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葯的污染
⑴ 怎樣降解被農葯污染的土地
已經報道的能降解農葯的微生物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等,大部分都來自於土壤的微生物。
(1)細菌
能降解農葯的細菌種類很多,例如假單孢菌屬、產鹼桿菌屬、黃桿菌屬、鏈球菌屬、短桿菌屬、硫桿菌屬、八疊球菌屬等。
(2)真菌
降解農葯的真菌有麴黴屬、青黴屬、根霉屬、鐮刀菌屬、交鏈菌屬、頭孢菌屬、毛霉屬、膠霉屬、鏈孢霉屬、根黴菌屬等。
(3)放線菌
放線菌作為土壤中一大類微生物,所發現的降解微生物較少。放線菌降解農葯的有鏈黴菌素、諾卡菌屬、放線菌屬、高溫放線菌屬等。
對土壤中農葯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主要以細菌和真菌為主,並且細菌多於真菌。所發現的降解農葯的放線菌的種類較少。而有的菌種能同時降解多種農葯,典型代表為假單孢菌和芽孢桿菌等。有的不直接降解農葯,而是通過共代謝作用實現降解過程。細菌中主要的降解菌為假單孢菌、黃桿菌、無色桿菌、產鹼桿菌、芽孢桿菌等,真菌主要是黴菌,這些環境微生物對農葯降解具有廣譜活性,可降解多種農葯,是構建工程菌較好的微生物種源。另外,微生物降解活性與農葯性質有關。對於高毒高殘留農葯如有機氯類和有機磷類,能降解的微生物種類相對較多。而近幾年,使用較多的擬除蟲菊酯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其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和報道相對較少,這可能與其高效低殘留性有關。
⑵ 農葯污染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環境中的農葯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產生各種危害:
①急性毒內作用。農容葯進入人體後,首先進入血液,然後通過組織細胞膜和血腦屏障等組織,到達作用部位,引起中毒反應。短期內攝入大量農葯,尤其是有機磷農葯,會引起急性中毒。有機磷農葯是一種神經毒劑,其毒理作用是抑制體內膽鹼酯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醯膽鹼的作用,造成乙醯膽鹼聚積,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出現一系列症狀,如惡心、嘔吐、流涎、呼吸困難、瞳孔縮小、肌肉痙攣、神志不清等。根據病史、體征和血液膽鹼酯酶活性的下降即可確診。治療葯品有阿托品和氯磷定等,同時必須採用各種對症治療措施,及時搶救。
②慢性毒作用。長期接觸農葯可以引起慢性中毒。有機磷農葯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血中膽鹼酯酶活性顯著而持久的降低,並伴有頭暈、頭痛、乏力、食慾不振、惡心、氣短、胸悶、多汗,部分病人還有肌束纖顫等症狀。有機氯農葯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上腹部和脅下疼痛、頭暈、頭痛、乏力、失眠、噩夢等。接觸高毒性農葯(如氯丹和七氯化茚等)會出現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等癥候。
③在人體內蓄積。有機氯農葯的脂溶性決定了它們在人體脂肪中的蓄積(見蓄積作用)。
⑶ 農葯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主要指農葯及其在自然環境中的降解產物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
⑷ 農葯污染有什麼危害
農葯污染也是沿海污染的重要來源,含汞、銅等重金屬的農葯和有機磷農葯、有機氯農葯等,毒性都很強。它們經雨水的沖刷、河流及大氣的搬運最終進入海洋,能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使魚、貝類的繁殖力衰退,降低海洋生產力,導致海洋生態失調,還能通過魚、貝類等海產品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
農葯及其降解產物(如DDT的降解產物DDD、DDE)在海洋環境中造成的污染。其危害程度按其數量、毒性及化學穩定性有很大的差異。
污染海洋的農葯可分為無機和有機兩類,前者包括無機汞、無機砷、無機鉛等重金屬農葯,其污染性質相似於重金屬;後者包括有機氯、有機磷和有機氮等農葯。有機磷和有機氮農葯因其化學性質不穩定,易在海洋環境中分解,僅在河口等局部水域造成短期污染。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使用的有機氯農葯(主要是DDT和六六六),是污染海洋的主要農葯。據美國科學院1971年的估計,每年進入海洋環境的DDT達2.4萬噸,該值為當時世界DDT年產量的1/4。
工業上廣泛應用於絕緣油、熱載體、潤滑油以及多種工業產品添加劑的多氯聯苯(PCB)和有機氯農葯一樣,都是人工合成的長效有機氯化合物(按其化學結構可統稱為鹵代烴或氯化烴),由於它們在化學結構、化學性質方面有許多近似處,所以它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通常放在一起研究。20世紀60年代末,各國認識到PCB對環境的危害,紛紛停止或降低PCB的生產和應用。
有機氯農葯和PCB主要通過大氣轉移、雨雪沉降和江河徑流等攜帶進入海洋環境,其中大氣輸送是主要途徑,因此即使在遠離使用地區的雨水中,也有有機氯農葯和PCB的蹤跡。如南極的冰雪、土壤、湖泊和企鵝體內都檢出過殘留有機氯農葯和PCB。進入海洋環境的有機氯農葯,特別容易聚積在海洋表面的微表層內。據蘇聯國立海洋研究所1976年在北大西洋東北部的觀測,DDT及其降解物DDD在微表層的含量為90納克/升,而水下的含量為5納克/升。據美國對大西洋東部的測定,在表層水中PCB的含量比DDT含量高20~30倍。海洋微表層中的DDT受到光化學作用發生降解,其速度受陽光、濕度、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制約。在熱帶氣候條件下,降解速率一般較高。沉積於海洋沉積物中的PCB和DDT在微生物作用下會發生降解作用,但速率相當緩慢。人們認為,PCB的穩定性比DDT高。DDT的降解中間產物DDE比DDT揮發性高,持久性也更長,對環境的危害更大。沉降到沉積物中的DDT和PCB會緩慢地釋放入水體,造成水體的持續污染。
DDT和PCB進入生物體內主要是通過生物對它們的吸附和吸收,以及攝食含有DDT的餌料生物或碎屑物質。動物體中DDT的殘留量反映了吸收與代謝間的動態平衡。不同種生物對DDT積累和代謝各不相同,牡蠣和蛤仔等軟體動物對DDT的富集因子可達2000(富集因子是生物體中的濃度除以環境介質中的濃度值),而甲殼類和魚類的富集因子則為10微克/升。
海水中DDT濃度一般低於1微克/升,近岸水體高於大洋水體。近岸海域魚體中的DDT濃度高於外海同類魚類,達0.01~10毫克/千克(濕重)。魚類不同器官中DDT殘留量的濃度各不相同,其中以脂肪中的含量最高。攝食魚類的海鳥DDT殘留量最高,攝食淡水及河口區魚類的鳥類,DDT殘留量高於攝食大洋魚類的鳥類。
PCB對生物的毒害作用與其異構體的氯原子數有關。氯原子越少,毒性越大,在食物鏈中的蓄積程度越高。PCB對虹鱒的10天致死濃度是38~326微克/升,20天的半致死濃度為6.4~49微克/升。無脊椎動物對於PCB要比魚類敏感,幼體比成體敏感。PCB對生物的危害作用包括致死、阻礙生長、損害生殖能力和導致魚類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對外界環境變化及疾病抵抗力的下降等。PCB會導致哺乳動物性功能紊亂,波羅的海和瓦登海海豹的繁殖失敗同其體內高濃度PCB直接相關。
PCB在生物體中的積累與其脂溶性和對酶降解的抗力成正比,而與其水溶性成反比。生物體對PCB的主要代謝過程是羥基化,即將PCB轉化為水溶狀的酚類化合物後排出體外。羥基化速率取決於酶(肝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魚體中這種酶的數量大大低於哺乳動物,並隨PCB的氯化作用的提高而降低。
DDT及其代謝產物對海洋生物有明顯的影響。比如,干擾海鳥的鈣代謝使蛋殼變薄,降低孵化率;0.1ppb濃度的DDT就會抑制某些海洋單細胞藻類的光合作用;0.2ppb濃度的DDT即能殺死某些種類的浮游動物或幼魚。
⑸ 農葯對環境污染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農葯對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對土壤、水源、空氣等污染,不科學合理使用則會加劇污染,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葯對土壤的污染農葯進入土壤的途徑有三種情況:①是農葯直接進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劑、防治地下害蟲的殺蟲劑和拌種劑,這些農葯基本上全部進入土壤;②是防治病蟲害噴撒到農田的各類農葯。它們的直接目標是病、蟲、草,目的是保護作物,但有相當部分農葯落於土壤表面或落於稻田水面而間接進入土壤;③是隨著大氣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殘體。由於農葯本身不易被陽光和微生物分解,對酸和熱穩定,不易揮發且難溶於水,故殘留時間很長。這些累積的農葯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發揮作用。目前大豆田長期使用高殘效除草劑的地塊,導致玉米等經濟作物無法調茬,大豆也表現根系發育受阻、生長緩慢,個別地塊出現大量死苗現象,導致減產、減收甚至失收。
(2)農葯對大氣的污染農葯微粒和蒸汽散發空中,隨風飄移,污染全球。農葯對大氣污染的程度還與農葯品種、農葯劑型和氣象條件等因素有關。易揮發性農葯、氣霧劑和粉劑污染相當嚴重,長殘留農葯在大氣中的持續時間長。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風速起著重大作用,高風速增加農葯擴散帶的距離和進入其中的農葯量。
(3)農葯對水體的污染水體中農葯的來源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向水體直接施用農葯;含農葯的雨水落入水體;植物或土壤粘附的農葯,經水沖刷或溶解進入水體;生產農葯的工業廢水或含有農葯的生活污水等都時刻為害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有時為防治蚊子幼蟲施敵敵畏、敵百蟲和其他殺蟲劑於水面;為防除渠道、河流中的雜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劑等造成水中的農葯濃度過高,大量的魚和蝦類的水生動物死亡。還有一些農葯葯液配製點有不少葯瓶和其他包裝物,降雨後會產生徑流污染,施葯工具的隨意清洗也造成水質污染。
⑹ 農葯污染有什麼壞處
農葯污染(pesticide pollution)指農葯或其有害代謝物、降解物對環境和生物產生的污染。農葯及其在自然環境中的降解產物,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會破壞生態系統,引起人和動、植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指農葯或其有害代謝物、降解物對環境和生物產生的污染。
農葯施用後,一部分附著於植物體上,或滲入株體內殘留下來,使糧、菜、水果等受到污染;另一部分散落在土壤上(有時則是直接施於土壤中)或蒸發、散逸到空氣中,或隨雨水及農田排水流入河湖,污染水體和水生生物。農產品的殘留農葯通過飼料,污染禽畜產品。農葯殘留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食品,最終進入人體,引起各種慢性或急性病害。易造成環境污染及危害較大的農葯,主要是那些性質穩定、在環境或生物體內不易降解轉化,而又有一定毒性的品種,如DDT等持久性高殘留農葯。為此,研究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和高選擇性(即非廣譜的)新型農葯,已成為當今的重要課題。
是農葯及其在自然環境中的降解產物,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破壞生態系統,引起人和動植物急性或慢性中毒的現象。農葯分有機農葯和無機農葯。污染主要由有機氯農葯、有機磷農葯和有機氮農葯等造成。造成農葯污染的原因很多,如長期使用一些禁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葯,或在作物上濫施亂用等。關於農葯的慢性毒性問題,除了有機汞類、2,4,5-T、殺蟲脒等已有定論外,大部分農葯包括大量使用的農葯還沒有確切的結論。評價農葯的慢性毒性時,除考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外,還應考慮對生物的影響。
⑺ 農葯污染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美國著名科普作家萊切爾·卡遜1962年完成的《寂靜的春天》一書,是20世紀最早也最有說服力的呼籲保護生態平衡,拯救地球的著作。這本書首次揭露了美國農業、商業為追逐利潤而濫用農葯的事實,對美國不分青紅皂白地濫用殺蟲劑而造成生物及人體受害的情況進行了抨擊,使人們認識到農葯污染的嚴重性。
卡遜在書中寫道:「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只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抖得厲害,飛不起來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盪漾著烏鴉、鶇鳥、鴿子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森林和沼地。」
⑻ 如何解決農葯化肥對環境的污染
科學施用鉀肥。合理施用鉀肥,要因地制宜,綜合多種因素進行考慮並與氮、磷肥和微肥等進行配合施用。
科學施用磷肥。磷肥施入土壤後有兩個特點:一是在土壤中移動性很小,其移動半徑多在0.5~1厘米以內;二是容易被土壤中兩價陽離子固定。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困難,降低了肥效。
廣泛施用有機肥。有機質是作物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的源泉。有機質是作物碳素營養的源泉,這主要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來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另外它還能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動。而且能形成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緩沖能力。
積極推廣微生物肥料。土壤中的有機物質以及施用的廄肥、人糞尿和綠肥等,很多營養成分在未分解前作物是不能吸收利用的,也要通過微生物將它們分解,變成可溶性物質,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積極推廣垃圾堆肥。垃圾堆肥和垃圾復合肥的產生,既處理了城市垃圾,防止了污染,又生產出能夠滿足農業需要的高質量的有機肥料,具有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防止農葯污染的途徑。採取綜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殺蟲除害途徑;搞好農葯安全性評價和安全使用標準的制定工作;安全合理地使用現有農葯;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
⑼ 農葯污染的分類有哪些
在農、林生產中,常會遭受病、蟲、草、鼠害的危害。為減輕其危害造成的產量、品質損失,需要用化學農來預防、救治。了解農的類別、劑型等,對科學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一、農的類別
根據防治對象農可分為:
殺蟲劑——如樂斯本(毒死蜱)、敵殺死(溴氰菊酯)、滅掃利(甲氰菊酯)、艾美樂(吡蟲啉)、康寬(氯蟲苯甲醯胺)、奧得騰(氯蟲苯甲醯胺)、畝旺特(螺蟲乙酯)、護瑞(呋蟲胺)、特福力(氟啶蟲胺腈)、維瑞瑪(溴氰蟲醯胺)等。
殺蟎劑——如克蟎特(炔蟎特)、蟎危(螺蟎酯)、來福祿(乙蟎唑)、中保殺蟎(阿維·噠蟎靈)、四蟎嗪等。
殺菌劑——如安泰生(丙森鋅)、綠大生(代森錳鋅)、可殺得叄千(氫氧化銅)、阿米西達(嘧菌酯)、瑞苗清(甲霜·惡霉靈)、衛福(萎銹·福美雙)、銀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凈(惡酮·霜脲氰)、快適(氟嗎·乙鋁)、施佳樂(嘧霉胺)、速克靈(腐霉利)、凱澤(啶醯菌胺)、邁銳(嘧霉·異菌脲)、博銳(苯醚甲環唑)、露娜森(氟菌·肟菌酯)、拿敵穩(肟菌·戊唑醇)、歐得(氟環唑)、翠富(戊唑醇)、富力庫(戊唑醇)等。
殺線蟲劑——如福氣多(噻唑膦)、路福達(氟吡菌醯胺)等。
除草劑——如使它隆(氯氟吡氧乙酸)、龍拳(二氯吡啶酸)、蓋草能(高效氟吡甲禾靈)、麥施達(雙氟·滴辛酯)、保試達(草銨膦)、玉皇後(硝·乙·莠去津)等。
殺鼠劑——如立克命(殺鼠醚)等。
植物生長調節劑——如28高芸苔(芸苔素內酯)、碧護(赤·吲哚·芸苔)、多效唑(PP333)、赤霉酸等。
二、農的劑型
1、水分散粒劑(WG)
水分散粒劑是將難溶於水的固體粉末經超級粉碎後,藉助分散劑、潤濕劑、填料等助劑能在水相介質中快速地崩解,均勻地分散懸浮於水相介質中。這種劑型要求脫落率低,產品中不夾有粉末,且流動性能好,使用方便,無粉塵飛揚,很安全,是目前大力推廣的環保型劑型。如70%艾美樂(吡蟲啉)水分散粒劑、75%拿敵穩(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52.5%抑快凈(惡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50%凱澤(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68%金雷(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46%可殺得叄千(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50%快適(氟嗎·乙鋁)水分散粒劑、68.75%易保(惡酮·錳鋅)水分散粒劑、35%奧得騰(氯蟲苯甲醯胺)水分散粒劑等。
艾美樂:防治蚜蟲、薊馬等
拿敵穩:防治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等
抑塊凈: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
凱澤: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
金雷: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
可殺得叄千:防治角斑病、斑疹病、潰瘍病等細菌性病害及部分真菌病害
快適: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
奧得騰:防治小菜蛾、菜青蟲、食心蟲等
2、可分散油懸浮劑(0D)
可分散油懸浮劑是指有效成分的微粒及其助劑能穩定分散在非水質的液體中,用水稀擇後使用。也是近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認定的劑型。如10%增威贏綠(氟噻唑乙酮)可分散油懸浮劑等。
增威贏綠: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首選劑
3、可溶粒劑(SG)
可溶粒劑是用原、載體和輔助劑製成的微小顆粒狀制劑,入水後能均勻溶解在水中,能夠完全溶解,有效成分利用率極高,基本上能夠達到90%以上,是一種特別先進的劑型,符合國際農劑型的發展方向。如20%護瑞(呋蟲胺)可溶粒劑、75%龍拳(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劑等。
護瑞:防治薊馬、粉虱、斑潛蠅及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
龍拳:防治麥田闊葉雜草,尤其對麥田、玉米田、洋蔥田的馬刺蓋、苦苣菜特效
4、可溶液劑(SL)
可溶液劑是指農活性成分與非水介質(親水性極性溶劑)形成的透明溶液劑型,用水稀釋後得到的稀釋液仍為透明溶液。也是近年新研發的新型先進劑型。如18%保試達(草銨膦)可溶液劑等。
保試達:滅生性除草劑,替代百草枯的良
5、可濕性粉劑(WP)
可濕性粉劑是將常溫下固體的原、濕潤劑和填料,經機械研磨、混勻而製成的粉狀制劑。使用時用水配成懸浮劑噴霧,也可用於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大田作物的灌根、土壤處理、劑拌(浸)種。如70%安泰生(丙森鋅)可濕性粉劑、80%綠大生(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速克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72%克露(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賽深(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64%殺毒礬(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80%金絡(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等。
安泰生:保護性殺菌劑,既能防病,又能補鋅
綠大生:保護性殺菌劑,既能防病,又能補鋅
速克靈: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
克露: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
賽深: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
殺毒礬:防治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綿疫病等低等真菌
金絡:保護性殺菌劑,既能防病,又能補鋅
6、可溶性粉劑(SP)
可溶性粉劑是指可溶於水的粉劑農。由水溶性較大的農原,或水溶性較差的原附加了親水基,與水溶性無機鹽和吸附劑等混合磨細後製成。有效成分含量高,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達90%,與可濕性粉劑一樣需對水噴霧。可溶性粉劑細度均勻、流動性好、易於計量、水中溶解速度快,與可濕性粉劑、懸浮劑及乳油相比,更能充分發揮效。如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赤霉酸可溶性粉劑等。
農用硫酸鏈黴素:防治細菌性病害
7、懸浮劑(SC)
懸浮劑是將原粉、潤濕劑、懸浮劑、分散劑混合,在水中經多次研磨而成。貯存時間較長時會在瓶中出現沉澱現象,使用時應搖晃均勻再配。可用於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大田作物噴霧或灌根、施用時需搖勻方可使用。如40%施佳樂(嘧霉胺)懸浮劑、43%富力庫(戊唑醇)懸浮劑、22.4%畝旺特(螺蟲乙酯)懸浮劑、24%蟎危(螺蟎酯)懸浮劑、11%來福祿(乙蟎唑)懸浮劑、42.8%露娜森(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2.5%阿托(啶氧菌酯)懸浮劑、43%翠富(戊唑醇)懸浮劑、40%衛福(萎銹·福美雙)懸浮劑、19%維瑞瑪(溴氰蟲醯胺)懸浮劑等。
施佳樂:防治灰霉病等
富力庫:防治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等
畝旺特:防治薊馬、粉虱、介殼蟲、蚜蟲等
蟎危:防治紅蜘蛛等
來福祿:防治紅蜘蛛等
露娜森: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等
阿托:防治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及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等
翠富:防治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等
衛福:防治棉花立枯病、玉米絲黑穗穗病、小麥散黑穗病、洋蔥等瓜菜作物根腐、枯萎病等
富力庫:防治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
8、微乳劑(ME)
微乳劑是由液態農、表面活性劑、水、穩定劑等組成,屬於各向同性的、熱力學穩定的、外觀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單相流動的分散體系。其特點是以水為介質,不含或少含有機溶劑,因而不燃不爆、生產操作、貯運安全、環境污染少;農分散度極高,達微細化程度,外觀近似於透明或微透明液;在水中分散性好,對靶體滲透性強、附著力好。該劑也屬於液態農劑型非溶劑化劑型,被人們稱為「綠色」農制劑,有逐漸取代傳統乳油的趨勢。常用的有10%天沐(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0%斑潛凈(阿維·殺蟲單)微乳劑、20%丙環唑微乳劑等。
9、乳油(EC)
乳油是用原、乳化劑和溶劑按一定的比例加工製成的單相均勻液體,加水後可形成乳狀液。有效成分含量高、在植物表面潤濕性好、粘著性強、效高、使用方便、性質穩定等優點,但易燃。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大田作物中土壤處理、劑拌種、灌根和噴霧常用的殺蟲劑和殺菌劑多是該劑型。如40%高照(氟硅唑)乳油、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20%滅掃利(甲氰菊酯)乳油、73%克蟎特(炔蟎特)乳油、45%樂斯本(毒死蜱)乳油、0.01%28高芸苔(芸苔素內酯)乳油、20%使它隆(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0.8%蓋草能(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等。
克蟎特:防治多種作物的紅蜘蛛、癭蟎等
樂斯本:防治洋蔥、娃娃菜等作物的地下害蟲
高照:防治白粉病、蔓枯病、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等
28高芸苔:促進植物生長、緩解害肥害、增耐寒能力、提高產量等
10、水劑(AS)
水劑是一些能夠溶與水的原,直接用水配製而成的劑型。制劑的濃度僅取決於有效的水溶解度,一般在使用時再加水稀釋。用於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大田作物噴霧或灌根。如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30%瑞苗淸(甲霜·惡霉靈)水劑等。
瑞苗清:防治洋蔥等作物根腐病、枯萎病的首選劑
普力克:防治苗床猝倒病的首選劑
11、粉塵(DP)
粉塵劑是專用於溫室噴粉的劑型,其加工的細度較粉劑要高的多,噴粉後可在溫室內形成飄塵,彌漫於溫室空間,可降低室內濕度。如5%百菌清粉劑、5%脲霜·錳鋅粉劑、6.5%乙霉威粉劑、10%腐霉利粉劑等。
12、顆粒劑(GR)
顆粒劑是用原、載體和輔助劑製成的顆粒狀制劑,分為遇水不能分散開的非解體性顆粒劑和遇水能分散開的解體性顆粒劑二種。其特點是可控制有效成分的釋放速度,延長持效期,主要用於土壤處理,防治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如10%福氣多(噻唑膦)顆粒劑、15%樂斯本(毒死蜱)顆粒劑等。
13、煙劑(FU)
煙劑是用原、燃料、氧化劑、消燃劑等成分製成的粉狀混合物,點燃後能夠燃燒,但不產生明火。農的有效成分因受熱而氣化,在空氣中冷卻後凝聚成固體微粒,沉積在植物和病蟲體上而被病蟲吸收起到毒殺作用。同時使用煙劑可降低室內濕度,是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專用的劑型。如15%異丙威無木煙劑、20%百菌清無木煙劑、45%腐霉利煙劑等。
14、種子包衣劑(FS)
種子包衣劑是將水溶性的粘著劑、表面活性劑、著色劑、懸浮劑和溶劑等組成載體,選擇適宜的高效肥、殺菌劑、殺蟲劑、微量元素、植物激素等作為被載體,製成包衣材料,通過機械或人工把包衣劑均勻地包在種子表面,乾燥後固化成膜。如60%高巧(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5%適樂時(咯菌腈)懸浮種衣劑等。
⑽ 防止農葯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1)合理使用農葯復。①有的放矢地使制用農葯,應做到對症下葯,掌握最佳施葯時期和用葯方法。②嚴格掌握正確的施葯量。③創造提高葯效、降低用量的條件,如輔助劑的改進、施葯器具性能的改進等。④合理混用農葯。⑤合理調配輪換用葯,多種防治措施並用。
(2)安全使用農葯。①通過對作物、食品、自然環境中農葯殘留情況的普查,以及農葯對人、畜慢性毒性的研究,制定出農葯的應用范圍。②了解農葯對人、畜的致毒特點,制定各種農葯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值),根據人們的取食結構,制定出各種農產品及食品中的農葯最大允許殘留量(即供消費的食品中可允許的農葯殘留濃度)。③了解農葯在農作物上的殘留動態,制定出施葯的安全間隔期,即最後一次用葯距離作物收獲的天數。防止收獲的農產品中帶毒危害。
(3)進行去污處理。目前比較現實的方法是水漂洗、削皮、高溫蒸煮(烹調)等,也有人研究用微生物消除(分解)土壤或水中的農葯。
(4)採用避毒種植措施。採用避毒種植措施,使農作物對農葯的吸收率下降,或改變耕作制度和栽培制度,減少農葯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