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在哪裡
⑴ 上海曾經有多少個租界都是什麼租界有什麼特徵范圍是如何劃分的那些租界在現在的上海是哪裡追分
上海曾經有多少個租界,分別為:
1英租界,1845年11月29日,英方與上海道簽訂了《上海土地章程》,設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租界—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從1845年11月設立開始,至1943年8月結束,歷時近百年。在近代中國史上,上海的外國租界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租界劃定黃浦江以西,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廠(今北京東路)以南,界路(今河南中路)以東。後又擴展為北至蘇州河,西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
2美租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美國領事向蘇松道台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國租界。次年,以口頭協定,以蘇州河北岸虹口地段為美租界。
1863年6月,美國領事與上海道簽訂章程,美租界西面從護界河對岸(今西藏路橋北堍)起,向東沿蘇州河及黃浦江到楊樹浦向北3里止,再從此向西劃一直線,復回到護界河對岸,形成了一個不等邊直角三角形,佔地346.67萬平方米。
3法租界,1849年4月6日法國與上海道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並在1943年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法租界起初范圍南至護城河,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諸家橋,東至廣東潮州會館沿河至洋涇浜東角,1914年,法租界通過越界築路將新界擴至北自長浜路(今延安中路),南到斜橋,東達麋鹿路(今方浜西路)、肇周路、斜橋,西至徐家匯(今華山路)一線。
由此為開端,越界築路正式成為了一種實際意義上的擴張租界的手段,越界築路區成為「准租界」。公共租界因此大受鼓舞,此後二十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越界築路行動,到日軍侵華前夕,公共租界的越界築路區達到四萬七千畝,甚至超過了公共租界本身的面積。
4上海公共租界,1863年9月,英美租界正式合並為公共租界。1899年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張,北至上海、寶山兩縣的交界處(今天目東路),東臨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西達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四個區。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面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上海是中國最早植入西方城市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城市。上海租界也是中國最早移植現代法治的地方。租界作為實際上的「國中之國」,擁有自己的立法主體和立法權。體現現代法制的法規體系、法規結構、審判制度、律師制度和監獄制度等都最早出現在上海租界。
(1)上海公共租界在哪裡擴展閱讀:
1843年11月17日,根據《南京條約》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上海正式開埠。開埠前的上海雖已立縣500年,但只是東南海濱的一個縣城。由於租界的建立和擴張,上海城市的性質、結構和形態等都發生了巨大轉型。隨著港口建設加快,上海從封閉型的縣城轉換為外向型通商港城。
城市建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到1911年,租界內外道路總長度已達110英里,形成了現代城市道路網路。租界呈現出「十里洋場」的繁榮景緻。上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迅速提升,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已成為遠東最大的城市。
與之相對的是,租界也經歷多次擴張,到1915年上海租界總面積已達48653畝,是1845年的57倍多。至1936年,上海租界總人口已超過160萬,形成了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華界三分天下的奇特格局。
⑵ 上海舊租界分別是現在的哪裡
上海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 G.Balfour)與蘇松太道員宮慕久劃定洋涇浜以北、李家場以南、黃浦江以西地段為英租界,佔地830畝。1848年11月27日, 英國駐滬領事阿禮國(R.Alcock)與上海道(蘇松太道此時自松江移駐上海, 一般人稱之為上海道)道員麟桂商定,擴展地區西北至蘇州河,西至洋涇浜,佔地2820畝。美租界:1847年,美國代理領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員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國駐滬領事熙華德(G.F.Seward)與上海道員黃芳議定,自濠溝起,沿蘇州至黃浦江,過楊樹浦地段,劃為美租界,佔地7865畝。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與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佔地10685畝。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築路,經1898年以後的屢次擴展,1899年擴展至泥城橋、跑馬場以西地帶;至1930年,共擴展佔地15893畝。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國駐上海領事敏體尼(de M ontigny )與上海道員麟桂劃定上海縣城北門外地帶為法租界,佔地500畝;1861與1899年屢次擴展,至1914年,共擴展佔地15150畝。
⑶ 上海公共租界的市政交通
上海公共租界的路名的特點是,以中國地方和外國人物命名。在中區,南北向馬路通常以中國各個省份的名稱命名,例如浙江路、江西路和四川路,東西向馬路通常以各個通商口岸城市的名字命名,例如九江路、漢口路和福州路,南京路和北京路則分別紀念兩個開放中國的條約。在西區,有一些道路以東南亞的殖民地命名,例如檳榔路、澳門路、星加坡路;東區道路多數曾以印度城市命名,但在1915年更換為以中國城市命名,如麥特拉司路、巴特維亞路(後均改為平涼路)、山達剛路(今定海路)、孟買路(今河間路)、勒克諾路(今寧武路)、倍耐爾司路(今海州路)等。公共租界內也有一部分路名是以外國人名命名,例如愛多亞路紀念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麥特赫斯脫路(Medhurst Road)紀念英國領事麥華陀,鄧脫路(Dent Road)紀念鴉片商人顛地,此外還有戈登路(Gordon Road)、文監師路(Boone Road)、赫德路(Hart Road)、哈同路和西摩路等等,其中許多都與上海公共租界有關,並且以取得實際成就者居多。
1936年10月1日,上海公共租界第一次以一位華人為道路命名:將中區與西區的分界線、南北向幹道西藏路改名為虞洽卿路,並且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租界,又恢復原名西藏路)。
⑷ 想知道: 上海市 公共租界 在哪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設立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辟美國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合並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
擴張
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展,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平方千米),東面擴展至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轉角處);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三十年代
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范圍。人稱「上*海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交還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1943年8月,日本佔領下的汪偽政*權曾象徵性地從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
收回以後
該租界收回以後,仍是上*海最繁盛的中心區。統*一行政後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匯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上*海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范圍。
⑸ 上海的租界都在哪裡
上海法租界(法語: 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位於上海市盧灣和徐匯兩區內。近代中國4個法租界中開辟最早版、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權一個。(另外三個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沙面))。同時也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
⑹ 上海公共租界的介紹
上海公來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又名英美源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1合並而成。1943年,美英等國分別與重慶政府簽訂條約,宣布將上海租界交還中國。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2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分別對應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北區與東區。與上海公共租界遙相呼應的則是上海法租界。今天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和歐洲最大的銀行匯豐銀行分別於1919年及1865年創始於原上海公共租界。今天美國最大的金融集團摩根大通的首個亞洲分支機構及世界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在美國以外的首家分支機構均成立於原上海公共租界。
⑺ 上海以前是哪些國家的租界
有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美租界以及公共租界。
黃浦區,就是外灘一帶一直到人民廣場,是以前的英美公共租界,以外灘為代表。
虹口區,是以前的日租界。
盧灣區和徐匯區,是以前的法租界,那時候還屬於郊區,留下了很多別墅和幽靜的馬路。如復興路,衡山路,新華路等等。
楊浦區,是德租界。
⑻ 公共租界的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辟美國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在蔣介石主政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范圍。人稱「上海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1943年8月,日本佔領下的汪偽政權曾象徵性地從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 該租界收回以後,仍是上海最繁盛的中心區。統一行政後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匯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上海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范圍。
⑼ 上海市以前的法租界、英租界、日租界在現在的哪個區哪條路
1,上海抄法租界上海市的盧灣區(已襲並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
2,上海英租界位於今天的上海市區中部。
3,上海日租界在虹口吳淞路一帶,以及北區越界築路的北四川路(北段)、狄思威路等處。
(9)上海公共租界在哪裡擴展閱讀;
上海公共租界;
1,上海公共租界(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 合並而成。
2,上海公共租界居住的主要人群有華人,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葡萄牙人,猶太人,印度僑民。
3,貿易有英商怡和洋行,英商太古洋行,英商寶順洋行,美商旗昌洋行,德商禮和洋行,丹麥寶隆洋行。
4,上海公共租界的路名的特點是,以中國地方和外國人物命名。
5,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上海大部分的主要旅館,外資旅館包括華懋飯店、匯中飯店、都城飯店,華資旅館包括揚子飯店 (上海)、東方飯店 (上海)等。
(9)上海公共租界在哪裡擴展閱讀來源;網路-上海英租界地點
網路-上海公共租界
網路-上海法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