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鈾污染事件

鈾污染事件

發布時間: 2021-02-07 23:14:04

❶ 全球已經發生了幾起核泄露事故原因

世界史上最可怕的十大核泄漏事故

1、1979年3月28日,三哩島

三哩島核電廠2號機組部分反應堆堆芯融化導致了美國核電經營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盡管它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通常簡稱「三哩島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河三哩島核電站的一次嚴重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2、帕洛瑪雷核事故

1966 年1月15日上午10時22分,兩架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的飛機———一架B—52轟炸機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機,在西班牙沿海的比利亞里科斯村和帕洛瑪雷斯村的上空進行空中加油訓練,在兩機聯接時,突然在31000英尺的高空相撞。轟炸機發生爆炸解體,200多噸燃燒著的飛機殘片,零亂地散布在空中,其中,有4枚威力巨大的氫彈!所幸的是,原子裂變反應並沒有發生,因而也不會釋放出核能和核爆炸所產生的致命物質。

據統計,僅美國戰略空軍,由於飛行事故而從空中墜落的核彈就有數十枚之多,幸運的是,所有這些核事故都沒有導致核爆炸,不然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3、切爾諾貝利核電廠泄露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8噸多強輻射物質混合著炙熱的石墨殘片和核燃料碎片噴涌而出。據估算,核泄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20年前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數10倍於聯合國作出的官方估計,全球共有20億人口受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27萬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萬人。消除切爾諾貝利後患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政府的巨大財政負擔。

4、圖勒核泄漏事故

一架美國B - 52轟炸機機艙起火,機組人員被迫選擇放棄轟炸機。轟炸機墜毀在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上,,造成飛機裝載的核彈破裂,導致大范圍的放射性污染。

最終,美軍放棄搜尋行動。解密文件中的圖表和注釋顯示,根本無法搜尋墜機事故後碎片分布的整個區域。

5英國溫德斯格爾火災

1957年10月10日,溫德斯格爾工廠由於反應堆心過熱,導致燃料起火。同時,由於檢測溫度的儀器發生堵塞,不能在反應堆心周圍移動以檢測溫度,使事故不斷升級。燃料著火,石墨著火,最後反應堆心起火。就這樣,整個系統完全失去了控制。

在溫德斯格爾事故中,主要的受害者是養牛廠的工人及其管理者。

6、巴西戈亞尼亞銫-137事件

在巴西的大城市戈亞尼亞一家私人放射治療研究所喬遷,將銫-137遠距治療裝置留在原地,未通知主管部門。兩個清潔工進入該建築,將源組件從機器的輻射頭上拆下來帶回家拆卸,造成源盒破裂,產生污染:14人受到過度照射,4人4周內死亡。約112000人接受監測,249人發現受到污染。數百間房屋受到監測,85間發現被污染。整個去污活動產生5000m3放射性廢物,社會影響之大,以致在戈亞尼亞的一個建有廢物處置庫的邊遠鄉村,把象徵放射性的三葉符號做成村旗。

7、俄羅斯聯邦托木斯克事故

1993年4月,托木斯克市附近的西伯利亞化學企業公司的後處理設施對反應堆乏燃料進行後處理時發生事故。雖然這個事故與輻射源的安全無關,但被確定為任意篡改安全規則的典型事例。事故使後處理設備和建築物損壞,導致放射性核素(包括鈈-239)釋出。該設施的一部分場地和綜合體以北周圍鄉村的很大區域,包括格魯吉夫卡村和連接薩木斯和托木斯克的部分幹道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雖然污染程度較低,但建築物和道路去污很費力。

8、俄羅斯核潛艇事故

1985年8月,蘇聯」K-431″號巡航導彈核潛艇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加油時,在船塢內排除故障時誤操作引起反應堆爆炸,造成10餘人死亡, 49人被發現有輻射損傷,環境受到污染,艇體嚴重損壞。

9、日本東海村核事故

1999年9月30日,日本東海村JCO公司的一座鈾轉換廠發生了核臨界事故。這次事故屬於IAEA事故分級表中的第4級,沒有造成工廠外的污染,沒有產生顯著的放射性釋放。臨界事故中有少量的放射性惰性氣體和碘元素從廠房排風中排放出來。在採取措施使臨界反應停止之後,工廠周圍監測點的中子輻照及γ輻射劑量率均恢復到正常數值。

10、美國內華達州絲蘭山脈核試驗

據內華達試驗場的官員們承認,在美國停止地面核試驗轉而進行地下核試驗的20多年中,該試驗場共進行了475次地下核爆炸,其中有62次發生了程度不同的事故。根據美國能源部的事故分類,53次屬於輻射「泄漏或滲漏」,7次屬於「嚴重輻射泄漏」。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1970年12月18日爆炸的代號為「貝恩巴里」的1萬噸級核彈。這顆核彈安置在深900英尺、直徑 86英寸的豎井中,爆炸以後,相當於300萬居里的放射性物質,在24小時內噴射到8000英尺高的大氣層,其放射性塵埃一直飄到北達科他州。

需要特別提一下,日本的福島,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那次的海嘯和地震讓全世界都很震驚,更加震驚的是隨後的福島核電泄漏事故。自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我國一度暫停了新核電項目審批

❷ 核輻射的核電事故

1957 年9 月29 日:前蘇聯烏拉爾山中的秘密核工廠「車里雅賓斯克65 號」一個裝有核廢料的倉庫發生大爆炸,迫使蘇聯當局緊急撤走當地11000 名居民。
1957 年10月7日:英國東北岸的溫德斯凱爾一個核反應堆發生火災,這次事故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污染了英國全境,至少有 39 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國愛荷華州一座實驗室里的核反應堆發生爆炸,當場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蘇聯「車里雅賓斯克 65 號」用於儲存核廢料的「卡拉察湖」乾枯,結果風將許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當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 名居民。
1971年11月9日:美國明尼蘇達州「北方州電力公司」的一座核反應堆的廢水儲存設施發生超庫存事件,結果導致5000 加侖放射性廢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聖保羅的城市飲水系統。
1979 年3月28日:美國三里島核反應堆因為機械故障和人為的失誤而使冷卻水和放射性顆粒外逸,但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1979 年8月7日:美國田納西州濃縮鈾外泄,結果導致1000 人受傷。
1986 年1月6 日:美國俄克拉荷馬一座核電站因錯誤加熱發生爆炸,結果造成一名工人死亡,100 人住院。
1986 年4月26 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大爆炸,其放射性雲團直抵西歐,造成約八千人死於輻射導致的各種疾病。爆炸最終導致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今天的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受到的核污染最嚴重。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蘇聯1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那裡居住著694。5萬人。由於這次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里范圍被劃為隔離區,附近的居民被疏散,莊稼被全部掩埋,周圍7000米內的樹木都逐漸死亡。在日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10公里范圍以內將不能耕作、放牧;10年內100公里范圍內被禁止生產牛奶。切爾諾貝利的核輻射通過風力、雨水等傳播途徑,污染了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等一些堪稱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壤。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塵有70%飄落在白俄羅斯境內。事故發生初期,白俄羅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輻射,6000平方公里土地無法使用,400多個居民點成為無人區,政府不得不關閉了600多所學校、300多個企業以及54個大型農業聯合體。
2011年3月1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當地時間上午11點過後發生氫氣爆炸。福島縣政府13日發布消息稱,新確認有19名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3公里撤離的人員遭到核輻射,已確認遭核輻射的人數由此上升至22人。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核物質已經飄至東京,東京地區的放射線量已經超過了往常的20倍,而且繼續處於上升的趨勢。
2011年3月15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神福島第二核電站發生爆炸,1至4號機組在地震發生後全部自動關閉,3號機組立即進入「冷溫停止」狀態。截至15日,1、2及4號機組全部實現「冷溫停止」的穩定狀態,脫離緊急狀態。

❸ 濃縮鈾泄漏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屬於環境風險評價重點嗎

A、合理用核來能,防止核泄漏,不會對環自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故A錯誤;B、太陽能能夠源源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得,可重復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確;C、手機是利用電磁波接收信號的,故C錯誤;D、電視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發射信號的,故D錯誤.故選B.(火星人)5357

❹ 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核電事故 分別是什麼事故 什麼事件發生的

一、切爾諾貝爾核電事故

曾經世界上最安全的核電站,在1986年4月26日發生泄漏,切爾諾貝爾4號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當中,發生失火,引起爆炸,核電產生的放射物,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的一百倍。8噸多的輻射物質泄漏,塵埃隨風漂浮,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帶來了極大的污染。

很多良田受到了污染,因為核電站泄漏帶來的後遺症,致使烏克蘭250萬人身患各種疾病。其中有47.3萬名的兒童。這場災難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至少是100年,輻射物質將持續10萬年。核電站的泄漏給千前蘇聯帶來的損失高達100億美元。

二、三英里島核事故

這是美國最為嚴重的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凌晨,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東南的三英里核電站的2號反應堆,發生一次放射物質泄漏事件,導致周圍80公里受到核污染。事故原因,起因一台水泵跳閘導致蒸汽發生器二次側給水中斷。

三、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

2011年4月3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建築殼出現裂縫,是造成大量放射物質泄漏的主要原因。當時的事故處理人員,用水泥將這條20厘米的裂縫封死後,放射污染物質,還是泄漏而出。原因是水泥被源源不斷的污水給沖走了。裂縫當中排出的污水,是安全標準的四倍,開始的時候核電的工作人員還希望用類似的膠水的物質,把裂縫的地方粘起來。可是封存失敗,致使7噸放射廢水泄漏,有兩名員工受到核電污水的噴淋。

事故發生後,東電表示會對此次核泄漏事件全部負責。其實早在1978年福島核電就發生一樣的安全事故,但是到2007年才公之於眾。事故發生後,處於核電周圍的20公里人員全部撤離,很多放射物質流入太平洋,導致某些魚類變異,身上留有放射物質。

(4)鈾污染事件擴展閱讀:

核輻射對人的影響:

核泄漏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γ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

人暴露在核輻射的環境下,幾個小時內就會出現惡心嘔吐,然後出現腹瀉頭疼等發燒的症狀。也有可能出現無症狀期,但是過幾周後就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在輻射量越大的情況下,這些症狀可能出現的更早,一半健康的成年人是無法承受4戈雷的輻射劑量。人在放射治療時使用的輻射量大概是1-7戈雷。但是高度可控制的,而且是作用在一塊很小的區域當中。

輻射最危險的是致癌,射線導致細胞不會變成新的細胞,只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癌細胞。有些輻射也並不是產生癌變,但是會更改基因,導致遺傳下一代,造成新生嬰兒的急性或者得嚴重的先天性疾病。

❺ 告訴我一些核電站核污染事件~

據核能專家說,1986年4月26日原蘇聯(現烏克蘭共和國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發生嚴重事故,釋放出相當數量的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隨雲一起飄向北歐,一些國家的環境放射性測量結果發現有意外增加,從而引起世界的普遍關注。由於這起事故最初是保密的,因此對這起事故的後果說法相當混亂,尤其是對這起事故的放射性後果存在許多誤解和擔憂。

從1986年到1996年,國際上召開了不少會議,評估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後果。最具權威性的是1996年4月在維也納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國際切爾諾貝利事故10年大會」。大會報告認為,這起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照射,另外2人死於爆炸。其長期的健康效應,根據10年的觀察,除兒童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外,迄今尚未觀察到可歸因於這起事故的其他任何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增加和由該事故引起的遺傳效應。

關於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環境後果,大會報告的結論是,這起事故後的頭幾個星期內,核電站廠址周圍10公里內的針葉樹和某些小哺乳動物,曾接受到致死的輻射劑量。到1986年秋天,輻射劑量率已降到最初的1%。1989年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開始恢復。沒有觀察到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或持久的影響。

去年5月,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在維也納開會,評價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14年來的輻射後果。這次會議專門討論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後果,通過了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主席給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信,澄清有關事實。

那麼引起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具體技術原因是什麼呢?核能專家認為,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該核電站所採用的核反應堆(原蘇聯設計的石墨慢化、輕水冷卻、堆內沸騰反應堆,被稱為RBMK型反應堆)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運行人員執行的實驗程序考慮不周和違反操作規程也是導致這次事故的原因。但追溯其根本原因應歸於原蘇聯核電站主管部門安全意識淡漠,因為這種堆型的上述設計缺陷早已為人所知,但未引起重視。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在核電發展歷史上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故,盡管它的發生有其特殊的原因,但它給核電蒙上的陰影,至今還沒有消除。對這起事故的後果進行實事求是的估價,對產生事故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從中吸取教訓,核電將會得到更加穩步的發展。事實上,從1986年以來,國際上加強了核安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各國進一步完善核安全法規和標准,改進核電站的設備和系統,完善運行規程和各種運行文件,重視人員培訓,加強安全教育,核電站的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各國加強了核安全監管部門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強化核安全監督,核電的安全性和良好運行記錄必將為更多的人們所了解。

❻ 全球著名的核泄漏事件有哪些

切爾諾貝利核電廠泄露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8噸多強輻射物質混合著炙熱的石墨殘片和核燃料碎片噴涌而出。據估算,核泄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 子 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英國《泰晤士報》援引當時消防隊員的話說,十多分鍾後,他們接到警報,並立刻趕往現場,卻沒有穿上任何防輻射的制服。作為第一批抵達現場的消防隊員維克托·比爾昆回憶說,趕到核反應堆附近時,他們看到的只有火光。「反應堆的頂部已經被炸翻,裡面的瀝青、混凝土以及石墨都被炸了出來,」比爾昆說,「石墨落到哪個地方,它就把那裡燒成火海。」 比爾昆說,由於在場人員的全力撲救,事態才沒有波及附近的其他3組核反應堆。不過,他們卻付出慘重代價。比爾昆說,到達現場後不久,他就感到伽馬射線帶來的強烈反應:每30秒一次的間歇性嘔吐、眩暈無力直至不能站立。僅在事發當年,就有至少6名消防隊員死於急性放射性疾病。 數十萬當地居民被緊急疏散,人們以為很快就可以回到這世世代代居住的故鄉,豈料,這一走就是20年,甚至是永遠。 黑色創傷死亡人數可能達9.3萬 核泄漏過程持續了10天,核反應堆泄漏出的大量鍶、銫、鈈等放射性物質散到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以及其他歐洲國家。事故發生20天後,核反應堆中心的溫度仍然高達攝氏270度。 6個月後,28人因為受到核輻射死去。20年來,死亡的人數和其他受害者人數,一直沒有統一說法。聯合國去年9月發表的報告說,截至2005年,「直接」因核輻射死亡的人數將近50人。報告還 預計,大約還有9000人「可能」死於與放射有關的疾病。但這一數據遭到多個組織的強烈質疑。「綠色和平」組織本月18日說,20年前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數10倍於聯合國作出的官方估計,全球共有20億人口受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27萬人因此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萬人。 美聯社則援引有關專家的話說,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大約有4000到5000名孩子在事故發生後被檢查出甲狀腺癌。而事故發生前,患這種癌症的孩子相當罕見。至於因核泄漏事故致傷致殘的受害者,數字更是無法統計。「沒有人知道還有多少人將因為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影響而死去,」「綠色和平」組織原子能專家說。 黑色現場「死亡之城」30公里寬 自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離核電站30公里以內的地區被辟為隔離區,很多人稱這一區域為「死亡區」。20年了,這里仍被嚴格限制進入,欲進入隔離區的人必須具備合法手續和有效證件。所有從隔離區出來的人,還必須在專門儀器上接受檢查。 往前看去,路的兩旁樹木瘋長得很高很茂盛。穿過白樺樹、白楊樹和松樹構成的樹林,可以看到一棟棟單門獨戶的樓房,所有的窗戶都沒有玻璃、牆上密布鬱郁蔥蔥的爬山虎。一路下去,這個曾被人類占據的地方,又變成了野生自然的天地。 進入隔離區,死氣沉沉的感覺越發強烈。豎著大煙囪的核反應堆像停泊在船塢的笨重汽船,毫無生機;市政大院游泳池上時鍾的指針已凍結了20年,這里的時間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凝固了;廢墟上時不時能看到生銹的鐵牌,上面「為了下一代保護環境」的字樣還清晰可見。諷刺的是,如今的隔離區根本看不到未來和希望。 到了夜晚,所有的房屋都黑漆漆的,夜風吹過無窗無門空洞洞的房屋,發出嗚嗚的哀號,街道上多年沒有出現過人影,只是偶爾會有野狼或者野狗嗖地穿過。這里早已成為一座「死亡之城」,只有每晚仍會忠實站崗的街燈帶來一點溫暖,昏黃的燈光靜謐的街道,訴說著幽幽的故事。 黑色記憶丈夫被特製鉛棺安葬 三更半夜,一陣電話鈴聲把睡夢中的柳德米拉·沙什諾克吵醒。電話那頭的人要柳德米拉立刻趕去急症室,她的丈夫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受傷。接到緊急電話後,柳德米拉起初並不十分驚慌,她想應該不會太嚴重。她的丈夫弗拉基米爾·沙什諾克已跟她說過好多次,他的技術工作並不危險。 當柳德米拉終於趕到醫院,她被眼前看到的景象嚇住了。「那完全不是我的丈夫,是個腫脹的膿包,」柳德米拉說,她看見弗拉基米爾被連接到一個呼吸機器上。身為護士的柳德米拉心裡很清楚,丈夫的病已沒有希望了。柳德米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我對他說,『都結束了』。」 核泄漏事故發生5小時後,弗拉基米爾死亡。兩天後,弗拉基米爾被埋在切爾諾貝利附近的一處公墓。一年之後,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難的核電站工作人員和消防員被轉移在莫斯科一處公墓內,安葬他們用的是特製的鉛棺材。 直至今日,她還是不能完全從失去丈夫的陰影中走出。柳德米拉總是回想起當初住在普里皮亞季的時候,普里皮亞季是專為核電站工作人員建起的一個小集鎮。她記得當時總是能看到一句題詞:「讓原子成為工人,而不是軍人。」 「我從來沒想到,原子會殺死我的丈夫,」柳德米拉這樣說。 黑色未來完全消除影響需800年 切爾諾貝利最後一個反應堆已於2000年12月15日正式關閉。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的影響最少需要800年! 烏克蘭共有250萬人因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而身患各種疾病,迄今已在核泄漏事故的善後事務上花費了150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還將耗資1700億美元。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塵有70%飄落在白俄羅斯境內,200萬白俄羅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污染區,直接經濟損失在2350億美元以上。 前蘇聯政府用於清理核污染等方面的預算開支高達230億盧布,至今,超過150萬俄羅斯人還住在受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還在吃受反射性污染的食物。 據不完全統計,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總計達900萬人。消除切爾諾貝利後患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政府的巨大財政負擔。 4、圖勒核泄漏事故 一架美國B - 52轟炸機機艙起火,機組人員被迫選擇放棄轟炸機。轟炸機墜毀在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上,,造成飛機裝載的核彈破裂,導致大范圍的放射性污染。 英國廣播公司(BBC)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美軍40年前遺失在格陵蘭島的一枚核彈迄今仍在附近海域。BBC得到一盤美國政府解密錄像,解開核彈丟失始末之謎。 美國空軍1968年1月21日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丟失這枚核彈。飛行員約翰·豪格和喬·達馬里奧40年後接受BBC采訪時說,他們當天駕駛一架B—52型轟炸機從圖勒空軍基地出發,機上載有4枚核彈。轟炸機起飛後不久墜毀於圖勒空軍基地數公里以外的冰層上。圖勒空軍基地位於格陵蘭島北部,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基地雷達系統可偵測到飛越北極的導彈,對美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美國國防部當時認為,蘇聯若對美國實施核打擊,必先襲擊圖勒空軍基地。因此,美軍自1960年起部署攜帶核彈的B—52型轟炸機在基地上空待命,一旦基地遭毀,立即直飛莫斯科發動攻擊。但丹麥當時對美軍攜核武器穿越丹麥領空一事並不知情。 事發後,軍方人員、丹麥工人和當地居民立即前往現場救援。經過長達數月的大范圍搜索,最終找到數千塊核彈碎片,並收集多達5億加侖(23億升)冰,其中一部分含放射性碎片。美國國防部堅稱,所有4枚核彈都已被「摧毀」。從技術角度看,這一結論的確正確,因為核彈都已不完整。但BBC援引《信息自由法》得到的一份美國政府解密文件顯示,調查人員在事故發生後數周內把找尋到的碎片拼在一起,發現只有3枚核彈。丟失核彈編號為78252。 1968年4月,美軍派遣一艘潛艇前往事發地附近搜尋丟失的核彈,卻有意對丹麥政府隱瞞實情。美國政府當年7月一份文件寫道:「這次行動包括搜尋丟失武器一事屬機密級別,嚴禁泄露他國。」 由於技術限制,加之冬季臨近導致冰面凍結,搜尋行動困難重重。美國政府一份文件闡述了遺失核彈可能引起的威脅和恐慌。文件中寫道,除含有鈾和鈈外,核彈部分結構也高度敏感。因為根據內部設計、形狀和含鈾量可以得到核彈頭設計的機密。 最終,美軍放棄搜尋行動。解密文件中的圖表和注釋顯示,根本無法搜尋墜機事故後碎片分布的整個區域。美國洛斯阿拉莫斯核實驗室前核武器設計專家威廉姆·錢伯斯向BBC記者解釋了作出放棄核彈決定的原因。他說:「沒能找到全部核彈,可稱之為失敗,我們感到失望。但如果連我們都不行,其他人就更難找到這些機密部件。」錢伯斯認為,沒有人能秘密得到這些部件。此外,放射性物質將在巨大水體中溶解,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美國國防部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

求採納

❼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核事故」

1. 切爾諾貝利,前蘇聯(現屬烏克蘭)

1986年4月26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7級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廣泛認為是核能利用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它是唯一被國際原子能機構劃為「特大事故」的核事故。

在一次常規測試中,為了保證不中斷反應堆的電力,電廠的安全系統被全部關閉。為了在低功率下進行測試,反應堆功率應下降到正常狀態下的25%,但由於功率下降過快,實際輸出減至小於1%,因此,只好將輸出功率再緩慢增加至25%。但僅僅在操作員開始測試了幾秒鍾後,功率開始急速增長,而此時的緊急關閉系統已經失靈。一場完全熔毀災難就這樣發生了。

反應堆的燃料元件破裂,引發大爆炸。在達到華氏3600度(1982攝氏度)的高溫後,燃料棒熔毀。覆蓋反應堆的石墨外殼開始起火,火勢蔓延了一個星期之久,將大量的輻射物帶到周圍的環境中。

災難發生後,大概有20萬人永遠離開了自己的家園遷向別處。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05年發布的報告稱,這場事故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是56人。其中 47人是核電廠工人,9名是死於甲狀腺癌的兒童。報告中指出,估計有多達4000人死於這場事故造成的長期疾病。由於前蘇聯政府為這場災難造成的損害做了大量掩蓋工作,這些數字目前還充滿爭議。而世界衛生組織的報道稱,與切爾諾貝利事件相關的實際死亡人數約為9000。

2. 克什特姆,前蘇聯(現屬俄羅斯)

1957年9月29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6級

第二嚴重的核事故也發生在前蘇聯,具體地點是鄰近克什特姆的瑪雅科(俄語:Маяк)核電站。國際原子能機構將這次事故定為6級,即「重大事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蘇聯科學家們盡全力追趕並想要超越美國技術,這正是瑪雅科核電站的建造背景。但以蘇聯當時的核知識水平來說,他們並不能確認在建造過程中的一些決策是否安全。後來的事件表明,很多決定都對電廠造成嚴重危害。

在1953年儲存核廢料的工廠建成之前,電廠的操作員只是簡單地把核廢料傾倒在附近的一條河中。廢料貯存廠開始溫度過高之後,冷卻系統被緊急添加,但其建造卻十分粗陋。

1957年9月,裝有70噸放射性廢物的貯存罐冷卻系統失靈,溫度開始急劇升高。這導致了一場非核物質爆炸,而這場爆炸並沒有造成直接人員傷亡。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發現,在周圍環境中存在嚴重的放射性物質泄漏。輻射雲向東北部擴散了數百英里。

前蘇聯政府對這一事故公開的信息極少。但是,在有關當地人民皮膚脫落的報道出現之後,政府被迫將1萬人撤離影響區域。估計這次輻射直接造成200人因癌症死亡。

3. 溫思喬火災,英國

1957年10月10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5級

早在溫思喬火災發生的很多年前,英國就已經擁有了成功利用核能的經驗。當天,操作員注意到本該降溫的反應堆卻一直在升溫。一開始,他們認為可能是設備故障,於是兩名電廠工人被派去檢查反應堆。但當兩名工人到達後,卻發現反應堆已經被大火吞沒了。

開始,由於考慮到過高的溫度會將水立即分解,造成氫氣爆炸,他們並沒有用水來救火。但是其他的滅火方法並沒有奏效,他們只好打開了水管。水成功地將火撲滅,而且並沒有引起爆炸。

據估計,有200人由於溫思喬火災得了癌症,其中半數是致命性的。由於英國政府試圖掩蓋這一火災的嚴重性,確切的死亡人數不得而知。時任英國首相的哈羅德·麥克米倫擔心這次事故會使英國政府蒙羞,並且減弱民眾對核能利用工程的支持。難以統計確切死亡人數的另一個原因是:溫思喬的輻射波及太廣,橫跨北歐數百英里。

4. 三里島,美國

1979年3月28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5級

這是美國最為嚴重的核事故,發生在鄰近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的三里島核電站。

事故的開始僅僅是由於管道裝置損壞。給反應堆降壓的閥門在打開後發生故障,無法關閉,導致用於冷卻水流出,堆芯溫度開始升高。在核心監視情況的機器又給出了錯誤的信息,電廠操作員作出了錯誤的操作——他把本能夠制止事故發生的緊急冷卻水關掉了。堆芯溫度開始迅速升高到華氏4300度(2371攝氏度)。在水位即將下降到燃料棒處時,電廠設計人員及時趕到,指揮操作員向反應堆中注水,才穩住了情況。

核管理委員會在事故後追蹤調查,無人因受三里島事故影響死亡,但在30年間有一例可能由於輻射造成的癌症死亡。在核電廠外僅發現有一人身體受到某種輻射。

三里島事件嚴重影響了公眾對核能利用的態度。在此次事件過後的30年間,沒有一所核電站被批准建廠。

5. 東海村,日本

1999年9月30日

國際核事件分級 4級

十幾年前,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核事故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難。

操作員的違規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操作員直接將高富集度(18.8%,相當於16公斤鈾)的鈾溶液傾倒在了沉澱槽中,而他使用的沉澱槽(限定量2.4公斤)並不能處理如此高富集度的鈾。這一做法直接引起了裂變反應。

由於受到強烈輻射,3名事故當事人被緊急搶救。其中1人在事故後第82天死亡,1人在事故後第210天死亡,另1人因自身恢復較好,在事故後第3個月後出院。

據世界核協會稱,近100名工人和附近居民由於受到輻射住院,在電廠附近1000英尺居住的161人被撤離。
資料:http://group.mtime.com/17128/discussion/1385891/

❽ 如圖回答。除核泄露,核輻射的事故外,人類歷史上還發生了哪些類似的事件

  1. 芥子氣:二戰期間日本侵華建立731部隊,研究並使用生化武器,開展細菌戰,所遺留的『芥子氣』是其之一。三十年後埋在黑龍江的芥子氣被當地農民挖出,造成幾人中毒死亡,幾十人受到感染。

  2. 貧鈾彈:貧鈾彈是指使用含98%濃度的鈾與鋁和鈦合成的高密度、高韌性合金製作彈芯的炮彈和炸彈,貧鈾彈爆炸時,能產生6000度的高溫,化學反應,穿透力極強,性能好於鎢合金彈芯。

    1943年8月,美國曼哈頓計劃的研究小組曾經給五角大樓寫過一個報告裡面提及了」使用貧鈾彈及鈾238廢料製成的彈葯,沾染敵方土地,削弱敵方的戰爭潛能。

    造成危害最大的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大量使用了貧鈾彈,美國發射的貧鈾彈使大量貧鈾散落在波斯灣地區,造成該地區的嚴重鈾污染。海灣戰爭後,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戰地,輻射強度驟然增大,無端患病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患者急劇增多。

  3. 白磷彈:在08~09年度,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戰爭中,以軍在加沙地帶的市區大量使用白磷彈,公然挑釁國際公約,造成了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大量平民傷亡。

  4. 死手系統:核大國建有的自動化核反擊體系,也叫核捆綁。即在首腦指揮機關被消滅的情況下,仍可自動打擊預先設好的打擊目標。也就是說,一旦國家的最高首長機關和指揮體系被核突擊消滅或癱瘓的話,「死手系統」將自動發出核密碼及核打擊指令。

❾ 關於鈾元素對環境的污染的問題

一、環境污染物按性質可分為化學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1、 化學污染物包括:

(1)、燃料的污染;(2)、烹調油煙的污染 ;(3)、吸煙煙霧的污染 ;(4)、建築材料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石棉的污染、塗料、填充料及溶劑所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污染);(5)、裝飾材料的污染 ;(6)、家用化學品的污染; (7)、VOC的污染 ;(8)、室外污染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 (9)、其它污染物的影響 ;(10)、臭氧的污染。

2、 物理污染有:

(1)、雜訊的污染 ;(2)、電磁波的污染;(3)、噪光的污染 。

3、生物污染有:

(1)、塵蟎的污染;(2)、寵物的污染。

二、各種污染物與人體的健康:

1、甲醛的污染:

甲醛無色易溶,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是制備酚醛樹酯、脲醛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建築人造板、膠粘劑的重要化工原料。居室中的甲醛主要是由建築人造板或膠粘劑中揮發出的,當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會刺激眼睛引起流淚;濃度再高時,將引起咽喉不適、惡心、嘔吐、咳嗽和肺氣腫;當空氣中甲醛含量達到30毫克/立方米時,便能致人死亡。人們長期低劑量吸入,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還會使婦女月經紊亂,影響生育並引起新生兒體質下降和染色體異常,甚至可誘發鼻咽癌。1987年美國環保局已將它列入可致癌的有機物之一。

2、揮發性有機物

主要包括鹵化物溶劑、芳香烴化合物等。其中苯、二甲苯、芳香烴化合物已被現代醫學確認為對人體有害,並能導致癌的物質。它們廣泛存在於建築塗料、地面覆蓋材料、牆面裝飾材料、空調管道襯套材料及膠粘劑中,在施工過程中大量揮發,在使用過程中,緩慢釋放,是室內揮發性有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些物質品種、類別很多,對人體的危害隨品種、接觸濃度而異。

3、重金屬鉛等:

鉛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廣,土壤中含鉛0.17---108ppm,工業污染區如近煤燃燒地可達534---1240 ppm,許多建材中都含有鉛。此外,鉛鹽及鎘、鉻氧化物、鉛黃、鉛白、紅丹等是顏料、油漆、塗料的主要成份。在房屋拆修或油漆烤鏟過程中,有大量含鉛粉塵逸散。鉛的毒性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等均有明顯影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可通過胎盤、乳汁影響後代,嬰幼兒由於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對鉛的毒性更敏感。如美國波士頓對某幼兒園進行追蹤調查結果表明,3歲兒童若血中鉛濃度超過30微克/毫升,到7歲時將會呈現明顯的智力及行為缺陷。據英國某室內衛生調查組織的調查發現,住宅內塵埃平均含鉛量可達1300 ppm,比公園土壤高出一倍。這對經常在室內地上活動的幼童威脅很大。由於鉛的毒性,因此國外一些國家的綠色建材中標明不得含有鉛及其化合物。

4、氡氣:

氡氣是土壤及岩石中的鈾、鐳、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是一種無色、無味、具有放射性的氣體。某些含鈾系元素高的建築材料,如磚、花崗岩、混凝土會散發出氡氣。如湖南某一種石煤,含鐳0.1---10.7×10-8居里/升,超過國家標准5--9倍。氡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看不到、摸不著的氣體,它會不知不覺的從房屋的地基、土壤、牆壁和天花板中溢出,並在室內積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等國際學術團體一致公認,長期在氡濃度高的環境中生活,會導致肺癌發病率增加,以及其它病症的產生。據科學家統計,在英國每年約有1.4萬人死於氡氣導致的肺癌,其死亡率在各種危害因素中僅次於車禍,占第二位;在瑞典,每年約有1100人死於因氡氣導致的肺癌,占瑞典肺癌死亡人數的30%。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氡氣列為使人致癌的19種物質之一。

5、雜訊:

雜訊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工業機械、城市建築、家用電器等。強的雜訊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使工作效率降低。雜訊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雜訊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醫學專家經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接觸雜訊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在平均70dB的雜訊中長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它心肌梗塞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噪音會使發病率更高。雜訊還可以引起如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精神障礙、內分泌紊亂甚至事故率升高。雜訊對兒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雜訊對視力也有損害。人們只知道雜訊影響聽力,其實雜訊還影響視力。試驗表明,當雜訊強度達到95 dB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雜訊達到115 dB,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

6、噪光:

所謂噪光是指對人體心理和生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及危害的光線,噪光污染主要指白光污染和人工白晝。噪光污染可引起人的失眠,造成神精衰弱,工作效率降低。

7、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人們既看不見也聽不著,但確實存在。打開收音機能聽到聲音,打開電視機能看見圖像,就是因為空中有電磁波存在。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大功率高頻電磁場和微波在廣播、醫學、國防、工業以及家用電器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也給生活環境造成了電磁輻射污染。電磁波具有一定的生物效應,長期接觸使肌體組織溫度上升,繼而引起蛋白質性變、酶活性改變,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脫離電磁波的作用後幾小時,症狀就會消失。但是長期受低強度的電磁輻射,中樞神經系統會受到影響,產生許多不良生理反應,如頭暈、嗜睡、無力、記憶力減退等。還可能對心血管系統造成有害影響。

8、顆粒物:

「本世紀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加速推進了文明發展的進程。與此同時,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南北差距擴大等日益突出,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嚴重地阻礙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繼而威脅著全人類的未來生存和發展。」
由聯合國列出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十大環境問題包括:(一)全球氣候變暖;(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三)生物多樣性減少;(四)酸 雨蔓延;(五)森林銳減;(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氣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❿ 歷史上的幾次核泄漏事件是什麼

史上十大核泄漏事件
1957年10月10日溫斯克爾大火

位於坎伯蘭郡附近的一個英國核反應堆石墨堆芯起火,導致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外泄,釀成核災難。此次核災難是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前最為嚴重的反應堆事故。

1966年1月17日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進行加油時,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飛機發生相撞。撞擊之後,加油機徹底毀壞,B-52轟炸機慘遭解體,所攜帶的4枚氫彈「逃離」破裂的機身。其中兩枚氫彈撞地時發生爆炸,致使490英畝(約合2平方公里)的區域被放射性鈈污染。

1968年1月21日圖勒核事故

由於艙內起火,美國一架B-52轟炸機的機組人員被迫作出棄機決定。B-52轟炸機最後撞上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導致所攜帶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擴散。

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納貝利核實驗過程中,美國內華達州加卡平地地下一萬噸級當量核裝置發生爆炸,實驗之後,封閉表面軸的插栓失靈,導致放射性殘骸泄漏到空氣中。現場6名工作人員受到核輻射。

1979年3月28日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

三英里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但此次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潛艇事故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原海參崴)補充燃料過程中,E-2級K-431核潛艇發生爆炸,放射性氣雲進入空中。共有10名水兵在這起核事故中喪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損傷。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災難。1986年4月26日早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更多爆炸隨即發生並引發大火,致使放射性塵降物進入空氣中。據悉,此次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塵降物數量是在廣島投擲的原子彈所釋放的400倍;27萬人因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萬人;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研究成果上的報告說,全球共有20億人口受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專家稱消除切爾諾貝利核泄事故漏後遺症需800年。

1987年9月13日戈亞尼亞核事故

在巴西的戈亞尼亞,一名垃圾場工人撬開了一個廢棄的放療機,並拆掉了一小塊高放射性的氯化銫,災難就此降臨到這座城市,當時共有超過240人受到核輻射。由於被放射性材料的亮綠色蒙騙,孩子們用手接觸並塗抹在皮膚上,導致幾個街區污染,最後不得不拆除。

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這起發生在西伯利亞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由硝酸清洗容器時發生爆炸導致的。爆炸致使托木斯克-7的回收處理設施釋放出一個放射性氣體雲。由於事故使處理設備和建築物損壞,放射性核素(包括鈈-239)釋出,格魯吉夫卡村和連接薩木斯與托木斯克的部分幹道受到放射性污染。盡管污染程度較低,但給建築物和道路去污很費力。

1999年9月30日東海村核事故

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設施的核事故是當時日本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難。本次事故導致兩名JCO公司的員工身亡,數百人受到核輻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