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環境污染的對策

環境污染的對策

發布時間: 2021-01-10 15:02:04

❶ 環境污染的現狀以及對策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大氣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水體污染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發生的煤煙霧事件死亡4000人。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據分析,這是因為那幾天倫敦無風有霧,工廠煙囪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廢氣煙塵彌漫在倫敦市區經久不散,煙塵最高濃度達4.46毫克/m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濃度竟達到3.83毫升/m3。二氧化硫經過某種化學反應,生成硫酸液沫附著在煙塵上或凝聚在霧滴上,隨呼吸進入器官,使人發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這也就是所謂的光化學污染。
由上例可知,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環境污染與癌症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環境污染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採取綜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環境污染,是癌症綜合預防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植物的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據觀測統計,在大工業城市煙霧不散的日子裡,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沒有煙霧的日子減少近40%。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會導致人和動植物因缺乏陽光而生長發育不好。
②增加大氣降水量: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因此,當大氣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條件與之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降水天氣。在大工業城市的下風地區,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
④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於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⑤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污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污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從地球上無數煙囪和其他種種廢氣管道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約有50%留在大氣里。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經粗略估算,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氣溫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溫度可以增高1.5~6℃。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現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後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我國防治環境污染的對策
為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諸如:成立環境保護部;頒布實施政策法規;制定科技標准;控制、治理污染;保護自然生態;進行環境評價;開展宣傳教育;發展國際合作;進行環境監察等等。政府有關部門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象財政部、化工部、國家海洋局、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都頒發過相關法規和規章。例如:200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1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環境污染犯罪行為,規定了 「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罰。再如:2008年2月6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頒發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加強防範應對雨雪冰凍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故的緊急通知》;2008年5月13日環境保護部向各有關地區省環境保護(廳)局頒發了:《關於防範和應對地震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通知》。為了做好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的有利用生物凈化來消除環境污染和發展綠色食品等。

❷ 我國的環境問題及解決對策

摘要 我國面臨著水污染,河湖萎縮、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嚴重等水環境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造成水環境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水環境問題的對策:以改善生態環境為根本切入點,制定水資源保護規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建立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保護和管理模式,實行水量水質統一管理。

關鍵詞 水環境 地下水 水污染 水土流失 開發利用 水資源

一、水環境問題的現狀

1.水污染是我國面臨的最主要的水環境問題

據水利部對全國700餘條河流約10萬km河長開展的水資源質量評價結果:46.5%的河長受到污染(相當於Ⅳ、Ⅴ類);10.6%的河長嚴重污染(已超Ⅴ類),水體已喪失使用價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從地區分布來看,支流水質一般劣於幹流,幹流下游水質一般劣於上游,城市工礦區河段水質最差。南方河流水質整體上優於北方河流,中西部地區水質整體上優於東部發達地區。在全國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黃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遼流域污染也相當嚴重,污染河段佔60%以上。全國有1/4的人口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

2.河湖萎縮、功能退化,部分湖泊咸化趨勢明顯

在北方缺水地區,由於河道天然徑流減少,引用水量增加,開發利用不盡合理,江河斷流及平原地區河流枯萎已成為又一個嚴重的水環境問題。

近30年來,我國湖泊水面面積已縮小了30%。素有千湖之稱的江漢湖群,目前的湖泊面積僅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0%。

調查表明,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湖泊乾涸現象十分嚴重,部分湖泊含鹽量和礦化度明顯升高,湖泊咸化趨勢明顯。新疆的博斯騰湖,由於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入湖水量銳減,含鹽高的灌區退水又不斷入湖,十幾年就由淡水湖演變為鹹水池,湖水礦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減少120km2,水位降低3.54m。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型鹹水湖——羅布泊也已乾涸。圍湖造田是南方地區湖泊面積萎縮的首要原因。江漢湖群因圍墾消失湖泊983個,減少面積2041km2,目前僅存湖泊83個;洞庭湖區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圍墾面積達15萬hm2,淤積與圍墾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3.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於地表水資源貧乏和水污染加劇,一些地區對地下水進行掠奪式開發,地下水超采現象十分嚴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維持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形成地下水區域性降落漏斗149個,漏斗面積15.8萬km2,其中嚴重超采面積6.7萬km2,占超采區面積的42.3%。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7.8億m3。

4.水土流失面廣量大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8%,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79萬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億t,嚴重影響土壤肥力。全國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積2100km2,土地利用價值和承載能力降低。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耕地面積達7萬多hm2。黃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帶走的氮、磷、鉀就達4000萬t,相當於全國一年的化肥產量。黃河平均年輸沙量16億t,其中4億t淤積在下遊河床中,使下遊河床以每年10cm的速度抬升,黃河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地上懸河。與此同時,泥沙中所攜帶來的氮、磷是造成江河湖庫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造成水環境問題的原因

1.無節制地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污水是河湖污染的首要原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用水量的持續增大,排入江河湖庫的廢污水不斷增加。據水利部門最新調查資料,現狀廢污水排放量已超過80年代初的1倍,年排廢污水達600億t,這些廢污水80%以上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庫,是主要的污染源。

我國江河污染主要是城市和工礦企業的點源污染所致,一個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大江大河形成岸邊污染帶;支流小河一個工廠的污染就會使整條河流受到污染,變成排污溝。

2.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協調是影響水環境狀況的重要因素

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一方面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由於鄉鎮企業技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給生態環境特別是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小造紙、小製革等「十五小」企業對水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一個小造紙廠就能污染整條河流。

3.水土流失以及化肥、農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河湖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國大多數湖泊是氮、磷造成的富營養化,據專家估算:近50%的氮、磷來自於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

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對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術落後、治理設施正常運轉率低,對保護水資源宣傳教育和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夠,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總之,從全國情況看,水污染態勢呈總體惡化趨勢,形勢嚴峻。水污染正從東部向西部發展,從支流向幹流延伸,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地表向地下滲透,從區域向流域擴散。

4.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互為因果,加劇了水環境惡化

由於水資源短缺,水體稀釋能力低,水環境更趨惡化。海河流域水資源匱乏,水污染也相當嚴重。平原河道基本枯萎,鄰近城市的河道成為排污溝,被喻為「無河不幹,有水則污」。地處濕潤地區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於水體受到污染,也成為水質型缺水地區,水鄉無水可用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水污染也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5.水土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導致水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

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在於引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和未能實現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調度。黃河河套地區,農業用水大水漫灌,年灌溉定額超過15000m3/hm2,致使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而地處河口的東營市及勝利油田,枯水季節無水可用,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兩省也難以保證灌溉用水。

據統計,由於對濕地的盲目開墾、改造,以及對濕地生物資源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近40年來中國沿海地區累計喪失海濱灘塗濕地面積20萬km2以上,占沿海濕地面積的50%。

三、解決水環境問題的對策

1.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以改善生態環境為根本和切入點,制定水資源保護規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實踐證明,以犧牲環境換發展,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須在全社會樹立水資源與水環境的憂患意識,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使經濟發展水平與資源條件、環境狀況相適應。經濟建設要充分考慮水土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合理確定與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加快發展,根據水資源條件確定重點發展區域和發展重點,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結合起來。對於污染嚴重地區,應將改善水環境作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果斷地關停嚴重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水利部「三定」規定的要求,全面開展水資源保護規劃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學的全國水資源規劃體系。組織開展水功能區的劃分和控制向飲水區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庫的水量水質監測和評價工作,審定江河湖庫等水域的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及時發布水資源狀況公報;維護江河湖庫水資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努力使水的資源屬性與環境屬性相統一。減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環境的根本措施,實施總量控制、嚴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辦法是根據流域水環境容量確定污染物允許排放量,以控制進入江河湖庫的污染物。將排污總量指標層層分解,由縣以上人民政府根據上級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計劃,組織制定轄區內排污總量控制計劃,並將排污總量指標分解到每個排污單位,納入目標責任制管理,同時加強對入河排污口的監督性監測與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總量不超過規定指標。另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與可能適時適度調水,改善湖泊水質,防止湖泊富營養化。

2.建立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保護管理模式,實行水量水質統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環境監測網路,實行動態監測、區域聯防

要以水資源優化配置為目標,加強流域和區域的水資源統一管理。當前,尤其要注意強化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管理,供水與需水統一管理,水量與水質統一管理。搞好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保護,努力提高水資源的科學有效利用和保護水平。

流域是一個完整的水資源系統,水環境狀況是流域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指標。當前應加強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的作用,發揮水利部門水量、水質同步監測、統一管理的優勢,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強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度,改善流域水環境,加強地下水的保護、抑制超采區地面沉降。為了防治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級水利部門要認真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和采補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規劃,充分利用洪水及間隙期多餘的水量,採取各種補給入滲技術回灌地下水,爭取地下水早日恢復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發展。流域水環境監測網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的尖兵與耳目,應該優先建設,先行發展。重點加強現場測試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在有條件地區建設自動測報與預警系統。對跨界河流與重大污染事故實行動態監測,定期向社會公布水環境信息。近期應加強省際邊界水體的監測,積極開展跨省的污染聯防。

3.要大力做好節約用水和污水資源化的工作

當前,我國用水浪費嚴重,全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大多隻有0.4,而很多國家已達到0.7~0.8;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l03m3,是發達國家的10~20倍,水的重復利用率我國為40%左右,而發達國家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決心,做好節約用水工作,要把節水和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要以節水灌溉為重點進行灌區建設。節水工作要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土洋結合、講求實效、農民歡迎的原則。要把建立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節水型社會作為全社會的共同目標。要大力提倡清潔生產和污水資源化。目前可將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作為低質水源,用於火力發電廠的冷卻水、煉鐵高爐冷卻水、石油化工企業中一些敞開式循環水等,在石油開采中回用水還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營養物質,而重金屬、農葯等有毒有害物質濃度較低,可用於農田灌溉;處理後的污水還可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於養殖水生生物,用作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水源、旅遊水和景觀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資源保護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我國水環境的關鍵所在,各級水利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取水許可審批管理的力度,強化取水許可的管理,嚴格控製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嚴重的企業用水,還要對退水水質進行嚴格管理。對新申請取水許可證的單位,嚴格按照取水許可水質管理規定,必須提交取水和退水對環境影響的分析報告,方可辦理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手續。對逾期仍超標排污的單位和企業,要堅決依法吊銷其取水許可證。要盡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順流域水資源保護機構的內外關系,制定流域及區域各種配套法規,如:《供水水源地管理辦法》、《水資源保護條例》、《入河排污口管理辦法》和《保護水資源經濟補償辦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資源保護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另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項目審批過程中,要對治污的投資比例提出明確規定。

5、團結協作,科學治理

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水資源保護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兩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著區域管理難以解決的矛盾。因此水利、環保、農業、城建等各部門團結協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環境的組織保證,應各司其職,各用所長,統一規劃,統一目標,統一行動,統一調度。水環境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涉及自然、社會、環境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論水平是當務之急,應逐年安排關鍵問題與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指導治理工作。

❸ 解決當今環境問題,有什麼措施與建議

1、要嚴把項目工程的進入。要嚴把環評審批關,把不符合國家要求的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項目拒之門外。要從環境影響評價、項目審批、環境監管、試生產到環保驗收的全過程監督企業按核定量排污。

2、讓落後產能的企業退出市場。加大關閉高污染、高排放工業項目的力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環保產業發展。要在研究和制定水、固體廢棄物的回用政策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制定政策,建立機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通過項目引導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4、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發達國家在新技術和新工藝設計、推廣、應用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借鑒江蘇省和浙江省農村環保新技術、新工藝的成功做法,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開展碳排放監測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做好專業技術力量的儲備。除廣泛宣傳低碳經濟,提倡健康文明、有利於低碳生產和生活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外,還要樹立一批碳減排方面的典型,為下一步推廣做好准備。

5、切實抓好污染減排。對個別造紙企業出現的污染反彈苗頭和不穩定因素,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廢水達標排放。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違法企業,要堅決逼退,直至關停。在工程減排方面,要以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以及新建燃煤電廠、集中供熱站、20噸以上的燃煤鍋爐脫硫設施建設和運行為重點,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重點項目按計劃時間建成並投入試運行。

6、統籌城鄉環保工作。在建設人畜飲用水安全工程時,要配套建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減輕化肥、農葯等各類污染物對水源地水質的污染。在安排農村建設項目時,同時考慮垃圾、污水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實施項目捆綁,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強化環境監管,杜絕污染企業向農村轉移,防止重金屬污染。每年有計劃地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對養殖場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予以補貼,依法對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不達標者實施嚴管重罰。

7、努力改善中國環境,與國際慣例接軌。 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中國必須採取積極行動:首先,繼續努力使中國的眾多企業與國際認可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認證接軌;其次,工業界更加廣泛地採用各項計劃;再者,加快採用有利於促進技術飛躍或變革的可行的國際環境高標准;第四,通過利用能效產品等特定產品的信息和標識,以及實施市場激勵政策如對大功率機動車徵收高額稅收,使中國公眾准備尋找更加可持續的商品和服務;最後,由中國參與引導、進一步制定貿易協定中的貿易與可持續發展議定書和約束條款、多邊環境協議以及其他國際協定,以確立更加公平一致的環境保護框架應對全球和區域性的市場失靈,從而解決環境問題。

❹ 關於環境保護及對策

1、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2、對策
(1)、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切實落實環境保護的地位。
要重視環境保護的戰略地位,良好的環境同樣是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標準的一個衡量尺度,美好的生活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目標是相一致的。作為環境保護的領導者和提倡者,政府應當重視環保、支持環保,為環境保護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物質保障。環境保護必須要有實際的法律法規作為依託,有正確的科學依據作為憑靠,有強大的國家實力作為支撐,才能順利地實施下去。任何社會化的行為都離不開人類,如果國家無法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那就無法要求人們將生存的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環境保護中去。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事業,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只有將環境保護作為全民意識培養並強化起來,環境保護的步子才能得以加大,才能跟得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步伐。
(2)、 協調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可以共融的。環境和經濟本身就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制約著其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而環境保護的受重視程度和後果也促進或制約了該國的經濟發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社會的發展將更加迅速,變化也將更大,如何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成為重中之重。發展綠色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無疑為此提供了答案。以「提高效益,節約資源,減少廢物」為特徵的綠色經濟鼓勵經濟持續增長,而不是以保護環境為由取消經濟增長; 同時要求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要與有限的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作為一種以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為目的的新經濟形式,綠色經濟旨在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堅定這個信念,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走下去。(3)、從實際出發,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必須把現實的需求及未來的需求結合起來,把解決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同完善環境保護規劃的目標結合起來。從本質上講,環境保護的滯後性是可以解決的。環保觀念必須從過去的相對封閉、僵化、固步自封轉向開放、進取、面向未來。有遠見的學者曾預測我們所處的這個生態系統,如果照工業化的那種發展狀態,它將先獲得快速增長,繼而達到極限並開始走向崩潰。但如果能從現在就開始思考,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預防,那麼在生態系統發生質變前仍能有效地改變最終的結果。

❺ 環境污染的來源,對策。6種對策。

環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空氣主要污染物
空氣中主要污染內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容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
2.氮氧化物(NOx)
3.粒子狀污染物
(1)總懸浮顆粒物(TSP)
(2)自然降塵
4.酸雨
5.一氧化碳(CO)
6.氟化物(F)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
7.鉛及其化合物(Pb)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揮發酚、汞和氰化物
1.氨氮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2.石油類
3.化學耗氧量(COD)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
4.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質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一
5.揮發酚水體中的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於含酚廢水,如焦化廠、煤氣廠、煤氣發生站、石油煉廠、木材幹餾、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染料、醫葯、香料、農葯、玻璃纖維、油漆、消毒劑、化學試劑等工業廢水
6.汞
7.氰化物
三、雜訊
從物理定義而言,振幅和頻率上完全無規律的震盪稱之為雜訊.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論,凡是人們所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
關於環境污染的相關對策有很多種,關繫到很多方面。

❻ 簡述常見的環境污染並分析其對策 200字以內

一、充分認識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群眾消費水平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全國環境質量基本穩定,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多數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工業產品的污染排放強度下降,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不斷推進,生態保護和治理得到加強,核與輻射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人民群眾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我國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
(二)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我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嚴峻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許多城市空氣污染嚴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開始顯現,土壤污染面積擴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劇,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存在隱患。生態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廣,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近20多年來集中出現,呈現結構型、復合型、壓縮型的特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未來15年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將再翻兩番,資源、能源消耗持續增長,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三)環境保護的法規、制度、工作與任務要求不相適應。目前一些地方重GDP增長、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法制不夠健全,環境立法未能完全適應形勢需要,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較為突出。環境保護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污染治理進程緩慢,市場化程度偏低。環境管理體制未完全理順,環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監管能力薄弱,國家環境監測、信息、科技、宣教和綜合評估能力不足,部分領導幹部環境保護意識和公眾參與水平有待增強。
(四)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執政為民、提高執政能力的實際行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

❼ 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與防治環境污染的主要對策

對策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污染控制(即管理監督方面),一個是污染治專理,就是所謂的防屬治結合的對策。
在污染預防方面,我國的主要對策,現在就是對 項目做環境影響評價(環評制度),還有一個是污染付費制度,以及出台的更嚴厲的控制標准和管理措施;
在污染治理方面,自然是要加大投入,一方面是市政投入,一方面是市場控制,國家鼓勵環保產業的發展,出台的法規政策等,帶動環保產業的發展。

❽ 環境污染有哪些,有什麼危害,以及防治對策

shigousji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