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決策的主體

公共決策的主體

發布時間: 2021-01-04 21:27:22

『壹』 做會計的屬於什麼工種啊

會計工資由於地區不同,而各不相同。

一般普通會計的工資水平都不會太高,平均版工作需要根據所在城權市來定,一般一線城市在6000元左右,二三線城市在4000元左右,四五線城市在3000元左右。

出納2500-3500元,也有一些單位比較高,但這部分基本不對外招聘。

會計3500-5000元,會計主管4500-7000元,這些崗位屬於工作可以量化、技能可以評估,所以工資比較透明。

財務經理6000-15000,財務總監10000-30000,這兩個崗位不但涉及個人能力,還需要一定的人脈和豐富的經驗,所以幅度很大。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貳』 股票與債券的異同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股票與債券都是有價證券, 是證券市場上的兩大主要金融工具. 兩者同在一級市場上發 行,又同在二級市場上轉讓流通.對投資者來說,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公開...

1、股票只能是股份制企業發行,而債券國家,公共團體,都可以發行。

2、收益穩定性不同 。債券在購買之前利率已經固定,是固定的利息。而股票收入會變動,盈利並不是固定的。

3、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說連本帶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債一樣。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歸公司支配。

4、經濟利益關系不同:債券所表示的只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而股票所表示的則是對公司的所有權。

5、在公司交納所得稅時,公司債券的利息已作為費用從收益中減除,在所得稅前列支。而公司股票的股息屬於凈收益的分配,不屬於費用,在所得稅後列支。

(2)公共決策的主體擴展閱讀:

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資產的索取權。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叄』 如何確保政策的合法性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
1.政策主體的合法性
根據在公共決策過程中的不同職能,公共政策主體可以分為3種類型:一是決策主體,是指政府、執政黨及其領袖等;二是參議主體,是指在野黨和咨詢機構,如由各種專家和學者組成的「智囊團」「思想庫」;三是參與主體,是指公眾和社會團體。但是當我們在討論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問題時,所說的政策主體一般指決策主體,因為決策主體所享有的權力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是由國家權力機關或上級國家行政機關授予的。也就是說,只有具有合法性的政策主體才能頒布具有合法性的政策。
2.政策程序的合法性
政策程序是指政策取得合法性的方式、順序和步驟,它是規范公共政策行為的主要手段。政策程序的合法性要求公共政策行為必須按照法定的方式和步驟來進行。如果沒有程序的規范與制約,政策的制定就有可能成為少數決策主體的個人的盲目行為,使個人的意志凌駕於公眾的意志之上,進而影響政策內容的合法性。而與政策程序相關的法律制度,如審查制度、聽證制度等也是政策程序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3.政策內容的合法性
公共政策必須以公眾的利益為其價值取向,從而贏得公眾的認可和支持,這是政策內容具有合法性的應然要求。因為公共政策的效力來源於公共權力,公共政策的對象是公共問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要承擔公共責任,所以公共政策的終極目標理應是實現公共利益,只有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才能具有實質的合法性。

『肆』 將公共政策主體劃分為官方決策者和非官方決策者的是誰

詹姆斯。

美國復的「憲法之制父」詹姆斯麥迪遜第一次對利益集團的定義進行了闡述,認為利益表達是利益集團影響公共政策利益分配的首選策略,即構建接近相關政治權力主體的。

但在西方也還有兩類主體應當考慮為公共法權主體:一類是政黨,一類是高級助理人員。前者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利益整合的功能,因此是"准"公共法權主體;

另一類,象助理、高級秘書等,雖然他們未得到法律的授權,但因他們的特殊地位、正式的官位與作用,也被歸入附屬性的公共法權主體行列。

(4)公共決策的主體擴展閱讀

大眾傳媒通過以下特點使其成為現代社會政策主體

A、傳媒是傳播政府政策意圖的有效工具。

B、傳媒是社會輿論的風向標,有效向政府反映公民所需。

C、傳媒是社會輿論的導向舵,引導公民的價值取向。

D、傳媒是社會信息分配的中樞,公眾和利益集團借用傳媒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傳媒利用自己搶先獲得信息的優勢影響人們掌握信息的數量和質量。

『伍』 怎樣認識公共經濟的必要性

公共經濟學的定義:西方經濟學把所有經濟主體分為兩大類:公共部門、私人部門,前者是指回政府及其附屬物,後者是答指企業和家庭。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參與國民經濟的運行,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但它們的行為方式和目的卻不一樣。企業和居民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有強烈的利益動機,行為方式也自然是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政府卻與此不同,它主要是為了社會目標而存在。當然政府的經濟活動不能完全忽視收益和成本,但它更多的是考慮社會公正和公平。市場由於信息不對稱、公共產品、壟斷、外部性等原因,會出現失靈的現象。如何彌補市場失靈的重擔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可以彌補市場的失靈與不足。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市場秩序、影響收入分配、優化資源配置、穩定宏觀經濟等。 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規律與企業和居民一起參與和影響國民經濟的。

『陸』 請問NGO和NPO有什麼區別啊

  1. 名稱不同:

NPO是英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的縮寫,直譯為「非營利組織」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譯,翻譯為非政府組織。

2.性質不同:

NPO這種組織形態最早於17世紀便存在,是應生於工業革命中出現的社會不平等現象,其後伴隨著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因而它也具有豐富的西方文化和社會體制的背景。

非政府組織一詞來自國外。據考證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的一份重要文件里, 當時主要指那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機構,如國際紅十字會、救助兒童會等,後來成為一個官方用語被廣泛使用,泛指那些獨立於政府體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職能的社會組織。

3.成員不同:

在英國,非營利組織很少被視為一個單一類型的實體。所有善心組織都必須向慈善機構委員會登記為慈善機構而不是非營利組織。在美國被歸類為非營利組織的其他團體,例如職業團體,分別受到不同法規的規范。

非政府組織是一個多源的群體,它們包括:國際非政府組織,面向商業的非政府組織,宗教非政府組織,環保非政府組織,由政府運行的非政府組織,半自治非政府組織。

4.產生時間不同:

NPO一詞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縮寫,漢語直譯為「非營利組織」。這個概念的產生晚於NGO,大致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之後興盛於全球。

NGO一詞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國舊金山簽署的簽訂的聯合國憲章第71款使用的。該條款授權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為同那些與該理事會所管理的事務有關的非政府組織進行磋商作出適當安排」.

『柒』 《物權法》業主委員會(1):是否具有法律主體資格

業主委員會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

業主委員會,是指由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代表組成,代表業主的利益,向社會各方反映業主意願和要求,並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管理運作的一個民間組織,具備獨立法人資格。

《物權法》第七十五條【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設立的注釋】:

「業主大會是業主的自治組織,是建設區劃內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機構,可以代表業主行使專有部分以外共有部分的共有權以及共同管理的權利,並對小區內的業主行使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做出限制性規定,以維護建築區劃內全體業主的合法權益」。

(7)公共決策的主體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條例》規定:

業主委員會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二)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四)監督管理規約的實施;

(五)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

比如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頒布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示範文本)【滬房地資物[2008]389號】規定:

業主委員會除依法履行職責外,同時履行下列職責:

(一)擬訂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二)擬訂業主委員會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三)擬訂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和管理規約修改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四)擬訂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的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五)擬訂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有部分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收益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六)擬訂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續籌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七)擬訂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方案,報業主大會決定;

(八)對違反管理規約的行為進行處理;

『捌』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途徑

(一)建立經常性的民意調查制度,保證政策的適應性
政府的重大政策出台之前都應該進行民意調查,以保證政策符合
民意。通過民意調查,不僅可以了解民眾的真實想法,還可以宣傳
府的政策,獲取國民的理解和支持,掌握民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程度。
例如,加拿大政府 1999 年聘請民間的民意調查企業開展了 600 多次
民意調查。但是,僅僅停留於政策公布之前的民意調查是不夠的,政
策環境在不斷地變化,廣大民眾的價值觀、利益導向也在不斷發生變
化,對於政策的期望在不同的時期不盡相同,這就是所謂的政策的社
會文化環境。因此,要保證制定的政策能長期地發揮既定作用,就必
須經常性地進行民意調查,根據環境的改變對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從而保證政策的適應性和連續性。事實證明,經常性的民意調查為政
府的政策制定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礎。
(二)加大公民參與力度
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中,公眾參與是確保政策符合民意及政策
合法化的根本途徑。古人雲:「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
心。」這顯然體現了政府的政策必須符合民心、符合民意,如果政策與
民心、民意逆道而行,無疑會導致民眾不服,最終使社會混亂,民心不
安。只有公共政策在制定過程中,擴大公民參與,傾聽公眾的意見,了
解民心所向,這樣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促進政策
順利進行,保障政策的合法地位。現階段,我國尚缺乏一套能使公眾
參與公共決策得以實現的有效機制,主要表現為:公眾直接參與政府
決策的途徑和機會較少,公眾直接參與決策的渠道不暢,間接參與難
以真正落實。究其原因,關鍵是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法律規范。
(三)建立聽證制度
「在當代法治化程度高的國家,法律基本上都是公開聽證的產
物。」立法聽證也是發揚民主、確保政策立法符合民意的重要途徑,是
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學化、合法化的要求。聽證程序在作出公共決
策的過程中的具體運用,使決策主體能夠直接聽取當事人的意見,甚
至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有利於決策主體全面、客觀、公正地查明案
件事實,從而作出合法、公正的公共決策,有利於形成公民參與公共決
策的良好機制,強化決策主體的自我約束和監督,最大限度地避免權
力濫用,減少決策爭議,提高決策效率,確立廣大民眾對以實現國家社
會公共利益為己任的決策主體的信賴。1996 年我國制定的《中華人
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首次規定了聽證制度,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價
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
多部法律對此項制度的規定又有新的發展,但在決策程序立法上尚處
於起步階段。因此,必須進一步界定必須聽證的決策事項的范圍,完
善聽證的具體方式、途徑,確保各方面意見在公共決策中得到全面、正
確的反映。
(四)建立信息反饋機制
公共決策信息反饋是決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沒有決策信息的
反饋,公共決策體制就無法正常運轉,並且由於沒有完成決策程序的
完整過程,沒有決策活動的結果,就會失去對決策活動評判的依據,就
算不上真正的決策。建立決策信息反饋機制的指導思想,就是要通過
建立公共決策信息反饋機制,使決策信息的反饋經常化、系統化、高效
化、規范化、制度化。其總體思路就是:以決策組織各部門、各單位都
必須反饋決策信息為前提,以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協調反饋為基礎,
並使之成為基本的決策信息反饋渠道,從而形成決策信息反饋的有序
系統。當前我國決策程序中普遍存在的各自為政、不協調等問題多是
由於信息不對稱所致,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公眾與政府之間都形成
了一個封閉的系統,這使得聽證制度、信息公開制度、公民參與制度等
實際上並沒有產生作用,因此,必須將信息反饋機制納入公共決策的
程序,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五)科學合理地劃分政策主體許可權
這要求進一步明確各級行政機關政策制定主體許可權並給以具體
的法律保障,建立一個符合中國單一制結構形式的層級目標決策系
統,加快「縮省-撤市-強縣」改革步伐,減少行政體制的層級,適當減少
「條條」數量,縮小「條條」許可權,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和可操作性,盡量
避免信息過濾、信息失真導致政策失誤。長期以來存在的「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重復建設、盲目跟風、一哄而上等現象的發生都是由於政
策主體許可權不清或不合理所導致的。因此,科學地劃分其許可權既可以
保證地方政府決策與中央政府決策目標、方向的一致性 ,同時又能充
分調動地方各級政府在行政政策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處理
好決策主體之間的權責關系

『玖』 公共政策主體系統中共的核心是

公共政策系統是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所包含的一整套相互聯系的因素。
他包括專:(一)信息子系統。(二)咨詢子屬系統。(三)決策子系統。(四)執行子系統。(五)評估子系統。(六)監控子系統。(七)反饋子系統。
其中的核心是決策子系統,決策子系統是公共政策系統的中樞系統,它由擁有決策權的組織機構或個人組成,這些機構或個人不僅是決策活動的組織者,而且也是政策的最終決定者。權威性和主導性是決策子系統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決策子系統在公共政策系統中的功能和作用是:第一,確認政策問題。第二,明確政策目標。第三,組織政策方案設計。第四,負責備選方案的選擇和最終確定。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