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案
⑴ 防止土壤污染的具體措施
1.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強對工業「三廢」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專.
2.針對土壤污染物的種類,種屬植有較強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質的含量.
3.通過生物降解凈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農葯、重金屬等).
4.施加抑制劑改變污染物質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減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鎘、汞、銅、鋅等形成氫氧化物沉澱.
5.還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改變耕作制度、換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⑵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必須堅持預防為主源,防治結合的原則
1
不過量使用化肥、農葯
2不用污水灌溉農田
3不用或少用不易降解的農用地膜
4不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5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防治的根本方法是挖去受污染的土層,換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日本的水俁事件就是採取這種措施的)
⑶ 防止土壤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污染的預防措施
(1)對糞便、垃圾和生活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2)加強對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3)合理使用農葯和化肥,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禁止使用殘留時間長的農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機氯農葯;
(4)積極慎重地推廣污水灌溉,對灌溉農田的污水,進行嚴格的監測和控制。
(5)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加強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認識土壤污染的嚴重危害,樹立保護土壤的觀念。
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採取生物措施改良污染土壤。積極推廣使用農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劑,以減少農葯殘留量。嚴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種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纖維作物等。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學方法。對於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學改良劑可使重金屬轉為難溶性物質,減少植物對它們的吸收。要防止這種方法造成新的土壤污染。
(3)增施有機肥料。增施有機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特別是土壤膠體性質,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4)改變輪作制度。改變耕作制度會引起土壤條件的變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5) 換土和翻土。對於輕度污染的土壤,採取深翻土或換無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對於污染嚴重斑塊狀的土壤,可採取鏟除表土或換客土的方法。
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防止新的土壤污染;對已污染的土壤,要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改良土壤,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
⑷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生物修復方法。土壤污染物質可以通過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凈化。專蚯蚓是一種能提高屬土壤自凈能力的動物,利用它還能處理城市垃圾和工業廢棄物以及農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因此,蚯蚓被人們譽為"生態學的大力士"和"凈化器"等。積極推廣使用農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劑,以減少農葯殘留量。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嚴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種某些非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林木、纖維作物等,也可種植一些非食用的吸收重金屬能力強的植物,如羊齒類鐵角蕨屬植物對土壤重金屬有較強的吸收聚集能力,對鎘的吸收率可達到10%,連續種植多年則能有效降低土壤含鎘量。
⑸ 土壤污染如何防治
人類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物等污染物進入土壤,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土壤質量惡化,造成土壤污染,危害農作物的生長,使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影響人體健康。
大量使用農葯、化肥或施用不當,可使土壤受到污染。牲畜的排泄物和生物殘體中的寄生蟲、病原菌和病毒,都可污染土壤。
污水通過土壤時可起過濾作用,顆粒較大的雜質會被過濾掉,一些雜質可被細小土粒吸附,起著凈化作用。當污水數量太多而來不及凈化時,使土壤受到污染,因此,要從源頭上禁止未經處理的污水灌溉農田,防止土質惡化。採取排水方法,可降低溶解度較大的污染物。採取深翻土地的方法,對穩定而難分解的污染物,可降低其在耕作層的深度。
⑹ 怎樣的方法防治土壤污染
納米礦石吸附污染物,讓重金屬永埋地下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周東美博士介紹,土壤污染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受影響更嚴重,研究起步也比較早,而我國直到1996年才正式出台土壤質量標准(土壤是否污染,需參照這個標准)。不過,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以陳懷滿研究員為首的科學家就開始關注到這一問題,調查了重金屬在不同土壤中的背景值、安全容量之後,嘗試著對污染物進行固定、遷移、轉化等土壤修復研究。「一開始,我們將石灰、鋼渣等顆粒粉塵放進污染的土壤,利用礦物質可吸附的特性對某些重金屬進行『固定』,使其性狀穩定,永埋地下,不易溶解於水,也不易被植物吸收,其危害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周東美研究員說,後來隨著材料科學以及納米技術的發展,將固定重金屬的載體擴展到蒙脫石、凹凸棒石、活性炭等,考慮到納米材料的高活性,將具有吸附特性的礦物顆粒粉碎到納米級(1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相當於頭發絲的十萬分之一,載體顆粒變細,在土壤中固定重金屬的性能更好。
尋找「超級植物」,讓重金屬吸收轉移
同樣是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種植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就會造成污染,但如果種植棉花的話,就不存在污染的問題。基於這一點,專家研究出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另一種方法———尋找「超級植物」對土壤中的重金屬進行吸收轉移。何謂超級植物?據周東美研究員介紹,不同的植物對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屬吸收的量都是不同的,比如說,同是重金屬銅,普通的植物吸收量只有10-20ppm(毫克/千克),但有的植物吸收量可達1000ppm,那麼,這種高吸收能力的植物就叫「超積累植物」,俗稱「超級植物」。為了尋找「超級植物」,各大科研院所的專家都在努力,繼中科院陳同斌研究員發現超積累植物蜈蚣草(其對砷吸附量高達22630ppm,超過普通的植物上千倍。)後,南京土壤所的專家通過溶液培養和土培實驗,又發現了遏藍菜(Thlaspicaerulescens)和一種蕨類植物C.presl對鋅有較強的吸收,同時研究出如何提高鉛在不結球白菜地上部積累的誘導技術。「將『超級植物』種植在相應的重金屬污染區,如:銅鋅礦的周邊,就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周東美說。
專家「以毒攻毒」,讓細菌「喝」農葯
除重金屬外,土壤中還存在很多有機污染物,如:有機磷農葯的殘留物、致癌物多環芳烴等。周東美研究員說,對付這些污染物,必須採取「以毒攻毒」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讓它們去破壞有機物的分子結構,經過降解以後,這些有機物本來的危害性也就失去了。據周東美研究員介紹,用細菌、真菌降解有機物污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不同的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特性是不同的,必須做大量的微生物培養和降解試驗,然後從眾多的微生物中挑選出最適合某一種有機物降解的菌種。經過大量的試驗研究,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專家發現一種名為「假單胞菌」的微生物,它對有毒農葯阿特拉津具有較高的降解能力。除此以外,專家還發現土壤中的小動物———蚯蚓也是修復污染土壤的能手,在分解酶和催化劑等作用下,可以讓蚯蚓在鬆土的同時,加速污染物的分解。周東美研究員表示,有了這些發現後,人們就可以將微生物降解與納米技術固定等多種手段結合起來,對土壤進行綜合修復,最終把土壤污染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⑺ 治理土壤污染可以採取哪些方法
治理土壤污染一般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大面積的治理更困難。常用的措施:把污染物質濃度高的上層翻至下層,而把濃度低的下層翻至上層,以此稀釋耕層中污染物質的濃度。如果耕層以下土層中污染物質濃度高,則此法無效。此外,土層淺薄,翻耕法也無效。再者,為使翻上來的心土熟化,還必須考慮施用土壤改良劑和增加施肥量。
施用客土系指在現有的污染土上覆上一層未污染土壤。換土系指將受污染的耕層挖除至適當深度後再填入未污染土壤。覆蓋客土使耕地地面增高,因此在稻田的情況下會使水漿管理產生困難,所以客土量是受限制的,客土效果常常是不大的。目前,採取換土的辦法居多。無論客土、換土或深翻,對小面積污染嚴重的土壤均可採用。但對換下來的土壤一定要妥善處理,客土的厚度一般為10~25厘米。將污染的土壤深翻到下層也可以。這些工程都很大,一般的人力手工操作難以辦到。故對大面積的換土與深翻,適用於機械操作。
了解有害金屬元素的特性及其在土壤中的活動,對於研究某些能使作物減少吸收該元素的方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在自然條件下重金屬的自然背景值保持著極為緩慢的動平衡而很少發生變化。與此相反,在耕種條件下人為活動使土壤環境發生變化,從而也使土壤中重金屬的活動發生變化。這就是說,在自然土壤中這些物質的變化是在很長的時間里完成的,而在耕種土壤中這些變化是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的,這些變化對制定減少有毒物質吸收的措施則是很重要的。從這一觀點出發,改良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的根本措施是施用客土,但是我們不能在任何情況下總是局限於追求永久性效果,排土、客土這樣的根本性措施也不是一成不變。即使是採取這樣的根本性措施也要作到因地制宜,在污染程度輕而不宜於採取排土、客土措施的情況下,可考慮利用土壤中污染物質的特性(難溶化),施用改良劑來防治土壤污染。在土壤受重金屬(如鎘、銅、鋅等)污染的情況下,施用石灰性物質提高土壤pH可使重金屬形成氫氧化物沉澱;施用促進還原的有機物質可使重金屬形成硫化物沉澱;施用磷酸鹽物質可使重金屬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利用離子拮抗減少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所有這些措施都可考慮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