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洋衛生院
『壹』 永泰縣的社會
清時期,永泰建築工匠足跡已遍八閩。清道光間本縣工匠建造的文廟和聯奎塔,其規模與技術已達相當水平。民國時期在福州創辦十多家建築營造廠,承建福州電廠、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等當時第一流的建築工程。但本縣城鄉建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建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交通狀況的改善,城鄉建設逐步改觀。1960年以後,永泰縣建築隊伍日益壯大,建築技術也逐步提高,先後承建了縣委縣府大樓、樟城賓館、南門百貨大樓、影劇院、樟城電影院和縣體育場及塔山公園等。城鄉街道不斷拓展,公共設施不斷改善。從1953年至1987年,全縣全民和集體單位基本建設投資達8841萬元。由於水電事業的發展,不但加快工礦建設的速度,照明等生活用電也得到較好解決。到1987年底,全縣有243個村裝了電燈。29世紀70年代以來,縣城已建有自來水公司,不少鄉村也都用上自來水。
從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治理由於工業和交通的發展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工業廢水、廢氣、廢棄物和其他污染得到初步控制。1982年縣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後,住宅商品房建設步伐很快。從1982年到1987年國家用於建設住宅投資達613.37萬元,住宅建築面積達74599平方米。城鄉建設的發展,使人民生活、社會環境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2008年,永泰縣完善41個「雙百工程」示範村和整治村新農村建設規劃。「雙百工程」試點村共新建住房863幢,完成造福搬遷139戶620人。完成20個行政村通水任務,被列為福建省第五批初級水利化縣。農村公路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全縣254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總里程達739.5千米,總投資2.65億元。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年度任務450口全部完成;「家園清潔」行動15個鄉鎮155個村通過驗收,嵩口鎮被列為全省示範鎮。132個行政村村部建設全面完成。新建行政村水泥籃球場17個、體育健身路徑15條。舉辦新型農民科技培訓495期,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1006人。 永泰縣文化歷史悠久。宋張元乾的詞,清黃任的詩、柯祺的畫,均名噪一時。民間文藝源遠流長,民歌盤唱久盛不衰。「詩社」、詩會,百餘年不輟。閩劇表演在清末即有「信足樂」、「慶雲仙」等頗有影響的戲班。這些活動大都屬於自發性質,政府並未設立專門機構加以指導和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成立了文化局、文化館,群眾文化活動有了領導和管理、輔導的專門機構,群眾文化、民間文藝、文藝創作、戲劇表演、圖書檔案、電影電視廣播等均有了長足的發展。1966年開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給文化事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傳統文化被視為「封、資、修」,一律封禁,文化界人士被視為「牛鬼蛇神」,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和摧殘。
1979年以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文化事業的再次興旺開拓了廣闊的道路,至1987年,全縣建立了21個鄉鎮級文化站,149個村級文化室,群眾文化活動不僅有了場所,也有了管理機構;全縣舉行過6次(1978年以前14次)大型文藝會演和調演。縣閩劇團年演出場次均在200場以上,最高年份達333場。縣成立了文藝創作指導委員會、劇目室、業余創作組,積極開展文藝創作,還出版了《永泰文藝》(季刊)。電影放映隊伍由1955年的1個隊,發展到1987年的22個隊;放映場次由1963年的292場,觀眾13萬多人次,發展到1987年的6144場,觀眾364萬人次。檔案館全部整理了民國檔案,完成了所有縣直機關的檔案鑒定。鄉村廣播通播率達90%;有大小電視差轉台22座,電視復蓋面積達65%;城鄉有電視機萬余台。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豐富了人民精神生活,造就了一批文化人材,先後被吸收為各種協會會員的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人;中國民間文學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2人;中國戲劇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5人;中國曲藝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1人;中國舞蹈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1人;中國攝影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2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8人;中國作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1人。
2008年椽板龍、紙獅、虎尊拳、安海拳成功申報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嵩口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永泰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漫長歷史時期中,教育事業緩慢發展。五代時跟隨王審知入閩的張、黃二族姓,其子孫避亂卜居永泰,設有家塾、族塾,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本縣教育事業。但在封建時期能入官學讀書的全縣年不過百人上下。民國時期近代教育有一定發展。抗日戰爭時期,福州、長樂等地有7所中學內遷永泰,從幼兒教育到中學教育一時繁榮,培養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人才。民國37年(1948年)全縣有小學110所(含私塾小學),在校學生6359人,僅占學齡兒童39.3%;中學2所,在校學生只有253人。到建國前夕,全縣文盲佔8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類學校數量和學生人數都有很大發展,但從1957年的反右派到1966年以後的「文化大革命」,教育事業受到干擾和破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永泰教育事業逐漸走上正軌。到1987年全縣有幼兒園301所(班),在園幼兒達7034人;小學485所,在校學生43632人,占學齡兒童96.12%;普通中學13所,在校學生達15461人。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質量逐步提高。從1977年至1987年,全縣共輸送1495名高中畢業生進入各類大專院校深造;1260名初、高中畢業生進入中等專業學校。但自1985年以來,社會上出現分配上的「腦體倒掛」現象,影響到教師隊伍的穩定,造成流生現象的蔓延,加上教育經費不足,師資短缺等問題也未能及時解決,這些都對永泰的教育事業產生不利影響。
2008年,永泰縣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16個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部分竣工,15個農村中心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全部完成。被授予「首批福建省讀書援助示範縣」。以優良成績通過省、市對縣教育督導評估驗收。 民國前,永泰城鄉多是個體行醫,大部分是中醫。民國3年(1914年)基督教會在城關開辦一所亨通醫院,歷時3年就停辦。到民國27年(1938年)1月縣政府才成立一所簡陋的縣衛生院。由於缺醫少葯,醫院無法發揮有效的防疫醫療的作用,因此各種傳染病地方病仍長期在城鄉肆虐。至於婦幼衛生保健更為落後,全縣僅縣衛生院有一個助產士,婦女分娩皆由產婆接生,甚至「自包」,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高得驚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對醫葯衛生保健事業非常重視。從1951年一所簡陋的縣衛生院,發展到1981年有相當規模的縣醫院、縣中醫院、縣衛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健所、縣衛生進修學校等5所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和21個鄉(鎮)衛生院(或中心衛生院)、226個村衛生所。全縣形成一個相當完整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國營醫葯單位從無到有,1956年成立縣醫葯公司,現有4個醫葯商店、1個制葯廠。1987年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576人,平均每幹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8人,其中醫生0.7人,護士0.5人;有床位497張,平均每千人床位數為1.58。醫療技術日益提高,消滅了鼠疫、天花,有效控制霍亂等傳染病的發生,減少了麻疹、痢疾、百日咳、乙腦、肺結核等慢性傳染病的發病率。新法接生率已達94.4%,新生兒死亡率下降到27.3‰,年出生率下降到12.74‰,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6.9‰,人民的體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2008年完成長慶、蓋洋、嶺路3所鄉鎮衛生院門診樓建設。全面啟動免費婚檢服務,恢復婚檢以來全縣婚檢率達85%。 清代以前,永泰的體育有民間傳統項目,如武術、游泳、劃龍舟、舞獅、舞龍等。此外還有踢毽、跳繩、敲機等兒童游戲體育,至於下棋則古已有之。民國以後,學校開始設體育課,體育活動逐步發展。40年代初,因日軍侵擾,從福州等地遷來很多學校,一些體育界人士也避亂於永泰,永泰的體育活動曾興盛一時。民國27年(1938年),舉行全縣第一屆運動會,後又分別於民國28年、30年、31年舉行二、三、四屆全縣運動會。抗戰勝利後,內遷學校紛紛遷回原地,外地人也多離開永泰,體育活動相對減少。
建國後,許多機關團體先後設有兼職的體育工作人員,時加宣傳,推動體育活動又呈興盛趨勢。特別是廣播體操活動,在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得較好。乒乓球也成為熱門的項目,籃、排球等活動在全縣普遍開展。1951年,舉辦了建國後的第一屆全縣運動會,以後每年舉行一次,至1958年共舉辦了8屆全縣運動會。1959~1961年「困難時期」全縣運動會停止舉行,到1967年1月又舉行第9屆全縣運動會。以後由於「文化大革命」停止舉辦,直到1978年才舉行第十屆全縣運動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永泰的體育事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普及程度與競技水平依然不高。只有武術頗負盛名,發源於永泰的「虎尊」拳現已流傳至日本以及西歐一些國家。
2008年組隊參加第六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比賽,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各2項。 從8世紀以來,永泰人民在生產勞動實踐中,逐漸出現一些能工巧匠。如在唐代就已經鑄造出縣城重光寺、下漈能仁寺的銅鍾。宋元豐到清道光年間,先後對太原銀場的銀礦,樂山的鋅礦及莆邊的鉬礦進行開采。清代醫學家力鈞的研究成果被醫學界所推崇。明、清時期本縣對李果加工已負盛名,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加工的化核嘉應子更是馳名國內外。但由於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總的說來本縣的科學技術發展比較緩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永泰才逐漸開展群體科學技術研究和試驗工作。建國初期,重點發展農業科技,先後建立北斗農場(良種場)、氣象站、種子站、獸醫站、水文站、農科所等機構。並著力興修水利,進行農業技術指導,改良土壤,引進良種,推廣化學肥料,化學農葯,防治病蟲害等。工業方面的科技活動,在20世紀50年代末和進入60年代後逐漸加強。1959年3月成立縣科學技術委員會,作為管理全縣科學技術的政府職能機構。以後,全縣科技隊伍逐年擴大,專業門類逐漸增多,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但由於「左」的傾向影響,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科技活動受到嚴重的干擾和破壞,到1975年3月才恢復科技委員會機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永泰科技工作逐步走上正軌,1978年,成立了縣科學技術協會,此後各鄉鎮也相繼成立科協,同時各種專業學會也先後成立,促進了該縣科技工作的發展。
1974年至1985年,全縣較有成效的開發項目有50項,其中:工業12項,農業22項,林業6項,資源普查4項,山區資源綜合開發6項。1986年開始執行「星火計劃」,至1987年,兩年間共開發科技項目37項,屬「星火計劃」的有31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1項、市級4項、縣級24項。
2008年組織實施科技項目省級1項、市級7項、縣級21項。永泰三中科技實踐活動課題《保護名山室研究》獲得第二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