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廠的污染
A. 一般火力發電廠的污染范圍是多少
5公里以內
B. 請問火力發電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如何治理
⑴排放粉塵造成污染;
⑵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造成污染;
⑶排放固體廢棄物(粉煤灰、渣)而造成污染;
⑷排放污水造成污染;
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雜訊污染;
⑹火電廠車間、場所的電磁輻射污染;⑺排放熱水造成的熱污染。
解決方法
大氣污染1、在發電廠鍋爐煙道上加裝電除塵器,以減少煙氣中煙塵對於大氣的污染,為了滿足2010年新辦法的排放標准,還需要在電除塵器後再設置布袋除塵器,以提高除塵效率; 2、在鍋爐煙道中裝設脫硝設施,將煙氣中的氮化物分離出來,以減少煙氣中氮化物的污染;3 、降低鍋爐燃燒溫度,將其中心點燃燒穩定控制在800℃以下,以減少氮化物的產生;4 、在鍋爐煙道後加裝脫硫裝置,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分離下來,以減少煙氣二氧化硫對大氣的污染;5、提高鍋爐及發電機組的綜合效率,以降低煤耗,減少同發電容量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6、研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工藝和新技術,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水污染
綜合考慮各種污水的產生、水量和水質的控制,污水輸送集中的方式,污水處理裝置的設
置和處理方法,以及污水經人工處理後的排放和回收利用,水體、土壤等自凈能力諸因素,進行全面規劃,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水污染的綜合防治包括人工處理與自然凈化(土地處理、水體自凈等)相結合,無害化處理與綜合利用(如利用火電廠排放的熱水流入水庫以發展養殖業,但同時避免熱污染)相結合,以及在可能條件下推行閉路循環用水系統,發展無廢水或少廢水生產工藝等。總之,要綜合考慮水資源規劃、水體用途、經濟投資和自凈能力,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採用優化方案解決水污染的問題。利用火電廠的粉煤灰(它本來也是一種污染物)凈化污水是一個明顯的綜合利用實例。粉煤灰經過酸處理並加以活化後,和石灰及少量聚合電解質一起使用,可清除大部分工業廢水和城市廢水中的污染物。
雜訊污染
雜訊污染是局部性的和無後效的。當雜訊源的聲輸出停止後,污染立即消失,不留下任
何殘余物質。因此,雜訊的防治主要是控制聲源和聲的傳播途徑,以及對接收者進行保護。
C. 火電廠的污染半徑是多少
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D. 火力發電帶來的污染有哪些
樓上只知其一來,不知其二啊自.
固然脫硫除塵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火電廠的污染卻不小,燃煤的消耗太大了,一座200萬kW電廠滿發時一天消耗的煤炭超過1萬t,即使按照比較先進的95%脫硫效率,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很大,達到5000t/a左右(1%含硫率煤炭).
除了二氧化硫之外,火電廠的主要大氣污染物還有二氧化氮、煙塵.
另外還有廢熱水、水處理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水污染排放,雜訊污染等
E. 火力發電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哪幾個
⑴排放粉塵造成污染;
⑵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造成污染;
⑶排放固體廢棄物(粉煤灰、渣)而造成污染;
⑷排放污水造成污染;
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雜訊污染;
⑹火電廠車間、場所的電磁輻射污染;⑺排放熱水造成的熱污染。
解決方法
大氣污染1、在發電廠鍋爐煙道上加裝電除塵器,以減少煙氣中煙塵對於大氣的污染,為了滿足2010年新辦法的排放標准,還需要在電除塵器後再設置布袋除塵器,以提高除塵效率; 2、在鍋爐煙道中裝設脫硝設施,將煙氣中的氮化物分離出來,以減少煙氣中氮化物的污染;3 、降低鍋爐燃燒溫度,將其中心點燃燒穩定控制在800℃以下,以減少氮化物的產生;4 、在鍋爐煙道後加裝脫硫裝置,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分離下來,以減少煙氣二氧化硫對大氣的污染;5、提高鍋爐及發電機組的綜合效率,以降低煤耗,減少同發電容量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6、研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工藝和新技術,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水污染
綜合考慮各種污水的產生、水量和水質的控制,污水輸送集中的方式,污水處理裝置的設
置和處理方法,以及污水經人工處理後的排放和回收利用,水體、土壤等自凈能力諸因素,進行全面規劃,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水污染的綜合防治包括人工處理與自然凈化(土地處理、水體自凈等)相結合,無害化處理與綜合利用(如利用火電廠排放的熱水流入水庫以發展養殖業,但同時避免熱污染)相結合,以及在可能條件下推行閉路循環用水系統,發展無廢水或少廢水生產工藝等。總之,要綜合考慮水資源規劃、水體用途、經濟投資和自凈能力,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採用優化方案解決水污染的問題。利用火電廠的粉煤灰(它本來也是一種污染物)凈化污水是一個明顯的綜合利用實例。粉煤灰經過酸處理並加以活化後,和石灰及少量聚合電解質一起使用,可清除大部分工業廢水和城市廢水中的污染物。
雜訊污染
雜訊污染是局部性的和無後效的。當雜訊源的聲輸出停止後,污染立即消失,不留下任
何殘余物質。因此,雜訊的防治主要是控制聲源和聲的傳播途徑,以及對接收者進行保護。
F. 火力發電廠排出的氣體對環境的污染大嗎
當前電廠的大部分抄都是大型國有電廠,在排放標准都有嚴格的要求。
如在機組啟動、運行情況下,都必須投入煙氣脫硫、脫銷、除灰等工藝,如脫硫系統停止運行,則機組也會跳閘。
但如果小鍋爐、小廠家沒有按著標准來的要求可能就比較低了,污染可能比大電廠還要大。
但標准歸標准,只要是是人類活動都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更何況是工業生產呢,所以還是有的,但是屬於接受允許范圍內。
就好比輻射這個問題,不光手機又輻射、電腦、電視、電燈、光照都是有輻射的,只不過輻射屬於人類可接受的范圍內,是可以的
G. 火電廠有什麼危害
火電廠污染物分為固體的、液體的和氣體的幾類以及雜訊,主要有以下6種。
①塵粒:包括降塵和飄塵。主要是燃煤電廠排放的塵粒。中國火電廠年排放塵粒約 600萬噸。塵粒不僅本身污染環境,還會與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有害氣體結合,加劇對環境的損害。其中尤以10微米以下飄塵對人體更為有害。一般燃煤電廠的飛灰塵粒中,小於10微米的佔20~40%。
②二氧化硫(SO2):煤中的可燃性硫經在鍋爐中高溫燃燒,大部分氧化為二氧化硫,其中只有0.5~5%再氧化為三氧化硫。在大氣中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的速度非常緩慢,但在相對濕度較大、有顆粒物存在時,可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此外,在太陽光紫外線照射並有氧化氮存在時,可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生成三氧化硫和硫酸酸霧,這些氣體對人體和動、植物均非常有害。大氣中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據1988年估計,中國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包括火電廠的排放)為1700萬噸左右。全國 189個環境監測站的監測結果表明,中國遭受酸雨污染的農田已達4000萬畝,每年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在15億元以上。減少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至關重要。
③氧化氮(NOx):火電廠排放的氧化氮中主要是一氧化氮,占氧化氮總濃度的90%以上。一氧化氮生成速度隨燃燒溫度升高而增大。它的含量百分比還取決於燃料種類和氮化物的含量。煤粉爐氧化氮排量為440~530ppm;液態排渣爐則為800~1000ppm。二氧化氮刺激呼吸器官,能深入肺泡,對肺有明顯損害。一氧化氮則會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症,並損害中樞神經。
④廢水:火電廠的廢水主要有沖灰水、除塵水、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酸鹼廢液、熱排水等。除塵水、工業污水一般均排入灰水系統。80年代中國灰水年排放量有6億多噸,其中一部分PH超標,灰水呈鹼性。個別電廠灰水中還有氟、砷超過標准,還有部分灰水懸浮物超標。灰中的氧化鈣過高還會引起灰管結垢。
酸鹼廢液主要來自鍋爐給水系統。不同的鍋爐給水處理系統排出的酸鹼廢液量不同。陰、陽離子處理系統要排出40%左右的酸鹼,移動床排出20%。另外,酸洗鍋爐的廢酸液一般都排入中和池,中和以後再排出。
熱排水主要是經過凝汽器以後排出的循環水,一般排水溫度要比進水溫度高 8℃。如熱水排入水域後超過水生生物承受的限度,則會造成熱污染,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長均會產生影響。
⑤粉煤灰渣:是煤燃燒後排出的固體廢棄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鐵、氧化鈣、氧化鎂及部分微量元素。粉煤灰既是「廢」也是「資源」。如不很好處置而排入江河湖海,則會造成水體污染;亂堆放則會造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⑥雜訊:火電廠的雜訊主要有鍋爐排汽的高頻雜訊、設備運轉時的空氣動力雜訊、機械振動雜訊以及電工設備的低頻電磁雜訊等。其中以鍋爐排汽雜訊對環境影響最大。排汽雜訊最大可達130分貝(A)。
H. 火力發電帶來的污染有哪些
樓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固然脫硫除塵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火電廠的污染卻不小版,燃煤權的消耗太大了,一座200萬kW電廠滿發時一天消耗的煤炭超過1萬t,即使按照比較先進的95%脫硫效率,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很大,達到5000t/a左右(1%含硫率煤炭)。
除了二氧化硫之外,火電廠的主要大氣污染物還有二氧化氮、煙塵。
另外還有廢熱水、水處理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水污染排放,雜訊污染等
I. 火力發電廠怎麼污染環境
熱污染,是現代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中排放出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如火力發電廠、核電站、鋼鐵廠的循環冷卻水排出的熱水,以及石油、化工、鑄造、造紙等工業排出的廢水中都含有大批廢熱。
火力發電廠排放廢熱
J. 關於大型火力發電廠的污染危害和對周圍居民的影響
新建大型火力發電廠不允許在居民密集區選址。選址還要調取當地氣內象局近50年氣象分析報告,有詳容細描述風向。
大型火力發電廠主要有廢氣、廢水、廢渣、廢熱以及噪音等污染。
在電廠選址上,基本倚靠原料運輸便捷性,電力輸送便捷性,水源便捷性,城市總體規劃,配套廢渣填埋場等,三廢和噪音等污染都是次要因素,選址並無法規約束,噪音污染等都是在後期治理。
所有的污染都歸當地環保局管,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