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無污染地膜

無污染地膜

發布時間: 2021-02-03 00:42:56

① 田地里的薄膜怎麼清理最妥當,最快

解決地膜殘留問題有兩個途經:一是採用國標厚度地膜,不易破碎,便於撿拾回收;二是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許多發達國家一直在使用地膜,農業白色污染卻較少,因為國際農用地膜厚度推薦標准為0.012mm以上。歐美等國家生產的地膜厚度一般要求為0.02mm,日本為0.015mm,並且使用後實行強制回收,因此,農田的殘膜污染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在中國,許多地膜生產企業為減少生產成本,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和迎合農民的心理和需求,生產銷售的地膜厚度大多為0.005-0.006mm脫標產品,甚至更薄,導致地膜強度低,易老化破碎,回收十分困難。
降解地膜,讓地膜消失在地里
地膜越薄,成本越低,而且不用人工「摳洞」,幼苗可以自己「拱破」地膜長出來。對於農民來說,選擇最廉價、最實用的地膜,不應當受到任何責怪。推廣降解地膜是解決地膜殘留的一個新趨勢,在作物生長期充分發揮地膜覆蓋效應,在作物收獲期地膜完全自行分解,可謂是兩全其美。
降解地膜與傳統的聚乙烯地膜相比,其主要優點是在地膜失去增溫保墒等功能後,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經過一定的時間自動降解為對環境無污染的小分子物質,從而可以防止殘膜對農田環境的污染。
生物可降解地膜由木薯澱粉等材料製成,具有與普通地膜相似的保溫和保水效果,同時能夠完全自然降解,因此,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應用是解決地膜殘留環境問題的主要手段。
生物降解地膜是在自然環境中通過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一類塑料薄膜。根據主要原料可分為天然生物質為原料的降解地膜和石油基為原料的降解地膜。
天然生物質如澱粉、纖維素、甲殼素等,通過對這些原料進行改性、再合成形成生物降解地膜的生產原料。
澱粉作為主要原料的地膜按照降解機理和破壞形式又可分為澱粉添加型不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和以澱粉為主要原料的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添加型生物降解地膜是用PE塑料中添加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等混合製成的原料,再添加相容劑、抗氧化劑和加工助劑等吹制而成,不屬於完全生物降解的地膜。以澱粉為原料生產的完全生物降解地膜主要是通過發酵生產乳酸,乳酸經過再合成形成聚乳酸,以聚乳酸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地膜。
另一類重要的天然生物質是纖維,通過對纖維素醚化、酯化以及氧化成酸、醛和酮後可製成地膜,屬於完全生物降解的地膜。
以石油基生產生物降解地膜的主要成分是一些高分子物質。這些高分子物質在自然界中能夠快速分解和被微生物利用,最終降解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
●澱粉基降解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研發初期,澱粉添加型生物降解地膜一直是研發的重點,從最初用6%-20%澱粉和聚合物烯烴共混制備地膜逐漸發展到由50%澱粉和親水性聚合物共混制備地膜;目前是將澱粉進行改性,生產出能夠被生物降解的塑料,然後生產地膜。該種地膜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等優點。國內研發單位大部分生產添加型澱粉塑料,其產品中澱粉含量為10%-30%。
●完全生物降解地膜
目前開發的用於生物降解地膜生產的材料主要由澱粉進行發酵成乳酸,再聚合成完全生物降解的半晶質聚合物,可在水和土壤中完全降解的聚乳酸。
●纖維素類生物降解地膜
以天然纖維絲為原料生產生物降解地膜一直是研究的熱點,這類地膜雖然在增溫保墒等功能方面不如普通PE地膜,但具有很好的透水透氣性能。國內多家單位開展了草纖維地膜、紙基地膜的研究和應用,這類地膜被大規模應用在水稻育秧和南方蔬菜種植方面。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掀起農膜綠色革命
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並從根本上解決廢棄農膜回收問題,杜絕農田白色污染,長遠看來,全生物降解地膜更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隨著國家土壤治理政策的落地執行,全生物降解地膜終將逐步取代傳統地膜,掀起一場盛大的「綠色革命」。
2010年以來,國外生物降解地膜材料研發生產大企業開始與中國有關科研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合作,進行生物降解地膜的試驗和示範工作,重點在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內蒙古地區,西南的雲南以及華北的北京、河北等,應用作物有棉花、玉米、煙草、馬鈴薯和蔬菜等。
2015年,國家有關部門設立了專項資金進行全國生物降解地膜試驗評價,選擇了20多家公司的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在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四大區域的11個省(區)23個縣(市)的7種農作物上開展了試驗。目的是明確不同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和區域差異,不同降解地膜增溫保墒和防除雜草的功效及對作物產量的影響,促進與區域和作物特點相適宜的降解地膜的研發與應用,為國家有關決策部門制定地膜應用及污染防治提供依據。
由於全生物降解地膜價格高於聚乙烯地膜,許多人認為這是制約其規模化推廣的最大障礙。實際上,加上回收殘膜與再生利用成本,全生物降解地膜其實比聚乙烯地膜更為劃算。
國內有關企業在生物降解樹脂材料生產線完成的基礎上,開始進行降解地膜的研發和應用,並不斷改進和完善產品配方,使得產品應用性能、經濟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② 可降解生物地膜

可控降解地膜的研究開發與應用 目前國內外開發應用的可控降解地膜種類主要有: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和光、生物降解地膜。
光降解地膜。主要採用在合成樹脂中加入光敏劑的方法使之降解。該技術由英國G.SC0tt和以色列D. Gilead首創,並在英國、以色列和南非應用。前蘇聯、日本也曾開展過此項研究。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製光降解地膜,採用了與國外相近的工藝路線,目前已達到規模化生產的水平。但由於光降解地膜埋土部分不降解;降解後碎片不易繼續粉化或被土壤同化,污染土壤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另外成本較普通膜高,使推廣應用受到限制。
生物降解地膜。能通過微生物作用降解的地膜(較低層次的生物降解地膜)。這種地膜主要以天然高分子為原料,如日本採用纖維素與甲殼素水溶液制膜,德國採用直鏈澱粉或高直鏈澱粉及其它天然高分子材料制膜,我國也曾採用纖維素來制膜。但是,盡管這些薄膜能夠降解,但都存在加工困難、力學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的問題,根本無法加以推廣和應用。
光、生物降解地膜(又稱雙降解地膜)。是將微生物敏感物質(如澱粉),與合成樹脂共混,同時向體系內引人光敏劑,並在誘導期過後,通過光敏劑的敏化作用,將合成樹脂降解為低分子化合物,加入的微生物敏感物質自然被微生物降解,同時,由於製品上聚集的微生物能夠作用於生成的低分子化合物,使聚合物最終為土壤同化。1988年英國Griffin推出的低密度聚乙烯十澱粉十增塑劑十光化學降解劑地膜就屬此類產品,美國、加拿大的幾家公司先後按此專利開始投入工業化生產。光、生物降解地膜具有完全降解性,不僅能保證光照部分發生光降解,而且埋土部分也可以通過生物降解和熱降解的綜合作用降解到不影響下季耕作的程度,並在相繼的下個年度降解為無污染物質。光、生物降解地膜與普通地膜和光降解地膜相比,在減輕殘膜危害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是該項技術也同其它新技術一樣應當在應用中進一步提高。

③ 如何有效防止廢舊地膜的污染

廢舊的地膜應該怎樣處理才能有效的防止污染呢? 大家一塊分析一下:
殘膜的回收治理需要注重三個環節。一是地膜生產廠家應生產可降解塑料地膜,同時生產質量可靠、耐老化、厚度高於0.01毫米的地膜,使地膜覆蓋給農業生產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在地膜使用量增大的同時促進地膜生產企業的發展;二是推廣適期揭膜技術和膜側栽培技術,進行殘膜回收,減少污染,保證地膜覆蓋的持續發展;三是做好殘膜的再生利用,給殘膜回收帶來直接經濟效益。殘膜回收技術的發展及回收率的提高,反過來又可促進地膜生產。這三個環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會破壞整個系統的平衡,帶來嚴重的後果。
1:研究開發新材料,尋找農膜替代品實踐證明,研製出易降解、無污染的新材料才能根除地膜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都為聚乙烯農膜,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因而形成土壤環境的污染。故應鼓勵開發無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地膜,替代聚乙烯農膜。目前,生物農膜強度不夠或成本較高而難以推廣,應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生物農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於推廣應用。
2:採取人工和機械回收相結合的措施可組織人力和勞力通過手工或耙子回收殘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種前及收獲後採用地膜回收機回收也能得到較好的效果。
3:加快制定有關殘膜回收的經濟政策要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以鼓勵回收、加工、利用廢舊農膜的企業,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體現「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求地膜銷售部門和地膜消費者自行回收利用。
4:大力推廣適期揭膜技術所謂適期揭膜技術是指把作物收獲後揭膜改變為收獲前揭膜,篩選出各種作物的揭膜期。具體的揭膜時間是選定為雨後初晴或早晨土壤濕潤時揭膜。

5:優化耕作制度進一步加強倒茬輪作制度,通過糧、菜、葯輪作倒茬減少地膜單位面積的平均覆蓋率,進而減輕殘膜的污染危害。
6:加強宣傳引導 防治廢舊農膜污染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對地膜污染危害的長遠性、嚴重性的認識,提高回收廢舊農膜的自覺性。目前大多數農民已經認識到殘留農膜的危害,開始主動清理收集,但處理的方式方法比較簡單,除了焚燒和填埋外,很少集中回收再利用。由於缺乏長效機制,加之地膜使用量大、污染面廣,仍有大量的地膜殘留在土地中,直接威脅著農業的持續發展。

④ 地膜的防治與危害

一、殘留農膜對環境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是對土壤環境的危害。土壤滲透是由於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層移動的現象。由於土壤中殘膜碎片改變或切斷土壤孔隙連續性,致使重力水移動時產生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動較為緩慢,從而使水分滲透量因農膜殘留量增加而減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導致地下水難下滲,引起土壤次生鹽鹼化等嚴重後果。另外,殘農 膜影響土壤物理性狀,抑製作物生長發育。農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這些高聚物難以分解,若長期滯留地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土壤水肥的運移,影響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正常土壤結構形成,最終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響農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導致作物減產。
2是對農作物的危害。由於殘膜影響和破壞了土壤理化性狀,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困難。凡具有殘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響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作物株間施肥時,有大塊殘膜隔離則隔肥,影響肥效,致使產量下降。據兵團環境部門測定種子播在殘膜上,爛種率達6.92,爛芽率5.17,棉苗側根比正常減少4.8~7.6條,2~3片真葉期棉苗死亡1.19,子葉期棉苗死亡3.08,現蕾期推遲3~5天。株高降低6.7cm~12.9cm,有關調查資料表明,殘膜對玉米產量影響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每公頃有187.5Kg殘膜的土地,生產9420kg玉米,比無殘膜的對照田減產玉米909kg。減產率8.8。
3是對農村環境景觀的影響。由於回收殘膜的局限性,加上處理回收殘膜不徹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殘膜棄於田邊、地頭,大風刮過後,殘膜被吹至家前屋後、田間、樹梢、影響農村環境景觀,造成「視覺污染」。
4是對牲畜的危害。地面露頭的殘膜與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誤吃殘膜後,阻隔食道影響消化,甚至死亡。
總之,從地膜污染對環境和作物產量產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農田中殘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達到了能使作物減產的臨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經是一項十分緊迫而又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二、防治農膜污染的幾點建議
要防治地膜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積極防治殘膜污染,主要通過清理和回收利用來減少污染,並依靠有利於回收利用的經濟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1是加強宣傳教育。防治地膜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 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對地膜污染危害的長遠性、嚴重性,恢復困難性的認識,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覺性。
2是加快制定有關回收殘膜的經濟政策。要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以鼓勵回收、加工、利用廢舊地膜的企業的發展,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誰 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應要求地膜銷售部門和地膜消費者自 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
3是建議制定殘膜殘留量標准。要制定必要的農田殘膜留量標准和殘膜留量超標准收費標准,使農田地膜污染早日納入法制管理軌道。
4是大力推廣適期揭膜技術。所謂適期揭膜技術是指把作物收獲後揭膜改變為收獲前揭膜,篩選作物的最佳揭膜期。具體的揭膜時間最好選定為雨後初晴或早晨土壤濕潤時揭膜。地膜棉花應在頭水前揭膜。
適期揭膜有以下幾個優點: 第一,適期揭膜技術可縮短覆膜時間60~90天,所以地膜仍保持較好的韌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達到95以上。基本上消除農田土壤的殘膜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環境。 第二,適期揭膜技術,由於提早揭膜能夠降低田間濕度,有利於抑製作物的病害,可減輕玉米紋枯病。 第三,適期揭膜技術有利於作物根系發育和增強土壤的透氣性。 第四,適期揭膜一般是在作物的生殖生長期前或生殖生長期間進行,這時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時揭膜有利於根系對水分的直接接收,有利於作物的生長。 第五,適期揭膜有利於作物後期田間管理,便於中耕除草,便於中後期作物追肥和雍蔸培土防倒伏。
總之適期揭膜技術不但能提高地膜回收率,節省回收地膜用 工,而且還能使作物增產。因此要大力推廣適期揭膜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5是採取人工和機械回收相結合的措施,加大殘留地膜回收力度。除頭水前揭膜措施外,還可組織人力和勞力通過手工或耙子回收殘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種前及收獲後可採用地膜回收機回收也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如遼寧省農機化研究所研製的ISQ-20型地膜消除機,新疆麥蓋提縣研製出的環形滾動釘齒式殘膜清除機,推廣使用效果很好。
6是增加地膜韌性,以利殘膜回收。目前,農村普遍使用的農用地膜都為超薄膜,厚度為0.007cm易破碎,難回收。而國外及內地一些省市使用的地膜都較厚,兄弟省區使用的地膜厚度為0.015cm,它不易破碎,因而易回收。建議增加地膜厚度以增強地膜韌性利於殘膜回收。
7是研究開發新材料,尋找農膜替代品。實踐證明,研製出易降解,無污染的新材料才能根除地膜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都為聚乙烯農膜,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因而造成土壤環境的污染。故應鼓勵開發無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地膜,替代聚乙烯農膜。目前,生物農膜強度不夠或成本較高而難以推廣,應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生物農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推廣和應用。
8是優化耕作制度。進一步加強倒茬輪作制度,通過糧棉、菜棉輪作倒茬減少地膜單位面積平均覆蓋率,進而減輕殘膜 污染危害。 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可以達到增溫保墒而增產豐收的目的。同時,留在土壤中的殘膜也使耕地受到污染。長此下去,土壤物理性質變壞,肥力水平下降,作物根系生長困難,苗禾發育遲緩,造成減產。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殘膜長期堆積有可能完全破壞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使大片良田變為荒蕪的寸草不生的荒漠土地。所以,治理地膜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環境是地膜種植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在可降解,無污染的地膜還沒有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情況下,適期揭膜技術是防治殘膜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技術提高回收率,防治地膜污染,保護耕地地力,因此,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大力推廣適期揭膜等地膜污染防治技術,減少殘膜留量,確保農業持續豐收。

⑤ 地膜的防治與危害,你怎麼看

一、殘留農膜對環境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對土壤環境的危害。
土壤滲透是由於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層移動的現象。由於土壤中殘膜碎片改變或切斷土壤孔隙連續性,致使重力水移動時產生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動較為緩慢,從而使水分滲透量因農膜殘留量增加而減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導致地下水難下滲,引起土壤次生鹽鹼化等嚴重後果。另外,殘膜影響土壤物理性狀,抑製作物生長發育。農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這些高聚物難以分解,若長期滯留地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土壤水肥的運移,影響土壤微生物活動和正常土壤結構形成,最終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響農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導致作物減產。
2.對農作物的危害。
由於殘膜影響和破壞了土壤理化性狀,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困難。凡具有殘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響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作物株間施肥時,有大塊殘膜隔離則隔肥,影響肥效,致使產量下降。據兵團環境部門測定種子播在殘膜上,爛種率達6.92,爛芽率5.17,棉苗側根比正常減少4.8~7.6條,2~3片真葉期棉苗死亡1.19,子葉期棉苗死亡3.08,現蕾期推遲3~5天。株高降低6.7cm~12.9cm,有關調查資料表明,殘膜對玉米產量影響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每公頃有187.5Kg殘膜的土地,生產9420kg玉米,比無殘膜的對照田減產玉米909kg。減產率8.8。
3.對農村環境景觀的影響。
由於回收殘膜的局限性,加上處理回收殘膜不徹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殘膜棄於田邊、地頭,大風刮過後,殘膜被吹至家前屋後、田間、樹梢、影響農村環境景觀,造成「視覺污染」。
4.對牲畜的危害。
地面露頭的殘膜與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誤吃殘膜後,阻隔食道影響消化,甚至死亡。
總之,從地膜污染對環境和作物產量產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農田中殘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達到了能使作物減產的臨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經是一項十分緊迫而又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二、防治農膜污染的幾點建議
要防治地膜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積極防治殘膜污染,主要通過清理和回收利用來減少污染,並依靠有利於回收利用的經濟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1.加強宣傳教育。
防治地膜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對地膜污染危害的長遠性、嚴重性,恢復困難性的認識,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覺性。
2.加快制定有關回收殘膜的經濟政策。
要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以鼓勵回收、加工、利用廢舊地膜的企業的發展,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應要求地膜銷售部門和地膜消費者自 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
3.建議制定殘膜殘留量標准。
要制定必要的農田殘膜留量標准和殘膜留量超標准收費標准,使農田地膜污染早日納入法制管理軌道。
4.大力推廣適期揭膜技術。
所謂適期揭膜技術是指把作物收獲後揭膜改變為收獲前揭膜,篩選作物的最佳揭膜期。具體的揭膜時間最好選定為雨後初晴或早晨土壤濕潤時揭膜。地膜棉花應在頭水前揭膜。
適期揭膜有以下幾個優點:第一,適期揭膜技術可縮短覆膜時間60~90天,所以地膜仍保持較好的韌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達到95以上。基本上消除農田土壤的殘膜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環境。第二,適期揭膜技術,由於提早揭膜能夠降低田間濕度,有利於抑製作物的病害,可減輕玉米紋枯病。第三,適期揭膜技術有利於作物根系發育和增強土壤的透氣性。第四,適期揭膜一般是在作物的生殖生長期前或生殖生長期間進行,這時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時揭膜有利於根系對水分的直接接收,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第五,適期揭膜有利於作物後期田間管理,便於中耕除草,便於中後期作物追肥和雍蔸培土防倒伏。
總之適期揭膜技術不但能提高地膜回收率,節省回收地膜用工,而且還能使作物增產。因此要大力推廣適期揭膜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5.採取人工和機械回收相結合的措施,加大殘留地膜回收力度。
除頭水前揭膜措施外,還可組織人力和勞力通過手工或耙子回收殘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種前及收獲後可採用地膜回收機回收也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如遼寧省農機化研究所研製的ISQ-20型地膜消除機,新疆麥蓋提縣研製出的環形滾動釘齒式殘膜清除機,推廣使用效果很好。
6.增加地膜韌性,以利殘膜回收。
目前,農村普遍使用的農用地膜都為超薄膜,厚度為0.007cm易破碎,難回收。而國外及內地一些省市使用的地膜都較厚,兄弟省區使用的地膜厚度為0.015cm,它不易破碎,因而易回收。建議增加地膜厚度以增強地膜韌性利於殘膜回收。
7.研究開發新材料,尋找農膜替代品。
實踐證明,研製出易降解,無污染的新材料才能根除地膜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都為聚乙烯農膜,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因而造成土壤環境的污染。故應鼓勵開發無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地膜,替代聚乙烯農膜。目前,生物農膜強度不夠或成本較高而難以推廣,應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生物農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推廣和應用。
8.優化耕作制度。
進一步加強倒茬輪作制度,通過糧棉、菜棉輪作倒茬減少地膜單位面積平均覆蓋率,進而減輕殘膜 污染危害。
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可以達到增溫保墒而增產豐收的目的。同時,留在土壤中的殘膜也使耕地受到污染。長此下去,土壤物理性質變壞,肥力水平下降,作物根系生長困難,苗禾發育遲緩,造成減產。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殘膜長期堆積有可能完全破壞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使大片良田變為荒蕪的寸草不生的荒漠土地。所以,治理地膜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環境是地膜種植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在可降解,無污染的地膜還沒有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情況下,適期揭膜技術是防治殘膜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技術提高回收率,防治地膜污染,保護耕地地力,因此,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大力推廣適期揭膜等地膜污染防治技術,減少殘膜留量,確保農業持續豐收,同時使用巴內達碧卡菌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

⑥ 全生物降解地膜工廠,誰家做的不錯降解周期多久

可控降解地膜的研究開發與應用
目前國內外開發應用的可控降解地膜種類主要有: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和光、生物降解地膜。
光降解地膜。主要採用在合成樹脂中加入光敏劑的方法使之降解。該技術由英國g.sc0tt和以色列d.
gilead首創,並在英國、以色列和南非應用。前蘇聯、日本也曾開展過此項研究。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製光降解地膜,採用了與國外相近的工藝路線,目前已達到規模化生產的水平。但由於光降解地膜埋土部分不降解;降解後碎片不易繼續粉化或被土壤同化,污染土壤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另外成本較普通膜高,使推廣應用受到限制。
生物降解地膜。能通過微生物作用降解的地膜(較低層次的生物降解地膜)。這種地膜主要以天然高分子為原料,如日本採用纖維素與甲殼素水溶液制膜,德國採用直鏈澱粉或高直鏈澱粉及其它天然高分子材料制膜,我國也曾採用纖維素來制膜。但是,盡管這些薄膜能夠降解,但都存在加工困難、力學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的問題,根本無法加以推廣和應用。
光、生物降解地膜(又稱雙降解地膜)。是將微生物敏感物質(如澱粉),與合成樹脂共混,同時向體系內引人光敏劑,並在誘導期過後,通過光敏劑的敏化作用,將合成樹脂降解為低分子化合物,加入的微生物敏感物質自然被微生物降解,同時,由於製品上聚集的微生物能夠作用於生成的低分子化合物,使聚合物最終為土壤同化。1988年英國griffin推出的低密度聚乙烯十澱粉十增塑劑十光化學降解劑地膜就屬此類產品,美國、加拿大的幾家公司先後按此專利開始投入工業化生產。光、生物降解地膜具有完全降解性,不僅能保證光照部分發生光降解,而且埋土部分也可以通過生物降解和熱降解的綜合作用降解到不影響下季耕作的程度,並在雞琺慣貉甙股軌癱憨凱相繼的下個年度降解為無污染物質。光、生物降解地膜與普通地膜和光降解地膜相比,在減輕殘膜危害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是該項技術也同其它新技術一樣應當在應用中進一步提高。

⑦ 農用地膜殘留造成的耕地環境污染不屬於農業面源污染。

地膜「薄如蟬翼」成污染禍首
農業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全膜覆蓋的糧食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因而農民難以割捨。雖說並非所有地膜都會造成污染,「只要能回收不殘留,就不會對土壤造成污染。」甘肅省農科院研究員楊虎德說。但是,伴隨著地膜種植面積的急劇擴大,殘留的地膜也越來越多。楊虎德說,這些地膜主要是超薄地膜。
記者在多省調研時發現,只要是鋪膜的農田,就有地膜殘留。甘肅省農業生態保護站的數據顯示,甘肅每畝殘留量最多達14公斤多,殘留量最少的每畝也有5公斤多。
中國農業科學院曾經在對河北邯鄲地區的調查表明,棉田地膜殘留率一般在10%至20%之間。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種植業中,地膜殘留量達到12萬噸。
在黑龍江部分地區主推玉米覆膜技術,超薄地膜覆蓋范圍也隨之增加,牡丹江市西安區溫春鎮,蔬菜大棚內的每根壟都用超薄地膜覆蓋,加大了超薄地膜污染程度。甘肅目前每年各種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已超過10萬噸。據甘肅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07年甘肅耕地地膜累積殘留量已經達到6萬多噸。
監測發現,在我國一些地方,農民為了減少成本,往往使用0 .006毫米的超薄膜,甚至還有0.005毫米的地膜。《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甘肅、黑龍江、寧夏、陝西等地采訪時看到,這種現象比較多見。
據了解,我國1992年制訂的國家標准規定,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應低於0.008毫米。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嚴昌榮說,這個標准只有日本地膜標准厚度的57%,即使如此,不少企業生產的地膜厚度還達不到要求。
張玉輝說,越薄的地膜強度越低,抗拉能力越差,容易老化,更易殘留土壤中,破碎後碎塊更小,難以撿拾,相應產生的地膜殘留量就越大,成為白色污染禍首。
應嚴禁超薄地膜進入農資市場
既然我國糧食生產已經無法離開地膜,一些農業專家認為,為減輕地膜對農業面源的污染,目前只能完善政策,加大力度做好殘膜的回收利用工作。
一是提高現行地膜國家標准,嚴格禁止厚度小於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進入農資市場。我國現行的國家標准要求地膜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甘肅省農科院研究員車宗賢說,國外地膜的厚度一般為0.012至0.015毫米,其抗拉強度比0.008毫米的地膜增加50%至94%,極有利於殘膜回收。所以我國也應該考慮提高地膜國家標准。
二是改進地膜使用方法,提高地膜的重復使用率,降低地膜殘留。同時改進和推廣地膜回收機械。《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研中注意到,多數地方殘膜回收全靠手工作業,要麼手撿,要麼手耙,效率低下。農技人員建議,應研發一種更高效、更先進的殘膜回收機械,提高機械撿拾地膜的效率。
三是建立補償措施,扶持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業。同時,鼓勵開發無污染可降解的新型可替代產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⑧ 什麼物質的材質類似塑料,並具有可溶解和對環境無污染。

一、乳酸聚乳酸(PLA)又稱聚內交酯,是以微生物發酵產物乳酸為單體化學合成的。使用後可自動降解,不會污染環境。聚乳酸可以被加工成力學性能優異的纖維和薄膜,其強度大體與尼龍纖維和聚酯纖維相當。聚乳酸在生物體內可被水解成乳酸和乙酸,並經酶代謝為CO2和H2O,故可作為醫用材料。日本、美國已經利用聚乳酸塑料加工成手術縫合線、人造骨、人造皮膚。聚乳酸還被用於生產包裝容器、農用地膜 、纖維用運動服和被褥等。二、澱粉塑料含澱粉在90%以上,添加的其他組份也是能完全降解的,目前已有日本住友商事公司、美國Wamer-Lamber公司、義大利Ferrizz公司等宣稱研究成功含澱粉量在90%~100%的全澱粉塑料,在(1月~1年)完全生物降解而不留任何痕跡,無污染,可用於製造各種容器、瓶罐、薄膜和垃圾袋等。全澱粉塑料的生產原理是使澱粉分子變構而無序化,形成了具有熱塑性能的澱粉樹脂,因此又稱為熱塑性澱粉塑料。其成型加工可沿用傳統的塑料加工設備。以澱粉為原料開發生物降解塑料的潛在優勢在於:澱粉在各種環境中都具備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澱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後,形成二氧化碳氣體,不對土壤或空氣產生毒害;採取適當的工藝使澱粉熱塑性化後可達到用於製造塑料材料的機械性能;澱粉是可再生資源,取之不絕,開拓澱粉的利用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需要說明的是,我國目前生產的澱粉塑料絕大多數為填充型澱粉塑料,即在非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澱粉,通過澱粉的生物降解而致使整個材料物理性能崩潰,促使大量端基暴露以致氧化降解,但這種「崩潰」後的剩餘部分中的PE、PVC等均不可能降解而一直殘留於土壤中,日積月累當然會造成污染,因此國外將此類產品歸屬為淘汰型。三. 光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是指在光的作用下能發生降解的塑料。3. 光降解塑料舉例按製造方法可將光降解塑料分成合成型降解塑料和添加型降解塑料。a、乙烯/一氧化碳共聚物(E/CO)光降解以主鏈斷裂為特徵。 E/CO的光降解速度和程度與鏈所含的酮基的量有關,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快,程度也越大。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科學家曾對E/CO進行過戶外曝曬實驗,在陽光充足的六月,E/CO最快只需幾天便可降解。b、乙烯基類/乙烯基酮類共聚物(Ecolyte)Ecolyte分子側鏈上的酮基在自然光的作用下可發生分解。 Ecolyte的光降解性能優於E/CO,但成本也較高。這類聚合物的缺點是一旦見光就開始發生降解,幾乎沒有誘導期,需要加入抗氧劑以達到調節誘導期的目的。(2)添加型光降解塑料添加型光降解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劑,在低濃度時是光氧化降解催化劑,經日光(紫外光)輻照而發生反應,使聚烯烴高分子斷裂。在PE、PP等聚合物中添加酮類、胺類等光敏劑都可取得較好的光降解性。添加型光降解塑料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做覆蓋地膜使用效果較好。但其降解特性是曝光面降解比較徹底,埋在土壤里的部分則降解較差。這類光降解塑料的降解誘導期可控制在二個月以上。但降解時間可控性較差。

⑨ 普通地膜能造成什麼禍害

1、不能自然分解,造成所謂的「白色污染」危害人類的生存環境;
2、不可以版焚燒,會產生權有毒物質,致癌。嚴重污染環境;
3、1)使用生物材料,可以節省石油的使用,節約能源;
2)可降解,不產生「白色污染」;
3)因為來自自然農作物肥料(能使農作物增產20%),減少了化肥施用量。間接減少了來自化肥,及生產化肥時的污染。

(專業人士回答,要求追加分)

⑩ 農用地膜GB13735-92執行標準是什麼

90年代國家制定了農用地膜國家標准(國家標准GB13735-92),該標准規定地膜厚度內為0.008±0.003毫米,按照此標准,容我國目前生產的農用地膜厚度為0.005--0.006毫米。如此薄的地農用地膜在使用過程中,經過一個生產季節的氧化、光照之後,強度大大降低,各種形式的地膜回收機只能收回當年地膜的50-60%,其餘地膜在外力的作用之下變成散片分布在土壤之中,另外由於地膜太薄,加上在土壤中的污染,回收的二次利用價值與回收成本不成比例,由此造成現在的「白色」污染問題越來越重。 解決地膜污染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完全降解的生物質地膜,國韻生物生產了全球第一張綠色生物質地膜,無需回收,埋在土裡3~6個月即可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無污染。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