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污染普查先進
① 最新的中國環境污染數據。謝謝
中國環境污染到什麼程度了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一組數據。
2007年,我國查明的各類源頭廢水排放總量2092.8億噸,廢氣排放總量637203.7億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3028.9萬噸,氨氮172.9萬噸,石油類78.2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下同)0.09萬噸,總磷42.3萬噸,總氮472.9萬噸;二氧化硫 2320萬噸,煙塵1166.6萬噸,氮氧化物1797.7萬噸。其中,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和河北省工業污染源數量居前5位,分別佔全國工業源總數的 19.9%、17.1%、11.8%、6.1%和 5.1%。在產生嚴重工業污染的行業中,全國有非金屬礦物製品18.4家、通用設備製造污染源14萬家、金屬製品12.3萬家、紡織業10.7萬家、塑料製品業8.8萬家、農副食品加工業8.3萬家、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8.2萬家。
工業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化學需氧量3145.35萬噸,氨氮 201.67萬噸,石油類 54.15萬噸,揮發酚 12.38萬噸,重金屬2.4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8.5億噸,綜合利用量18億噸(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2124.44萬噸),處置量 4.41億噸(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1964萬噸),2007年貯存量15.99億噸(其中符合環保要求貯存量12.11億噸),傾倒丟棄量4914.87萬噸。
農業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學需氧量1324.09萬噸,總氮 270.46萬噸,總磷28.47萬噸,銅 2452.09噸,鋅4862.58噸。種植業總氮流失量159.78萬噸,其中:地表徑流流失量 32.01萬噸,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萬噸,基礎流失量107萬噸;總磷流失量10.87萬噸。種植業地膜殘留量12.1萬噸。
上述數據節錄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這個報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聯合公布,可謂權威之數據。然而,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我們依然不能了解我國生態環境的「廬山真面目」。因為,畢竟統計數據有不全的地方,甚至一些數據,還會有失真的地方。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內容包括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數量、污染治理情況等。從上述普查的部分結果我們隱約地讀出:從工廠煙筒、排污口、礦山、城市消費場所、養殖場、果園乃至農田排出來的各類污染物,已經使得重現當年我們的「碧水藍天」成為奢望了。
②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多久做一次由什麼部門來牽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機構有哪些
根據《土壤污染防治法》,由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林業草原等主管部門,每十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業、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機構首先要環保部門認可,有CMA資質,熟悉標准法規,有多個項目實戰經驗等,中科檢測有資質做,資質證書如下:
③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主要內容是什麼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部署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方案》提出,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目標是摸清各類污染源基本情況,了解污染源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掌握國家、區域、流域、行業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資料庫和環境統計平台,為加強污染源監管、改善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服務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依據。
《方案》要求,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領導普查質量管理工作,建立覆蓋普查全過程、全員質量管理制度並負責監督實施。各級普查機構要認真執行污染源普查質量管理制度,做好污染源普查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工作。同時,要建立健全普查責任體系,明確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相關責任。建立普查數據質量溯源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開展普查數據核查和質量評估,嚴厲懲處普查違法行為。
預祝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順利進行。
④ 污染源普查 表彰 什麼時候開始
表彰是什麼意思?
公示嘛?
沒有那麼快,具體還是多關注一下國家環保總局網頁上的通知吧
⑤ 請問到哪裡能查得到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1470家先進集體和8048名先進個人的名單
政府網查詢
⑥ 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定,誰統一領導全國突然污染狀況普查。
國家實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⑦ 全國污染普查幾年一次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0年2月6日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監督管理,了解各類企事業單位與環境有關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類重點污染源檔案和各級污染源信息資料庫,為制定經濟社會政策提供依據,國務院決定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具體幾年一次 還沒有明文規定
⑧ 東軟做的全國污染源普查軟體系統為什麼這么不好用
個人覺得一般上市公司的產品都不夠人性化,都是坐在辦公室里邊想出來的
⑨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的簡介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0年2月6日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監督管理,了解各類企事業單位與環境有關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類重點污染源檔案和各級污染源信息資料庫,為制定經濟社會政策提供依據,國務院決定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以下簡稱「工業源」)、農業污染源(以下簡稱「農業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簡稱「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普查內容包括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數量、污染治理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