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太污染
1. 塑料對環境得污染
廢塑料長期存在對環境的影響
我國每年產生的廢棄塑料量約為500萬噸左右,由於塑料原料屬化學合成原料,不能夠被自然分解,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裝廢棄物、塑料農地膜被人們隨意丟棄而造成的視覺污染,即所謂的「白色污染」,以及廢塑料對環境造成的潛在危害,已引起國家領導人、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的普遍關注。但是在每年產生的的廢塑料中能成為「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包裝廢棄物、塑料地膜在我國塑料消費量中佔有的比例很小,垃圾中的非一次性廢塑料大部分已被回收利用。據國家環保總局的一位同志講北京市周邊的幾個垃圾場的廢塑料被揀得「很乾凈」,說明在大城市周邊的垃圾場中廢塑料已被充分回收。而在農村,垃圾中廢塑料的回收就不是很樂觀。隨著我國塑料工業的不斷發展,廢棄塑料再生利用越來越成為我國資源再生和環境保護事業的一個重要方面。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對環境的兩種危害,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視覺危害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廢塑料製品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在大城市、旅遊區、水體中、鐵道旁散落的廢塑料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視覺污染」,社會各界反應強烈。潛在危害是指廢塑料製品進入自然環境後難以降解而帶來的長期深層次環境問題。其危害有:第一,廢塑料製品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製品,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農村、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製品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佔用土地,且長時間不能降解。有的從垃圾中分揀出來的廢塑料,因無法保證質量,其利用價值很低。所以,無論哪一類,凡是一次性消費品,其廢棄物必須妥善回收處理,如聽任其隨地丟棄,同樣都會對市容景觀和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塑料的耐酸、耐鹼、耐氣候老化等耐腐蝕、不易分解特性,決定了它的最終處置不宜填埋,但它是熱值很高的大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符合我國基本國策,也能充分發揮起內在價值,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而對於在失去使用價值後也不值得回收利用的一次性消費的廢塑料和其他不值得回收利用的廢塑料建議採用降解塑料或焚燒回收能量的方式處理。盡可能減輕對環境的影響。
2. 塑料製品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污染呢應如何處理和防治
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塑料製品的樹脂的結構主要是以碳碳共價將相結合,由於碳碳共價鍵的鍵能比較大,斷裂成小分子比較困難,使它不容易降解成小分子。再加上塑料製品中含有許多化工製品如增塑劑,穩定劑等添加品,使之污染更加嚴重。目前處理廢棄塑料的方法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方面有:填埋作業法和焚燒發。填埋作業法師將塑料製品混在垃圾中埋在土壤里,由於塑料不易被微生物分解,長期累積會破壞土壤的結構,降低肥效,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危害,增加農業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還會污染地下水。焚燒塑料製品會造成大氣中的碳氧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同時某些塑料的樹脂及添加劑在焚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及粉塵,嚴重污染大氣質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進步,人們日漸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性,減少和消除「白色污染」,建立既滿足人類的需求,又不威脅人類生存環境的綠色文明,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從整體上要求做到廢塑料的減量化,再利用,在循環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3. 塑料真的會污染環境嗎
每個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會污染周圍的土地和水質,全國每年耗費掉的塑料包裝袋,它在生產中所消耗的原油超過1000萬桶,而處理時要耗費的電量更是大得驚人啊!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購物用的都是塑料袋,塑料袋雖然給我們很大的方便,可是使用過後又該怎樣處理呢?有些人說「丟掉唄!」。又有的同學說,把它收回再利用。還有的同學說把它埋在土裡…… 塑料袋對環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有關資料顯示:「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容易分解,一百年都不會腐爛;如果埋在土裡,就會破壞土壤的質量;如果把它丟在大海里,魚兒們一不小心吃了,消化不良,就會死亡……」
第一,影響農業發展。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第二,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拋棄在陸地上或水體中的廢塑料製品,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戶牧民共有近千隻羊因此致死,經濟損失約30多萬元。羊喜歡吃塑料袋中夾裹著的油性殘留物,卻常常連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於吃下的塑料長時間滯留胃中難以消化,這些羊的胃被擠滿了,再也不能吃東西,最後只能被活活餓死。這樣的事在動物園、牧區、農村、海洋中屢見不鮮。
第三,廢塑料隨垃圾填埋不僅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被佔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製品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不降解。
據了解,我們平時使用的塑料袋具有許多危害:
1、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
2、日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後,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症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症。
3、如果掩埋地下,大約200年才能腐爛,會對土壤的酸鹼度產生不良影響,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以上便是塑料袋對環境的危害介紹,塑料袋所帶來的危害不容忽視,讓我們提高意識
4. 塑料污染有哪些
1997年6月日,國家環保局和鐵道部聯合行動,在全國范圍內,沿數十萬公里的鐵道線上,打一場「白色垃圾」殲滅戰。幾百萬青年志願者,整整奮鬥了一天,清除垃圾成千上萬,不計其數,終於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鐵路沿線的「白色垃圾」打掃了一遍。成果見報,表彰先進。但事情的起因是一些不起眼的「白色垃圾」,有白色塑料飯盒,有白色塑料袋。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塑料是20世紀的科學產物,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塑料年產量已達1億噸,中國大陸消費達380萬噸,將佔到4%。全年生產塑料餐具達5億個,而鐵路沿線就有1億多個,塑料有其優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也有其缺點,就是回收難,治理難,消解難。使用後,成了垃圾,填埋在地下,就是化上50年也不會分解,因此使用塑料時高興,丟棄時就頭疼。
隨著農用地膜、蔬菜大棚技術的發展,農村中使用塑料越來越多,對塑料薄膜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每年替換下來的舊地膜,有的還沒有替換就掉在地里,有的乾脆就用犁埋在地下。結果,地膜影響了農作物根系的發育,影響土壤通氣施肥。有的地膜被混入飼料中,被牲畜誤食,而危害牲畜生命。
在城市,無論到農貿市場買蔬菜、買瓜果,還是到商場購衣服、鞋帽,售貨員都毫不吝惜地給你套上一個塑料袋,體現出熱情。因此,在城市居民家中也是處處都是白色塑料袋,成了災,成了垃圾,真是愁煞人。
現在,全球盛行綠色消費。首先推行取消塑料包裝,恢復牛皮紙袋包裝;或者要求商場出售商品後,要負責回收商品的包裝用品。這就是,綠色消費的新觀念。而中國商品如果在包裝上不注意,就會被擠出國際市場。在國內,由於居民沒有自覺抵制塑料包裝的使用,對塑料餐具的回收就尤為重要。
鐵道部已於1997年7月1日起,在火車上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而選用可降解的餐具。廣州市將於1998年開始,禁止廣州市內的塑料廠家再繼續生產一次性塑料餐具。這是方向,是榜樣。在鐵道部和廣州市的帶動下,對塑料製品的要求將更加規范,更加嚴格。我們對塑料包裝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也不會延長得太久,走得太遠。
5. 塑料垃圾有什麼危害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並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顯、最令人頭痛、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頭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據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意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其中天津市達2000萬至4000萬個。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後,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症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症。在我國,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裡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干,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製成各種塑料袋。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 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製品的降解時間,通常至少需要200年。農田裡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於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後的場地由於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 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惡英——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另外,由於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原理是紙製品的組成物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是,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它們的降解速度並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而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屬於水資源短缺的國家。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後需立即烘乾,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1、我們應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紙制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於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應過度依賴塑料袋。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兩個塑料袋分類裝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圍之內的,有些顧客卻硬是要求多拿一兩個袋子。大部分消費者把超市塑料袋帶回家中當垃圾袋使用,丟棄後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們應拒絕使用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盛裝食物可以使用自備的不銹鋼或塑膠飯盒,既衛生,又環保,還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2、 回收廢塑料並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復回收使用。廢塑料回收後,經過處理,既能重新成為製品,亦可製得汽油與柴油。
近年來,在德、日、美等國家,由於重視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已經實現了塑料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而在我國,回收廢塑料的工作已經起步。我們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把廢棄物分類,以便回收工作能順利地進行。
3、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6. 怎樣解決塑料危害
塑料製品的危害
1、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例如聚苯乙烯燃燒時產生甲苯,這種物質少量會導致失明,吸入有嘔吐等症狀,PVC燃燒也會產生氯化氫有...
3、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製成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不利於資源的再利用。
4、塑料無法被自然分解。 塑料的耐熱性能等較差,易於老化。
(6)塑料太污染擴展閱讀
塑料瓶底部的數字
數字「1」代表著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PET。主要用於礦泉水瓶、碳酸、果汁飲料瓶和醬油醋瓶等。PET瓶耐熱溫度為70攝氏度,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開水或加熱則易變形,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會溶出。
數字「2」代表著高密度聚乙烯,即HDPE。HDPE與其他塑料製成復合薄膜,還用於水產品。
數字「3」代表著聚氯乙烯,即PVC,因價格便宜,它還被用來製造靜脈注射輸液袋及一次性無菌輸注器具。但若長期使用可導致有害物質DEHP堆積。因此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醫葯行業選擇非PVC 材料是今後的趨勢。
數字「4」是低密度聚乙烯,即LDPE。4號塑料大量用於包裝。LDPE主要用於生產食品的保鮮膜和裝食品的塑料袋。
數字「5」是聚丙烯,即PP。一是做容器。PP與它材質不同,PP可以放進微波爐內的塑料容器,而且是可以反復使用的塑料容器,可作為儲物容器存放食物、油類和調味品等。二做是包裝薄膜,有未拉伸和雙向拉伸。
數字「6」為聚苯乙烯,即PS。PS在包裝上主要加工成薄膜和泡沫塑料使用。薄膜用於水果、蔬菜的包裝;泡沫塑料多用於碗裝方便麵盒和快餐盒等,但是不耐高溫。
數字「7」是聚碳酸酯,即PC或其他塑料。PC材質製成塑料容器,可能會釋放有毒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所以使用時不要加熱,也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7. 塑料垃圾會污染什麼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笨乙版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權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並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8. 塑料的污染有多大
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指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兩個負面
效應。
「視覺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中,人們隨手丟棄的塑料廢棄物對市容、景
觀的破壞.例如散落在鐵道兩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掛在枝頭上的超薄塑料袋,這些都給人們帶來不好的視覺刺激,人民對此反映強烈。
「潛在危機」是指塑料廢棄物進入自然環境而難以降解帶來的環境問題,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不易回收,因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說是無利可圖,而且由於它的回收價格很低很難吸引廣大市民進行「白色回收」工作。所以,導致不易回收的現象發生。
難以降解。回收回來的白色廢棄物不易處理。現階段主要處理方法有焚燒和填埋,若將其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污染大氣,並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於填埋,則將其埋葬100年,則還是原狀,無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對土地有極大的危害,改變其酸鹼度,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 業減產,至於拋棄在水裡或陸地上的塑料製品,不僅影響環境,而且若被動的 吞食,則會導致死亡。這樣就破壞了生態平衡。
高溫則分解出毒害物質,塑料製品本無毒害物質,但因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設備不夠完善,工藝簡陋,而且許多廠家無合法營業執照,導致再生產的塑料製品在溫度達到65℃時,毒害物質就會析出並且滲入到食品中,則會對肝臟、腎臟、生殖系統及中樞神經等人體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回答者:黑白_奶茶 - 舉人 五級 11-11 18:02
潛在危機」是指塑料廢棄物進入自然環境而難以降解帶來的環境問題,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不易回收,因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說是無利可圖,而且由於它的回收價格很低很難吸引廣大市民進行「白色回收」工作。所以,導致不易回收的現象發生。
難以降解。回收回來的白色廢棄物不易處理。現階段主要處理方法有焚燒和填埋,若將其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污染大氣,並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於填埋,則將其埋葬100年,則還是原狀,無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對土地有極大的危害,改變其酸鹼度,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 業減產,至於拋棄在水裡或陸地上的塑料製品,不僅影響環境,而且若被動的 吞食,則會導致死亡。這樣就破壞了生態平衡。
高溫則分解出毒害物質,塑料製品本無毒害物質,但因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設備不夠完善,工藝簡陋,而且許多廠家無合法營業執照,導致再生產的塑料製品在溫度達到65℃時,毒害物質就會析出並且滲入到食品中,則會對肝臟、腎臟、生殖系統及中樞神經等人體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專家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塑料製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增塑劑,而增塑劑對人體有著潛在的巨大危害。
去年曾經引發超市保鮮膜安全危機的「增塑劑」(塑料袋及塑料製品中含有一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學成分,加入這種化學成分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韌性,提高塑料製品的強度),如今再次闖入人們的生活。而這次問題則出現在百姓一日三餐使用的食用油塑料桶上。
不久前,廣州食品安全信息網發布消息稱,同濟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食用油塑料桶的增塑劑對人體有害。「用塑料桶裝食用油,食用油中會溶進對人體有害的增塑劑。」消息稱,同濟大學基礎醫學院厲曙光教授的課題組,曾經分別採集市場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廠日期的塑料桶裝大豆色拉油、調和油、花生油,以及市場上銷售的散裝豆油。測定後發現,幾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中,都含有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據推斷,食用油中檢出的增塑劑,主要來源於塑料容器。這種增塑劑對人體生殖系統有毒害作用,對男性的毒害要更大一些。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增塑劑類化合物毒性低,具有良好的理化特徵,且生產方便,價格低廉,因此幾乎不加限制地生產和使用。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增塑劑使用大國,每年約生產30多萬噸增塑劑。
厲教授進行的比較研究表明,食用油中檢出的增塑劑,主要來源於其塑料容器。在科研小組所採集的食用油樣品中,發現有一種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樣品增塑劑的含量最高,分別為2.98mg/L和24.16mg/L,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由於該品牌的塑料容器中增塑劑含量較高或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被增塑劑污染。
研究同時發現,樣品中酞酸酯類增塑劑的含量與貯存時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增塑劑向食用油中的遷移速率影響因素較多。除了貯存時間外,遷移速率與貯存溫度以及塑料包裝材料?增塑劑的含量有關:貯存溫度越高,遷移速率越快;塑料中增塑劑的含量越高,所用的增塑劑與樹脂的相容性越差,可能被溶出的增塑劑的百分比就越大。不同廠家出品的桶裝食用油所使用的塑料包裝材料中增塑劑的含量不同,貯存溫度也隨環境不同而變化,因此在沒有控制其他影響因素的情況下,食用油中增塑劑的含量沒有呈現出明顯的隨貯存時間延長而增加的趨勢。家庭廚房排油煙機上積累的食用油殘渣中,增塑劑的含量非常高,這說明人們在烹飪過程中,還有大量的增塑劑可能會隨著油煙吸入肺中。
消息還說,科研人員發現,增塑劑的急性毒性很低,人體攝入後短時間內幾乎沒有急性中毒的表現,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安全的,相反,其慢性毒性對人體的危害相當大。國外的動物研究結果表明,增塑劑可導致動物存活率降低、體重減輕、肝腎功能下降、血中紅細胞減少,具有致突變性和致癌性。
專家介紹,含有DO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劑的PVC製品在與人類醫療、生活相關的領域中應用也很廣,而且很難用其他材料來全部取代。如乳膠手套、血漿袋,一部分輸血、輸液、呼吸用具,以及兒童玩具、人造革(用作服裝、鞋料、手提包、沙發面料等)中,PVC製品佔有很大比例。一些發達國家已對這些產品中使用的增塑劑和其他助劑有了嚴格的規定或相應的建議,而我國的醫用手套、血漿袋的主增塑劑仍為DOP。
更讓人擔心的是,目前增塑劑污染幾乎無處不在,這種化工行業最常用的原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從塑料製品中溢出,進入空氣、土壤、水源乃至食物。「其使用范圍之廣,污染面積之大,影響人數之多,比農葯、DDT等有過之而無不及。」厲曙光教授指出,目前還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趨勢,如果國家有關部門再不給予有效地預防和強有力地控制,我們將為這一現象承擔嚴重的後果.
隨著增塑劑的發展和使用范圍的增大,人們對其安全性日益重視。各國政府已開始意識到增塑劑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如丹麥禁止在幼兒玩具和保育用品的塑料中使用酞酸酯類增塑劑。因為幼兒大多喜歡將玩具放入口中,這樣增塑劑會危害兒童健康;瑞士也禁止在兒童玩具中使用DOP。
雖然各國限制增塑劑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基本遵循兩個原則:其一,限制塑料中增塑劑的使用量;其二,限制向食品中遷移的最大允許量。採用第一原則的國家有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荷蘭、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將上述兩原則結合使用。
據介紹,我國也制定有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的使用衛生標准(GB9685—94),對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的品種、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均作了規定,其中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OP的最大允許使用量分別是35%和50%,但尚未制定食品中的最大允許含量。
為此,有專家建議,我國食品行業應大力提倡減少塑料包裝容器的使用,尤其應避免塑料製品同各種食品的直接接觸,防止增塑劑對食品的污染。與此同時,應該在科學研究方面加大投入,開展增塑劑毒性方面的研究,以及同人體健康進行相關的前瞻性流行病學調查,從細胞、分子、基因等水平分析和了解增塑劑的毒性,在高分子領域開發和研製更優質、更安全的替代產品,並研究相關的干預防治措施
9. 泛濫的塑料污染會造成什麼後果
2018年1月,在南極執行海洋科考任務的中國科學家發現,南極的表層海水裡出現了肉眼不可見的塑料微粒(指直徑小於5微米的微型塑料,俗稱「海洋PM2.5」),含量甚至高於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塑料正在佔領和污染地球。
農田地膜殘留物,各種農葯化肥的包裝物、各種食品的包裝物以及各種塑料袋,基本上都是被農民就手丟棄,然後藉助風力和雨水進入河流和溝渠,污染農村的水資源。可見農村裡缺的不僅僅是環衛系統,還有最基本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