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村建設
A. 三年級防寫美麗河湖建設美好家園的作文300
你好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門前的一條小河,大概是周圍的工廠排放
了污水和人們把生活垃圾倒了進去後,河面上臭氣熏天,河水黑中
泛紅,像媽媽小時候吃的醬油湯,可那氣味不同,只要鼻子以往上
湊,一種酸溜溜的味道,令人覺得惡心。這種臭味襲來,我好想吐
,所以每天我們家的窗從來不開,媽媽怕這味道跑進來,還特地買
了空氣清新劑,在屋裡噴幾下,不放心,還要噴幾下。河面上還有
許多塑料袋、盒子等生活垃圾和死魚爛蝦。為此,別的村都評上了
衛生村,我們村總評不上。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不再向河裡扔垃圾了,
大家紛紛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爺爺為了做好事,忍著臭味,劃著
自己的小船,去打撈垃圾。村委會的人也來了,他們把河水抽幹了
,把河底的污泥挖掉,等它自然蓄水。
經過一番折騰,小河脫胎換骨了。河面上再也看不見漂浮著的
白色污染物了,河水清澈,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漾起層層漣漪。小
魚小蝦都在河裡玩耍,現在河裡還有田螺呢,一個個都很大。爺爺
還在河裡開辟一片種菱區域呢!
一到夏天,河面上更是生機勃勃,孩子們在河面弄騰開了,大
家一起打水仗,一起在水上做游戲,歡聲笑語漂浮在碧藍碧藍的水
面上。
9月到10月間,河面上綠油油的一大片,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點綴其中煞是好看。每到這時,爺爺劃著菱桶,在河中穿梭,小心
翼翼地把一個個碩大的菱放進菱桶,回來時總是滿滿的一大桶,可
樂壞了爺爺。小河的改變,不僅美化了環境,還增加了爺爺的收入
,一舉兩得,很劃算。
讓我們一起為了美好的家園,為了我們子孫後代的福祉,讓我
們從小事中,做到小環保,小收獲的好習慣
B. 新湖村的文化建設
新湖村黨總支共有黨員68名,下設市新片支部、張湖片支部、石灣片支部。2006年農村養老版保險參入率84%,老權年農民享受率93.5%。全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8%,征繳率96%。計劃生育率100%。是省級衛生村,蘇州市生態村。2006年被評為沙家浜鎮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沙家浜治安工作先進集體,沙家浜農業生產先進集體。
C. 村法制建設的村規民約
一、社會治安
1、每個村民都要學法、知法、守法、自覺維護法律尊嚴,積極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2、村民之間應團結友愛,和睦相處,不打架斗毆,不酗酒滋事,嚴禁侮辱、誹謗他人,嚴禁造謠惑眾、撥弄是非。
3、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擾亂公共秩序,不阻礙公務人員執行公務。
4、嚴禁偷盜、敲詐、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嚴禁賭博、嚴禁替罪犯藏匿贓物。
5、嚴禁非法生產、運輸、儲存和買賣爆炸物品;經銷煙火、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須經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批准。不得私藏槍支彈葯,拾得槍支彈葯、爆炸物品,要及時上繳公安機關。
6、愛護公共財產,不得損壞水利、道路交通、供電、通訊、生產等公共設施。
7、嚴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犯他人住宅,不準隱匿、毀棄、私拆他人郵件。
8、嚴禁私自砍伐國家、集體或他人的林木,嚴禁損害他人莊稼、瓜果及其他農作物,加強牲畜看管,嚴禁放浪豬、牛、羊。
對違反上述社會治安條款者,觸犯法律法規的,報送司法機關處理。尚未觸犯刑律和治安處罰條例的,由村委會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二、消防安全
1、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嚴防山火發生。
2、家庭用火做到人離火滅,嚴禁在將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戶內、寨內,定期檢查、排除各種火災隱患。
3、加強村寨防火設施建設,定期檢查消防池、消防水管和消防栓,保證消防用水正常。
4、對村內、戶內電線要定期檢查,損壞的要請電工及時修理、更新,嚴禁亂拉亂接電線。
5、加強村民尤其是少年兒童安全用火用電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全體村消防安全知識水平和意識。
三、村風民俗
1、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為,樹立良好的民風、村風。
2、紅白喜事由紅白喜事理事會管理,喜事新辦,喪事從儉,破除陳規舊俗,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大操大辦。
3、不請神弄鬼或裝神弄鬼,不搞封建迷信活動,不聽、看、傳淫穢書刊、音像,不參加非法組織。
4、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不搞宗派活動,反對家族主義。
5、積極開展文明衛生村建設,搞好公共衛生,加強村容村貌整治,嚴禁隨地亂倒亂堆垃圾、穢物,修房蓋屋餘下的垃圾碎片應及時清理,柴草、糞土應定點堆放。
6、建房應服從村莊建設規劃,經村委會和上級有關部門批准,統一安排,不得擅自動工,不得違反規劃或損害四鄰利益。
D. 寶聖大道到重慶市渝北區建設路衛生村7號怎麼走
公交線路:697路,全程約7.7公里
1、從寶聖大道步行約80米,到達在水一方站
2、乘坐697路,經過11站, 到達碧津公園站
3、步行約330米,到達衛生村飯店
E. 山河村的村鎮建設
在大力發展經濟抄的同時,村兩委襲十分重視「村容村貌」,制定了古樹保護規劃,以整治環境為抓手,以「改路、改廁」為基礎工程,完善了基礎設施,優化了村莊環境,同時還對垃圾搬運、廁所清洗、道路保潔等工作進行10小時動態保潔,圍繞省衛生村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實施長期有效保潔機制。
F. 關於新農村建設的論文素材
廣寧新農村建設感人故事多
走近廣寧縣江屯鎮水背崀村,只見一條平整的水泥村道從村口橋頭蜿蜒至村中,兩旁田垌里的稻田一茬接一茬,碧龍須(也稱龍須菜)一壟接一壟,錯落在田間的村民忙得不亦樂乎,同時享受著耕種的充實和豐收的喜悅。
「以前碧龍須豐收了還愁著怎麼運到墟集上賣,現在水泥路通到村裡了,鎮外面的飯店酒樓都開著貨車上門來收購了。」梁支書指著村前這條水泥路說,「這兩百多米的水泥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順著梁支書指的方向,一個整齊的村落出現在路的另一端,新穎別致的新樓房錯落其間。據了解,該村主要以種植碧龍須和加工竹萸來發展經濟,全村種植碧龍須92畝,竹林面積達132畝。2008年,僅這兩項收入,該村人均年收入就達5000元。加上勞務輸出增加收入,村中80%的農戶已經住上了新樓房,普通家電配備齊全。村中的污水渠全部加封,在加封板上砌了花壇,牲畜遠離人居圈養,村中空氣清新了,巷子整潔了,村民在勞動之餘都喜歡坐到家門口拉家常,鄰里關系更融洽了。村頭的莫奶奶說,嶄新的村子引來了很多「外地媳婦」,說廣東話的,說普通話的都有,就差說英語的沒有。
很難想像,如今這個聞名遐邇的新農村典型,曾經是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吵鬧盛行的「聞名村」。村中梁姓和莫姓兩大家族「斗」了將近半個世紀,甚至在村中間砌了一堵「柏林牆」,不相往來。由於耕田用水問題,還和臨近幾條村結上了梁子,每到耕種的季節,總是要為了放水爭吵甚至打上一架。廣寧方言中的「吃飯可以不約,打架一定要叫上」的俚語就是從這個村子傳出的。
久則思變。如何改變落後的村容村貌,徹底改變村民狹隘的思想?該村一名外出工作的梁先生,在過年回家的時候,語氣深長地對父老鄉親說:「如今從中央到省、到市、到縣都高度關注農村、農業、農民的問題,我們與其為了小小的利益爭個不停,不如發揮這種團結的精神齊心協力創建新農村?」
一語驚醒夢中人。這個原來只顧眼前利益、爭強好勝的村子迅速動起來,成立籌建委員會,男女老少投入創建生態文明村,大刀闊斧誓將老村換新顏。
通過政府支持,社會熱心人士贊助,村民自籌等形式,該村籌集了300多萬,投入建設村頭橋梁、水壩、文化廣場、文化樓、村道、牌坊、水圳、防洪渠八大工程。目前,已經建成5米寬、200多米長的入村道路,實現了村巷硬底化、改廁入屋;建成水壩等水利設施,在今春防洪、灌溉中已經發揮作用,相鄰7條自然村受益;完成整村污水渠加封,建成環村綠化帶280米;拆除了「柏林牆」。
目前,在一片剛拆除的豬圈的廢墟上,村民們正忙於建設文化廣場、文化中心樓和村口牌坊。梁支書興奮地介紹道:「文化廣場和文化中心樓一建成,縣文廣新局就馬上送體育器材和書籍過來,到時候村民的文娛生活就更加豐富了。」
據悉,2008年,廣寧縣以衛生村創建為抓手,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成果,累計建成省級衛生村316條,成為全省首個實現村村(行政村)建有衛生村的山區縣,成為全市創建省級衛生村最多的一個縣,創造了「山區模式」新農村。今年,該縣繼續下大力氣,推進整個行政村都創建成為省衛生村活動,並把江屯鎮創建為省級衛生鎮。在大環境的激勵下,水背崀村在成功創建省衛生村的基礎上,繼續爭創省生態文明村,各項工程將在今年六月份全面竣工。
G. 長江村的新農村建設
2006年全村工商業總產值達128億元,開票銷售達到108.38億元,在全部改制為股份制企業後,集團公司現有凈資產28億元,自有流動資金36億元,可用資金超過2億元。
隨著長江村實力的提升,全體村民的收入節節攀高,2006年該村農民人均收入(不包括原長江村村民今年年終資產性分紅和紅卡股金分紅)達14500多元。每個村民每年以1500元工齡費作入股股金(紅卡股權證)參加年終股金分紅,每萬元分紅為600元;每個村民以1萬元作土地股(綠卡股權證)入股股金參加年終分紅,每萬元分紅為800元。給原長江村民職工每年補償500元作為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今年為全村2000多名職工辦好了城保。在企業改制中,拿出8000多萬元,原長江村以每戶1萬元、每個村民1萬元、每個村民職工每年工齡費1500元的資產分紅,戶均收入達到10萬元。
長江村為每戶提供一套別墅,給每個村民2萬元,讓長江村民家家住別墅及公寓樓,水電設施全部由村裡提供,並組建了近50人的物業管理隊伍,負責全村綠化的種、養、補、修,垃圾的袋裝、收集、清運以及道路的清掃等工作。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始,村裡拿出近億元資金,對村間1200米主幹道和6000多米區間通道,全部實現硬化;家前屋後種上名貴花木,新村建設綠化面積達38萬多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新添路燈380盞,實現了亮化、綠化、美化;新建標準的社區衛生室、警務室、村調解中心,新村老年活動室、體育設施齊全。今年建成江蘇省五星級衛生村、生態村,在法治江蘇合格村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
所屬企業江蘇新長江集團,下轄12家重點骨幹企業,利潤達4.8億元,上繳國地兩稅2.005億元。村委出資1000多萬元,成立新長江集團慈善基金會,幫助困難地區學生及給弱勢群體送溫暖。
長江村工商企業形成了以冶金、機電、化工、港口物流、倉儲、商貿、房產、運輸八大行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緊緊抓住沿江優勢,進一步做強產業,做大市場。
H. 萬石鎮的新農村建設
南漕村位於江蘇抄省宜興東北部,與無錫、常州相接壤,錫宜高速公路、滬宜干線公路和在建的錫宜快速通道穿境而過,經三輪行政村合並,村域面積達6.03平方公里,耕地6103畝,有62個村民小組,1484戶,4568人。村黨(總)支下設四個支部,有黨員202名。有136家企業,2006年,實現社會總產值4.8億元,工業應稅銷售收入4億元,村各項上交收入達5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270元,村級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全市第10位。村先後獲得錫「文明村」、「民主法治村」;宜興市「明星村」、「社會治安安全村」、「12345學習型示範村」、「五星級工會」、「優秀婦代會」、「先進黨(總)支部」、江蘇省衛生村、生態村等榮譽稱號。