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公共管理
⑴ 新公共管理的缺點我國借鑒時注意什麼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實現公共利益。所謂的公關利益是為社會成員共享的資源與條件。公共利益的實現主要表現為公共物品的提供與服務。公共物品的涵義非常廣泛,既可指有形的物品,如: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公共道路交通,也可指無形的產品和服務,如:社會治安、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
(4)強調多元價值;
(5)強調政府績效的重要性;
(6)既重視法律、制度,更關注管理戰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為目標;
(8)將公共行政視為一種職業,而把公共管理者視為職業的實踐者。
答案補充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經濟學、公共關系、公共財務、管理定量分析、應用統計、管理信息系統、行政管理學、行政法、領導科學、公共政策分析、組織行為學、高等數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學、財政學、行政法學、公共倫理學、管理文秘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企事業單位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8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或醫學學士
相近專業: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就業方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共服務系統的辦公和管理工作。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教育學或管理學學士。
⑵ "新公共管理"運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新公共管來理」運動要解決的主要源問題是::
1、重新調整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政府職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
2、盡可能地實現社會自治,鼓勵社會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場和社會力量來提供公共服務,以彌補政府自身的財力不足;
3、改革政府部門內部的管理體制,盡可能地在一些部門中引入競爭機制,以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為社會服務的質量,從而使政府徹底走出財政危機。
⑶ 新公共管理運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新公共管理運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新公共管理」運動要解決的主要問版題是:第一,重新調權整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政府職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 第二,盡可能地實現社會自製,鼓勵社會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場和社會力量來提供公共服務,以彌補政府自身的財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門內部的管理體制,盡可能地在一些部門中引起競爭機制,以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為社會服務的質量,從而使政府徹底走出財政危機、管理危機和信任危機的困境。
⑷ 新公共管理的含義(說明什麼是新公共管理)
英國學者E.費利耶(Ewan Felie)等人在《行動中的新公共管理》一書中認為,在當代西方政府改革運動中,至少有過四種不同於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它們都包含著重要的差別和明確的特徵,代表了建立新公共管理理想類型的幾種初步的嘗試。 (1)效率驅動模式 這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運動中最早出現的模式,往往被稱為撒切爾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居於支配地位,但目前已經受到了挑戰。這種模式代表了將私人部門管理(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術引入公共部門管理的嘗試,強調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一樣要以提高效率為核心。這種模式的基本內容包括:強烈關注財政控制、成本核算、錢有所值和效率問題,關心信息系統的完善;建立更強有力的一般管理中心,採用層級管理和「命令與控制」的工作方式,要求明確的目標定向和績效管理,權力向資深管理者轉移;發展正式的績效評估方法;強調對顧客負責,讓非公共部門參與公共物品的提供,以市場為基礎和顧客導向,以及在邊際上進行類似於市場的實驗(准市場);解除勞動力市場的規制,加快工作步伐,採用績效工作制以及短期聘用合同;雇員自我調節權力的減少,權力向管理者的轉移,吸收部分雇員參與管理過程,採用更透明的管理形式;增加更具有企業管理色彩而較少官僚色彩的授權,但更強調責任制;採用公司治理的新形式,權力向組織戰略頂層轉移等。 (2)小型化與分權模式 這種模式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地位日益重要,這與20世紀以來組織結構的變遷密切相關,即20世紀前3/4世紀(1900-1975年)組織結構向大型化、合理化、垂直整合等級(科層制)的歷史轉變已走向它的反面,出現了組織發展的新趨勢,包括組織的分散化和分權,對組織靈活性的追求,脫離高度標准化的組織體制,日益加強的戰略和預算責任的非中心化,日益增加的合同承包,小的戰略核心與大的操作邊緣的分離等。這些趨勢既出現在私人部門,同樣也出現在公共部門。這種模式的重要特徵如下:從早期強調以市場為中心向更精緻和更成熟的准市場的擴展,從計劃到准市場的轉變成為公共部門配置資源的機制;從層級管理向合同管理的轉變;較鬆散的合同管理形式的出現;小戰略核心與大操作邊緣的分離,市場檢驗和非戰略職能的合同承包;分權和小型化——公共部門領取薪金者的大量減少,向扁平型組織結構的轉變,組織高層領導與低層職員的減少;公共資助與獨立部門供應相對分離,購買者和提供者分離組織以及作為一種新組織形式的購買型組織的出現;從「命令與控制」的管理方式向諸如影響式管理、組織網路形式相互作用一類的新風格的轉變,對組織間的戰略的日益重視;從標准化的服務向靈活多樣的服務系統的轉變等。 (3)追求卓越模式(In Search of Excellence) 這種模式與80年代興起的企業文化的管理新潮相關——特別是受《公司文化》(Deal和Kennedy著)和《追求卓越》(Petters和Watterman著)兩本暢銷書的影響,也部分反映了那種強調組織文化重要性的人際關系管理學派對公共部門管理的影響。該模式拒絕了理性化的小型化與分權模式,強調價值、文化、習俗和符號等在形成人們的實際行為中的重要性,它對組織及管理的變遷與革新具有強烈的興趣。這種模式可以分為從下而上和從上而下兩種途徑。前者強調組織發展和組織學習(80年代末的「學習型組織」運動是其新近的表現);後者強調將已經出現的東西看作可塑造的、可變化的公司文化,引導一種公司文化的發展,強調魅力的影響或示範作用。追求卓越模式的要點是:在由下而上的形式中,強調組織發展和組織學習,將組織文化看作一種組織發展的粘合劑;強調由結果判斷績效,主張分權和非中心化。在由上而下的形式中,努力促進組織文化的變遷,管理組織變遷項目;重視領導魅力的影響和示範作用(並在新型的公共部門中,應用魅力型的私人部門角色模式,要求更強有力的公司培訓項目);公司口號、使命、聲明和團結的加強,一種明確的交往戰略,一種更具戰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等。 (4)公共服務取向模式 這是目前最不成熟的模式,但仍展現出無窮的潛力。它代表了一種將私人部門管理觀念和公共部門管理觀念的新融合,強調公共部門的公共服務使命,但又採用私人部門的「良好的實踐」中的質量管理思想。它賦予新型的公共部門——它們既與以往舊的公共組織決裂,又保留了明確的認同感和目標使命——以合法性。這種模式的基本內容及特徵是:主要關心提高服務質量,強調產出價值,但必須以實現公共服務使命為基礎;在管理過程中反映使用者(而不是一般的顧客)的願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聲音而非顧客的退出作為反饋迴路,強調公民權理念;懷疑市場機制在公共服務中的作用,主張將權力由指派者轉移到民選的地方委員會;強調對日常服務提供的全社會學習過程(如鼓勵社區發展、進行社會需要評估);要求一系列連續不斷的公共服務的使命與價值,強調公民參與和公共責任制等。
⑸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新公共管理是最近一二十年來世界各國政府公共管理發展的新趨向。在這一潮流中,德國也不例外。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公共服務部門的服務積極性,讓他們有動力,把公民當作公共服務的客戶,根據公民的需求以及相關的支付能力來提供服務。曼弗萊德·里希特是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信奉者。在其當市長期間,抓住時機,在政府方面財政緊張、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而公民對公共服務的要求很高,需求很大的情況下,適時推出新公共管理改革,並利用行政技巧,取得了好成功。這些改革,雖然是在德國的政治經濟背景條件下推行的,但其很多具體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⑹ 什麼是新公共管理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主要政策主張是什麼
釋義:發揮市場機制在公共服務領域中的作用,積極借鑒私營管理的技術和方法,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
主張:
1、以顧客為導向,奉行顧客至上的全新價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變了傳統模式下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政府不再是發號施令的權威官僚機構,而是以人為本的服務提供者。
2、治道變革,政府職能由「劃槳」轉為「掌舵」。新公共管理主張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應該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執行政策,政府應該把管理和具體操作分開。
3、創建有事業心和有預見的政府。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必須以收費來籌款,通過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以保證未來的收入」。不僅如此,政府還必須轉變價值觀,在把利潤動機轉向公眾使用的基礎上。
4、重視效率追求。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6)什麼是新公共管理擴展閱讀
新公共管理理論要點:
1、公共政策領域中的專業化管理。這意味著讓管理者管理,或如胡德所言「由高層人員對組織進行積極的、顯著的、裁量性的控制」。對此最為典型的合理解釋是「委以責任的前提是對行為責任進行明確的區分」。
2、績效的明確標准和測量。這需要確立目標並設定績效標准,其支持者在論證時提出「委以責任需要明確描述目標;提高效率需要牢牢盯住目標」。
3、格外重視產出控制。根據所測量的績效將資源分配到各個領域,因為「需要重視的是目標而非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公共管理理論
⑺ 什麼叫新公共管理
這是當代西方政府改革運動中最早出現的模式,往往被稱為撒切爾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居於支配地位,但目前已經受到了挑戰。這種模式代表了將私人部門管理(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術引入公共部門管理的嘗試,強調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一樣要以提高效率為核心。這種模式的基本內容包括:強烈關注財政控制、成本核算、錢有所值和效率問題,關心信息系統的完善;建立更強有力的一般管理中心,採用層級管理和「命令與控制」的工作方式,要求明確的目標定向和績效管理,權力向資深管理者轉移;發展正式的績效評估方法;強調對顧客負責,讓非公共部門參與公共物品的提供,以市場為基礎和顧客導向,以及在邊際上進行類似於市場的實驗(准市場);解除勞動力市場的規制,加快工作步伐,採用績效工作制以及短期聘用合同;雇員自我調節權力的減少,權力向管理者的轉移,吸收部分雇員參與管理過程,採用更透明的管理形式;增加更具有企業管理色彩而較少官僚色彩的授權,但更強調責任制;採用公司治理的新形式,權力向組織戰略頂層轉移等。
⑻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最大的差別是傳統公共行政重於公共價值要素與管理事實要素的相結合,而新公共管理則重於公共價值要素和管理事實要素的相分離。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其他方面差異比較:
⑼ 新公共管理精確概念是什麼
新公共管理,概括來說,即「重塑政府」和「再造公共部門」,改變傳統專的公管管理屬模式,轉變政府的職能。
新公共管理側重於政府和公共組織的內部結構、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的根本性改變,而其最終目標則是要減小政府規模、壓縮政府活動空間、創新服務供給方法,以更低的費用、更高的效率實現公共目標;另一方面,其價值觀預設、理論基礎和方法來源與公共行政範式完全不同,它不是要補充和修繕公共行政範式,而是要徹底揚棄公共行政範式,實現範式革命而不是改良。
⑽ 什麼是新公共管理運動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場聲勢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圍內掀起。在西方,這場行政改革運動被看作一場「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門」的「新公共管理運動」。
二、「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的理論和現實根源
傳統公共行政模式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因此,自其產生以來,它逐步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公共管理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一切都為「新公共管理運動」在20世紀末的興起提供了深刻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1、傳統公共行政模式日益凸現的內在理論缺陷。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與先前的政府管理理論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建立在兩個全新的理論基礎之上:一個是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並由古德諾系統化的「政治與行政二分」理論;另一個是馬克斯·韋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論。建構在這兩大理論基礎上的傳統公共行政理論認為,政治與行政是可以分開的,在「二分」的情況下,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有效地執行既定政策或達成既定目標。有關政治、政策的問題,屬於政治學范疇,政治不要干擾行政,行政是科學的問題,可以也應該保持價值中立,而以追求經濟和效率為目標。公務員應保持政治中立,他們的任務僅僅是忠實和有效地執行被政治官員制定的政策。據此,便可以建立一套科學的、最佳的行政管理原則。公共員系統依據這些組織原則運作,剔除任何個人感情因素,像驢一樣受賞罰的支配,行政管理便可以達到高度的「理性化」,政府管理也就可以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果。其實,早在傳統公共行政理論形成後不久,其賴以立足的二大理論基礎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學行為主義和人際關系學派的激烈批判。行政學者羅伯特·達爾和沃爾多都曾指出,威爾遜提出的「政治與行政二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傳統行政模式的不切實際之處就在於,政治與行政必然是相互關聯的,一個不含任何價值判斷的公共行政只是一個神話而已。行政學者彼得斯也指出:「行政管理與政策並非呈現出互不相關的離散現象,而是相互關聯的。無論是通過主觀方式還是通過客觀方式,行政體系的屬性都會影響到政治體系的政策產出。」時至今日,大多數的學者對這個問題已經達成共識。盡管實際工作者中的一些人依然固執地堅持兩分法的觀點,但傳統的行政模式必須依賴於一個無法成立且長久被認為是不能實現的理論,至少說明這個模式肯定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面對於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學者們也認為,由於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組織僵化以及等級制的特點,使得它不可避免地會與民主制發生沖突。實際上,韋伯自己也只是把官僚制當作一種理想狀態。在他看來,官僚組織的完善,必然使人們進入「鐵的牢籠」。「哪裡徹底實現了行政的官僚化,哪裡所確立的權力關系的類型實際上是不可摧毀的。」要對付發達的官僚機器,一般個人、官僚機構中的官員甚至掌握最高權力的統治者實際上都是無能為力的。顯然,這一切並不是現代人所嚮往的。另外,官僚制在實踐中的應用也與韋伯的設想有些出入,特別是官僚制在人事制度中的實踐所產生的僵化、形式主義較之韋伯的設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其精英主義的特徵又遠不能達到韋伯的設想,這直接導致了該體系效率的降低。這些理論都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公共行政賴以立足的理論基礎。
2、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在實踐中正在遭受日益廣泛的抨擊。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就出現了對公共部門的規模和能力進行的抨擊。人們普遍認為,政府「規模」過於龐大,浪費了過多的緊缺資源。目前,削減政府經費幾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如在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瑞典等國家,其公共服務傳統上是規模較大的,但是現在公共部門的作用已經下降了。其次,關於政府的「范圍」也引發了爭議。有人認為,政府本身介入的活動過多,其中許多活動可以有其他可選擇的備用方法。作為這種觀點的反應,許多先前由政府從事的活動開始轉向私營部門。此外,政府的「方法」也受到抨擊。人們越來越認為,官僚制的方法必定會造成工作的沒有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須由政府從事某種活動,也需要尋求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的組織方法。對公共部門的規模、范圍和方法進行抨擊所產生的明顯結果就是削減政府和改革其管理方法。
3、經濟理論的變革對傳統公共行政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二戰後,西方各國政府普遍採用了凱恩斯主義的主張,對社會生活實行全面干預。當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干預市場並獲得巨大成功時,與「市場失靈」相伴隨的「政府失靈」也表現得同樣明顯。一方面,政府對社會、市場所承擔的管理任務越來越多,成為「萬能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內部官僚機構膨脹,效率低下,財政支出日益擴大,政府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強調自由主義和市場取向的公共選擇理論異軍突起。正如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所指出的,「公共選擇理論用經濟學的行為假設和方法,研究了當國家干預不能提高經濟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時所產生的政府失靈問題」。公共選擇理論在70年代正式介入「公共管理」領域,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的學者們採用「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來研究政府官僚系統的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社會由兩個市場組成,一個是經濟市場,一個是政治市場。在這兩個市場上活動的是同一個人,都是自利和理性的人。也就是說,政府公職人員與普通市民一樣,都以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至於政府,由於人民對其所有權分散且不可讓渡,故缺乏加以監督的誘因,再加上沒有市場競爭的機制予以有效制約,因而自利的官僚得以不顧社會公益,專注於追求個人的權力、名望和利益,最終造成政府效率不彰。基於這一認識,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失敗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場,要解決公共管理的危機,應減少政府的職能,盡量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場來調控貨品和服務的供應,以達到最有效率的資源配置。他們還認為,傳統公共行政強調的統一規制和監控,極大地抑制了公職機構和文官的創造力,已陷入形式化和僵化;代表國家意志的政府管理和服務,忽視公共保障和服務的多樣性,對市場信號和消費者需求的反應不靈敏,已經不再適應當今世界的需要,是「工業社會的政府組織模式」、「十九世紀的行政技術」。由此,他們認為市場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為管治社會的主導機制,只有將「經濟效率」奉為最高標准,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才能使眾多自利的個體走到一起,增加社會福祉。總之,公共選擇理論為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4、知識經濟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使政府面臨更加嚴峻的「效能」和「合法性」競爭。9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的興起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並將全球經濟一體化水平不斷推向更高的新台階。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全球性的「政府效能」橫向競爭的時代成為現實。政府績效與政府合法性的單一縱向參考的時代已經結束,不同社會下的公眾像選擇職業與工作單位那樣選擇政府的時代已悄然來臨。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競爭,猶如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一樣,已經並將於21世紀伊始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規模上,在不同政府之間迅速展開。任何一個國家政府的命運都將由其在全球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競爭能力和其處理具有全球性特徵的問題的能力所決定;各國政府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在國際互振系統中不遺餘力地尋求到保護和促進本國在全球競爭中利益的方略和戰術,並有效地促進本國福利的實際提高,才能獲得本國人民的認同和支持;政府效能與合法性已不再能從本國歷史的縱向比較中獲得令人信服的認同,歷史原因已不再成為人們認可的社會福利不及他國的托辭。全球性「政府效能」和「政府合法性」競爭的結果,必然使那些對社會的要求與願望反應遲鈍或不願作出反應的政府面臨權威危機、信任危機和合法性危機。全球經濟一體化,特別是知識經濟的興起,對政府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迎接這一挑戰,對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進行結構性調整與重塑,無疑將成為各國政府明智的選擇。
總之,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理論的發展,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經在理論和實踐的質疑聲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傳統的行政模式已無法反映出現代公共服務所需承擔的廣泛的、管理的以及政策制定的角色,它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消極的控制形式,不是致力於為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激勵,而是著力於怎樣避免犯錯誤。正是在這樣的理論和現實背景下,以經濟學和私營管理理論為基礎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引人注目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歷史舞台,並引發了公共管理領域一場新的革命。
三、「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的理論意蘊及其前景
對「新公共管理運動」本身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現在還為時過早,因為,它還處在探索和發展的復雜進程之中。但「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實踐,已經體現出了與傳統公共行政模式重大的差異,如更注重管理績效和管理效率,更注重市場的力量,更注重管理的彈性而不是僵化,更注重公共部門運行於其中的相關的政治環境,更注重私營部門管理方式在公共部門的應用等等。「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它業已表現出的新特徵及其發展趨勢,都明確地提醒世人:一個全新的管理模式已經在公共管理領域逐步形成。在目前改革的實踐中,盡管出於操作上的需要仍表現出政府繼續承擔運動主體的角色,但從這場改革運動的發展趨勢來看,無疑包含著對近代以來的傳統公共行政模式進行全面檢討的意蘊。
當然,任何的變革過程都會有得益者和受損者。從信奉市場力量和現代企業「消費者導向」中吸取營養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在一些大規模實踐中雖然顯示出了生機和活力,但也積淀著不少理念性的矛盾和沖突。例如,從「企業家政府」和「企業化政府」引出的公共機構與私營企業之間的異同比較;在政治家與高級文官簽訂業績合同及其評估過程中,如何避免政治和價值觀的影響;在以「三E」---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或有效性(Effectiveness)作為政府績效的評估標准時,如何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它對照以公平(Equity)替換經濟的政策評估的「三E」標准孰優孰劣等等。這些矛盾和問題都將是「新公共管理運動」在未來需要認真面對並切實加以解決的。
但無論如何,盡管「新公共管理運動」尚處在艱辛的探索之中,還沒有形成一種固定統一的模式,盡管「新公共管理運動」本身還遠非完美,還存在著不少批評和毋庸置疑的問題,但20世紀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的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卻無疑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新公共管理運動」及其引發的公共管理模式的變革必將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