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難點和阻力
Ⅰ 我國依法治國與依憲治國存在哪些阻力
文革結束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一場以改革開放為時代主題的偉大的民族復興運動,全面性地開展了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根本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同時,也在某些局部開展了政治改革。經過34年的持續改革與建設,當今國力有了大踏步發展、提升。就經濟總量而言,去年我國的GDP規模已成為了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發展中,我們也有很多的代價與伴生著的沉痛,無論是政治上、經濟上還是社會上許多領域深層次的矛盾、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排解,同時,又產生了許多改革中伴生的新的矛盾與問題。這些矛盾、問題日積月累,日益塵銳,以致危機四伏,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的發展與和諧穩定。突出的表現在:①階級分化明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收入分配出現了嚴重的不公;②公民的政治民主權利得不到伸張,私權利常常受到公權力的侵害而難以得到有效保障;③司法不公,信訪不暢,民眾合理的訴願無法有效地表達與解決;④官商勾結,權貴結盟,社會資源被利益集團掌控、壟斷,國有資產大量流失;⑤生態環境履履被破壞,食品葯品監管不力,人民的生存環境與生活質量存在著二律背反的考驗。
上述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人權問題,更是生存環境與人民幸福感問題。諸多改革中的問題,發展中的代價,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要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策略,改革的辦法,認真地去解決好改革中的問題。探根究底,問症下葯,我認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阻礙,是上述種種經濟、社會問題不斷積累並難以解決的重要病根。回顧歷史,我們黨在十三大時,就曾按照鄧小平的理論與設想,制定了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決定》。「六四」風波以後,《決定》被束之高閣而得不到實行,一度時期,研究與倡導政治體制改革竟被某些「左」的掌權執政者視為異已……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政治體制改革再度成為民間強烈呼籲的社會熱點,也成為許多開明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所一再倡導、推動的政治話題。可是,正如今年2月23日《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之所言,「現實中,或是囿於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在一些人那裡,改革的『漸進』逐漸退化為『不進』,『積極穩妥』往往變成了『穩妥』有餘而『積極』不足」。這樣,無論從全國論還是地方言,政治體制改革在我國的政治實踐中還是難有大的進展。這可謂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Ⅱ 你認為目前我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面臨著哪些阻力和困難
這個可能要用要用辯證法分析了,就比如我在菜市場,不小心弄掉了一斤肉,老闆看版見,如果我很委婉的權說一堆對不起的話,態度誠懇,積極配合老闆教訓,可能最多讓賠點或是道歉就可以走了;如果我只是依照幾斤幾兩價格賠了,可能還會被罵或是揍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