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四依法
⑴ 佛教 佛弟子應遵從如來所言四依法,什麼叫四依法
凈空法師---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佛滅度之前,阿難尊者為我們啟請:佛在世,佛是我們老師,我們有了困難,有了疑惑,向佛請教,佛會告訴我們;佛要滅度了,不在世了,以後我們有問題怎麼辦?佛給我們說了「四依法」,說了四句。
第一句就說,「依法不依人」。一定要記住:「法」是什麼?佛所說的經典,你依照經典等於依佛一樣。人說法,如果說的法跟經不一樣,決定不能依;他說的法這經上都有,都有這個意思,可以相信。老師?老師也不行。
我年輕,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有一次,就是遇到經典裡面深奧的東西我不懂,聽老師講,我覺得老師講的跟它不一樣,我懷疑。老師所講的有沒有經典做依據?沒有經典做依據,那我就不能相信。老師說有,查出來給我們看,這是正確的。如果經典上沒有的話,我們就不能相信。要記住,「依法不依人」。
第二個,「依義不依語」。語言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沒關系,意思沒有說錯,這就對了。要依義,不要依語。特別給我們現代人,看佛經的翻譯本,你看一部經,兩個人翻的兩個就不一樣,我到底依哪個?那佛說的好:意思對了就行;意思要不對,那個不可以。語言文字沒關系,說得好!「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什麼?「了義」跟「不了義」標准沒有一定。我能看得懂,能聽得懂,我真正得利益,對我就是「了義」;我還沒搞清楚,我還有懷疑,我不敢這樣去做,這對我來講,「不了義」。所以這一句話是活動的,你要一定依自己的程度、依自己生活環境,不要學得太高了,太深了,適合自己的程度,這個好。
「了義」究竟的是什麼?是真正了生死,出三界。那我在一切經里頭,這一部經對我合適,我學這部經我能往生,我學《華嚴》,我得不到華嚴三昧;我學《法華》,我也不行,也作不了佛,那個經的好的,大經,對我來講「不了義」,這個對我來講「了義」。一定要懂!我能做得到,我真正相信,我真正發願,我真正一心念佛,走路是一步一句佛號,這叫「了義」。
最後一句叫「依智不依識」。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用事。最後的決斷要用智慧,決不被感情障礙了,這個很重要!要依真實智慧。感情有很多,老師勸你,好朋友勸你。我在早年,懺雲法師勸我修凈土、李老師勸我學凈土,我都沒聽,那個時候自己以為自己有智慧,對凈土是什麼?不認識。我對凈土的認識我給諸位說過,講《華嚴經》講到一半,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文殊、普賢,那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兩位菩薩: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成就的?在《華嚴經》里找,找到末後找到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兩個人都是發願求生凈土,在阿彌陀佛那裡成就的。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寒毛直豎,這樣的菩薩還從極樂世界來的,所以就非常認真仔細把《華嚴經》重新再看,看出來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過兩遍,囫圇吞棗,都沒把意思看出來。這下細看才曉得,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他修什麼法門?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專求極樂世界。佛法跟中國世俗很多相通,都是把最重要的擺在最後。善財第一個訪問的,那叫先入為主,德雲比丘(吉祥雲比丘),我們沒看出來。再細看,看明白了,一頭一尾,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第一參是文殊菩薩推薦的,叫他去參訪。文殊大智,抉擇法門,決定選擇這個法門,般舟三昧,就是念佛法門。
⑵ 什麼是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依法不依人」呢?不是說這個人名氣有多大,「因為他是大和尚,我才信他」,不是的,要看他講的話是不是佛經祖師的傳承,這樣叫「依法」。如果他講的不符合經典,那就不能依從;如果有人即使是個惡人,他說「念佛往生」,你就要依他,因為他講的是佛法。當初釋迦牟尼佛求法就是這樣子的,向羅剎鬼求法,求半句偈子,佛都獻身讓他吃掉。這叫「依法不依人」,不依這個人的名望、學問、資格、地位。但是,我看現在「依法不依人」的人,一萬個裡面難得幾個,講實在的,都是「依人不依法」,「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因為他名望高……」如何如何,「哎,你講的怎麼跟大法師講的不一樣?」這就不是「依法不依人」了,你講這句話,是在挑撥人際關系,是不是?我在這里,隆道法師在那裡,「哎,你怎麼講的跟他不一樣?」如果我們兩個搞得有矛盾,那怪誰?怪你。他講的是禪宗,我講凈土宗,當然不一樣!佛法八萬四千門,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經和那部經就不一樣,那怎麼辦?「師父,你講的凈土宗,經典依據在哪裡?你這么講有什麼根據?」好,那師父就交底出來,哪部經、哪部疏論,釋迦牟尼佛怎麼講,祖師怎麼講……如果聽過之後,「依法不依人」,雖然他沒有名氣、沒有修行、沒有道德,但是講的是佛法,就要依從。 什麼叫「依義不依語」呢?佛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意思,如果死在語言文字上了,不能懂得佛法的意趣、指向的話,那是不行的。比如說,經中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往生,如果你誤解說「我只念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再不用念了」,那就是沒有懂得《無量壽經》的意思;如果「依義」,如祖師講的,祖師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是多到一輩子念佛,如果沒有這么長的時間,臨終才遇到佛法,一聲、十聲也往生,這個叫「依義不依語」,你光依表面語言,就可能出問題。 什麼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透徹的、真實的;「不了義」就是方便的、權假的。比如說,《觀經》講到三福九品迴向也可以往生,這個是「不了義」,是方便;《阿彌陀經》就講了: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念彌陀名號能往生,這個是「了義」。《阿彌陀經》是《觀經》的延續,《觀經》把定散二善講完後,歸到《阿彌陀經》,歸到最後一句話,說:「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我講那麼多,你就念這句佛號。」這是比較法,意思是說三福九品也可以往生迴向,要念佛就更好。來到《阿彌陀經》里邊,就要把「持佛名號」更加詳細地展開,這個時候就不含糊了,因為釋迦牟尼佛講這部《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是「了義」;《觀經》是有問、有請,是韋提希夫人請求才講的,是隨順眾生而講的。《阿彌陀經》是隨佛的本懷而講的,當然《阿彌陀經》是「了義」了。「了義」怎麼講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所修的,是雜善、雜行,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想到報土去,不行的!能往生,也是邊地、化土,想到報土去,只有專念彌陀名號。這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什麼叫「依智不依識」呢?「智」就是心智、智慧;「識」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見解。當然我們沒有智,那我們依祖師。比如講「一心不亂」,你看到「一心不亂」四個字,如果用意識分別,「要這樣子、那樣子……」,那就違背了佛理。《阿彌陀經》也好,不管講怎樣念佛,不能違背彌陀本願,如果和阿彌陀佛所發誓願不相吻合,那一定是教化的方便,一定要歸到佛的本願,所以,善導大師把「一心不亂」解釋為「專復專」。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他有智,那就依他的。從聖道門來講,他是悟得自性了,能悟得一切佛法真理了,當然「智」就開發出來了。禪宗尤其有這個特點,禪宗的公案講出來,我們都雲里邊、霧里邊,為什麼?凡夫都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這些公案是破除執著的,沒有智慧就不能了解,那隻有聽祖師的。如果你不懂,看了很多公案,就會罵祖師了,「講什麼話?糊里糊塗、顛三倒四的!」那你不懂得佛法。 按照「四依法」學佛,確實能得利益。在凈土宗里邊,我們曾介紹過,要門、弘願門,要門就是「不了義」,弘願門就是「了義」,弘願是阿彌陀佛真實本願;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的,隨順眾生的根機,是調化的方便。所以,《觀經疏》講:「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凈土要門;阿彌陀佛顯彰他的本心,即別意弘願,特別的意思,韋提西夫人想不到的。這才是真實、了義。那麼,了義和不了義之間的關系怎樣呢?從不了義,進入了義,這叫「由方便進入真實」。 我們去勸化人家,有時講了義,有時講不了義。「念佛往生」是了義,「念佛保平安」是不了義,但是你不能說不對,確實有這個效果,但是,如果你先跟他講了義,他不能接受,所以,一開始先說「念佛病就能好,就能消災免難」,先要講不了義,隨他的根機;他進來之後,慢慢根機成熟了,就要講了義了,「念佛不能老求這個,求往生!」各位也在作這些事情。
⑶ 佛學中「四依四不依」為哪些,佛教網
凈空法師---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佛滅度之前,阿難尊者為我們啟請:佛在世,佛是我們老師,我們有了困難,有了疑惑,向佛請教,佛會告訴我們;佛要滅度了,不在世了,以後我們有問題怎麼辦?佛給我們說了「四依法」,說了四句。
第一句就說,「依法不依人」。一定要記住:「法」是什麼?佛所說的經典,你依照經典等於依佛一樣。人說法,如果說的法跟經不一樣,決定不能依;他說的法這經上都有,都有這個意思,可以相信。老師?老師也不行。
我年輕,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有一次,就是遇到經典裡面深奧的東西我不懂,聽老師講,我覺得老師講的跟它不一樣,我懷疑。老師所講的有沒有經典做依據?沒有經典做依據,那我就不能相信。老師說有,查出來給我們看,這是正確的。如果經典上沒有的話,我們就不能相信。要記住,「依法不依人」。
第二個,「依義不依語」。語言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沒關系,意思沒有說錯,這就對了。要依義,不要依語。特別給我們現代人,看佛經的翻譯本,你看一部經,兩個人翻的兩個就不一樣,我到底依哪個?那佛說的好:意思對了就行;意思要不對,那個不可以。語言文字沒關系,說得好!「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什麼?「了義」跟「不了義」標准沒有一定。我能看得懂,能聽得懂,我真正得利益,對我就是「了義」;我還沒搞清楚,我還有懷疑,我不敢這樣去做,這對我來講,「不了義」。所以這一句話是活動的,你要一定依自己的程度、依自己生活環境,不要學得太高了,太深了,適合自己的程度,這個好。
「了義」究竟的是什麼?是真正了生死,出三界。那我在一切經里頭,這一部經對我合適,我學這部經我能往生,我學《華嚴》,我得不到華嚴三昧;我學《法華》,我也不行,也作不了佛,那個經的好的,大經,對我來講「不了義」,這個對我來講「了義」。一定要懂!我能做得到,我真正相信,我真正發願,我真正一心念佛,走路是一步一句佛號,這叫「了義」。
最後一句叫「依智不依識」。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用事。最後的決斷要用智慧,決不被感情障礙了,這個很重要!要依真實智慧。感情有很多,老師勸你,好朋友勸你。我在早年,懺雲法師勸我修凈土、李老師勸我學凈土,我都沒聽,那個時候自己以為自己有智慧,對凈土是什麼?不認識。我對凈土的認識我給諸位說過,講《華嚴經》講到一半,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文殊、普賢,那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兩位菩薩: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成就的?在《華嚴經》里找,找到末後找到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兩個人都是發願求生凈土,在阿彌陀佛那裡成就的。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寒毛直豎,這樣的菩薩還從極樂世界來的,所以就非常認真仔細把《華嚴經》重新再看,看出來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過兩遍,囫圇吞棗,都沒把意思看出來。這下細看才曉得,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他修什麼法門?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專求極樂世界。佛法跟中國世俗很多相通,都是把最重要的擺在最後。善財第一個訪問的,那叫先入為主,德雲比丘(吉祥雲比丘),我們沒看出來。再細看,看明白了,一頭一尾,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第一參是文殊菩薩推薦的,叫他去參訪。文殊大智,抉擇法門,決定選擇這個法門,般舟三昧,就是念佛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