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皈依法訣
❶ 佛教裡面三皈依的內容是什麼
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寶 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也可說為 一皈依覺,覺而不迷。二 皈依正,正而不邪。三 皈依凈,凈而不染。
第一皈依佛,釋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覺者,為修行者的導師,皈依釋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諸佛。
第二皈依法,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種種的次第法門,等於學校的學制一樣,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眾生修習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凈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所以應當皈依十方一切聖賢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們應當皈依一位善知識,接受他的教導,這樣才不會走錯路。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礎入門。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
(1)佛教皈依法訣擴展閱讀:
誤區:
許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許多人只皈依,卻不敢受戒,說是怕受戒後做不到......
其實,皈依佛法僧三寶,不要求斷肉食,只是建議不要食用大蒜、蔥、韭菜等葷菜(惡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後也不要求斷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後,尚可食用五凈肉,如南傳的泰國緬甸、藏傳的西藏、蒙古等地。
或許是因為漢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時,同時授予菩薩戒,才有人們特別在意食肉問題以及相關誤會。
佛教文化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第一,佛教即便實現了現代化的轉型,由於中國文化的傳統,不會造成像西方宗教那樣的嚴密組織,也不會裝扮成一個救世主,它的最高境界是「自凈其意」,是自己對自己心靈的改造,所以不會出現那種宗教的野心家。即便出現了,其本身已經違背了佛教固有的道理,很快就會被識破。
第二,佛教主張非暴力、和平、眾生平等,特別是主張「業報自作自受」。許多理論把每個人自己的遭遇歸結到外在的因素,比如說社會制度不公等等,缺乏對自身的拷問。但是,佛教理論很重要一點是,把一切的境遇歸結為自身的因素,「因果自負」,這有利於心態平和、社會穩定、世界和諧。
第三,佛教文化對於提高國民基本素養,杜絕「殺、盜、淫、妄、酒」,消減「貪、嗔、痴、慢、疑」,改善社會風氣,調節人際關系,增進民族團結,擴大國際交流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第四,佛教文化在中國具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成為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為許多優良傳統的現實載體,浸潤佛教文化是傳承中國文化自身必不可少的環節。
第五,佛教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是佛教的第二故鄉,各地區佛教的祖庭都在中國,他們的教徒終究要心向中國,對於增強中國的凝聚力、向心力、軟實力都具有固本培元的基礎作用。
❷ 如何皈依 修法竅訣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
凈空法師---三皈依,皈依三寶講解
今天我們在此地舉行三皈傳授的儀式,首先我們要明瞭「三皈」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作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修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正確的動機,或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如果我們對於佛教是什麼都沒搞清楚,看到別人皈依,我們也跟去皈依,這是錯誤的,這叫盲從,這是迷信,決定得不到三皈真實的功德利益。
佛法這一樁事情,正如同過去新加坡總統納丹先生所說的。我跟他第一次見面,他告訴我,他在所有宗教裡面最尊敬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了這個話很驚訝,他是內行人,他不外行,這句話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甚至在佛門里能說得出來的出家法師也不多。
看看寺院道場大殿上所供奉的佛像,你就知道它代表實質。通常供養佛象是供一佛二菩薩。佛像代表本體,代表真如本性。菩薩代表從體起用。所以佛沒有言說,心性沒有話說的。從體起用就能現相,就能說法。現相、說法再多,總不出兩大類,一個是智慧(解),一個是慈悲(行)。「行」是慈悲,「解」是智慧。解行是一,解行不二。這就是佛像代表的意義。
細心觀察這個地方,佛教確實重實質不重形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學生傳授三皈五戒,沒有聽說發皈依證、發五戒證書的。為什麼?這是儀式,佛教重實質。
你有沒有真心皈?「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諸位要記住,皈依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說「我皈依凈空法師了」,錯了,只要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地獄。你不來受皈依不會造這個罪業,因為你來受皈依,你造的這個罪業將來要墮惡道。我們皈依誰?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這樣才對了。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可是佛教流傳的時間長久,這當中免不了發生訛錯,愈傳愈訛。於是現前造成什麼形勢?皈依某一個法師,這問題嚴重。皈依某一個法師就成了「破和合僧」。謗佛、謗法、謗僧、破和合僧。這一個罪條就是阿鼻地獄,我們千萬不要疏忽,一定要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佛法傳到中國唐朝將近一千年,我們在《壇經》上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為學生傳授三皈,已經不是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這把佛法僧的意義明顯的跟我們說出來。然後說明,「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於是我們就知道從那裡回頭,依靠什麼。
「覺」的反面是迷惑。我們今天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都不知道。所以我們在生活、工作、應酬之中,常常犯過錯。你問說「為什麼會犯過錯?」因為不了解彼此的關系跟事實真相,所以犯了許多錯誤。佛菩薩是明白人,佛菩薩了解其中的關系,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佛菩薩的生活沒有錯誤,佛菩薩做工作沒有錯誤,佛菩薩處事待人接物都沒有錯誤,這確實可以做我們的榜樣。所以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頭,依「自性覺」。佛菩薩代表自性,我們要依佛菩薩的大覺。
我們從錯誤的思想、見解回頭,從邪知邪見回頭,我們依靠佛菩薩所代表的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我們的心地被污染,我們的精神被污染,我們的思想、見解,乃至於肉體都被污染。被什麼污染?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污染。今天起,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一切染污回頭,依清凈,諸佛菩薩代表「六根清凈,一塵不染」,這叫「皈依僧」。我們這才明白,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凈而不染」。真正了解三皈的意義,我們才是如來真實弟子,才是如來第一弟子。我們要真學佛,我們要真正明瞭三皈傳授的神聖。
我們拜老師,老師是佛陀,不是普通人。我在此地代表僧團為諸位講解三皈的大意。決定不是皈依凈空法師,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不是皈依凈宗學會,這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論是我們修學的依靠;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佛法,就如同夏蓮居老居士常常教導我們的,要「真干」。我學佛將近五十年,在講台上講經也講了四十年。這么長的歲月,我總結佛法的教學,做成一副對聯。上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諸佛如來教我要這樣存心。這是佛心,這就是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須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誑眾生。佛菩薩用清凈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
真心清凈,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凈心、平等心對一切人、事、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佛家怕眾生誤會,所以用「慈悲」,不講「愛」。「愛」帶著情執。愛心裏面具足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的存心,學佛的用心,你就是真的回頭,真的皈依。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
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落實在生活上、工作上?如何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寫在下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就圓滿了。上聯是教我存心,下聯是教我修行。什麼是「看破」?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這叫「看破」。「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能與不同的國家、族群、文化、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真正做到舍己為人,這是把下聯真正落實了。你所得的果報是佛家講的「得大自在」。
我們不必做皈依的儀式,你只要懂得皈依真正的意義,任何法師都可以為你做皈依儀式。你不找法師,在佛菩薩面前自己受皈依也可以。跟諸位說,這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三皈、五戒、菩薩戒、八關齋戒,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薩面前用真誠心求受,有效。只有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一定要有大僧傳授,否則不能得戒,這是佛在經上說的。除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我們自己受三皈五戒,都可以在佛菩薩面前受。當然,你在泥塑木雕的佛菩薩像前受三皈五戒,它不會發皈依證給你,可是有效。
如果你在法師面前求受三皈五戒,皈依證印得再漂亮,黃金做的皈依證,諸佛菩薩不承認,鬼神也不護持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你是皈依某個法師,皈依某個道場,你搞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是實質上往生,形式上不能往生,形式都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要舍棄,真實的要提起。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實的。我們要真干,不是真實的統統放下,這就正確。
皈依誓詞:「阿闍梨存念,我弟子」,我們現在的法名都用「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兩足」,「足」是圓滿、滿足,「兩」是智慧、福德。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智慧、福德當中最尊貴的,這是佛。學佛就學福慧雙修,希望也能達到像佛一樣福慧圓滿。
「皈依達摩,離欲中尊」,這一條非常重要。「達摩」是「法」,「欲」是七情五欲。凡夫種種慾望,只要有慾望就出不了三界。不但三界出不了,三界裡面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慾望出不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沒有分,你說多可憐!所以佛教導我們的一切教誨,都是教我們「離欲」,永遠脫離自私自利。起心動念,一定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決定不可以有一念為自己,這是「離欲中尊」。
「皈依僧伽,諸眾中尊」。「僧伽」是學佛人的團體。佛家講的「眾」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團。所有一切社團中,佛教社團最值得尊敬。為什麼?它是智慧的社團,和合的社團,這個社團可以做世間所有一切社團的模範。
真正皈依的人,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你冒充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
❸ 皈依佛,皈依法我容易理解,為什麼要皈依僧呢
皈依僧是因為佛法在世間的流傳,必須依靠僧寶的住持和弘揚。僧寶是指嚴持戒律的出家人,包括賢聖僧和凡夫僧二類。佛教皈依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僧寶是佛法住世的象徵,是三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為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成佛,佛陀是我們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三寶是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體,不皈依其中的任何一寶,都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佛教徒。
皈依僧,是凈而不染。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寶,其實就是世尊勸我們依照諸佛經教修行,早日成就圓滿佛道,解脫得樂。皈依佛、法、僧這是形式,並非單指一尊佛、一部法、一個僧人。實質應是皈依覺、正、凈,指的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
皈依是指精神層面的皈依,並不是做儀式。如果你並沒有皈依儀式,但是能把佛經上的要求都做到,依教修行了,這時,其實你已經皈依了。反之,儀式做的再恭敬,沒有做到佛經的要求,也不算真正皈依。
(3)佛教皈依法訣擴展閱讀:
皈依的好處
皈依佛教三寶的好處,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得後世樂,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靜的究竟樂。凡是受了三皈的人,就有四王天王派遣他們來為之護持。如能書寫神王名字,帶在身上,那是最好。
不過,我們應當知道:皈依三寶,雖可求得現生的平安與快樂,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乃在回到三寶的懷抱,並使自己也成為三寶──皆可以成佛,切不要自暴自棄。
❹ 皈依佛教有哪些基礎戒律
佛教最基礎的戒律就是三條。分別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這三條基礎節律是佛弟子與外道弟子的分水嶺。
內容就是皈依佛以後絕對不可以再皈依其它宗教的教主,比如不要再取信奉太上老君、耶和華等等。皈依法以後不可以再信仰其他宗教的典籍,比如聖經、太上感應篇等等非佛教的經典。皈依僧以後不可以在去依靠外道的邪眾,比如其他宗教的人士等等。這三條做到了就是一個初級的合格佛門弟子了。三皈依沒有選擇性,必須都做到才可以。至於五戒就要看你自己的願望了。如果說自己還守不了或者沒做好准備可以不受五戒。這五戒有五條,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過五戒是可以選擇性的受的。也就是五條不一定都要接受,可以選擇自己能夠做到的一條、兩條、三條、四條以及五條全接受。就算受了一條也是五戒居士,只不過叫做一分五戒優婆塞,五條都做到的叫做滿分五戒優婆塞。先受三皈依就可以。五戒等你明白了再受也不遲。最基礎的就是三皈依。
❺ 佛教三皈依里「皈依法, 離欲尊」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佛法是清凈微妙之法,可以使人離開一切慾望,斷除一切煩惱障礙,是最為尊貴的,要皈依佛法,以佛法為老師。
「法」是指佛所說的能使人出離輪回、圓滿成佛的微妙方法。「欲」是指慾望,廣義上是指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凡是與無明掛鉤的,使眾生的心不調柔、不寂靜、不自在,與解脫、成佛修法不相應的粗細雜染法就叫做「欲」。「欲」的危害雖然嚴重,但是卻可以被法寶直接對治掉,而且法寶還能將「欲」連根拔起,徹底消除,因此,法寶是能離欲的最為殊勝、尊貴的方法。
❻ 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密宗的皈依內容 其實 上師就是僧
三皈五戒 燒香後念誦
祈請十方諸佛菩薩為弟子專見證,弟子{名字屬}今天正式皈依佛門,接受五戒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不妄語、不飲酒 三遍
皈依有三種層次!!
最高的是佛菩薩來給我們皈依,
中等的是出家師父給我們皈依,
低層次的是和佛說自願皈依!
❼ 佛教的皈依儀式是怎麼樣的求圖解
、先自己要願意皈依佛、法、僧三寶。看些佛學經書,了解一些。皈依儀式在佛教早晚課誦上有在家二眾皈依儀式解講。可搜來看看。
2、找有皈依法會的寺院,或自己到寺院去禮請法師授皈依。報名參加,法師自會告知需要什麼。
3、只是表願意,學佛,生活上沒有具體要求,和在家人就是您願意學佛了,並去參加了皈依儀式。如果是皈依後,再受五戒,即有一些具體要求。聽法師講即是了。
4、只要願意,誰都可以參加。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皈依介紹
——凈空法師
一、為何要皈依?
首先我們要明了三皈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或者說是發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
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做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的正確動機,或者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如果我們對於佛教是什麼沒搞清楚、沒有很明白,看到別人皈依,我們也跟著去皈依,這是錯誤的,這叫盲從,這是迷信,決定得不到三皈真實的功德利益。
二、皈依重實質,不重形式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學生傳授三皈五戒,沒有聽說發皈依證的、發五戒證書的,沒有。為什麼呢?這是儀式,佛家講重實質,你有沒有真心皈依?
現在「皈依」叫方便皈依,形式給你做了,實際上有沒有真的皈依?沒有,你也沒有回頭、也沒有依靠,只是在佛面前磕個頭,法師發一個皈依證書;那個皈依證書也沒用的,也不作效的,不生效的,諸佛、菩薩,也不承認的。不但你這個皈依證沒效,你受戒的戒牒也沒效。佛、菩薩都不承認的,我們自己在這里辦兒戲而已,要懂得,不懂得,我們怎麼能成就!那麼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系。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
三、錯誤的皈依觀念
[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所以皈依,諸位要記住,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我皈依凈空法師了」,錯了,只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落地獄。你要不來受皈依,你不會造這個罪業,因為你來受皈依,你造的這個罪業將來要墮惡道。那麼我們皈依誰呢?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僅僅受這個儀式,這是不切實際的。
四、如何做到真正皈依?
真正皈依的人,要做所有一切人的好樣子。因此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想想我可不可以做社會大眾的好樣子?不是好樣子不但不能學、不能做,念頭都不能起。做所有家庭的好榜樣,做全世界我這個行業裡面的好榜樣。
如果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冒充佛弟子,你不是真正佛弟子。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需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誑眾生。佛菩薩用清凈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凈的,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我們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凈心,要用平等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凈、平等、正覺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佛家怕眾生誤會,所以用「慈悲」,不講「愛」,慈悲代表有感情,所以愛心裏面具足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存心,學佛用心,那你就是真的回頭了,真的皈依了,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務必要諸佛菩薩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龍天護法才會擁護你,也常常幫助你照顧你。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五、我們皈依誰?
我們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師,也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
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一切的經論,這是我們修學的依靠;
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皈依佛
佛是「覺悟」的意思。
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沒有接受佛教導的時候,我們 都是「迷而不覺」。從迷回過頭來,要覺悟。
佛弟子,從今天受了「三皈」之後,你就要曉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利人,利他!真正利己。我們要想自己得幸福美滿,乃至於家庭事業,樣樣順利,你就照佛這個話去做。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個叫「皈依佛」。
皈依法
法是「正知正見」。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無量的苦惱,苦惱從什麼地方來?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生活環境,不能夠明了,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樣才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苦難。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環境,徹底明白,真正搞清楚,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正確,這樣一切苦自自然然就消除,而享受的是真正的快樂,佛法教導我們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方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實實在在可帶給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
皈依僧
僧是「清凈、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
所謂六根清凈,一塵不染,這是自性凈。其實學了佛,我們也沒有真的回頭!為什麼這麼說法?因為我們心還是被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別是污染、執著是污染,貪瞋痴是最嚴重的污染,叫三毒!所以,你了解事實真相了,你就會統統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復到身心清凈,所以,你才曉得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凈心,這叫「皈依僧」。
六、從那裡「皈」?怎麼個「依」?
皈是回頭;從妄想、分別、起心、動念、執著里回頭。
依是依靠;依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
所以,這個三寶,佛教給我們這個修行三大綱領、三大原則,一切諸佛如來所依的,無論是對自己、對別人、對自、對他;他裡面,對人、對事、對物,都應當要記住:
「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
「正而不邪」,這是「皈依法」。
「凈而不染」,這叫「皈依僧」。
這是自性三寶。所以,學佛的人,從今往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個標准、不離開這個原則,那你就是佛的學生,佛就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真正得「三皈戒」了!傳授三皈,你真的得到了!絕對不在那個皈依證,那一張紙上,紙沒用處的!紙是假的,一撕就破了。真正守住這個原則,絕不違犯,這一切諸佛如來都贊嘆,這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這真正皈依處。
希望您能得到利益
末學頂禮
南無阿彌陀佛
❽ 什麼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凈空法師---皈依三寶,三皈依講解
今天我們在此地舉行三皈傳授的儀式,首先我們要明瞭「三皈」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作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修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正確的動機,或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如果我們對於佛教是什麼都沒搞清楚,看到別人皈依,我們也跟去皈依,這是錯誤的,這叫盲從,這是迷信,決定得不到三皈真實的功德利益。
佛法這一樁事情,正如同過去新加坡總統納丹先生所說的。我跟他第一次見面,他告訴我,他在所有宗教裡面最尊敬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了這個話很驚訝,他是內行人,他不外行,這句話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甚至在佛門里能說得出來的出家法師也不多。
看看寺院道場大殿上所供奉的佛像,你就知道它代表實質。通常供養佛象是供一佛二菩薩。佛像代表本體,代表真如本性。菩薩代表從體起用。所以佛沒有言說,心性沒有話說的。從體起用就能現相,就能說法。現相、說法再多,總不出兩大類,一個是智慧(解),一個是慈悲(行)。「行」是慈悲,「解」是智慧。解行是一,解行不二。這就是佛像代表的意義。
細心觀察這個地方,佛教確實重實質不重形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學生傳授三皈五戒,沒有聽說發皈依證、發五戒證書的。為什麼?這是儀式,佛教重實質。
你有沒有真心皈?「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諸位要記住,皈依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說「我皈依凈空法師了」,錯了,只要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地獄。你不來受皈依不會造這個罪業,因為你來受皈依,你造的這個罪業將來要墮惡道。我們皈依誰?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這樣才對了。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可是佛教流傳的時間長久,這當中免不了發生訛錯,愈傳愈訛。於是現前造成什麼形勢?皈依某一個法師,這問題嚴重。皈依某一個法師就成了「破和合僧」。謗佛、謗法、謗僧、破和合僧。這一個罪條就是阿鼻地獄,我們千萬不要疏忽,一定要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佛法傳到中國唐朝將近一千年,我們在《壇經》上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為學生傳授三皈,已經不是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這把佛法僧的意義明顯的跟我們說出來。然後說明,「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於是我們就知道從那裡回頭,依靠什麼。
「覺」的反面是迷惑。我們今天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都不知道。所以我們在生活、工作、應酬之中,常常犯過錯。你問說「為什麼會犯過錯?」因為不了解彼此的關系跟事實真相,所以犯了許多錯誤。佛菩薩是明白人,佛菩薩了解其中的關系,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佛菩薩的生活沒有錯誤,佛菩薩做工作沒有錯誤,佛菩薩處事待人接物都沒有錯誤,這確實可以做我們的榜樣。所以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頭,依「自性覺」。佛菩薩代表自性,我們要依佛菩薩的大覺。
我們從錯誤的思想、見解回頭,從邪知邪見回頭,我們依靠佛菩薩所代表的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我們的心地被污染,我們的精神被污染,我們的思想、見解,乃至於肉體都被污染。被什麼污染?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污染。今天起,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一切染污回頭,依清凈,諸佛菩薩代表「六根清凈,一塵不染」,這叫「皈依僧」。我們這才明白,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凈而不染」。真正了解三皈的意義,我們才是如來真實弟子,才是如來第一弟子。我們要真學佛,我們要真正明瞭三皈傳授的神聖。
我們拜老師,老師是佛陀,不是普通人。我在此地代表僧團為諸位講解三皈的大意。決定不是皈依凈空法師,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不是皈依凈宗學會,這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論是我們修學的依靠;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佛法,就如同夏蓮居老居士常常教導我們的,要「真干」。我學佛將近五十年,在講台上講經也講了四十年。這么長的歲月,我總結佛法的教學,做成一副對聯。上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諸佛如來教我要這樣存心。這是佛心,這就是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須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誑眾生。佛菩薩用清凈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
真心清凈,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凈心、平等心對一切人、事、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佛家怕眾生誤會,所以用「慈悲」,不講「愛」。「愛」帶著情執。愛心裏面具足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的存心,學佛的用心,你就是真的回頭,真的皈依。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
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落實在生活上、工作上?如何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寫在下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就圓滿了。上聯是教我存心,下聯是教我修行。什麼是「看破」?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這叫「看破」。「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能與不同的國家、族群、文化、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真正做到舍己為人,這是把下聯真正落實了。你所得的果報是佛家講的「得大自在」。
我們不必做皈依的儀式,你只要懂得皈依真正的意義,任何法師都可以為你做皈依儀式。你不找法師,在佛菩薩面前自己受皈依也可以。跟諸位說,這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三皈、五戒、菩薩戒、八關齋戒,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薩面前用真誠心求受,有效。只有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一定要有大僧傳授,否則不能得戒,這是佛在經上說的。除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我們自己受三皈五戒,都可以在佛菩薩面前受。當然,你在泥塑木雕的佛菩薩像前受三皈五戒,它不會發皈依證給你,可是有效。
如果你在法師面前求受三皈五戒,皈依證印得再漂亮,黃金做的皈依證,諸佛菩薩不承認,鬼神也不護持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你是皈依某個法師,皈依某個道場,你搞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是實質上往生,形式上不能往生,形式都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要舍棄,真實的要提起。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實的。我們要真干,不是真實的統統放下,這就正確。
皈依誓詞:「阿闍梨存念,我弟子」,我們現在的法名都用「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兩足」,「足」是圓滿、滿足,「兩」是智慧、福德。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智慧、福德當中最尊貴的,這是佛。學佛就學福慧雙修,希望也能達到像佛一樣福慧圓滿。
「皈依達摩,離欲中尊」,這一條非常重要。「達摩」是「法」,「欲」是七情五欲。凡夫種種慾望,只要有慾望就出不了三界。不但三界出不了,三界裡面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慾望出不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沒有分,你說多可憐!所以佛教導我們的一切教誨,都是教我們「離欲」,永遠脫離自私自利。起心動念,一定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決定不可以有一念為自己,這是「離欲中尊」。
「皈依僧伽,諸眾中尊」。「僧伽」是學佛人的團體。佛家講的「眾」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團。所有一切社團中,佛教社團最值得尊敬。為什麼?它是智慧的社團,和合的社團,這個社團可以做世間所有一切社團的模範。
真正皈依的人,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你冒充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
❾ 藏傳佛教怎麼皈依
想信仰藏傳佛教,那可以從現在去了解他的產生、主要的各派所說經義是什麼,自己適合選哪個經義去修行。然後了再了解此派的一些常識。如果說現在能人指引去皈依那是最好不過,如果說沒有,就請等,等你的佛緣。
漢傳佛教是三皈依,藏傳佛教在皈依上是四皈依,南無古汝貝 (皈依上師),南無布達亞 (皈依佛),南無達摩亞 (皈依法),南無桑嘎亞 (皈依僧)。
為什麼藏傳佛教比漢傳佛教多一個「皈依上師」?
普巴扎西仁波切有說,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之時為一切信眾授記:「我於未來世,幻化善知識,利益汝等眾。」此處的「上師」指的是具備三寶功德的善知識,而不是說見到誰,都可以把他當成上師,上師要具備佛的功德。
什麼是佛呢?具備斷證「( 斷」即斷除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證」乃證得本體清凈和自性清凈) 功德即為佛。上師具備此功德。上師意為佛寶、語為法寶、身為僧寶,上師本身具備三寶總集的緣故,所以要皈依上師。
藏傳佛教的「皈依上師」指的是在具備三寶基礎之上皈依上師,兩者表面有一個「皈依上師」的區別,實際當中本意一致。藏傳佛教講的是總集,漢傳佛教為支分。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礎入門。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
活佛:藏傳佛教將修行有成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稱為"朱依古"(藏語)或"呼畢勒罕"(蒙語)。這個字的意義就是"轉世者"或叫"化身"。"活佛"乃是漢族地區的人對他們習俗的稱呼。
❿ 如何正確的皈依佛,法,僧三寶
凈空法師---三皈依講解
今天我們在此地舉行三皈傳授的儀式,首先我們要明瞭「三皈」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作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修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正確的動機,或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如果我們對於佛教是什麼都沒搞清楚,看到別人皈依,我們也跟去皈依,這是錯誤的,這叫盲從,這是迷信,決定得不到三皈真實的功德利益。
佛法這一樁事情,正如同過去新加坡總統納丹先生所說的。我跟他第一次見面,他告訴我,他在所有宗教裡面最尊敬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了這個話很驚訝,他是內行人,他不外行,這句話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甚至在佛門里能說得出來的出家法師也不多。
看看寺院道場大殿上所供奉的佛像,你就知道它代表實質。通常供養佛象是供一佛二菩薩。佛像代表本體,代表真如本性。菩薩代表從體起用。所以佛沒有言說,心性沒有話說的。從體起用就能現相,就能說法。現相、說法再多,總不出兩大類,一個是智慧(解),一個是慈悲(行)。「行」是慈悲,「解」是智慧。解行是一,解行不二。這就是佛像代表的意義。
細心觀察這個地方,佛教確實重實質不重形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學生傳授三皈五戒,沒有聽說發皈依證、發五戒證書的。為什麼?這是儀式,佛教重實質。
你有沒有真心皈?「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諸位要記住,皈依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說「我皈依凈空法師了」,錯了,只要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地獄。你不來受皈依不會造這個罪業,因為你來受皈依,你造的這個罪業將來要墮惡道。我們皈依誰?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這樣才對了。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可是佛教流傳的時間長久,這當中免不了發生訛錯,愈傳愈訛。於是現前造成什麼形勢?皈依某一個法師,這問題嚴重。皈依某一個法師就成了「破和合僧」。謗佛、謗法、謗僧、破和合僧。這一個罪條就是阿鼻地獄,我們千萬不要疏忽,一定要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佛法傳到中國唐朝將近一千年,我們在《壇經》上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為學生傳授三皈,已經不是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這把佛法僧的意義明顯的跟我們說出來。然後說明,「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於是我們就知道從那裡回頭,依靠什麼。
「覺」的反面是迷惑。我們今天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都不知道。所以我們在生活、工作、應酬之中,常常犯過錯。你問說「為什麼會犯過錯?」因為不了解彼此的關系跟事實真相,所以犯了許多錯誤。佛菩薩是明白人,佛菩薩了解其中的關系,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佛菩薩的生活沒有錯誤,佛菩薩做工作沒有錯誤,佛菩薩處事待人接物都沒有錯誤,這確實可以做我們的榜樣。所以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頭,依「自性覺」。佛菩薩代表自性,我們要依佛菩薩的大覺。
我們從錯誤的思想、見解回頭,從邪知邪見回頭,我們依靠佛菩薩所代表的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我們的心地被污染,我們的精神被污染,我們的思想、見解,乃至於肉體都被污染。被什麼污染?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污染。今天起,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一切染污回頭,依清凈,諸佛菩薩代表「六根清凈,一塵不染」,這叫「皈依僧」。我們這才明白,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凈而不染」。真正了解三皈的意義,我們才是如來真實弟子,才是如來第一弟子。我們要真學佛,我們要真正明瞭三皈傳授的神聖。
我們拜老師,老師是佛陀,不是普通人。我在此地代表僧團為諸位講解三皈的大意。決定不是皈依凈空法師,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不是皈依凈宗學會,這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論是我們修學的依靠;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佛法,就如同夏蓮居老居士常常教導我們的,要「真干」。我學佛將近五十年,在講台上講經也講了四十年。這么長的歲月,我總結佛法的教學,做成一副對聯。上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諸佛如來教我要這樣存心。這是佛心,這就是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須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誑眾生。佛菩薩用清凈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
真心清凈,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凈心、平等心對一切人、事、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佛家怕眾生誤會,所以用「慈悲」,不講「愛」。「愛」帶著情執。愛心裏面具足了真誠、清凈、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的存心,學佛的用心,你就是真的回頭,真的皈依。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
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落實在生活上、工作上?如何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寫在下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就圓滿了。上聯是教我存心,下聯是教我修行。什麼是「看破」?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這叫「看破」。「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能與不同的國家、族群、文化、宗教,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真正做到舍己為人,這是把下聯真正落實了。你所得的果報是佛家講的「得大自在」。
我們不必做皈依的儀式,你只要懂得皈依真正的意義,任何法師都可以為你做皈依儀式。你不找法師,在佛菩薩面前自己受皈依也可以。跟諸位說,這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三皈、五戒、菩薩戒、八關齋戒,都可以自己在佛菩薩面前用真誠心求受,有效。只有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一定要有大僧傳授,否則不能得戒,這是佛在經上說的。除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我們自己受三皈五戒,都可以在佛菩薩面前受。當然,你在泥塑木雕的佛菩薩像前受三皈五戒,它不會發皈依證給你,可是有效。
如果你在法師面前求受三皈五戒,皈依證印得再漂亮,黃金做的皈依證,諸佛菩薩不承認,鬼神也不護持你,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你是皈依某個法師,皈依某個道場,你搞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凈土是實質上往生,形式上不能往生,形式都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的要舍棄,真實的要提起。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實的。我們要真干,不是真實的統統放下,這就正確。
皈依誓詞:「阿闍梨存念,我弟子」,我們現在的法名都用「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兩足」,「足」是圓滿、滿足,「兩」是智慧、福德。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智慧、福德當中最尊貴的,這是佛。學佛就學福慧雙修,希望也能達到像佛一樣福慧圓滿。
「皈依達摩,離欲中尊」,這一條非常重要。「達摩」是「法」,「欲」是七情五欲。凡夫種種慾望,只要有慾望就出不了三界。不但三界出不了,三界裡面有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慾望出不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沒有分,你說多可憐!所以佛教導我們的一切教誨,都是教我們「離欲」,永遠脫離自私自利。起心動念,一定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決定不可以有一念為自己,這是「離欲中尊」。
「皈依僧伽,諸眾中尊」。「僧伽」是學佛人的團體。佛家講的「眾」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團。所有一切社團中,佛教社團最值得尊敬。為什麼?它是智慧的社團,和合的社團,這個社團可以做世間所有一切社團的模範。
真正皈依的人,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你冒充佛弟子,不是真正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