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害污染
『壹』 什麼叫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持久性有機復污染物(POPs)是指人類制合成的能持久存在於環境中、通過生物食物鏈(網)累積、並對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化學物質。 與常規污染物不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危害更大:在自然環境中滯留時間長,極難降解,毒性極強,能導致全球性的傳播。被生物體攝入後不易分解,並沿著食物鏈濃縮放大,對人類和動物危害巨大。很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不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性,而且還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的影響會持續幾代,對人類生存繁衍和可持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 首批列入《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受控名單的12種POPs如下: 有意生產——有機氯殺蟲劑:滴滴涕、氯丹、滅蟻靈、艾氏劑、狄氏劑、異狄氏劑、七氯、毒殺酚。 有意生產——工業化學品:六氯苯和多氯聯苯。 無意排放——工業生產過程或燃燒生產的副產品:二惡英(多氯二笨並-p-二惡英)、呋喃(多氯二笨並呋喃)。
『貳』 汽車尾氣的毒害能達到多少高度
汽車尾氣主要是指從排氣管排出的廢氣。廢氣中含有 150~200種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對版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權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的化合物及顆粒物。有害氣體擴散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汽車尾氣的顆粒物中含有強致癌物苯並(a)芘,在一般情況下,1克顆粒物含有約70微克苯並(a)芘,每燃燒1千克汽油可產生30毫克苯並(a)芘。當空氣中的苯並(a)芘濃度達到0.012微克/立方米時,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數就會明顯增加。汽車尾氣不僅對人產生危害,對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尾氣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過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葉片出現壞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響植物的開花結果。汽車尾氣對甜菜、菠菜、西紅柿、煙草的毒害更為嚴重。公路兩側的農作物減產與汽車尾氣的污染明顯相關。
『叄』 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對生物的毒害有何區別
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對生物的毒害作用:
1、無機有毒物:主要有非重金屬的氰化物,砷化物及重金屬中的汞,鎘,鉻,鉛等。氰化物(CN)是劇毒物質,對人的口服致死量每毫升0.05-0.12毫克,低濃度的氰化物會引起人的慢性中毒。砷是累積性中毒的毒物,當飲用水中砷含量每毫升大於0.05毫克時,就會導致累積。重金屬在水體中只要有微量的濃度即可產生毒性效應,某些重金屬還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為毒性更強的金屬化合物;重金屬不但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卻能在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大量地富集,最後進入人體. 。采礦、冶煉、機械製造、建築材料、化工等工業生產排出的污染物中大量為無機污染物,其中硫、氮、碳的氧化物和金屬粉塵是主要的大氣無機污染物。各種酸、鹼和鹽類的排放,會引起水體污染,其中所含的重金屬如鉛、鎘、汞、銅會在沉積物或土壤中積累,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與生物。無機元素不同價態或以不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時其環境化學行為和生物效應大不相同,這是當今無機污染物研究中的前沿領域。
無機污染物有的是隨著地殼變遷、火山爆發、岩石風化等天然過程進入大氣、水體、土壤和生態系統的。有的是隨著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而進入的。各種無機污染物在環境中遷移和轉化,參預並干擾各種環境化學過程和物質循環過程,造成了無機污染物的污染。錫、鎘、砷、鉛、銻等的礦物開采量甚至大大超過它們的自然循環量。
現代采礦、冶煉、機械製造、建築材料、化工等生產部門,每天都排放大量的無機污染物,包括有害的元素氧化物、酸、鹼和鹽類等。其中硫、氮、碳的氧化物和一些金屬粉塵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可以直接危害人體和生態系統(見大氣污染)。它們有的會和烴類污染物進一步發生氣相反應生成光化學煙霧,有的會發生液相反應,引起酸雨等,從而傷害動植物,腐蝕建築材料和使土壤肥力下降。各種酸、鹼和鹽類的任意排放,往往引起水質惡化等後果,其中所含的重金屬元素如鉛、鎘、汞、銅等可在土壤中積累,通過食物鏈在不同的營養級上逐級富集,造成更大的危害。
污染物大多數是由與組成生物機體相同的元素所組成,當污染物發生分解之後,有些元素(如碳、氮、硫、磷、鈣、鎂、鉀、鈉等)就可以成為生物的構成成分。有些微量元素如錳、鐵、銅、鈷、鉻、鋅、鉬是高等生物都必需的營養元素。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硼,大多數植物需要釩,哺乳動物則除硼、釩之外還需要碘、氟、硒、鍶和鉻等。但如環境中這些元素的含量超過一定限度,也會成為惡化環境質量、危害生態系統的環境污染物。例如鋅在土壤中含量過高,可使作物的植株矮小,葉片萎黃。過量的鋅還會使土壤酶系喪失活性,細菌數目減少,土壤微生物作用降低。其他必需的營養元素如銅、錳、鈷、釩、硒、鉬等含量過高都對生態系統有毒害作用和不利影響。有些元素如鈹、鎘、汞、鎳、砷等對生物是有毒的,其中鈹、羰基鎳和六價鉻等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銻、鉈、鉛等也都有毒性,可以在生物體內蓄積,引起各種症狀。
一些無機污染物,特別是鉛、汞、鎘等重金屬,它們在土壤和植株中的含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土壤>根系>莖葉>籽粒(果實)。各種元素的價態不相同,毒性也不一樣。如六價鉻毒性大於三價鉻,三價銻毒性大於五價銻,高價釩毒性大於低價釩,三價砷毒性大於五價砷。汞、銻、硒等的化合物的毒性又都較其元素狀態的毒性為高。有些元素和化合物相互間存在拮抗或協同作用。例如鋅或鎘能和氰產生協同作用,使氰的毒性增高;鎳或銅則對氰的毒性有拮抗作用,使氰的毒性降低。這是因為它們和氰能形成穩定的絡合離子。
2、有機無毒物:有機無毒污染物多屬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自然生成的有機物。它們易於生物降解,向穩定的無機物轉化。在有氧條件下,由好氧微生物作用進行轉化,其進程較快,產物多為CO2,H2O等穩定物質;在無氧條件下,則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進行轉化,這一進程較慢,產物主要為CH4,CO2等穩定化合物,同時也有硫化氫,硫醇等氣體產生。有機污染物的組成非常復雜,在實際應用中多以BOD,COD,TOC和TOD等指標間接表示其含量。
有機有毒物:多屬於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如有機氯農葯,合成洗滌劑,合成染料等。這一類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有些是致癌,致畸,致突變物質。
有機污染物主要是通過生物富集、生物積累來對生物產生毒害。 有機污染物能夠沿著食物鏈傳播,在動物體內的脂肪中聚集。它們還會引起過敏、先天缺陷、癌症、免疫系統和生殖器官受損。它們都屬於環境激素,即使濃度極小,也會影響人類的內分泌系統。這些污染已經在土壤和水中長期存在,不僅難於生物降解,而且流動性很強,能夠傳播到世界各地,包括南極和北極。常規污染物不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危害更大:在自然環境中滯留時間長,極難降解,毒性極強,能導致全球性的傳播。被生物體攝入後不易分解,並沿著食物鏈濃縮放大,對人類和動物危害巨大。很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不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性,而且還具有內分泌干擾作用。
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的影響會持續幾代,對人類生存繁衍和可持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
『肆』 水仙花種植後污染土嗎會毒害其他植物嗎
資料:
水仙花,又名凌波仙子、金盞銀台、落神香妃、玉玲瓏、金銀台、雪中花、天專蒜等,石蒜科水屬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水仙鱗莖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外科用作鎮痛劑;鱗莖搗爛敷治癰腫。牛羊誤食鱗莖,立即出現痙攣、瞳孔放大、暴瀉等。水仙以鱗莖入葯,春秋採集,洗去泥沙,開水燙後,切片曬干或鮮用,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等療效。用於腮腺炎,癰癤疔毒初起紅腫熱痛等症。水仙為我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鱗莖毒性較大。誤食後有嘔吐、腹痛、脈搏頻微、出冷汗、下痢、呼吸不規律、體溫上升、昏睡、虛脫等,嚴重者發生痙攣、麻痹而死。鱗莖的浸劑對豚鼠、兔和貓的子宮都有很強的興奮作用,能使鴿嘔吐。
分析:
資料表明,水仙花雖全草有毒,但鱗莖可入葯。坊間並無種植後污染土壤和毒害其他植物的記載。人畜不要誤食即可。
『伍』 甲醛(化學式為CH 2 O)是一種對人體有毒害的物質,是室內裝飾材料釋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一些不法分
由甲醛來的化學式為CH 2 O可知:源 A、甲醛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2:2:16=6:1:8,而1:2:1是原子個數比,故A錯誤; B、甲醛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說法正確,故B正確; C、分子由原子構成,甲醛分子中含有氫分子,說法錯誤,故C錯誤; D、甲醛中H的質量分數計算式為:
故選B. |
『陸』 怎麼防護化工污染的毒害我們在連雲港市灌南縣百祿鎮, 附近有化工園區。
除了搬家真沒來有辦法。如果沒源有能力搬家的話就去 上 訪 吧。徹底的解決方法就是能免費幫你們搬到沒有污染的地方並提供住房,千萬不要想得點補償就算了,忍忍之類的話,畢竟生命比什麼都重要。在這種地方吃的菜、喝的水都是致命的毒,聯合大家一起離開這個地方,雖然是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但是為了生命、為了下一代還是搬家吧。
『柒』 有哪些化學反應可導致環境污染
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各種化學品的產量大幅度增加,新化學品也不斷涌現。人們在充分利用化學品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化學廢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質。由於毫無控制的隨意排放及化學品其他途徑的泄放,使環境狀況日益惡化,嚴重污染了環境,如何認識化學品的污染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學品的污染,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已是人們急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1 有害化學品的污染危害
有害化學品是指任何已經被確認為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危害性的化學品。
隨著工農業迅猛發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隨處可見,而給人類造成的災害要屬有毒有害化學品為最重。化學品侵入環境的途徑幾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徑可大至分為四種,
(1)人為施用直接進入環境;
(2)在生產、加工、儲存過程中,作為化學污染物以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形式排放進入環境;
(3)在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由於著火、爆炸、泄漏等突發性化學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學品外泄進入環境;
(4)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燒過程中以及家庭裝飾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後作為廢棄物進入環境。
進入環境的有害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或潛在危險。
僅舉農葯這一有害化學品為例,隨著農葯科技和農業的迅速發展,農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從不使用農葯的自然農業發展到使用農葯的現代農業,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緊張的大國,農葯在解決農作物的自然災害,促進糧食增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無庸諱言,由於農葯是一類有毒化學物質,而且是人為主動投加到環境當中,長期大量使用,對環境生物安全和人體健康,必將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這就給人們提出了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在充分肯定農葯的有利作用的同時,需要充分認識農葯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
農葯的污染及其產生的危害後果是嚴重的,尤其對大氣、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對環境質量的影響與破壞,特別是地下水污染問題已引起廣泛重視;農葯污染的生態效應十分深遠,尤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影響;農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尤其對三致作用和對生殖性能的影響等。農葯環境造成的損失是多方面的,據有關學者研究指出,我國僅由農葯的使用,對環境和社會每年造成經濟損失達11.23億美元之多。
此外,農葯污染水體還對魚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特別是那些具有難於生物降解和高蓄積性的農葯的污染危害更為嚴重。
聯合國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最近提出DDT、艾氏劑、狄氏劑、異狄氏劑、氯丹、六氯苯、滅蟻靈、毒殺芬九種農葯和多氯聯苯、二惡英和苯並呋喃三種工業化學品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它們在環境中化學性質穩定,容易蓄積在魚類、鳥類和其他生物體內,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其中有些物質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性,對人類和環境構成更大的威脅。
同時工業廢水也是對環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業廢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質嚴重污染了全國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質惡化,特別是淮河、海河、遼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簡稱"三河三湖")水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給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1996年對全國七大水系和內陸河流的150個重點河段的監測評價結果表明,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第Ⅰ類和Ⅱ類標准(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僅佔了32.2%,符合第Ⅲ類標準的佔21.9%,而符合第Ⅳ、Ⅴ類標准(適用於一般工農業用水和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的佔31.9%。
工業廢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對魚類危害更甚,當水中氰化物濃度達到0.5mg/L時,在兩小時內魚類會死亡20%,一天內全部死亡,含苯酚廢水可抑制水中細菌、藻類和軟體動物生長。用含酚廢水灌溉農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壞農作物生長素的形成,造成減產。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進入水體後會使封閉性湖泊、海灣形成富營養化,造成浮游藻類大量繁殖、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脅魚類生存、水質發臭出現"赤潮", 有的河流已魚蝦絕跡。化學廢棄物的不適當處置,會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脅人體健康和人類生存。目前癌症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萬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約500萬人,占死亡總人數的1/10。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人有150萬人,死亡110萬人,而造成人類癌症的原因10%~15%與化學因素有關。
再則冷凍與空調設備釋放出的氯氟烴氣體造成大氣平流層的臭氧層破壞,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線輻照增強,使人群皮膚癌發病率上升。燃煤發電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導致河流湖泊酸化,影響魚類繁殖甚至種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細菌種類減少,肥力減退,影響作物生長。酸雨還使土壤中錳、銅、鉛、鎘和鋅等重金屬轉化為可溶性化合物,轉移進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質污染。
近幾十年來,全世界已發生過60多起嚴重化學品環境污染事件。公害病患者有40萬~50萬人,死亡10多萬人。1952年12月5日~1日,由於燃煤煙塵和二氧化硫污染發生的英國倫敦煙霧事件中一周內死亡了4000多人。1953年至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由於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致使當地居民食用水俁灣的魚類時造成甲基汞中毒,有110多人中毒,死亡50多人。1961年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和1979年我國台灣宇城都發生過由於食用被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的中毒事件,共有1000多人發生中毒。患者出現眼瞼腫脹、指甲和黏膜色素沉著、皮膚發黑和痤瘡樣疹、惡心、嘔吐和水腫等症狀。中毒後生育的孩子都出現牙齒變形、智力發育不全和行為異常。
近年來,我國有害化學品重大污染事故也時有發生。據浙江省統計,1915年至1919年五年中,全省共發生重大環境事故140起,其中有毒化學品相關事故133起,佔95%。
此外,我國有害化學品的公路、水路運輸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由於翻車、翻船,致使化學物質外泄污染環境和造成人身傷亡的占事故總數的1/3左右。
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給我國生態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據統計,1994年全國化工系統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分別在全國排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全國每年隨化工"三廢"排放到環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僅化工廢水中氰化物、砷、汞、鉛和揮發酚1994年達24274噸,對我國江、河、湖泊水體造成極大危害。
有害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是我國環境保護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
『捌』 電纜廠有毒害嗎
有害。電纜廠的漆包線塗漆、橡膠加工,橡膠硫化,聚氯乙烯擠塑,聚乙烯交聯五條生產工藝廢氣中的有機物大約有上百種有機化合物。
其中有27種電線電纜行業廢氣被列入優先控制有機污染物名單。
『玖』 污染把人類有害的毒素混入哪四種甚至哪種毒害著我們
烏蘭吧對人類有害的毒素混入了空氣中,讓我們呼吸變得不健康。又混入了土地中,讓我們的食物變得不健康。
『拾』 有哪些化學反應可導致環境污染
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各種化學品的產量大幅度增加,新化學品也不斷涌現.人們在充分利用化學品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化學廢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質.由於毫無控制的隨意排放及化學品其他途徑的泄放,使環境狀況日益惡化,嚴重污染了環境,如何認識化學品的污染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學品的污染,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已是人們急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1 有害化學品的污染危害
有害化學品是指任何已經被確認為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危害性的化學品.
隨著工農業迅猛發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隨處可見,而給人類造成的災害要屬有毒有害化學品為最重.化學品侵入環境的途徑幾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徑可大至分為四種,
(1)人為施用直接進入環境;
(2)在生產、加工、儲存過程中,作為化學污染物以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形式排放進入環境;
(3)在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由於著火、爆炸、泄漏等突發性化學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學品外泄進入環境;
(4)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燒過程中以及家庭裝飾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後作為廢棄物進入環境.
進入環境的有害化學物質對人體愛衛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或潛在危險.
僅舉農葯這一有害化學品為例,隨著農葯科技和農業的迅速發展,農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從不使用農葯的自然農業發展到使用農葯的現代農業,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緊張的大國,農葯在解決農作物的自然災害,促進糧食增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無庸諱言,由於農葯是一類有毒化學物質,而且是人為主動投加到環境當中,長期大量使用,對環境生物安全和人體健康,必將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這就給人們天貓提出了一個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在充分肯定農葯的有利作用的同時,需要充分認識農葯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
農葯的污染及其產生的危害後果是嚴重的,尤其對大氣、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對環境質量的影響與破壞,特別是地下水污染問題已引起廣泛重視;農葯污染的生態效應十分深遠,尤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影響;農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尤其對三致作用和對生殖性能的影響等.農葯環境造成的損失是多方面的,據有關學者研究指出,我國僅由農葯的使用,對環境和社會每年造成經濟損失達11.23億美元之多.
此外,農葯污染水體還對魚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特別是那些具有難於生物降解和高蓄積性的農葯的污染危害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