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如何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如何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發布時間: 2021-01-08 18:34:40

A.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完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多選 )

全選!!!

B.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如何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嗎

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版醫葯衛生體權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葯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葯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C. 如何提升公共衛生治理能力現代化

改革目標的科學提升
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到政治體制和其他體制改革,從對內改革到對外開放,我們黨始終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不斷在實踐中深化對改革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的認識,不斷健全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十八大科學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經驗,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明確提出到2020年的改革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這個基礎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機聯系起來,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三中全會的一大亮點,既是對各個領域改革目標的科學提煉,又是對改革總目標的根本提升。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力的集中體現。在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各個領域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是各個領域行使國家權力、治國理政方略的綜合體現。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使之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
健全的治理體系、高超的治理能力,是國家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當代中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須轉化為國家治理的效能。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有利於統籌謀劃各個領域的改革,保證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個總目標的確立,反映了當代中國發展的要求,是我國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達到新的歷史高度的根本標志,為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總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D. 如何做好基本公共衛生工作

1 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 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2.1 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2.2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2.3 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

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3 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對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情況的分值權重並公示,考評結果作為經費核撥依據和人員獎懲、績效工資核定依據,增加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有效實施。

E.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如何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醫療衛生事業改來革發展。按照保基本源、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葯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葯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F. 如何完善公共服務

安全、有效、便捷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是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也是提升整個專社會幸福感屬的重要途徑。醫療衛生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人們的健康,因此,確保人們在適當優惠條件下公平合理地享受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醫療衛生投入的加大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不僅改善了醫療衛生條件,還減輕了人們的醫療負擔,特別是對廣大農民。此外,住房保障服務、勞動就業服務、社會管理服務、公共文化與體育服務以及城鄉基礎設施等其他公共服務也會對人們的幸福感產生影響。

(6)如何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擴展閱讀

公共服務的完善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經濟水平直接決定公共服務支出規模,政府應結合我國地區性經濟差異情況,對不同區域給予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平衡全國的資源分配。

同時,加強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從社會地位、生活質量、安全保障等方面提高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加大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的「兩免一補」力度,提高義務教育的水平,提升社會的基本教育水平,從而提高人們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滿足,提升居民幸福感。

G. 如何完善國家公共衛生體系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應成為基本國策 ●提高全民公共衛生意識 ●建議成立國家應急行動中心 ●建立精乾的公共衛生隊伍 編者按: 公共防疫體系的脆弱 我國政府長期傾向於採用臨時性應急組織模式和強制性的行政手段來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危機。這雖然在特定情況下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其結果導致資源嚴重浪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社會成本很高。同時,臨時性應急組織機構隨著危機的結束而解散,處理危機的寶貴經驗不能夠歸納總結,使之系統化和制度化,也不利於在其他范圍內推廣與應用。 在體制上,國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應是一個以現場協調和及時採取疾病控制與預防措施為主要職能的機構,在突發衛生事件時起到專業支持的作用。國家對涉及到公共衛生的社會公益事業的資金投入不足,使其社會公益效能大為降低。各級公共衛生單位面臨「自謀生路」的局面,嚴重影響了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發揮正常職能。 我國公共衛生應對體系至少應有六個子系統組成,各子系統具有獨特的應對功能,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個體系應包括訓練有素的公共衛生隊伍,十分有效的公共衛生項目和政策評價機制,強大的流行病調查和衛生事件監測能力,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快速有效的公共衛生實驗室和安全可靠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具有高科技信息化的特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是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最高權威和指揮決策機構。該中心包括領導決策系統、指揮協調系統、監控督查系統和執行運作系統等。平時授權公共衛生應對體系辦公室組織,協調、演練,保證整個體系隨時處於最佳准備狀態。戰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一經啟動,即能24小時運轉,信息暢通,資源充足,具有高效的指揮功能。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包括傳染病病情報告和監測系統,症狀監測預警系統,臨床預防信息溝通交流系統,臨床和預防醫學專家信息庫和生物、化學、核威脅信息庫。疾病預防保健網,包括三級預防保健網,現場流行病學隊伍,現場實驗室快速診斷系統,預防醫學人才培訓基地,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危機溝通與公共關系專業隊伍和健康教育專業隊伍。醫療救治網,包括醫院外醫療急救中心,三級醫療救治網路(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和中毒救治中心。醫葯器械應急用品儲備系統,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消除重大公共衛生和災難事件處理的後顧之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機監測和評價系統監測,對危機處理的策略和措施進行客觀的評價,為體系的完善和可持續性做好了機制方面的准備。 預防為主。防病於未然,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應充分體現在體系的設計之中。我國公共衛生應對體系的首要目標是預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將潛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消滅在萌芽之中。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現時,公共衛生應對體系有足夠的應對能力,迅速控制局面。 提高全民公共衛生意識和健康危機意識,從國情出發,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該體系的建立將充分體現全社會大公共衛生的概念和生物 心理 社會醫學模式,保證能夠充分地調動、利用和整合各種社會資源,沉著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應該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明確職責、賦予許可權。政府應該進一步明確國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是掌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最高專業性機構。應將其中央CDC的科研職能轉移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方面,使其專心致志地進行疾病的控制與預防。其工作重點放在事件的突發現場、全球性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與處理,提出所採取的措施和意見。 建立高效的指揮系統和資源共享系統。在國務院建立國家應急行動中心,由總理直接領導,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負責全國性的組織領導,協調地方與軍方以及政府各部門的工作。 完善人才建設和體系建設。我國公共衛生應對體系能否做到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能否建立一支精乾的公共衛生專業化隊伍,能否體現高科技信息化,以及能否具有自我評價不斷完善的可持續性功能。要依靠科學和法治,強調人文精神,以人為本,在系統評價現有公共衛生系統的基礎上,根據公共衛生應對需要來建設。在資源分配上,公共衛生應對體系的建設和公共衛生應對體系的維護和完善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H. 如何進一步加強城鄉基本公共衛生

1、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3、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4、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5、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6、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I. 如何才能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一)加大項目宣傳力度。縣區和基層機構要在顯著位置張貼由省級及以上統一製作的宣傳壁報;凡是使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開展的工作,一律要在宣傳材料顯著位置以醒目字體明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廣泛播放國家衛生計生委製作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益廣告;開展現場宣傳,實現轄區內社區和農村全覆蓋。

(三)充分發揮健康檔案載體作用提高使用率。各地要結合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設,盡快實現計劃免疫、婦幼衛生、精神衛生等現有公共衛生信息系統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聯通整合。

發揮健康檔案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狀況載體作用,通過多種渠道完善和豐富健康檔案內容,將每一次針對居民個體的服務及時錄入檔案;推動電子健康檔案與醫院、專業衛生機構、體檢中心等機構的疾病診療信息、健康體檢信息的聯通對接。

注重檔案的使用,將電子健康檔案與健康卡深度融合,通過網路平台、手機APP等,逐步將健康檔案向居民個人開放,發揮健康檔案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四)嚴格執行新版服務規范。各地要盡快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的要求開展工作,迅速將《規范》下達至縣區,確保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醫務人員人手一冊。對《規范》及時開展培訓,組建師資隊伍,改進培訓方式,注重培訓效果,按照《規范》要求,做好有關服務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其他相關機構之間的銜接,做好工作部署。

(五)做好項目進展數據上報工作。要按照有關工作要求,做好信息系統培訓、信息系統試運行等工作,根據報表內容,按規定的報送周期和程序,及時准確上報,同時要加強用戶許可權管理,確保數據安全。數據上報情況將作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的重要內容。

(六)確定補助水平完善資金支付方式。根據各地項目內容和任務以及工作重點,確定各項服務補助或購買服務支付標准,按照服務數量和質量撥付資金,不得簡單按照人口數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在核定服務任務和補助標准、績效評價補助的基礎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獲得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縣級衛生計生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

(七)嚴格開展項目考核。發揮考核導向作用,突出重點,加大居民感受較深的項目,如高血壓管理、健康檔案等權重。嚴禁對指標層層加碼,超出基層服務能力實際。免費提供避孕葯具項目和健康素養促進項目將一並納入中央對省級考核內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內部項目開展情況考核,將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掛鉤,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拓展資料: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4項內容。

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考慮政府財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確定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償標准。在此基礎上,國家找出對居民健康影響大、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根據居民的健康需求、實施健康干預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種因素,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資源應用於與居民健康關系最密切的問題上,使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