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貴州省依法治國徵文

貴州省依法治國徵文

發布時間: 2021-02-02 10:55:31

1. 法制徵文800字,要原創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范自己行為的社會准則。因為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2. 求:看「《依法治國》徵文」650字左右,不準多也不準少,謝謝

30年前的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現行憲法。這是新中國頒布的第四部憲法,與廣納民意、深得民心的1954年憲法一脈相承,同「文革」色彩鮮明的1975年憲法、「左」的思想尚未徹底清除的1978年憲法進行了果斷切割。現行憲法根據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使命和任務,全面體現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生活的基本原則和社會活動的根本准則,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保證。可以說,這是一部改革色彩鮮明的憲法,是一部開放思維貫穿的憲法,更是一部人的尊嚴彰顯的憲法。30年來,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又於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對現行憲法進行了四次修改,形成31條修正案,與時俱進地實現了憲法規范與社會實踐的緊密銜接。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證明,1982年憲法繼承和發展了1954年憲法的基本原則,克服了1975年憲法和1978年憲法的缺陷,總結了建國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豐富經驗,集中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既考慮到當時的現實情況,又照顧到將來的發展前景,同時注意吸收國外的有益經驗,是一部中國特色的、適應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長期穩定的憲法,也是建國以來最完善的一部憲法。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在現行憲法頒布實施三十周年這個特殊時點,我們更要深思,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應當如何進一步發揮應有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尊崇憲法、遵守憲法、施行憲法、捍衛憲法的良好氛圍和自覺意識,從而凝聚社會共識、引領改革發展、有效制約權力、充分保障人權。

凝聚社會共識

古往今來,不論中西,每一個國家要獨立生存、向前發展,前提就是全體國民要形成最起碼的社會共識,比如一國以什麼為最終目標和基本底線,內部的政治權力如何分配、國家與公民的關系如何規范,等等。很難想像,一個缺乏基本社會共識或者只能用武力來獲得暫時社會共識的國家,能夠自主、和平、可持續地發展,而不陷入戰爭內耗、四分五裂的泥潭。因此,立憲承載著一項最基本的政治功能——凝聚社會共識。

產生於中世紀的憲法性文件——1215年的英國大憲章,是世界上第一部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雖然主要限於保護封建貴族的權力,但充分體現了當時英國絕大多數國民反對王權專橫的意願。此後的1628年《權利請願書》、1689年《權利法案》以及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與大憲章的精神一脈相承,構成了限制包括王權在內的公權力,保護公民的生命、自由與財產權的憲法性法律,為英國從封建傳統社會和平過渡到現代法治國家、開啟強國之路奠定了政治基礎。

如果說英國憲法是國王與貴族、精英與平民「妥協」的產物,那麼美國憲法則是吵架「吵」出來的共識。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13個州先後各自製定了自己的憲法。1780年,各州代表又制定了《邦聯條約》,建立了一個權力孱弱、缺乏權威的中央政府:它無力控制各州的立法權力,任憑各州議會干預司法程序;它無權向各州徵稅,以致退伍軍人一度因為得不到欠付軍餉而威脅兵變;它無權調節州際貿易,無力阻止各州之間的保護主義和貿易戰爭;它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無力保衛美洲疆土和各州治安。這充分說明,現有的制度設計和安排,既不能解決當時的內憂外患,也不能體現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大州與小州之間、南方與北方之間、開拓者與後來者之間、農場主與實業家之間、推崇大政府者與偏好小政府者、浪漫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之間,都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立場分歧和利益沖突。怎麼辦?既然不準備武力解決,那麼只能「打嘴仗

3. 法治徵文!!~1000字 急用啊!!~~~

人類文明進入21世紀,我們站在新的高峰,向千年前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回顧時發現,有個瘦瘦的、硬朗的固執男人在今天的民主法制社會特別引人注目。此人正是久負盛名的青天——海瑞。在古代,能被百姓稱為青天的人雖說很多,但是真正發自內心,且向他這樣威名遠播的實在不多。為啥?其一當然是此公有讓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其二是此公定有讓人傳為美談的傳世經典故事。海青天的名氣之大,在整個古代社會可謂是達到了極致,以至於在我們傳統的年畫門神排位里有了這位青天的一席之地。年畫上的門神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無比尊貴的地位。能上年畫門神的人要麼有蓋世武功者,如秦叔寶,尉遲恭者。要麼有文治武功,忠義護主者,如關公,諸葛孔明者。但是唯獨海瑞先生,作為公正、正義的象徵,恭恭敬敬的列位在尋常百姓家,預示著神州大地的千萬生靈渴望皇帝能在他這樣正義公正的大臣治理下,社稷文治武功,盛世太平。那此公到底做過些什麼,讓這個古老智慧民族的百姓如此崇拜,以至於在他之後竟無後代聖賢可以再上門神排位。

故事大家都知道,只是我在這里的敘述是從現代社會的法制角度來闡釋。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上疏著名的嘉靖皇帝,痛批了嘉靖皇帝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惡習,什麼消極怠(此公27年不上朝),什麼不務正業,燒香煉丹,搞的宮廷烏煙瘴氣。什麼養奸縱貪,(縱容嚴嵩父子)導致國家政體受損。能罵的都罵了,順帶還為自己准備了一口棺材,以示文死諫的精神。這個故事在老百姓那裡傳為其剛正不阿的典範,皇帝老兒都敢動,可見其對誰都是公正的。但是在現代社會我們再來重新審視海瑞時,發現的卻是這個故事背後是古代法制建設的悲哀。海瑞之所以被稱為海青天,不過是其辦事剛正(他自號剛峰),不徇私情,能為民做主。在之後的清代,這樣的人為啥沒出現,因為這樣的官出現不了在那樣的環境。在一個物流橫流,眾人皆醉的環境里,要清要廉又要公正,無異於痴人說夢。在一個制度混亂,權利和人治充斥法規的時代,這樣的清官只有海瑞一人。所以百姓越是相信海瑞,正反映了整個社會不公正,不公平的現象普遍存在。雖說「天子犯法,當與庶民罪」,但是果真能這樣嗎?在一個權利高於一切的時代,在一個人治和人情充滿社會關系網的時代,這個說法等於天方夜譚。歷代皇帝的治理術就是「外儒內法持之以道」,笑臉的背後還是屠刀和殺戮。在古代,百姓希望出現海瑞這樣的清官,因為只有這樣公正正義且硬朗的人能為他們主持公道。換作別人,敢嗎?能堅持嗎?能公正嗎?但是,海瑞終歸還是要死去的,海瑞之後的社會該如何?難道還是習慣在黑暗中盼望著再出現一個海瑞?不是,當然不是,「麵包是靠自己勞動得來的」,我們得重塑自己的海瑞——永恆的、公正正義的海瑞。這個海瑞就是現今的法制。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保障自由和人權的法律制度。

在一個法制高度發達的國度,我們需要是制度,真正健全的制度。所以從80年代起,政府就在不斷提倡和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法律就是自由」,這就是法制社會告訴其生活的公民的一個基本常識。法律帶給我們的是公平,是自由,是人的尊嚴的保障。海瑞是偉大的,我們從來都沒否認,此公所作的貢獻是偉大的。但是在現代這個高度文明的社會,我們不得不痛心的向海瑞告別。向一個時代告別,向一種簡單、粗暴的文明狀態告別。告別海瑞,在法制文明的今天,我們進入一種新的文明狀態,進入一個新的社會,新的人類紀元。

4. 依法治國-我做守法小公民徵文500字

5. 依法制國徵文700字

一、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校是現代法治主義的要求 學校對受教育者享有處於法律豁免狀態的自主管理權,這是近代法治主義中「特別權力關系不受法律調整」觀點的集中體現。學校對學生享有無限制的自主處分權,不論該權力行使的程序是否公正、實體結果是否正義,都完全處於司法審查的豁免狀態,這種觀點有利於保障學校辦學的自治權和自主權,但卻忽略了一個簡單的現代法治原則「任何不受控制的權力都將導致專制的高度可能性甚至是必然性」[1]。傳統的教育觀念導致學校在教育管理中濫用自由裁量權等現象普遍存在,對受教育者造成終生難以癒合的創傷。因此,現代法治主義認為「自由裁量是根據合理和公正的原則而不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做事;自由裁量權不應是專斷、含糊不清的權力,而是法定的、有一定法律約束的權力」[2]。由此可見,特別權力理論已經為現代法治主義普遍拋棄,任何權力都必須納入法治的軌道。 (二)依法治校能夠實現現代人類的基本權利——受教育權 受教育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它更成為公民享有其它權利的基礎。受教育權的缺失將導致勞動權的被限制與被剝奪,進而影響公民其它財產權的實現;受教育權的缺乏將影響人們運用現代傳播技術進行交流,從而導致公民言論自由權得不到完整的實現;受教育權的缺陷還將降低受教育者的社會評價,從而對公民的名譽權、榮譽權造成負面影響。可見受教育權對於公民而言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學校教育管理對公民的影響可謂終身而深遠,將其納入法治的范疇是現代法治主義的應有之義。 (三)依法治校是WTO基本規則的反映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化的法治主義也對我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WTO的重要法治理念「司法最終救濟原則」已經為我國的立法所接受。該原則要求權利受侵害後要窮盡所有的救濟方法應當以司法救濟作為最終的保障。可見學校教育管理已不是孤立的、不受約束的活動,而應當以法治為基礎,將依法治校作為溶入國際大家庭的必要途徑。 二、依法治校的現實可能性 上文已經從3個方面論述了學校教育管理納入法治范疇實施依法治校的必要性,但它是否具備現實可操作性呢筆者認為依法治校已經具備相應的法律理論基礎。上文所述的我國憲法中「依法治國」的規定和WTO的「司法最終救濟」原則都回答了這一問題。同時,《教育法》第28條規定,學校享有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處分的權利。《高教法》第53條規定,高等學校學生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學位條例》第2條規定,公民可以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相應的學位。《高校學生管理規定》第15-38條規定,學校可以依法規定對學生進行各種學籍處理。第62條規定,對犯有錯誤的學生,學校可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紀律處分。從以上法律、法規中,我們不難看出學校的教育管理權不是自然產生的,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種法律授權或賦予的法定權力,它既不可能是一種絕對自由裁量權,也不可能享有法律豁免的特權。由此可見,依法治校是有充分的法學思想、現代法治基本精神、法律原則作為其存在的基礎,是法治主義中必不可缺的。 任何組織、個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於社會之中,它必將與其它法律主體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置於整個國家法律體系之中。因此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都將成為我們依法治校的基石。在「湖南外語外貿學校非法同居案」和「懷孕女生被開除案」中,法院在審理時均適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在中小學教育中還涉及到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規定;另外學校教育還可能涉及到婚姻、家庭、選舉、契約等方面的法律規定。可見依法治校決不僅僅是依某部法或某幾部法來治校,而應當建立以行政法為核心、教育法為指導、其它法律、法規為補充的綜合法治體系,真正實現依法治校的要求。 三、依法治校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程序公正 現代法治主義追求的是公正,其中「程序公正是最大的公正」這一觀點已經為大多數法治國家所接受。法律的任務是用公正的程序推導出法律真實,並用這一法律真實對客觀事實作出法律上的判斷,因此不公正的程序必將導致不公正的實體結果。西方國家很早就認可了這個觀念,在「狄克遜訴亞拉巴馬州高等教育委員會案」、「戈斯訴洛伯茲案」、「佩蒂訴倫敦大學案」中,教育機構均因為程序失當而敗訴。然而我國傳統法律觀念卻認為實體結果的公正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所謂「公正」的實體結果可以違反某些法定程序,例如某學者公開宣稱「真實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即使是通過刑訊逼供獲得的,也應當為法院所採信」。這充分說明了時至今日尚有人仍然忽視程序公正的重要性。這一點在學校教育管理活動中尤為明顯,也因此產生了諸多糾紛。在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中發生的多起因學籍、學位處分所引起的訴訟中,學校敗訴的理由無一不是程序不當。這些實例應當引起學校管理者的警覺,充分重視程序公正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在學校教育管理活動中應當重視以下一些程序,才能盡可能保證其公正性。 1.充分說明理由的程序。它要求學校在作出任何管理決定時應當附加說明該決定的充分理由,這是依法治校的一項基本要求。英國學者韋德強調,某個行政決定沒有說明理由,行政機關將很難使這樣的決定正當化[3]。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也認為,沒有說明理由的行政決定意味著違背正義的要求,說明理由是良好行政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項憲法性要求[4]。綜合中西方法律觀點,說明理由至少具備以下意義:它表明在形式上決定是理性思考的結果,有利於增強人們對決定合理性的信任;它對那些不滿決定而准備申訴的當事人可以使他們考慮申訴的理由;它能夠體現程序公開的價值,體現對當事人人格與尊嚴的尊重;它對於裁判者意味著在作出決定時必須排除肆意、專斷、偏私等因素。可見說明理由是程序體現公正的必要條件之一,不說明理由的決定總是與任性、專橫、濫用權力相聯系,人們將不可避免地對該決定的公正性喪失信心[5]。 2.預先申辯的程序。它要求學校在進行教育管理活動尤其在作出處分決定時,應當在作出決定之前給予受處分者至少一次的申辯機會。申辯是任何法律行為的必備程序之一,因為受處分的當事人不是某種法律關系的客體,而是可以進行理性思考的平等主體。裁判者不應當對受處分者有任何偏見或先入為主,應當提供機會讓受處分者進行申辯並採納其合理的解釋。有些學校規定對學生的紀律處分應當在24小時內決定,這顯然是剝奪了受教育者的申辯權利。 3.以充分有效的實質性證據支持決定。法治主義的基本要求是以合法的證據推導法律真實,任何真實均應建立在有效證據之上。它要求學校在作出任何決定時應當掌握充分的實質證據,切不可僅僅接納傳聞或道聽途說的證據,也不可接納正在接受審查的證據。僅僅以傳聞作為證據的任何教育管理活動都會被法院推翻的,例如僅僅因為學生在考試時東張西望即認定考場舞弊,或僅僅因為某人的口頭反映就作出紀律處分都是不負責任的決定,若因此引起的訴訟作為學校只有一種結果——敗訴。因此,這一程序還要求學校在作出決定前應當將相關的事實證據記錄在案,建立完整的案卷制度,並且僅能根據記錄在案的事實和理由作出決定。 (二)教育優先 法律所具備的六大功能中,教育功能與懲罰功能是相互對應的兩大重要功能,這二者相比較,教育功能應當優於懲罰功能。本著「治病救人,懲前毖後」的指導方針,在法治主義中應當堅持教育優先的原則。尤其在學校教育管理活動中,根據《教育法》的規定,學校的根本任務是教育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也要求學校在其教育管理活動中必須堅持教育為主的原則,獎勵和懲戒都只能作為教育的手段而已。因此它要求學校在作出決定時應當遵循以下幾個標准:(1)從輕標准。即在可處分可不處分時應不處分,處分可輕可重時應給予較輕的處分;反之在可獎勵可不獎勵時應給予獎勵,獎勵可輕可重時應給予較重的獎勵。這是法治中從輕兼從新原則在學校教育中的體現。(2)綜合考慮標准。即學校所作出的獎勵或處分決定應當與學生的行為性質、目的、後果相聯系,並綜合考慮其一貫的表現,不能畸輕、畸重。這是現代法治主義中適當性原則在學校教育中的體現。 (三)尊重既往判例與習慣 既往的判例與習慣應當成為人們今後所模仿的對象,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受教育者總會根據以往同類事件學校所作出的決定來作為自身行為選擇的依據。法的預測功能也告訴我們前例與後循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既往的判例與習慣不被尊重,裁判者根據個人喜好對同一情形作出不同決定,必然導致人們對既有規則的尊嚴性、權威性、嚴肅性產生懷疑[6]。這一點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是有慘痛教訓的,應該引起學校管理者的重視。這也就要求學校在教育管理活動中應當根據以往同類事件的判例,根據教育活動中公認的良好習慣,對現今的事件作出正確、合理的決定。「大膽創新」是必要的,但「蕭規曹隨」也是不可或缺的。當然,既往的規則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墨守成規」顯然是不負責任的,但是當既往的判例與習慣和現今的情況發生沖突時,學校應當首先修改既有規則,再根據修訂後的規則作出決定。因為規則必須受到尊重,這也是「法不朔及既往」原則的體現。 (四)異議導致執行停止 在行政法中,為了保障一般行政行為的連續性,通常規定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已作出的行政決定的執行[7]。但是學校對受教育者的教育管理活動並非一般的行政行為。如上文所述,受教育權涉及公民的諸多權利,並廣泛牽涉國家、社會的利益,同時該行為具有階段性和時間性,錯誤的教育管理活動不立即停止,即使今後得到糾正,也將給受教育者造成終生無法彌補的損失。筆者認為,學校教育管理活動應當屬於《行政訴訟法》第4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21條規定的不停止執行的例外情況,在受教育者對該行為提出任何異議的同時應當立即停止執行該決定。 四、依法治校應當遵循教育規律 我們強調法律必須介入學校教育管理領域,強調必須實行依法治校,但並不等於說可以不顧教育規律,簡單粗暴地干涉學校的自治權、自主權。教育是一項特殊的社會活動,它有自身獨特的運行規律和發展模式,任何不尊重客觀規律的行為都是錯誤的。法院不是一個教育機構,法官也不是教育專家,它們對學校教育管理的認識水平肯定不及教育當局,因此一味強調法治對學校教育管理的全面介入而忽視教育本身的客觀規律的觀點是片面的、錯誤的。司法機構對學校教育管理活動的干涉和審查應當堅持普通行為不幹涉和有限范圍審查原則。法律是用於追求公平和正義的,但並非實現所有公平的有效途徑,因為司法審查和干涉是需要成本的,對於那些影響甚微的教育管理行為提供司法保護,無疑是對有限資源的極大浪費。筆者強調,一方面,依法治校主要應當依靠學校自身轉變觀念,依照法治原則主動、積極地採取措施,完善現存的治校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依法治校還應當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學校教育管理的自治權、自主權,保障學校依法制定校內規章制度和依法進行教育管理的權力。這2方面的有效結合要求只有在學校的教育管理活動嚴重損害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明顯與現代法治思想相背離時,我們才可以動用司法這一最終救濟手段。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在遵循客觀規律,尊重教育的專業性和特殊性的基礎上有效實現依法治校。

6. 依法治國作文六百字,要徵文的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回十六大重申了依法答治國的基本方略,並賦予其新的含義:(1)明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2)明確提出堅持依法執政,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四中全會《決定》把「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作為黨的六條執政經驗之一」。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是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國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 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意義

7. 高中生關於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的800字徵文

網友採納
憲法是國家的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規都不能違反憲法制定的原則,這是說憲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沒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威,也就是說憲法是法制的基礎。法治是相對與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說法就是依法治國,國家的具體政策,做法都由法律規范,而不是由政府統治者自身主觀決定。所以憲法是法治社會的基礎,二者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憲法保障法治施行,法治樹立憲法權威!因為憲法第第五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