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統計污染

統計污染

發布時間: 2020-11-22 00:11:20

㈠ 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統計表

對口香糖污染環境的調查

一 調查的目的
如今吃口香糖被某些人認為是一種時尚,不論在大街這
公園` 影劇院或是學校里,都經常能見到一些淑女,紳士學生幼兒在"瀟灑" "舒適"地嚼著.在享受完了之後不經意的一吐,問題也就來了,這些殘渣在嘴裡粘性十足,吐到地上,牆上也一樣粘性很強.於是,它們緊緊地貼在地上,再被人踩上幾腳,造成了一塊塊污染. 種污染既非大氣,水質,噪音那樣引起人們的深惡痛絕而引人注目,又非廢紙,臟物等垃圾那樣顯而易見而被清除.它是不顯眼,但又會在有些時候冒一下頭,讓你惡心(我曾不小心坐在一個公共椅上, 身上粘了三塊口香糖殘渣),這的確是一種污染.為此,我們對這種人人都有可能吃,又幾乎都不注意它的去向的口香糖進行了調查.我們想了解口香糖目前在公共場所對環境污染的程度.口香糖有哪些性質,探討解決口香糖污染環境的方法,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二 調查方法
1. 調查時間:1996年5---10月
2. 試驗地點: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
3. 試驗方法:
(1) 酸對口香糖的作用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3毫升濃度20%硫酸,加熱.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濃度98%硫酸,加熱
(2) 鹼對口香糖的作用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氫氧化鈉,加熱.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氫氧化鈉+氨水,加熱.
(3) 四氯化碳對口香糖的作用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20毫升四氯化碳
(4) 丙酮對口香糖的作用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丙酮
(5) 溫度對口香糖的作用
夾住一小塊口香糖,用火焚燒.
4. 問卷調查
(1) 問卷設計
(2) 調查對象:初中學生
(3) 調查人數:100人
5. 拍攝:對公共場所口香糖造成的污染進行拍攝
拍攝儀器:富士STX-2相機
拍攝膠卷:富士膠卷
照片:附後
6. 考察
(1) 考察地點:
A. 學校類:西城區少年科技館,鐵二中,北京三十五中
B. 商場類:長安商場,新意商場,會成門商場,復興商場,城鄉貿易中心
C. 車站類:北京西客站
D. 公園類:玉淵潭公園,月壇公園
E. 學生家庭
(2) 徒步行走2公里,騎車約16公里
(3) 測量被調查地點的面積,清點口香糖污跡的個數
7. 查資料: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少男少女雜志,電視節目:正大綜藝
三. 調查結果
(一) 口香糖的性質
嚼過的口香糖是不能咽下去的,這是因為口香糖的原料是一些不能吃的東西.120年前,發明家亞當司在墨西哥用糖膠樹膠製成了"口香糖一號",然而樹膠的來源總是有限的,後來人們用合成樹脂代替樹膠,再加進一些精製白橡膠,溶劑白蠟等添加劑,就製成了口香糖的"膠基".制口香糖時,在膠基中加入澱粉糖漿,香料和糖粉,經過加工,切片,再加上精美的包裝,口香糖就問世了.口香糖中的糖漿,香料,糖粉可隨人的唾液咽下,剩下的是既嚼不爛又不能吃的膠基.膠基具有很強的粘性,當人們隨意一吐,膠基就牢牢地粘在地上或其它附著物上,掃帚掃不走,拖布拖不掉,又不溶於水,難以除去,成為污染物.
1, 膠基與稀作用(20%H2SO4)
1) 在常溫小基本不反應,如放置時間較長(例如
一 天一夜)則表面略顯黃色。
2) 給稀酸加熱放置膠基,可見到其變軟,但見不
到劇烈反映,僅溶液由無色變黃變棕紅色變黑色。膠基表面微黃,當溶液沸騰後,膠基仍有粘性,仍可拉絲。
2, 膠基與濃硫酸作用(98%H2SO4)
看不到劇烈反映,但可見膠基外層變紅,酸液能溶解膠基,但它本身是有毒物質物質,同樣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但它不耐溫度,在高溫下可以燒成
灰燼。
(二)初中生對口香糖問題的問卷調查
題目:
1. 您認為口香糖是否污染環境?
(1) 是(2)否(3)不清楚
2. 您對生產銷售口香糖所持態度?
(1) 不支持(2)支持(3)無所謂
3. 您經常買口香糖嗎?
(1) 經常(2)有時(3)不買
4. 您對隨便丟棄口香糖的看法?
(1) 可以丟(2)不應丟
5. 您一次購買幾條口香糖?
6. 您認為任何使口香糖不污染環境?
(三)公共場所地面口香糖污跡統計表
(四)100名學生家中:無污染

四.分析與討論
1. 很久以前,人們就有一種在嘴裡咀嚼無營養物質的習慣。考古學家在瑞典發現了一枚九千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在這枚頭蓋骨的牙縫中,有一塊已經成為化石的口香糖。可見口香糖之年代久遠。北美印第安人的口香糖是一種雲杉的樹脂;100多年前,墨西哥人的口香糖是糖膠和樹膠的混合物;而現代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種代替樹膠的合成樹脂加上精製白橡膠、溶劑白蠟等添加劑製成的。口香糖是合成物質與乳膠製品的混合物,在生產過程中先溶化過濾這種混合物,然後再添加一些香料,便製成了口香糖。
口香糖 的膠基既耐酸又耐鹼,在自然環境中(如土中)難以清除,雖然它可被燒毀,但如果是分散的粘在公共場所,實際上也難以銷毀,因此它形成一種特殊污染,清除起來很棘手。經四氯化碳浸泡可以溶解,但四氯化碳是有毒物質,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樣因口香糖分散的粘在公共場所,清除起來談何容易。因此,這種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另外,口香糖中含有DPOD和BPDG兩種增塑劑,都是有毒的物質。如果每天嚼7---8塊口香糖,便會達到人體中毒的劑量,影響食慾,危機健康。
2。通過對100名學生進行的調查可知
(1)77%的人認為口香糖殘渣污染環境,他們全都不隨口吐在家中地上。99%的人認為不應該隨便吐在地上,而且。100%的被試家中無口香糖殘渣污染。但只有10%的被試者能基本做到不亂吐,看來認識與實際是有差距的。
(2)口香糖的消費是比較大的
從口香糖的購買情況來看,23%的人經常買口香糖;64%的人有時買口香糖;只有13%的人不買口香糖。從購買量來看,一次購買一盒或一盒以上的佔12%;購買一至五條的佔78%。另外,一個接頭小攤點一天就能賣出30條以上的口香糖,一個月大約能賣出900多條,那麼,一年賣出差不多10800 條,北京這樣的攤點何止千萬。我們把北京所有的攤點加起來按10000個算,那麼,北京一天就有30多萬塊口香糖殘渣被吐到地面或其他地方。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北京城區面積為8710萬平方米,每年每平方米土地上都有一塊口香糖殘渣。另據《北京晚報》96年12月23日報道:全世界的人每天大約要嚼掉十萬噸口香糖。如果把粘在人行道上的口香糖殘渣收集起來,可以製成一艘大輪船。可見污染是多麼嚴重。
(3)4%的人認為不應該買口香糖
2. 口香糖已初步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北京晚報〉〉在96年7月22日報道,廈門有關方面號召市民愛護環境,不買不吃口香糖。其報道如下:
"廈門市人大常委近日號召市民不買不吃口香糖,以保護廈門市優美的環境,由於一些市民吃口香糖,隨地拋棄殘渣,使廈門市的環境受到不小的影響。如廈門市中山路新鋪不久的彩磚被口香糖殘渣污染得斑斑點點,高歧國際機場候機廳內也被塗抹得骯臟不堪。"
在新加坡因為口香糖的膠基經常卡住地鐵車門,並嚴重污染環境,使新加坡政府下決心嚴令禁止出售和咀嚼口香糖,如果違反規定,要處以很重的罰款。
4.通過實地考察與觀察,公共場所明顯污跡最多的是火車站、商場,原因是這些場所比較繁華,並且流動人口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污染較少的是文化管理部門和學校。原因是學校學生大部分時間上課,另外,課下學校也要求不吃口香糖。
5.代替口香糖有效的方法
代替口香糖有效可行的方法是叩齒和推廣霧化口香糖。通過叩齒可以鍛煉臉部肌肉,堅固牙齒;霧化口香糖則可以去除口腔異味。
五建議與設想
由於我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很大,人口眾多,一下禁止口香糖有些困難,但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逐漸杜絕吃口香糖所造成的危害。
1 通過教育部門對中小學生進行宣傳和教育,使中小學生了解並認識到口香糖殘渣對環境的污染。
2 通過眾多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等)在國內廣泛宣傳口香糖殘渣的污染,使人們意識到其危害性。
3 逐漸停止口香糖的生產與買賣,例新加坡作出了新加坡境內禁止生產和買賣口香糖的決定,如果在新加坡境內,被發現攜帶了一小口香糖,就會被處以一美金的罰款。這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4 大力推廣霧化口香糖,霧化口香糖改變了以往用
膠基、香料、糖分組合的方法,而是將其完全霧化到口裡,既清除了口腔異味,又沒有污染。
5 如果一定要吃口香糖,嚼過的殘渣千萬不要亂吐,最好把它用紙包起來再仍到垃圾箱里。
六 小結
我們選擇了一個看起來很小的一件事,即口香糖是否污染環境的問題,其實經過分析與討論,我們認為事也不小,因為它不光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同時也是反映了人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通過以上討論與分析,我們希望能夠提醒人們,盡量少吃和不吃口香糖或改用霧化口香糖。不要讓口香糖成為破壞和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建設文明清潔的國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㈡ 誰知道「水污染危害統計」「空氣污染危害統計」

1.大氣污染的概念
大氣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固體雜質微粒組成的混和物。就干潔空氣而言,按體積計算,在標准狀態下,氮氣佔78.08%,氧氣佔20.94%,氬氣佔0.93%,二氧化碳佔0.03%,而其他氣體的體積則是微乎其微的。各種自然變化往往會引起大氣成分的變化。例如,火山爆發時有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噴射到大氣中,造成火山噴發地區煙霧彌漫,毒氣熏人;雷電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積火災也會增加二氧化碳和煙粒的含量等等。一般來說,這種自然變化是局部的,短時間的。隨著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向大氣中持續排放的物質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復雜,引起大氣成分發生急劇的變化。當大氣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質達到對人類健康、動植物生長以及氣象氣候產生危害的時候,我們就說大氣受了污染。
2.大氣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大氣污染源就是大氣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個:
(1)工業:工業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性質復雜,有煙塵、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機化合物、鹵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煙塵,有的是氣體。

(2)生活爐灶與採暖鍋爐: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爐灶和採暖鍋爐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燒過程中要釋放大量的灰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特別是在冬季採暖時,往往使污染地區煙霧彌漫,嗆得人咳嗽,這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污染源。
(3)交通運輸:汽車、火車、飛機、輪船是當代的主要運輸工具,它們燒煤或石油產生的廢氣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別是城市中的汽車,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襲人的呼吸器官,對城市的空氣污染很嚴重,成為大城市空氣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車排放的廢氣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前三種物質危害性很大。
3.大氣污染的危害
大氣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發生的煤煙霧事件死亡4000人。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據分析,這是因為那幾天倫敦無風有霧,工廠煙囪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廢氣煙塵彌漫在倫敦市區經久不散,煙塵最高濃度達4.46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濃度竟達到3.83毫升/米3。二氧化硫經過某種化學反應,生成硫酸液沫附著在煙塵上或凝聚在霧滴上,隨呼吸進入器官,使人發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由上例可知,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對植物的危害: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3)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據觀測統計,在大工業城市煙霧不散的日子裡,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沒有煙霧的日子減少近40%。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會導致人和動植物因缺乏陽光而生長發育不好。
②增加大氣降水量: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因此,當大氣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條件與之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降水天氣。在大工業城市的下風地區,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
④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於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⑤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污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污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從地球上無數煙囪和其他種種廢氣管道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約有50%留在大氣里。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經粗略估算,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氣溫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溫度可以增高1.5~6℃。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現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後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4.提出改善空氣質量的建議

(1)工業合理布局:這是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還應把有原料供應關系的化工廠放在一起,通過對廢氣的綜合利用,減少廢氣排放量。
(2)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分散於千家萬戶的爐灶和市內密如樹林的矮煙囪,是煤煙粉塵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採取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的方法,即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是消除煤煙的一項重要措施。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減少汽車廢氣污染,關鍵在於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從而減少有害廢氣。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自煤向燃氣的轉換,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他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等。這樣,可以大大減輕煙塵的污染。
(5)綠化造林: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後,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望採納。

㈢ 中國環境污染的數據

全國環境污染數據(90年代中期損失1875億)

1875億元經濟損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大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是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是固體廢棄物和其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

。水污染
在這三部分中,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龐大。在計算中不考
慮因地球物理原因形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僅僅計算人類生產活動
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棄物進入自然界水體所造成的水體污染而帶來的經
濟損失,該數字達到了1428.9億元,占環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
值的76.2%。
其中,工業污染性缺水是各項損失中最嚴重的一項。1995年,全
國工業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業經濟損失750億元,佔了水污染造
成的損失的一半以上。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已對我國經濟建設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總懸浮顆粒物
(TSP)、二氧化硫(SO2)等對我國人民的健康損害尤其嚴重,1995
年全國因為大氣TSP和SO2污染影響導致的人體健康損失估算達到
171億元。
酸雨也是一個「大殺手」。酸雨不僅對農作物和森林損害極大,而
且酸雨對於建築材料也有極大的腐蝕作用,從而對建築物造成危害。
據估算,1995年,我國因為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130億元。

以上數據摘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公開發表的「90年代中期中國
環境污染經濟損失估算」報告。撰寫該報告的專家指出,我國因為環
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還遠遠不止此數目,該數字只是部分可以計算
的環境損失。

要使農業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環境問題最為重要。
環境保持和環境治理將是中國在新世紀發展中最大的科研題目和
潛在市場!

㈣ 我想問excel記錄了一年每一天某地區的污染程度,使用哪個函數可以統計重度污染的天數,中度污染的天

請上傳帶行號列標的表格截圖
=COUNTIF(A:A,"重度污染")
得到A列中重試污染的天數

㈤ 污染物排放量是監測數據計算還是公式計算

排放量是計算結果,可以通過監測數據計算得來,也可以物料衡算得出。

㈥ 地球環境污染的准確數據

每年水污染事件1000起
每年因大氣污染致門診35萬人

資料圖: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最新研究顯示,備受世界關注的蘭州市冬季大氣污染,元兇已由「煤煙型」逐漸轉變為「尾氣型」,今後一段時間內,機動車尾氣污染將成蘭州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2007年7月17日下午3點半,內蒙古滿洲里市疾病控制中心突然接到該市阜城東社區衛生站的報告,從當天早上9點起衛生站接連收治了20多例腹痛、惡心、嘔吐的患者,到下午仍有症狀類似的病人陸續前來就診。

接到報告後,市疾病控制中心一面向滿洲里市衛生局匯報,一面組織人員趕赴衛生站。到7月22日,病例增至536例,其中還有一名危重病人。市衛生局不得不向衛生部請求專家支援。經過全力救護,最終所有的患者都被治癒。

導致這幾百人同時生病的原因略顯特殊。經過仔細調查,醫務人員發現病例的分布與該市鐵路供水管網一致,確認這是一起典型的生活飲用水污染引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原來,凈水廠的蓄水池設計存在嚴重缺陷,此前連日的暴雨致使污水從排污管反向流入蓄水池,污染了生活飲用水,引發當地居民發生群體性腹瀉。

這僅僅是中國每年發生的近1000起水污染事件之一。

11月21日,衛生部監督局局長趙同剛在第三屆國家環境與健康論壇上透露,中國有3.2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萬人飲用水氟、砷含量超標。除了水污染外,其他環境污染對健康安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每年因城市空氣污染和室內空氣污染導致的超額死亡分別達到17.8萬人和11萬人。」趙同剛說,「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大障礙。」

10億人呼吸受污染

「近年來,中國空氣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城市大氣污染依然嚴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金銀龍說。

2006年,中國對559個主要城市進行的監測顯示,有37.6%的城市大氣質量未達到國家標准,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

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有6億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環境中,而生活在總懸浮顆粒物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環境中人數達到了10億。

金銀龍說,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大氣污染與人群的許多疾病,特別是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腫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

全球每年由於城市空氣污染造成大約80萬人死亡。亞洲地區每年因大氣污染造成48.7萬多人死亡。中國每年因城市大氣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統門診病例35萬人,急診病例680萬人,大氣污染造成的環境與健康損失佔中國GDP的7%。

除了城市大氣污染外,室內空氣的質量也令人擔憂。在城市,集中空調的污染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2004年,衛生部對60個城市937家公共場所的集中空調進行了衛生檢測,結果顯示嚴重污染達47.1%,中度污染達46.7%,合格率僅佔6.2%。通風管道內最高積塵量達到486克每平方米,是國家標準的486倍。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所引起的人體健康損害和疾病種類達幾十種,主要有三類疾病,傳染性病、過敏性疾病和不良建築綜合征。」金銀龍說,「其中,傳染病軍團菌病的死亡率是5%~30%,接近SARS的死亡率。」

農村雖然沒有集中空調污染的困擾,但由燒柴燒煤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至今仍未引起重視。

中國農村有將近80%的家庭使用固體燃料(秸稈、柴和煤炭)作為主要的生活能源,但這些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尤其是在開放式燃繞或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燃燒時,能釋放出對健康有害的數百種污染物,造成室內空氣嚴重污染。據有關部門調查,農村燃煤造成室內多種污染物嚴重超過國家標准。

每年近千起水污染事件

從2001年至2004年,中國共發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每天2到3起。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2006年水污染事故佔全部環境污染事故總量的59%。

「由於人口增長和城市的快速發展,含有殺蟲劑和化肥的農田灌溉水及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造成了中國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沿海大面積污染,這已成為一個嚴重問題。」金銀龍說。

2006年,環保系統對中國七大水系的408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檢測顯示,其中Ⅰ~Ⅲ類水質斷面佔46%,Ⅳ、Ⅴ類佔28%,劣Ⅴ類佔26%,素有三大湖之稱的太湖、滇池和巢湖水質均為劣Ⅴ類。按照國家環保標准,Ⅰ類和Ⅱ類水可以作為飲用水水源,Ⅲ類和Ⅳ類水只可以用於灌溉,Ⅴ類及劣Ⅴ類水質甚至不可以用於灌溉——但實際上,中國很多地方根本無法執行這一規定。

人群患有大量與水污染相關的傳染性疾病。在中國的37種法定傳染病中,通過水傳播的疾病有8種。2006年,中國上報法定傳染病發病人數460.9萬,其中靠水傳播疾病的發病人數127.8萬,佔27.7%。金銀龍說,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飲用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機物暴露與慢性疾病顯著相關,尤其是肝癌、胃癌等消化道腫瘤。

今年7月1日,中國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開始實施,水質指標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其中42項屬於強制檢測項目。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副主任宋蘭合透露,中國660多個設市城市的3000多家水廠中,能完全執行106項檢測的,「絕對不會超過10家;即使能檢測42個強制項目的,也只有不到15%;另有約51%的企業更是根本沒有檢測能力」。

除了水質檢測能力滯後,宋蘭合說,城市供水管網的老化現象也非常嚴重。在東北一些地區,甚至還在依靠偽滿時期建造的管網。而供水管網老化,不僅容易造成漏損率增加、停水事故頻發,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供水水質。

國家行動計劃頒布

實際上,如何應對環境與健康之間的挑戰,是一個全球性難題。因此,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內的多個國際機構,也一直大力推進環境污染及其健康影響的調查與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6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接近1/4的疾病由可以避免的環境暴露引起。每年超過1300萬的超額死亡歸因於可預防的環境因素。在最不發達地區,接近1/3的死亡和疾病歸因於環境問題。

但中國不僅對國內環境污染及其對健康產生影響的底數和狀況不清,而且在環境與健康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上存在很大不足。衛生部和環保總局等部門在環境健康問題上甚至缺乏溝通。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2006年舉行的全國第一次環境政策法制工作會議上就直言,環保局管污染,衛生部管癌症,但污染和癌症兩者之間的研究卻是空白,這方面的統計協調機制遠遠沒有到位。

為此,中國政府特別在11月21日召開的第三屆國家環境與健康論壇上,啟動了《國家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這也是中國環境與健康領域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

《行動計劃》特別提出將建立五大國家級環境與健康監測網路,開展實時、系統的環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監測,為國家制定有效的干預對策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這五大網路分別是:飲水安全與健康監測網路、空氣污染與健康監測網路、土壤環境與健康監測網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健康監測網路、公共場所衛生和特定場所生物安全監測網路。

趙同剛希望通過制定國家行動計劃,更加有力地推動環境與健康工作,以應對公眾面臨的環境與健康問題。

非原創,要真正准確幾乎不可能。

㈦ 最新的中國環境污染數據。謝謝

中國環境污染到什麼程度了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一組數據。

2007年,我國查明的各類源頭廢水排放總量2092.8億噸,廢氣排放總量637203.7億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3028.9萬噸,氨氮172.9萬噸,石油類78.2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下同)0.09萬噸,總磷42.3萬噸,總氮472.9萬噸;二氧化硫 2320萬噸,煙塵1166.6萬噸,氮氧化物1797.7萬噸。其中,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和河北省工業污染源數量居前5位,分別佔全國工業源總數的 19.9%、17.1%、11.8%、6.1%和 5.1%。在產生嚴重工業污染的行業中,全國有非金屬礦物製品18.4家、通用設備製造污染源14萬家、金屬製品12.3萬家、紡織業10.7萬家、塑料製品業8.8萬家、農副食品加工業8.3萬家、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8.2萬家。

工業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化學需氧量3145.35萬噸,氨氮 201.67萬噸,石油類 54.15萬噸,揮發酚 12.38萬噸,重金屬2.4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38.5億噸,綜合利用量18億噸(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2124.44萬噸),處置量 4.41億噸(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1964萬噸),2007年貯存量15.99億噸(其中符合環保要求貯存量12.11億噸),傾倒丟棄量4914.87萬噸。

農業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學需氧量1324.09萬噸,總氮 270.46萬噸,總磷28.47萬噸,銅 2452.09噸,鋅4862.58噸。種植業總氮流失量159.78萬噸,其中:地表徑流流失量 32.01萬噸,地下淋溶流失量20.74萬噸,基礎流失量107萬噸;總磷流失量10.87萬噸。種植業地膜殘留量12.1萬噸。

上述數據節錄自2010年2月6日新版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這個報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聯合公布,可謂權威之數據。然而,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我們依然不能了解我國生態環境的「廬山真面目」。因為,畢竟統計數據有不全的地方,甚至一些數據,還會有失真的地方。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07年12月31日,時期為2007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內容包括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數量、污染治理情況等。從上述普查的部分結果我們隱約地讀出:從工廠煙筒、排污口、礦山、城市消費場所、養殖場、果園乃至農田排出來的各類污染物,已經使得重現當年我們的「碧水藍天」成為奢望了。

㈧ 最新統計中國目前有多少土地被污染如何有效治理

中國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及原因分析在環境污染中,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是最大的問題。造成嚴重污染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八個方面的原因:1、發達國家的污染環境的企業,大量搬遷到發展中國家。我們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大量引進這類企業,還給予各種優惠政策。2、國內一些中小企業,不重視保護環境。甚至凈化污染物的設備只是擺設,是為了應付檢查而設置的,平時隨意排污。3、政府有關部門只追求經濟指標,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凡是出現的重大污染事件,都與政府有關部門的瀆職有關。4、對於造成污染的企業,處理不力。發生了大的污染事故,只是象徵性的罰款,起不了警示作用,當地政府甚至於包庇縱容。5、對於洋垃圾走私的處理不力,以至於有的地方、有的人敢於從國外搞了洋垃圾來賺錢,卻污染了自己的環境。6、城市的盲目擴大、發展,忽視公共交通,不切實際地發展私家車,造成交通堵塞,機動車尾氣排放嚴重污染大氣環境。7、農葯、化肥的過量使用。8、城市垃圾沒有好好處理,沒有分類收集,造成垃圾污染。中國環境問題及水資源問題解決中國環境十大問題1、大氣污染問題:2000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995萬噸,居世界第一位。據專家測算,要滿足全國天氣的環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現有基礎上至少削減40%。此外,2000年中國煙塵排放量為1165萬噸,工業粉塵的排放量為1092萬噸。大氣污染是中國目前第一大環境問題。2、水環境污染問題: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其中42%的水質超過3類標准(不能做飲用水源),全國有36%的城市河段為劣5類水質,喪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庫)和城市湖泊水質普遍較差,75%以上的湖泊富營養化加劇,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垃圾處理問題:中國全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達8.2億噸,綜合利用率約46%。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1.4億噸,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裝物和農膜導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國各地。4、土地荒漠化和沙災問題:目前,中國國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佔國土陸地總面積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積還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長。中國每年遭受的強沙塵暴天氣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內蒙古一些地區的居民被迫遷移他鄉。5、水土流失問題:中國全國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多億噸,每年流失的土壤養分為4000萬噸標准化肥(相當於全國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來,中國水土流失毀掉的耕地總量達4000萬畝,這對中國的農業是極大損失。6、旱災和水災問題:20世紀50年代中國年均受旱災的農田為1.2億畝,90年代上升為3.8億畝。1972年黃河發生第一次斷流,1985年後年年斷流,1997年斷流天數達227天。有關專家經調查推測:未來15年內中國將持續乾旱。而長江流域的水災發生頻率卻明顯增加,500多年來,長江流域共發生的大洪水為53次,但近50年來,每三年就出現一次大澇,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7、生物多樣性破壞問題:中國是生物多樣性破壞較嚴重的國家,高等植物中瀕危或接近瀕危的物種達4000-5000種,約佔中國擁有的物種總數的15%-20%,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聯合國40種世界瀕危物種中,中國有156種,約占總數的1/4。中國濫捕亂殺野生動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動物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屢禁不止。8,WTO與環境問題:中國加入WTO將面臨兩方面新的環境問題。一方面是國際上的"綠色貿易壁壘"。由於中國目前的環境標准普遍低於發達國家的標准,中國的食品、機電、紡織、皮革、陶瓷、煙草、玩具、鞋業等行業的產品將在出口貿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市場對中國的礦產、石材、葯用植物、農產品、畜牧產品的大量需求,可能會加重中國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破壞。同時,中國可能成為國外污染密集型企業轉移的地點和大量的國外工業廢物"來料加工"的地點,這將極大地加重中國的環境問題。9、三峽庫區的環境問題:三峽工程是中國目前正在實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該工程定於2003年開始發電。三峽建成後對地質環境、水資源環境、生態環境(涉及庫區兩岸和整個上游地區)的影響,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庫區污染是目前擺在三峽建設者面前的大課題。三峽工程已成為世界矚目的環境問題。10、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難降解的持久性有機物污染開始顯現。國際上今年簽署了《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其中確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中國的環境介質中多有檢出,中國是公約的簽字國。這類有機污染物具有轉移到下一代體內,並在多年後顯現其危害的特點,也被稱為"環境激素"或"環境荷爾蒙",危害嚴重。目前這類有機污染物廣泛存在於工農業和城市建設等使用的化學品之中。下面就中國水資源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加以論述資源有限中國水源短缺和水源污染問題,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地區,由於水資源短缺與過度開發及水污染問題加劇,目前城鎮供水安全保障面臨嚴峻挑戰。中國的水資源非常有限,根本無法滿足十三億人口,目前人均水資源只有二千二百立方公尺,只是世界人均水資源的四分之一。由於水資源分布極端不均,主要集中在雲南、西藏、青海等西部地方,而七大河川中的五大河流都嚴重受污染。在先天不足而又後天殘缺的問題下,高速城市化又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這為水資源帶來更巨大的壓力。目前中國六百多個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已達百分之四十五點七,但還有近三百個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絕大多數的鎮沒有污水處理廠,地下水污染嚴重;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狀況不佳,污水處理的監管機制亟待建立。浪費嚴重專家指出,我國現在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十分嚴重。農業是水資源的浪費大戶。在我國,「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農業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輸水過程中就滲漏損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因為現有用水設施技術落後,目前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國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僅為55%左右,而發達國家平均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講節約、鋪張浪費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項每年就損失上億立方米。專家坦言,我國多數城市水資源實際漏失率全國平均數應在30%以上。建設節水型社會是唯一出路水利部長汪恕誠日前再次強調,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中國水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由43位院士和300名專家提交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報告》認為,解決我國水的問題,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戰略舉措,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實踐證明,建設節水型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乾旱缺水問題唯一的選擇。通過建設節水型社會,使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專家也指出,目前,隨著全社會節水意識的提高和政府相關措施的落實,在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全國年用水總量正在得到控制,用水效率在不斷提高,節水工作已經初見成效。國民經濟近年來以7%以上的速度增長,而全國年用水量(不含工業的重復用水量)並未出現大的變化,穩定在5500億立方米左右。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農業節水初見成效,工業用水實現「增產不增水」,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年均遞減9%中國面臨著水資源的嚴重短缺和污染,人均水資源量為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於地區間和年際間分布嚴重不均衡,北方和沿海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猶為突出。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形象化的表述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造成這種現象有自然的因素,有人為的因素。據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人士介紹,中國的水壩數量世界第一,全世界12萬座的各類水庫中,中國就佔了一半。以淮河為例,治淮半個世紀,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庫5300多座。在這些大壩的控制下,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質被改變,水體稀釋自凈能力急劇下降。枯水季節,整條淮河基本不流動,成了死水,不僅「五毒俱全」,而且濃度極高。豐水季節,尤其上中游泄洪時,高濃度污染團順流而下,形成令人難以置信的惡性污染。

㈨ 水資源污染統計

看完他
必需一定以及絕對要看完他

水是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是人類和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當今世界,水資源不足和污染構成的水源危機成為任何一個國家在政策、經濟和技術上所面臨的復雜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1992年1月聯合國在冰島舉行了水和環境國際會議,呼籲尋找新的途徑,對淡水資源作出評價、發展和管理。1993年,世界銀行提出了有關水資源的新課題。糧農組織最近成立了一個關於水和持續農業發展的國際項目(LAP-WASAD),這些信息表明,水資源問題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分兩大類:一類是從水資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滿足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後,數量有所消耗,質量有所變化,在另外地點回歸水源。另一類是取用水能(水力發電)、發展水運、水產和水上游樂,維持生態平衡等,這種利用不需要從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質。本節所討論的水資源利用情況主要是第一類用水形式。
3、水資源的重要作用

1) 調節氣候。水是大氣的重要成分。雖然大氣中僅含全球水量的百萬分之一,然而,大氣和水之間的循環相互作用,確定了地球水循環運動,形成支持生物的氣候。大氣中的水幫助調節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環運動起著不同地區的能量傳輸作用。

2) 水磨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態。流動的水開創和推動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觀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關鍵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風化中起著重要作用。

3)水具有物質運輸的功能。水可以輸送多種多樣材料和營養物質。水輸送物質的形式有兩種:溶解的礦物質和整體物質。大氣中的各種顆粒物質可以沉降到水體,然後由水輸送。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到,水可以把環境污染物輸送、擴散到更遠、更廣泛的區域。

4) 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質。生命的形成離不開水,水是生物的主體,生物體內含水量占體重的60~80%,甚至90%以上。水是生命原生質的組成部分,並參與細胞的新陳代謝,還是生物體內外生物化學發生的介質。因此,一切生命都離不開水。水與生物以各種方式相互作用。在一個區域范圍內,水是決定植被群落和生產力的關鍵因素之—,還可以決定動物群落的類型、動物行為等。

5)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產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水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不論是生活或是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水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水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又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介質,人體的水含量占體重的2/3,維持人類正常的生理代謝,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水。工業生產、農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是,隨著人口和經濟活動的加劇,全球的水循環已大大偏離了它的自然狀態,水的流動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人口迅速增長,加快了對水資源的消耗,工農業生產發展嚴重污染了水體,森林破壞改變了蒸發和徑流方向等,這些人類活動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破壞,使世界面臨著水危機。
1、世界水資源概況

世界各地自然條件不同,降水和徑流相差也很大。年降水量以大洋洲(不包括澳大利亞)的諸島最多;其次是南美洲,那裡大部分地區位於赤道氣候區內,水循環十分活躍,降水量和徑流量均為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接近,而非洲大陸是世界上最為乾燥地區之一,雖然其降水量與世界平均值相接近,但由於沙漠面積大,蒸發強烈,徑流量僅為151mm。相比之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最為乾燥,與降水量761mm相對其徑流量僅為39mm,這是由於澳大利亞的有2/3地區為荒漠、半荒漠所致
2、世界水資源的供給與利用

通常人們將全球陸地入海徑流總量作為理論上的水資源總量,即全球水資源總量為47000km3,而這一水資源數量在全球分布又是不均勻的,各國水資源豐缺程度相差很大。人類在早期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是在農業、航運、水產養殖等方面,而用於工業和城市生活的水量很少,直到本世紀初,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仍只佔總用水量的12%左右。隨著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長以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資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世界用水量逐年增長,1900~1975年間,每年以3~5%的速度遞增,即每20年左右增長一倍。到2000年,世界總用水量將達到6000億m3,佔世界總徑流量的15%。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對水資源的需要量越來越大,1985年用水量為1950年的3.5倍。其中農業用水占總水量的比例由1950年的78.2%下降到1985年的61. %5;而工業用水與城市用水占總用水量的比例由1950年的22.7%,增加到1985年的34.6%。但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卻不會增加;甚至會因人為的污染等因素而使其質量變差,可利用數量減少。加之,世界淡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均勻,人們居住的地理位置與水的分布又不相稱,使水資源的供應與需求之間的矛盾很大,尤其是在工業和人口集中的城市,這個矛盾更加突出。據統計,近40年來,全世界農業用水量僅增加了2倍、工業用水增加了7倍,而生活用水增加的更多。

3、水危機產生的原因

從總的水儲量和循環量來看,地球上的水資源是豐富的,如能妥善保護與利用,可以供應200億人的使用。但由於消耗量不斷的增長和可利用水域的污染等原因,造成可利用水資源的短缺和危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自然條件影響:地球上淡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極不均勻分布,並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致使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可用水量甚缺。例如我國長江、珠江、浙、閩、台及西南諸河流域的水量占總水量的81.0%,而這些地區的耕地僅佔全國的35.9%;而華北和西北地處於干早或半乾旱氣候區,其降雨和徑流都很少,季節性缺水很嚴重。北非和南撒哈拉地區、阿拉伯半島、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西印度是年降雨長期平均變化最大的區域,其變化幅度超過40%。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非洲西南部、巴西最東端以及智利部分地區也是如此。因此,世界許多地區會出現區域性的供水危機。
1、概況:我國江河眾多,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萬多條,1000km2以上的約有1500多條。但受氣候和地形的影響,河流分布很不均勻,絕大部分河流分布在我國東部濕潤、多雨的季風區,西北內陸氣候乾燥、少雨,河流很少。

我國有1 km2以上的湖泊2300多個,總面積7187 km2,約占國土面積的0.8%;湖水總儲量約為7088億m3,其中淡水量佔32%。

我國還有豐富的冰川資源,共有冰川43000餘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區。總面積58700km2,占亞洲冰川總量的一半以上,總貯量約52000億m3。

我國平均年降水量為61889億m3,平均降水深648.4mm,年均河川徑流量27115億m3,合徑流深284.1mm。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由冰川補給的只有500億m3左右。我國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為8287.6億m3。

根據分析計算,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別為27115和8288億m3,扣除二者間的重復量7279億m3後,則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8124億m3。

2、我國水資源特點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可通過降水、蒸發、徑流等水平衡要素的分布反映如下:

1) 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人均和地均擁有量少

我國多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3,其中河川徑流約佔94%,低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約佔全球徑流總量的5.8%,居世界第6位。平均徑流深為284mm,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7位。可見,我國的水資源量還是比較豐富的。然而,我國人口眾多,按12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佔有的河川徑流量2260m3,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分別是美國人均佔有量的1/6,前蘇聯的1/8,巴西的1/19和加拿大的1/58。我國地域遼闊,平均每公頃耕地的河川徑流佔有量約28320m3,為世界平均值的80%。所以,人我國水資源量與需要不適應的矛盾十分突出,以佔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著世界上22%的人口。

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化、工業化以及灌溉對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紀將出現許多用水緊缺問題。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況下,應積極採取措施保護寶貴的資源。一般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開辟第二水源

這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緊張的重要途徑,主要方法有:

1) 降低工業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降低工業用水量的主要途徑是改革生產用水工藝,爭取少用水,提高循環用水率。如煉鋼廠用氧氣轉爐代替老式平爐,不但提高了鋼的質量,而且用水量降低了86~90%。

現在世界上許多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把提高工業重復用水率作為解決城市用水困難的主要手段。有的國家還輔設了專門供工業循環用水的管道,效果很好。我國近幾年來,對水的重復利用也逐步開展起來。在一些水源特別緊張的城市,水的重復利用率已達到較高水平,如大連市為79.5%,青島為77.3%,太原為83.8%,但整體水平還比較低,平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僅為20~30%。

如果把全國工業用水的平均重復利用率從目前的20%提高到40%。每天可節水1300萬t,相應地節省供水工程投資26億元,節水量和經濟效益都是相當可觀的。

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僅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措施,而且減少了工業廢水量,減輕了廢水處理量和對水體的污染。

2) 實行科學灌溉,減少農業用水浪費

全世界用水的70%為農業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費嚴重。據估計,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於作物生長,其餘63%都被浪費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潛力所在。

渠道滲漏是世界各國在發展灌溉事業時遇到的共同問題。據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的統計,灌溉水滲漏損失量一般為15~30%,高的甚至達到50~60%。我國滲漏損失一般為40~50%,高的甚至達到70~80%。由於大部分灌區的渠道沒有防滲措施,我國南方長江、珠江、東南沿海等地渠道水利用系數平均為0.6,其它各片為0.5。估計全國渠道滲漏損失的水量可達到1700多億m3。因此,防滲渠道和暗管輸水等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以得到明顯的節水效果。

灌溉方式的改進,是農業節水的重要途徑。60年代在以色列發展起來的滴灌系統,可將水直接送到緊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發和滲漏水量減到最小。當前,國外灌溉節水技術的發展趨向是採用完整的灌溉排水管道系統,它具有能源消耗少,輸水快,配水均勻、水量損失小,不影響機耕等優點。此外,一些國家還研究了新的灌溉技術,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採用自動升降豎管等。內布拉斯加農業和自然資源研究所設計了一種灌溉計算機程序,利用各小型氣象站收集來的數據計算各地區生長的不同作物的蒸發蒸騰率,指導農民調整灌溉日期。自動灌溉技術,利用計算機控制流量、監測滲漏、調節不同風速和土壤濕度條件下的用水量,並使肥料用量最佳化。我國最新的研究表明,覆蓋滴灌對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是適合乾旱半乾旱地區的新型灌溉技術。

3) 回收利用城市污水、開辟第二水源

回收和重新使用廢水,使其變為可用的資源是另一種提高水使用效率的方法。在東京,城市水回收中心通過三級水處理廠慢沙過濾回收廢水,氯化消毒後用於沖洗高層建築的廁所。北京也曾修建過類似的「中水道」系統。

2、調節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前述水資源緊張的第一個原因是自然條件的影響,如氣候、地理位置,淡水分布不均勻等問題。人們試圖通過調節水源流量、開發新水源的方式加以解決。

1) 建造水庫: 建造水庫調節流量,可以將豐水期多餘水量儲存在庫內,補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不僅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還可以為防洪、發電、發展水產等多種用途服務。目前,各國在江河上建造的庫容超過1億m3的水庫共有1350個,總蓄水量達到4100km3。

然而,在很多工業發達國家,隨著建庫地址的選擇日益困難,增加新蓄水設施的成本迅速提高,水庫發展的速度明顯減慢了。發展中國家的水庫建造仍處於全盛時期。在建庫時,還必須研究對流域和水庫周圍生態系統的影響,否則會引起不良後果。

2) 跨流域調水: 跨流域調水是一項耗資昂貴的增加供水工程,是從豐水流域向缺水流域調節。由於其耗資大、對環境破壞嚴重,許多國家已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流域間調水。巴基斯坦的西水東調工程和澳大利亞的雪山河調水工程以及我國近年來相繼完成的引黃濟青、引灤入津和引灤入唐等工程都是從豐水流域向缺水流域供水的大工程,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也已開始動工。

3) 地下蓄水: 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在積極籌劃人工補充地下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地方水利機構每年將25億m3左右的水貯存地下。到1980年,該州已有3450萬m3的水貯存在兩個水利工程項目的示範區內;其單位成本平均至少比新建地表水水庫低35~40%。美國國會於1984年秋通過立法,批准西部17個州興建蓄水層回灌示範工程。在荷蘭,實現人工補給地下水後,解決了枯水季節的供水問題,每年增加含水層儲量200~300萬m3。

4)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可解決海濱城市的淡水緊缺問題。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總能力為2.7km3/a,不到全球用水量的1‰。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國家海水淡化設備能力佔世界的60%,在沙烏地阿拉伯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管道引水工程。

5) 拖移冰山: 此工程在近期內還不可能實現,仍處於計劃階段。據估計,南極的一小塊浮冰就可獲得10億m3的淡水,可供400萬人一年的用量。

6) 恢復河、湖水質: 採用綜合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恢復河湖水質。即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水體自凈、污水處理規模、污水處理效率與水質目標及其費用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水質模擬預測及評價技術,尋求優化治理方案,制訂水污染控制規劃。採用這種方法治理的河流,如美國的特拉華河、英國的泰晤士河、加拿大的聖約翰河等水質都得到恢復,增加了淡水供應。

7) 合理利用地下水: 地下水是極重要的水資源之一,其儲量僅次於極地冰川,比河水、湖水和大氣水分的總和還多。但由於其補給速度慢,過量開采將引起許多問題。在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時,應採取以下保護措施:

(1) 加強地下水源勘察工作,掌握水文地質資料,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統一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綜合利用,避免過量開采和濫用水源;

(2) 採取人工補給的方法,但必須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3) 立監測網,隨時了解地下水的動態和水質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16回答者: 上帝讓我死吧 - 助理 三級 4-27 20:28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非常感謝!相關內容
• 水資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世界水資源污染情況
• 水資源污染的後果
• 水資源污染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 珠江水資源污染

㈩ 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我國環境污染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李穎伯

{摘要}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