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降低污染
⑴ 怎樣降低或消除污染
1、鍋爐排放廢氣除塵、脫硫;使用清潔能源;建築物使用節能材料
2、公共交通優先;倡導汽車清潔能源;合理規劃減少交通擁堵
⑵ 如何減少城市污染
不能亂丟垃圾,減少污水排放,利用科技,把污水凈化了再排放,大力開發應用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汽車在城區不能鳴笛(噪音污染),當然樓上說的市民素質也相當重要
⑶ 如何做到減少污染源
調整能源結構,增加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發展太陽能、核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是從源頭上減少酸雨污染的措施。
風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我國風能資源總量為16億千瓦,約有10%可供開發利用,特別是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省風能豐富,可用風能發電,目前風能的利用率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太陽能也是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有兩種利用途徑:一種通過光電池把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常見的利用途徑是太陽能電池;另外一種通過太陽能集熱器把太陽輻射轉化為熱能,最簡單的就是居家使用的屋頂熱水器。與傳統電廠相比,太陽能熱電廠具有兩大優勢:整個發電過程清潔,沒有任何碳排放;利用的是太陽能,無須任何燃料成本。太陽能熱發電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其熱能儲存成本要比電池儲存電能的成本低得多。但價格是影響太陽能熱發電推廣的一大障礙。
潮汐能是指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變化引起潮汐現象,即周期性的海水平面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而產生的能量。海洋的潮汐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在漲潮的過程中,洶涌而來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動能,而隨著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動能轉化為勢能;在落潮的過程中,海水奔騰而去,水位逐漸降低,勢能又轉化為動能。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發電。潮汐發電是利用海灣、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築水堤,形成水庫,以便於大量蓄積海水,並在壩中或壩旁建造水力發電廠房,通過水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只有出現大潮,能量集中時,並且在地理條件適於建造潮汐電站的地方,從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雖然這樣的場所並不是到處都有,但世界各國都已選定了相當數量的適宜開發潮汐電站的站址。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7000℃,而在130~160千米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650℃~1200℃。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岩涌至離地面1~5千米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地熱可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像火力發電那樣要裝備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將地熱能直接用於採暖、供熱和供熱水是僅次於地熱發電的地熱利用方式。
考慮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清潔能源,是解決包括治理酸雨污染在內的空氣污染的最有效途徑。但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需要技術和時間。當前情況下,化石燃料仍然是人類使用最多和最主要的能源,並且短時期內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考慮化石燃料的使用中,更加註意選擇產生較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原料,是比較有現實意義的。比如在火力發電和工業鍋爐中使用低硫優質煤,或使用天然氣和燃料油代替煤,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酸性物質的排放。
⑷ 怎樣減少環境污染(要全面)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抄要回答什麼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包括哪些。
1.環境污染 是由於人類生產生活及自然過程中產生的,排放到環境中會引起環境中原有成分的破壞,進而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及破壞環境的污染物質。
2.環境污染一般包括,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大氣污染、輻射污染、光污染、熱污染等;
3.減少環境污染,要從幾方面考慮
(1)從生產機燃燒原材料方面考慮,要使用清潔的原材料,以減少污染;
(2)從污染物的排放角度來看,要注意整個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前的去除問題;開創新工藝,發展新技術,走清潔生產的路線;
(3)立法保護,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4)開設公眾環境保護課堂,增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思
⑸ 怎樣減少水污染
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切實加強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水污染防治工作搞得如何,關鍵是要把領導責任落到實處。各級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逐級逐項抓落實。各職能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工作。環保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責,專門抽調精幹力量,負責督促落實。
(二)創新發展理念和治污思路,全面推進污染防治工作。認識的提高來自於理念的更新,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統籌兼顧速度、質量、效益、環境的關系,堅持觀念創新、管理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抓住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措施,發揮政府在環保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完善行政監督和輿論監督,狠抓水污染防治。
(三)加快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解決水污染問題。要將生態示範區、生態市建設和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重點工作,與水污染防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促進污染防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在抓好工業污染的同時,還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防治面源污染。要積極開展農葯、化肥施用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生物防治,推廣無公害生態技術,建立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要大力推行陸地生態農業等面源污染控制項目,切實防治氮磷污染。
(四)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要制定長期的工作方案,抓關鍵,抓重點,嚴重危害群眾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飲用水源污染、煙塵污染和居民雜訊污染,以及工業染源和城市污水處理廠違法排污,醫療垃圾、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農村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在環保專項行動中,要對建設項目行一次全面清理。對沒有依法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在建的要立即停建,已經投產的立即停產,限期補辦手續,經審批後方可恢復建設和生產。
(五)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在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東西部的發展,大家知道西部地區發展比較落後,但是它生態比較好,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比較快,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比較大,我們東部地區需要的能源和水源,都主要來自於西部地區,如果西部地區要保護的話,必然對經濟發展做出犧牲,限制了它的發展,這樣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相對進行生態補償,這樣才能達到東西部共同發展的目標。省與省之間,上下游之間怎麼樣建立一種生態補償,這樣來保持平衡發展
(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爭取實現工業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的零增長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零排放工業污染的控制是水污染防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在我國西北地區的發展中應提出實現廢水排放量零增長的要求。國內外的實踐包括西北地區一些先進企業的實踐,已經證明了實現這個目標的可能性。
⑹ 要怎麼才能減少環境污染
首先,必須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者容器內,特別是不要亂扔廢電池,因為一節廢電池中所含的重金屬,如果流到清潔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厲害的。
其次,在學習中,要盡量節省文具用品,杜絕浪費,比如,鉛筆是用木材製造的,浪費了鉛筆就等於毀滅了森林。
第三,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泡沫飯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紙飯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
第四,雖然泡泡糖是小朋友們十分喜愛的糖果,是一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食品,但是,千萬不要亂扔咀嚼後的膠基,因為它會到處亂黏。在吃的時候,可以先將它的包裝紙收好,用來包裹吐出來的膠基,然後,再將它扔到廢物箱內。
第五,不要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尤其不要吃人類的益友——青蛙,因為1隻青蛙1年內大約能吃掉1.5萬只昆蟲,其中主要是害蟲。
第六,要愛護花草樹木,不破壞城市綠化,並且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
第七,離開房間時,關上電燈並且拔掉電視機、音響、計算機等的電器插頭。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沒有必要使室溫超過18℃,如果你覺得冷,可以多穿一點衣服。
第九,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盡管它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但它的耗電量只及普通燈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閉容器代替塑料包裝物來儲藏食物。
第十一,購買飲料盡可能選擇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裝飲料。
第十二,請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節約用水,在刷牙時,請關閉水龍頭。
第十四,園丁應施用有機
肥料,如混合肥和糞肥,避免
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因為它們會滲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開車時減速行駛,這樣耗油量小,還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也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⑺ 怎麼樣降低污染
空氣污染,造成原因:一是工業所產生的,尤其是重污染工業(大部分的工廠有冒煙跡象)和版製造業(一部權分冒煙),以及煤,天然氣,垃圾燃燒之類的發電場,可以運用鄰城的交易,買電,賣垃圾,和水,污染的工業可以在鄰城發展:如果是住宅與商業區,最好在污染物周圍多種上樹,上帝模式(shift+alt+ctrl+按上帝模式)下種樹不用錢啊,越密越好.二是氣車尾氣排出來的污染,可以在法案中限制尾氣排放,但更重要的是發展公交地鐵系統,減少依靠私人汽車的出行。另外,可以在道路附近多種樹.
⑻ 要怎麼才能減少環境污染
首先,必須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者容器內,特別是不要亂扔廢電池,因為一節廢電池中所含的重金屬,如果流到清潔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厲害的。
其次,在學習中,要盡量節省文具用品,杜絕浪費,比如,鉛筆是用木材製造的,浪費了鉛筆就等於毀滅了森林。
第三,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泡沫飯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紙飯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
第四,雖然泡泡糖是小朋友們十分喜愛的糖果,是一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食品,但是,千萬不要亂扔咀嚼後的膠基,因為它會到處亂黏。在吃的時候,可以先將它的包裝紙收好,用來包裹吐出來的膠基,然後,再將它扔到廢物箱內。
第五,不要隨意捕殺野生動物,尤其不要吃人類的益友——青蛙,因為1隻青蛙1年內大約能吃掉1.5萬只昆蟲,其中主要是害蟲。
第六,要愛護花草樹木,不破壞城市綠化,並且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
第七,離開房間時,關上電燈並且拔掉電視機、音響、計算機等的電器插頭。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沒有必要使室溫超過18℃,如果你覺得冷,可以多穿一點衣服。
第九,盡可能用節能燈代替普通燈泡,盡管它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但它的耗電量只及普通燈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閉容器代替塑料包裝物來儲藏食物。
第十一,購買飲料盡可能選擇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裝飲料。
第十二,請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節約用水,在刷牙時,請關閉水龍頭。
第十四,園丁應施用有機
肥料,如混合肥和糞肥,避免
使用殺蟲劑和除草劑,因為它們會滲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開車時減速行駛,這樣耗油量小,還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也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⑼ 怎麼才能減少污染
每一個環境污染的實例,可以說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一聲警鍾。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污染。 如果不保護環境,人類將面臨著滅亡。
對策
為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諸如:成立環境保護部;頒布實施政策法規;制定科技標准;控制、治理污染;保護自然生態;進行環境評價;開展宣傳教育;發展國際合作;進行環境監察等等。政府有關部門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象財政部、化工部、國家海洋局、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都頒發過相關法規和規章。例如:200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1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環境污染犯罪行為,規定了 「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罰。再如:2008年2月6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頒發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加強防範應對雨雪冰凍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故的緊急通知》;2008年5月13日環境保護部向各有關地區省環境保護(廳)局頒發了:《關於防範和應對地震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通知》。為了做好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的有利用生物凈化來消除環境污染和發展綠色食品等。
生物凈化
生物凈化是指生物體通過吸收、分解和轉化作用,使生態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過程。在生物凈化中,綠色植物和微生物起著重要的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綠色植物能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例如,1hm2(公頃)柳杉林每個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綠色植物可以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櫸林一年中阻滯和吸附的粉塵達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廠礦周圍,種植一定寬度的林木,可以減輕放射性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第三,許多綠色植物如懸鈴木、橙、圓柏等,能夠分泌抗生素,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園空氣中病原菌的數量比鬧市區明顯減少。總之,綠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凈化大氣的作用,特別是森林,凈化作用更加明顯,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的國家,發展林業有著比較優越的條件,我國古代許多地方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是,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使我國的森林越來越少。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計算,我國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從我做起,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努力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自1978年起,我國先後確立了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要目標的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這十大林業工程是:三北(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全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遼河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和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共規劃造林1.2億公頃。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的實施,使我國相當大一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得到改善。
微生物的凈化作用
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土壤和水體中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能夠將許多有機污染物逐漸分解成無機物,從而起到生物凈化作用。
自然界中不同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的情況不同: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容易分解,如人畜糞尿等;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難分解,如纖維素、農葯等;有些有機污染物則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如塑料、尼龍。
農葯的化學性質一般比較穩定,能夠在土壤中殘留較長的時間。農葯能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呢?對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他們選取幾種有代表性的土壤,將土壤混合均勻,並等量地分裝在一些相同的容器中。容器分成兩組:一組進行高壓滅菌;另一組作為對照不滅菌。接著,分別向兩組容器內的土壤上噴施等量的「敵草隆」①,然後把兩組容器放入溫箱中培養。六周以後,檢測兩組容器中「敵草隆」消失的情況,發現經滅菌處理過的土壤中「敵草隆」只被分解了10%,而對照組土壤中的「敵草隆」則被分解了近50%。科學家們通過多種實驗得出結論,土壤中農葯的消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利用微生物凈化污水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方面利用過濾、沉澱等方法,除去工業污水②和生活污水中個體比較大的固體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污水中的多種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的和含磷的無機鹽等,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經過凈化處理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就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和工廠的冷卻用水。
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過專門機構認定和許可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通常都冠有「綠色」二字,為了突出這類食品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人們將這類食品叫做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的開發包括產地的選擇,以及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儲運等一系列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准和要求,以便防止和減少污染。例如,農田的大氣、土壤、水質都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標准;包裝時不能對食品造成污染,食品要密封。
綠色食品標志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組成,象徵和諧的生態系統。整個標志為正圓形,寓意為保護,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類,這兩類的主要區別是: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有機化學合成物質;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任何有機化學合成物質。1999年,我國生產出七百多種綠色食品,有些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並且使一百多萬公頃的農田受到了良好的保護。
總之,開發綠色食品,是我國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產物,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改變的產物。綠色食品的開發,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人民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