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韓城環衛心得體會
㈠ 我為韓城教育做什麼心得體會小學教師
你是老師?
㈡ 龍門崮感想作文不要搜到的
石窟中最抄 有名的奉先寺吧。唐朝是石窟鑿刻的 最盛時期。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 奉先寺就是這個時期鑿建的,先後用 了3年時間。據記載,洞中佛像集中 體現了唐代佛像的藝術特點:(我手 指正中大佛,引著遊客觀看)大家看 ,這尊大佛面形豐滿、兩耳下垂、嘴 角微翹,呈微笑狀態。形態圓滿、安 詳、溫和,宛如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 年婦女,令人尊敬
㈢ 我的學校韓城一小作文700字
清晨,初曦微綻,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青草氣息,恬淡悠然。
校園,被回一層淡淡的金光籠罩答著,隱約透出一股青春的朝氣。學生們踏著輕盈的步伐邁入校園,安靜的校園一下子被打破了沉靜,歡聲悅耳的笑聲,銀鈴般動聽,讓人不覺身心放鬆起來。
這里是我們成長的地方,嬉戲打鬧,縱情奔跑。諾大操場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美好的的記憶。
在這里接受知識的洗禮,在這里感受情感交融的百味陳雜。每一個角落裡都散發著我們青春美好的記憶。
寬廣的操場上,依舊人潮湧動,正是上學期間,熱鬧一團。跑道邊幾個學生正相互打趣著,引得眾人矚目。
㈣ 學習郭孝義心得體會
血鑄清風碑——追記韓城市芝陽鎮東英村黨支部書記郭孝義
群眾含淚緬懷他們的好帶頭人。
2006年11月21日晚9時許,天寒地凍,冷風刺骨。韓城市芝陽鎮
東英村黨支部書記郭孝義在為村上引水項目拉運水管時,由於勞累過
度,力不能支,不幸從車上摔落,以身殉職,獻出了年僅50歲的寶貴
生命。
噩耗傳開,整個東英村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村道的牆壁上貼滿了
一幅幅群眾自發寫的輓聯,全村男女老少眼含熱淚擁向郭孝義家那破
舊狹窄的院落。
郭孝義兒時的啟蒙老師郭抗杉老人恭恭敬敬地站在自己學生的靈
堂前,聲淚俱下地讀著剛剛趕寫的文章《黨旗飄飄》,用一件件鮮活
的感人事實,贊美了郭孝義為黨旗爭輝,為群眾的事業任勞任怨、艱
苦奮斗的一生。
一位多年接受郭孝義幫助的特困戶老人,面對靈堂捶胸頓足,放
聲大哭,「老天爺啊,你太不公了,你咋不叫我,偏要叫這樣的好人
呀!」
哭聲、嘆息聲,聲聲在巍山間傳盪。整個芝陽鎮被震動了,整個
韓城市被震動了!韓城市委、芝陽鎮黨委先後作出了向郭孝義同志學
習的決定,並追認郭孝義同志為韓城市農村優秀黨支部書記。東英村
出嫁的姑娘們攜夫牽子趕回來了;東英村在外工作人員,無論職位高
低、路程遠近都趕回來了;河南、山東、山西等地的果商聞訊趕來了;
曾經同為青藏公路建設工程兵的戰友們也從西安、渭南、韓城各地趕
來了……
安葬完支書郭孝義,村「兩委會」接受了村民們的一致請求,為
這位平凡而偉大、普通而高尚、一生為民做好事的好村官郭孝義同志
樹立一座清風碑。這座碑計劃在4月5日清明節落成。
「你記住,我是公家人」
東英村位於黃河西岸巍山腳下柏鼎塬上,這里溝壑縱橫,坡大溝
深,屬台塬地區,是個名副其實的農業村。
1984年,經過8年的部隊鍛煉並在部隊入黨的郭孝義,抱著一顆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雄心壯志,回到了家鄉,先後擔任了支部委員、
村委會主任等職。1999年,他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他在上任後的第
一次支部大會上這樣說:「我們村有22名黨員,團結起來就是一座攻
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堡壘。無論干什麼事情,我們都要上對得起黨的
培養,下對得起生養我們的這塊土地……」很快,他帶領兩委會一班
人制定了東英村發展規劃,號召群眾「退耕還林」,建立以花椒和蘋
果為主的新型產業結構。
2001年冬天,市場上銷售的農葯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為了使群
眾的果樹不受損失,郭孝義動員父親對自家蘋果樹進行對比試驗。結
果自家的5畝蘋果樹根被燒壞了,全村人的果樹躲過了一劫。
東英村群眾被郭孝義的舉動感動了,大家都願跟著他干,椒、果
種植迅速發展起來。到2006年,全村果、椒樹已發展到13.9萬多株,
人均收入也由1998年前的460多元增加到了1980多元。
在抓好主導產業的同時,郭孝義組織群眾積極發展養殖業和副業
生產。村民建勇對養雞很有研究,就是沒有地方做雞舍。郭孝義知道
後,將已停辦兩年的學校教室騰出來給其做雞舍。建勇養雞致富後,
表示要感謝郭支書的相助之情。郭孝義笑著說:「我是公家人,公家
人就是替大家辦事的人,你不要謝我,我還要感謝你給群眾帶了個好
頭。」
養豬大戶存超多年養豬效益不好,一籌莫展。郭孝義和他一起分
析原因,幫他按照市場價值規律,調整飼養時間,結果當年就盈利70
00多元,去年還蓋起了200多平米的新樓房,他逢人便誇:「沒有郭
支書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
三組村民旺民想在村西頭辦個木器廠,面對接電源問題束手無策。
郭孝義聞訊親自到電管站幫他交涉,察看線路,購買器材,整整忙了
一個星期。旺民的木器廠開業了,生意火爆,財路大開,他緊緊拉住
郭孝義的手說:「好叔哩,我該咋謝你呀?」郭孝義風趣地回答:「
我要是為群眾辦點事都要酬謝,怕早給撐死了。你記住,我是公家人。
」
「集體的事大於天」
農業發展了,花椒和蘋果產業已成氣候,可進出村子的道路和群
眾的用水問題卻成了郭孝義的一塊心病。
「不解決群眾的吃水難、行路難問題,我就不幹這村支書!」郭
孝義在全體黨員大會上立下了「軍令狀」。
他回到家裡看了看自己的家底。郭孝義知道耕牛對自己的家庭有
多重要,可他翻來覆去地掂量再三,最後還是咬牙將耕牛牽出去賣了
1000元錢,並跑到信用社貸了5000元交給村上作為修路的啟動資金。
在他的帶動下,所有村幹部帶頭墊付工程啟動資金,會計同川拿出了
4000元,其他2名支委和4名村幹部每人拿出了3000元。2萬多元的工
程啟動資金很快籌齊了。工程竣工後,他把市上補撥的錢給墊付工程
款的幹部先還了,而他本人貸的修路款卻沒有了著落。
東英村群眾的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全靠離村子五六里路以
外的兩座抽水站供給,因為泥沙過大,水泵常被淤泥堵住或損壞,群
眾吃水、用水時常沒有保證。
2005年初冬,正是土地需要冬灌的時候,水泵卻被淤泥堵塞了,
郭孝義叫來父親和兩個弟弟、弟媳一起清淤泥,一干就是一整天,但
事後誰也沒有提出要報酬。兩個弟弟和弟媳都明白,哥哥叫他們來就
是為了給村上節省開支。
2006年11月20日,是郭孝義出事的前一天,東英村已經3個多月
沒有下過一次透雨,北愚塬上的幾百畝蘋果受到乾旱威脅,將嚴重影
響來年的質量和產量。村上已經決定鋪設水管澆灌,但又沒錢買水管,
郭孝義急得團團轉,恰在這時,遠在武漢上大學的女兒又打來電話向
家裡要生活費。郭孝義犯難了,家裡賣蘋果攢下的1300元錢是專門留
給女兒的生活費。這個夜晚,郭孝義失眠了,他權衡之後對妻子說「
集體的事大於天,管子鋪不好全村的損失就大了,家裡用錢再想辦法。
」
凌晨4時,他揣著1300元帶領4名村幹部去韓城購買水管子。他們
看好貨、談好價,叫貨主晚上把貨送到村裡。晚上8時,他正忙著在
村民定亮家收合作醫療費時,貨主打來電話說送貨車陷到了離村10多
里外路邊溝里。郭孝義立即對身邊的一名村幹部說:「咱倆走,就不
麻煩別人了」。兩人帶著繩、杴等工具開著農用三輪車來到出事的山
溝,總算把貨車從溝里拖了出來。誰料,在他們返回途中竟發生了意
外,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惦記著鋪設水管的事,他緊握著同行
村幹部的手,用盡全身力氣吐出了最後兩個字「管子」。
據水管員耀武講,僅2006年一年間,郭孝義就為村抽水站墊付資
金1.36萬多元。
「我要叫百姓先富起來」
水通了、路寬了、村富了、人的精神面貌改變了。而今,東英村
農民80%的群眾都蓋起了瓷磚貼牆、高大寬敞的樓板房,95%的人家
里都有了彩電、音響、電冰箱,不少人家還買了小汽車……一個社會
主義新農村的雛形正在逐漸形成。可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郭孝義家卻
依然住在20世紀40年代老祖宗留下的破爛土屋裡,三間房子一間做卧
室,一間為過道,一間是廚房,房子里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連一輛
自行車都沒有。他去世後,人們在他家裡竟找不到一處放棺木的地方,
只好把廚房的案板拆掉,才把他的靈柩安放進去。
郭孝義公而忘私,家庭的重擔就落到了妻子身上,為了解決孩子
上學和家庭生活費用,她干起了男人活,同男人一樣要背50公斤一袋
的水泥,背一天掙20元。
由於家境貧困,郭孝義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小女兒不得不放棄上
高中的機會出外打工,掙錢供姐姐上學。大女兒郭麗平流著淚說:「
上高中時,別人家的孩子每周生活費都在50元左右,可我每周還得從
家裡背饃吃,父親每周只給5元錢,我只敢花3元,剩下2元還要准備
買學慣用具和資料」。「父親是個好人,我們知道他把錢都用在村上
了。他從來不亂花錢,多年來連一件衣服也捨不得買,臨死時還穿著
二十多年前當兵時的黃軍裝,上面已補丁疊補丁。」聽著孩子的敘述,
在場的人都哭了……
84歲的老支書郭自力說:「孝義是把心思都用在群眾身上了,他
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自己。憑他的本事、能力,要是不當支書,不管村
上的事早就發了。」
可郭孝義在先富和後富之間卻選擇了後富。他說:「黨把東英村
交給了我、群眾擁戴我當村官,我有責任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家裡,
叫百姓先富起來」。
郭孝義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從不願沾集體和群眾一點光。2003
年初,村上其他幾位幹部見他整天為群眾的事東奔西忙顧不上家,便
私下協商准備根據實際情況,給他家辦理農村低保,他知道後堅持不
受。一年春節,村委會原主任建增把鎮上發放的救濟麵粉扛到他家,
他拒絕了:「我家的日子過得去,咱還是把麵粉送給最貧困的群眾,
讓他們過個好年」。
2004年秋天,陰雨成災,引水設備被埋,村民科乾在修水泵時,
不幸被突然倒下的鐵支架塌傷,頭破血流,昏死過去。郭孝義見狀,
親自把科乾送往醫院安頓好,並拿出自己借來的5000元給科乾看病,
科乾在醫院五天五夜昏迷不醒,郭孝義在他身邊陪伴了五天五夜寸步
不離,端葯喂湯、倒屎倒尿。科乾傷愈出院後逢人便說:「要不是郭
支書,我早沒命了」。
「碑是豎起來的路,路是躺下去的碑」。一條路就是一座碑,郭
孝義正是用他平凡而偉大的人生之路,刻寫著光彩照人的碑文……
㈤ 關於韓城司馬遷祠的旅遊心得作文
行走在韓城,廟宇樓閣,行宮故居,歷史古跡跡眾多,蒼松古柏也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氣息,耐人尋味,而我總以為它的厚重,源於司馬遷。但凡來韓城的人,是絕不會錯過游司馬祠的。
從韓城芝川鎮向東,沿著一條寬闊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過兩邊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聳立,上面翠柏茂松、鬱郁蔥蔥,若隱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環抱之中。
走過芝秀古橋,一座高大的磚木牌坊映現眼前,遒勁有力的「漢太史司馬祠」幾個大字熠熠生輝,踩著青石鋪砌的進山之路,踏上十幾個台階,便是正門,門匾一行隸書「漢太史司馬遷祠墓」,字體格調清雅,氣息高華。進入大門,青石鋪砌的小徑,迤邐蛇行,直通山頂。道旁青松挺拔,聳入蒼穹,松間的山雀清脆的鳴叫給山上帶來一片靜謐。
登上小坡,眼前頓然開闊,一座宏大的祠堂橫亘眼前,走近細瞧,上有「漢草書司馬遷格言警句展室」的門匾,房檐周圍紅漆駁落,參差不齊,顯示出風雨滄桑,進入寬敞的展廳內,一座座散發著筆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環視碑石,兀然林立,但見書體或雄渾奔放,氣吞萬里,或風行雨散,潤色生花,或大鵬摶風,長鯨噴浪;或懸崖墜石,驚電遺光,多少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跡,留下了那一份對史聖的留戀和敬仰。回想細構「網羅天下放佚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裡會想到身後的榮耀和高貴。蒼蒼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黃河啊!孕育了這樣一位驚世奇才!
走過「高山仰止」的磚木牌坊,極目仰望,巍峨庄嚴的司馬祠卓然屹立於韓奕坡上,松柏環抱,一片蒼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著千百年來仰慕者攀登的足跡,經「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級,石級共九十九級,猶如一條長龍,蜿蜒伸入山頂。拾級而上;但覺山勢峭拔,眼界開闊,回望身後,但見黃河遠去,川源如畫。這超越了人世萬物,獨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佇立在時間的年輪里,默默地向人們傾訴著什麼?
飽經風雨剝蝕的「河山之陽」巍然聳立,過此,再上九個台階,便是被韓城人民譽為「太史高墳」的司馬祠。走進祠堂,但見「祠宇堂堂,坊榜將將」,院中古柏參天,花木競秀,松間鳥鳴啾啾,一片幽靜。「史聖千秋」四個大字赫然入目,兩旁楹聯「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史記照塵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馬遷坐像,長須飄拂,雙目炯炯,剛毅凜然,顯示出不凡的抱負和胸懷,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後人對他的緬懷和評價,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詩評最最佳。詩雲:「龍門有靈秀,鍾毓人中龍,學殖空前富,文章曠代雄。憐才膺斧鋮,吐氣作霓虹。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這首詩高度評價了司馬遷一生的功績,看到這,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對《史記》的高度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墓由青磚鑲砌,上嵌有八卦磚雕,據傳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頂有一株千年古柏,蒼勁盤桓。如巨掌撐天,柏上鳴雀跳躍,叫聲凄涼,似在嘆惋那一段凄美的歷史,墓旁也是古柏環繞,濃蔭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著、一株青翠的柏樹,與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隨後,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撰寫的《夢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靜坐於西廳。若有若無,猶夢猶醒,見一女子高髫盛妝,泣渭余曰:「妾漢太史司馬遷之侍妾也,趙之平原人,姓隨名清娛。年十七事遷,因遷周遊名山,攜妾至此。會遷有事去京,妾縞居於同,後遷故,妾亦憂傷尋故,葬於長樂亭之西。天帝憫妾未盡天年,遂司此土。代異時移,誰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將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銘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銘之。銘曰:「嗟爾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終厥志。百千億年,血食於斯。」可惜,如此珍貴的碑拓卻沒有流傳,這段凄美的《夢碑》故事卻把人們的神思帶到了那悠遠的時空,讓人們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灑一掬同情之淚,更為史公那犧牲許多的悲劇人生而嘆惋憐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異的柏樹與《夢碑》故事聯系起來,莫非是隨清娛精誠所至,感而有靈吧?鑒於此,故隨行賦詩一首以示紀念:
蒼蒼梁山,鬱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傳兮。
悠悠居水,凄凄嚶鳴。
清娛之志,感而有靈。
我們一行下山,已是夕陽西下,眺望身後,已是一片蒼翠和輝煌。
㈥ 韓城市西庄中學怎麼樣
簡介:韓城市西庄中學始建於是1923年,屬渭南市文明校園,渭南市首批示範高中,專渭南市「兩法屬示範學校」。學校佔地103畝,建築面積33785平方米,綠花面積2100平方米,設計新穎,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現設有42個教學班,教職工155人,學生2600餘名。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有十餘名優秀學生先後跨入了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校門,僅1987年就有四名學子一起考入清華大學,楊恆林榮獲陝西省理科狀元;姚家四兄弟有三人從這里走進清華大學。學校聲名鵲起,飲譽三秦。
注冊資本:3160萬人民幣
㈦ 小鯉魚跳龍門的讀後感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
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復想,反復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
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小鯉魚跳龍門的讀後感如下: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是名叫【小鯉魚跳龍門】,這個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從前,有一位小鯉魚媽媽對它的孩子們講:「從前有一座龍門山,只要跳過這座龍門山,就能變成騰雲駕霧的巨龍了。」小鯉魚們說:「那我們一定要去闖闖。」小鯉魚的媽媽說:「瞧你們這小身板,那能跳過去啊?」小鯉魚們堅定地說:「媽媽,你放心,我們一定能跳過這龍門山。」
於是,小鯉魚們在海里游啊游,游啊游,游啊游,怎們也找不到哪裡是龍門山,有一次,它們來到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到處都長滿了水草,它們不小心被可惡的水草給纏住了,不管小鯉魚們怎樣掙扎,也逃不出,但是,幸運的事情發生了,一隻小螃蟹被小鯉魚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連忙用自己的腳給割破了水草。
鯉魚門又來到了一個地方,其實這個地方是一座大橋,鯉魚門以為他是龍門山,但又經過仔細思考,才斷定這不是龍門山,又有一次,他們來到了一個地方,是龍門山水庫,他們以為這是龍門山,經過一次次的努力想盡所有的辦法終於進去了,雖然這不是龍門山,而是龍門水庫,但是從此以後,小鯉魚們還是幸福的生活下去了。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小鯉魚們一樣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那麼我們的社會會變得更加成功,美好。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拔河比賽,高年級同學們使上了自己身上所有的力氣,不斷往自己的身上拉,雖然,對方只要是出自己最後一把力氣就可以成功了,但是大姐姐和大哥使了自己吃奶的力氣,終於贏了。
還有一次,在運動會上,我在跳繩,但是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可是我的心理一直在想:我一定要為班級爭光,哪怕是一下,也好啊,時間到了。我跳了155下,這個成績我非常滿意。
小鯉魚跳龍門告訴我們一個這樣道理:做人一定要堅持不懈,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成功做好每一件事情,我會努力的堅持做每一件事情,並用我的行動去影響身旁所有的人。我希望他們也能像我這樣,堅持不懈。
(7)學韓城環衛心得體會擴展閱讀
故事內容
鯉魚奶奶給小鯉魚們講了一個鯉魚祖先跳龍門的故事,說龍門那邊有個天堂,只有勇敢的小鯉魚才能跳過去。小鯉魚們聽了,就想去跳龍門。於是在長得最大的黑鯉魚的帶領下,瞞著奶奶,出發去找龍門了。它們游過大江和急流,克服重重困難,最後來到 了一個宏偉的水庫。
這兒堤壩高築, 水急浪高,它們都非常高興,以為這就是奶奶說的龍門了。可是小鯉魚們誰也跳不過去,一次又一次地被急流沖了下來。最後黑鯉魚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小鯉魚們一個彈一個地跳了過去。到了水庫那邊,壯美的現代化建設使它們驚呆了。
只見堤壩上燈火輝 煌,工廠林立,高樓沖天,汽車飛馳 。它們向燕子打聽這是什麼地方。燕子告訴它們,這兒是龍門水庫。小鯉魚們真以為跳過龍門了,高興地請燕子捎個信回去:龍門真好,讓奶奶也到這里來。
㈧ 韓城市揚武學判了幾年刑
不清楚,請問他犯了什麼事情,我可以幫你分析一下判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