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會計改革

公共會計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2-12 12:53:33

『壹』 簡述會計改革的重大意義

這種內容只能查看相關的論文和介紹,會有非常詳細的思路。參考管理會計師初級(MAT)公室整理的資料。作者:陳燕馬銀芝一、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內部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實行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的堅實基礎。它是為企業財務的合法、順利進行,實現經營目標,提高經營效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在企業的貫徹執行等目標的實現而進行的保障措施的過程。內部控制貫穿於企業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加強內部控制,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業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效率的途徑之一。二、企業目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一)內部控制環境基礎相對薄弱內部控制環境是指影響企業在建立、制定企業政策、執行制度程序以及運營效率等方面所產生的各種因素,控制環境有內部控制環境和外部控制環境。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因素主要有:董事會、組織結構的責權利體系;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理念;人力資源政策制定與實施;員工的職業水準、品行和素質;經營管理控制方法等。影響外部控制環境的主要因素有:法律規范、經濟體制、社會環境、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等。當前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基礎,在內部控制環境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管理者對內部控制不夠重視,越權控制,不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內部控制制度,以人為控的現象普遍存在;管理者自身素質和知識水平還無法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經營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職工培訓不重實質只重形式;企業文化建設薄弱等。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基礎薄弱會嚴重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二)內部控制的監督缺乏有效的機制保障內部控制監督有一般控制監督和例外控制監督。一般控制監督是指企業建立與實施對企業日常重復的經營活動進行常規、持續的內部監督檢查,它屬於一般常規程序、流程。例外控制監督指在企業不經常發生的、特殊的,對企業發展影響重大的事項進行的控制監督,需要領導層專門作出的有針對性的決定。比如發展戰略、企業重組、並購、改變和擴大經營目標、業務流程、管理當局發生變更、重大資產的購置和處置等,它是對內部控制的某一特殊、非常規經營活動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目前企業存在一般控制監督的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例外控制監督。現有的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和客觀性。未能設立獨立、權威的內部審計部門制度對日常工作進行監督。在例外控制監督方面缺乏專門有效的機制、未能建立相關的決策指標、專業人員配備。(三)風險防範意識薄弱,防範機制缺失目前企業風險意識薄弱,對風險不夠重視,未能認識到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對企業發展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企業預測風險的能力不足,未能建立科學的財務指標體系和經營風險防範體系。對於風險的分析與預測缺少組織及專業人員保障,對出現的風險的缺乏及時、強力的應對措施。(四)缺少完善的預算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監督按控制的功能劃分預防式控制和察覺式控制。預防式控制是指發生在經濟業務實施之前,為防止可能發生的錯弊的發生所實施的控制,屬於事前控制。察覺式控制是指在經濟業務發生時或者經濟業務發生以後,為了及時查明可能發生或者已發生的錯弊所實施的控制。屬於事中和事後監督。目前企業缺少預算控制制度不夠完善。預防式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批準的預算就是企業這一預算年度的執行目標,它是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的組成部分,單位內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建立完善的預算控制制度有利於樹立企業奮斗目標、為建立合理的員工獎懲制度和完成企業發展計劃提供依據。(五)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支持和維護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的依賴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企業文化目標是培養誠信,團結協作、忠於職守、刻苦鑽研、勤勉盡責的人才制度的一種約束。企業存在文化建設薄弱,沒有形成企業特色的文化、職工對現有企業文化認同感不深、現有職工專業水平有限、後續培訓不夠及時和全面等問題。三、對於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一)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把貫徹實施內部控製作為提升各個部門管理水平的基礎工作和重要手段,領導帶頭認真學習相關政策法規,讓內部控制觀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學內控,人人懂內控,人人參與內控,人人執行內控」,認真梳理各崗位的工作流程,有效防範錯誤和舞弊等風險的發生,同時加強內控實施的監督和檢查。(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基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基礎,需要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完善業務流程,將各部門有關例行節約、反對浪費、提高效率等規定要求融入其中,將業務風險點納入制度管控范圍,突出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點性、制衡性和適應性。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制度。重視員工培訓、教育。根據不兼容許可權必須分離原則、相互制約原則以及「職責職權對等」,合理明確設置涵蓋組織機構的設置、監督管理機制、人員培訓制度,控制環境等內容的職責職權。對內部控制工作實施動態管理,及時堵塞制度漏洞,彌補運行缺陷,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提高內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執行力度。對審計的獨立監督、公正予以充分的重視。提高內審部門的地位,保證其獨立性和權威性。(三)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監督制度1.一般控制監督程序的完善一般控制監督應當與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相結合,嚴格按照企業規章制度、流程相關業務。經常對日常業務的發生過程和結果進行檢查、梳理。發現制度問題,應當及時向有關方面報告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對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堅決堵住制度漏洞。在公司日常管理中建立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重要事項授權制度、資產記錄與保管分離制度、業績評價制度,在相關部門和相關崗位間建立重要業務處理憑傳遞和信息溝通制度。對企業日常活動中不同類型的資產採取不同的控制措施。①貨幣資金的控制。對於現金保證日清月結、定期盤點,保證賬實相符。對於銀行存款要及時對賬。②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控制。對重大資產設立專人管理制度,設置專門賬簿、每年檢查實物資產的減值情況,定期維護、保養。債權性資產的控制。③債權、債務的核對。對企業債權、債務定期開出詢證函與對方核對、及時清理。建立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責任,使相互監督制衡機製成為內部控制活動的常規手段。聘請外部的審計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檢查評價,加強外部單位對企業內部的監督,形成有效的內外部監督機制。2.例外控制監督程序的完善對於企業不經常發生的重大、特殊業務,應確定為當期例外控制監督的內容和對象。根據企業建立的風險指標,對例外事項進行評價。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確認為具有重要風險的業務進行控制,及時向有關方面報告,提出完善意見和建議,並監督實施。(四)加強風險信息管理、完善風險管理機制認真梳理經濟活動事項、業務流程、崗位職責、查找業務風險點、制定防範對策。通過對歷年財務數據的計算分析以及行業性質、特點、發展的前景等因素建立科學系統的財務指標和風險指標。為以後的經營決策提供數據依據。對發現的潛在風險及時整改。避免風險的再擴大造成的損失。建立清晰的業務報告系統、科學的風險評估體系,以及聘請外部專家評估制度。要求詳盡的投資研究報告、籌資計劃報告、清晰的財務分析指標、實地考察。強化風險處置與應對能力。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流通系統,使各級人員共享相關的信息。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五)建立完善的預算控制制度預算控制的內容可以涵蓋包括籌資、融資、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等單位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企業的各個部門是預算的執行層。由內部審計部門負責監督預算的執行,通過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的對比,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和出現的偏差進行分析的情況。並對未完成預算的不良後果採取改進措施,總結經驗。為下一次預算的制定提供科學的數據。對預算的執行情況採取合理的考核方法,嚴格的獎懲制度,以激勵員工努力完成企業預算目標。(六)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完善的企業文化管理層以身作則、積極倡導,圍繞人的價值管理,樹立正面積極的經營理念來影響企業文化。引進高素質投資研究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等。開展定期、不定期培訓,不斷更新員工知識,積極與員工進行信息溝通,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積極的激勵措施,充分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使每個員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管理。

『貳』 預算會計改革的幾點建議

1 適應新公共管理模式要求,建立政府會計體系
現行預算會計制度是在吸收企業會計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借鑒國際公共會計習慣做法的基礎上,建立的與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有中國特色、科學規范的管理型預算會計模式和運行機制。但這與國際政府部門公共會計還有很大的差別,還不是規范的政府會計體系。按照現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論,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供了一個「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建議,概括地說它應包含5個方面的主要要素原則,即透明度、負責任、靈活性、前瞻性、法律和正直;其宗旨是倡導建立一種「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重視國家資源的使用效率」。這種新公共管理模式,也正指引著國際上政府會計的改革發展趨勢。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實質是從「企業化政府」層面上定位預算會計的「受託」責任關系,即預算會計應圍繞社會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反映並報告社會公眾要求與政府職責之間的受託責任。而我國現行制度下提供的財務數據,只能反映公共部門是否正確執行了預算計劃,無法報告其績效情況及受託責任信息。因此,客觀上要求把現行的「財政總預算會計」與「行政單位會計」合並拓展為「政府會計」,這種拓展決不是簡單的稱謂變化,而是從根本上轉變會計觀念,較為全面地採用國際通用的公共會計習慣做法。它將不僅有利於實現政府管理的「可核算性」,更重要的是有利於社會公眾對政府的財務受託責任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並極大地滿足國家宏觀管理的需要,更好地全面實現政府會計目標。
2 引入權資發生制記賬基礎,充分反映受託資任和業績僧息。
目前我國預算會計採用的是單一的收付實現制記賬基礎。其不足之處很多,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不能全面反映政府債務、資產和財務狀況等情況。在收付實現制下,一些在當期已經發生、但尚未用現金支付的政府債務(如欠發的退休養老金、拖欠征地補償款、農民工工資等),或者具有年度連續性的經濟事項(如應由本期負擔、但卻在以後年度償還的貸款本金和利息)等,均被制度「善意」地變成了「隱性負債」,從而實質上隱蔽了財政風險,人為地誇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財政資源,造成一種失真的財政預算平衡假象。(2)不能有效地分析政府的資金運用情況和效果。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支付作為成本、費用確認的依據,現行制度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這就意味著購置固定資產的財政資金一旦支出後,就以其原始成本始終掛在賬面上,其結果是使提供公共服務的資源產生的業績和其利用效率,不能從預算會計中得到完整反映;因而為將資產處置游離於財政監督之外的財務處理創造機會;同樣,在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後,對己收到但未付款的物資、或均衡撥款支付采購的物資,在該記賬基礎上因未付款而不予納人預算會計核算之中,削弱了對各項財產物資的全面控制管理;同時,收人、費用是按其款項實際收付的時間來確認記賬的,它不考慮收支項目的配比性。管理當局可根據其意願和效用,將收付的時間人為地在當期和以後期間進行調節,從而形成滿足其期望的預算收人的增加(減少)或支出的節約(超支),導致年度預算結余金額與實際情況不符,最終客觀上影響財務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可比勝,使國家對宏觀財政經濟形勢的分析和決策缺乏相關、有用的預算會計信息。為真實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和管理業績,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使社會公眾能客觀全面地評價政府的受託責任,消除以上不良現象的產生,引人權責發生制記賬基礎,成了我國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和要求。目前,財政部門實行的部門預算和國庫制度改革以及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等,為預算會計引進權責發生製作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可以預見,有中國特色的預算會計在結合了這兩種記賬基礎後,將會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形成有利於加強政府職責行為的規范,明確政府的財務受託責任、增強預算會計信息全面、完整、真實、透明和決策相關的效果。
3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條件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的缺陷
(1)從會計體系和內容來看,按國庫集中收付的內容和環節,現行預算會計體系和核算內容將遠遠不能滿足核算、反映、監督國庫集中收付資金運動的過程和結果要求。現行預算會計體系是建立在現行財政資金運動過程基礎上的。現行財政資金運動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財政資金人庫和撥款階段;二是財政資金進人行政事業單位後具體的資金耗費階段。根據現行財政資金這一運動過程特點,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相應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兩部分,並以各自的會計主體在資產、負債、凈資產、收人、支出五要素框定的核算體系下進行核算。
(2)現行總預算會計制度的暫存款科目反映的內容失真。現行總預算會計制度按財政撥款數列報財政支出。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後財政實際支付數和單位預算支出數的差額,即單位年度結余,按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單位結余會計處理辦法規定作為財政暫存款列報,使暫存款科目名不符實。
(3)現行預算會計制度不能覆蓋或兼容國庫集中支付環節的會計核算。國庫集中收付使財政撥款環節跟以往相比又多了一個機構,即國庫支付執行機構。雖然「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會計核算暫行辦法」規定,國庫支付執行機構進行的會計核算是總預算會計的延伸,執行總預算會計制度,且在資產類和負債類分別增設了「財政零餘額賬戶存款」和「已結報支出」兩個總賬科目,但這兩個科目運用的前提是財政零餘額賬戶存款的代理銀行必須先墊付當日各預算單位的各種支出,再於當日結清,一旦出現逆向變動業務,即代理銀行不願墊付而須國庫資金先劃人財政零餘額賬戶,則現行核算暫行辦法就無法處理。事實上,實踐中除中央部門國庫集中收付試點的代理銀行能夠做到這一點外,地方各代理銀行並不一定都能做到。因此,由於資金清算辦法和核算環節不同,會計核算過程中其原始會計憑證的審核和傳遞、相應會計業務的處理等必然有別於總預算會計,而這些要依靠現行的總預算會計制度來實現是十分困難的。
4 重塑財務報告體系
從國際經驗來看,政府財務報告是一種全面、系統地反映政府財務狀況的核算方式,也是披露政府會計綜合信息的一種規范化途徑。而我國現有的政府預、決算還不能滿足各方使用者的需要,建立更加全面、與國際接軌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政府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正在進行的部門預算和國庫制度的改革,是我國逐漸引進新的會計制度的一個基礎。一段時間內,我國可逐步實施滾動預算方法,對各部門的預算使用情況和資產佔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並可將部門預算收支項目試行權責發生制,為權責發生制預算創造條件。而且,我們可以借鑒企業會計改革的成果,發揮預算會計長期採用收付實現制的優勢,編制我國預算會計的《現金流量表》,有效地解決目前我們在現金流量信息方面的短缺現象,從而增強宏觀經濟決策中對經濟前景預測方面對此信息的迫切需求;其次,在現行提供預算執行情況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有關反映國有資產分布和利用的信息、政府采購基金及專項基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信息、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信息、以及一些有用的與決策相關的非財務信息等等;再次,在合並會計報表方面,我們可以有步驟地、漸進地引進企業合並報表的相應技術手段,完善反映各級政府之間財務狀況全貌的合並財務信息;最後,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網路技術手段等,向社會各界實時地、透明地披露除國家機密以外的財務信息。預算信息良好的時效性和透明度,可以滿足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對財政預算、政府部門責任與績效的管理和監督的需要,它也將更好地促進政府職能的加快轉變、以及其工作和管理效率的更大提高。
預算會計制度改革能否得以順利、圓滿的完成,不僅從管理模式、核算基礎、制度等方面需要加以改進和調整,還與預算部門管理和執行等問題有關,比如:(1)由於政府的財力有限,各部門、單位事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與財政資金相對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這是部門上報建議數與財政最終批復數懸殊過大的重要原因,也是不嚴格執行預算、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等違規問題的重要原因;(2)部門利益的驅動。部門預算是零基預算,預算單位往往更多考慮自身利益,不考慮國家財力負擔情況,編制過於理想化的部門預算,將預測到的各項支出全部列出,甚至編制尚未立項、無依據、不必要的項目預算,加大了預算資金總量,使預算建議數大大超過控制限額,在編制收人預算時又想方設法隱瞞可自行組織的財力,最大限度地爭取財政撥款;(3)財政撥款的時間限制,預算外資金的申請、撥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會影響部門、單位的用款計劃,財政追加預算撥款多集中在年底,由於撥款較晚,當年根本無法開展或實施項目,造成單位虛列支出掛賬,或者以撥列支,結轉隱瞞。財政追加的預算,除政策性、突出性因素外,許多追加專項經費帶有明顯經費補助性質,資金使用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客觀上使一些單位擠占挪用財政資金;(4)單位屬性、關系不明。有些部門所屬單位性質模糊,非企非事,事企不分,人、財、物、職能與主管部門界限不清,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水、電、暖等費用仍由財政負擔,而其財務收支又游離於預算之外,導致預、決算收支不實,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5)政府采購工作不到位。一方面,有些部門、單位過多考慮花錢方便,對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態度不積極;另一方面,目前政府采購在時效性、規范性、效益性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影響了采購單位對政策采購的積極性。

『叄』 政府會計改革,你准備好了嗎

報名條件凡符合《會計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回申請取得會計從答業資格的人員,均可報名考試:(一)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三)具備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四)熱愛會計工作,秉公辦事。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符合重新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條件的,均須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薄、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五)免試條件:申請人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且具備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中專以上(含中專,下同)會計類專業學歷(或學位)的,自畢業之日起2年內(含2年),免試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五級)。前款所稱會計類專業包括:(1)會計學;(2)會計電算化;(3)注冊會計師專門化;(4)審計學;(5)財務管理;(6)理財學。應該是可以報考的........

『肆』 政府會計改革的內容是什麼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進行,有賴於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要積極推動《會計法》、《預演算法》的修訂,使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工作於法有據。

二是制定統一的政府會計准則。制定政府會計基本准則;根據基本准則制定政府財務會計具體准則,以規范政府會計主體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整合現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構建以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為核心的政府財務會計體系。

三是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在總結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經驗基礎上,結合政府會計准則建設進程,按照政府會計准則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四是編制地方政府債務報告。合理確定地方政府債務邊界,統一政府債務的信息來源和統計口徑,在政府負債會計准則基礎上編制地方政府債務報告,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融資行為。

五是修訂完善政府預算會計制度。修訂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建立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構建以決算報告為核心的政府預算會計體系,實現政府預算會計制度與政府財務會計准則的有效銜接。

六是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改革。明確政府會計改革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定位,實現財務制度與政府財務會計准則和預算會計制度的有效銜接。

七是全面清理核實政府資產負債項目。對政府的資產項目以及政府承擔償還責任的負債項目進行清理、審核、評估、確認,真實、完整、准確反映政府資產負債。

八是建立政府會計信息系統。結合政府會計准則建設進程,開發支持兩套會計核算體系並行的政府會計信息系統,服務於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預決算報告的編制,實現與財政收支總分類賬系統、國庫集中收付系統等系統的有效對接。

『伍』 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分別有哪些

一、關於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的理論紛爭
(一)現行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在各國政府預算會計中,採用的一直是收付實現制計量基礎。其原因在於,在傳統理念上,公共部門的活動和目標是非營利性的,不需要進行相對復雜的成本與收益配比,相應的績效評價也不很必要。因此,從節約會計計量成本與簡化財務核算的角度出發,採用收付實現制基礎是比較適宜的,這種做法也便於立法機構的預算審查與監督。
然而,近20年來,隨著世界范圍內新管理論文"
target="_blank">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在政府會計管理中引入權責發生制原則,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在29個OECD國家中,有15個國家(佔51.7%)的政府會計已然在機構或部門層面上,實行了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有12個(佔41.4%)國家則在整個政府層面上,採用了某種形式的權責發生制財務報告模式。
概括起來,傳統收付實現制計量基礎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難以全面反映公共部門的資產負債情況。在收付實現制下,政府會計的固定資產僅反映其原值的增減變動,而不反映資產的累計折舊,導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不實;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暫存款」和「暫付款」科目,常常用於核算許多債權債務,對於應收未收、應付未付的具體事項無法如實體現。這導致政府公共會計對相關資產與負債核算的失真,不利於正確處理年終結轉事項。
其次,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收付實現制在會計信息可比性方面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由於企業會計財務核算採用的是權責發生制,而政府會計核算則以收付實現制為計量基礎,這影響了企業和政府部門之間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其二,有些事業單位(如醫院)目前已然採用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因此影響了政府部門與某些事業單位之間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其三,某些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會計計量基礎與預算管理原則,已然嘗試實行權責發生制(或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我國政府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也影響了中外政府財務報告的國際可比性。
最後,不利於公共部門資金使用情況的綜合評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表明,權責發生制原則,較之收付實現制,可以更好地解決公共預算支出的績效考核問題,提高有限預算資源的使用效率。而收付實現制更側重於公共部門經濟活動的現金流反映,難以達成資金使用綜合效益評價等更高層次的管理目標。
(二)較為流行的幾種政策建議
綜合比較有關政府會計計量基礎改革的相關文獻,可以大體歸納出如下幾種相對較為流行的政策建議:
一是分別推進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體系調整,對政府會計序列的財政總預算和行政單位會計,逐步實施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對於事業單位則實行完全的權責發生制(史鐵嶺、陳玲,2003)。
二是逐步在財政收支核算、政府債權債務管理、社會保障核算以及固定資產購置與耗費核算中,分別引入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原則,並適度考慮由現行收付實現制向全面權責發生制的過渡(張茅,2003)。
三是結合部門預算和公共支出績效評價改革,將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融入績效預算管理體系之中,嘗試同時實行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與政府預算改革(蘇衛林、蘇衛華,2005)。
二、我國實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改革的反思
在倡議實行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的呼聲不絕於耳之際,我們同樣需要冷靜地思考:一項牽扯范圍如此之廣,幾乎徹底「顛覆」五十多年來的公共部門財務會計計量基礎的改革,是否一定必要,是否真的適合我國具體國情。筆者認為,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需要審慎考慮。
(一)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體現了預算管理原則從古典向現代的演化趨勢
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不單純是一種孤立的計量基礎層面上的技術方法,而需要納入整個公共部門預算管理變革的大格局中來加以考察。在各國,政府預算管理的原則大體經歷過兩個發展階段:強調立法監督機構有效控制的古典預算原則、加強政府行政權為主導思想的現代預算原則,而現代預算原則代表了市場經濟國家預算管理總體上的價值取向。各國公共預算管理原則的這種轉變,既是政府職能擴張的現實需要,又與其利益相關主體相互影響結構漸趨穩定有關。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具有相對較高的預算管理水平和成熟完備的技術支持保障體系。正是在這樣一系列時代背景下,強調結果取向的績效預算管理,逐漸提上各國政府公共治理改革的議事日程。而權責發生制預算與會計原則,恰恰是為了體現這種改革趨勢的需要而與之伴生的一種變革潮流。
在我國社會經濟轉型時期,各利益相關主體的互動影響結構仍處於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之中。況且,我國公共預算管理的許多基礎性技術手段和支持保障體系建設也才剛剛起步。因此,在確定預算管理原則的基本取向時,不應盲目追求現代預算原則所倡導的行政部門自主權。重申古典預算原則的宗旨,突出立法監督機構對預算過程的控制,似乎更能體現中國公共預算改革的基本方向。而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原則以及在此基礎上編制的政府財務報告,在理解上通常不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水平,對於非專業人士的人大代表和普通公眾而言,顯得更加實用,基本上可以滿足立法監督機構藉此監督政府的稅收規模與後續預算資金使用的要求。這種預算管理與會計計量上的具體國情特點,是我們在探討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改革中,需要反復權衡利弊的一個重要問題。(二)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的成本與人員素質因素
在比較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預算會計基礎的時候,操作簡單構成了收付實現制的一個重要優點。那就是,在收付實現制下,其核算成本通常要低於其他會計計量基礎(李燕,2004),對於基層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水平的要求也不很高,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人員不需要經過復雜的系統培訓,就可以較為熟練地掌握核算與編制方法。而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計量基礎,則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管理會計的理念,突出了預算管理中的政府受託責任與透明度,這就相應地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會計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而在當前我國的會計教育與業務培訓中,無論是在學歷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方面,政府會計都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在我國的高等財經院校會計教育和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中,預算會計或政府會計都只佔很少的內容,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養與福利水平,均遠遠低於相當條件下的企業財務人員。在這樣的背景下,過快地在公共部門中推行權責發生制會計計量基礎的改革,難免會在短期內造成相當高的制度運行與實施成本,甚至可能會因基層財務人員知識更新上的障礙,而誘發財經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亂。
(三)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改革的預期效果與誘發自由裁量權擴張的可能性
權責發生制預算與會計改革作為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延伸,其所具有的操作性色彩無疑會構成公共部門財務管理中的一場「革命」。這種從具體操作與程序規則層面入手謀劃改革思路的做法,也與我國整體預算改革的基本路徑是一致的。在我國的公共預算改革中,同樣存在著一種傾向,那就是如果預算程序是合理的,其結果也將是正確的。然而,近20年來,某些發展中國家引進了國際組織推薦的標准預算方法與規程,卻未能取得滿意的效果。這恰恰說明,單純依靠良好的預算程序,仍舊可能會產生不良的預算結果。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預算管理中引入了「復式預算」這一預算編制形式的改革,因未能取得預期效果,而在具體實踐中被逐漸放棄的教訓,也恰好說明了形式與程序層面的改革,如不能與整體治理結構的改革相互銜接,往往難以達成良好的制度創新績效。因此,對於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這一程序性改革所可能取得的成效,需要加以相對全面的審視與反思。
眾所周知,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往來款項」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容易形成企業「虛增」或「虛減」財務成果的「蓄水池」,也是相關稅收監控的重點。在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中,上下級財政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往來款項,作為相應的債權債務加以記錄,也容易誘發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核算中自由裁量權的非規范性擴張。例如,在現行收付實現制下,預算安排的支出在年終需要如期撥付給用款單位,以應其支出之需,否則就構成了年度財政收支審計的焦點。有些部門和單位希望通過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的改革,來規避審計部門對此類事項的審查監督。因為在權責發生制下,只要確認了對相關單位的「預算授權」,就確認了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至於在未來哪一個具體時點上發生資金撥付的實際行為,僅僅是往來賬目的調整,審計部門也就難以對這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加以監督了。
(四)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復雜性,也制約著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的推行
政府會計計量基礎的改革,不僅涉及到行政機構,還涉及到事業單位改革。而我國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在內涵還是外延上,與市場經濟國家通常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或民間非營利組織,都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對於某些自收自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由於在具體性質上與企業已無太大區別,在財務核算上實行權責發生制原則,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對於更多的全額和差額事業單位,其業務性質千差萬別、資金來源渠道迥異,總體改革方向也在逐漸的摸索之中。因此,在引入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的過程中,需要採用分類改革的做法,分別不同事業單位的性質,在審慎試點的基礎上穩步推進,而不應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可以結合2004年頒布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在該制度第七條中明確規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在新成立的民間組織和已完成脫鉤轉制的事業單位中,實行權責發生制計量原則;待事業單位改制大體完成的時候,再嘗試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共部門統一計量核算基礎。
(五)預算制度作為典型意義上的國內法范疇,受國際慣例與規則的約束相對較少
雖然,在政府會計計量中採用權責發生制已成為一種潮流,會計作為一種國際通行的「商務語言」,也需要適當考慮國際交往中的銜接與溝通問題。然而,回顧各自政府預算制度變遷的歷史可以發現,公共預算作為典型意義上的國內法范疇,而較少受到國際慣例與規則的約束。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地方預算改革中選型了眾多市場經濟國家已經基本放棄的「零基預算」管理模式,卻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的獨特路徑選擇,決定了中國預算管理在政體組織構架、管理水平與技術手段、經濟發展階段、社會結構變遷等諸多外部環境方面,都存在著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不同的特異性(馬蔡琛,2004)。因此,似乎也沒有必要盲從市場經濟國家實施權責發生制預算與會計的潮流。況且,將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核算與計量原則。真正全面應用於預算管理過程,而最終完成了權責發生制預算改革的國家,也僅有紐西蘭等為數不多的幾個。
結合我國政府預算與會計管理的現實,在近期內,保留收付實現制的計量基礎,嘗試推行「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似乎是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謂「修正的收付實現制」是指政府會計的計量原則上採用收付實現制,而對某些特殊業務則傾向於權責發生制。其最常見的做法是在會計年度結束之後,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如一個月),讓賬簿保持待結賬的狀態,以記錄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的重大經濟業務。
實行「修正的收付實現制」的原因有這樣三個方面:一是操作難度相對較小,手續簡化,並可以將資產負債表日後的重要債權債務變化事項,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避免了核算主體年終「突擊花錢」和「人為結轉下期」的行為;二是增加了基層財務部門年終對賬結賬工作的時間彈性,有利於減少年終財務報表的差錯率;三是目前世界各國的政府會計計量基礎,除了採用完全的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之外,更多地傾向於採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或修正的收付實現制。我國政府會計計量基礎從完全的收付實現制向修正的收付實現制的轉型,也大體上符合國際會計改革的發展趨勢,有利於今後構建一個有效溝通的政府會計核算與報告體系。

『陸』 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幾點思考

一、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背景

(一)國內環境的變化促使政府會計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政治體制也在經歷從高度集權向社會主義民主的轉變。我國從公有制經濟發展成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經濟水平已突飛猛進,文化、教育、科技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府會計改革進程。

1、政府職能的轉變促使政府會計改革。
在新公共管理的大背景下,我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的發展對當前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正逐步實施政府職能轉變,強調政府的受託責任,受人民之託,管理國家事務,政府應當好人民之家、理好人民之財,踐行績效政府理念,體現服務型、管理型、績效型政府。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建立一個完善的政府信息系統,以全面反映政府的各項活動,同時能對政府形成有效的制約與監督。在這個信息系統中,會計信息至關重要,是政府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財務報告應全面反映當期政府的財務狀況、運轉情況及現金流量,利於信息使用者了解整個政府的資產負債及政府績效。因此,政府職能轉變要求政府會計改革,政府會計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2、公共財政管理改革促使政府會計改革。
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主要致力於三方面轉變:一是從傳統預算會計到現代政府會計,反映政府履行職責與政府佔用、消耗經濟資源的配比關系;二是從公共投入(程序)管理到公共產出(目標)管理,消除公共悲劇;三是從偏重政府財政、財務狀況的(短期)流量分析到(短期)流量分析和(長期)存量分析並重,防範財政風險。「三個轉變」本質上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職能的轉變,由主要為政權服務,更多的轉向為公共服務,實現公眾利益需求,接受公眾監督。相應地,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政府采購、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等重大改革措施相繼出台,對財政資金的管理體現了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後追蹤與監督。公共財政體制需要相應的政府會計信息作支撐來保證財政管理公正、透明和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核算預算部門預算的合理性及效用性,保證政府采購的合理性及考察政府績效。而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制度已不能適應相應的變化,必須進行改革。

(二)國際環境的變化促使政府會計改革

國外的政府會計改革源於20世紀80年代起興盛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新公共管理運動(以下簡稱NPM),該運動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企業家的精神改造政府,因此,將商業部門會計應用於公共部門自然成為改革內容之一。隨著新公共管理運動的開展,政府會計實踐的焦點轉向了效率導向,強調所有的收入與成本配比,以及整個政府的財務報告。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對不同國家政府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政府財務狀況和績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同國家提供具有國際可比性的政府會計信息。2010年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呼籲進行權責發生制會計改革,建立先進的政府會計准則,提高政府財務信息質量、透明度和政府財務管理水平,並以此作為促進全球金融穩定的措施。IFAC認為,所有國家的納稅人、投資者和公民都有權獲得有關本國政府的精確和完整的財務信息,各國政府應該運用權責發生制,提供全面的財務狀況和財政業績的信息,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政府會計作為一個收集和傳達政府財務狀況和運行績效的信息系統,其信息質量的高低、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決策的正確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政府會計應當全面、及時、可靠地反映政府預算執行情況、財務狀況、運行績效等有用的管理信息。我國於2010年發布了《中國企業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持續趨同路線圖》,因此,在國際准則趨同背景下,對我國政府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

二、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存在的問題

1988年開始實施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其共同點是把收付實現製作為其主要的核算基礎。即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准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進而計算本期盈虧。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社會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面對政府職能的轉換、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變化、政府監督的加強、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和政府績效評價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現行政府會計存在明顯不足。

(一)忽視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的外部需求者

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的需求者分為內部和外部主體,內部需求主體主要包括各級人大及常委、政府及各部門、審計機關,外部需求主體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其他政府、國際組織、公眾和評級機構。長期以來,我國的政府財務報告信息主要為內部需求主體使用,外部需求主體很難獲得,即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缺乏透明度。

(二)財務報告體系不完整,報告內容不能滿足要求

當前,我國還沒有完全意義上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主要是由於我國還沒有建立政府會計制度,現有的財務報告是以預算會計為基礎而產生的,並不能提供完整的政府財務狀況。由於缺乏對外披露制度,報告內容不能滿足要求。主要體現在資產披露不全面和負債披露不全面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實行收付實現制、負債未區分流動性,致使政府債務披露不全面,內部信息需求者希望了解政府負債信息,防範政府風險。而外部信息需求者基於債務信息對投資和取信於政府的程度作出決策。二是在固定資產的計量、國有股權的披露、出讓土地情況的披露及社保基金運營的披露方面存在嚴重缺陷,不能真實反映資產的狀況。
(三)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
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的政府會計,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社會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的政府會計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實需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OECD)國家中已有大多數國家在政府會計中不同程度地採用了權責發生制,其優點在於權責發生制真正超越了現金流概念,能夠在全面受託責任基礎上實施預算管理;真正以競爭方法去實現績效目標的最大化;更有效率地進行資源管理;更科學合理地進行長期戰略決策,以增強政府的持續運營能力。

三、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建議

(一)循序漸進地引進權責發生制

我國的政府會計改革應結合我國國情,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和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差距,會計人員的道德水平和執業能力也還參差不齊。政府會計的改革,若不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和信息需求,顯然有違成本效益原則。我國必須結合本國的基本國情,逐步地完善我國政府會計制度。因此引入權責發生制應採用分階段、分行業、分部門地進行。具體來說,可以首先改革與當前的財政預算管理不適應的內容,並制定相應的會計核算規范、制度,做到對現行預算會計制度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完善。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我國的政府會計體系和政府財務會計報告制度。新制度出台後,可先在部分地區和部門試行,待條件成熟後再全面推開。

(二)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會計概念框架

政府會計改革的首要任務是構建或完善政府會計概念框架或政府會計基本准則。適合我國特定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政府會計概念框架或基本准則是政府會計深化改革的航標。政府會計概念框架可以看作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在政府會計活動領域的特殊應用,內容應包括: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主體、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政府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政府財務報告等內容。其中,政府會計目標是該框架的邏輯起點。

我國政府會計應具有服務於政治建設的目標,公共治理、管理控制與資源配置的目標、政府績效評價與解除受託責任的目標、決策有用的目標,可以分階段實現;政府會計主體是政府會計理論框架構建的重要前提,結合國際通行做法,考慮到我國為數眾多的事業單位以及國有企業等的界定問題,從服務於政府會計目標的實現,服務於政府職能的履行和適應我國政治體制、行政體制、公共治理模式及政府組織架構的實際來看,我國政府會計主體應該按照行政隸屬關系配合政治受託責任法加以確定。除了企業、民間非營利組織、已經實行企業化管理的國有事業單位之外的所有組織,都在政府會計報告主體范圍內,都是政府會計主體的構成部分;會計質量信息特徵服務於會計目標,將會計信息質量按層次性原則,突出可靠性,兼顧相關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謹慎性等;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我國政府會計報告的會計要素可以採用:資產、負債、凈資產或基金、收入、支出、結餘六要素;從我國政府會計所處的環境、政府會計的水平、政府會計目標及其質量要求來看,現階段,我國政府會計的計量屬性的明智選擇應該是歷史成本,隨著政府會計水準的提高和環境的變化,再逐步引入其他計量屬性;政府財務報告應包括資產負債表、運營業績表、行政成本表、現金流量表以及預算收支表及其附註。

(三)提高政府會計人員素質

政府會計改革需要高素質的政府會計人員,主要是三個層次人員:第一層次是制定政策制度的人員,主要在財政部門;第二層次是推行政策制度的人員,主要在政府主管部門;第三層次是具體操作的人員,主要在預算單位。三個層次中,第一層次最為重要。因為它既是制定高質量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關鍵,又是培訓第二、三層次的基礎力量。我國應制定一套中長期培訓計劃,分批、分階段對現有政府會計人員進行再教育和培訓;或者提供優厚待遇,吸引熟悉權責發生制會計系統的企業會計人員或注冊會計師進入政府會計領域。

『柒』 政府會計改革不僅改變核算規則,還會帶來哪些沖

對單位負責人管理意識的沖擊
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是由原來以收付實現制專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屬變革為「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分離又互相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雖然從表面上看,僅僅只是由於會計基本假設變化導致的會計核算體系變化,但是在會計假設前提變更的背後,是對單位負責人管理意識的沖擊。
例如,在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財務會計體系下,行政事業單位實現了全成本核算。資產的折舊需計入日常費用核算,意味著以前「佔山為王」「多拿多佔」配置資產的觀念會導致「佔有資產越多,相應的資產折舊費用就越多」。而在評價單位績效時,佔有的資產量多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情」。特別是在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需進行審計和公開的背景下,作為反映單位財務情況的載體,財務報表的主要內容是由單位負責人決定的,而不是財務人員決定。行政事業單位如何應對新舊銜接,特別是如何在新制度體系下做好單位頂層設計安排,都是有待於單位負責人認真思考的課題。

『捌』 政府會計的改革

中美政府會計模式比較
會計模式是對一定社會(國家、地區)會計主要特徵所做的綜合表述與反映。美國政府會計是一種基金會計模式。美國政府會計准則委員會(GASE)認為,基金是指「按照特定的法規、限制條件或期限,為從事某種活動或完成某種目的所分離形成的,依靠一套自身平衡的科目來記錄現金及其他財務資源,以及相關負債和剩餘權益或余額及其變動情況的一個財務與會計主體。」這表明基金具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外,還強調基金被視為一種會計主體,設置相應的資產、負債、收入和支出科目,並各自有平衡關系。基金會計模式的特點是:(1)政府會計的權益理論是基金論;(2)基金是一種會計主體,主要有政府基金、權益基金和信貸基金三種類型;(3)基金會計確認基礎採用應計制會計基礎或修正的應計制會計基礎;(4)每項基金的財源流入和流出,設置相應的「預算賬戶」和「實際賬戶」,將預算納入會計核算中去。這種會計模式的優點是可以達到控制和檢查限定資源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和行政的要求,但缺點是如果基金種類多,會使會計科目及會計報表都比較復雜,且各項基金不能調劑使用,會使政府單位財務形成浪費。
我國政府會計採取的是一種預算會計模式,其特點是以政府預算為基礎,其組成體系應與國家管理體制相適應,每一個預算單位為一個會計主體和報告主體,將政府單位根據機構建制、經費領報關系分為主管會計單位、二級會計單位和基層會計單位。這種預算會計模式,是在計劃經濟前提下的政府財務資源分配與管理方式下建立的。其主要缺點表現在:一是將政府預算與政府具體使用資金的核算割裂開來,預算不能控制具體的財務資源使用,達不到政府預算的目的;二是由財政統一將資金下撥給各政府行政單位分戶使用,助長了各行政單位爭資金而不注重資金效益和不強調資金管理的現象,不能真正發揮政府財務資源的經濟效益;三是政府預算帶來嚴重的主觀性,預算不細,目的不強。
從以上比較中可以看出:(1)由於採用的會計模式不同,美國政府會計主體是一種包含各種基金在內的復合主體;而我國政府單位為單一主體,各種基金只是政府單位會計主體的內容,不作為單獨的一個會計主體。(2)對我國與美國會計模式的利弊分析來看,我國不宜照搬美國的基金會計模式,應結合我國推行的政府采購制度、部門預算制度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情況,吸收美國基金會計模式的精髓,做到既達到能控制和檢查限定資源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和行政的要求,又達到簡化美國基金會計模式的目的,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基金會計模式。 中美政府會計規范比較
會計規范是指導和約束會計行為的一系列法規、准則、制度和慣例的總稱。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與州和地方政府分享國家政治權力,分別承擔各自范圍內的受託責任。美國政府會計規范是以准則的形式由民間機構制定,其特徵是准則具有開放性,並強調理論研究與實務相結合。聯邦政府與州和地方政府會計規范分屬於兩套規范制定,即聯邦會計准則顧問委員會制定原則和准則,規范聯邦政府會計;政府會計准則委員制定政府會計准則公告、解釋和概念公告,規范州和地方政府會計。我國政府會計規范以制度的形式由國家財政部制定頒布,具有指令性、強制性和統一性的特點。政府會計規范由國家頒布的《會計法》、《預演算法》和財政部制定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組成。其差異具體表現在:(1)從規范模式上看,美國政府會計規范是准則模式,而我國政府會計規范是制度模式;(2)從規范制定機構看,美國是獨立的民間組織,屬於「社會公認型」,我國是國家政府機構,屬於「法規型」;(3)從規范內容的側重點上看,美國側重於對外財務報告准則規范,我國側重於具體業務規范。通過比較,我國應借鑒美國以准則規范政府會計的作法,從制度模式向准則模式轉變,從側重於具體業務規范向具體業務和對外報告並重的規范轉變,並完善政府會計規范的層次和體系。 中美政府會計基礎比較
會計基礎是會計事項的記賬基準,即收入和支出的確認標准。美國政府會計准則委員會在現行的《政府單位會計與報告准則匯編》中提出的政府單位會計的12項基本原則。在第8項原則中明確指出:「政府單位應當採用權責發生制或修正的權責發生制來確定財務狀況和營運效果。」按照該委員會的解釋,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即收入於取得並可計量時予以確認;政府基金與可支用信託基金採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確認收支,其餘各類業務均採用權責發生制。
我國《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第18條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第17條均明確規定:「會計核算採用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之所以我國長期以來政府會計採用收付實現制,是由政府會計的特點所決定的。採用收付實現制,會計只確認實際收到的現金或付出的現金的交易事項,並計量某一期間的現金收支差額的財務成果,符合一般人的習慣,會計核算程序比較簡便;同時,會計確認數是實際入庫的預算資金;便於安排預算撥款和預算支出的進度,並如實反映預算收支結果。但長期的政府會計實踐表明,政府會計採用收付實現制基礎,存在明顯的缺點或不足。具體表現在:一是所有非現金交易不作為收入、支出即時納入核算,相應的債權與債務也不確認,不能及時完整地反映政府預算管理業績和政府工作效率;二是收付實現制是一種面向過去的確認基礎,並不能提供未來現金流動的信息;三是不能真實地評價和考核政府單位的財務受託責任。正因為如此,收付實現制受到挑戰,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政府會計確認基礎,客觀分析政府會計環境,選擇合適的會計確認基礎是當前預算會計理論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比較中看出,中美政府會計採用不同的會計基礎。其原因是美國政府會計強調交易或事項的實質,而我國政府會計強調與預算保持一致。其實,會計基礎應根據經濟業務的不同性質,採用不同的確認標准。筆者認為,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債務總額的增加,政府需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債務收入支出表等報表,以體現政府如何管理公共債務、發生成本和獲得的收益。因此,逐步有序引進權責發生制是未來政府會計確認基礎的現實選擇。 中美政府會計要素比較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是構成會計報表的基本框架。美國政府會計要素與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的規定有所不同,美國政府機構會計要素為資產、負債、基金余額、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五項;其中資產、負債和基金余額是會計靜態要素,收入和支出是會計動態要素。由於美國政府會計是一種基金會計,其政府會計要素也就是一種基金會計要素,政府基金會計要素為資產、負債、基金余額、收入和支出;權益基金會計要素為資產、負債、基金權益、收入和支出;信貸基金會計要素為資產、負債(因其純屬代管性質,則資產等於負債,不涉及到經營成果的計量)。
我國《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均規定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類。這種會計要素的劃分,既符合國際慣例,又考慮了政府會計的特點,還區別於企業會計。一是政府會計不存在所有者權益。對於資產與負債的差額用什麼要素來確認,曾經有凈資產、基金、基金余額、單位權益等觀點,制度最後確定了凈資產要素,而採用了「定義反映數量、分類反映內容」的方法。二是沒有利潤要素。政府會計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社會效益,不以營利為目的,僅核算收支相抵合的結余,所以沒有利潤要素。
從比較中看出,中美會計要素的劃分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美國政府會計採用基金會計模式,將資產與負債的差額表述為「基金余額」,而我國政府會計採用預算會計模式,則將其差額表述為「凈資產」。雖然「基金余額」和「凈資產」在數量上都是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但在性質上有所區別。基金余額可以表明政府單位擁有或者控制的經濟資源在具體用途上的限制,即是某一特定基金的余額,但凈資產卻不能表明這種限制。「基金余額」是在實行基金制下採用,全部資產和負債均「基金化」。 中美政府會計報告比較
會計報告通常稱為財務報告,是反映政府單位有關財務狀況、收支情況、現金流轉情況、基本業務情況等的一種書面文件,由會計報表、附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編制財務報告是提供會計信息的基本工具。在美國,政府財務報告
按照編制的時間可以分為中期財務報告和年度財務報告。其中,中期財務報告是以內部使用者為服務對象的,一般不向外界披露;年度財務報告則是面向各種各樣的信息使用者,因而它的編制應符合公認會計原則的要求。美國政府會計准則委員會在其《政府會計和財務報告准則匯編》中指出,政府的年度財務報告由簡介部分、財務報表、統計圖表三部分組成,其中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核心。財務報表具體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與基金余額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凈資產變動表等。
我國政府會計財務報告,一般稱為會計報表,《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分別對其會計報表作了具體規定。《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第62條規定:「總預算會計報表有資產負債表、預算執行情況表、財政周轉金收支情況表、財政周轉金投放情況表、預算執行情況說明書及其他附表等。」《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第54條規定:「會計報表是反映行政單位財務會計狀況和預算執行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支出明細表、附表和報表說明書。」從以上看出,我國的政府會計報表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及必要的附表及會計報表附註和收支情況說明書等組成。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看出:(1)美國的年度財務報告層次結構清楚,規范內容詳細,附財務報表外,還包括簡介部分和統計圖表部分,這有助於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年度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我國的年度會計報表屆時按照財政部門和上級單位下達的有關決算規定組織執行,沒有對情況簡介和統計圖表作出要求。但中美財務報告或報表的基本報表中都有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及基金余額變動表。(2)財務報告與財務報表並不是同一概念,建議我國將財務報表改為財務報告,其內容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還可以借鑒美國作法,增加統計圖表的內容,以反映政府單位的財務趨勢和能力。

『玖』 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幾點建議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財政部關於印發《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通知
(財會[2012]22號)

中共中央直屬回機關事務答管理局,鐵道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和《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我部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預字﹝1997﹞288號)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印發給你們,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