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池污染
❶ 農作物污染
(一)化學農葯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1. 農葯的殘留毒性
農葯的污染在於它的有害作用。雖然大多數農葯在環境中能逐漸分解成無毒的化合物,但有的農葯化學物質穩定,能較長期的殘留在作物或土壤中,有的農葯能代謝為更毒或致癌的化合物,如殺蟲脒水解產生四氯磷甲苯胺,代森鋅代謝為乙撐硫脲,直到農產品收獲時還會有殘留的農葯及其有毒代謝物。這種農產品被人長期食用或作為飼料通過家畜、家禽而最終進入人體,會引起慢性中毒。這就是農葯的殘留毒性。
2. 農葯的污染途徑
農葯污染農業環境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農田施用,此外,農葯的貯存、運輸、銷售和農葯廠「三廢」的排放等也可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農葯污染的另一重要途徑是通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作用。食物鏈是指動物體吞食含有微量殘留農葯的作物或生物後,農葯在生物體間進行轉移的現象。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體從生活環境中不斷吸取低劑量的農葯,並逐漸在其體內進行累積濃縮。生物富集和食物鏈連鎖反應可使農葯殘留濃度提高幾十倍,甚至幾十萬倍。由此可見,即使自然界存在的農葯極其微量,但因人類處在食物鏈末端,農葯對人類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脅性。
3. 農葯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1)農葯對大氣、水體和農田土壤的污染
田間施用農葯首先是造成大氣的污染。噴灑農葯時,霧狀或粉劑的微粒漂浮在大氣中,造成對大氣的污染。
農葯對水體的污染主要通過施葯時散落在田間的農葯,隨灌溉水或雨水的沖刷,流入河道、湖泊和海洋。此外,工廠「三廢」排放,洗滌葯械等活動也會造成農葯對水體的污染。
農葯對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施葯時,大部分農葯降落於地表,附著在作物體表的農葯,也會因風吹雨打降落於地表。另外,葯劑浸種、拌種等施葯方式,則使農葯直接進入土壤中,除草劑的土壤處理,殺菌劑的土壤消毒等,也是直接施葯於土壤中,大氣中的農葯,也會隨雨水降落而污染土壤。
(2)農葯對農畜產品的污染
噴灑農葯對農作物的直接污染,以及作物對周圍環境農葯的吸收,會造成農葯對農產品的污染。畜禽食用了被污染的飼料,也會造成農葯對畜禽產品的污染。一般而言,在農產品中,有機氯農葯的污染程度是:油類作物>澱粉類作物;小麥>稻米>玉米>高梁;花生>大豆。稻米中,秋茶>春茶,夏茶;蔬菜中,葉菜類>根菜,果菜。農作物產品污染較重的主要是茶葉和煙葉。畜禽產品中,有機氯農葯殘留量:豬肉高於牛、羊、兔、馬肉等;鴨肉高於雞肉、鵝肉;蛋類高於相應的肉類。
有機磷農葯的降解速度較快。在茶葉、水果、蔬菜、稻穀、小麥、蛋類、奶類、煙草等農畜產品中,一般沒有超過有關殘留標准。但近年來,甲胺磷等有機磷農葯在蔬菜上的殘留量較高,超標現象比較嚴重,有的地方發生了人畜急性中毒事件。擬除早菊酯農葯對蔬菜的污染程度是:葉菜類>豆莢類>茄果類。
(二)化肥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化肥可以大幅度地增加作物產量,同時也可能導致環境的污染。近幾年來,由於農業上化肥用量的增加,化肥已成為農業環境中一種主要污染物質。施入土壤中的各種肥料只有一部分為作物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有的從土壤中淋失,有的轉化為「難效態」而殘留在土壤中,有的則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揮發到大氣中。各種作物對肥料的平均利用率,氮為施用量的40%-50%,鉀為30%-40%,磷為10%-20%;對作物不合理的大量施肥,不僅導致營養物質的損失,降低肥料中營養元素的利用率,而且還造成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1. 氮素肥料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根據計算,在全球氮素循環中,通過各種途徑固定的氮素總計為91.8×106噸,而經過反硝化作用,返回大氣的氮素總計為85×106噸,每年固定的氮素比返回大氣的氮素多6.8×106噸。留在地球上的這部分氮素,分布在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目前,各地出現氮污染的問題與這部分氮素關系密切。
氮素的損失中,有一部分發生脫氮反應,變成毒性強的氮氧化物(Nox),動物吸入(Nox)引起中毒症狀。目前,人們更重視的是氮素的硝酸態變成亞硝酸態,亞硝酸與各類胺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是強致癌的物質。氮素肥料的損失,還能形成化學煙霧,破壞臭氧氣層和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化學氮素肥料污染途徑主要表現在氨的揮發,硝化-反硝化脫氮和硝酸鹽的淋失三個方面。
2. 磷素肥料對農業環境的污染
由於生產磷肥的磷礦石,除了含有營養元素的成份外,往往同時含有對作物有害的元素,如砷、鎘、汞、鉛等。據日本分析,砷在磷礦石中的含量平均為24PPm。而磷酸鈣中為104PPm,重過磷酸鈣則增至273PPm。磷礦石中鎘含量因產地而異,鎘在磷肥中的含量約為10-20PPm,長期施含鎘量高的磷肥,能引起鎘在土壤中的積累,示在肥料中含量一般在0.5PPm以下,而鉛在磷礦石中平均含量17PPm,磷肥平均10PPm。由於氟磷礦石含氟量較高,在磷礦石或過磷酸鈣中,一般含氟2-4%,隨磷肥進入土壤中的氟可以在土壤里和植物體內蓄積,造成不良影響,人長期飲用或食用含氟高的水和食物會導致氟骨症。
(三)農用塑料地膜殘留污染
農用資料地膜的覆蓋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已經在農業生產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然而,由於地膜強度低,在田間不易回收,同時,地膜又是高分子的碳氫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所以也隨著地膜覆蓋栽培面積的擴大,使用年份增加,耕地土壤中的殘膜量不斷增加。據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對7個縣(市)155個點304平方米的抽樣調查數據表明:玉米地使用地膜1年,每畝殘膜1.77千克,連續使用8年,每畝殘留地膜5.74千克。平均每畝每年殘留0.72千克,殘留率為24.0%;花生地使用1年,畝殘留5.17千克,連續使用地膜5年,每畝殘留9.34千克,平均每畝每年殘留1.87千克。殘留率為26.7%。
殘留地膜主要分布在上層耕作層,根據抽樣調查,0-10厘米的上耕作層殘膜重量點總殘膜量的85.8%;10-20厘米下耕作層殘膜量占總殘膜量的14.2%。
從調查情況來看,我國使用地膜覆蓋栽培的耕地,普遍存在著地膜殘留的問題;有的殘留量很高;無疑給農田生態環境造成了污染。此外,還有許多地方將殘膜堆在田頭地邊、房前屋後,一遇刮風,殘膜到處飄揚,給農村生態環境與造成了污染。
(四)農業廢棄物的污染
我國農業糞肥和秸稈1981年總產量為6億噸左右,2000年將增加為7億噸,畜禽糞便增加幅度更大,2000年將達到36億噸。
我國農業廢棄物資源是十分豐富的。但是近年來農業有機肥的利用率不高,據調查目前上海市郊區有25%的畜禽糞便未被利用,堆放在牧場區內或糞池內。糞尿產生的惡臭性氣體,釋放於空氣中。糞尿中的部分水自然流到低凹處,形成臭水塘,或經雨水沖刷排入河流。污水中含大量腐敗性有機物,在細菌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水體變成厭氧分解,使水體變黑變臭。自然堆放的畜禽類便除使堆放場所空氣惡臭以外,並招致蚊蠅的孳生。
據有關資料記載,牧場污染水中含大量病原微生物。1毫升牧場污水中有33萬個大腸桿菌,69萬個腸球菌,1750個產氣菜膜桿菌、傷寒、鼻疽,布氏桿菌等致病菌。病菌在糞水中存活期一般較長,成為疾病的傳染源。
(五)漚泡黃紅麻的污染
漚泡黃紅麻過程中,鮮麻的有機物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導致微生物繁殖旺盛,使水中溶解氧耗盡,同時,水的色度、嗅味、濁度、懸浮物、揮發酚、氰化物、硫化物等指標含量大幅度增加。從而使水質變劣,引起對水體的污染,導致人畜不能飲用,魚類出現死亡和漚麻區出現惡臭等等。
❷ 同樣都是獅子的亞洲獅與非洲獅,有沒有生殖隔離呢
亞洲獅和非洲獅屬於同一物種,不存在生殖隔離,但是亞洲獅無法和非洲獅結合產下健康的後代,這與亞洲獅自身的基因缺陷有關,目前亞洲獅僅存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是由上世紀初的十幾只亞洲獅繁衍而來,近親繁殖問題非常嚴重。
關於獅子亞種的劃分,2014年的DNA研究認為,獅子只有兩個亞種——亞洲、北非、西非、中非的獅子為一個亞種;東非和南非的獅子為另一個亞種。這樣一來亞洲獅就和北非、西非、中非的獅子成了同一個亞種。
但印度仍然將一部分雜交獅子出口到國外,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被芝加哥動物園發現了,研究人員研究後發現,美國動物園里幾乎所有的亞洲獅都是雜交種,它們產下的幼獅死亡率很高。由於一開始就是以展覽賺錢為目的而進行獅子雜交,並不是為了保護亞洲獅,所以對獅子的血統管理非常混亂,之後的近親繁殖直接破壞了基因庫。所以對於瀕危動物的譜系管理非常重要,如果基因池被污染了,保護工作就會難上加難。
到2000年左右動物園決定終止這一計劃。他們閹割了雄性雜交獅子,想讓自己滅絕。
英國《獨立報》2006年9月18日報道,一家印度動物園在炎熱的天氣里眼睜睜看著雜交獅子死去,因為這些雜交雄獅都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且它們後腿疲軟無力,幾乎不能行走。這一悲慘事件完全是那家印度動物園盲目實驗所導致的。
所以,亞洲獅和非洲獅之間雖然沒有生殖隔離,但也無法產生健康的後代。
❸ 韓春雨基因編輯技術真的厲害嗎
一項DNA編輯技術是否有優勢涉及到方方面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NgAgo的優勢很明顯,主要體現在
1)反應效率不低(不說高,但不低)
2)特異性較好(但有人引用說因為gDNA比Cas9的gRNA 長5nt,所以精確度提高1024倍,這個「理論上」的4^5不得不說是噱頭,因為脫靶率(精度)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外行的計算是不該的)
3)不依賴PAM
4)NgAgo本身分子量不大
另外還有一些文章中作為優勢,但也可能是劣勢的性質(比如使用ssDNA介導,提高特異性同時會帶來很多問題)不論如何優勢是明顯的,但是僅僅這些方面並不夠,還需要研究更多問題,比如特異性好是有限實驗基礎上的理論結論,實際應用脫靶率如何要看具體情況。
目前來看有幾項事關這項技術未來的、優先待驗證的問題是:
1)系統正交性
2)多位點編輯能力
3)NgAgo蛋白的模塊化程度(工程化改造的潛力)
4)ssDNA的通用性和缺點
不要小看上述問題,條條都是卡脖子的,一條不給力就會被CRISPR比下去。很多人知道CRISPR很火,也知道CRISPR是很好的基因組編輯工具,容易以為基因編輯工具本身是很牛的,實際上CRISPR之所以火,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高正交性、高通用性、高工程化潛力帶來的廣泛應用,諸如轉錄後調控、人工TF等等。核酸定點內切是一個基礎性質,帶來了上述性質的可能性,需要經過驗證才能就是否可以作為CRISPR的替代技術有一個結論。
比如在不同物種細胞系統中的正交性如何?目前知道Ago在真核到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同源基因,這個在文章中是作為某種優勢來講的,但實際上可能是一個劣勢。因為正交性問題,在人類細胞中好用未必在其它物種平台中好用。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文章開篇第二個實驗就是做了一個簡單的正交性測試,測試結果還不錯,文中提到
which implies that there is very limited 5 ′ phosphorylated ssDNA present in human cells, suggesting that endogenous ssDNAs will not mislead NgAgo to off-target sites
這當然不足以說明NgAgo具有高正交性,作者也用了implies的措辭,還有待進一步證實。可以從文中看出,作者最擔心的問題其實也是系統正交性,在文章最後,作者特意強調需要進一步的高通量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可見作者並非沒有意識到,而是受限於時間或其它科研條件。
除此之外,多位點編輯能力是CRISPR的一項重大優勢。我們現在知道NgAgo和ssDNA的結合是非常穩定的(在37℃條件下不可逆),這當然是某種提高特異性的優勢,但穩定也是雙刃劍,有可能成為劣勢。文中提到:
similar to mammalian Ago2, which cannot exchange its bound oligos with free oligos at 37 °C
這樣的性質是否會影響到NgAgo在多位點編輯中的反應效率不得而知。我看到大部分評論都沒有提到這個問題。
CRISPR還有一個亮點是Cas9的模塊化性質。可以容許進行較多的蛋白工程改造,NgAgo是否有這樣的高度模塊化的性質也將直接決定這項技術能否問鼎優秀DNA編輯技術的地位。如果對蛋白質工程設計的可擴展性不好,那麼其應用很有可能受限。
最後還有ssDNA在各種細胞平台中如何使用等問題,我們現在知道CRISPR系統常導入gRNA或通過sgRNA transcription vector來製造介導核酸,DNA顯然不能用這招,直接導入DNA本身就限制了NgAgo在一大類物種當中的應用潛力。有同學展望天然的5'p-ssDNA的加工機制未來可以利用,然而文章中提到人類細胞中5'p-ssDNA並不豐富。這有利於系統正交性,卻也暗示ssDNA的使用有可能成為這項技術的一個瓶頸。有一位答主說ssDNA的用量只要CRISPR技術中RNA用量的1/10,這顯然是英文不好造成了誤讀,文章中原文是:
if the sgRNA is expressed from a plasmid and the normal dosage of an ssDNA guide is only ~1/10 of that of a sgRNA expression plasmid
可見,特異性ssDNA在這項實驗中是可以通過使用濃度飽和來增強NgAgo的特異性的(與破壞正交性的ssDNA競爭性結合NgAgo),但是這個robustness是一柄雙刃劍。DNA分子本身的穩定性、系統的魯棒性和使用方式會影響這個系統的可控性。一旦系統可控性不好,基本上會被最重要的生物醫療領域排除在外。
❹ 關於小生物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要是你對身邊的微生物過於在意,這很可能不是個好習慣。法國大化學家、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對他身邊的微生物如此小心,連放到面前的每盆菜餚都要用放大鏡仔細看一眼。由於他的這種習慣,很多人有可能不會再邀請他吃飯。
實際上,你也無須迴避細菌,因為你的身上和周圍總是有很多細菌,多得簡直無法想像。即使你身體很健康,而且總的來說很注意衛生,也大約有一萬億個細菌在你的皮膚上進食——每平方厘米上有10萬個左右。它們在那裡吃掉100億片左右你每天脫落的皮屑,再加上從每個毛孔和組織里流出來的味道不錯的油脂,以及強身壯體的礦物質。你是它們舉行冷餐會的場所,還具有暖暖和和、不停地移動的便利條件。為了表示感激,它們給你體臭。
上面說的只是寄生在你皮膚上的細菌。還有幾萬億個細菌鑽進你的腸胃裡和鼻孔里,粘在你的頭發和睫毛上,在你的眼睛表面游泳,在你的牙齦上打孔。光你的消化系統就是100萬億個以上細菌的寄主,至少有400多個品種。有的分解糖,有的處理澱粉,有的向別的細菌發起攻擊。許多細菌沒有明顯的作用,比如無處不在的腸內螺旋體。它們似乎只是喜歡跟你在一起。每個人體大約由1億億個細胞組成,但它卻是大約10億億個細菌細胞的寄主。總而言之,細菌是我們的一個很大的組成部分。當然,從細菌的角度來看,我們只是它們的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
我們人類個兒大,又聰明,能生產使用抗生素和殺菌劑,因此很容易認為自己快要把細菌滅絕了。別相信那種看法。細菌也許不會建立城市,不會過有意思的社交生活,但它們到太陽爆炸的時候還會在這里。這是它們的行星,我們之所以在這里,是因為它們允許我們在這里。
千萬不要忘記,細菌已經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生活了幾十億年。而要是沒有它們,我們一天也活不下去。它們處理我們的廢料,使其重新有用;沒有它們的辛勤咀嚼,什麼也不會腐爛。它們純潔我們的水源,使我們的土壤具有生產力。它們合成我們腸胃中的維生素,將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變成有用的糖和多糖,向溜進我們腸胃系統的外來細菌開戰。
我們完全依靠細菌來採集空氣里的氮,將氮轉化為對我們有用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這是個令人驚嘆而又讓人滿意的業績。正如馬古利斯和薩根指出的,在工業上要干同樣的事(比如在生產肥料的時候),工廠必須把原材料加熱到500攝氏度,擠壓到300倍於普通的大氣壓。而細菌一直在不慌不忙地干這件事。謝天謝地,要是沒有它們來傳送氮,大的生物就活不下去。尤其重要的是,細菌們不斷為我們提供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並使大氣保持穩定。包括現代型的藻青菌在內的細菌,提供了地球上供呼吸用的大部分氧。海藻和海里的其他微生物每年大約吐出1500億立方公里那種氣體。
而且,細菌的繁殖力極強。其中勁頭大的在不到10分鍾里便能產生新的一代;那種引起壞疽的討厭的小生物「產氣莢膜梭菌」在9分鍾里就可以繁殖,接著又馬上開始分裂。以這種速度,從理論上說,一個細菌兩天內產生的後代比宇宙里的質子還多。據比利時生物化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里斯琴·德迪夫說:「要是給予充分的營養,一個細菌細胞在一天之內可以產生280萬億個個體。」而在同樣的時間里,人的細胞大約只能分裂一次。
大約每分裂100萬次,便會產生一個突變體。這對突變體來說通常是很不幸的——對生物來說,變化總是蘊藏著危險——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一個新的細菌會碰巧具有某種優勢,比如擺脫或抵禦抗生素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另一種更加嚇人的優勢會很快產生。細菌能共享信息,任何細菌都能從任何別的細菌那裡接到幾條遺傳密碼。正如馬古利斯和薩根所說,實際上,所有的細菌都在同一基因池裡游泳。在細菌的宇宙里,一個區域發生的適應性變化,很快會擴展到任何別的區域。這就好像人可以從昆蟲那裡獲得長出翅膀或在天花板上行走所必需的遺傳密碼一樣。從遺傳角度來看,這意味著細菌已經成為一種超級生物——又小,又分散,但又不可戰勝。
無論你吐出、滴下或潑出任何東西,細菌幾乎都能在上面生活和繁殖。你只要給它們一點兒水汽——比如用濕抹布擦一擦櫃子——它們就能滋生,彷彿從無到有。它們會侵蝕木頭、牆紙里的膠水、乾漆里的金屬。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有一種名叫蝕固硫桿菌的細菌生活在濃度高得足以溶解金屬的硫酸里——實際上,它們離開了濃硫酸就活不成。據發現,有一種名叫嗜放射微球菌的細菌在核反應堆的廢罐里過得怪舒服的,吃著鈈和別的殘留物過日子。有的細菌分解化學物質,而據我們所知,它們從中撈不到一點兒好處。
我們還發現,細菌生活在沸騰的泥潭裡和燒鹼池裡,岩石深處,大海底部,南極洲麥克默多於谷隱蔽的冰水池裡,以及太平洋的11公里深處——那裡的壓力比海面上高出1000多倍,相當於被壓在50架大型噴氣客機底下。有的細菌似乎真的是殺不死的。據美國《經濟學家》雜志說,嗜放射微球菌「幾乎不受放射作用的影響」。要是你用放射線轟擊它的DNA,那些碎片幾乎會立即重新組合,「就像恐怖電影里一個不死的人到處亂飛的四肢那樣」。
迄今為止發現的生存能力最強的也許要算是鏈球菌。它在攝影機封閉的鏡頭里在月球上停留了兩年仍能恢復生機。總而言之,很少有什麼環境是細菌生存不下去的。維多利亞·貝內特對我說:「他們發現,當把探測器伸進灼熱的海底噴氣孔里,連探測器都快熔化的時候,那裡也還有細菌。」
20世紀20年代,芝加哥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埃德森·巴斯廷和弗蘭克·格里爾宣布,他們已經把一直生活在600米深處的油井裡的細菌分離出來。這個觀點被認為壓根兒是荒唐的——600米深處沒有東西能活下去——在50年時間里,大家一直認為他們的樣品受到了地面細菌的污染。我們現在知道了,有大量微生物生活在地球內部的深處,其中許多與普通的有機世界毫無關系。它們吃的是岩石,說得更確切一點兒,岩石里的東西——鐵呀,硫呀,錳呀等等。它們吸入的也是怪東西——鐵呀,鉻呀,鈷呀,甚至鈾呀。這樣的過程也許對濃縮金、銅等貴重金屬,很可能還對石油和天然氣的貯存起了作用。甚至還有人認為,通過這樣不知疲倦地慢咬細嚼,它們還創建了地殼。
現在有的科學家認為,生活在我們腳底下的細菌很可能多達100萬億噸,那個地方被稱之為「地表下的岩石自養微生物生態系統」——英文縮寫是SLiME。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托馬斯·戈爾德估計,要是你把地球內部的細菌統統取出來堆在地球表面,那麼就可以把這顆行星埋在15米深處——相當於四層樓的高度。如果這個估計是正確的話,地球底下的生命有可能比地球表面的還要多。
在地球深處,微生物個兒縮小,極其懶怠。最活潑的也許一個世紀分裂不到一次,有的也許500年分裂不到一次。正如《經濟學家》雜志所說:「長壽的關鍵似乎在於無所事事。」當情況相當惡劣時,細菌們就關閉所有系統,等待好的年景。1997年,科學家們成功地激活了已經在挪威特隆赫姆博物館休眠了80年之久的一些炭疽細胞。有一聽118年的陳年肉罐頭和一瓶166年的陳年啤酒,剛一打開,有的微生物就一下子活了過來。1996年,俄羅斯科學院的科學家們聲稱,他們使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裡凍結了300萬年的細菌恢復了生機。迄今為止,耐久力最長的記錄,是2000年由賓夕法尼亞州西切斯特大學的拉塞爾·弗里蘭和他的同事們宣布的,他們聲稱使2.5億歲的細菌蘇醒了過來。那種細菌名叫「二疊紀芽孢桿菌」,一直困在新墨西哥州卡爾斯巴德地下600米深處的鹽層里。果真如此的話,這種微生物比大陸還要古老。
那個報告受到一些人的懷疑,這是可以理解的。許多生物化學家認為,在那麼長的時間里,細菌的成分會退化,從而失去作用,除非細菌不時自我蘇醒過來。然而,即使細菌真的不時蘇醒,體內的能源也不可能持續那麼長的時間。懷疑更深的科學家們認為,樣品也許已經受到污染,如果不是在收集的過程中被污染的,那麼也許是埋在地下的時候被污染的。2001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小組認為,二疊紀芽孢桿菌與一種現代的細菌幾乎相同。那種細菌名叫原古芽孢桿菌,是在死海里發現的。兩者之間只有兩種基因順序不同,而且也只是稍稍不同。
「我們該不該相信,」以色列研究人員寫道,「二疊紀芽孢桿菌在2.5億年裡積累的基因變化之量,在實驗室只要花3—7天時間就能完成?」弗里蘭的回答是:「細菌在實驗室里要比在野地里進化得快。」
也許如此。
直到空間時代,大多數學校的教材仍然把生物世界分為兩類——植物和動物。這是不可思議的。微生物極少被置於顯著地位。變形蟲和類似的單細胞生物被看做是原始動物,海藻被看做是原始植物。細菌還常常與植物混在一起,盡管大家都知道細菌不是植物。早在19世紀末,德國博物學家厄恩斯特·海克爾已經提出,細菌應該歸於一個單獨的界,他把它稱之為「原核生物」。但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那個觀點才被生物學家們接受,而且也只是被有的生物學家接受。(我注意到,1969年出版的袖珍《美語詞典》里沒有承認這個名稱。)
傳統的分類法也不大適用於可見世界裡的許多微生物。真菌這個群涵蓋了蘑菇、霉、黴菌、酵母和馬勃菌,幾乎總是被看做是植物體,而實際上,它們身上幾乎沒有任何特點——它們的繁殖方式、呼吸方式、成長方式——是與植物界相吻合的。從結構上說,它們與動物有著更多的共同點,因為它們是用幾丁質構建自己的細胞的。那種材料使其質地與眾不同。昆蟲的外殼和哺乳動物的爪子都是由那種材料構成的,雖然鹿角鍬甲的味道遠不如蘑菇那麼鮮美。尤其,真菌不像所有的植物那樣會產生光合作用,所以它們沒有葉綠素,因此不是綠色的。恰恰相反,它們是直接吃東西長大的。它們幾乎什麼東西都吃。真菌會侵蝕混凝土牆上的硫或你腳趾間的腐敗物質——這兩件事植物都幹不了。它們差不多隻有一種植物特性,那就是它們有根。
那種分類法更不適用於一種特殊的微生物群,那種微生物過去被叫做黏菌,現在更常常被稱之為黏性桿菌。它們的默默無聞無疑與這個名字有關。要是那個名字聽上去更有活力——比如,「流動自我激活原生質」——而不大像是你把手伸到陰溝深處會發現的那種東西,那種非同尋常的實體幾乎肯定會馬上受到應該受到的那份重視,因為黏性桿菌無疑屬於自然界最有意思的微生物。當年景好的時候,它們以單細胞的形式獨立存在,很像是變形蟲;而當條件變得惡劣的時候,它們就爬著集中到一個中心地方,幾乎奇跡般地變成了一條蛞蝓。那條蛞蝓看上去並不漂亮,也移動不了多遠——通常只是從一堆樹葉的底部爬到頂上,處於比較暴露的位置——但在幾百萬年時間里,這很可能一直是宇宙中最絕妙的把戲。
事情並不到此為止。黏性桿菌爬到上面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以後,再一次變換自己的面目,呈現出了植物的形態。通過某種奇妙而有序的過程,那些細胞改變了外形,就像一支行進中的小樂隊那樣,伸出了一根梗,頂上形成了一個花蕾,名叫「子實體」。子實體裡面有幾百萬個孢子。到了適當的時刻,那些孢子隨風而去,成為單細胞微生物,從而開始重復這一過程。
多年來,黏性桿菌被動物學家們稱之為原生動物,被真菌學家們稱之為真菌,雖然大多數人都可以明白,它們其實不屬於任何哪個群。發明基因檢測法以後,實驗室人員吃驚地發現,黏性桿菌如此與眾不同,無比奇特,與自然界的任何別的東西都沒有直接關系,有時候連互相之間也毫無關系。
1969年,為了整理一下越來越顯得不足的分類法,康奈爾大學一位名叫R.H.魏泰克的生態學家在《科學》雜志上提出了一個建議,把生物分成五個主要部分——即所謂的「界」——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先是由蘇格蘭生物學家約翰·霍格提出來的,用來描述非植物、非動物的任何生物。
雖然魏泰克的新方案是個很大的改進,但原生生物界的含義仍沒有明確界定。有的分類學家把這個名稱保留起來指大的單細胞微生物——真核細胞,但有的把它當做生物學放單只襪子的抽屜,把任何歸在哪裡都不合適的東西塞到裡面,其中包括(取決於你查閱的是什麼資料)黏性桿菌、變形蟲,甚至海藻。據有人計算,它總共包括了多達20萬種不同的生物。那可是一大堆單只襪子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當魏泰克的五界分類法開始被寫進教材的時候,伊利諾伊大學一位腳踏實地的學者即將完成一個發現。這項發現將向一切提出挑戰。他的名字叫卡爾·沃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或者說,早在有可能辦這種事的時候——他一直在默默地研究細菌的遺傳連貫性。早年,這是個極費力氣的過程。研究一個細菌就可能一下子花掉一年時間。據沃斯說,那個時候,已知的細菌只有大約500種。這比你嘴巴里的細菌種類還要少。今天,這個數字大約是那個數字的10倍,雖然還遠遠比不上26900種海藻、70000種真菌和30800種變形蟲,以及相關的微生物。生物學的編年史上都記載著它們的故事。
細菌總數那麼少,並不完全是因為人們對它們不重視。細菌的分離和研究工作有可能是極其困難的,只有大約1%能通過培養繁殖。考慮到它們在自然環境里強大的適應能力,有個地方它們似乎不願意去生活,這是很怪的,那就是在皮氏培養皿里。要是你把細菌扔在瓊脂培養基上,無論你怎麼愛撫它們,其中大多數就躺在那裡,怎麼也不肯繁殖。任何在實驗室里繁殖的細菌都只能說是個例外,而這一些幾乎全都是微生物學家們研究的對象。沃斯說,這就「好像是一面在參觀動物園,一面在了解動物」。
然而,由於基因的發現,沃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研究微生物。他在研究過程中意識到,微生物世界可以劃分成更多的基本部分。許多小生物看上去像細菌,表現得像細菌,實際上完全是另一類東西——那類東西很久以前已經從細菌中分離出去。沃斯把這種微生物叫做原始細菌。
不得不說,原始細菌區別於細菌的特性只會令生物學家感到激動。這些特性大多體現在脂質的不同,還缺少一種名叫肽聚糖的東西。而實際上,這就構成了天壤之別。原始細菌對於細菌,比之你和我對於螃蟹或蜘蛛還要不同。沃斯獨自一人發現了一種未知的基本生命種類。它高於「界」的層面,位於被相當尊敬地稱之為世界生命樹之巔的地方。
1976年,他重繪了生命樹,包括了不是5個而是23個主要「部」,令世界——至少令關注這件事的少部分人——大吃一驚。他把這些部歸在他稱之為「域」的3個新的主要類別下面——細菌、原始細菌和真核細胞。新的安排是這樣的——細菌:藻青菌、紫色細菌、革蘭氏陽性細菌、綠色非硫細菌、黃桿菌和棲熱袍菌等;原始細菌:喜鹽原始細菌、甲烷八疊球菌、甲烷桿菌、甲烷球菌、勢變形桿菌和熱網菌等;真核細胞:小孢子蟲、毛滴蟲、鞭毛蟲、內變形蟲、黏性桿菌、纖毛蟲、植物、真菌和動物等。
沃斯的新的分類法在生物學界沒有引起轟動。有的人對他的體系不屑一顧,認為它過分偏向於微生物。許多人完全不予理睬。據弗朗西斯·阿什克拉夫特說,沃斯「感到極其失望」。但是,他的新方案漸漸開始被微生物學家們接受。植物學家和動物學家要過長得多的時間才看到它的優點。原因不難明白,按照沃斯的模式,植物界和動物界都被掛在真核細胞這根主枝最外緣一根分枝的幾根小枝上。除此以外,別的一切都屬於單細胞生物。
「這些人向來就是完全按照形態上的異同來進行分類的,」沃斯1966年在接受采訪時說,「對許多人來說,按照分子順序來分類的觀點是不大容易接受的。」總而言之,要是他們不親眼看到有什麼不同之處,他們就不會喜歡。因此,他們堅持比較普通的五界分類法。對於這種安排,沃斯在脾氣好的時候說是「不大有用」,更經常說是「完全把人引入歧途」。「像之前的物理學一樣,」沃斯寫道,「生物學已經發展到一個水平,有關的物體及其相互作用往往不是通過直接觀察所能看到的。」
1998年,哈佛大學偉大的動物學家厄恩斯特·邁爾(他當時已經94歲高齡;到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快到100歲了,依然身強力壯)更是惟恐天下不亂,宣稱生命只要分成兩大類——即他所謂的「帝國」。邁爾在《國家科學院公報》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沃斯的發現很有意思,但絕對是錯誤的,並指出,「沃斯沒有接受過當生物學家的訓練,對分類原則不大熟悉,這是很自然的」。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對別人發表這樣的一番評論,差不多是在說,那個人簡直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邁爾的評論的具體內容技術性很強——其中包括什麼減數分裂性行為呀,什麼亨寧進化枝呀,什麼對嗜熱鹼甲烷桿菌的基因組有爭議的解釋呀——但從根本上說,他認為沃斯的安排使生命樹失去了平衡。邁爾指出,微生物界只由幾千種組成,而原始細胞只有175種已經命名的樣本,也許還有幾千種未被發現——「但不大會多於那個數字」。而真核細胞界——即像我們這種有具核的細胞的復雜生物——已經多達幾百萬種。鑒於「平衡原則」,邁爾主張把簡單的微生物歸於一類,叫做「原核生物」,而把其餘比較復雜的、「高度進化的」生物歸於「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處於同等地位。換句話說,他主張大體上維持以前的分類法。簡單細胞和復雜細胞的區別在於「生物界的重大突破」。
如果說我們從沃斯的新安排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生命確實是多種多樣的,而大多數都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單細胞小生物。人們自然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進化是個不斷完善的漫長過程,一個朝著更大、更復雜的方向——一句話,朝著形成我們的方向——永遠前進的過程。我們是在自己奉承自己。在進化過程中,實際差異在大多數情況下向來是很小的。出現我們這樣的大傢伙完全是一種僥幸——是一種有意思的次要部分。在23種主要生命形式中,只有3種——植物、動物和真菌——大到人的肉眼能看得見的程度。即使在它們中間,有的種類也是極小的。據沃斯說,即使你把植物的全部生物量加起來——包括植物在內的每一生物,微生物至少要佔總數的80%,也許還多。世界屬於很小的生物——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如此。
因此,到了生命的某個時刻,你勢必會問,微生物為什麼那樣經常地想要傷害我們?把我們弄得發燒,或發冷,或滿身長瘡,或最後死掉,對微生物來說到底會有什麼好處?畢竟,一個死去的寄主不大能提供長期而適宜的環境。
首先,我們應當記住,大部分微生物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甚至是有益的。地球上最具傳染性的生物,一種名叫沃爾巴克體的細菌,根本不傷害人類,或者可以說根本不傷害任何別的脊椎動物——不過,要是你是個小蝦、蠕蟲或果蠅,你會但願自己真沒有被生出來。據《國家地理雜志》說,總的來說,大約每1000種微生物當中,只有一種是對人類致病的——雖然我們知道其中還會有一些能幹壞事,情有可原地這么認為就夠了。即使大多數微生物是無害的,微生物仍是西方世界的第三殺手——雖然許多不要我們的命,但也弄得我們深深地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把寄主弄得很不舒服,對微生物是有某些好處的。病症往往有利於傳播細菌。嘔吐、打噴嚏和腹瀉是細菌離開一個寄主,准備入住另一寄主的好辦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個移動的第三者幫忙。傳染性微生物喜歡蚊子,因為蚊子的螫針可以把它們直接送進流動的血液,趁受害者的防禦系統尚未搞清受到什麼攻擊之前,它們可以馬上著手幹活。因此,許多A級疾病——瘧疾、黃熱病、登革熱、腦炎,以及100多種其他不大著名而往往又很嚴重的疾病——都是以被蚊子叮咬開始的。對我們來說,很僥幸的是,艾滋病的介體——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不在其中,至少目前還不在其中。蚊子在叮咬過程中吸入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被蚊子自身的代謝作用分解了。如果哪一天那種病毒設法戰勝了這一點,我們可真的要遭殃了。
然而,要是從邏輯的角度把事情想得過於細致入微,那是錯誤的,因為微生物顯然不是很有心計的實體。它們不在乎自己對你幹了些什麼,就像你不在乎你用肥皂淋個浴或擦一遍除臭劑殺掉了幾百萬個微生物會對它們造成了什麼樣的痛苦一樣。對病原菌來說,在它把你徹底幹掉的時候,顧及它自己的繼續安康也是很重要的。要是它們在消滅你之前沒能轉移到另一個寄主,它們很可能自己會死掉。賈里德·戴蒙德指出,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疾病,這些疾病「一度可怕地到處傳播,然後又像神秘地出現那樣神秘地消失了」。他舉了厲害而幸虧短暫的汗熱病,那種病在1485—1552年間流行於英國,致使成千上萬人喪了命,然後也燒死了病菌自己。對於任何傳染病菌來說,效率太高不是一件好事情。
大量的疾病不是因為微生物對你的作用而引起,卻是因為你的身體想要對微生物產生作用而引起的。為了使你的身體擺脫病原菌,你的免疫系統有時候摧毀了細胞,或破壞了重要的組織。因此,當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感覺到的往往不是病原菌,而是你自己的免疫系統產生的反應。生病正是對感染的一種能感覺到的反應。病人躺在病床上,因此減少了對更多人的威脅。
由於外界有許多東西可能會傷害你,因此你的身體擁有大量各種各樣的白細胞——總共大約有1000萬種之多,每一種的職責分別是識別和消滅某種特定的入侵者。要同時維持1000萬支不同的常備軍,那是不可能的,也是無效率的,因此每種白細胞只留下幾名哨兵在服現役。一旦哪個傳染性介體——即所謂的抗原——前來侵犯,有關的哨兵認出了入侵者,便向自己的援軍發出請求。當你的身體製造那種部隊的時候,你就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而當那支部隊終於投入戰斗的時候,康復就開始了。
白細胞是毫不留情的,會追擊每個被發現的病原菌,直到把它們最後消滅。為了避免覆滅的命運,進攻者已經具有兩種基本的策略。它們要麼快速進攻,然後轉移到一個新的寄主,就像感冒這樣的常見的傳染病那樣;要麼喬裝打扮,使白細胞無法識別自己,就像導致艾滋病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那樣。那種病毒可以在細胞核里無害地停留幾年而不被發覺,然後突然之間投入行動。
感染有許多古怪的方面。其中之一是,有些在正常情況下完全無害的微生物,有時候會進入人體本來不該它們去的部分——用新罕布希爾州萊巴嫩城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的傳染病專家布賴恩·馬什的話來說——「有點兒發了狂」。「這種情況總是出現在發生了車禍,有人受了內傷的時候。通常情況下腸胃裡面無害的微生物就會進入身體的其他部分——比如流動的血液,產生嚴重的破壞作用。」
眼下,最罕見的也是最無法控制的細菌引起的疾病,是一種會導致壞死病的筋膜炎。細菌吞噬內部組織,留下一種糨糊狀的有毒殘渣,實際上把病人從里到外吃掉。起初,病人往往只是稍有不舒服——通常是身上出疹,皮膚發熱——但接著就急劇惡化。打開一看,往往發現病人正被完全吃掉。惟一的治療辦法是所謂的「徹底切除手術」——即把所有的感染部位全部切除。70%的病人死亡,許多倖存者最後嚴重毀形。感染原是一種名叫A群鏈球菌的普通細菌家族,通常不過引起鏈球菌咽喉炎。在極少情況下,由於不明原因,這類細菌有的會鑽進咽喉壁里,進入人體本身,造成最嚴重的破壞作用。它們完全能抵禦抗生素。這種情況美國每年發生大約1000例,誰也說不準情況是不是會變得更嚴重。
腦膜炎的情況完全一樣。至少有10%的年輕人和也許30%的少年攜帶著致命的腦膜炎球菌,但腦膜炎球菌完全無害地生活在咽喉里。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大約10萬個年輕人中間的1個——腦膜炎球菌會進入血液,害得他們生大病。在最嚴重的情況下,人可以在12個小時內死亡。速度是極快的。「一個人吃早飯時還是好好的,到晚上就死了。」馬什說。
要是我們不是那樣濫用對付細菌的最佳武器:抗生素,我們本來會取得更大的勝利。值得注意的是,據一項估計,在發達世界使用的抗生素當中,有大約70%往往經常用於飼料中,只是為了促進生長或作為對付感染的預防措施。因此,細菌就有了一切機會來產生抗葯性。它們勁頭十足地抓住這樣的機會。
1952年,青黴素用來對付各種葡萄球菌完全有效,以致美國衛生局局長威廉·斯圖爾特在20世紀60年代初敢說:「現在是該結束傳染病時代的時候了。我們美國已經基本上消滅了傳染病。」然而,即使在他說這番話的時候,大約有90%的這類病菌已經在對青黴素產生抗葯性。過不多久,一種名叫抗甲氧苯青黴素葡萄球菌的新品種葡萄球菌開始在醫院里出現。只有一種抗生素:萬古黴素,用來對付它還有效果。但1997年東京有一家醫院報告說,葡萄球菌出現了一個新品種,對那種葯也有抗葯性。不出幾個月,那種葡萄球菌已經傳播到6家別的日本醫院。在世界各地,微生物又開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光在美
❺ 馬口魚身上有土黃色顆粒是怎麼回事
馬口魚身上有土黃色顆粒,是怎麼回事?
馬口魚身上有黃色的顆粒,那是馬口魚的卵,也就是魚籽的意思。
❻ 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菌有哪些
第一代的生物處理技術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發性細菌進行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使水體恢復氮循環的自凈能力,由於菌種不全或數量不足,已經應付不了現代化高濃度與高復雜的污水;
第二代生物處理技術則是利用專業的微生物菌劑結合好氧、缺氧、厭氧等各種手段與設施來處理特定污水,由於環境適應能力與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決污水中的高復雜污染成分與頑劣性的污水;
第三代污水處理菌技術是新一代的復合性微生物菌群,結合德豐污水處理菌微生物研發經驗與全球先進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術,遴選萃取多種微生物中對水體污染物具有優秀降解性的菌種基因,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經過嚴格的篩選與馴化,再運用專用配方將多種微生物構成生物鏈,最終馴養成為專治復雜污水的復合菌群,使能處理各種高難度的廢水。
污水處理菌的主要分類
硝化細菌:硝化細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種好氧性細菌,包括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層中,在氮循環水質凈化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廣泛存在大自然各個角落,空氣、江河、大海、土壤都有,生物學中發現的硝化細菌有幾千種之多。
反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是一種能引起反硝化作用的細菌。多為異養、兼性厭氧細菌,如反硝化桿菌、斯氏桿菌、螢氣極毛桿菌等。它們在氙氣條件下,利用硝酸中的氧,氧化有機物質而獲得自身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反硝化細菌廣泛分布於土壤、廄肥和污水中。可以將硝態氮轉化為氮氣而不是氨態氮,與硝化細菌作用不完全相反。主要應用於污水處理,如景觀水治理,城市內河治理,水產養殖處理等,其中水產養殖污水處理應用最為廣泛。
硝化反硝化復合菌種:具備硝化和反硝化雙重作用的復合菌種,在污水處理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單一使用硝化或反硝化菌種越來越難達成菌種平衡,硝化反硝化的配比多數企業對污此的掌握也並非准確,造成大量菌種資源浪費或不足,難以達成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復合菌種可根據水質情況自我擴繁,達到菌種平衡,讓污水處理工作更簡單、高效。
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的優勢
零污泥污水處理技術,一舉攻堅污水處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具備超強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質,有效率達90-95%以上。
二沉池出水可直接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或相關標准。
應對染料及染整廢水及其他具有難消除顏色之廢水,投放可直接脫色。
具備顯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K3、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超強。
一次投放,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添加菌種
超強的繁殖與適應能力,基因升級,能應對未來復雜的污水環境
降解農葯、多氯聯苯、塑化劑、合成洗滌劑、生物合成塑料等合成化合污染物。
抑制病毒、病菌與寄生蟲。
抑制藻類繁殖,凈化水體與水色。
去除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屬污染,如鋅、錳、鐵、鉻…等。
德豐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種系列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自然進化等特性,一旦出現新的污染化合物,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新的化合物。
污水處理菌的使用方法
將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進水與出水關閉,並保持曝氣狀態,PH值調適到6.5-7.8之間較佳。
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將菌劑一次性全部均勻投入曝氣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況適量增減。
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微生物之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3,第二天打開2/3,第三天即可全開。如進水量設計偏小,則可一次性全開。
監測與調適系統運行,約30天後若系統穩定,則無需再添加菌劑。
污水處理菌的作用機理
好氧性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將有機污染物質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轉化為污水處理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並利用這些養分進行繁殖,其過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質,達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種處理法稱為好氧性處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通用厭氧性污水處理微生物是在沒有溶氧的環境下將硝酸鹽還原(利用硝酸鹽中的氧),進行脫氮反應,使其產生氮氣,此種方廣泛運用於含有氮氣的廢水處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厭氧性微生物)常用於絕對厭氧微生物污水處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應。
絕對厭氧性生物處理是利用酸生成菌進行酸化反應,將污水中的醣類或蛋白質分解成單醣類、胺基酸或低級脂肪酸(有機酸)。再以醋酸生成菌(絕對厭氧性微生物)將污水中的單醣類、胺基酸或有機酸分解成醋酸。最後再以甲烷生成菌(絕對厭氧性微生物)分解醋酸生成甲烷。
多數的污水處理微生物以污染物為食,比如碳水化合物類、蛋白質類和脂肪類等污染物,都能被各種污水處理微生物分解,使其成為自身生長繁殖的養分。而利用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等,能將惡臭氣體硫化氫轉化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硫元素,進而達到除臭的目的。
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本身具有的多糖類黏性物質,能利用來吸附環境中的污染物,此種特性常被運用來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
經過特殊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群進入到污水中時,會成為環境中的優勢菌,能抑制病原菌和腐敗菌的生長,比如乳酸菌等成為優勢菌後,就能抑制環境中大腸桿菌等的生長,從而減少氨氣等臭味的產生。
❼ 單一的水產養殖對水體造成什麼污染
水產養殖對環境的污染
1.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近年來,許多國家與地區發生了多起水產養殖魚類逃逸問題,而逃逸的魚類在野生群體遺傳基因組成、疾病傳播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水產養殖也會對底棲生物群落產生影響,通過對富營養化在底棲生物群落變化過程中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底棲生物類群會因為底棲氧飽和度不斷地改變而發生演替。此外,因為動植物殘體、殘餌、排泄廢物等有機質會在養殖水域的池底進行積累,從而使水域浮游細菌生物、底泥細菌量也都有所上升。總之,由於環境受到了破壞,外來物種導致本地物種基因庫的改變、野生苗種資源受到毀滅性的影響,會對生物多樣性與物種組成產生巨大的影響。
2.對水環境的污染
現代水產養殖的高密度、集約化生產,投飼了大量的外源性餌料,使大量的殘餌進入到了水體,導致水體的有機負荷得到了增加,從而發生富營養化、降低了生物多樣性、增加了病原體等。為了對病害進行防治,在水域內大量投放化學葯品,從而加大了水環境污染。
對於蝦類養殖來說,其對周圍水環境的污染程度取決於水產養殖的水平與規模。單養高產模式蝦類養殖,飼料利用率非常低,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排泄廢物、蝦糞及殘餌對養殖區域的池水產生了污染,由於單養高產模式會經常性的換水,所以,對淺海海水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通過池、海間水不斷地進行交換,是其產生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精養蝦池中的N以溶解無機氮、溶解有機氮與懸浮顆粒氮等形式存在,而溶解氮的來源有蝦糞的排放、配合飼料釋放與鰓的排泄這主要的三種[2]。在蝦池中,微生物在分解排泄物、殘餌等有機物時會產生大量的氨氮,從而對蝦體生理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使其抗病力下降,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而對於筏式養殖模式來說,物質循環、水體交換比較緩慢,從而導致了養殖水域內懸浮物長期淤積,從而加強了使微生物活動,使養殖水域內的氧需求量不斷增加,從而造成了缺氧環境,給水產養殖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導致了大量經濟損失。
此外,沿海水產養殖會產生大量的無機、有機廢物排放,從而給半封閉港灣帶來富營養化現象,從而導致硫化細菌繁生、還原性化合物得到增加以及大型底棲生物的數量、種類、豐度減少。
❽ 基因編輯專利戰爆發:未來基因工程將如何發展
反對的人都是狗,細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有什麼意義?活得再瀟灑幾十年以後還不是沒了?基因技術一旦發展起來,人類將獲得真正的利益。反對這個項目的人只是表面反對,目的是給研究者帶來反向動力。
❾ 粉煤灰污染的河流裡面的魚能吃口嗎
專住講「一個地方或一點」,我的是「一點」——工業生產中排放的重點有害物質簡價符合要求,選我,你可選「氟(F2)」這點或再多幾個來講就夠了!工業生產中排放的重點有害物質簡價氟(F2)氟是最活潑的元素,常溫下就幾乎與任何其他元素相互作用。甚至黃金在受熱後也能在氟氣中燃燒,自然界中受熱後也能在氟氣中燃燒,自然界中不存在單體氟。氟氣體為淡黃色,有強刺激性和文化館性。工業中氟的污染主要是以氟化氫及其他氟化物的形式出現的。自然界中氟分布很廣,約佔地殼總得量的萬分之二。最重的氟礦是螢石(氟化鈣,CaF2)、冰晶石 (Na3A1A6);磷灰石中含有約3%的氟[氟磷酸鈣,Ca5F(PO4)3,(如摩洛哥磷灰石礦平均含五氧化二磷42%,氟3.7%)],粘土含氟約0.02-1.5億噸,是毒氣中數量最大者,也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密度為2.3,無色,不燃,具有強烈辛辣窒息性。常溫下加以四個大氣壓即能液化為無色液體。環境中的二氧化硫57%發生於自然界,但由於分散,濃度不大而不致構成污染,43%來自工業生產等人為原因,由於發生源集中,濃度高而會造成大氣污染。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燃煤約佔70%,重油燃燒佔16%,冶金工業約佔11%,煉油工業約佔4%。在城市裡,工業和生活用煤是二氧化硫的主要來源。二氧化硫經高煙囪排放後,在1.5公里高空風的影響下,24小時之後會有50%以上超越700公里之外,60小時後,能擴散到1100公里以外。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後,若大氣乾燥清潔,可停留1~2星期;若大氣污染或潮濕,則轉化為三氧化硫,降落地面。二氧化硫在大氣中停留時二氧化硫對眼、鼻、咽喉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對肝、腎和心臟有害。能使嗅覺和味覺減退,產生萎縮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眼結膜炎和胃炎。急性中毒則可出現喉頭水腫,肺水腫以至窒息亡。二氧化硫常與粉塵,水蒸汽一直危害環境。美國多諾拉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四日市事件等,都是與二氧化硫分不開的。對於特別敏感的人來說,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達到4mg/l即可覺察出來。即使千萬分之一濃度的二氧化硫,對棉花、小麥、大麥等也有明顯的作用。二氧化硫的防治措施包括:1、城市的生活及工業用燃料低硫化,有條件的要逐步推廣低硫煤、油和煤氣、天然氣,甚至以電為能源。2、燃料脫硫。如加強洗煤,煤的液化。3、煙氣脫硫。如用石灰或石灰石洗滌煙氣;以石灰或白雲石摻煤作鍋爐燃料等。4、高煙囪排放。5、改革工藝,綜合利用。如硫酸廠以二轉二吸代替一轉一吸;回收有色冶金尾氣中高濃度的二化硫制硫酸。等等。鉻(Cr)鉻是一種具有銀白色光澤的金屬,無毒,化學性質很穩定,不銹鋼中便含有12%以上的鉻。常見的鉻化合物有六價的鉻酐、重鉻酸鉀、重鉻酸鈉、鉻酸鉀、鉻酸鈉等;三價的三氧化二鉻(鉻綠、Cr2O3);二價的氧化亞鉻。鉻的化合物中以六價鉻毒性最強,三價鉻次之。據研究表明,鉻是哺乳動物生命與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鉻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成人每天需500-700微克鉻,而在一般伙食中每天僅能提供50-100微克。紅糖全谷類糙米、未精製的油、小米、胡蘿卜、豌豆含鉻較高。鉻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微量鉻可提高植物收獲量;但濃度稍高,又可抑制土壤內有機物質的硝化作用。鉻酸、重鉻酸及其鹽類對人的粘模及皮膚有刺激和灼燒作用、並導致傷、接觸性皮炎。這些化合物以蒸氣或粉塵方式進入人體,均會引中鼻中隔穿孔、腸胃疾患、白血球下降、類似哮喘的肺部病變。皮膚接觸鉻化物,可引起癒合極慢的「鉻瘡」,當空氣中鉻酸酐的濃度達0.15~0.31毫克/立方米時就可使鼻中隔穿孔。三價鉻還是一種蛋白凝聚劑。有人認為,六價鉻可誘發肺癌。此外,六價鉻,特別是鉻酸對下水系統金屬管道有強文化館作用,濃度2為0.31mg/l的重鉻酸鈉即可腐蝕管道。含3.4-17.3mg/l的三價鉻廢水灌田,就能使所有植物中毒。鉻的污染主要由工業引起。鉻的開采、冶煉、鉻鹽的製造、電鍍、金屬加工、製革、油漆、顏料、印染工業,都會有鉻化合物排出。如製革工業通常處理一噸原皮,要排郵含鉻410mg/l的廢水50-60噸;若每天處理原皮十噸,則年排鉻72-86噸。防治鉻的污染要從改革工藝和綜合利用多考慮,如電鍍的鉻霧回收、低鉻鍍鉻;鉻渣制鑄石、青磚和鉻木質素;鍍鉻廢水回收氫氧化鉻再經錦綠等等。汞(Hg)汞即水銀,是一種液體金屬。比重13.6,熔點-39.3℃、沸點357℃。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其蒸氣無色無味,比空氣重七倍。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別是汞的有機化合物毒性更大。魚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會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會中毒致。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徑侵入人體。當汞進入人體後,即集聚於肝、腎、大腦、心臟和骨髓等部位,造成神經性中毒和深部組織病變,引起疲倦,頭暈、顫抖、牙齦出血、禿發、手腳麻痹、神經衰弱等症狀,甚至會出現精神混亂,進而瘋狂痙攣致。有機汞還能進入胎盤,使胎兒先天性汞中毒,或畸形,或痴呆。汞的毒性是積累性的,往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反應出來。食物鏈對汞有相當大的富集能力。如淡水魚和浮游植物對汞的富集倍數為一千,淡水無脊椎動物為十萬,海洋植物為一百,海洋動物為二十萬。汞有著廣泛的用途,如氣壓表、壓力計、溫度計、汞真空泵、日光燈、整流器、水銀法制燒鹼、汞觸媒、升汞消毒劑(千分之一的氯化亞汞作外科器械消毒劑)、雷汞(雷酸汞、炸葯起爆劑)、顏料(如硃砂、辰砂即硫化汞紅色顏料、印泥)、農葯(如西力生、賽力散)等等都要用到汞。汞的污染也來自這些方面。在有色金屬冶煉時也會因礦石含汞(如硫化汞)而帶來嚴重的汞污染。問題有機合成工業中的含汞觸媒(如以活性炭為載體的氯化亞汞觸媒)廢棄物也會給環境來污染問題。氯(Cl2)氯是一種具有強刺激性的黃綠色氣體,比空氣重2.43倍,易溶於水(水氯體積比為1:2.5),易為活性炭所吸收。常溫及六個大氣上液化為液氯,比重為水的1.56倍。氯的用途相當廣泛,多用於自水消毒,紙漿漂白,制溴、漂白粉(次氯酸鈣),六六六,橡膠,油墨顏料,油脂,聚氯乙烯和鹽酸、農葯,等等。冶金工業的氯化處理、氯鹼工業等也有大量氯氣排出。如每生產一噸液氯,隔膜電解法會有9.45公斤、水銀電解法有18-72.5公斤氯排出。人們胃中含有千分之五的鹽酸,以幫助消化、殺病菌。氯是很活潑的元素,幾乎能與一切普通金屬以及碳、氮、氧以外的所有非金屬直接化合(在無水情況下不與鐵作用,故用鋼瓶裝液氯)。大氣中低濃度的氯(氯化氫)能刺激眼、鼻、喉;空氣中含有萬分之一的氯就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人體吸入氯氣會使呼吸道和皮膚粘膜中毒。輕度中毒時有灼燒、壓迫感,喉炎發癢,呼吸困難,眼刺痛流淚。高濃度的氯氣(氯化氫)會引起人慢性中毒,產生鼻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有的還會過敏,出現皮炎、濕疹等。氯揮發性極強,空氣中的水蒸汽即可與之反應生成鹽酸霧及次氯酸,而於所到之處腐蝕物品、危害人體和動植物。所以,生產和使用氯的地方要嚴格管理,改進工藝設備,防止跑冒滴漏並大搞氯的綜合利用。對於含氯廢氣,在濃度超過1%時,可以四氯化碳或一氯化硫等作為吸收劑吸收濃縮後解吸予以回收;稀濃度的氯可用水、鹼液和亞鐵化合物等吸收處理,但要注意二次污染問題。酚酚類化合物種類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苯酚簡稱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蝕性),常溫下能揮發,放出一種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氣中變粉紅色。醫院常用的「來蘇水」消毒劑便是苯酚鈉鹽的稀溶液。甲酚又稱煤酚,與苯酚的化學活性及毒性類似,也經常同時存在。酚類按其芳環上所直接連接的羥基數目的不同,可分為一元酚和多元酚;按其揮發性又可分為揮發酚與不揮發酚。一元酚多具有揮發性(沸點在230℃以內)。酚類化合物是一種原型質毒物,對一切生活個體都有毒殺作用。能使蛋白質凝固,所以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其水溶液很易通過皮膚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氣由呼吸道吸入,對神經系統損害更大。長期吸入代濃度酚蒸汽或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積累性中毒;吸入高濃度酚蒸或酚液或大量酚液濺到皮膚上可引起急性中毒。如不及時搶救,可在三到八小時內因神經中樞麻痹而。殘廢慢性酚中毒常見有嘔吐,腹瀉、食慾不振、頭暈、貧血和各種神經系病症。酚對水產和不生微生物、農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水中含酚0.1~0.2毫克/升時,魚肉即有臭味有能食用;6.5~9.3毫克/升時,能破壞魚的鰓和咽,使其腹腔出血、脾腫大甚至亡。含酚濃度高於100毫克/升的廢水直接灌田,會引起農作物枯和減產。人對酚的口服致量為530毫克/公斤體重。苯酚的製造、煉焦、煉油、冶金、塑料、化纖、絕緣材料、酚醛樹脂、制葯、炸葯、農葯等等工業都會有較高濃度的含酚廢水。例如,每生產一噸焦炭,就可產生0.2~0.3立方米的含酚廢水。解決含酚廢水的途徑,一是改革工藝,降低廢水含酚濃度,或循環用水以減少廢不量並提高廢水中含酚濃度,便於回收;二是回收利用和處理,主要方法有:萃取、吸附、蒸汽吹脫、離子交換、化學沉澱、化學氧化、反滲透、生化處理等。一般說來,含酚濃度在1000毫克/升以上的廢水應先考慮酚的回收,再加破壞處理以達無害排放。含酚濃度低於此濃度以下,則要進行無害處理。氰化物氰化物有氰、氫氰酸、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銨和腈類,均有劇毒!無機氰化遇酸即入出氫氰酸。氫氰酸比重為0.687,具苦杏仁臭味、無色透明液體,熔點-14℃,沸點25.6℃,極易揮發。氰化物侵入人體或接觸它們(特別是通過皮膚傷口),均能引起中毒。輕者頭痛、眩暈、呼吸困難,重者昏、戲攣、血壓下降,甚至在二、三分鍾內無預兆而突然昏致亡。氰化物中毒治癒者不可能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如頭痛、麻痹、失語、顛癇等。氫氰酸對人的致量為0.06克、氰化鈉為0.1克、氰化鉀為0.12克。氰化物對魚的毒害較大,當水中氰根含量為0.04~0.1ppm時,即可使魚致。含氰廢水、廢氣主要來自電鍍、焦化、冶金、選礦、化纖、制葯、有機玻璃、塑料、煤氣等工業部門。消除其危害的主要措施有:1、改革工藝。如電鍍的無氰或微氰化;選礦用無氰選礦。2、回收利用。如蒸發濃縮、離子交換、酸性揮發等方法回收氰化物3、廢水處理。主要有是電解、氧化、吹脫與吸收、生化、化學處理等,破壞氰根。如向廢不中投放液氯、次氯酸鈉或漂白粉等,使氰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氮。一般含氰濃度小於20毫克/升時可用活性污泥曝氣池,20~40毫克/升時用生物濾池,等等。鎘(Cd)鎘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其化合物也大都屬毒性物質。鎘用途很廣,鎘鹽、鎘蒸燈、顏料、煙霧彈、合金、電鍍、焊葯、標准電池、冶金去氧劑、原子反應堆的中子收棒等,都要用到鎘。如顏料鎘紅即為硫化鎘、硒化鎘和硫酸鋇組成;鎘黃為硫化鎘與硫酸鋇組成。鎘在自然界中相當稀少,常伴生於硫化鉛、鋅礦特別是閃鋅礦(ZnS)之中。金屬礦的開采和冶煉、電鍍、顏料等是鎘的主要人為污染源。粗磷肥中含鎘可達100毫克/公斤、普鈣含鎘可達50~170毫克/公斤;汽車廢氣中也有鎘。資料表明,交通頻繁的公路兩旁土壤和草的含鎘量,近處明顯高於遠處。煙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鎘。震驚世界的日本「痛痛痛」就是因鎘污染而致。含鎘的礦山廢水污染了河水及河兩岸的土壤、糧食、牧草、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慢慢積累,在腎臟和骨骼中。會取代骨中鈣,使骨骼嚴重軟化,骨頭寸斷;鎘會引起胃臟功能失調,干擾人體和生物體內鋅的酶系統,使鋅鎘比降低,而導致高血壓症上升。鎘毒性是潛在性的。即使飲用水中鎘濃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體(特別是婦女)組織中積聚,潛伏期可長達十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覺察。資料表明,人體內鎘的生物學半衰期為20~40年。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療極為困難。因此,各國對工業排放「三廢」中的鎘都作了極嚴格的規定。日本還規定,大米含鎘超過1毫克/公斤即為「鎘米」,禁止食用。日本環境廳規定0.3ppm為大米中鎘濃度的最高正常含量。由於鎘化合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鎘,只能改變其存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隔,只能改變其存在方式和轉移其存在的位置,並不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鎘廢水的處理應盡量與回收利用結合。砷(As)砷及砷的可溶性化合物者極毒。如砒霜(白砒)就是三氧化二砷。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態存在,間或成單質存在,有硫砷鐵礦(FeAsS)、雄黃(As2S2)、雌黃(As2S3)。不少有色金屬礦石中含有砷化物,所以在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如礦石培燒),均有砷化物(如白砒)排出。煤中含砷平均可達25毫克/公斤,故煤的燃燒可使周圍空氣的砷濃度達0.02微克/立方米。砷化物多用於製造硬質合金(如鉛彈中加35%的砷)、砷酸鹽葯物、殺蟲劑、殺鼠劑(一般為砷酸、亞砷酸鹽類)、玻璃工業脫色劑、毛皮工業的脫毛劑和防腐劑。所以冶金、硫酸、化肥、皮革、農葯等工業均有砷污染。問題砷可以通過呼吸、皮膚接觸、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砷能與蛋白質和酶中的巰基結合,抑制體內很多生化過程,特別是與丙酮酸氧化酶的巰基結合,使其失去活性,引起細胞代謝的嚴重紊亂。砷對人的中毒劑量為0.01~0.052克,致量為0.06~0.2克。砷的急性中毒症狀是:咽喉、食道及胃腸燒灼感,腹瀉、腹痛、頭痛、惡心、嘔吐、口喝、面部發紺、血壓迅速降低,病情嚴重時可迅速亡。砷中毒作用也是積累性的,能蓄積於骨質疏鬆部、腎、肝、脾、肌肉和角化組織(如頭發、皮膚及指甲)。近年來還發現,與含砷物質經常接觸的工人中,皮膚癌和肺癌的發病率錠高於其他行業;而皮膚潰瘍、鼻中隔穿孔更為常見。含砷廢氣應嚴格消煙除塵措施,在煙道中予以回收。含砷廢一般用投加石灰、硫酸亞鐵和液氯(或漂白粉),將砷沉澱,然後對廢渣進行處理。各種方法從飲用水中除砷的效率,石灰軟化法可除去85%,木炭過濾為70%,硫化鐵濾床94%,硫酸鐵凝結80%以上,氯化鐵凝結98%以上,氫氧化鐵沉澱法94~96%。如人畜誤食砷中毒,可以氧化鎂與硫酸亞鐵溶液強烈攪動生成的新鮮氫氧化鐵懸浮液服用來解毒。煙塵除工業過程產生的粉塵外,煙塵主要是燃料燃燒的產物。工業用煤排煙量大致是燃燒的重量的3~18%,褐煤為11%,無煙煤為8~9%。同樣一噸煤,居民用比工業用所產生的粉塵要多2~3倍。煙塵一般含硫、氮、碳的氧化物等有毒氣體和粉塵。粉塵顆粒大於十策米的,很快會沉降到地面,稱為落塵;顆粒小於十微米的稱為飄塵,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比細菌還小,可以幾小時,甚至幾天,幾年地飄浮在大氣中,尤其是直徑在0.5~5微米的飄塵,不能為人的鼻毛所阻滯和呼吸道粘液所排除,可直接到達肺泡,被血液帶到全身。有的飄塵還附有苯並(a)芘或本身就是一些有毒的金屬(如鉻、鈹、鎳)化合物、石棉、砷化物等,可以致癌。細小的飄塵隨呼吸道進入人體後將有一半粘附在肺部細胞上,是構成人類和動植物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煙塵還能削弱日光和能見度,吸收日光中對人體有紫外部分,而使兒童的佝僂病增多。防治煙塵污染措施主要有:1、改變燃料構成和燃燒方式。如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燃料(天然氣、煤氣、石油煉廠氣或其他日光、沼氣、風、潮汐等能源)代替煤炭;現有爐窯實行技術改革。2、區域集中供熱,大的燃煤電站實行熱電並供,以集中的高效鍋爐代替分散的低效鍋爐;3、採用各種煙塵消煙除塵方式。等等。粉煤灰從燃煤鍋爐煙囪收集下來的煙灰稱為粉煤灰。許多火電廠將粉煤灰與鍋爐底部的沉渣(爐渣)一起排出,即粉煤灰渣。我國火電站每年排放的粉煤灰渣有近四千萬噸,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它不僅佔用大量土地堆積,還常排放江河,使河道淤塞,河水變質。煤灰渣主要成份為硅酸鹽、鋁硅酸鹽、氧化硅、硫酸鹽等,含鐵也相當高。它本身沒有水硬膠凝性,但經磨細後,在有水份的條件下,能與石灰等起化學反應生成水硬膠凝性的化合物,因此粉煤灰用途極廣,主要用以製作建材。不少西方國家都反灰渣資源再技術作為國策的一環,美國更把灰渣列為礦產資源中的第七位,在1978年已有24.1%(約1641萬噸)作為商品銷售。我國最近也制定了粉煤灰水泥的國家標准,將其列為正式產品。粉煤灰還可用於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混凝土的摻合料、燒結粉煤灰陶粒(人造骨料)、砌築水泥(砂漿水泥)、填築和築路材料。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需要電力、建材、建工、環保各部門統一認識,建設起我國的粉煤灰渣利用工業,從發展燃煤電站的除塵技術、干排灰技術到廢料資源化、資源產品化、產品系列化等方面著手,解決粉煤灰的污染與利用問題。硫鐵礦渣又稱燒渣,是生產硫酸過程中,焙燒硫鐵礦時產生的。一般每生產一萬噸硫酸可產生約七千噸硫鐵礦渣。由於燒渣中還有殘硫,故排放水體,將使其嚴重酸化,腐蝕橋梁、船舶。燒渣含鐵量一般為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經磁選、重選後,可提高至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同時脫硫),是很好的煉鐵原料,每一萬噸硫鐵礦渣可選出四千噸左右的煉鐵原料,選余物還可供水泥廠用,此外,燒渣中還有不少有價金屬,應考慮綜合利用問題。目前我省燒渣除部分供水泥廠外,大部分未處理,值得注意。鋼渣、高爐渣每生產一噸生鐵要排出0.75噸高爐渣(國外由於高斷的改進和大型化、礦石品位提高,已降到0.3噸);每生產一噸鋼,要排出0.25噸鋼渣。高爐渣化學成份接近水泥的化學成份,活性比較穩定,抗磨、水化、吸水性能好,水淬工藝成熟,易於加工,回收利用合算。目前我國對高爐渣的利用率達百分之六十。而鋼渣質硬、塊大、不易破碎,水淬技術不很成熟,利用較難。高爐渣一般用於制礦渣水泥、礦渣磷肥、鑄石、礦渣纖維、微晶玻璃等。鹼性煉鐵爐(如托馬斯爐)的鋼渣經水淬後渣中鋼形成小粒,可經磁選回收。選余渣再制磷肥和水泥(其成本僅為普通水泥一半)。鋼渣磷肥含磷及多種微量元素,適用於酸性土壤,能改良土壤,又可作飲料添加劑,其有效五氧化二磷為14~18%。國外對鋼渣利用著重研究爐前水淬,使其先行粒化;或採用大面積分層鋪渣破法(熱潑法)。一般將鋼渣返回燒結礦或直接回高爐代石灰石作助溶劑。放射性物質某些元素的不穩定原子核進行蛻變,放出甲(a)、乙(β)、丙()等射線,(能量的形式),而自己變成一種新原子,這種不穩定我的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有天然的(如錒、釷、鈾等)和人工的(鈈、鋦、鍆等)之分。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質即放射性物質它,在工、農、醫、國防各方面均有著極重要價值。但它通過空氣、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以體內或體外照射方式危害人體健康。人體受放射性危害,輕者頭暈、疲乏、脫發、紅斑、白血球減少或增多、血小板減少;而大劑量照射,還會引起白血病及骨、肺、甲狀腺癌變甚至亡,放射性還能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不同射線對人的危害也有差別,如σ一粒子的放射性物質將引起所接觸到的組織的高深度放射性危害;而-射線主要是外部輻射引起危害;β-射線穿透能力介於二者之間,既能引起外部輻射性燒作和皮膚惡化,又能透過外層組織引起體內放射性損傷。
❿ 危險化學品單位的事故應急池多大
根據《水體污染防控緊急措施設計導則》的要求, 工程需收集消防排水、清凈下版水等事故水。
事故儲存權設施總有效容積=(V1+V2-V3)max+V4+V5(立方米)。V1=一個罐區或一套裝置的物料量 m3
V2=一次消防水量m3
V3=事故時可轉輸到其它儲存設施的量
V4=事故時仍需進入系統的生產廢水量
V5=事故時可能收集的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