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魯爾區污染
『壹』 德國魯爾區發展面臨的問題 謝謝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由煤炭工業開始,隨後是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四個:(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工業生產以煤炭工業為基礎,鋼鐵工業為主導,高度集中於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在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漸下降,從而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的下降,這是造成煤炭工業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煉鋼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鋼鐵過剩。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需求量下降的綜合結果,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這是傳統工業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貳』 昔日的德國魯爾工業區由於百年來的工業生產,留下污染嚴重的環境。今日的魯爾區有的工廠變成了攀岩場;鋼
(1)煤炭 (2) BCD (3)相同點:豐富的煤炭資源;交通便利;市場廣闊。不同點:魯爾區鐵礦內資源短缺,遼中南容工業區鐵礦資源豐富。 (4)調整產業結構(或發展新興工業、第三產業);加強技術改造,產學研相結合;治理環境污染;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勵)等。(任答三點即可) |
『叄』 論述德國魯爾工業區曾經衰落的原因
原因污染過於嚴重和新科技對重工業的沖擊,使魯爾區衰弱
『肆』 昔日的德國魯爾工業區由於百年來的工業生產,留下污染嚴重的環境。今日的魯爾區有的工廠變成了攀岩場;鋼
(1)魯爾區;煤 (2)BCD (3)豐富的煤、鐵等礦產資源,便利的水陸交通,廣闊的市場,專充沛遼河屬水源,遼河平原的農業資源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4)改變單一的重工業結構和工業布局(或發展新興工業、第三產業);發展交通和科技,美化環境;加強技術改造;治理污染;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勵)。 |
『伍』 德國魯爾區通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改造促進產業轉型獲得成功,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變成了一
答案A
本小題考查的是意識。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改造促進產業轉型獲得成功說明發揮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 ,促進事物的發展,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①②符合題意。
『陸』 德國魯爾區區位因素,衰落原因,整治措施
魯爾工業區的發展、衰落與整治
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魯爾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和電力工業發展的基礎;充沛的水源與煤炭資源結合,促使了魯爾區化學工業的發展。便捷的水陸交通,為魯爾區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提供了條件。其中,內河航運尤為重要,因為,魯爾區所需的鐵礦石主要經荷蘭的鹿特丹通過內河運入,而工業產品的輸出也主要依靠這條運輸線。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開始衰落。由煤炭工業開始,隨後是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四個:(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工業生產以煤炭工業為基礎,鋼鐵工業為主導,高度集中於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在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漸下降,從而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的下降,這是造成煤炭工業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煉鋼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鋼鐵過剩。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需求量下降的綜合結果,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這是傳統工業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魯爾區的綜合整治: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劃,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1)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綜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對煤炭、鋼鐵工業進行改造,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2)調整工業布局。為就近獲得通過鹿特丹港進口的鐵礦石,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鋼鐵公司甚至將高爐建到荷蘭海邊。(3)加強交通建設。魯爾區有稠密的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萊茵河的水運也很便利。(4)發展科技。這是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5)美化環境。通過治理工業污染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改變了重工業區污染嚴重的局面,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地區。
『柒』 德國魯爾區治理環境污染具體措施
長期以來,魯爾區企業各自為政,公害嚴重,環境污染大於國內任何一地。魯爾區上空的6 600多個大煙囪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約4 000 kt,其中600 kt滯留在本區上空,空氣污染嚴重到汽車無法通行,行人感覺肺疼的程度。礦區排放的污水又嚴重污染水質,使魚類曾一度絕跡。為了根除公害,治理環境污染,州政府投資設立環境保護機構,頒布環境保護法令,統一規劃。第一個行動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魯爾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統,在長達100 km的河面上先後建立起4個蓄水庫,108個澄清池,凈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設立微生物凈水站,所以至今尚未發生過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狀況。魯爾河水利工程設備之先進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決水污染問題外,還具有蓄水攔洪、發電、旅遊等多種用途。另外,全區的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已全部建起,各工廠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氣體及灰塵的裝置,使大氣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為了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在區域總體規劃中制定了營造"綠色空間"的計劃,全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昔日滿目荒涼的廢礦山披上了綠裝,塌陷的礦井成了碧波盪漾的湖泊。目前,區內共有綠地面積約75 000 hm2,平均每個居民130 m2(1968年魯爾核心地區這一指標只有18 m2),大小公園3 000多個,整個礦區綠蔭環抱,一派田園風光,往日濃煙滿天,黑塵遍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魯爾河上空蔚藍色的天空"早已成為現實,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擁有1 600多家環保企業,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
總之,經過上述調整和改造,魯爾區遠不是一個衰落的工業區,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繼續發展的勢頭,全區GDP約占原聯邦德國GDP的7%左右,相當於葡萄牙或丹麥全國的GDP。1989年,聯邦德國慕尼黑經濟發展研究所對歐洲共同體11 000家企業和區域研究專家的調查結果表明,魯爾區是歐洲產業區位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1990年12月,美國華盛頓人口危機委員會發表了世界100個特大城市和產業和人口密集區生活質量的評估報道,按生活質量和等級排序,魯爾區列為世界第二位。魯爾區區域整治的經驗表明傳統工業區的改造和建設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順應發展潮流,才能充滿活力,保持經久不衰,景氣長存的局面。
『捌』 (16分)昔日的德國魯爾工業區由於百年來的工業生產,留下污染嚴重的環境。今日的魯爾區有的工廠變成了攀
(1)煤炭(2分) (2)BCD(2分) (3)①豐富的煤炭資源。②離鐵礦產區近。③水陸內交通便利。 ④市場廣闊容。⑤水源充足。(5分) (4)煤炭 鐵礦 石油 海鹽(任寫3個)(3分) (5)調整產業結構(或發展新興工業、第三產業);產學研相結合;加強技術改造;治理污染;拓展道路,完善交通網;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勵)等。(4分) 『玖』 德國魯爾工業區是如何進行綜合整治的
中央作出了關於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重大決策。東北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業及裝備製造業基地,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上看與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有異曲同工之妙。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