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依法治國800字徵文

依法治國800字徵文

發布時間: 2021-01-25 09:35:06

1. 關於大學生與法治的作文800字

法律制度是法律條文的制定、執行和遵守的全過程.法制是一個國家文明的體現.
「一民之軌莫如法.」《韓非子·有度》如是說.常言道:「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約定公民行為准則、營造和諧氛圍的「規矩」,也是國家機器的「潤滑劑」.試想一下: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法規,將會怎樣?一定社會混亂!交通癱瘓!事故頻發!必將回歸原始,喪失理性!由此可見,「網路皆準於法」.
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大改革家張居正曾說「天下之事,不難與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此言極是.法令行則國治.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的作用愈來愈重要,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愈來愈密切.作為共和國的公民,每個人都應遵守法律,從而在正常的社會軌道中運行,營造一個和諧有序、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不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並用法律的武器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是社會安定的基礎、社會發展的保障,也是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必須條件.
我曾看到過這樣的故事:某大學生買的兩條狼狗丟失後,懷疑是鄰家小孩所為,便強行將其綁回家中,逼其說出狗的下落.三天後鄰家小孩伺機逃脫並報警.司法機關以非法拘禁罪將他緝捕歸案.在監獄的高牆里,那位大學生說自己只想找回丟失的狗,不曾想犯罪了.我不禁唏噓:一個大學生竟連法律常識都不懂,何等可悲!等待他的將是鐵窗生涯和未卜的前程.
所以,樹立公民法律意識,開展法律知識宣傳,是十分必要且必須的.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更應知法懂法,學法用法.唯有如此,才能學會明辨善惡、識別是非,不誤入左道旁門,不在人生的道路上背道而馳、越走越遠;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增強法制意識,學以致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不僅是為國家建設法治社會貢獻力量,也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法律,是我們人身、財產安全的護身符,是國家發展道路的路基,是揚善懲惡、維護正義的利劍,是衡量群眾利益的天平.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而法律是國家文明的體現.我們只有知法守法、學法用法,才能協力構建和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新社會,才能保障我國這條東方巨龍的騰飛.

2. 以依法治國為題寫一篇800字作文

依法治國
作為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我們確
立了依法治國方針;然而作為一個文明古
國,我們更要注重以德治國。
百行孝為先,華夏子女最基本的美德
就是孝順。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孝順
的故事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漢文帝劉恆在
母親卧病期間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親口嘗過母親的葯才放心讓母親服用;東漢
黃香夏天為父驅趕蚊子,扇涼床和枕頭,
冬天為父暖被;還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等。這
些看似沒什麼了不起的舉動在古人看來是
可以稱得上孝感動天,雖說有點誇張,卻
是當代青少年乃至華人應該學習典範,只
可惜現狀卻是截然不同。愛劉德華成痴的
楊麗娟,為了見偶像一面,不惜讓其父親
賣血捐腎,其父親最終無能為力選擇了躍
入江里自盡。願意為只是陌生人的偶像付
出一切,卻從來不回頭看一眼被自己逼上
絕路的父親,這樣的女生連孝順都做不
到,哪裡還有美德可言?上海浦東機場的刺
母案同樣叫人心寒,一留學生只是因為母
親不能給予所需的生活費,竟拿出尖刀
砍、刺母親致重傷,這樣的人即使有再高
的文化修養,也彌補不了在道德上的缺
陷。
孝,貫穿千年歷史,若在我們這一代
被弱化甚至丟棄,豈不是會被外國人嘲笑?
讓我們撥開一點物質、資本的迷霧,拾回
第一美德——孝,人人做到孟子所言的「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構建起和諧社會,這樣
的中國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再邁向新的輝
煌。
在孝的基礎上,「知節明禮」在社會生活
中越來越凸顯重要。一位年輕人到一家汽
車公司應聘,眼看前幾個人的學歷都比自
己高,便自覺沒什麼希望了。當他走進董
事長的辦公室時,順手撿起了門口的那張
漬紙並扔進了垃圾桶。只因這一個小小的
舉動,他就被錄取了。這位年輕人就是制
造了美國汽車業一時神話的福特。能夠看
得見眼前的小事,懂得如何彎下腰,這一
種謙卑的美德正是為當下不少年輕人所缺
乏。同樣是應聘現場,北京某大公司的測
試卻讓人感嘆。最後幾位優秀的面試者被
請進了經理的辦公室,在經理外出的二十
分鍾裡面,他們百無聊賴地拿起了桌面上
的文件,左掀右翻。結果可想而知——無一
被錄取。隨意翻看別人的東西,連尊重他
人這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的人,再優秀也
難以取得成功。
人們總會忽略身邊的小事,以為它無
關要緊,殊不知一個小舉止就可以反映出
個人的修養美德。個人、社會乃至國家,
都需要「知節明禮」,方能和平共處。日本、
韓國等不少東南亞國家都在大力宣揚中華
傳統美德,因為他們知道,文化軟實力的
力量比槍支炮彈來得更為驚人。而我們
呢,幾年來一味追求經濟發展,強調法制
建設,落下了文化、道德,若再不重視以
德治國,恐怕只會在無形之中一步一步喪
失了最根本的內在。
當代中國,依法治國上,法律系統需
要完善,但想要真正強大,屹立於世界,
以德治國尤為迫切。

3. 作文《實現中國夢,法治伴我行》800字以上

實現中國夢,法治伴我行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法律,我小學時認為它是一個神秘的東西,那時年齡尚小,對法律的理解還很有限,只是通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育,只是知道法律是很威嚴的,任何人都不能做違法的事。隨著我漸漸長大,對法律的理解也漸漸加深,尤其是通過身邊的很多案例,我對法律的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央視的《今日說法》中有兩個觸目驚心的案例: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案例引起我們的深思,繼母不懂法,不知道小女孩是受法律保護的,打罵小女孩是犯法的而導致了對小女孩終身的傷害。這件案例啟示我們:不懂得法律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孩子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條款,可是,人們總是僥幸的想:就這幾步路,現在車這么少,不會撞到我的,而且還可以省時間。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的心理,而斷送了寶貴的生命,難道省那幾秒鍾比寶貴的生命還重要嗎?這種橫穿馬路而斷送生命的案例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醒不起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嗎?

中國是一個法治的社會,各種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說「你們還是未成年人,不用擔心」,不,法律與每個人同在,與我們中學生也同在。法律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作為中學生,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我們現在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中學生。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更要有堅定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勤學苦練、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自己,用優秀思想文化影響自己、激勵自己;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護法的水平,讓法律一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天天向上。

《未成年人保護法》讓兒童健康成長;《老年人保護條例》的社會保障系統讓老年人安心養老;《經濟法》讓你行使政治權利;《兵役法》保國為民;《消費者權益法》讓你放心去消費生活。走在街頭,游於園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法律保護。中國的法制歷程,歷經千載風塵,吐故納新綿延不絕,法制社會人心所向,法制社會需要每個人努力遵守。

當今社會是法制的社會,全民普法、依法治國,構建和諧社會,已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實實在在的追求。「知法懂法,守法護法,修身立德,立志報國」是我們必然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應將法作為生活的准則來規范和約束自己。只有認真學法,才能知法懂法;只有懂法,才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只有我們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法律至高無上的尊嚴。法在我心裡,法在你心中,法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將「法」根植於內心,讓「法」在心中更加的茁壯成長,更加根深蒂固。時代呼喚法律,讓我們共同努力做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讓我們在物質豐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實我們的思想,讓法律與人們同行!讓法治伴隨我們成長!

4. 求關於法治的作文700到800字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當今這個經濟社會,人們在不斷地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的社會秩序。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鍾,就有一場搶劫上演。而在我國學生群體中也存在著一些觸犯刑法的不良現象。如:強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更有甚者結幫犯罪。據報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萬寧市17歲學生溫某,因持塑料槍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來,青少年結幫犯罪現象也呈上升勢頭,加入黑幫犯罪的一般是18歲以下的在校學生。來自公安機關的一則統計數字表明,80年代後期到現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在上海,14-16歲的少年犯已佔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讓人心驚的是,剛剛進入法定處罰年齡的14歲孩子竟佔了其中的15.l%。犯罪,無疑永遠威脅著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為了金錢,為了一個「利」字,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衛它!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范自己行為的社會准則。因為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讓我們一起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收起

5. 依法治國演講稿800字左右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個舞台上,今天我在這里的演講題目是:法律就是秩序。
有人說,每個人從搖籃到墳墓,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法律。的確,法律和我們每個人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從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法律約束著人們的行為,似乎它給遵守者帶來諸多的「不便」,但從長遠和整體的角度來講,卻給整個社會包括遵守者本人帶來毋庸置疑的益處。正如交通公益廣告中說的那樣:「沒有紅燈的制約,便沒有綠燈的暢通。」
有人說「法律」是黑色的,因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著判決、處罰;「法律」亦可以說是紅色的,因為它在無辜者面前,代表著正義,公平。當某人被證據確鑿地證明有罪或無罪的時候,法律就得到了體現,正義就得到了伸張。
法律在這個社會中是一種權威,人們需要參照它來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溫暖的家,他們的利益在這里得到了保障,他們權利在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條粗大的鐵鏈,它緊緊地綁住犯罪分子,讓他們無法在這個社會中胡作非為。我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唯有知法才能守法,唯有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社會才能更和諧,人生才能更平安!所以,即使為了追求良好的目的,即使位高權重,也不能違反法律。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守法的典範。有一次,總理去開會,在路上,司機違反了交通規則,交警批評司機卻耽誤了總理開會的時間。同車去的幹部想和交警交涉,總理嚴厲制止說:「這怎麼行?交通規則是政府頒布的,政府總理應該帶頭遵守。總理不遵守,就是帶頭破壞制度」。直到交警放行,總理一行才離開。
守法必先嚴於自律,這是一種行為操守,更是一種道德修養。
我們國家多年的普法教育取得了累累碩果,原來很多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就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普通人的法律意識正在不斷增強。但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確實還有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
在現實生活中,像成克傑、胡長清等腐敗分子無視黨紀國法,恣意踐踏法律,給整個社會造成極壞影響的案例,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說。就讓我們反思一下自己,每次過馬路,我們是否都走斑馬線?每次開車,我們是否都能做到不超速、不搶行?在我們很多人的思想中,遵守不遵守交通法規彷彿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或許正是我國許多城市交通違法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我們生活在法制國家,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應讓法律在心間長駐。遵守法律和憲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俗語有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的制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途徑,所以為了社會的安定,更是為了我們自身,我們必須自覺守法。而且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必定是著眼於公民的利益,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沒有理由不遵循,更沒有理由背道而馳。雖然我們有追求個性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我們能標新立異,無視法律的存在。與法律抗衡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自毀前程。在我們身邊,知法犯法的例子不勝枚舉,而為了燦爛的明天,我們能不守法嗎?

6. 為法治中國點贊800字作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者,天下之程式
也,萬事之儀表也。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總目標
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之法制體系,建設社會主義依法治國。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者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這句話是2000多年前,我國偉大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韓非子光輝千年的論斷

「無法就會無天」沒有法律,天下就會大亂。「法制」相對於
「人治」,強調的是對規則的遵守,追求的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
罪」的公平公正。過去的幾千年裡,人們曾追求過「人治」的完善
,希望將萬世的繁榮,社會的公正寄託在「聖人明君」或「青天大
老爺」身上,但興之的車輪不僅一次次地碾碎了這一願望,還將「
官府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刻在了舊社會的門楣上。
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征程。1999年,
「依法治國」載入憲法;2013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
個字」公布,「法治」位列在其中,成為全國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這些都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新高度。
目前,法律已成為人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據統計,從
2008年至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比前5年上升1
74%,全社會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顯著提高。
法律的重要性,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
銘刻在公民的心裡。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
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我們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文動性
。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成功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視
崇拜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
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制知識課程。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
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
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
作用。
法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取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已經
成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需要,依法治國中我們有美好的生活。
法治護航中國,法治護航社會,法治護航我們。我們在法治的
保障下揚帆起航。
爭做法治少年,我們正在路上。

7. 高中生關於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中國的800字徵文

網友採納
憲法是國家的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規都不能違反憲法制定的原則,這是說憲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沒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威,也就是說憲法是法制的基礎。法治是相對與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說法就是依法治國,國家的具體政策,做法都由法律規范,而不是由政府統治者自身主觀決定。所以憲法是法治社會的基礎,二者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憲法保障法治施行,法治樹立憲法權威!因為憲法第第五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