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資源與健康
1. 什麼是醫療衛生資源
醫療衛生資源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國家、社會和個人對衛生部門綜合投資的總稱,是衛生部門為社會及人群提供衛生服務的基礎,是開展衛生服務活動的基本條件。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使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得到了長足發展,缺醫少葯的落後狀態得到了明顯好轉,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醫療衛生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問題,以便採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http://www.chemdrug.com/databases/7_27_qstgnlofcxajhmfg.html
2. 衛生健康「1+5」具體內容是什麼
衛生健康1+5,具體內容是什麼?衛生健康我們可以查找健康衛生部門的網路信息查一下
3. 農村衛生與健康調查報告
給你一個範本,可以參照一下
全鎮農村衛生工作匯報範文 2005年,我鎮衛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衛生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鎮村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社區衛生服務、衛生所改貌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愛國衛生工作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改革、搶抓機遇、健全機制、強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項農村衛生工作任務,促進了農村衛生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現將全年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匯報如下:一、突出重點,促進全鎮農村衛生工作健康發展1、加大投入,及時足額撥付衛生事業經費。我鎮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始終把這項工作列為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截止11月底,鎮財政已累計撥付衛生事業經費x萬元,有力的保障了農村衛生工作的全面落實。2、嚴格標准,加快衛生所改貌步伐。根據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結合全鎮農村衛生工作實際,我鎮制定了《xx鎮2005-2005年農村衛生機構設備升級及改貌建設規劃》,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參加的村級衛生所改貌領導小組,負責全鎮衛生所改貌工作開展。今年以來,累計投資40餘萬元,高標准完成了北套、西皋、太平三處衛生所新建和杜洪李、茂李、北關三處衛生所整修任務。為提高衛生所人員對改貌工作的認識程度,我鎮集中時間組織全體衛生所負責人到三處新建衛生所進行了參觀,召開了專題動員會議,激發了其他衛生所的要求改貌的積極性。在搞好衛生室建設的同時,我鎮重點加強了社區服務站的美化、綠化工作,康陳、崖北、北套、閆家、茂李、大夫等村社區服務站綠化面積均達到或超過500平方米,截止目前,我鎮37處衛生所中已有26處達到了濟南市甲級衛生所「五室分開、四化標准」的標准,占衛生所總數的70%。 添加評論
評論讀取中...
請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取消
sa191lw75 | 2010-04-20 22:08:54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網路搜 qovd 總站 裡面什麼都有
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繫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大局。為促進我縣衛生事業的發展,年初,縣人大常委會把農村衛生工作列為今年一項重要的審議議題。審議前,組織了調查組,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建平的帶領下,對我縣農村衛生工作進行了調查。先後聽取了縣衛生局有關工作匯報,深入走訪下各、福應等12個鄉鎮、街道,實地走訪縣人民醫院等5家縣級醫療機構和8家鄉鎮(中心)衛生院,分別召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等13個相關部門及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座談會,聽取意見,了解情況。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衛生部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關於農村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農村衛生工作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
近年來,縣政府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縣「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制訂出台《關於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試行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省、市、縣重視農村衛生事業投入,2006年共投入4450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1895萬元,加大了對公共衛生和醫療事業的投入力度。積極開展衛生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各鄉鎮(街道)重視衛生工作,明確分管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落實,抓好本區域內的農村衛生工作。
(二)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扎實推進。一是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成效顯著。「農民健康工程」是2006年省、市、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我縣全面開展農村公共衛生三大類12項服務,2006年為13萬多名農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分類管理。該工程受到了上級有關領導的肯定,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先後進行采訪報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轉有序,三年來,已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2007年,全縣參保人數33萬多人,參保率達78%,累計有近40萬人次享受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參保農民患者的醫療負擔。二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有效開展。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高度重視非典、人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實施免疫規劃,兒童「五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積極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縣無重大疫情發生。三是積極做好農村婦幼保健工作。扎實開展「母嬰健康工程」工作, 2006年孕產婦首次實現零死亡,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衛生環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縣共有560個自然村建起了自來水站,19萬多人用上了自來水,拆除露天糞坑8000多隻,建成公廁349座,完成4.7萬戶廁所改造。五是無償獻血工作成績突出。全縣無償獻血工作6次被評為省、市「無償獻血先進縣」。2004年10月,縣政府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單位榮獲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三)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形成了7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8家鄉鎮(中心)衛生院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2個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二是對鄉鎮(中心)衛生院推行股份責任制改革,在中心衛生院全面實行經濟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改進服務模式,鄉鎮(中心)衛生院經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好轉。三是農村衛生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嚴把人員入口關,嚴格要求,考錄優秀畢業生,充實到農村醫療機構。實施了鄉村衛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通過開展「十佳駐村醫生」評選、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組織各類學歷教育等形式,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四是全力抓好醫療質量建設。制訂了《仙居縣醫療質量建設工作方案》,加強醫療單位自身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等級評審,提高了醫院的管理層次和服務水平。開展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爭創百日無事故」活動,切實加強醫療安全教育,實行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制訂完善了鄉鎮(中心)衛生院醫療質量考核標准,建立每月督查通報制度,抓好督查落實。五是衛生監督工作不斷加強。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衛生許可、職業衛生等專項整治,加大農村衛生綜合執法力度,促進食品衛生和用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衛生工作的氛圍還不濃。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人的發展以健康為本的意識及大衛生理念還不強,未形成農村衛生工作合力。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還不夠,廣大群眾衛生主體意識不強,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衛生保健知識,預防為主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共識,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仍然沒有改變。
(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一是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滯後。我縣醫療機構普遍缺少發展規劃,經營場所十分緊張。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佔地面積僅40畝,醫療用房十分擁擠,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2003年醫院遷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項和土地報批,但由於各種原因,至今未動工,嚴重製約了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中醫院、婦保院、精神病院等縣級醫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衛生院的經營場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緊張、條件簡陋,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至今還在租用房屋辦公;多數醫療單位普遍存在設施設備落後等問題,鄉鎮衛生院還沒有配備救護車,難於開展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二是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全縣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特別是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嚴重缺少,在全縣1350名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僅佔14.9%,高級職稱只佔6.8%;鄉村衛生技術力量更加薄弱,514名衛生技術人員,本科學歷只有16人,高級職稱僅有6人,中級職稱也只有96人,人才問題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和醫療可信度;基層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差、壓力大、工資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還未落實。三是醫療質量仍需提高,醫療秩序有待規范。醫務人員服務意識不夠強,病人外流現象不少;醫療糾紛發生呈上升趨勢,醫鬧事件時有發生,處理難度較大;個體醫療單位數量多,管理較難,打擊非法行醫難度大。四是村級衛生服務網路薄弱,全縣722個行政村只有42個村級服務站,群眾就醫不便反映較大。
(三)農村公共衛生建設緩慢。一是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還有薄弱環節。各類傳染病預防及重大疾病防治任務依然很重,群眾疾病預防觀念不強。二是食品安全隱患和葯品監管問題反映較大。農產品調入問題越來越突出,農產品檢測體系不健全,檢測設施設備落後,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突出。農村葯品供應網路不夠健全,葯品監管相對薄弱,群眾用葯安全難以保障。三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任務艱巨。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較為突出,橫溪、白塔等鄉鎮及周邊平原村、城郊結合部等沒有集中供水設施,直接飲用地下水,由於地下水污染,飲水安全問題突出,群眾呼聲較大;露天糞坑仍普遍存在,改廁任務較重,有的村雖然建了公共廁所,但後續管理工作跟不上,沒有發揮作用;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展緩慢,城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缺乏,環衛設施缺少,垃圾處理問題突出;排污問題沒有引起重視,排污設施沒有配套,地下污染嚴重。上述公共衛生問題的存在,致病返貧現象突出。
四)農村衛生投入相對不足。縣財政雖然每年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但衛生事業經費所佔同級財政支出比例卻不斷下降。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渠道不寬,數量不多。由於投入不足,制約著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執法監督、改水改廁等公共衛生建設以及醫療衛生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更新,影響了我縣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速度。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不夠完善。一是對農醫保的政策宣傳不夠,部分農民對農醫保的認識存在偏差,群眾參保積極性還不高。二是農醫保政策還不夠完善。群眾對門診報銷、在外地看病報銷手續、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等意見較多。三是籌資難度較大。我縣外出人口較多,以戶為單位收取難度較大,部分鄉村幹部存在畏難情緒。有集體經濟的村由集體支付,影響村經濟發展,幹部反響較大。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強化保健康促發展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做好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縣政府要從落實執政為民的職責出發,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衛生工作的綜合領導。要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農村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制訂農村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明確目標,落實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形成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重視和加強對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衛生主體意識,增強預防保健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營造保健康、促發展的社會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
一要加強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要對各醫療機構發展作出統籌規劃,明確發展規模。要高度重視縣人民醫院建設,盡快研究,科學確定建設方案,積極組織實施,加快解決目前縣人民醫院用房緊張的突出問題。重視縣級醫療機構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的發展,抓緊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的遷建工程建設,積極幫助解決縣中醫院、婦保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衛生院的擴建問題,重視解決縣精神病院用房緊缺、醫療條件落後、經費缺少等實際問題和一些鄉鎮衛生院的危房問題。更新醫療機構的設施設備,提高醫療檢查可信度,適應醫療發展需求。
二要加強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醫療機構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取決於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技術人才決定著醫療技術水平。因此,要加大醫療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進人才引進和考錄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強在職醫務人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中、高級醫師及執業醫師的從業比例,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人員整體素質。重視解決醫療衛生人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問題。
三要加強醫療質量建設,規范醫療秩序。縣人民醫院要培養和集聚高、精、尖醫療專家,不斷推進全縣醫療衛生技術上新台階,減少病人外流。鄉鎮(中心)衛生院要加強醫療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全科醫術水平。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要重視發揮中醫葯在農村衛生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積極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間醫葯技術及祖傳秘方。要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抓好醫德醫風,增強醫務人員服務意識和職業自律意識。加強對個體醫療單位管理,發揮個體醫療單位方便山區群眾就醫的積極作用,堅決打擊各類危害農民群眾健康的非法行醫行為,規范醫療秩序。
四要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換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深化醫療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強化公共服務職能,規范服務行為。要推進鄉鎮(中心)衛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資源,改進服務模式,形成有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提高效率。加強村級衛生社區服務網路建設,擔負常見病初診治及預防保健任務。發揮社會個人舉辦的醫療機構作用,完善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提高整體效能。
(三)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建設,為農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衛生是人民健康的源頭。一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重點傳染病、職業病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健全農村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處理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二要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要認真實施母嬰健康工程,重視產科、兒科建設,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礎素質。三要加強葯品、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農村葯品供應和監督網路,加大葯品購銷監管力度,組織對農村衛生機構的葯品采購渠道、質量、期限及葯價的檢查,保證農民用上安全、有效、價廉的葯品。要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為載體,積極開展衛生綜合執法監督,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及餐飲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對化肥、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和生長激素等農業投入品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加強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盡快建立縣葯品農產品綜合檢測中心。四要進一步重視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橫溪水廠建設,及早解決橫溪、白塔等鄉鎮的飲用水問題,加強城郊結合部的自來水管網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城郊居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要加強農村衛生戶廁建設,公共廁所建設要因地制宜,發揮已建公共廁所的作用。要抓緊縣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力爭如期建成使用。改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提高處理能力,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鎮、鄉村垃圾分級處理運作機制。要重視鄉村排污設施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要充分發揮居民、村民的主體作用,引導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提高生活質量。
(四)進一步加大投入,為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要嚴格按照中央、省級有關農村衛生工作政策規定,增加對農村衛生的投入,其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衛生事業經費投入占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衛生事業經費主要用於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保證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經費及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資金。要合理安排鄉鎮(中心)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經費和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建設資金,加強農村衛生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投入體制。
(五)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群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認識,廣泛深入地開展政策宣傳和典型引導,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意識、互相共濟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提高參保率,減輕村級經濟負擔。二要認真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從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對醫療報銷、手續辦理、報銷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定點醫院設置等問題,要專題研究,加以改進。三要積極做好農醫保的籌資工作,形成有效的籌資機制,用好、管好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保證合作醫療資金有序運轉,發揮農村合作醫療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農民健康水平。
4. 環境保護和衛生健康的資料
環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為主體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質和現象與人類發版生相互作用的權各種自然及社會要素構成的統一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重要條件。人類生命始終處於一定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人為環境中,經常在物質和精神心理的雙重因素影響之下。人類為了生存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維護和促進健康,需要充分開發利用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是也會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社會行為的作用,使環境受到破壞,使人體健康受到影響,當這種破壞和影響在一定限度內時,環境和人體所具有的調節功能有能力使失衡的狀態恢復原有的面貌;如果超過環境和機體所能承受的限度,可能造成生態失衡及機體生理功能破壞,甚而導致人類健康近期和遠期的危害。因此人類應該通過提高自己的環境意識,認清環境與健康的關系,規范自己的社會行為(防止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促進環境生態向良性循環發展),建立保護環境的法規和標准,避免環境退化和失衡,這是正確處理人類與環境關系的重要准則。
5. 關於健康衛生的資料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掃衛生。
手經常拿這摸那,很容易被弄臟。如果用臟手摳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會把病菌帶進體內,引起疾病。所以一定要勤洗手。接觸了臟東西要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零食前後也要洗手。洗手時,要用清潔的流水洗,例如在自來水龍頭下洗或用瓢舀水沖。如果在盆里洗手,應當一人一盆水,並且要打肥皂,手指縫、手腕都洗到,每次洗30秒以上。擦手用的毛巾必須干凈。皮膚是維護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勤洗澡,能及時清除毛發中、皮膚表面、毛孔中的灰塵、細菌,防止生瘡、長癬、長疥子。留長指甲不僅不文明,勞動時不方便,而且指甲里容易藏有灰塵、病菌、病毒、寄生蟲,應當勤剪指甲。
環境衛生不好,容易傳播疾病。要勤打掃衛生,保持室內外清潔。
「兩不」,是不與別人共用毛巾,不亂扔垃圾。
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容易傳播紅眼病、沙眼等疾病,還可以傳播痢疾、肝炎等疾病。
亂扔垃圾、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不僅不衛生,容易傳播許多疾病,還不文明。「五好」,是心態調整好、生活安排好、飲食調節好、衣服穿得好、健康關注好。
心態調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這樣,不僅人感到舒服,還會增強抵抗疾病的免疫力。洪澇災害是暫時的,即使災害會給生活帶來一些困難,但是有當地政府的領導,鄉親們互相幫助,就一定能夠戰勝災害。災害期間,要注意講科學,不迷信,用科學指導自己戰勝災害。
生活安排好,就是要做到生活有規律。受災後,要合理安排每天的時間,不要玩得太累,也不要閑得太急。每天都應當為學習、體育鍛煉、和鄉親聊天、文娛活動、家務勞動、打掃衛生等活動安排一定的時間。並且注意生活的規律性。
飲食調節好,就是要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盡可能每天都吃一點蔬菜、瓜果和豆製品。
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積極預防感冒。
健康關注好,就是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如果發熱、拉肚子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講衛生的小標語
1環境好一點,心情美一天
2.環境與人類共存,開發與保護同步
3.環境衛生,從我做起
4.綠色靠大家,環保你我他
5.綠化做的好,污染就減少;垃圾分類放,環境有保障
6.用好你的手,垃圾無處溜
7.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8.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
9.維護社會公德,保護生態環境
10.地球我的家,環保靠大家
11.垃圾不落地,家園更美麗
12.多一份自覺,多一份清潔
13.同建綠色溫馨家園,共享清澈碧水藍天
14.珍惜資源人人有責,愛護環境由心出發
15.環保意識放第一,循環回收是美德
16.善用資源極其容易,實踐環保何妨一試
17.垃圾扔在地,羞恥寫進心
18.環保做不好,生命就難保
19.垃圾回收,保護地球;舉手之勞,參與環保
20.綠來自你手,美來自我心
答題不易,不求採納。
6. 健康狀況與衛生費用存在著明顯的地區差異怎麼辦
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牙齒健康是指牙齒、牙周組織、口腔相鄰部分及頜面部均無組織結構與功能異常。表現為: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由此可見,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衛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沒有口腔疾病。
齲齒的發病原因及防治
齲齒的發病原因目前雖尚未完全明確,但初步確定齲齒的發生與以下四個因素有關:
a.細菌的作用 細菌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酸,導致牙齒脫礦
b.食物的因素 食物過細、過黏,易於粘附在牙面上,食物中糖含量過高,都容易導致細菌大量繁殖
c.牙齒的條件 有明顯解剖缺陷(如深窩溝)或排列不整齊的牙齒,容易導致食物積聚,利於細菌繁殖產酸
d.時間因素 以上情況時間越長,患齲幾率越高
齲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而預防齲齒的關鍵內容是保持口腔衛生
a.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飯後刷牙的良好習慣,定期使用牙線。
b.定期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期齲治療簡單,痛苦小,效果好,齲病一旦進展到牙髓疼痛,治療起來程序復雜,需要多次復診,治療反應大,患牙預後較差。
c.提高牙齒的抗齲能力,可使用含氟牙膏,兒童還可飲用氟水、用0.5%氟化鈉溶液漱口等。對於兒童新萌磨牙可進行窩溝封閉。
什麼人需要作窩溝封閉?什麼時候適合作窩溝封閉?
1.一般來說,深窩溝,特別是可以卡住探針的(包括可疑齲);
2.患者其它牙齒,特別是對側同名牙患齲或有患齲傾向的人應當行窩溝封閉;
3.兒童牙齒萌出後達到咬合平面即適宜作窩溝封閉,一般在萌出4年之內;
4.封閉的最佳時間是:乳磨牙3-4歲,第一恆磨牙6-7歲,第二恆磨牙11-13歲,雙尖牙9-13歲。
窩溝封閉的方法很簡單,通過清潔牙齒、酸蝕、沖洗乾燥、塗布封閉劑和固化幾個步驟即可完成。材料固化後與溝壁緊密粘合,並具有一定的抗咀嚼壓力,對進食無礙,並且,材料固化後無毒,對人體無害。但需要強調的是窩溝封閉需有專業人員進行操作,需要必要的儀器設備。窩溝封閉成功的標志是封閉劑能夠完整存在,可疑磨損但不能脫落,因此需要定期檢查,如果材料脫落需重新封閉。
牙齒顏色異常有幾種可能?
1.牙釉質發育不全:釉質發育期礦化不良造成。
2.氟斑牙:長期生活在含氟較高地區。
3.四環素牙:在牙齒發育礦化期服用四環素族葯物。
4.牙髓壞死:各種原因導致牙髓感染壞死後牙齒變色。
5.牙著色:吸煙、飲茶、咖啡等造成牙體著色。
什麼情況下需要鑲牙,不鑲牙有什麼害處?
除個別牙缺失、多數牙缺失、全口牙缺失需鑲牙外,牙冠大面積齲壞的死髓牙、殘根在經過適當治療後也可通過修復的方法恢復牙齒形態和功能,因此殘根、殘冠不要輕率拔除,最好請修復醫師看看,確定是否有保留價值,此外,氟斑牙、四環素牙、死髓變色牙也可通過烤瓷固定修復改善美觀。一般來說,拔牙後需要等2-3個月才能鑲牙,這時候傷口完全癒合,牙槽骨吸收改建完成,鑲牙後義齒比較穩固。
長期缺牙不修復不但影響美觀和發音,影響咀嚼功能,還會因鄰牙不斷向缺牙間隙移動導致咬合錯亂,繼發顳下頜關節疾病,引起咬合創傷,引發和加重牙周病,破壞余留牙健康。
活動假牙與固定假牙之間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下鑲活動假牙,什麼情況下鑲固定假牙?
活動假牙在醫學上稱可摘義齒,患者可自由摘戴。這種假牙在製作時對真牙的切磨較少,製作方便,費用低,但體積較大,戴用有異物感,有的會影響發音,且穩固性較差,對咀嚼功能的恢復有限。固定假牙就是固定義齒,鑲牙後粘固在患者口腔中,不需摘戴,具有體積小、穩固、堅實、戴用舒適、對發音無影響、有效恢復咀嚼功能等優點,但鑲牙前對天然牙的切磨較多,費用比活動假牙高。
鑲固定假牙首先要考慮患者的缺牙情況,同時也要考慮缺牙隙兩側真牙的情況。一般前牙缺時1-4顆,缺牙隙兩側的真牙有足夠的高度,牙根穩固、牙體組織健康,牙齒位置正常、沒有傾斜和扭轉,就可以安裝固定假牙。小孩的牙齒沒有發育好,牙周組織萎縮、牙齒松動、傾斜錯位的成人最好不要選擇固定義齒修復。至於活動義齒,絕大多數患者均可安裝。
多大年齡做正畸治療合適,成年人可以做嗎?
從理論上講,錯?的矯治並無嚴格的年齡限制,只要牙周組織和頜骨處於正常的生理和解剖狀態牙齒就可以在矯治力的作用下在牙槽骨內進行移動以矯治錯?。
口腔正畸治療的最佳時機是12歲左右,此時牙齒替換已經完成,顱面骨骼的發育也已完成85%-90%,錯?形態基本穩定,而患者尚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牙頜面還有一定的生長潛力,組織對矯治力的反映良好,矯治效果較好,療程相對較短。但某些骨性錯?畸形的兒童可能需要在更小的年齡接受治療,在替牙期甚至乳牙期即開始治療,此時治療目的為去除影響骨骼發育的各種干擾因素,促進和引導骨骼向有利於畸形矯治的方向發育,這類患者在牙齒替換完畢後,還需要接受常規的正畸治療,已建立正常的牙列。成年人也可以接受正畸治療,但成人骨骼發育已完成,組織無生長潛力,一方面牙齒移動較慢,另一方面因缺乏生長代償,某些錯?的矯治效果要打折扣。此外,成人往往存在齲齒、牙周病、顳頜關節病、牙齒缺失等情況,甚至還可能有一些全身健康因素存在,都需要在設計和治療過程中加以考慮。但成人一般都有治療的主動性,能積極配合治療,因此只要牙周健康,完全可以獲得滿意療效,療程也並無明顯延長。
1為什麼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口腔常見疾病(如齲病、牙周疾病等)多屬慢性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被人們忽視。因此,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定期檢查的時限標准隨年齡而異,通常是:2—12歲兒童半年檢查一次;12歲以上者,則每年檢查一次;孕婦可每隔2一3個月檢查一次。
2 為什要採用一次性器械及一人一機?
口腔治療過程中,器械直接與患者的唾液及血液接觸,採用一次性器械及國際標準的手機消毒設備,可確保無菌,徹底切斷感染源,使您安心接受治療。
3 為什麼要洗牙?
因為長期不洗牙,牙垢沉積,形成牙石,會引起牙齦紅腫,刷牙時易出血、口臭,還會導致牙周炎,牙齒松動,脫落等不良後果,洗牙應該定期進行,6個月至一年為佳。
4 牙齒缺失為什麼要按時鑲復?
牙齒拔掉以後2.5至3個月可以鑲復。牙齒缺失後,如不及時鑲復,可引起以下不良後果:(1)鄰近牙向缺牙空位移動和傾斜;(2)對頜牙伸長,易導致食物淤塞,牙根暴露,引起齲齒;(3)缺牙部分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給以後鑲復帶來困難;(4)影響美觀與發音;(5)缺牙導致食物咀嚼不碎,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
5 牙頜畸形有什麼危害?
牙頜畸形也叫錯頜畸形,它是指牙頜的形態異常,其表現可為牙齒的排列異常,如扭轉,傾斜,里出外進或擁擠錯亂等,也有雖然牙列排列整齊,但上下牙的咬合關系異常,出現上牙前突(俗稱齙牙)或下牙弓前突(俗稱地包天)等。
既然是畸形,首先會破壞一個人的容貌,嚴重的牙頜畸形還會使一些患者產生悲觀情緒,進而出現心理和精神障礙,也可能會對求職等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對咀嚼、發音、吞咽、口腔衛生的維護產生不良影響,增加齲齒和牙周病發生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骨骼畸形應盡早矯治。牙齒排列不齊則在12—17歲左右治療為佳,18歲以上的成年人只要牙周情況良好,也可以進行牙列不齊的矯治。
7. 如何有效利用社區衛生資源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思考
一、創造和諧交互作用的物質環境:
1、充分挖掘幼兒園資源(包括室內、外環境);
2、家長資源的共享;
3、社區、社會、自然資源的利用。
二、創設和諧積極互動的心理環境:
4、教師的角色定位;
5、師幼之間的互動;
6、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關系(即同伴資源的利用)。
1、 精心創設室內環境
幼兒園是孩子們的樂園,是他們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絕大多數時間
是在室內度過的,因此活動室成了孩子們生活、游戲、學習、休息的重要場所。人類發展生態學認
為,發展是個體與環境的函數,這就揭示了幼兒的思想行為在「背景中發展」的道理,同樣提示了
幼兒的思想行為與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創設與教
育教學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
展。」
陳鶴琴先生說過:「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也更
加愛護。」在實踐中,我們的做法是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全體幼兒參與室內環境布置的創意設計、材料的收集、製作全過程,從而調動每個幼兒的積極性,以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活動室的環境要開放,我們就精心構思活動室的每塊牆面、每個角落,充分利用空間,讓活動室環境處處成為孩子能力發展的天地。
由於現代大眾傳媒的發展,幼兒所掌握的知識更豐富多彩,因此幼兒生活、游戲、學習環境的
布置,必須適應這種發展的需求。凡是幼兒喜歡的植物、動物和科幻故事等,一年四季的交替、社
會的發展變化、一切新鮮事物的產生,都是環境布置的內容。並且隨著主題的更換,及時地更換室
內的環境布置。如在「蔬菜」主題中,你一走進教室,就會看到各種櫥櫃里擺放著玲琅滿目的蔬菜
及各種蔬菜娃娃的造型,聞到陣陣蔬菜的香味;而在「快快慢慢」的主題中,你會看到擺放的是各
種各樣的玩具汽車以及供幼兒進行比較快慢的材料。
2、 充分利用幼兒園室外環境
孩子是初飛的小鳥,大自然才是他們的樂園。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室外環境。《幼兒園工
作規程》第三章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幼兒每日戶外活動不得少於2小時」。幼兒在室外進行活動,一方面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對身體的發展有利,另一方面還能愉悅幼兒的情感,有利於幼兒的社
會性發展。幼兒在戶外活動情緒飽滿、身心愉悅、思維敏捷,交往能力得到鍛煉,幼兒的身心得到
健康發展,活動的質量也會大大提高。
在戶外開展活動,活動的空間擴大了,幼兒的思維想像力也開闊了。戶外的許多自然物都可以
幫助孩子們擴展活動的內容,從而生成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如,幼兒可以大膽地想像:蹦蹦床是一
個天然的「大舞台」,可以盡情地舞蹈;連廊是「公共汽車」,大型玩具下面就有一個「停車站」;沙
池邊的輪胎就是「獨木橋」,玩著「小熊過橋」的游戲……等等。
作為老師,我們要根據本園的室外環境進行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讓幼兒在玩中熟悉周圍的環
境, 從而制定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自願提出的一些活動主題,設計出活動方案,商討具體的事宜,最後開展活動。
8. 談談衛生與健康作文800字長
大學生健康教育論文
學院:電控學院 專業班級:自動化05-7 姓名: 學號:05050107
這學期,我選修了校醫院開設的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簡談一下本人的理解: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環境等都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奏;就業競爭的加劇所帶來職業選擇的提前以及與之相關的高強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3、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衛生這個字眼大家一定可以脫口而出了。但是你們知道嗎?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為了讓大家對衛生與健康更加了解並重視,我們班開展了一次「衛生-健康」主題班會。下面,我們與大家談談「衛生與健康」的知識。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症狀。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說到健康,也許有些同學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我們的小報中,有一條關於健康的信息,也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不講衛生不衛生這個字眼大家一定可以脫口而出了。但是你們知道嗎?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為了讓大家對衛生與健康更加了解並重視,我們班開展了一次「衛生-健康」主題班會。下面,我們與大家談談「衛生與健康」的知識。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症狀。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說到健康,也許有些同學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我們的小報中,有一條關於健康的信息,也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不講衛生不僅是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搓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說了這么多,大家應該知道要怎樣做到講衛生了吧!
9. 衛生與健康作文有多少
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如何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增進農村居民健康,直接關繫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關繫到農村的社會穩定。我國從1994年就開始進行醫療改革試點,1998年醫療改革進入組織實施階段。2000年7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召開,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得以全面展開。但從總體上看,改革成效甚微,農村衛生工作仍比較薄弱,存在諸多問題,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一、困擾我國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建國以來,農村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發展,農村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合作醫療制度和鄉村衛生隊伍建設都取得顯著成績,對保障農村居民健康,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以集體經濟為依託的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失去了活力,農民的醫療保健相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後。 1、農村公共衛生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公共衛生支出的增長主要由於人員經費增長拉動,公務費和業務費幾乎沒有增長甚至下降。農村公共衛生的公務費和業務費中,政府支出逐漸走低,公務費和業務費從1991年的2.58億元下降到2000年的1.84億元,剔除價格影響因素,年均增長速度為-10.7%;致使公共衛生機構通過「有償服務」進行「創收」,來解決業務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見附表1[1])。農村基層預防保健服務經費嚴重不足,預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某些已經消滅或已被控制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時有回升,而且新發生的病種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附表1:農村公共衛生領域財政支出結構趨勢變化分析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政府財政公共衛生支出總額 7.49 8.27 9.14 11.40 12.70 13.90 15.68 17.33 17.67 19.66 人員經費 3.70 4.68 5.49 7.69 8.67 9.96 11.48 13.45 15.21 17.49 公務和業務費 2.58 2.12 2.08 2.10 2.21 2.15 2.01 2.05 2.10 1.84 項目補助 1.21 1.48 1.58 1.61 1.82 1.80 2.19 1.83 0.36 0.32 2、衛生資源分布不合理,農民健康狀況明顯低於城鎮居民。我國衛生資源配置嚴重的不合理,據統計,199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為3776.5億元,其中政府投入為587.2億元,而用於農村的衛生費用為92.5億元,僅占政府投入的15.9%。當年,城鎮人口約為3.79億人,平均每人享受相當於130元的政府醫療衛生服務;鄉村人口為8.66億,平均每人享受相當於10.7元的政府醫療衛生服務,前者是後者的13倍。農民缺醫少葯的問題嚴重,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說,現在中國的農村確實有很多人看不起病。根據統計數字和農村調查研究的結果,估計有40%—60%的人,因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因為看不起病、住不起醫院,因病在家裡死亡的人數估計在60%—80%[2]。世界衛生組織通常用三個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的健康水平,即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壽命。根據衛生部統計數字表明,我國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城鄉差距明顯(附表2[3])。2002年城市孕產婦死亡率附表2: 監測地區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 合計 城市 農村 2001 2002 2001 2002 2001 2002 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50.2 43.2 33.1 22.3 61.9 58.2 新生兒死亡率(‰) 21.4 20.7 10.6 9.7 23.9 23.2 嬰兒死亡率(‰) 30.0 29.2 13.6 12.2 33.8 33.1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35.9 34.9 16.3 14.6 40.4 39.6 為22.3/10萬,而農村孕產婦死亡率是58.2/10萬,高出城鎮2.6倍;城市嬰兒死亡率是12.2‰,而農村嬰兒死亡率33.1‰,高出城鎮2.7倍。衛生部2004年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主要結果顯示,過去五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長8.9%、農村增長了2.4%,而年醫療衛生支出城市、農村分別增長了13.5%和11.8%。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Sen(1989)在80年代末就指出,盡管改革後中國農產品和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但在生命統計上卻相對停滯或退步。[4]可見,農民醫療保健問題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農村衛生人員素質低,人才匱乏。衛生技術人員是衛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截止至2000年底,①我國有鄉村醫生1067269人,比1990年的776859人,增加了29萬餘人;②平均每村鄉村醫生數為1.56人,比1990年的1.01人,提高了55個百分點;③鄉村醫生培訓合格率為86.01%;其中45歲及以下的鄉村醫生接受「兩化教育」(系統化、正規化中等醫學教育)合格比例達到了82.27%;46歲及以上的鄉村醫生接受中專水平、逐項業務培訓合格比例達到了89.77%。[5]根據衛生部《2004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表明,我國鄉鎮衛生院擁有博士、碩士學歷的高級衛生技術人員為零,大學本科學歷人員1.6%,大專學歷人員17.1%,中專學歷人員59.5%,高中以下學歷人員21.8%人。以上數據反映出中國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現狀是:高學歷人才奇缺,衛生人員素質低。 附表3: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博士 碩士 大學 大專 中專 高中以下 合計醫院 o.3 1..3 17.9 29.5 41.7 9.3 100% 鄉鎮衛生院 o o 1.6 17.1 59.5 21.8 100% (註:數據來源:衛生部《2004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舉步維艱。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為切實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但經過試點工作發現很多問題,首先是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認識不足,疑慮重重。這里有宣傳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農民對國家的農村衛生政策的穩定性和系統性信心不足,可預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葯品價格居高不下,農民不堪負重。改革開放後,雖然農民收入增加了,解決了溫飽問題,但看病難的情形越來越嚴重。2003年我國農民人均收入是2622元,而農民住院例均費用是2236元。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農民住院,他全年的收入可能都要花在醫療費用上。第三,農村醫療機構管理混亂。到2003年末,全國共設立51.5萬個村衛生室,其中:村辦27.7萬個,聯營3.6萬個,鄉衛生院設點2.6萬個,私人辦15.8萬個。[6]而且相當多的村辦衛生室也名不符實。所以私人或家族式的醫療服務網點,使農民對自己的資金投入缺乏安全感。二、農村衛生改革的定位和方向為推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國家也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如醫葯分家、葯品的招標采購、醫療機構的分類管理、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等,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醫療保健問題。改革的成效與人們的期望值相差深遠,其中農村衛生改革的定位和方向不明確是重要原因。首先要堅持一種思想,就是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公共產品,是福利性的公益事業。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7]。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持,而決不能簡單市場化。我國的公共產品供給一直實行城鄉分割的「雙軌」制。為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有利於打破城鄉分治的基本格局,有利於推進城鄉協調發展,也有利於黨的農村基本政策與改革發展的進程相適應。20世紀80年代以來,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基本解體,絕大多數農民成為自費醫療群體。由於農民收入增長速度跟不上醫療費用的上漲速度,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比較突出。對廣大農民來說,「健康就是財富,疾病就是貧困」。所以,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應作為基本的公共產品,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有效提供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化解農村社會矛盾、減少社會風險,才能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樹立一種理念,就是以人為本,以農民為本,縮小城鄉差距。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利益計,在廣大農村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如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決定對農民實施「兩減免、三補貼」(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減免農業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使我國農民直接得到實惠451億元。同時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稅收減免,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以激勵糧食生產、農民增收,屬於公共經濟決策中的相機決策。對我國七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和糧食生產滑坡等進行緊急矯正性干預,效果非常明顯。在農村醫療衛生方面,2005年一號文件規定:「堅持以農村為重點的衛生工作方針,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和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實施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人才培養,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也需要實質性的惠農措施來保證。第三要增強一種意識,就是堅持依法辦事,強化衛生立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必須有明確的方向和穩定的政策,切忌朝令夕改。否則,農民就會疑慮重重,以至於對國家的方針、政策、措施採取等待、觀望甚至抵觸。我國政府已經頒布了多個改革配套文件,並制定了有關區域衛生規劃、社區衛生服務、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衛生監督體制、衛生人事制度的改革文件,由此形成了全面推動中國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的政策體系。200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召開了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決定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是,由於醫療衛生改革領域的復雜性以及需要深層次性的協同努力,並且又因為其涉及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須通過立法來確保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和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建設。而且國家對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的財政投入以及對農村地區醫療衛生上的轉移支付也應該從法律上予以保障,杜絕國家決策意圖上的隨意性和反復性。在農村合作醫療衛生體系的運作和基金管理方面,也應通過制定公平、公正、公開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設立非營利性的農村醫療保障管理部門,以及由農民、政府與經辦機構、專家共同參加的監督審查機構,確保合作醫療制度的正常運行。三、加強農村衛生事業改革的對策思考要實現「到2010年,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8]的農村衛生工作的目標,必須統籌兼顧,合理決策。 1、理順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實施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各級政府按照分級管理,以縣(市)為主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對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承擔全面責任,加強對農村衛生工作的領導。實施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確立鄉鎮衛生院在農村衛生服務工作中的管理地位,由縣(市)級政府負責,有利於解決農村衛生服務監督與管理缺位的矛盾。在鄉鎮衛生院為主體的統一管理下,鄉村兩級衛生機構才能形成分層經營、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服務體系,只有通過對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才可能對農村衛生工作實現全行業管理,把農村衛生事業引向健康發展的軌道。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核心在管理,盤活現有衛生資源,調動積極性,加強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強化縣對鄉村的衛生業務扶持和監管功能,提高鄉村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農村衛生機構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2、加大農村衛生投入力度,扶持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這部分財政支出中,醫療費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農村;而我國70%的人口在農村,也就是說30%的人口佔用了70%的衛生資源,包括政府的支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級政府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的領域和導向作用,是其它衛生費用來源(包括社區籌資、社會籌資、服務收費等)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財政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應適當向農村傾斜,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支持力度。國家財政對貧困地區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應給予補助。落實對口支援和巡迴醫療制度,採取援贈醫療設備、人員培訓、技術指導、巡迴醫療、雙向轉診、學科建設、合作管理等方式,對口重點支援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建設。要提高投入的有效性,把財政支持的重點調整到支持公共衛生、預防保健、人員培訓和建立醫療保障體系等方面上來。 3、合理布局,統一規劃,有效利用現有衛生資源。隨著農村經濟、交通、區域和基層組織的變化,原有的三級醫療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甚至重復建設。存在著種種不適應,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革。一是應打破行政區劃布局,解決鄉鎮衛生院重復設置問題, 原則上堅持「一鄉一院」、「一村一室」。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設置要考慮其服務人口多少、服務半徑大小。二是鄉鎮衛生院與鄉鎮計劃生育指導站實行共享,解決兩者並立造成的資源浪費。三是對那些離縣級醫療機構過近,且生存能力很差的鄉鎮衛生院,應實行撤、並、轉,以實現資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四是要控制鄉村醫生的數量,提高質量。嚴格實行鄉村醫生的准入制度。五是在明確服務功能的前提下,嚴格控制高檔設備購置,減少資源閑置浪費。 4、改革農村衛生人員培養模式,強化繼續教育制度。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關鍵還是人才。根據我國農村衛生人員素質低,人才匱乏的現狀,一是要定向培養適用人才,鼓勵醫學院校畢業生和城市衛生機構的在職或離退休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服務。國家可以安排專項資金委託高等醫學院校定向為農村培養全科醫生,或由醫學院校與地方政府聯合舉辦面向農村的大專班的方法,即由學校與地方政府簽訂協議或合同書,學生全部定向分配到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二是要強化繼續教育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目前我國各地農村醫生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醫學知識素質、操作技能、服務態度等與全科醫生的標准還相差較遠。要加強對在職的鄉村醫生採取多種途徑的全科醫學教育和培訓, 鼓勵有條件的鄉村醫生接受醫學學歷教育,力爭到2010年,全國大多數鄉村醫生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