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污染類型
㈠ 資源污染有哪種
根據《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和《1996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的數據,中國目前的環境狀況主要數據如下:
1〕大氣環境
* 我國目前的空氣污染相當於發達國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嚴重時的水平。大氣污染以煤煙性污染為主,主要污染物為煙塵和二氧化硫,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約佔70%;
* 全國大城市汽車尾氣污染趨勢加重。氮氧化物已成為一些大城市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廣州、北京為首,其次是上海、鞍山、武漢、鄭州、沈陽、蘭州、大連、杭州等城市;
* 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城市不到1%;
* 全國大、中城市的總懸浮微粒和降塵基本都超過國家規定的標准;
* 1996年我國酸雨區面積迅速擴大,已約超過國土面積40%,對我國農作物、森林等影響巨大。僅江蘇、浙江等7省便因酸雨而造成農田1.5億畝減產,年經濟損失約37億元,森林生態效益損失54億元。酸雨頻率大於90%的城市有宜賓、衡陽、長沙、贛州;酸雨頻率大於80%的城市還有梧州、廈門、懷化、南昌、圖門;酸雨頻率大於70%的還有樂山、廣州。
2〕水資源和水環境
* 我國水資源緊張,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4;
* 全國3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近百個城市嚴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減少的產值達1200億元;
* 我國著名的5大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減少,湖面縮小了1/4甚至一半;
* 我國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業較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我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從河流的氨氮、高錳酸鹽、揮發酚等主要污染參數來看,水質情況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銅、氰化物、汞有超標現象。城市河段懸浮物超標現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機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澤湖、洞庭湖、鏡泊湖、興凱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主要淡水湖泊水庫磷、氮污染面廣,部分湖泊和水庫汞或其他重金屬污染嚴重;
* 城市中80%以上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水體,使流經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來自化工、石化、造紙、食品、製革、紡織等企業排放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和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還在逐年遞增,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5%,絕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生活污水加上化肥和農葯中氮、磷的流失,促使了我國的湖泊富營養化;
* 50%的城市飲用水源受到污染;
* 地下水因過量開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質惡化; 我國四大海域(東海、渤海、黃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污染加重,無機氮、無機磷和石油類污染普遍超標。
3〕固體廢棄物
* 我國廢棄物排放量大, 工業廢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積在城市的郊區和河流荒灘上,已成為嚴重的污染源,由於綜合利用和處置率低,累計堆存量達65億噸,佔地5萬余公頃;
* 隨著中國化學工業的發展,有毒有害廢棄物也有所增長。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都未經過嚴格的無害化和科學的安全處置,成為中國亟待解決並具有嚴重潛在性危害的環境問題;
*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為1.2%,全國有2/3的城市陷於垃圾圍城。露天簡單堆放的垃圾不僅影響城市景觀,同時污染了大氣、水和土壤,成為城市發展中棘手的環境問題之一;
* 全國有1/4城市垃圾糞便不能日產日清。
4〕環境雜訊
* 我國雜訊污染較嚴重,2/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較高的雜訊環境中;
* 區域環境雜訊達標率不到50%;
* 90%的城市道路交通雜訊超過了國家規定的70分貝,全國每年因道路交通雜訊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約合人民幣216億元;
* 社會生活雜訊呈明顯上升趨勢。
5〕鄉鎮工業污染排放驚人
* 我國鄉鎮企業污染物排放量已佔全國污染排放總量30%,局部地區佔50%以上;
* 全國已有2/3的河流和1千多萬公頃土地受鄉鎮企業污染;
* 小造紙、小印染、小電鍍、小化工、農葯、小製革、小釀酒、小化肥、食品等使農林地區的水受到嚴重污染;
* 小冶煉,如土煉硫、土煉砷、汞等導致周圍區域植被死光,成為生態死區;
* 小土焦、小水泥、石棉等行業造成大氣污染。
6〕土地資源
*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為0.085公頃,是世界人均的1/5;
* 全國耕地面積以每年平均30萬公頃左右的速度遞減,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設佔用耕地上升;
* 我國耕地土壤質量呈下降趨勢。全國耕地有機質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顯低於歐美國家2.5%-4%的水平。東北黑土地帶土壤有機質含量由剛開墾時的8%-10%已降為目前的1%-5%;
* 鹽鹼化、沙化、水土流失在繼續吞噬大量耕地。目前全國受鹽鹼化威脅的耕地約有1億畝,受沙漠化威脅的農田近6千萬畝;
* 全國約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約50億噸,相當於在全國的耕地上颳去1cm厚地表土,所流失的養分相當於全國一年生產的化肥氮磷鉀含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由於不合理耕作和植被破壞造成的;
* 我國遭受工業「三廢」污染的農田達1億多畝。被重金屬鎘污染的耕地有20餘萬畝,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萬畝,涉及15個省21個地區;
* 大量使用農葯使土壤有毒物質含量加大,同時也殺死了大量害蟲天敵和有益動物;
* 由於農用薄膜的大量使用,用後不加回收,廢膜已成為我國新的土壤污染物。
7〕草原資源
* 我國草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0%,然而,由於風蝕沙化、植被破壞、超載放牧、不合理開墾以及草原工作的低投入、輕管理等,致使草原嚴重退化。草原退化面積達9千多萬公頃,占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3以上,平均產草量下降了30%-50%。中國百畝草地產肉量只25.5公斤,產奶26•8公斤,毛3公斤,僅為相同氣候帶下美國的1/27,紐西蘭的1/82;
* 預計到2000年,草原牧草產量可能比目前下降30%。
8〕森林資源
* 我國森林覆蓋率約為13%,居世界第121位;
* 我國人均森林面積約0.11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9;
* 海南島的熱帶雨林在過去四十年中由1300多萬畝減至367萬畝,森林覆蓋率也由26%降至7.2%。由於大量墾荒,種植橡膠等,熱帶雨林被砍伐面積達500多萬畝,其中利用292畝,200萬畝被淪為不毛之地;
* 我國寶貴的原始森林長期受到亂砍濫伐、毀林開荒、森林火災與病蟲害的破壞,原始林每年減少5千平方公里;
* 占國土面積50%的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森林覆蓋率不足1%,許多地區無林可言;
* 酸雨帶來的酸沉降正在導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積128.1萬公頃,年木材損失6億元,森林生態效益損失約54億元。
9〕近海環境
* 我國的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生態破壞,特別是與大中城市毗連的海域、海灣、入海河口處的污染與生態破壞已經比較嚴重,入海污染物中來自陸上的佔80%以上;
* 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海區中,近岸海域石油類污染普遍嚴重,並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機物污染和富營養化,部分近岸海域水質和底質的重金屬污染也比較嚴重。1990年,在中國沿岸海域從南到北相繼發生赤潮34起,為1961-1980年平均值的30倍;
* 海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導致了沿岸、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生物種類減少,水產品質量下降,養殖灘塗大片荒廢,海水養殖污染損害事故不斷發生,造成經濟損失幾億元;
* 近岸海域以有機物污染和石油類污染為主要類型的污染有加重趨勢,沿海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將加速海洋環境污染由沿海城市毗連海域向沿海農村近岸海域擴散;
* 中國近海長期過度捕撈漁業資源致使一些傳統經濟魚類種群生態衰退,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加以保護和休養生息,中國近海漁業資源將難以恢復其再生增殖能力;
* 南海的珊瑚礁和紅樹林近年來被開采砍伐,不僅破壞了這些寶貴的資源,而且使紅樹林和珊瑚礁魚類失去生存環境和營養供應地,種群也在消退;
* 若對江豚、海豹、海龜及玳瑁等珍稀動物不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它們有在中國近海逐漸消退的危險。
10〕生物多樣性與物種保護
* 中國是世界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生物多樣性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 中國有高等植物32800種,佔世界總種數的12%,僅次於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被子植物24500多種,裸子植物236種,苔蘚植物約2000種,蕨類植物2600餘種,植物葯材4773種,澱粉原料植物300種,纖維原料植物500種,油脂植物800種,香料植物350種,已開發利用的真菌800種。我國特有的植物約有200個屬(萬余種〕。銀杉、水杉、水松、金錢松、台灣松、銀杏、珙桐、水青樹、鍾萼木、香果樹等都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 中國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大豆、穀子、黃麻等20餘種作物起源於中國。中國擁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親緣種,如野核桃、野板栗、野荔枝、野龍眼、野楊梅、野生稻、野生大麥、野生大豆、野生茶葉、野蘋果等,是珍貴的野生植物資源。中國常見的栽培作物有50多種,果樹品種萬余個;
* 中國動物種類約10.45萬,佔世界總數的10%。脊椎動物4400多種,佔世界總種數的10%以上,其中兩棲類210種,爬行類320種、鳥類1186種、獸類500種、魚類2200餘種。分別佔世界總數的10%、13%、5%、7%、10%。昆蟲約10萬種;
* 中國有鶴類9種、雁鴨類46種、食肉類54種、雉類276種、靈長類190種;
* 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以及環境污染和自然生態破壞,中國的生物多樣性損失嚴重,動植物種類中已有總物種數的15%-20%受到威脅,高於世界10%-15%的水平。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所列640個種中,中國就佔156個種;
* 近50年來,中國約有200種植物已經滅絕,高等植物中瀕危和受威脅的高達4000-5000種,約占總種數的15%-20%。許多重要葯材如野人參、野天麻等瀕臨滅絕。《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確定珍稀瀕危植物354種,其中,一級8種,二級143種,三級203種;
中國近百年來,約有10餘種動物絕跡,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馬、犀牛、新疆虎等。目前,有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雪豹、白暨豚等20餘種珍稀動物又面臨絕滅的危險。《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確定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75種,其中一級96種,二級161種。丹頂鶴、台灣猴、扭角羚、白唇鹿、華南虎、褐馬雞、黑頸鶴、綠尾紅雉、揚子鱷、中華鱘等屬於我國100多種珍稀動物之列;
* 全國自然保護區763多處,珍稀瀕危動物人工繁殖場106個,珍稀植物引種栽培場7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6618 .4萬ha,占國土面積的6 .8%。
11〕氣候變暖與自然災害
* 近40年來中國的氣候存在著變暖的總趨勢,80年代的年均氣溫值比前30年的平均氣溫值高0 .21攝氏度;
* 氣溫增高可增大地表水的蒸發量,從而加重中國華北和西北的乾旱、土地沙化、鹼化以及草原退化的危害;
*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由於受高溫季風氣候的影響,可能導致台風侵襲沿海的頻率和強度增加,從而加重沿海地區的風災和暴風洪澇災害;
* 氣候變暖可能對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西南、華中的夏季氣候造成影響,使農業病蟲害頻繁產生;
* 氣候變暖將會造成海平面上升,這對三角洲地帶和平原沿岸危害最大,而這些地區都是中國經濟密集、比較發達的地區,海平面上升,必將對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㈡ 污染物進入海洋的方式有:陸上排放、_______。
當然是B
㈢ 水污染的污染類型有哪些
1.病原體污染:生活污水、醫院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等,常含有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蟲。這類污水如不經過適當的凈化處理,流入水體後,即會通過各種渠道,引起痢疾、傷寒、傳染性肝炎及血吸蟲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紙和食品工業污水中,含有蛋白質、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質素等有機物。這類物質隨污水進入水體後,在微生物對它們的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含氧減少,從而影響魚類和其它生物的生長繁殖。當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後,水中的有機物即產生厭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氫等,使水體出現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營養污染物:造紙、皮革、食品、煉油、合成洗滌劑等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農田水,含有氮、磷、鉀等營養物,如果大量的這類污水排入水體,使營養物質增多,引起藻類及其它浮游生物暴發性繁殖。這類物質多呈紅色,稱「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會覆蓋水面,附在魷類肋上,使它們呼吸困難。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體內及其代替產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魚貝類中毒死亡,並能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發生在海洋中,主要來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採油、油船壓艙水以及陸上煉油廠和生化工廠的廢水。
5.劇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屬、氰化物、氟化物和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它們大都來自礦山、冶煉廢水,它們都富集在生物體中,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 此外,水體的污染還有放射性污染,這是由於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造成的。鹽類污染,各種酸鹼鹽無機化合物進入水體,使淡水含鹽量增加,影響水質。熱污染,發電站等的冷卻水是熱污染的主要來源,大量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增高,水體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的生存與繁殖。
㈣ 地理環境污染的凈化分類
生命不能承受污染之重
自凈作用按其發生機理可分為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3類。 指污群物通過稀釋、擴散、淋洗、揮發、沉降等作用降低濃度而減輕危害程度。例如,受煙塵污染的大氣,通過氣流擴散、降水淋洗和重力沉降等作用而得到凈化;承納污水的水體(河、湖、海)通過水的稀釋、擴散和吸附、沉澱等作用,使水中污染物濃度逐漸降低,水質恢復到清潔
狀態。地理環境的物理凈化能力主要決定於環境的物理條件。例如,氣溫高有利於污染物的揮發;風速大或流速大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流量大則稀釋能力大。不同的地理環境具有的自凈能力不同,如在盆地、山谷地區,易形成逆溫層,妨礙低層大氣的對流,使大氣的擴散作用減弱,而易遭受大氣污染。 地理環境污染按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
染物性質可分為物理污染、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按污染物形態可分為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以及噪音污染、輻射污染等;按污染產生原因可分為生產污染(包括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污染等)和生活污染;按污染物分布范圍可分為全球性污染、區域污染和局部污染等。 指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了有害程度的現象。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燃燒和工業生產。前者產生SO2、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煙塵等;後者隨所用原料和工藝不同而排出不同的有害氣體和固體物質(粉塵),常見的有氟化物和各種金屬及其化合物。大氣中的煙塵和粉塵統稱顆粒物,它們的形態和組分很復雜,有金屬、硫酸鹽和硝酸鹽、有機化合物和放射性物質等,還會吸附一些有害的氣體物質。顆粒物的粒徑從不足 1微米到幾百微米。粒徑小於10微米的叫飄塵,可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危害極大;大於10微米的受重力作用很快沉降下來的叫降塵,危害較小。大氣中的 SO2在Fe、Mn等粉塵的催化下,氧化成SO3,再與水結合為硫酸。世界著名的倫敦煙霧就是這樣形成的。大氣中的NO2、CO和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形成臭氧和過氧硝酸酯(PAN)等強氧化劑,可形成光化學煙霧,造成二次污染。
污染物進入大氣後,其移動和擴散決定於當地的氣象條件。風越大,大氣湍流越強,大氣越不穩定,污染物的稀釋擴散越快。在地形或地面狀況復雜的地區,大氣形成局部環流,如山區的山谷風、沿海的海陸風(見地方性風)等都會對大氣污染狀況產生影響。在山間谷地和盆地地區,夜間冷空氣下沉,暖空氣上升,易出現逆溫,在逆溫層覆蓋下,煙塵難以擴散移出,易形成嚴重污染。位於沿海的城市,白天煙氣隨海風吹向內陸,在陸上易形成污染區。 指由於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體,使水和水體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的現象。
水體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業廢水、農田排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渣、大氣中污染物、天然污染物等。水體污染按污染物種類分有:①有機污染。有機污染物有的有毒,如酚、醛、硝基化合物等,直接污染水體;有的無毒,如蛋白質、脂肪等,這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分解時能產生有毒物質,如CH4、NH3和H2S等使水體污染。水體中有機化合物大多數可為細菌所利用和分解,而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水中溶解氧,可使水中生物因缺氧而受害。有些有機物還能在水中形成泡沫、浮垢,引起水質渾濁和惡臭。②重金屬污染。危害較大的重金屬有Hg、Cd、Cr、Pb、Zn等,它們除溶解在水中外,還可積累在水生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危害人體。③化肥和農葯污染。化肥中P、N大量進入水體將引起水體富營養化。農葯進入水體能直接殺害水中生物或通過水產品危害人類。④熱污染。由工業排放的高溫廢水造成,主要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⑤石油污染。多發生在海上,主要影響海洋生物。⑥放射性污染。水中放射性污染物可附著在生物體表面,也可被吸入生物體內積累起來。⑦病原微生物污染。來自生活污水、飼養場、製革工業,醫院等的廢水中的病毒、病菌、寄生蟲等污染水體後,可傳播疾病。 在地理環境中,由於各類水體的特徵不同,其污染特點也不同。
河流污染的主要特點
①污染程度隨河流徑流量變化。在排污量相同情況下,徑流量大污染輕,反之則重。
②污染物擴散快。河水是流動的,河流污染影響不限於污染發生河段,上遊河段污染會很快影響下游。
③污染影響大。河流是飲用、漁業、工業、農業等主要水源,其污染影響可涉及到各方面。
④污染易控制。河水交替快,自凈能力強,水體范圍相對較小而集中,其污染較易控制。 海洋污染的主要特點:
①污染源多而復雜。除海上船隻、油井及直接向海中傾倒污染物外,陸上排放的污染物最後也匯入海洋。大氣中污染物也隨降水進入海洋,如海水中的 DDT大都通過大氣進入海域的。
②污染持續性強,危害性大。污染物進入海洋後便不能再出去,不易分解的污染物便在其中積累起來。估計目前已有100萬噸以上的DDT進入海洋中,為海洋生物所富集,對人類構成潛在危害。
③污染范圍大。海洋水都是互相溝通的,污染物在海中可擴散到任何角落,如在北冰洋和南極洲的鯨體中檢出的多氯聯苯就是由近岸擴散到遠洋的。海洋污染嚴重的區域是工業發達地區的大陸邊緣海。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的突出問題。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點:由於地下水在岩石孔隙中流動極其緩慢,因此污染過程緩慢,不易發現和難以治理。地下水污染方式分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兩種,以前者為主。直接污染是污染物直接來自污染源,在污染過程中污染物性質不變。間接污染是由於污染物作用於其他物質,使它們進入地下水造成污染,如地下水硬度的增加、溶解氧的減少等即為間接污染造成。 土壤污染
指向土壤中施用和排放物質,引起土壤質量下降,造成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下降,或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等現象。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向土壤施肥、施用農葯、用污水灌溉、在地面上堆放廢物,以及大氣中的污染物沉降到土壤中來。施用牲畜糞便做肥料造成土壤污染,主要是對其處理不夠,其中的寄生蟲、病菌和病毒帶入土中,可影響作物生長和人體健康。化肥引起的土壤污染是使土壤物理性質惡化、土壤膠體分散、結構破壞和土壤質地板結,還可使土壤酸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產量和質量。農葯污染土壤大多因為在土壤中長期殘留,如有機氯農葯在土壤中降解一半的時間要幾年到幾十年,並在作物體內富集,可長期影響作物和人體。成分復雜的污水不經處理或處理不夠進行灌溉,造成土壤污染,其中危害大的是難以降解的有毒物質。廢棄物堆放場常污染附近的土壤。大氣沉降物對土壤污染是多方面的。例如,大氣受SO2污染形成酸雨,可引起土壤酸化、土壤鹽基飽和度降低;大氣層核試驗的散落物可造成土壤的放射性污染,公路兩側因空氣中鉛含量高,鉛沉降可使公路兩側土壤受鉛污染。
土壤污染中以化學污染最普遍、嚴重和復雜。土壤化學污染物可分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包括對動物、植物有害的元素及化合物,常見的有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可溶性碳酸鹽化合物。有毒的元素有Hg、Cd、Pb、As、Cu、Zn、Ni、Co、V等。無機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化學行為與土壤的性質有關,如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活性主要決定於土壤的吸附作用,土壤中的粘粒和腐植酸對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儡夠降低重金屬的活性;土壤酸鹼度對重金屬的活性亦有明顯的影響,如Cd在酸性土壤中溶解度增大,對植物毒性增加,在鹼性土中則溶解度小,毒性降低。
土壤中有機污染物主要是農葯。直接進入土壤的農葯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質地粘重的土壤吸附力強,砂土吸附力弱。水分增加時,土壤對農葯的吸附力減弱。隨土壤水分的蒸發,農葯可從土壤中逸出。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微生物種類多時,會加速土壤中農葯的降解,減少農葯的殘留量。此外,土壤中常見的有機污染物還有石油、多環芳烴、多氯聯苯、三氯乙醛、甲烷等,這些物質大多隨污水進入土壤中。
㈤ 海水污染主要有哪些
來自長江和省內6大水系所攜帶的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中,使我省87%的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基本已無I類海水,沿海特別是河口海水中無機氮和無機磷嚴重超標,海水中磷酸鹽合量在沿海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排居首位。
近岸海底沉積物中氮、磷超標嚴重,成為海水二次污染的潛在危害源。另外,個別海域(如杭州灣和舟山海域)船舶排污及碰撞漏油,海上石油開采溢油等加劇了近岸海域的污染,有機污染和重金屬也對海水水質產生明顯的影響。
海洋災害頻繁——每年發生大小赤潮近20次
我省是風暴潮、赤潮等海洋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因台風給我省海洋漁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數十億元以上。由於海水水質下降和富營養化,導致赤潮災害發生的頻率逐年上升,給我省的海洋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近年來,每年發生的大小赤潮災害近20次,年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億元。
圍海造地——許多珍稀瀕危野生生物絕跡,破壞生態
我省沿海灘塗資源359.04萬畝,主要分布在錢塘江和杭州灣兩岸,以及各海灣。由於不合理的圍海造地,使沿海自然灘塗濕地面積縮減,不僅破壞了多種鳥類的棲息地,也使重要的經濟魚、蝦、蟹和貝類生息、繁衍場所消失,許多珍稀瀕危野生生物絕跡,而且大大降低了灘塗濕地調節氣候、儲水分洪、抵禦風暴潮、凈化地表徑流及護岸保田等的能力,同時改變了海區的水動力方向,加速了航道和港口的淤積。
海洋食物鏈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魚類資源大幅度降低
隨著海洋開發話動的增多,海洋生態環境遭受破壞,使生物多樣性衰減,某些生物種類已近絕跡,傳統的經濟魚類資源大幅度降低,再也形不成漁汛,海洋食物鏈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東海生態系統中的主要經濟物種嚴重衰竭,整體結構發生顯著變異,系統內部自我調節的能力受到嚴重損害。
請勿將廢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海中
造成海水如此惡劣的污染源主要有陸上和海上兩大類。陸上污染源主要是工業污水、居民的生活廢水以及農田中使用的農葯通過河流流入大海,沿海企業和居民直接將污水和廢水排入海中。海上的污染源主要有船舶上和港口的油污和生活廢水,養殖場、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產生的污染。
為了使我們的海域不再受污染,省有關部門已經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對海域污染進行了治理。同時也提醒沿海的居民不要將廢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海中,出海的漁民應該把該回收的都要回收,而不要一丟完事。
㈥ 陸上沉積環境
含煤岩系的陸上沉積環境也可稱為淺覆水沉積環境,最大特點是:
1)水體淺,主要為濱淺湖、河流沉積體系以及濱海、海陸交互相沉積體系的淺水部分。包括扇前窪地沼澤、扇間平原沼澤、河漫沼澤、泛濫平原沼澤、水上三角洲分流平原沼澤、水下三角洲分流平原沼澤、濱海沼澤、濱湖沼澤等等多種以淺水環境為主的沉積微相。此類沉積環境主要發育於沉降速率較小、水體較淺、沉積環境相對比較穩定的含煤盆地,如克拉通內坳陷型、陸內坳陷型含煤盆地;也發育於過飽和充填環境,沉積速率與沉降速率基本持平甚至沉積速率高於沉降速率的部分類前陸型含煤盆地及陸內裂(斷)陷型含煤沉積。
2)植物群落以木本植物為主,常形成森林沼澤,有利於泥炭沼澤的形成。
3)岩性變化較大,在地質、地理條件適宜的區帶形成富煤帶,屬富煤貧泥沉積。
4)氧化-弱氧化條件,受氧和喜氧微生物作用,使植物遺體中的木質素、纖維素及早期形成的凝膠化組分,易於轉變成富碳、貧氫、以凝膠化物質占優勢的絲炭化組分(絲煤)。
5)絲煤是化學性質穩定的惰性物質,成岩後即轉化為煤中的惰質組,從而使含煤岩系有機質顯微組分中鏡質組、惰性組含量較高。由於以高位沼澤為主,易於形成富絲炭化的貧氫煤,只能形成煤成氣,而不利於形成煤成油。
6)高位沼澤的介質條件使植物組織分解合成的腐殖酸不易轉化成腐殖酸鹽而沉澱,腐殖酸的大量堆積將使介質的酸度增強,微生物活動減弱,易於形成富瀝青質的泥炭。例如廣泛分布於大華北地區的二疊紀、川中-川東地區晚三疊世、松遼盆地沙河子組含煤岩系都是這類型沉積的代表。
華北地區石炭系—二疊系總體為海退層序,王德發等(1988)將其歸為五種沉積體系:濱岸-淺海沉積體系;潮坪沉積體系;分流平原沉積體系;河流沖積平原沉積體系;沖積扇沉積體系。
上述沉積體系在華北地區山西組顯示的比較全面,此時全華北區呈現以分流平原及潮坪為主的古地理面貌。在北部古陸山腳邊緣發育有沖積平原,沖積平原以辮狀河或低彎度砂質河及泛濫平原的砂礫岩及泥質岩為主;向南的廣大地區,主要發育潮坪相帶,在潮坪帶內分布有較多的分流河道,植物茂盛,水系發育,構成了潮坪帶上分流河交錯分布的古地理景觀。在剖面上組成為混合坪薄互層砂泥岩夾煤層及分流河道砂,為形成岩性型煤成氣藏提供了有利的「三明治式」生儲組合(圖8-40),也決定了以生成煤成氣為主的特點。
羅鑄金等(1988)對鄂爾多斯盆地石炭紀—二疊紀含煤岩系乾酪根鏡鑒資料研究,無定形組分含量普遍較少,大部分樣品都不超過10%(49塊樣品統計);顯微組分中殼質組含量很低,含量為零和低於5%者占統計樣品(30個岩樣)的80%,鏡質組含量>60%者佔97%,顯微組分以鏡質組及惰性組為主;H/C原子比均<1,氫指數多<150mg烴/g有機碳(圖8-41)。
圖8-40 華北地區山西組沉積時古地理示意圖
圖8-44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顯微煤岩類型分布圖
㈦ 請問水污染有哪幾類
56.水污染如何分類,水質指標有哪幾類?
按照造成污染的原因,水污染可分為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自然污染是指由於自然原因造成的水污染。如地震可能使地殼的某些有害元素大量地遷移到地表水體或地下水含水層中,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人為污染是指人類生產或生活活動中的廢棄物對水造成的污染。
在人為污染中,工業污染是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出大量廢水,其中夾帶著許多原料、中間產品或成品,如重金屬、有毒化學品、酸、鹼、有機物、油類、懸浮物、放射性物質等,這些都會造成污染。此外,在生活污水中也含有大量有機物、病原菌和蟲卵等,生活污水排入水體或滲入地下也會造成水污染。
按照污染物的性質,水污染可分為物理污染、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按照污染源平面分布狀況,水污染又可分為點源污染、線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如酸雨、農田施用農葯和化肥造成的污染等)。
水質指標是衡量水中雜質的標志。水質指標分為物理指標、化學指標和微生物學指標三類。
常用的水質物理指標包括溫度、色度、渾濁度、嗅與味、固體含量、電導率等。
水質的化學指標包括表示水的硬度、酸鹼性程度、氯化物含量等的指標,以及表示水中溶解氣體含量的指標和表示水中有機物含量的指標等。有些有機物的含量可能需要單獨測定(如苯類、醇類、醛類等)。另外,一些有毒物質(如砷、硒、氰化物、酚類、有機農葯等)含量的指標也應當作為水質的重要指標。
水中病原體的種類繁多,但往往濃度很低,不宜一一檢測,故常採用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兩個微生物學指標予以表示。
需注意,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環境保護形勢的變化,水質指標體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㈧ 舟山的污染有哪些
舟山的污染主要分海上和陸上。陸上的比價簡單,就是一些生活垃圾、化工廠、水產品加工廠等。海上的污染就比較復雜。一是舟山海島自身建設發展、人居活動產生的污染,二是杭州灣沿岸工廠的污染順流而下,這塊是導致舟山海域污染的主要來源。
㈨ 水體污染的特點是什麼
在地理環境中,由於各類水體的特徵不同,其污染特點也不同。
河流污染的主要特點:①污染程度隨河流徑流量變化。在排污量相同情況下,徑流量大,污染輕,反之則重。②污染物擴散快。河水是流動的,河流污染影響不限於污染發生河段,上遊河段污染會很快影響下游。③污染影響大。河流是飲用、漁業、工業、農業等主要水源,其污染影響可涉及各方面。④污染易控制。河水交替快,自凈能力強,水體范圍相對較小而集中,其污染較易控制。
湖泊污染的主要特點:湖泊是陸地上水交換緩慢的水體,某些污染物可長期停留湖中發生質的變化和量的積累,從而改變水體狀況和造成危害。湖泊的主要污染問題是富營養化,主要的污染影響是改變水生生態系統和破壞水產資源。
海洋污染的主要特點:①污染源多而復雜。除海上船隻、油井直接向海中傾倒污染物外,陸上排放的污染物最後也匯入海洋。大氣中污染物也隨降水進入海洋,如海水中的DDT大都通過大氣進入海域。②污染持續性強,危害性大。污染物進入海洋後便不能再出去,不易分解的污染物便在其中積累起來。估計目前已有100萬噸以上的DDT進入海洋中,為海洋生物所富集,對人類構成潛在危害。③污染范圍大。海洋水都是互相溝通的,污染物在海中可擴散到任何角落,如在北冰洋和南極洲的鯨體中檢出的多氯聯苯就是由近岸擴散到遠洋的。海洋污染嚴重的區域是工業發達地區的大陸邊緣海。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的突出問題。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點:由於地下水在岩石孔隙中流動極其緩慢,因此污染過程緩慢,不易發現和難以治理。地下水污染方式分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兩種,以前者為主。直接污染是污染物直接來自污染源,在污染過程中污染物性質不變。間接污染是由於污染物作用於其他物質,使它們進入地下水造成污染,如地下水硬度的增加、溶解氧的減少等即為間接污染造成。
㈩ 海洋污染的污染物分類
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和毒性,以及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危害方式,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幾類:石油及其產品:包括原油和從原油中分餾出來的溶劑油、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等等,以及經過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種產品。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約1千萬噸,主要是由工業生產,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輪事故、船舶排污等造成的,特別是一些突發性的事故,一次泄漏的石油量可達10萬噸以上,這種情況的出現,大片海水被油膜覆蓋,將促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嚴重影響海產品的價值,以及其他海上活動。
重金屬和酸鹼:包括汞、銅、鋅、鈷、鎬、鉻等重金屬,砷、硫、磷等非金屬及各種酸和鹼。由人類活動而進入海洋的汞,每年可達萬噸,已大大超過全世界每年生產約9千噸汞的記錄,這是因為煤、石油等在燃燒過程中,會使其中含有的微量汞釋放出來,逸散到大氣中,最終歸入海洋,估計全球在這方面污染海洋的汞每年約4千噸。鎘的年產量約1.5萬噸,據調查鎘對海洋的污染量遠大於汞。隨著工農業的發展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海洋的某些重金屬和非金屬,以及酸鹼等的量,呈增長趨勢,加速了對海洋的污染。
農葯:包括有農業上大量使用含有汞、銅以及有機氯等成分的除草劑、滅蟲劑,以及工業上應用的多氯酸苯等。這一類農葯具有很強的毒性,進入海洋經海洋生物體的富集作用,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產生的危害性就更大,每年因此中毒的人數多達10萬人以上,人類所患的一些新型的癌症與此也有密切關系。
有機物質和營養鹽類:這類物質比較繁雜,包括工業排出的纖維素、糖醛、油脂;生活污水的糞便、洗滌劑和食物殘渣,以及化肥的殘液等。這些物質進入海洋,造成海水的富營養化,能促使某些生物急劇繁殖,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氣,易形成赤潮,繼而引起大批魚蝦貝類的死亡。
放射性核素:是由核武器試驗、核工業和核動力設施釋放出來的人工放射性物質,主要是鍶—90、銫—137等半衰期為30年左右的同位素。據估計進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2—6億居里,這個量的絕對值是相當大的,由於海洋水體龐大,在海水中的分布極不均勻,在較強放射性水域中,海洋生物通過體表吸附或通過食物進入消化系統,並逐漸積累在器官中,通過食物鏈作用傳遞給人類。
固體廢物:主要是工業和城市垃圾、船舶廢棄物、工程渣土和疏浚物等。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產生各類固體廢棄物約百億噸,若1%進入海洋,其量也達億噸。這些固體廢棄物嚴重損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資源和破壞沿岸景觀。
廢熱:工業排出的熱廢水造成海洋的熱污染,在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溫高出4攝氏度以上的熱廢水常年流入時,,就會產生熱污染,將破壞生態平衡和減少水中溶解氧。
上述各類污染物質大多是從陸上排入海洋,也有一部分是由海上直接進入或是通過大氣輸送到海洋。這些污染物質在各個水域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因而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完全一樣。 是由核武器試驗、核工業和核動力設施釋放出來的人工放射性物質,主要是鍶—90、銫—137等半衰期為30年左右的同位素。據估計進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2—6億居里,這個量的絕對值是相當大的,由於海洋水體龐大,在海水中的分布極不均勻,在較強放射性水域中,海洋生物通過體表吸附或通過食物進入消化系統,並逐漸積累在器官中,通過食物鏈作用傳遞給人類。
5、固體廢物:主要是工業和城市垃圾、船舶廢棄物、工程渣土和疏浚物等。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產生各類固體廢棄物約百億噸,若1%進入海洋,其量也達億噸。這些固體廢棄物嚴重損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資源和破壞沿岸景觀。
6、廢熱:工業排出的熱廢水造成海洋的熱污染,在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溫高出4攝氏度以上的熱廢水常年流入時,,就會產生熱污染,將破壞生態平衡和減少水中溶解氧。
上述各類污染物質大多是從陸上排入海洋的,也有一部分是由海上直接進入或是通過大氣輸送到海洋的。這些污染物質在各個水域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因而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