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的外部性
1. 環境經濟學中的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舉例說明
外部性是否有公共物品的性質 可分為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指在現實經濟中大量存在不具備明確產權特徵的,在形體上難以分割和分離的,消費時不具備專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國防,道路,廣播。
私人物品,具有明確的產權特徵,在形體上可以分割和分離,消費者或使用物品時有明顯的專有性和排他性。比如你買的香煙,就是你可以買的東西,能成為自己私有的物品。
外部性,是指在沒有市場交換的情況下, 一個生產者或者消費者的行為影響了其他的生產者的生產過程(生產函數)或消費者的效用水平(效用函數)。 就是說,受損無補償,收益不付費。外部性有正外部性(外部經濟)和負外部性(外部不經濟)之分。
所以,將外部性分為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就是看是公共物品產生了外部性還是私人物品產生的外部性。分物品討論。
例如,你買的香煙,當你在公共場合吸煙時,影響了他人,給別人帶來了不爽(不好的效用 ),那麼,你的香煙 就是私人物品,給別人造成了危害,就是負外部性(外部不經濟),但是,你沒有給他補償。這時候就是私人負外部性。
如果,你放煙花,別人也可以免費觀賞,但是,他們沒有給你費用,所以,這時候是私人正外部性。
如果,道路擁擠,導致你上班遲到,就是公共負外部性。
如果,國家在你家附近新修一條馬路,你可以更快捷的去一個地方,享受到福利。這就是公共正外部性。
純手打,只為幫助樓主。正在學環境經濟學,期末考試了,順便解答一下樓主的疑問。
2. 公共物品具有以下哪個特點.外部性 排他性 競爭性 以上都是
公共物品具有以下哪個特點(答案:A )
A.外部性
B.排他性專
C.競爭性
D.以上都屬是
3. 公共產品與外部效應的區別和聯系
聯系:外部效應具有公共產品的特點,即和公共產品一樣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和共同消費性(效用的不可分割);外部效應和公共產品一樣,也是市場失靈的一個例子。
區別:公共產品強調的是成本與收益的非排他性,而外部效應強調的是經濟行為的外在影響;公共產品問題的實質是如何使其供求合理化,而外部效應問題的實質在於如何是經濟行為的外在影響內在化。
外部效應的分類:
(1)正的外部效應:所謂正的外部效應,是指一個經濟活動主題的經濟活動對其他經濟活動主體產生的有利影響,使之不付代價地受益。
①生產的外部正效應:就是一個生產者的投入或產出給另一個生產者帶來不付代價的收益,即某廠商因別的廠商的生產活動而無償受益。(養蜂人與果園)
②消費的外部正效應:就是一個消費者的消費活動給其他消費者帶來消費的外部收益。(注射疫苗、私人家庭的花園等)
(2)負的外部效應:所謂負的外部效應,是指一個經濟活動主體的經濟活動對其他經濟活動主體造成的不經濟影響而為之付出的成本、代價,或者將成本、代價強加於其他經濟主體身上。
①生產的外部負效應:就是一個生產者的投入或產出使另一個生產者增加成本或代價。這種生產的負外部效應對稀缺的和使用不受限制的公共資源來說表現的更為明顯。(如造紙廠、公共池塘捕魚、油田)
②消費的外部負效應:就是一個消費者的消費會造成另一個消費者消費的外部成本。(如吸煙、高峰時間駕車外出)
4. 外部性治理理論中,公共物品說明了什麼樣的問題
外部性也稱作外部效應,指的是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給社會上其他成員造成影響而又不承擔這些影響所帶來的成本或利益。外部性分為正的外部性和負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也稱作外部經濟,指的是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給其他社會成員帶來好處,但他自己卻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償。負的外部性也稱外部不經濟,指的是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使其他社會成員受損,但他自己卻沒有承擔相應的成本。 外部性在現實經濟中廣泛存在。無論是正的外部性還是負的外部性,都會導致市場失靈,影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
由於外部性使得資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現實經濟中,市場參與者和公共部門都以各種方式對外部性進行治理,從而使資源配置達到或接近社會要求的最優水平。
政府可以採用直接管制、稅收和補貼等方式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對於具有負的外部性的行為,政府可以征稅,稅額的大小應該等於該行為給社會帶來的損失。對於具有正的外部性的行為,政府可以給予補貼。
供參考。
5. 外部性、公共物品是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的並闡述與市場的關系。
其一、市場失靈可以簡單理解為供求在某種情況下不平衡而又得不到及時、自動糾正專,導致經濟主體們在某方屬沒有受益情況下其他人群好處下降、或者得到好處少於損失或者兩者都損失。而外部性、公共物品的影響正是使供求不平衡而得不到及時糾正;
其二、外部性就是某方的經濟活動對另一方的影響而沒有對這種影響收取費用或者付出補償。正外部性是某方對某人群或者社會做貢獻而又沒有得到應有的或者足以支付他的成本的報酬,那麼如果是我,我就不會做太多貢獻(供給減少)(因為自己沒得到很多,何必呢?)負外部性只某方經濟活動對某人群造成惡劣影響,而沒有為之付費補償,那麼他就會肆無忌憚的比如排尾氣污染,清潔空氣的供給減少,其需求相對增加,大眾生活質量降低。。。
其三、公共物品簡而言之,就是你想要什麼要多少都能得到滿足,但是前提是大家一起支付的錢能足以支付這么多公共物品(比如國家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就不能有足夠軍費,就不能擁有保衛國家的強大軍事力量),但是總有一些滑頭認為,如果我少付錢反正別人都要付齊,那我何必付那麼多?所以當大家都這樣想的時候公共物品供給不足,市場失靈
6. 舉例說明公共產品的外部性
我記得諾斯豪斯有一個案例,說的是兩個鄰居:一個鄰居壁爐煙囪靠另一個版鄰居房子很近權就產生了外部性。所以樓主不要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混在一起,雖然兩者聯系很緊密。
我認為外部性主要說明了這么一個事實:古典經濟學里個體最優化有機和諧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無摩擦經濟體的假設是錯誤的,個體很可能造成別人的次優。這就涉及到怎麼樣協調個體直接的利益,減小經濟運營中內在的摩擦。比如開始的例子。
公共物品是說明:個體的最優造成了整體的次優,是從整體角度去考慮個體行為,那麼就要涉及怎麼樣調整個體行為以達到整體最優。
比如公共魚塘捕魚,到底是一戶漁民一艘船合適還是漁民們合起來建一艘大船合適。
再比如,路燈這個公共物品,只要一個人走夜路的人安裝了路燈,其它人就可以免費享受照明。對安裝路燈的人來說,他的成本和收益肯定不對等,而且路燈不光一個人用,這樣就會出現一種公共悲劇,個體對成本收益的權衡造成了整體的次優。沒路燈,大家都不方便,交通事故等弊端頻頻發生,社會成本變大了。所以,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來造的。
7. 公共物品會產生什麼樣的外部性怎樣解決求神人回答,是書本上西方經濟學裡面的。
公共復物品若由市場提供時 便會制產生外部性
公共物品無競爭性 無排他性 若某個企業乖乖生產社會用的公共物品 則該企業創造的收益大於社會平均收益 該企業沒能得到好的補償的話 這就是外部經濟。生產公共產品要成本 但沒有什麼收益 誰會好好生產 這就造成 公共物品數量不足 質量底下 市場失靈 所以需要政府提供
外部性 指的是經濟主體對社會的影響
8. 外部性、公共物品是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的
1.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是最有效率的,而市場失靈是指市回場配置答資源的結果並未達到帕累托最優,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般包括: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完全等。
2.外部性包括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外部經濟是指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給他人或社會帶來的利益 大於個人的利益,這樣如果將給他人帶來的這部分利益拿出一部分分配給該經濟主體,那麼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將會提高。但由於免費乘車者等原因的存在,外界很難在如何均勻攤分拿出這部分利益上達成協議,所以外部經濟會導致市場失靈;
同理,外部不經濟是由於經濟主體給他人造成了損失而他人未獲得補償,同樣會造成市場失靈。
3.公共物品是指同時具有非競用性,非排他性的物品。而市場配置資源達到最優效率,只有在同時具有競用性與排他性的一般商品才能達到。正是由於公共物品無競用性也無排他性,所以所有人都可以在不額外支付的情況下同時享有該物品,這樣所有人都會按照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原則去使用該物品,這對物品提供者顯然是不利的,資源配置顯然不會達到最優,這也是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的原因。
9.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是正還是度
一般為正,所以會導致行業供給小於社會最優供給。
10. 舉例說明什麼是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壟斷性
外部性也稱作外部效應,指的是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內造成影響而又不承容擔這些影響所帶來的成本或利益。外部性分為正的外部性和負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也稱作外部經濟,指的是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給其他社會成員帶來好處,但他自己卻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償。負的外部性也稱外部不經濟,指的是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使其他社會成員受損,但他自己卻沒有承擔相應的成本。 外部性在現實經濟中廣泛存在。無論是正的外部性還是負的外部性,都會導致市場失靈,影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由於外部性使得資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現實經濟中,市場參與者和公共部門都以各種方式對外部性進行治理,從而使資源配置達到或接近社會要求的最優水平。政府可以採用直接管制、稅收和補貼等方式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對於具有負的外部性的行為,政府可以征稅,稅額的大小應該等於該行為給社會帶來的損失。對於具有正的外部性的行為,政府可以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