除了泥沙,還有顆粒較大的鵝卵石,在三峽大壩築起後將極難排出,會造成堵塞,並向上游延伸,進而影響重慶。此後在2002年10月,國務院批准由三峽總公司承建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等四座巨型水電站,其建設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擔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減緩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速度,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們對三峽泥沙問題的擔憂。

與泥沙淤積問題同樣極具爭議的,還有水位問題。在三峽蓄水至135米後,有人發現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米,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為的0.4米,因此擔憂重慶可能會在三峽完全蓄水後被淹沒。不過三峽驗收組副組長潘家錚對此解釋,論證報告中計算的是滿蓄水後的情況,而現在的庫尾水位其實是天然水位,它和大壩水位目前存在著巨大落差並不令人意外。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爭議

三峽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為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庫區人們對三峽工程影響環境的最大擔憂來自於水庫的污染。目前三峽兩岸城鎮和遊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在蓄水後,由於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已經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並可能引發傳染病,部分城鎮已在其他水源採集生活用水。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並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對此,當地政府正在大力興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以期解決污染問題,如果發現污染過於嚴重,也可能會採取大壩增加下泄流量來實現換水。

三峽水庫庫容極大,因此必然會增加庫區地震的頻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認為,當時論證壩址時,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地質條件,三斗坪附近的岩體比較完整,斷裂少,歷史上也極少發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發生破壞劇烈的強震。三斗坪的上游地區,地質條件主要是碳酸鹽岩,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較大,但烈度估計最高也不會超過6級,而三峽的主要建築物都是按照防7級地震烈度來設計的。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質災害。而工程的反對者們則質疑論證過程只考慮了地質的靜態狀況,沒有考慮蓄水後可能帶來的地質條件質變。

根據葛洲壩水電站的運行經驗,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的沖擊。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現均已遷植。

三峽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三峽還可能改變下遊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甚至可能會對東海產生一些影響,並進而改變全球的環境。但是考慮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長江在三峽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還有湘江、漢江、贛江等多條重要支流的水量匯入,因此估計不會對全球海洋和氣候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而且環境的變化是由多種可變因素交織形成的,極其復雜,所以也無法確定三峽工程對環境影響的明細程度。

除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三峽工程也會對環境產生有益的作用。水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三峽水電站的建設,將會代替大批火電機組,使每年的煤炭消耗減少5000萬噸,並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引起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間接實現了環保。

D. 三峽庫區的環境問題

三峽工程是治理開發長江的骨幹工程,也是有利於優化生態環境的生態工程。三峽工程蓄水後防洪作用大大發揮,生態效益日益顯現,尤其是通過控制洪水流量、減少洞庭湖淤積和枯水期補水增加下泄流量,對改善長江中遊河道及航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峽工程26台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後,與燃煤火力發電相比,每年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1億噸。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三峽地區的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多級環境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三峽工程施工區和移民安置區環境質量總體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峽庫區長江幹流水質總體穩定,以優於Ⅲ類水質為主;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庫區泥沙來量下降,水庫泥沙淤積量少於預期值;水庫誘發地震維持低強度水平,對大壩安全不構成影響;三峽水生和陸生珍稀動物、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庫區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總體進展順利,地質環境未見異常。三峽工程建設開工以來國家投入了大量防治專項資金,進行地質災害專項治理,有效避免和減少了地質災害。156米蓄水以來三峽庫區沒有發生重大地質災害和因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

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峽工程的環境影響研究和評價工作,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專家們提出了一批有關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利弊影響的研究成果和評價報告。隨著我國環保法規的完善和生態環境科學的發展,三峽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斷深入。1984年,國家把三峽工程的生態與環境影響列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進行研究;1986年至1988年,國務院組織了55位包括生態環境學、社會經濟學、移民、水利、泥沙、醫學、電力、氣象、航運、文物、地質等方面的專家,對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集中研究。在三峽工程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前的1991年,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和長江水資源保護科研所聯合編制了《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次年2月國家環保局對報告書組織了審議。《報告書》針對興建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利弊作出了科學結論,「主要有利影響在長江中游,主要不利影響採取恰當的對策和措施後可以大大減免,生態環境問題不影響工程的可行性,總的來說,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利大於弊,同時還提出了一批減免負面影響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項目,並列入工程概算」。反復論證,為199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批准三峽工程提供了詳實的科學依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方面十分重視論證過程中的不同意見,並在許多關鍵問題上採納了不同意見。因此,三峽工程的反復論證過程是國家民主決策的典範。

三峽工程開工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峽工程的生態與環境保護十分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三峽庫區和壩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一是加強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水污染治理。2001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實施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從2001年起到2010年,國家共安排392.2億元國債資金用於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污水處理廠與垃圾處理場建設,以及工業點源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工程、基礎能力建設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峽庫區城鎮已建成58座污水處理廠和41個垃圾處理場。為確保三峽庫區污水處理廠能夠正常運行,國家採取了「以補促提」的措施,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助,逐步實現污水處理市場化運營。同時,大力發展沼氣建設,實施測土施肥,控制面源污染。還開展了三峽庫區船舶防污染及治理工作,建立了三峽庫區船舶防污染應急反應機制。

二是加強了庫區地質災害治理工作。2002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實施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目前三峽地區二期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已全部完成,三期地質災害應急治理項目中的涉水項目已基本完成,並建立了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與預警體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庫區人民生命財產和水庫安全。

三是實行政策調整,減輕庫區生態環境壓力。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三峽庫區承載空間的生態環境壓力,對三峽庫區部分移民實行了外遷安置,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工礦企業實行了關、停。先後外遷移民19萬多人(安置在沿江沿海等發達省、市),關停搬遷企業1500多家,發展環保型企業,有效減輕了庫區人地矛盾和工業污染。

四是開展了三峽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根據三峽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初步設計的安排,三峽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陸生植物保護和水生生物保護。十幾年來,國務院三峽建委辦公室相繼組織實施了湖北宜昌大老嶺植物保護區建設、湖北興山龍門河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工程、古大樹木保護工程、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搶救性保護等陸生植物保護工程建設項目;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工程和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工程。長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魚類救護中心也已完成論證,即將啟動實施。

五是組織實施了三峽工程珍稀魚類增殖放流。開展增殖放流是對魚類資源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三峽工程樞紐初步設計報告專門安排了珍稀魚類放流項目和資金。2005年初,農業部組織編制了三峽工程珍稀魚類增殖放流實施方案,組織各有關單位和沿江各省市開展了珍稀魚類和經濟魚類放流。據統計,2005年和2006年兩年,共放流珍稀魚類51萬多尾,其中中華鱘約20萬尾,胭脂魚近30萬尾;放流重要經濟魚類約二億七千萬尾。並加強了放流跟蹤監督監測、效果分析評價等工作。

六是加強了科學研究和生態建設試點。三峽生態環境十分復雜,論證階段有些問題尚不清楚,需要在監測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十幾年來,在水污染控制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生態建設研究和環境監測與管理研究四個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同時,大力開展生態治理試點、試驗,探索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有效途徑。

七是開展了施工區環境保護工作。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按照《三峽工程施工區環境保護實施規劃》要求,嚴格了施工區環境保護,在施工區建成了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對竣工的施工現場及時進行了綠化,對垃圾進行了集中處理,確保了壩區群眾生活用水質量,保護了良好的施工區環境。

八是建立並完善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1995年,在國務院三峽辦的組織協調下,由國家十幾個部委和相關部門組建了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對三峽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測。該系統的監測內容涵蓋了水文水質、污染源、魚類及水生生物、陸生動植物、局地氣候、農業生態環境、河口生態環境、人群健康、庫區社會經濟環境等諸多方面;監測范圍以庫區為重點,延及長江中下游乃至河口相關地區;監測方式採取了遙感監測與地面監測站網相結合,實現了「點線面」相結合的時空監測體系。2002年啟動了三峽工程生態環境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在提供信息服務、信息共享、信息發布、信息綜合分析和動態信息集中管理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起,國家環保總局每年向國內外發布《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公報》。該公報現已成為我國目前跨地區、跨部門、多學科的生態環境監測重要資訊期刊。媒體只要認真注意,都能及時了解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及有關數據。

此外,中國水利、農業、林業、環保、交通、建設和衛生等相關部門和行業根據職責分工,也都在積極開展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並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峽水庫在每一期蓄水前,都進行了徹底的庫底清理工作,並建立了干支流水面飄浮物打撈機制。三峽水庫管理立法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水庫可持續綜合利用規劃也在抓緊制定;庫周綠化帶工程和示範區建設已初具規模;蓄水後泥沙沖淤有關科研課題已納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總之,三峽庫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E. 關於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有哪些(包括氣候、污染、退耕還林)

不太樂觀
1、前 言
三峽庫區位於長江中上游結合部位,是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推進的重點開發地帶。三峽工程修建後,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萬噸船隊直達重慶。三峽庫區的發展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有著重要戰略意義。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特別是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也對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三峽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只能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持久、穩定的支撐能力為基礎。為了促進三峽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三峽工程建設的機遇,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環境的綜合整治,保護好生態環境,以實現環境與發展的雙贏,人和自然的和諧,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統一。

2、支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條件

2.1 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水熱資源豐富

三峽庫區位於我國中心腹地,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山地、川東平行嶺谷、鄂西山地向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分別占總面積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佔總面積的4.3%。三峽庫區行政區域指三峽水庫涉及的湖北省所轄的宜昌、秭歸、興山、巴東四個縣和重慶市所轄的巫山、巫溪、奉節、雲陽、萬州市三區、開縣、忠縣、石柱、豐都、涪陵市二區、武隆、長壽、渝北區、巴南區和重慶市近效七區和江津市16個縣區,共20個縣市,土地面積5.4萬km2,人口1 966.44萬人(2000年)。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1)土地利用開發程度高。三峽地區由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墾殖率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嚴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本區地處中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度15~19℃,大於10℃積溫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長江橫貫全區,過境客水豐富,水資源總量約4 000億m3。區內水能蘊藏量除長江幹流外,尚有409萬kW,其中可開發利用220萬k W。水資源開發潛力大。

(3)生物資源豐富,具有林、果、土特產品優勢。重慶庫區森林覆蓋率為21.8%,湖北庫區為32.9%。庫區經濟植物超過2 000種,其中葯用植物1 000餘種。柑桔生產規模大,已形成長江三峽柑桔產業帶,2000年柑桔種植面積達28 331hm2,總產量24.55萬t。其它林特產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蠶絲等馳名中外。

(4)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本區歷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麗。有聞名遐爾的長江三峽、圈椅淌原始森林、龍門河森林公園、高嵐河、神農溪等自然風光;亦有白帝城、張飛廟、石寶寨、白鶴梁、豐都鬼城等人文景觀。三峽工程建成後,庫水延伸可辟更多旅遊景點,為旅遊資源開發展示更廣闊空間。

2.2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

三峽庫區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有較大幅度增長。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 138.89億元,比上年增長9.4%。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庫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 875元,比上年增長7.7%,農村人均純收入1 868元,比上年增長2.5%。三峽工程的興建,為庫區建材、礦產開采和化工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建材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2.3 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城市江段受到污染

2000年監測庫區長江幹流水質狀況總體良好,除個別斷面外,各斷面年度水質評價結果為Ⅱ類。庫區城市江段枯水期和豐水期總體水質良好,平水期較差。據主要城市江段16個斷面統計: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類水質江段佔56.3%,Ⅲ類水質江段佔26%,Ⅳ類水質江段佔18.8%,水質Ⅳ類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城市江段岸邊水質受污水影響的江段總長約為27.55km,寬約2~120m,其中嚴重超標污染帶總長約7.81km,寬2~45m。重慶江段的超標污染帶長約5.5km,占庫區超標污染帶總長的70%。

3、面臨的發展機遇和環境壓力

3.1 主要機遇

3.1.1 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全面實施,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根本的長期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將使三峽庫區的增長方式從忽視環境,甚至以犧牲環境追求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變為以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特徵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科教興國的實施將使三峽庫區經濟增長方式從依靠資源超負荷消耗的粗放經營模式轉變為依靠科學技術和提高人力素質的集約經營模式。兩大戰略實施,不僅可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為做好環境保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3.1.2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加快基礎建設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三峽庫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之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加快大批水電能源、西電東送、高速公路、鐵路交通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並將繼續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和技術改造的力度,限制或淘汰工藝、設備落後的生產能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產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水資源消耗,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和發展環保產業,逐步建立生態工業體系,為從源頭控制污染和全過程的保護環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1.3 加入世貿組織,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將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有力推動三峽庫區產業開發和技術進步,促進我國環境政策和標准與國際接軌,提高政府和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三峽庫區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和污染治理投資佔GDP的比例將會明顯提高。《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已於200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復實施。初步測算庫區水污染防治工程,「十五」期間投資達244億元,規劃的實施將極大改變水污染狀態,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

3.1.4 三峽工程將大大促進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峽工程是開發治理長江的關鍵工程。三峽工程建成後,不僅在整體上對長江流域帶來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效益,為庫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而且工程建設還直接為庫區發展各類市場,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進城市化進程等各方面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3.2 面臨的環境壓力

(1)人地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加劇。三峽水庫淹沒、人口增長將對環境帶來沉重壓力。三峽庫區將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如不採取有力措施,近幾年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比2000年增加10%~20%。

(2)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任務緊迫。城市化加速發展和環保基礎設施的滯後矛盾日益突出。庫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工業固廢岸邊隨意排放,處理率低。城市大氣環境面臨煤煙型污染和汽車尾氣污染雙重壓力。城市化水平提高帶動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急劇上升。

(3)水污染日趨嚴重,水污染亟待加強治理。2000年三峽庫區廢水排放量為11億t,長江干、支流水體污染日趨加重。三峽水庫初期蓄水後,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減弱。烏江和其它次級河流,受水庫回水頂托影響,河口江段污染將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勢不容樂觀。

(4)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保護和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需堅持不懈地努力。由於亂砍伐森林和毀林開荒,森林植被減少。2000年庫區水土流失面積3.58萬km2。水土流失造成大量面源污染進入江河,加劇了水環境污染。

4、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對策進入新世紀,三峽庫區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三峽工程進入攻堅階段,2003年初期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建成。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也面對新的形勢,必須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貫徹污染防治和2生態保護並重方針,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改善生態,治理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4.1 推行可持續發展農業,妥善安置農村移民,實現農業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三峽水庫涉及農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萬人,淹沒耕地1.68萬hm2、園地0.72萬hm2。農村移民採取了種植業安置為主,結合養殖、二、三產業安置、養老金安置和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使移民生活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為促進庫區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實行可持續發展農業。主要措施是:

4.1.1 合理開發土地資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農林移民安置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將環境保護與長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結合,實現農業人口人均擁有0.053~0.67hm2穩產高產農田,0.02~0.033hm2經果林,使林草覆蓋率達到45%以上,土壤侵蝕量減少70%以上。大於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小於25°的16萬hm2坡耕地實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採取改良土壤,科學種田措施,使農田生態改善,逐步實現庫區優質高效生態農業。

4.1.2 科學施用化肥,採用綠色肥料,發展生物農葯2000年,庫區化肥按純量計算,施用總量15.37萬t,農葯折純使用量為765.7t。化肥、農葯不合理使用,成為長江水體污染重要來源之一。要改善施肥結構,鼓勵綜合使用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大力開發和推廣使用高效、無污染的生物菌肥料、葉面肥料等綠色肥料;建立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工廠化無土裁培車間,推廣無公害綜合性農作物技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葯,推廣壓低害蟲基數、保護害蟲天敵和科學施用農葯的綜合技術,完善農葯生產和使用的管理法規、標准,保證農葯使用的環境完全。

4.1.3 嚴格控制鄉鎮企業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三峽農村移民規劃二、三產業項目768個,安置移民7.86萬人。為了使庫區鄉鎮企業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必須強化鄉鎮企業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預防和整治。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大,又無力治理的小型落後生產點和企業應依法取締或責令關閉。現有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必須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加快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力開發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和名特優產品,進一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建立並延伸生態農業;加強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不搞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總體上削減資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在水源保護區和三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保護范圍內不得興建有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加強人才培養,加快技術改造、科技開發和鼓勵扶持治理環境污染的政策,為預防和整治環境污染提供基本保證。

4.1.4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農業的重要途徑和重要組成部分,三峽庫區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生態農業出現良好勢頭。2000年以來,萬州生態環境實驗站繼續開展了地下地膜截水牆試驗、坡耕地糧經復合壟作模式構建試驗、裸岩石礫地開發利用試驗、陡坡地生物籬農業技術模式構建試驗,優良作物、蔬菜、經濟果木、葯材及引種試驗等;秭歸生態環境實驗站開展了移民安置區水土保持與小流域治理技術研究與示範,坡耕地綜合治理試驗示範,經濟作物合理施肥,庫區反季節蔬菜基地建設等研究。這些成果應大力推廣,促進高效優質生態農業的發展。

4.2 結合城市和縣城遷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三峽水庫淹沒涉及2座城市、11座縣城。淹沒線以下城集鎮49.88萬人,其中城市和縣城遷移線下總人口達39.55萬人。庫區應結合城鎮遷建,對所有城市、縣城進行統一規劃,使城市(鎮)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1)制定和完善城市環境規劃。庫區進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區環境規劃,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新老城區應進行統一環境規劃。要保證將環境規劃納入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國土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並與這些規劃相互協調、同步實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保護供水水源。要編制完善水功能區劃,加強水源保護;提倡城市節水,完善城市排水設施,發展污水集中處理;加強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

(3)改善能源結構,加強城市綠化,防治大氣污染。到2010年,庫區城市和縣城氣化率將達到85%,減輕機動車尾氣污染;城鎮要按生態要求進行綠化美化,落實遷建區的公共綠地、道路兩側綠化、居民區綠化、工業區綠化、城市防護林帶和護岸林帶建設,有效控制城鎮揚塵。

(4)加強環境雜訊防治。對產生較大雜訊的工廠企業,在遷建時應增強其隔音減噪能力,對產生較大雜訊的生產設備進行消音和減噪處理。城鎮遷建中要改善道路條件,改善車輛運行狀況,控制交通噪3聲污染。

(5)妥善處理處置固體廢物。三峽地區歷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體廢物較多,應結合庫底清理和城市遷建進行妥善處理處置。

4.3 加強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1)有效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三峽庫區列為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為保護三峽自然生態要進一步加強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重要小流域治理,加強支流的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和建設,以提高庫區生態環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為保護庫區生物多樣性,在三峽工程環境保護規劃中,已擬定建設宜昌市天寶山森林公園、興山龍門河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巫山小三峽景觀生態自然保護區。三峽庫區已建立陸生植物物種資源保護站,開展了龍門河地區氣象、物種多樣性、固定樣地、生態系統多樣性監測。1995~2000年,相繼進行了優質果樹、觀賞花卉、資源植物的引種繁殖示範試驗。珍稀瀕危植物保存達到47種。此外,在巫山地段進行了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珍稀植物的繁殖試驗,已可滿足保存該物種需要。神農架生物多樣性定位站保存了庫區31個瀕危植物物種,為庫區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奠定了基礎。今後應進一步加快有關自然保護區建設,制止捕殺或採挖野生動植物違法行為,提高保護區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

(3)推進生態示範區建設。進一步發揮生態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農林面源污染治理和無公害基地建設方面的示範推動作用。力爭在三峽庫區建設一批生態示範區、生態農業示範縣。建成一批以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為主要特徵的生態精品示範工程。已建成的萬州生態環境實驗站、秭歸生態環境實驗站已起到良好生態示範作用。今後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試驗示範項目;建立健全生態建設的管理和技術、信息服務體系;開展生態示範區的規劃更新,形成滾動發展機制,促進生態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4)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對庫區因森林亂砍濫伐的坡地,遷建施工,礦山、建材資源開發採掘廢棄的土地,應結合區域環境與發展規劃、移民遷建安置規劃、水土保持規劃,進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實施改土造田,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植樹造林,以發展森林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態得以恢復,環境得以改善。

4.4 綜合防治庫區水污染,保護水環境三峽庫區水環境狀況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為確保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庫區水環境安全,必須加強庫區水污染防治。經國務院批準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所規劃的總目標是:

2005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准,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整體上基本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庫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提出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污染治理目標,要求庫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0%,工業廢水COD排放量削減3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為實現這項宏偉目標,必須認真落實以下措施和任務:

(1)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庫區所有市縣(區)和沿江建制鎮、影響區所有城市和縣城所在鎮、上游區所有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要科學確定污水處理廠的工藝和規模。為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有效運行,必須配套建設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污水收集系統。

(2)抓緊治理城鎮生活垃圾。為確保庫區的水質安全,有關城市、建制鎮必須在蓄水前分期完成135m、156m、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清理。所有清庫垃圾必須做到無害化處理,危險廢物與一般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分開處理。

(3)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實現穩定達標排放。認真搞好工業結構調整,堅決關停生產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並把削減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主線,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技術進步,實現工業污染物全面達標,促進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4)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控制三峽庫區上游的水土流失,減少面源污染和入庫泥沙量。控制農葯化肥使用量。所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水糞便應綜合利用和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5)全面治理船舶流動源污染。長江三峽庫區及上遊河流通航3 000km,各類運輸船舶9 000餘艘,年產生垃圾4.2萬t,生活污水約1 500萬t,含油廢水100萬t。特別是200艘危險化學品運輸船,存在發生事故的隱患,嚴重影響庫區水質安全。為保護庫區水環境,要配套建設污水和垃圾收集上岸的輔助設施,實施船舶廢棄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和化學危險船舶洗艙基地工程。

F. 近年來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怎樣

不太樂觀
1、前 言
三峽庫區位於長江中上游結合部位,是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推進的重點開發地帶。三峽工程修建後,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萬噸船隊直達重慶。三峽庫區的發展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有著重要戰略意義。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特別是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也對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三峽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只能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持久、穩定的支撐能力為基礎。為了促進三峽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三峽工程建設的機遇,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環境的綜合整治,保護好生態環境,以實現環境與發展的雙贏,人和自然的和諧,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統一。

2、支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條件

2.1 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水熱資源豐富

三峽庫區位於我國中心腹地,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山地、川東平行嶺谷、鄂西山地向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分別占總面積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佔總面積的4.3%。三峽庫區行政區域指三峽水庫涉及的湖北省所轄的宜昌、秭歸、興山、巴東四個縣和重慶市所轄的巫山、巫溪、奉節、雲陽、萬州市三區、開縣、忠縣、石柱、豐都、涪陵市二區、武隆、長壽、渝北區、巴南區和重慶市近效七區和江津市16個縣區,共20個縣市,土地面積5.4萬km2,人口1 966.44萬人(2000年)。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1)土地利用開發程度高。三峽地區由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墾殖率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嚴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本區地處中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度15~19℃,大於10℃積溫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長江橫貫全區,過境客水豐富,水資源總量約4 000億m3。區內水能蘊藏量除長江幹流外,尚有409萬kW,其中可開發利用220萬k W。水資源開發潛力大。

(3)生物資源豐富,具有林、果、土特產品優勢。重慶庫區森林覆蓋率為21.8%,湖北庫區為32.9%。庫區經濟植物超過2 000種,其中葯用植物1 000餘種。柑桔生產規模大,已形成長江三峽柑桔產業帶,2000年柑桔種植面積達28 331hm2,總產量24.55萬t。其它林特產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蠶絲等馳名中外。

(4)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本區歷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麗。有聞名遐爾的長江三峽、圈椅淌原始森林、龍門河森林公園、高嵐河、神農溪等自然風光;亦有白帝城、張飛廟、石寶寨、白鶴梁、豐都鬼城等人文景觀。三峽工程建成後,庫水延伸可辟更多旅遊景點,為旅遊資源開發展示更廣闊空間。

2.2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

三峽庫區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有較大幅度增長。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 138.89億元,比上年增長9.4%。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庫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 875元,比上年增長7.7%,農村人均純收入1 868元,比上年增長2.5%。三峽工程的興建,為庫區建材、礦產開采和化工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建材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2.3 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城市江段受到污染

2000年監測庫區長江幹流水質狀況總體良好,除個別斷面外,各斷面年度水質評價結果為Ⅱ類。庫區城市江段枯水期和豐水期總體水質良好,平水期較差。據主要城市江段16個斷面統計: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類水質江段佔56.3%,Ⅲ類水質江段佔26%,Ⅳ類水質江段佔18.8%,水質Ⅳ類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城市江段岸邊水質受污水影響的江段總長約為27.55km,寬約2~120m,其中嚴重超標污染帶總長約7.81km,寬2~45m。重慶江段的超標污染帶長約5.5km,占庫區超標污染帶總長的70%。

3、面臨的發展機遇和環境壓力

3.1 主要機遇

3.1.1 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全面實施,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根本的長期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將使三峽庫區的增長方式從忽視環境,甚至以犧牲環境追求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變為以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特徵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科教興國的實施將使三峽庫區經濟增長方式從依靠資源超負荷消耗的粗放經營模式轉變為依靠科學技術和提高人力素質的集約經營模式。兩大戰略實施,不僅可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為做好環境保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3.1.2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加快基礎建設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三峽庫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之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加快大批水電能源、西電東送、高速公路、鐵路交通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並將繼續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和技術改造的力度,限制或淘汰工藝、設備落後的生產能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產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水資源消耗,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和發展環保產業,逐步建立生態工業體系,為從源頭控制污染和全過程的保護環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1.3 加入世貿組織,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將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有力推動三峽庫區產業開發和技術進步,促進我國環境政策和標准與國際接軌,提高政府和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三峽庫區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和污染治理投資佔GDP的比例將會明顯提高。《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已於200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復實施。初步測算庫區水污染防治工程,「十五」期間投資達244億元,規劃的實施將極大改變水污染狀態,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

3.1.4 三峽工程將大大促進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峽工程是開發治理長江的關鍵工程。三峽工程建成後,不僅在整體上對長江流域帶來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效益,為庫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而且工程建設還直接為庫區發展各類市場,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進城市化進程等各方面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3.2 面臨的環境壓力

(1)人地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加劇。三峽水庫淹沒、人口增長將對環境帶來沉重壓力。三峽庫區將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如不採取有力措施,近幾年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比2000年增加10%~20%。

(2)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任務緊迫。城市化加速發展和環保基礎設施的滯後矛盾日益突出。庫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工業固廢岸邊隨意排放,處理率低。城市大氣環境面臨煤煙型污染和汽車尾氣污染雙重壓力。城市化水平提高帶動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急劇上升。

(3)水污染日趨嚴重,水污染亟待加強治理。2000年三峽庫區廢水排放量為11億t,長江干、支流水體污染日趨加重。三峽水庫初期蓄水後,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減弱。烏江和其它次級河流,受水庫回水頂托影響,河口江段污染將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勢不容樂觀。

(4)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保護和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需堅持不懈地努力。由於亂砍伐森林和毀林開荒,森林植被減少。2000年庫區水土流失面積3.58萬km2。水土流失造成大量面源污染進入江河,加劇了水環境污染。

4、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對策進入新世紀,三峽庫區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三峽工程進入攻堅階段,2003年初期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建成。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也面對新的形勢,必須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貫徹污染防治和2生態保護並重方針,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改善生態,治理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4.1 推行可持續發展農業,妥善安置農村移民,實現農業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三峽水庫涉及農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萬人,淹沒耕地1.68萬hm2、園地0.72萬hm2。農村移民採取了種植業安置為主,結合養殖、二、三產業安置、養老金安置和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使移民生活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為促進庫區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實行可持續發展農業。主要措施是:

4.1.1 合理開發土地資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農林移民安置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將環境保護與長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結合,實現農業人口人均擁有0.053~0.67hm2穩產高產農田,0.02~0.033hm2經果林,使林草覆蓋率達到45%以上,土壤侵蝕量減少70%以上。大於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小於25°的16萬hm2坡耕地實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採取改良土壤,科學種田措施,使農田生態改善,逐步實現庫區優質高效生態農業。

4.1.2 科學施用化肥,採用綠色肥料,發展生物農葯2000年,庫區化肥按純量計算,施用總量15.37萬t,農葯折純使用量為765.7t。化肥、農葯不合理使用,成為長江水體污染重要來源之一。要改善施肥結構,鼓勵綜合使用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大力開發和推廣使用高效、無污染的生物菌肥料、葉面肥料等綠色肥料;建立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工廠化無土裁培車間,推廣無公害綜合性農作物技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葯,推廣壓低害蟲基數、保護害蟲天敵和科學施用農葯的綜合技術,完善農葯生產和使用的管理法規、標准,保證農葯使用的環境完全。

4.1.3 嚴格控制鄉鎮企業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三峽農村移民規劃二、三產業項目768個,安置移民7.86萬人。為了使庫區鄉鎮企業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必須強化鄉鎮企業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預防和整治。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大,又無力治理的小型落後生產點和企業應依法取締或責令關閉。現有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必須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加快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力開發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和名特優產品,進一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建立並延伸生態農業;加強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不搞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總體上削減資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在水源保護區和三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保護范圍內不得興建有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加強人才培養,加快技術改造、科技開發和鼓勵扶持治理環境污染的政策,為預防和整治環境污染提供基本保證。

4.1.4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農業的重要途徑和重要組成部分,三峽庫區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生態農業出現良好勢頭。2000年以來,萬州生態環境實驗站繼續開展了地下地膜截水牆試驗、坡耕地糧經復合壟作模式構建試驗、裸岩石礫地開發利用試驗、陡坡地生物籬農業技術模式構建試驗,優良作物、蔬菜、經濟果木、葯材及引種試驗等;秭歸生態環境實驗站開展了移民安置區水土保持與小流域治理技術研究與示範,坡耕地綜合治理試驗示範,經濟作物合理施肥,庫區反季節蔬菜基地建設等研究。這些成果應大力推廣,促進高效優質生態農業的發展。

4.2 結合城市和縣城遷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三峽水庫淹沒涉及2座城市、11座縣城。淹沒線以下城集鎮49.88萬人,其中城市和縣城遷移線下總人口達39.55萬人。庫區應結合城鎮遷建,對所有城市、縣城進行統一規劃,使城市(鎮)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1)制定和完善城市環境規劃。庫區進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區環境規劃,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新老城區應進行統一環境規劃。要保證將環境規劃納入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國土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並與這些規劃相互協調、同步實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保護供水水源。要編制完善水功能區劃,加強水源保護;提倡城市節水,完善城市排水設施,發展污水集中處理;加強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

(3)改善能源結構,加強城市綠化,防治大氣污染。到2010年,庫區城市和縣城氣化率將達到85%,減輕機動車尾氣污染;城鎮要按生態要求進行綠化美化,落實遷建區的公共綠地、道路兩側綠化、居民區綠化、工業區綠化、城市防護林帶和護岸林帶建設,有效控制城鎮揚塵。

(4)加強環境雜訊防治。對產生較大雜訊的工廠企業,在遷建時應增強其隔音減噪能力,對產生較大雜訊的生產設備進行消音和減噪處理。城鎮遷建中要改善道路條件,改善車輛運行狀況,控制交通噪3聲污染。

(5)妥善處理處置固體廢物。三峽地區歷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體廢物較多,應結合庫底清理和城市遷建進行妥善處理處置。

4.3 加強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1)有效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三峽庫區列為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為保護三峽自然生態要進一步加強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重要小流域治理,加強支流的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和建設,以提高庫區生態環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為保護庫區生物多樣性,在三峽工程環境保護規劃中,已擬定建設宜昌市天寶山森林公園、興山龍門河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巫山小三峽景觀生態自然保護區。三峽庫區已建立陸生植物物種資源保護站,開展了龍門河地區氣象、物種多樣性、固定樣地、生態系統多樣性監測。1995~2000年,相繼進行了優質果樹、觀賞花卉、資源植物的引種繁殖示範試驗。珍稀瀕危植物保存達到47種。此外,在巫山地段進行了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珍稀植物的繁殖試驗,已可滿足保存該物種需要。神農架生物多樣性定位站保存了庫區31個瀕危植物物種,為庫區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奠定了基礎。今後應進一步加快有關自然保護區建設,制止捕殺或採挖野生動植物違法行為,提高保護區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

(3)推進生態示範區建設。進一步發揮生態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農林面源污染治理和無公害基地建設方面的示範推動作用。力爭在三峽庫區建設一批生態示範區、生態農業示範縣。建成一批以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為主要特徵的生態精品示範工程。已建成的萬州生態環境實驗站、秭歸生態環境實驗站已起到良好生態示範作用。今後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試驗示範項目;建立健全生態建設的管理和技術、信息服務體系;開展生態示範區的規劃更新,形成滾動發展機制,促進生態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4)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對庫區因森林亂砍濫伐的坡地,遷建施工,礦山、建材資源開發採掘廢棄的土地,應結合區域環境與發展規劃、移民遷建安置規劃、水土保持規劃,進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實施改土造田,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植樹造林,以發展森林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態得以恢復,環境得以改善。

4.4 綜合防治庫區水污染,保護水環境三峽庫區水環境狀況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為確保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庫區水環境安全,必須加強庫區水污染防治。經國務院批準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所規劃的總目標是:

2005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准,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整體上基本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庫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提出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污染治理目標,要求庫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0%,工業廢水COD排放量削減3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為實現這項宏偉目標,必須認真落實以下措施和任務:

(1)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庫區所有市縣(區)和沿江建制鎮、影響區所有城市和縣城所在鎮、上游區所有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要科學確定污水處理廠的工藝和規模。為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有效運行,必須配套建設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污水收集系統。

(2)抓緊治理城鎮生活垃圾。為確保庫區的水質安全,有關城市、建制鎮必須在蓄水前分期完成135m、156m、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清理。所有清庫垃圾必須做到無害化處理,危險廢物與一般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分開處理。

(3)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實現穩定達標排放。認真搞好工業結構調整,堅決關停生產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並把削減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主線,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技術進步,實現工業污染物全面達標,促進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4)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控制三峽庫區上游的水土流失,減少面源污染和入庫泥沙量。控制農葯化肥使用量。所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水糞便應綜合利用和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5)全面治理船舶流動源污染。長江三峽庫區及上遊河流通航3 000km,各類運輸船舶9 000餘艘,年產生垃圾4.2萬t,生活污水約1 500萬t,含油廢水100萬t。特別是200艘危險化學品運輸船,存在發生事故的隱患,嚴重影響庫區水質安全。為保護庫區水環境,要配套建設污水和垃圾收集上岸的輔助設施,實施船舶廢棄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和化學危險船舶洗艙基地工程。

G.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

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對策

1、前 言
三峽庫區位於長江中上游結合部位,是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推進的重點開發地帶。三峽工程修建後,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萬噸船隊直達重慶。三峽庫區的發展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有著重要戰略意義。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特別是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也對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三峽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只能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持久、穩定的支撐能力為基礎。為了促進三峽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三峽工程建設的機遇,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環境的綜合整治,保護好生態環境,以實現環境與發展的雙贏,人和自然的和諧,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統一。

2、支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條件

2.1 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水熱資源豐富

三峽庫區位於我國中心腹地,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山地、川東平行嶺谷、鄂西山地向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分別占總面積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佔總面積的4.3%。三峽庫區行政區域指三峽水庫涉及的湖北省所轄的宜昌、秭歸、興山、巴東四個縣和重慶市所轄的巫山、巫溪、奉節、雲陽、萬州市三區、開縣、忠縣、石柱、豐都、涪陵市二區、武隆、長壽、渝北區、巴南區和重慶市近效七區和江津市16個縣區,共20個縣市,土地面積5.4萬km2,人口1 966.44萬人(2000年)。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1)土地利用開發程度高。三峽地區由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墾殖率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嚴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本區地處中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度15~19℃,大於10℃積溫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長江橫貫全區,過境客水豐富,水資源總量約4 000億m3。區內水能蘊藏量除長江幹流外,尚有409萬kW,其中可開發利用220萬k W。水資源開發潛力大。

(3)生物資源豐富,具有林、果、土特產品優勢。重慶庫區森林覆蓋率為21.8%,湖北庫區為32.9%。庫區經濟植物超過2 000種,其中葯用植物1 000餘種。柑桔生產規模大,已形成長江三峽柑桔產業帶,2000年柑桔種植面積達28 331hm2,總產量24.55萬t。其它林特產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蠶絲等馳名中外。

(4)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本區歷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麗。有聞名遐爾的長江三峽、圈椅淌原始森林、龍門河森林公園、高嵐河、神農溪等自然風光;亦有白帝城、張飛廟、石寶寨、白鶴梁、豐都鬼城等人文景觀。三峽工程建成後,庫水延伸可辟更多旅遊景點,為旅遊資源開發展示更廣闊空間。

2.2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

三峽庫區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有較大幅度增長。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 138.89億元,比上年增長9.4%。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庫區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 875元,比上年增長7.7%,農村人均純收入1 868元,比上年增長2.5%。三峽工程的興建,為庫區建材、礦產開采和化工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建材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2.3 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城市江段受到污染

2000年監測庫區長江幹流水質狀況總體良好,除個別斷面外,各斷面年度水質評價結果為Ⅱ類。庫區城市江段枯水期和豐水期總體水質良好,平水期較差。據主要城市江段16個斷面統計: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類水質江段佔56.3%,Ⅲ類水質江段佔26%,Ⅳ類水質江段佔18.8%,水質Ⅳ類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城市江段岸邊水質受污水影響的江段總長約為27.55km,寬約2~120m,其中嚴重超標污染帶總長約7.81km,寬2~45m。重慶江段的超標污染帶長約5.5km,占庫區超標污染帶總長的70%。

3、面臨的發展機遇和環境壓力

3.1 主要機遇

3.1.1 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全面實施,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根本的長期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將使三峽庫區的增長方式從忽視環境,甚至以犧牲環境追求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變為以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特徵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科教興國的實施將使三峽庫區經濟增長方式從依靠資源超負荷消耗的粗放經營模式轉變為依靠科學技術和提高人力素質的集約經營模式。兩大戰略實施,不僅可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為做好環境保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3.1.2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加快基礎建設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三峽庫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地區之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加快大批水電能源、西電東送、高速公路、鐵路交通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並將繼續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和技術改造的力度,限制或淘汰工藝、設備落後的生產能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產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水資源消耗,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和發展環保產業,逐步建立生態工業體系,為從源頭控制污染和全過程的保護環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1.3 加入世貿組織,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將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有力推動三峽庫區產業開發和技術進步,促進我國環境政策和標准與國際接軌,提高政府和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三峽庫區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和污染治理投資佔GDP的比例將會明顯提高。《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已於200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復實施。初步測算庫區水污染防治工程,「十五」期間投資達244億元,規劃的實施將極大改變水污染狀態,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

3.1.4 三峽工程將大大促進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峽工程是開發治理長江的關鍵工程。三峽工程建成後,不僅在整體上對長江流域帶來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效益,為庫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而且工程建設還直接為庫區發展各類市場,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進城市化進程等各方面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3.2 面臨的環境壓力

(1)人地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加劇。三峽水庫淹沒、人口增長將對環境帶來沉重壓力。三峽庫區將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如不採取有力措施,近幾年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比2000年增加10%~20%。

(2)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任務緊迫。城市化加速發展和環保基礎設施的滯後矛盾日益突出。庫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工業固廢岸邊隨意排放,處理率低。城市大氣環境面臨煤煙型污染和汽車尾氣污染雙重壓力。城市化水平提高帶動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急劇上升。

(3)水污染日趨嚴重,水污染亟待加強治理。2000年三峽庫區廢水排放量為11億t,長江干、支流水體污染日趨加重。三峽水庫初期蓄水後,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減弱。烏江和其它次級河流,受水庫回水頂托影響,河口江段污染將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勢不容樂觀。

(4)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保護和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需堅持不懈地努力。由於亂砍伐森林和毀林開荒,森林植被減少。2000年庫區水土流失面積3.58萬km2。水土流失造成大量面源污染進入江河,加劇了水環境污染。

4、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對策進入新世紀,三峽庫區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三峽工程進入攻堅階段,2003年初期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建成。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也面對新的形勢,必須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貫徹污染防治和2生態保護並重方針,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改善生態,治理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4.1 推行可持續發展農業,妥善安置農村移民,實現農業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三峽水庫涉及農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萬人,淹沒耕地1.68萬hm2、園地0.72萬hm2。農村移民採取了種植業安置為主,結合養殖、二、三產業安置、養老金安置和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使移民生活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為促進庫區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實行可持續發展農業。主要措施是:

4.1.1 合理開發土地資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農林移民安置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將環境保護與長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結合,實現農業人口人均擁有0.053~0.67hm2穩產高產農田,0.02~0.033hm2經果林,使林草覆蓋率達到45%以上,土壤侵蝕量減少70%以上。大於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小於25°的16萬hm2坡耕地實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採取改良土壤,科學種田措施,使農田生態改善,逐步實現庫區優質高效生態農業。

4.1.2 科學施用化肥,採用綠色肥料,發展生物農葯2000年,庫區化肥按純量計算,施用總量15.37萬t,農葯折純使用量為765.7t。化肥、農葯不合理使用,成為長江水體污染重要來源之一。要改善施肥結構,鼓勵綜合使用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大力開發和推廣使用高效、無污染的生物菌肥料、葉面肥料等綠色肥料;建立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工廠化無土裁培車間,推廣無公害綜合性農作物技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葯,推廣壓低害蟲基數、保護害蟲天敵和科學施用農葯的綜合技術,完善農葯生產和使用的管理法規、標准,保證農葯使用的環境完全。

4.1.3 嚴格控制鄉鎮企業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三峽農村移民規劃二、三產業項目768個,安置移民7.86萬人。為了使庫區鄉鎮企業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必須強化鄉鎮企業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預防和整治。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大,又無力治理的小型落後生產點和企業應依法取締或責令關閉。現有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必須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加快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大力開發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和名特優產品,進一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建立並延伸生態農業;加強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不搞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總體上削減資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在水源保護區和三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保護范圍內不得興建有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加強人才培養,加快技術改造、科技開發和鼓勵扶持治理環境污染的政策,為預防和整治環境污染提供基本保證。

4.1.4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發展農業的重要途徑和重要組成部分,三峽庫區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生態農業出現良好勢頭。2000年以來,萬州生態環境實驗站繼續開展了地下地膜截水牆試驗、坡耕地糧經復合壟作模式構建試驗、裸岩石礫地開發利用試驗、陡坡地生物籬農業技術模式構建試驗,優良作物、蔬菜、經濟果木、葯材及引種試驗等;秭歸生態環境實驗站開展了移民安置區水土保持與小流域治理技術研究與示範,坡耕地綜合治理試驗示範,經濟作物合理施肥,庫區反季節蔬菜基地建設等研究。這些成果應大力推廣,促進高效優質生態農業的發展。

4.2 結合城市和縣城遷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三峽水庫淹沒涉及2座城市、11座縣城。淹沒線以下城集鎮49.88萬人,其中城市和縣城遷移線下總人口達39.55萬人。庫區應結合城鎮遷建,對所有城市、縣城進行統一規劃,使城市(鎮)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1)制定和完善城市環境規劃。庫區進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區環境規劃,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新老城區應進行統一環境規劃。要保證將環境規劃納入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國土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並與這些規劃相互協調、同步實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保護供水水源。要編制完善水功能區劃,加強水源保護;提倡城市節水,完善城市排水設施,發展污水集中處理;加強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

(3)改善能源結構,加強城市綠化,防治大氣污染。到2010年,庫區城市和縣城氣化率將達到85%,減輕機動車尾氣污染;城鎮要按生態要求進行綠化美化,落實遷建區的公共綠地、道路兩側綠化、居民區綠化、工業區綠化、城市防護林帶和護岸林帶建設,有效控制城鎮揚塵。

(4)加強環境雜訊防治。對產生較大雜訊的工廠企業,在遷建時應增強其隔音減噪能力,對產生較大雜訊的生產設備進行消音和減噪處理。城鎮遷建中要改善道路條件,改善車輛運行狀況,控制交通噪3聲污染。

(5)妥善處理處置固體廢物。三峽地區歷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體廢物較多,應結合庫底清理和城市遷建進行妥善處理處置。

4.3 加強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1)有效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區。三峽庫區列為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為保護三峽自然生態要進一步加強長江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重要小流域治理,加強支流的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和建設,以提高庫區生態環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為保護庫區生物多樣性,在三峽工程環境保護規劃中,已擬定建設宜昌市天寶山森林公園、興山龍門河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巫山小三峽景觀生態自然保護區。三峽庫區已建立陸生植物物種資源保護站,開展了龍門河地區氣象、物種多樣性、固定樣地、生態系統多樣性監測。1995~2000年,相繼進行了優質果樹、觀賞花卉、資源植物的引種繁殖示範試驗。珍稀瀕危植物保存達到47種。此外,在巫山地段進行了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珍稀植物的繁殖試驗,已可滿足保存該物種需要。神農架生物多樣性定位站保存了庫區31個瀕危植物物種,為庫區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奠定了基礎。今後應進一步加快有關自然保護區建設,制止捕殺或採挖野生動植物違法行為,提高保護區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

(3)推進生態示範區建設。進一步發揮生態農業在生態環境建設、農林面源污染治理和無公害基地建設方面的示範推動作用。力爭在三峽庫區建設一批生態示範區、生態農業示範縣。建成一批以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為主要特徵的生態精品示範工程。已建成的萬州生態環境實驗站、秭歸生態環境實驗站已起到良好生態示範作用。今後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試驗示範項目;建立健全生態建設的管理和技術、信息服務體系;開展生態示範區的規劃更新,形成滾動發展機制,促進生態建設健康持續發展。

(4)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對庫區因森林亂砍濫伐的坡地,遷建施工,礦山、建材資源開發採掘廢棄的土地,應結合區域環境與發展規劃、移民遷建安置規劃、水土保持規劃,進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實施改土造田,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植樹造林,以發展森林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態得以恢復,環境得以改善。

4.4 綜合防治庫區水污染,保護水環境三峽庫區水環境狀況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為確保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庫區水環境安全,必須加強庫區水污染防治。經國務院批準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所規劃的總目標是:

2005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准,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三峽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整體上基本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庫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提出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污染治理目標,要求庫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0%,工業廢水COD排放量削減3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為實現這項宏偉目標,必須認真落實以下措施和任務:

(1)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庫區所有市縣(區)和沿江建制鎮、影響區所有城市和縣城所在鎮、上游區所有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要科學確定污水處理廠的工藝和規模。為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有效運行,必須配套建設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污水收集系統。

(2)抓緊治理城鎮生活垃圾。為確保庫區的水質安全,有關城市、建制鎮必須在蓄水前分期完成135m、156m、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清理。所有清庫垃圾必須做到無害化處理,危險廢物與一般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分開處理。

(3)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實現穩定達標排放。認真搞好工業結構調整,堅決關停生產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並把削減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主線,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技術進步,實現工業污染物全面達標,促進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4)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控制三峽庫區上游的水土流失,減少面源污染和入庫泥沙量。控制農葯化肥使用量。所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水糞便應綜合利用和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5)全面治理船舶流動源污染。長江三峽庫區及上遊河流通航3 000km,各類運輸船舶9 000餘艘,年產生垃圾4.2萬t,生活污水約1 500萬t,含油廢水100萬t。特別是200艘危險化學品運輸船,存在發生事故的隱患,嚴重影響庫區水質安全。為保護庫區水環境,要配套建設污水和垃圾收集上岸的輔助設施,實施船舶廢棄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和化學危險船舶洗艙基地工程。

H. 三峽地區目前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採取的主要措施

1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庫區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開展生態環境綜合
治理工程,新建了4個自然保護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萬余km2,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生態環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庫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環保工作尚面臨幾個主要問題。
1.1水污染嚴重
1999 年,庫區廢水排放量共10.1 億t,COD排放總量為27.8萬t,其中工業廢水7.1億t,有近1/3的工業廢水未達標排放;生活污水3.0億t,集中處理率僅7.7 % 。據1999 年長江水質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長江重慶段17個監測斷面水質級別中,二類水體僅佔5.9%,三類水體佔17.6%,四類水體佔70.6%,五類水體佔5.9%。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重慶段大腸菌群、非離子氨、COD 等10 項指標超標。庫區次級河流污染更為嚴重,56% 的斷面水質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個三峽庫區城市江段中,水質受污水影響的江段總長為28.97km,寬2~150m,重慶江段污染帶最長,為5.73 km ,占庫區污染帶總長的74.7%。
1.2生活垃圾量大
庫區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743.62萬t,危險廢物39.5萬t,工業固體廢物歷年堆存量達3000多萬t,綜合利用率約為43%。按城市非農業人口人均產生生活垃圾量1kg/d計算,三峽庫區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為178萬t/a。目前僅基本做到清運出城進行簡易處理,無害化率僅為7.1%。各種廢棄物散亂堆放,有的甚至直接沿岸傾倒,在雨水浸泡和洪水的沖刷下,大量的污染物匯入江河,造成三峽水庫嚴重的水污染,是導致三峽庫區水體大腸菌群全面超標和幹流豐水期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船舶污染日趨嚴重
庫區船舶年產生活垃圾約3 萬t,其中入江約8000t,船舶生活污水產生量約1800 萬t 左右,其中含油污水約近40萬t,排放COD約600t,石油類100餘t。庫區農葯化肥污染、水面集中養殖污染、鄉鎮企業污染等也較為突出,1999 年庫區農葯使用量就達1160.6t,其中有機磷農葯佔有一半以上份額。
1.4森林覆蓋率低,城市人均綠地少
多年來的破壞性墾荒、鄉鎮企業的無序發展和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對原有森林植被破壞相當嚴重,導致庫區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減少,僅為22.3%。庫區兩岸的多數區縣森林覆蓋率僅7.5%~13.6%,平均不到10%。且林種結構不盡合理,成熟林、特種林、經濟林比例低,中幼林所佔比重極大,涪陵、豐都、奉節等地中幼林比例甚至高達90% 以上,基本無成熟林。庫區森林群落結構簡單、功能失調,植被處於逆向演替趨勢,由森林向灌叢—草坡—裸岩方向退化。
庫區各級城鎮的綠化水平均偏低。重慶市主城區人均綠地僅2.08m2,只相當於全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5.3m2 的39.2%,在全國3 5 個百萬人口
以上城市中居末位。其他縣市就更少,例如萬縣市的人均公共綠地僅1.8m2,奉節縣城僅0.3m2。
1.5生態失衡嚴重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平衡的重要指標和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據統計,三峽庫區動植物資源約6500多種,約佔全國動植物種類總數的20%,國家一
級保護動植物分別有8種和6種,二級保護動植物分別有35種和22種,
三峽庫區還有豐富的第三紀孑遺植物。但由於生物種群賴以生存的森
林覆蓋率很低,海拔1000m 以下原始森林殘存無幾,導致林麝、豹貓
和猛禽數量明顯下降,虎豹在庫區已瀕臨絕跡。一些水生物種,如國
家一級保護水生動物白鰭豚、白鱘、中華鱘和長江鱘等,二級保護水生
動物江豚和胭脂魚等,都面臨三峽水庫建成後造成生態結構變遷和生
存環境破壞的嚴峻形勢。這一形勢直接威脅其生存,而加速瀕危。生
態惡化勢頭如不能有效制止,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物種滅絕。
1.6水土流失嚴重
三峽庫區山高坡陡、地質構造復雜,是全國地質災害發生嚴重的地區之一。據移民部門2000年的復查數據表明,三峽庫區大小地質災害點2 萬余處,其中前緣在淹沒線175m 以下的崩滑體1302 處, 體積達333400 萬m3,具有不同程度危險性和潛在危險性的區域有1133處,占崩滑體總數的87%。因崩滑體影響決定搬遷的村莊405 個、城鎮60 座。
三峽庫區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62%,達5002.55萬畝,年流入江河的泥沙總量達1億t以上,這必然加重三峽水庫水體泥沙的含量。雖然三峽大壩設計有排沙孔,但不可能解決庫區600km 河道的排沙問題,只有加強生態建設,保持水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1.7生態環境的污染已從城市向
農村急速擴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鄉鎮企業遍地開花、無序發展,加劇了環境污染由城市向農村的蔓延。酸雨范圍明顯向遠郊縣擴展,pH 值4.5 等值線區域幾乎已覆蓋整個庫區。有90% 以上的地區為酸性降水區,多年酸雨頻率為60%~90%,酸雨pH值多年均值在4.3左右。庫區每年因大氣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元。
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主要有:工業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粗放型增長方式使生態環境惡化,能源消耗結構不合理,環保投入嚴重不足,環境管理薄弱等等。這些問題正隨著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的序幕拉開而逐步解決。如,長江流域(重點是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黃河流域(重點是小浪底及以上地區)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點;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慶市實施以三峽庫區為重點的「青山綠水」工程和主城區為重點的「山水園林城市」工程;1990 年以來國外專家、學者以及國際組織、政府機構代表6000餘人次來重慶市進行環保考察和交流,重慶市已被列為中國環境合作示範城市,並獲得世界銀行環保貸款。

2 三峽庫區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
早在1994 年我國政府頒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里,已明確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的重要指導方針。庫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自然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三峽工程效益的發揮,直接影響到整個長江上游的經濟發展,同時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城市用水、農田灌溉、防洪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都有著決定性作用,從而使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全國甚至世界的關注。根據庫區生態環境的現狀,依照庫區的區情,要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對策。
2.1 統籌規劃、綜合決策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之一,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在進行區域開發、資源開發以及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調整時,必須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生態建設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經濟發展來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倡導「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另外,由於三峽庫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對整個長江流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特殊的地位與重大影響,因此建議國家將三峽庫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列入國家優先和重點治理計劃,按照「三河三湖」那樣納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項目資助、經費投入、銀行信貸和利用外資等方面給予優先、傾斜和扶持。同時加強有關生態環境建設的各種專項資金的征、管、用,確保投向。
2.2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對污染源的治理
結合工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採取控制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與濃度的措施,加快工業污染源限期治理進度。通過取締、關停重污染源,淘汰國家禁止的設備和工藝,推行清潔生產;禁止技術含量低、污染嚴重的企業進入庫區,以防新的污染。同時,還可實施區域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並定期公布各控制斷面監測結果,嚴格其目標考核。其次,加強面源污染的治理。庫區的面源污染主要源於農葯、化肥和畜禽糞水污染占水體污染總量的40%。控制面源污染的關鍵在於控制水土流失,提高農葯與化肥的產品質量及利用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等。
2.3 加強城市規劃,合理布局新縣城
三峽庫區全遷的縣城有5座:重慶市的雲陽、開縣、奉節、豐都和湖北的秭歸。在城市建設中一定要結合移民搬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其一,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城市的布局要考慮地形、氣象、水文等對環境的影響。城市工業嚴重污染區,一定要布置在下風向,同時還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動規律和河流的自凈能力,使城市規劃與流域規劃相結合,加強上下游全流域水資源的保護;其二,城市內部布局也應有利於保護環境。例如,單中心同心圓式,向外發散延伸的城市布局形態,使市中心與周圍自然環境相隔越來越遠,新鮮空氣難
以進入,污濁空氣排放受阻,不利於空氣的自然調節。而採取多中心組
團帶狀結構,把城市分為若干個片區,區間用綠化帶隔開,可對減輕城
市大氣、雜訊、熱污染等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還應配套建設城市污水
處理系統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合理分布城區公共綠地,建設具有
庫區山水特色的新城鎮。
2.4依靠科技進步,增強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首先,針對三峽庫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優選適合環境要求和經濟能力的污水處理工藝。庫區各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堅持大中小微結合,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科學合理的處理方式。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水質特徵、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及當地的實際情況,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後優選確定。其次,生活垃圾的治理也應堅持因地制宜、技術可行、設備可靠、規模適度、治理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選擇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處理技術,並對淹沒區的建築廢棄物進行回收和綜合利用。第三,生態建設也要不斷增加科技含量,確保生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一是要研究生態適應性,做到適地適樹適草。各縣(市)要依據當地林草植被地帶分布規律和條件,研究林草植被建設的適宜類型、適宜規模與合理結構和布局,確定科學的林草植被結構及相應的技術支撐措施,並對荒蕪區的生態重建進行科技攻關。第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預防監測體系。圍繞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水土保持的重點領域,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綜合性環境監測中心及
網路系統。可首先在涪陵、萬州、巫山、黔江建4個重點監測網路,使庫
區的水質、水域生態、重大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得到有效監控,並在此
基礎上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2.5實施制度創新,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
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經濟的外部性,可利用經濟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把由於物質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經濟外部性,內化到各級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中,通過事後增加污染成本的方法來消減污染。從而既能有效地約束污染者的排污行為,確保「污染者負擔」,又能為政府進行庫區環境集中治理籌集資金,或將資金用於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等。庫區環境污染之所以十分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未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比如企業的排污費標准太低,對城鄉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也基本上不收費,污染者造成的經濟外部性沒有通過市場反映在生產成本中,直接加劇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惡化。所以,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是庫區控制環境污染的根本思路。例如,可以向庫區下游流域實施達標水資源的收費政策,2001 年2 月在國內已有了購買水資源的先例。另外還應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和環境經濟政策,強化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處理收費制度。
2.6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三峽庫區目前環境污染嚴重,需建設的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項目多,環保市場容量大,為發展環保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發展環保產業既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增強三峽庫區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還可為環保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提供產業依託。因此應把環保產業列為優先發展領域,爭取成為新世紀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2.7加強環境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
一是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法規,抓緊制定和完善三峽庫區有針對性的法規和技術規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制度,比如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排污收費制度、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三是要嚴肅查處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行為,加強環
境保護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2.8 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提高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通過各種國際學術交流會、技術交易會、展覽會,了解世界環保科技的最新動態,學習先進國家治理大江大河、流域和大型水庫的成熟經驗和方法。通過大型城市廢物、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及生態系統恢復等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國產化,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還要積極開展東西部合作。東部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中已先行一步,經濟實力和環保技術水平遠在西部之上,經歷了發展和規范兩個歷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因此,應廣泛開展東西部合作與國際交流,引進先進的技術、項目和高素質人才,爭取早日使庫區的生態環境研究水平與應用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I. 三峽庫區存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並提出治理措施

1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庫區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開展生態環境綜合
治理工程,新建了4個自然保護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萬余km2,森林覆蓋率和城市綠化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生態環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庫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環保工作尚面臨幾個主要問題.
1.1水污染嚴重
1999 年,庫區廢水排放量共10.1 億t,COD排放總量為27.8萬t,其中工業廢水7.1億t,有近1/3的工業廢水未達標排放;生活污水3.0億t,集中處理率僅7.7 % .據1999 年長江水質綜合評價結果表明:長江重慶段17個監測斷面水質級別中,二類水體僅佔5.9%,三類水體佔17.6%,四類水體佔70.6%,五類水體佔5.9%.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重慶段大腸菌群、非離子氨、COD 等10 項指標超標.庫區次級河流污染更為嚴重,56% 的斷面水質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個三峽庫區城市江段中,水質受污水影響的江段總長為28.97km,寬2~150m,重慶江段污染帶最長,為5.73 km ,占庫區污染帶總長的74.7%.
1.2生活垃圾量大
庫區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743.62萬t,危險廢物39.5萬t,工業固體廢物歷年堆存量達3000多萬t,綜合利用率約為43%.按城市非農業人口人均產生生活垃圾量1kg/d計算,三峽庫區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為178萬t/a.目前僅基本做到清運出城進行簡易處理,無害化率僅為7.1%.各種廢棄物散亂堆放,有的甚至直接沿岸傾倒,在雨水浸泡和洪水的沖刷下,大量的污染物匯入江河,造成三峽水庫嚴重的水污染,是導致三峽庫區水體大腸菌群全面超標和幹流豐水期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船舶污染日趨嚴重
庫區船舶年產生活垃圾約3 萬t,其中入江約8000t,船舶生活污水產生量約1800 萬t 左右,其中含油污水約近40萬t,排放COD約600t,石油類100餘t.庫區農葯化肥污染、水面集中養殖污染、鄉鎮企業污染等也較為突出,1999 年庫區農葯使用量就達1160.6t,其中有機磷農葯佔有一半以上份額.
1.4森林覆蓋率低,城市人均綠地少
多年來的破壞性墾荒、鄉鎮企業的無序發展和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對原有森林植被破壞相當嚴重,導致庫區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減少,僅為22.3%.庫區兩岸的多數區縣森林覆蓋率僅7.5%~13.6%,平均不到10%.且林種結構不盡合理,成熟林、特種林、經濟林比例低,中幼林所佔比重極大,涪陵、豐都、奉節等地中幼林比例甚至高達90% 以上,基本無成熟林.庫區森林群落結構簡單、功能失調,植被處於逆向演替趨勢,由森林向灌叢—草坡—裸岩方向退化.
庫區各級城鎮的綠化水平均偏低.重慶市主城區人均綠地僅2.08m2,只相當於全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5.3m2 的39.2%,在全國3 5 個百萬人口
以上城市中居末位.其他縣市就更少,例如萬縣市的人均公共綠地僅1.8m2,奉節縣城僅0.3m2.
1.5生態失衡嚴重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平衡的重要指標和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據統計,三峽庫區動植物資源約6500多種,約佔全國動植物種類總數的20%,國家一
級保護動植物分別有8種和6種,二級保護動植物分別有35種和22種,
三峽庫區還有豐富的第三紀孑遺植物.但由於生物種群賴以生存的森
林覆蓋率很低,海拔1000m 以下原始森林殘存無幾,導致林麝、豹貓
和猛禽數量明顯下降,虎豹在庫區已瀕臨絕跡.一些水生物種,如國
家一級保護水生動物白鰭豚、白鱘、中華鱘和長江鱘等,二級保護水生
動物江豚和胭脂魚等,都面臨三峽水庫建成後造成生態結構變遷和生
存環境破壞的嚴峻形勢.這一形勢直接威脅其生存,而加速瀕危.生
態惡化勢頭如不能有效制止,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物種滅絕.
1.6水土流失嚴重
三峽庫區山高坡陡、地質構造復雜,是全國地質災害發生嚴重的地區之一.據移民部門2000年的復查數據表明,三峽庫區大小地質災害點2 萬余處,其中前緣在淹沒線175m 以下的崩滑體1302 處, 體積達333400 萬m3,具有不同程度危險性和潛在危險性的區域有1133處,占崩滑體總數的87%.因崩滑體影響決定搬遷的村莊405 個、城鎮60 座.
三峽庫區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62%,達5002.55萬畝,年流入江河的泥沙總量達1億t以上,這必然加重三峽水庫水體泥沙的含量.雖然三峽大壩設計有排沙孔,但不可能解決庫區600km 河道的排沙問題,只有加強生態建設,保持水土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1.7生態環境的污染已從城市向
農村急速擴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鄉鎮企業遍地開花、無序發展,加劇了環境污染由城市向農村的蔓延.酸雨范圍明顯向遠郊縣擴展,pH 值4.5 等值線區域幾乎已覆蓋整個庫區.有90% 以上的地區為酸性降水區,多年酸雨頻率為60%~90%,酸雨pH值多年均值在4.3左右.庫區每年因大氣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億元.
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主要有:工業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粗放型增長方式使生態環境惡化,能源消耗結構不合理,環保投入嚴重不足,環境管理薄弱等等.這些問題正隨著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的序幕拉開而逐步解決.如,長江流域(重點是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黃河流域(重點是小浪底及以上地區)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點;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慶市實施以三峽庫區為重點的「青山綠水」工程和主城區為重點的「山水園林城市」工程;1990 年以來國外專家、學者以及國際組織、政府機構代表6000餘人次來重慶市進行環保考察和交流,重慶市已被列為中國環境合作示範城市,並獲得世界銀行環保貸款.
2 三峽庫區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
早在1994 年我國政府頒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里,已明確把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的重要指導方針.庫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自然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三峽工程效益的發揮,直接影響到整個長江上游的經濟發展,同時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城市用水、農田灌溉、防洪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都有著決定性作用,從而使庫區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全國甚至世界的關注.根據庫區生態環境的現狀,依照庫區的區情,要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對策.
2.1 統籌規劃、綜合決策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之一,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在進行區域開發、資源開發以及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調整時,必須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生態建設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經濟發展來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倡導「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另外,由於三峽庫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對整個長江流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特殊的地位與重大影響,因此建議國家將三峽庫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列入國家優先和重點治理計劃,按照「三河三湖」那樣納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項目資助、經費投入、銀行信貸和利用外資等方面給予優先、傾斜和扶持.同時加強有關生態環境建設的各種專項資金的征、管、用,確保投向.
2.2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對污染源的治理
結合工業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採取控制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與濃度的措施,加快工業污染源限期治理進度.通過取締、關停重污染源,淘汰國家禁止的設備和工藝,推行清潔生產;禁止技術含量低、污染嚴重的企業進入庫區,以防新的污染.同時,還可實施區域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並定期公布各控制斷面監測結果,嚴格其目標考核.其次,加強面源污染的治理.庫區的面源污染主要源於農葯、化肥和畜禽糞水污染占水體污染總量的40%.控制面源污染的關鍵在於控制水土流失,提高農葯與化肥的產品質量及利用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等.
2.3 加強城市規劃,合理布局新縣城
三峽庫區全遷的縣城有5座:重慶市的雲陽、開縣、奉節、豐都和湖北的秭歸.在城市建設中一定要結合移民搬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其一,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城市的布局要考慮地形、氣象、水文等對環境的影響.城市工業嚴重污染區,一定要布置在下風向,同時還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動規律和河流的自凈能力,使城市規劃與流域規劃相結合,加強上下游全流域水資源的保護;其二,城市內部布局也應有利於保護環境.例如,單中心同心圓式,向外發散延伸的城市布局形態,使市中心與周圍自然環境相隔越來越遠,新鮮空氣難
以進入,污濁空氣排放受阻,不利於空氣的自然調節.而採取多中心組
團帶狀結構,把城市分為若干個片區,區間用綠化帶隔開,可對減輕城
市大氣、雜訊、熱污染等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還應配套建設城市污水
處理系統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合理分布城區公共綠地,建設具有
庫區山水特色的新城鎮.
2.4依靠科技進步,增強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首先,針對三峽庫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優選適合環境要求和經濟能力的污水處理工藝.庫區各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堅持大中小微結合,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科學合理的處理方式.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水質特徵、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及當地的實際情況,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後優選確定.其次,生活垃圾的治理也應堅持因地制宜、技術可行、設備可靠、規模適度、治理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選擇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處理技術,並對淹沒區的建築廢棄物進行回收和綜合利用.第三,生態建設也要不斷增加科技含量,確保生態建設的質量和效益.一是要研究生態適應性,做到適地適樹適草.各縣(市)要依據當地林草植被地帶分布規律和條件,研究林草植被建設的適宜類型、適宜規模與合理結構和布局,確定科學的林草植被結構及相應的技術支撐措施,並對荒蕪區的生態重建進行科技攻關.第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預防監測體系.圍繞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水土保持的重點領域,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建立綜合性環境監測中心及
網路系統.可首先在涪陵、萬州、巫山、黔江建4個重點監測網路,使庫
區的水質、水域生態、重大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得到有效監控,並在此
基礎上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2.5實施制度創新,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
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經濟的外部性,可利用經濟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把由於物質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經濟外部性,內化到各級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中,通過事後增加污染成本的方法來消減污染.從而既能有效地約束污染者的排污行為,確保「污染者負擔」,又能為政府進行庫區環境集中治理籌集資金,或將資金用於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究開發等.庫區環境污染之所以十分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未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比如企業的排污費標准太低,對城鄉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也基本上不收費,污染者造成的經濟外部性沒有通過市場反映在生產成本中,直接加劇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惡化.所以,實行環境資源的有償使用,是庫區控制環境污染的根本思路.例如,可以向庫區下游流域實施達標水資源的收費政策,2001 年2 月在國內已有了購買水資源的先例.另外還應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和環境經濟政策,強化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處理收費制度.
2.6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三峽庫區目前環境污染嚴重,需建設的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項目多,環保市場容量大,為發展環保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發展環保產業既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增強三峽庫區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還可為環保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提供產業依託.因此應把環保產業列為優先發展領域,爭取成為新世紀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2.7加強環境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
一是嚴格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法規,抓緊制定和完善三峽庫區有針對性的法規和技術規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關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制度,比如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排污收費制度、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三是要嚴肅查處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行為,加強環
境保護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2.8 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提高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通過各種國際學術交流會、技術交易會、展覽會,了解世界環保科技的最新動態,學習先進國家治理大江大河、流域和大型水庫的成熟經驗和方法.通過大型城市廢物、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及生態系統恢復等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國產化,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還要積極開展東西部合作.東部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中已先行一步,經濟實力和環保技術水平遠在西部之上,經歷了發展和規范兩個歷程,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因此,應廣泛開展東西部合作與國際交流,引進先進的技術、項目和高素質人才,爭取早日使庫區的生態環境研究水平與應用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