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依法辦事示範單位

依法辦事示範單位

發布時間: 2021-02-02 22:19:11

A. 人社區幹部培訓在線學習

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實施方案

辦事處各科室、轄區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轄區「五五」普法規劃,按照上街區依法治區辦公室關於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的通知要求,在轄區內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簡稱「法律六進」活動),現就該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法律六進」活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轄區「五五」普法規劃和以「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大力教育公民自覺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進一步增強轄區公民的憲法意識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引導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和單位依法管理、依法辦事,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總體要求

1、要大力開展憲法的學習宣傳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要大力開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突出宣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則、法律制度,努力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促進和保障社會和諧。

3、要大力開展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制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依法維權,自覺履行義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4、要大力開展法治文化建設,努力創造體現時代特色的法治文化,為全面推進依法治理進程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三、主要內容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理論,和諧社會理論,憲法、重要法律法規以及與機關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幹部法律知識讀本》、《鄭州市領導幹部依法執政理論學習參考》等。

3、方式方法

(1)繼續堅持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核制度、以進一步發揮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帶頭示範作用。

(2)加強機關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概念。

(3)加強公務員學法制度建設,把法律知識納入日常學習計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逐步實現機關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工作規范化。

(4)積極參加全省評選100名「學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和建立100個「學法用法示範機關」的「雙百」工程活動,在全轄區開展學法用法模範和學法用法示範單位評選活。

4、活動目標

(1)辦事處各科室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參學率達到100%,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做到帶頭學法用法。

(2)全體機關工作人員法制觀念、法律素質顯著增強,實現三個提高一個具備:即各級領導幹部普遍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職人員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和水平,社會組織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普遍具備履行職務所需要的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法律素質。

(3)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不發生集體或個人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二)積極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農村幹部、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婚姻法、農業法、農村合作醫療章程等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讀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簡明讀本》和《農村黨員幹部法律知識問答》、《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投入 , 達到「五個一」,即建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律學習室(農民夜校),每個村民小組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每戶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開展「法律五進鄉村」活動和「一村一師(律師)」活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送法下鄉宣傳活動,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參加一次農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活動,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教育。

(3)「五五」普法期間,對農村黨員幹部分期、分批進行集中教育培訓,每年集中培訓率達到20%。

(4)開展農村學法考核測驗活動,檢驗農村學法效果,組織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書面測驗、案例討論分析、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演講比賽等,以激發廣大農民學法熱情。

(5)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針對普遍性問題,集中進行農村法紀教育整頓活動。

(6)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要規劃建設農村法治文化景觀景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基層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專業和業余文藝團體為農民演出法制文藝節目。

(7)利用現代宣傳工具向農民進行法制教育,區廣播電視台開辦學法專欄,引導農民收聽收看中央、省、市電視台、廣播電台的法制節目。

(8)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把法律進鄉村活動與依法治村相結合,依法解決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農村初步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興趣逐漸增強。

(2)農民群眾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了解掌握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樹立基本的法制觀念,每戶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農村基層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較好地樹立以憲法意識為核心的法律意識,逐漸學會依法管理農村各項事務,依法解決農村的矛盾問題。

(4)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農村各項事物逐漸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農民的各種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護,農村法治環境不斷優化,保持農村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三)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法治社區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社區管理人員、社區居民、社區流動人口、社區單位。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婚姻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達到五個一,即: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工作站(設在調解委員會)、一個法制宣傳櫥窗、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制學習室(社區居民學校)、每個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抓好社區幹部、社區管理人員帶頭學法,對社區幹部進行法律知識集中培訓,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堅持每季度集體學法制度。

(3)開展有組織的社區居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辦事處每季度、社區每半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講座或社區論壇,社區每年組織一次社區居民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適時舉辦社區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演講比賽等。

(4)加強城市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1支志願者隊伍,人數不少於3人;鼓勵並支持志願者經常深入社區,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居民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5)開展社區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務人員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

(6)加強社區法治文化建設,建立1個普法廣場和1個普法長廊等融標志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固定性普法設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區法治文化景觀景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閑散青少年進行集中法律知識學習,組織好中小學生暑假、寒假期間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

(8)協調抓好社區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9)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推進社區依法治理,把社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社區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

(2)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做到帶頭學法用法,逐步學會依法管理社區事務、依法處理社區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3)社區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員依法辦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區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70%的社區達到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標准,城區基層法治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促進和保障城區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在校學生、教師、員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權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全國青少年學法教材《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結合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生學法律、知榮辱、明是非,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懂得應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2)要發揮好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採用有效措施確實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落實。

(3)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通過各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依託家庭、社區、村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4)要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形成一定宣傳教育規模。

4、基本目標

(1)轄區內學校形成學習法律知識的氛圍,引導廣大學生樹立起尊重法制、學習法律的興趣。

(2)中小學生受到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守法習慣。

(3)大中專學生學習掌握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樹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基本具備現代社會必需的法律素質。

(4)學校教師、員工帶頭學法用法守法,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做到依法執教育人。

(5)學校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違法犯罪現象減少。

(五)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各類企業、企業領導層、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及農民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工會法、產品質量法、稅收徵收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業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各個企業要制定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建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學法制度(每半年1次);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活動;對企業職工每年進行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

(2)加強對企業領導層的法制培訓。

(3)加強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建立職工法制學習室或園地,在個體經營者集中的市場聯合建立職工法制教育陣地,為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配備必要的法律學習書籍。

(4)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五五期間,國有大中型企業、大中型私營企業都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

(5)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常年使用農民工的企業普遍達到「五個一」要求:每個用工單位有一個法制宣傳教育兼管機構,每個農民工有一本法律學習書籍(參考書《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每個用工單位每年度為農民工集中講一次法制課,每個農民工每年參加一次法律知識書面答題活動,每個用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識學習活動。

(6)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職工法制文藝演出、法制書畫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漫畫、法制宣傳櫥窗等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維權工作,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8)開展「依法治企」、「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教育活動和「爭創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進企業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類企業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普遍重視和加強。

(2)企業領導層和經營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3)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的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依法參與企業管理、依法表達訴求的能力顯著提高。

(4)企業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基本納入法治化軌道,職工及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80%以上的企業達到「誠信守法企業」標准。

(六)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科學研究機構、公益性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未能涵蓋的單位、單位管理人員、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服務人員及職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權法及與本單位業務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醫療衛生人員法律必讀》等。

3、方式方法

(1)規范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學習、有考試考核。

(2)建立單位領導幹部學法制度,領導幹部每半年要集體學習法律知識1次。

(3)採取上法制課、法制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單位職工學習法律知識,並積極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測驗活動。

(4)公共服務單位要結合服務工作,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公園、車站等管理單位在人員流動密集地點設立固定法制宣傳設施。

(5)組織豐富多彩的單位法治文化活動,讓群眾享受法治氛圍,感悟法治文化,培養法律信仰。

(6)深入開展基層依法治理,積極參加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單位民主法制建設,把單位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各個單位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普遍建立法律知識學習考試考核制度。

(2)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高。

(3)科技人員及廣大職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識,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普遍增強。

(4)各個單位的民主法制建設普遍得到加強,法治化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顯著提高,五五期間,30%以上的單位達到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標准。

四、時間安排及具體要求

(一)「法律六進」活動為期五年,與「五五」普法同步進行,是「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五五」普法工作成效的檢驗。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全面部署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制定本部門「法律六進」活動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落實。

(二)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按通知要求,結合實際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三)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法律六進」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典型經驗,大力宣傳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取得的實效,努力營造有利於「法律六進」活動不斷深入的輿論氛圍。

希望幫助得到你。

B. 建設單位資金是社會自籌還需要招投標程序嗎

需要
自籌資金就可以不走政府采購流程嗎?其實未必。按法律規定,自籌資金如果是經上級行主管部門批準的專項收費,原則上屬於財政預算外資金,是財政性質資金。如果沒有經過上級主管行政機關批准,擅自以國家名義進行收費,則屬於違規行為。可見,采購人的自籌資金,多數也是屬於財政性資金的性質,也應該嚴格依法辦事,納入政府采購流程。

暫且不提自籌資金的性質和來源,行政事業單位本是法律規定的政府采購主體,看到他們做出這樣的行為,公眾又會怎麼想呢?公眾當然不會首先詢問采購資金是否為財政性資金,只知道行政事業單位是為公眾辦事的機構,它的每一項行為都應該對公眾負責,要合法合理。

其實,無論法律如何規定,采購人心中都應時刻存有合法而又節約地使用公共財政性資金的意識。作為行政部門,每一筆資金,每一項采購,采購人都應該慎重。哪怕采購資金的來源的確與財政性資金毫無干係,采購人也不應以此為指定國外品牌進行購買的理由。要知道,政府行為是具有示範效應的,同時也是在公眾的廣泛監督之下的,政府的身上擔負著沉甸甸的社會責任。不要動不動就以「法律沒規定所以我們沒有違法」、「這不屬於政府采購的范圍,因此不必過問」的態度來面對公眾和輿論監督。

C.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的創建工作

堅定不移地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是所有普通高中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本質特徵,但不同的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途徑和實踐模式應結合校情、結合實際,應有不同的實現道路,該校所探索的「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又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因而所開拓的是一條素質教育的校本化之路。在「適應教育」理念的引領之下,學校圍繞創建工作這一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初步形成了具有六十六中自身特點的辦學特色。 關愛教育是一種以關懷為價值取向,以關愛情感為先導,以關愛品質的形成為目標的情感性教育。它旨在通過系列的體驗性、實踐性教育活動,發展學生個體的關愛能力,形成對人、對事、對己的親社會態度和人格特徵,學會對愛的感受、體驗、理解與創造、給予和表達,從而優化人際關系,提升精神境界。關愛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學校德育的主旋律。學生需要得到關愛,需要學會感受關愛,需要學會關愛他人,需要懂得如何關愛。
六十六中每年大約有一半學生來自郊區和農村,不少孩子的家庭比較貧困;絕大多數學生高中入學時文化課成績全市排名在3萬名以後,不少學生存在學習困難、行為習慣不良的情況;大約每六名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單親家庭,不少學生因各種原因而導致心理不夠健康、人格不夠健全。為此,學校扎實開展了系列活動,認真實施關愛教育。
近年來,先後開展的「黨員學生結對、幫困助優」、為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為該校高一年級父母雙亡的朱廣芸同學獻愛心、關愛殘疾人為下關區小市街道殘疾人運動會提供服務等系列活動。學校還設立「致遠獎學金」和「關愛獎學金」,每年拿出8萬余元,資助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生。學校還每年為低保家庭的學生減免約200人次,減免費用近10萬元。這些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養成教育是該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也是校風、學風建設的主要內容,他們通過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發現和發展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成材、成功鋪平前進的道路,從而為提高學生社會適應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校聘請小市派出所副所長作為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開展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派出所、學校、班主任、家長共同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律道德意識和公民意識。
學校校風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學生對行為規范的遵守程度,為確實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他們抓好「三條線」:德育處,班主任,家長委員會,「三線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狠抓一個「學」字,突出一個「嚴」字,提出一個「恆」字。輔導學生逐條掌握全面了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嚴格要求,檢查學生在校學習、活動的種種表現,並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經過努力,學生的行為由強制到自製,從他律到自律,形成了良好行為能力,不但促進了學校校風、校紀的優化,而且更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保證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培養心理健康的學生是教育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體現,高中生心理世界豐富多彩,對世界的看法感性多於理性,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形成了多元的價值觀,使得價值觀正在形成的中學生們產生了諸多的心理問題。
學校成立了心理咨詢室,每天中午定時開放,持有上崗證的心理輔導教師接待來訪的學生,面對面地交流,疏導學生的心理。學校黑板報開設了心理咨詢的專題欄目,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和教育。各班級開展了以「怎樣才是一個合格健康的人?」「中學生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意志品質?」等為題的大討論和課題研究,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心理訓練,培育學生健康的靈魂。學校還要求每位教師不論任教什麼學科,都應該具備基本的心育能力,積極主動地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為了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一條科學之路,學校申報了南京市「十五」規劃課題《自我成長記錄卡的編制與使用》,成立了由校長洪洋同志掛帥的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幾年的實驗研究,已順利結題,並獲得南京市課題研究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榮譽。 學校把教學計劃所列入的每門課都視為基礎課,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新生入學初各主要學科均開設專題講座,由任課教師介紹本學科的特點,傳授高中階段學習該課程的方法,做好初高中的銜接教育,以引導學生變難學為易學,變學會為會學,掌握終身學習的基本本領,使學生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要求,並為適應未來的終身學習社會奠基。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准確把握學生,放低教學的起點和重心,不求難、不求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所有教師更新觀念,改革各科教學,豐富教學內容,突出素質訓練,堅持「三基」並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和學習的本領。
學校還成立了田徑隊、美術特長小組、管弦樂隊等,為在藝體方面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生搭建成才的立交橋,每年均有部分學生考取高校的藝體專業。 學校在面向全體、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實行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
一方面改變只重知識,忽視能力;只重雙基,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應試教育傳統,而強調每一名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調發展,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未來社會生活中和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以此作為構建「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的一個要素。
另一方面改變只重成績優秀的學生,忽視成績較差學生的傾向,而強調學校里人人平等、學生無好壞優劣之分,強調在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抓兩頭、促中間」,即不僅關注成績和表現優異的學生,而且要給成績和表現較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愛,要求教師走近他們的身邊,走進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成長的故事,尋找他們成為現在的歸因,探索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途徑和策略,同時鼓勵、帶動「中間段」的學生,促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所發展。 學校以社會需要、學生發展和學科體系為三個基本點,構建包括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位一體的課程模式。學校嚴格執行《南京市普通中學高中課程設置安排》的精神,開齊開足規定的全部課程,並根據新課程實行三級管理的理念,大力開發和選擇了《數學思維與方法》、《唐詩與旅遊》、《宋詞與人生》、《化學與生活》、《物理與生活》、《現代生物科學與技術》、《網頁設計與製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等近30種校本課程,提高了課程對學生的適應性,保障了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性。學校帶領學生走進社區、走進軍營、走進企業、走進鄉村,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十里長溝的水污染調查》、《問吧》等研究性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
學校實施新課程計劃,指導教師做到五個「優化」:一是優化教學觀念,變教師主導學生為教師適應學生;二是優化教學環境,變強制、封閉為民主、開放;三是優化教學進程,變教師傳授知識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四是優化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啟發式、探討式;五是優化教學手段,變傳統的單一媒體為多媒體輔助教學。並把優化教學過程作為主攻方向。探討教學新模式。在豐富和發展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找到與本學科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優化作業設計。加強提高課堂效益和作業的「科研」,課堂教學抓基礎、重能力多反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率為46%,社會反應強烈。近三年在生源狀況全市最低水平的前提下,每年均有20-40人左右考取本科院校,其中均有數人考取一、二類本科,本科推進率高,每年的綜合考試合格率均在94%以上,資格線達線率均在80%左右,高考升學率均在95%左右,並有一批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嶄露頭角,獲得獎勵。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治國在教育系統的具體體現。六十六中一貫以法律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為准繩,結合校情加強學校管理,形成了依法辦事、民主集中、人人學法、全員守法的特色。
該校實行校長全面負責、黨支部保證監督、教代會民主管理的領導體制,所有重大問題如學生收費、基礎建設、人事變動、管理制度、獎勵機制等均由「三會」(支委會、校委會、教代會)討論,定出最佳方案。學校章程、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學校重大事情的決策均以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文件精神為依據。多年來,學校始終營造著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端正辦學方向,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努力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杜絕亂訂資料、亂收費、亂辦班等行業不正之風;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歧視後進生;不許侮辱毆打教師等等,為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所稱道。
學校法制教育做到計劃、內容、人員、時間「四落實」,分層次有重點地進行,多次聘請區委黨校、檢察、公安等部門對校級主要領導作有關法律、法規、保持黨的先進性、八榮八恥等相關知識講座。
學校對中層以上幹部提出了「增強法制意識,強化依法治校的觀念,提高依法決策的能力和依法管理的水平,維護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的要求,一方面定期組織幹部認真學習、交流、討論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還把能否依法辦事作為幹部考核的一個重要內容,強化幹部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
學校利用政治學習、黨組織生活會等,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教師的道德水準和法律素質,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學校在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的實施途徑和方法上構建了三個系列:一是以知法、懂法為目的的課堂教學系列。利用政治課、法制教育課上好法制課程。二是以增強法制觀念為目的的各種教育滲透系列。通過寓法制教育於學科教學中,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法,時時依法辦事,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三是以提高守法、用法自覺性為目的的實踐活動系列。通過舉辦法制講座、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途徑,深化學生的學法、守法、用法,全體學生遵紀守法,15年以來,學生犯罪率為零。
通過以上工作,使學校依法治校的水平逐步提高,保證了學校的辦學方向不偏差,維護了師生應有的權益,學校先後被評為下關區「法制教育先進集體」、「民主法制示範單位」、「教育收費規范化先進單位」和「師德先進集體」。 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並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關鍵一步。學校加強精細化管理,做到系統健康、層層完善、責任落實。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到位、盡職,對崗位負責,從而形成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的機制。
學校著力抓好了三個層面的工作:第一,抓好培訓,統一思想。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要求教師寫出心得體會,明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感悟精細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訂立制度,明確規范。首先,制定了學校各部門人員的崗位職責,做到人人有事負責,事事有人負責。其次,制定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流程及規范,把領導決策、辦事程序等每項工作都建立管理流程,說明管理的步驟和要求,在此基礎上,細化了工作規范。學校工作規范有《校務公開制度》、《重大事項議事規則》、《學籍管理制度》、《教師一日常規》、《班主任工作守則》等。再次,制定了教師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包括《獎勵工資發放辦法》、《教職工月考核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集體備課制度》、《巡課制度》等等,全面考核教師的工作過程、績效及工作態度。第三,檢查督促,抓好落實。事實證明,執行制度過程中的檢查督促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基於執行過程信息溝通的需要。學校確定製度執行的反饋人、反饋時間、反饋流程,對制度執行的全過程實行監督控制。比如:學校制定了《巡課制度》,對教師課堂教學常規作了明確的規定,教務處每天必須巡課3節以上,發現問題,必須當天落實解決,明確責任人,並以書面形式報校長辦公室備案,作為當月考核依據,而教務處執行情況如何,由分管校長負責監督檢查,若教務處發現問題,未能及時按章處理,將追究教務主任的責任。
通過精細化管理的逐步推行,各項工作計劃制定的隨意性減少了,有計劃無落實或有執行無檢查的現象少了,學校政令暢通,工作效率提高了,家長、學生的滿意度提升了。 學校的內部管理機制的優化,關鍵在於張揚管理人性,讓教師安心、舒心、熱心、盡心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何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這些正是作為生命體的人的主要特性。學校管理應正視這些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有序化的同時,學校確立生命意識,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努力創設寬松、和諧、團結的人際環境來促進教師更主動、積極地做好工作,促進學生更主動、自覺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都有不斷改善物質生活的權利和願望,這與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目標也是相一致的。教師也是普通人,不應該只是「窮教書匠」的代名詞,基於這樣的認識,學校領導班子形成共識,要千方百計逐步提高教職工的待遇,保障教職工諸如醫療費用、住房補貼、課時獎等方面的基本福利。學校本著「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向教學第一線傾斜、向班主任傾斜」的原則,制定了《六十六中獎勵工資發放辦法》,操作的結果是打破了大鍋飯,工作量大、成績突出的教師待遇顯著提高,維護了學校的利益,保護了大多數人的積極性,我們認為這是踐行「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方面。我們始終堅持「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以待遇留住人」的原則,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如對把退休教師的福利、醫療費報銷、春遊秋遊、教師節會餐、節日團拜、生病探望等工作做得實實在在。對在職老教師的工作量計算,每節課按1.3節課計算。對青年教師,學校領導經常找他們談心,引導他們緩解經濟拮據、贍養老人、子女入學等等問題帶來的精神壓力,竭盡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同時對一些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學校扎實開展「青藍工程」,結成幫扶對子,以老帶新,相互促進,給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創造條件。學校優先改善教師辦公條件,重大決策首先充分聽取教師意見,處處是人本精神的體現。
「真心換來誠心,熱情換來激情」,教職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每年教師節聚餐或是元旦聯歡,更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一幅團結和諧、春意盎然的景象,難怪各級領導來校指導工作、考核班子或四方同仁來校交流學習、傳經送寶時,無不交口稱贊說:六十六中是一所健康的、和諧的學校,班子團結,教師敬業,上下齊心,一定能創佳績。 學校認為,在信息時代,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具備多種能力:教育教學能力、課堂駕馭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創新的科研能力、高雅的審美能力……。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學校十分注重在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科研能力兩個方面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特別是青年教師和學歷不達標的教師,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提供機會,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同時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教學研究活動和校內的集體備課活動。
學校堅持「科研強師」的理念,「以科研促課改,以課改促素質,以素質促質量」,把全體教師引導到教育科研的軌道上來。近幾年來,該校承擔了「九.五」國家級教科研課題子課題一個,並獲得課題組南京地區先進學校、先進個人等榮譽。市級「十五」規劃課題兩個,市級「十一五」規劃課題一個。廣大教師在提高業務的同時,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積極參與市區優課的評選。2003—2004年度,該校25名教師在省、市、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獎,2004-2005年度,該校36名教師在教育教學論文和省、市級優課評比中獲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從制度、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讓青年教師參加黨課學習和業務進修,鼓勵青年教師外出學習,要求青年教師苦練基本功,讓他們參與學校課題的研究,安排新老教師結對子,切實從師德上、業務上完成傳、幫、帶,青年教師「六個一」系列練兵活動扎實有效,使廣大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科研能力迅速提高,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教科研中得到鍛煉,脫穎而出。馬愛英、王向榮、王滄霖、張利海、王穎等幾位教師先後榮獲「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教科室成立的那天起就不斷向全體教師提供最新教科研信息。教科室創辦了「好學致遠」刊物,每季一期,發布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新理論、新動態、新問題,刊登學校教師的論文。
在市區教育局的支持下,這幾年,學校分別從啟東、高淳、淮安、洪澤、江陰、姜堰等地引進了20多名教學骨幹教師,大大增強了師資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現在的六十六人,正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教育的「三個面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堅定不移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他們有理由相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潮中,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將開辟出一條素質教育校本化的星光大道,一所現代化的高中將在古城南京的東郊崛起。

D. 我想找一篇寫服務人民,敬業奉獻的演講稿,要求適用於民政工作

加強新時期民政工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和諧社會」的提出,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認識的新發展。一個和諧的社會,應當是社會充滿活力,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大局穩定,社會管理有序。新時期民政工作主要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關系密切,作用重大。加強新時期民政工作,是黨和政府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一個和諧的社會」應當是社會資源兼容共生的社會;是社會結構合理的社會;是行為規范的社會;是社會運籌得當的社會。其基本特徵至少應當包括以下六方面:
1.和諧社會是富裕的社會,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貧窮是產生社會不和諧的根本原因,俗語說:「窮則思變」,「變」,從客觀上就帶來了不和諧。只有從經濟上加快發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開開心心,安居樂業,這樣的社會必然是和諧的社會。
2.和諧社會是活力的社會,即創造力得到充分激發的社會。由於社會開放公平競爭,為絕大多數的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同時,破除了束縛人的創造活力和向前發展的各種障礙。例如逐步清除戶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的限制,使社會成員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發展的機會,從而減少不滿和對立情緒。另一方面,嚴禁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大力反腐倡廉,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這就激發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促進社會發展的更大積極性。 3.和諧社會是公平的社會,即兼顧各階層利益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處理好社會各階層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形成合理的社會分配格局。例如:就業面的逐步擴大,城鄉居民實際收入的差距不斷縮小,國家加大落後地區轉移支付的力度,通過財稅政策,調節各階層收入,遏制兩極分化。另一方面,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的覆蓋面,健全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一些地方貧困弱勢群體既能吃上飯又能看得起病,既能養活孩子又能供得起孩子上學,從而避免絕對貧困,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
4.和諧社會是法治的社會,即制度完善、管理有序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民主與法治,積極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大力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等公開辦事制度,切實保障其民主權利。同時,國家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5.和諧社會是太平的社會,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安全感的社會。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我國改革開放26年來,人們生活富裕了,總希望天下太平,希望過上沒有天災人禍的安全日子。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是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另一方面,要加快維護社會穩定機制建設,社會穩定是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沒有社會穩定,就沒有社會和諧。
6.和諧社會是自我調整和不斷自我完善的社會,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基本適應的社會。目前,中央實施的農村稅費改革,就是對前幾次在「三農」問題上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正是這個不斷自我完善,不斷消除社會的不和諧因素,使整個社會更加平等,更加和諧。
二、新時期民政工作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民政工作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服務,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這表明民政工作在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維護穩定、改革創新中,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一是新時期民政工作范圍廣,接觸面大,是社會性、政策性和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做好民政工作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社會,需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協同努力。實踐證明:沒有政府主導,民政工作就寸步難行;沒有部門配合,民政工作就步履維艱;沒有社會參與,民政工作就缺乏活力;沒有和諧社會,民政工作就難以開展。二是新時期民政工作又是做人的工作,為困難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是民政部門的責任,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宗旨,由於民政工作重心在基層,根基在群眾。因此,我們民政工作時時事事體現著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如果民政工作做好了,就能夠進一步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目前,我們民政部門最重要的是靠政府主導,做好民政工作;靠部門配合,推動民政工作;靠社會參與,搞活民政工作;靠和諧社會,發展民政事業。三是構建和諧社會,給新時期民政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提出了新的任務、新的要求,民政工作在各級政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職責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作用更加突出,民政工作與和諧社會的關系更加密切。四是新時期民政工作要把著力點放在構建和諧社會上,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由於民政部門的基本職能是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在所有的民政工作中,都要始終突出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堅持為民、利民的價值取向,把人民群眾利益作為最高利益,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好標准。因此,民政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政工作與和諧社會有著密切關系。
三、加強新時期民政工作,以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1.進一步提高民政開拓創新的能力。要使民政工作緊跟不斷發展的新形勢,扎實推向前進,就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和指導實踐,提高民政開拓創新能力。既要加強政策理論學習,提高政策水平,又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增強服務本領。新時期民政工作涉及面廣,難點多、矛盾多,這是客觀事實。我們要善於思考,分析問題,抓住本質,把握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踐是個大課堂,要到實踐中去發現新問題、研究新特點、總結新經驗、探索新途徑。要善於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基層,解決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學習、思考、實踐,進一步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
2.進一步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民政幹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既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客觀需要,也是規范民政幹部行為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提高民政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增強法制意識。通過學習法律法規,自覺在思想上確定不違規、不逾制的觀念,公正、平等對待工作對象,自覺接受監督的觀念。二是抓好建章立制。法律法規是為民施政的根本依據,也是推動民政工作的重要手段。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還必須建立健全民政工作規章制度,以完善的制度管人、管事。三是嚴格依法行政。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履行各項行政行為,權責統一,既不能失職又不能越權;既不能不作為又不能亂作為,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需賠償並接受法律懲處。
3.進一步提高民政綜合協調能力。民政工作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一項基礎性和綜合性的工作,不僅涉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多個領域,而且開展一項工作難免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配合,綜合協調是做好新時期民政工作必備的重要能力。提高綜合協調能力,一是增強大局意識。大局就是全局,就是發展趨勢。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服從和服務大局。要從大局出發,整合力量,相互協作,推動工作的完成。二是善處各方關系。善於與協調的各方求同存異是協調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尤其是要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如涉及到群眾利益時,要避免「與民爭利」。三是善用協調機制。目前,為了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發展需要,民政工作已建立了兩個工作機制,即:「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和「分級實施、各負其責、上下配合、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前者是對整體民政工作而言,後者是對民政系統而言。在新形勢下,根據工作需要,還建立了一些由民政部門牽頭,或民政部門參與的協調機構,這些協調機構,進一步增強了開展民政工作的合力。
4.進一步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民政的一切工作,都是「為民」。做群眾工作是民政部門的天職,善於做群眾工作是民政幹部的本領。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一是豐富「為民」情感。胡錦濤同志強調「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為做好「為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民政工作者要銘記於心、化為行動,做到「思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愁,急民之所難,辦民之所需」,「體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群眾」,培養「為民」的職業情感。二是躬行「為民」實踐。群眾觀點是我們最基本的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最根本的工作路線。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是民政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和權益的代言人、維護人。
5.進一步提高民政幹部隊伍的能力。民政幹部職工隊伍是實施民政工作的主體,如果主體能力不強,其他各種能力的提高也就無所依託。因此,提高民政幹部隊伍的能力至關重要,這種能力主要表現在抓班子建設,凝聚人心,培養和發揚好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一是抓好班子。班子是一個單位的「靈魂、支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抓班子建設,提高領導成員思想境界和領導水平是關鍵。同時,還要加強班子成員團結,樹立科學發展觀,使班子成為團結協作、作風優良、務實高效、勤政廉潔、與時俱進的領導集體。二是凝聚人心。凝聚人心要靠事業,事業蘊涵理想和目標。要靠感情,賦予真摯感情,可以營造和諧,形成幹事業的氛圍。要靠機制,建立選人用人機制,使大家心齊,氣順、勁足、心情舒暢。三是培養和發揚好的作風。作風正、事業興。我們民政部門要牢記「二個務必」,通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堅持群眾觀點,用典型引導、示範服務的方法推動工作。

E. 請問各位:公司出納人員也需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嗎

需要。

根據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辦理辦法》的規定:

1、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一)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二)出納;

(三)稽核;

(四)資本、基金核算;

(五)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六)工資、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七)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八)總賬;

(九)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十)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2、各單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不得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或評審、會計專業職務的聘任,不得申請取得會計人員榮譽證書。

可見,公司出納人員屬於會計人員,應當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方能上崗從事出納工作。目前,有部分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仍然聘用一些無證人員從事出納工作,但是,此聘用行為確實已屬「違章行為」,主管財政機關有權依法處理。

(5)依法辦事示範單位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八條

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這是法律角度的規定,當然實際要從事會計工作光有證書是不夠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需要通過學習掌握到各個行業的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實帳操作技能,證書的考試是考理論知識,實操應重點學真賬實操,盡可能不學模擬帳套。

當然為何考這個證書沒有任何門檻限制,因為開辟通道,讓更多隻需要多一些證書的人士也可通過考試獲得。很多人不明白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與實際的從業會計工作有何區別,有證書是代表有資格,但要從業會計需要具備的是資格+技能。

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考生需同時考試通過《會計學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初級電算化》或者珠算,考生須參加全部科目的考試(會計電算化和珠算任選其一)。

F. 普法的法律六進

1、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不斷提高機關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加強機關公職人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加強機關公職人員學法制度建設,加強機關公職人員學法陣地建設。各街鎮、各委局要積極開展評選「學法守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和「學法守法用法示範機關」活動。加大對各級機關執法水平的考核力度。
2、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每個街鎮設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都要建立一個長期固定的法制宣傳欄。加強對村級「兩委」班子成員的法律知識培訓工作。積極培養農村基層兼職法制幹部,充分發揮兼職法制幹部的作用。不斷創新法制宣傳載體,積極組織專業文藝團體和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深入農村演出農民群眾喜聞樂見且通俗易懂的法制文藝節目,使廣大農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法律知識。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村入戶活動,進一步發揮基層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作用,每年定期開展針對農民群眾的義務法律咨詢等活動,為農民提供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不斷加大「民主法治村」創建工作的力度,結合市委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民主法治村」創建標准,依法保障「四個民主」的全面落實,扎實推進村民自治,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和農民增收。
3、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積極探索社區法制宣傳教育新途徑,逐步實現「六個一」: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櫥窗,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建設一支專兼職人員相結合的法制宣傳教育隊伍,建立一套居民學法制度,每季度開展一次義務法制宣傳活動,有條件的建立一個普法廣場或法制公園。加強區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有針對性地為群眾開展公益性法制講座、法治論壇活動。大力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
4、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將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結合起來,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崇尚法律的觀念,懂得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守法的行為習慣。堅持發揮學校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切實保證學校法制教育達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考核、法制副校長「六落實」。要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多種教育陣地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青少年學法用法實踐活動。加強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深入開展依法治校工作,推動各級各類學校依法辦學、依法管理,切實維護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
5、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依法管理。各類企業要制定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律學習和培訓制度,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企業職工的法律學習和培訓制度,著力加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法制宣傳教育。加強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積極推進公司律師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深入開展依法治企工作。
6、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逐步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各單位積極開展「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五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考核。加強單位內部管理,實現依法建制、依法管理。積極開展「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

G. 請結合實際工作談談如何推進服務型執法建設

(一)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行政執法模式。各級政府和行政執法部門要切實把行政執法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對沒有法律依據的行政審批,要堅決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場機制代替的行政審批,要通過市場機制運行;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要依法公開透明,強化監督制約。創新社會管理,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處置與疏導結合,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推進行政執法從剛性化到剛柔並濟轉變,從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從突擊性執法向長效化執法轉變,寓服務於執法過程中,在執法中體現服務,構建管理、執法和服務三位一體的行政執法模式。

(二)履行行政執法職責,規范執法行為。各級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防止不作為、亂作為。在符合法定條件和標準的前提下,及時辦理企事業單位和群眾的申請事項。著力預防和糾正重許可輕監管、只許可不監管的傾向,加強許可後的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檢查、巡查制度,規范程序,責任到人,切實解決監管缺位、不到位問題。要高度重視、依法打擊擾亂和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活動,嚴厲查處危害安全生產、食品葯品安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的違法案件,維護公共利益和經濟社會秩序。繼續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梳理執法依據,明確執法職權、崗位和責任。執行行政處罰裁量標准和適用規則,深入推進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加強政府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和部門內部的監督制約,逐步推廣說理式行政處罰,避免行政處罰的隨意性。

(三)改進行政執法方式,促進執法關系和諧。要改變不適應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執法思想、執法習慣和方式方法,在行政執法工作中注重發揮行政指導的作用,採取提醒、示範、協商、契約、建議、勸導等方式,指導行政管理相對人依法經營、依法辦事,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動糾正違法行為,實現行政指導與嚴格執法相得益彰。要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精神,向行政管理相對人提供法律、政策、安全、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幫助和服務。實行行政處罰事前提示、事中指導、事後回訪制度:某種違法行為易發時段到來之前、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之前,行政執法部門要通過電話、簡訊、文件等形式,向行政管理相對人進行提示、解釋、告誡,促使其及時變更或者延續行政許可、履行法定義務,盡可能減少違法行為發生;在作出處罰的同時要針對違法事項,向行政管理相對人分析違法的原因,幫助其制定改進措施,加強對當事人的指導;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影響重大的行政處罰案件,行政執法部門要進行回訪,了解糾正違法行為的情況,督促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四)加強行政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執法效能。要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凡與企業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納入行政服務中心辦理。積極推廣「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運行模式。推行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完善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優先辦理、專人負責、限時辦結,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加大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力度,採取有效形式依法公開行政執法依據、行政執法程序和行政執法結果,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行政執法權的運作、更廣泛地參與行政管理、更直接地監督行政執法行為。

(五)推進文明執法,樹立良好形象。各級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和行政執法人員,要心繫群眾、服務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防止侵害執法對象的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不得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收集證據。行政執法人員開展行政執法工作,要做到著裝整潔,依法有統一制式服裝的要著制式服裝;要按照規定向行政管理相對人出示證件、表明身份,說明開展執法工作的目的、方法,並做到舉止得當、語言文明;遇到緊急事件和對方的過激言行,要態度平和、理性處理。

(六)創新體制機制,增強行政執法執行力。要開展行政執法級別管轄試點,合理劃分執法許可權,探索建立多部門執法的協同配合機制。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建立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審批前調研、審批後監督檢查制度,成熟一個審批一個,盡早實現全省各市縣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全覆蓋。要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國發〔2002〕17號)精神,在城市管理領域以外的其他行政管理領域,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全省產業集聚區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若干意見》(豫政〔2012〕34號)要求,建立「人員派駐制、流程內部化」機制,結合實際探索適合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發展的行政執法模式,實現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與市縣政府部門行政執法的有效銜接。

(七)實行行政執法風險管理,確保國家和人民利益不受損失。依法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對涉及他人重大利益關系的行政許可、行政拘留、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強制搬遷、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關閉企業、3萬元以上罰款等重大行政執法事項,除執行法定程序外,要從合法性、社會穩定、公共安全等方面進行風險識別或者評估。對其他行政執法事項,也要進行必要的風險防控。各級行政執法部門要認真分析、查找行政執法過程中的風險點,提出風險防控辦法,預防因執法不嚴格、隨意性大、疏於管理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損害。

(八)加強行政調解工作,快速高效解決矛盾糾紛。要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要求,把行政調解作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建立由各級人民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機構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各級政府和行政執法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和自身職權,對法定執法事項進行梳理,明確適用行政調解的事項,並制定行政調解規程。有關行政執法部門要運用調解機制依法處理污染糾紛、土地糾紛、采礦糾紛、水事糾紛、治安糾紛等。勞動爭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人事爭議、專利糾紛調處等機構也要發揮調解作用,依法、公平、高效處理爭議。

(九)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執法行為合法有效。各級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對本地、本部門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違法行政行為。省轄市、縣(市、區)政府每年要根據《河南省行政機關執法條例實施辦法》的規定,清理、認定行政執法主體,確認行政執法人員,並向社會公布,防止沒有行政執法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和不合格人員從事罰款、收費、檢查等行政執法工作,從源頭上預防亂罰款、亂收費、亂檢查等行為。省轄市、縣(市、區)政府法制機構要設立舉報投訴電話,積極受理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的投訴舉報,依法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對違法人員依法取消行政執法資格。要加強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依法追究違法違紀人員的責任,促進行政執法廉潔高效。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